CN108854877A - 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54877A
CN108854877A CN201810609812.4A CN201810609812A CN108854877A CN 108854877 A CN108854877 A CN 108854877A CN 201810609812 A CN201810609812 A CN 201810609812A CN 108854877 A CN108854877 A CN 108854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fs
porous microsphere
mixed liquor
added
g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98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跃坤
郭琦
黄剑莹
赵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6098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548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54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548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6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by phase separ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聚合物加入到溶剂中,常温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液Ⅰ;向所述混合液Ⅰ中加入MOFs,然后常温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液Ⅱ;将所述混合液Ⅱ超声震荡均匀,然后通过静电纺处理制得绿色MOFs多孔微球。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安全可控,耗时耗能少,通过静电纺将立方晶型MOFs转化为MOFs多孔微球。最重要的是,在本方法制备MOFs多孔微球的过程中,不使用污染性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不产生任何污染。

Description

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化合物金属有机框架(MOFs)由于其微孔结构的可设计性、可调节性和优越的吸附性能,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气体分离、储存、催化、药物传输等方面的研究。以MOFs多孔微球作为组合成分的宏观组装材料具有高比面积、高吸附性能,除去溶剂分子后,多孔微球还可以提供更多开放的金属位点,同时化合物骨架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也因此逐渐得到了很大的关注。现有的制备MOFs多孔微球一般有喷雾法、模板法、添加物交联法等。这些方法制成的一般需要多个步骤,且耗时长、功能单一。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寻求一种简洁有效的、制作性能优异的MOFs多孔微球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解决制备工序复杂、耗时长、功能单一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聚合物加入到溶剂中,常温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液Ⅰ;
(2)向所述混合液Ⅰ中加入MOFs,然后常温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液Ⅱ;
(3)将所述混合液Ⅱ超声震荡均匀,然后通过静电纺制得绿色MOFs多孔微球。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第一聚合物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0-1.6:15-20。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第一聚合物为聚丙烯腈,所述溶剂为DMF、二氯甲烷、甲苯或氯仿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搅拌混合为磁力搅拌器搅拌12-24h,所述搅拌温度为20-27℃。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MOFs与所述溶剂的质量比为0.1-0.3:15-20。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MOFs为ZIF-8、 ZIF-67、 MOF-5、 MIL-88-Fe或HKUST-1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或者所述MOFs为ZIF-8、 ZIF-67、 MOF-5、MIL-88-Fe或HKUST-1中的任意几种金属有机框架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步骤(2)中在向所述混合液Ⅰ中加入MOFs并常温搅拌混合后,再加入第二聚合物,然后常温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液Ⅱ。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第二聚合物为聚苯胺颗粒。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搅拌混合为磁力搅拌器搅拌0.5-6h,所述搅拌温度为20-27℃。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超声震荡时间为30 min,所述静电纺中,针头与收集板之间的距离为8-15cm,所述电压为15-20kV,所述流速为1.0-1.5ml/h,所述相对湿度为40-70%,所述温度为20-2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有益效果为:
1、聚丙烯腈具有优异的可纺性,也是形成MOFs多孔微球的载体;
2、聚苯胺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加入聚苯胺有效提高合成材料的导电性,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多孔微球的形成;
3、由于静电力和金属有机框架中金属离子的共同作用,使得多孔微球的形成只需要室温下2-3h,因此快捷有效,耗能耗时少;
4、通过对所加MOFs纳米颗粒比重的控制,可有效调控合成MOFs多孔微球的直径大小;
5、由于MOFs本身是多孔金属离子聚合物,赋予材料高比面积、催化、吸附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所制备的含有0.2 g ZIF-67多孔微球膜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所制备的含有0.2 g ZIF-67多孔微球膜的透射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所制备的含有0.3 g ZIF-67多孔微球膜的扫描电镜图;
图5是本发明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所制备的含有0.3 g ZIF-67多孔微球膜的透射电镜图;
图6是本发明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所制备的含有0.2 g ZIF-8多孔微球膜的电镜图;
图7-8是本发明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所制备的含有0.2 g ZIF-67(未添加聚苯胺)多孔微球膜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第一聚合物加入到溶剂中,常温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液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将1.0-1.6g第一聚合物加入到15-20g溶剂中,磁力搅拌器搅拌12-24h,搅拌温度为20-27℃,配成混合液Ⅰ。上述第一聚合物为聚丙烯腈,溶剂为DMF、二氯甲烷、甲苯或氯仿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二:向所述混合液Ⅰ中加入MOFs,然后常温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液Ⅱ;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向混合液Ⅰ中加入0.1-0.3g MOFs,将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12-24h;若加入其他聚合物如聚苯胺,需要继续将混合液搅拌0.5-6.0h,搅拌温度为20-27℃,得到混合液Ⅱ。上述MOFs为ZIF-8、 ZIF-67、 MOF-5、 MIL-101或HKUST-1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或者所述MOFs为ZIF-8、 ZIF-67、 MOF-5、 MIL-101或HKUST-1中的任意几种金属有机框架的混合物。
步骤三:将所述混合液Ⅱ超声震荡均匀,然后通过静电纺处理制得绿色MOFs多孔微球;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将混合液Ⅱ超声震荡30min,在静电纺电压为15-20kV,流速为1.0-1.5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8-15cm,相对湿度为40-70 %,温度为20-27 ℃的条件下:配好的溶液超声震荡一定时间,用注射器吸取一定的量,放入静电纺丝机,连接好高压电源正负极和注射器针头以及收集板,设置好纺丝机参数,打开高压电源,开至所需电压,开始纺丝制得绿色MOFs多孔微球。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列出的实施例,还应包括在本发明所要求的权利范围内其他任何公知的改变。
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其次,本发明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
另外,PAN表示聚丙烯腈;DMF表示二甲基甲酰胺;MOFs表示多孔化合物金属有机框架;ZIF-8表示二甲基咪唑锌盐;ZIF-67表示二甲基咪唑钴盐;MOF-5表示对苯二甲酸锌盐;MIL-88-Fe表示对苯二甲酸铁盐;HKUST-1表示均苯三甲酸铜盐。
