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4754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4754A
CN108804754A CN201810386527.0A CN201810386527A CN108804754A CN 108804754 A CN108804754 A CN 108804754A CN 201810386527 A CN201810386527 A CN 201810386527A CN 108804754 A CN108804754 A CN 108804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ite ele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ntact force
zonule
element ana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65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贺隼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804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47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6Power analysis or power optim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用于模拟在各个时刻,由通过有限元法离散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与作为接触对象的构件之间的接触引起的变形行为,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割单元,其被构造为将作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表面的单元表面分割为比单元表面小的小区域;指定单元,其被构造为指定有限元分析模型与构件彼此接触的各个小区域;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以及显示单元,其被构造为读取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并且用比单元表面高的分辨率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中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的设计。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模拟记录介质在输送路径中的行为的技术,日本特许第3886627号公报讨论了如下的方法:通过有限元法将记录介质表示为有限元,确定记录介质与输送路径中的引导件或辊之间的接触,并且数值求解运动方程式。然后,日本特许第3886627号公报讨论了用于求解方程式,由此估计由于记录介质与引导件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输送阻力和抵接角的设计支持系统。
从模拟模型创建有效性和形状的准确性方面考虑,通常通过从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读取三维形状信息来定义该输送路径的形状。此外,通常通过将输送路径的形状转换成针对接触计算有效的三角形面元(triangular patch)的集合来对输送路径的形状进行计算。
此外,日本特许第4049925号公报论述了一种设计支持系统,其用于估计由于记录介质与引导件之间的接触力而引起的、记录介质与引导件之间的强烈接触而产生的、记录介质上的打印物的诸如划痕或磨损等图像缺陷。
存在这样的情况,即诸如引导件的肋或辊的端部等的突出部分与记录介质强烈接触,从而引起记录介质上的打印物或记录介质本身的划痕或磨损。这种现象是由局部强接触力的作用引起的。
有两种可能的方法来通过模拟估计如上所述的局部接触力。但是,每种方法都存在问题。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等效节点力的方法。然而,在这种方法中,局部接触力的分辨率受到单元尺寸的限制。例如,图1A例示了通过有限元离散化的记录介质的单元11、有限元节点12、肋13(他们是以小于单元尺寸的距离放置的引导件)以及记录介质和肋13之间的接触点14。在接触点14处产生的接触力通过有限元的形状函数被转换成等效节点力,并且等效节点力被分配到单元11中的节点