实施例1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将1.6g PAN,加入到18.2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加入0.1g ZIF-67,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24h。取均匀混合溶液10ml,加入0.5g聚苯胺,常温搅拌6 h,静电纺之前混合液液超声震荡30 min。静电纺电压为20 kV,流速为1.5 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10 cm。
实施例2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将1.6g PAN,加入到18.2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加入0.2g ZIF-67,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24 h。取均匀混合溶液10ml,加入0.5g聚苯胺,常温搅拌6h,静电纺之前混合液液超声震荡30min。静电纺电压为20kV,流速为1.5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10cm。
本实施例所得的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性能请参阅图2至图3,如图2所示,具有立方晶型的ZIF-67纳米颗粒形成的多孔微球均匀的分布在聚丙烯腈和聚苯胺纤维上。如图3所示,形成的多孔微球直径在1-3μm间。
实施例3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将1.6g PAN,加入到18.2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加入0.3g ZIF-67,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24h。取均匀混合溶液10 ml,加入0.5g聚苯胺,常温搅拌6h,静电纺之前混合液液超声震荡30min。静电纺电压为20kV,流速为1.5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10cm。
本实施例所得的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性能请参阅图4至图5,如图4所示,ZIF-67多孔微球均匀的分布在聚丙烯腈和聚苯胺纤维上。如图5所示,形成的多孔微球直径可达3-5μm。
实施例4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将1.6g PAN,加入到18.2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加入0.1 g ZIF-8,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24h。取均匀混合溶液10ml,加入0.5g聚苯胺,常温搅拌6h,静电纺之前混合液液超声震荡30min。静电纺电压为20kV,流速为1.5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10cm。
实施例5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将1.6g PAN,加入到18.2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加入0.2g ZIF-8,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24h。取均匀混合溶液10ml,加入0.5g聚苯胺,常温搅拌6h,静电纺之前混合液液超声震荡30min。静电纺电压为20kV,流速为1.5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10cm。
本实施例所得的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性能请参阅图6,如图6所示,形成的多孔微球直径可达3-4μm。
实施例6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将1.6g PAN,加入到18.2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加入0.3g ZIF-8,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24h。取均匀混合溶液10ml,加入0.5g聚苯胺,常温搅拌6h,静电纺之前混合液液超声震荡30min。静电纺电压为20kV,流速为1.5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10cm。
实施例7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将1.6g PAN,加入到18.2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加入0.1g ZIF-67,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24h,静电纺之前混合液液超声震荡30min。静电纺电压为20kV,流速为1.5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10cm。
实施例8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将1.6g PAN,加入到18.2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加入0.2g ZIF-67,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24h,静电纺之前混合液液超声震荡30min。静电纺电压为20KV,流速为1.5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10cm。
本实施例所得的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性能请参阅7至图8,如图7和图8所示,形成的多孔微球直径可达5-10μm,形成出较多的孔。
实施例9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将1.6g PAN,加入到18.2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加入0.3g ZIF-67,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24h,静电纺之前混合液液超声震荡30min。静电纺电压为20kV,流速为1.5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10cm。
实施例10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将1.6g PAN,加入到18.2 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加入0.1g ZIF-8,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24h,静电纺之前混合液超声震荡30min。静电纺电压为20kV,流速为1.5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10cm。
实施例11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将1.6g PAN,加入到20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加入0.2g ZIF-8,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24h,静电纺之前混合液超声震荡30min。静电纺电压为20kV,流速为1.5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15cm。
实施例12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将1.0g PAN,加入到15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加入0.3g ZIF-8,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12h,静电纺之前混合液超声震荡30min。静电纺电压为15kV,流速为1.0ml/h,针头与收集板距离为8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简单安全可控,耗时耗能少,通过静电纺将立方晶型MOFs转化为MOFs多孔微球。最重要的是,在本方法制备MOFs多孔微球的过程中,不使用污染性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不产生任何污染。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聚合物加入到溶剂中,常温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液Ⅰ;
(2)向所述混合液Ⅰ中加入MOFs,然后常温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液Ⅱ;
(3)将所述混合液Ⅱ超声震荡均匀,然后通过静电纺制得绿色MOFs多孔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聚合物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0-1.6:1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聚合物为聚丙烯腈,所述溶剂为DMF、二氯甲烷、甲苯或氯仿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搅拌混合为磁力搅拌器搅拌12-24h,所述搅拌温度为20-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MOFs与所述溶剂的质量比为0.1-0.3:15-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MOFs为ZIF-8、 ZIF-67、 MOF-5、MIL-88-Fe或HKUST-1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或者所述MOFs为ZIF-8、 ZIF-67、 MOF-5、MIL-88-Fe或HKUST-1中的任意几种金属有机框架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向所述混合液Ⅰ中加入MOFs并常温搅拌混合后,再加入第二聚合物,然后常温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液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第二聚合物为聚苯胺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搅拌混合为磁力搅拌器搅拌0.5-6h,所述搅拌温度为20-2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超声震荡时间为30min,所述静电纺中,针头与收集板之间的距离为8-15cm,所述电压为15-20KV,所述流速为1.0-1.5ml/h,所述相对湿度为40-70%,所述温度为20-27℃。
CN201810609812.4A 2018-06-13 2018-06-13 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Pending CN1088548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9812.4A CN108854877A (zh) 2018-06-13 2018-06-13 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9812.4A CN108854877A (zh) 2018-06-13 2018-06-13 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54877A true CN108854877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38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9812.4A Pending CN108854877A (zh) 2018-06-13 2018-06-13 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5487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1617A (zh) * 2021-09-15 2021-12-3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氧化石墨烯掺杂多孔配位聚合物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69954A (zh) * 2022-11-24 2023-03-3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毫米级FeCo磁性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
CN115869954B (zh) * 2022-11-24 2024-06-0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毫米级FeCo磁性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8305A1 (en) * 2009-07-29 2011-02-03 Korea Institute Of Machinery And Materials Fabrication method for functional surface
CN105862174A (zh) * 2016-04-08 2016-08-1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纤维及其衍生多孔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US20170003272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rous semiconductor metal oxide complex nanofibers including nanoparticle catalyst functionalized by nano-catalyst included with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gas sensor and member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835362A (zh) * 2017-01-16 2017-06-1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共掺杂的微米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6568A (zh) * 2017-05-05 2017-08-29 南京理工大学 用于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金属有机骨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7908A (zh) * 2017-10-16 2018-01-09 济南大学 一种珠链状CuMn2O4/ZnO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8305A1 (en) * 2009-07-29 2011-02-03 Korea Institute Of Machinery And Materials Fabrication method for functional surface
US20170003272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rous semiconductor metal oxide complex nanofibers including nanoparticle catalyst functionalized by nano-catalyst included with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gas sensor and member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862174A (zh) * 2016-04-08 2016-08-1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纤维及其衍生多孔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835362A (zh) * 2017-01-16 2017-06-1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共掺杂的微米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6568A (zh) * 2017-05-05 2017-08-29 南京理工大学 用于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金属有机骨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7908A (zh) * 2017-10-16 2018-01-09 济南大学 一种珠链状CuMn2O4/ZnO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1617A (zh) * 2021-09-15 2021-12-3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氧化石墨烯掺杂多孔配位聚合物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69954A (zh) * 2022-11-24 2023-03-3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毫米级FeCo磁性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
CN115869954B (zh) * 2022-11-24 2024-06-0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毫米级FeCo磁性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77975B1 (ko) 나노섬유-나노선 복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755675A (zh) 一种增强耐热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9133B (zh) 一种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41982B (zh) 一种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992288B (zh) 一种锑/碳纳米纤维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81960A (zh) 一种串珠状结构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纤维制备方法
CN107475798A (zh) 一种用于海水提铀的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68712B (zh) 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3098A (zh) 一种静电纺丝全氟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4226292B (zh) 石墨化碳包覆纳米金属颗粒的多级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4067A (zh) 一种柔性二氧化硅纤维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6936A (zh) 一种金属硫化物多孔框架/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WO2018135517A1 (ja) 高熱伝導性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103629A (zh) 一种富勒烯-高分子复合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2755B (zh) 表面嵌有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纤维的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664242A (zh) 表面多孔的plga微球制备方法
CN106948087A (zh) 一种沸石咪唑酯框架纳米粒子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Doğan et al. Single-needle electrospinning of PVA hollow nanofibers for core–shell structures
Shangguan et al. Layer-by-layer decoration of MOFs on electrospun nanofibers
CN108854877A (zh) 快速制备绿色MOFs多孔微球的方法
CN104480560A (zh) 一种聚偏氟乙烯的静电纺丝液及其配制方法
CN104372434A (zh) PAN/CoCl2/CNTs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在NaBH4制氢中的应用
CN109135220A (zh) 聚乳酸/zif-8@c600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41630B (zh) 使用超重力技术连续制备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
CN109535313A (zh) 一种共聚物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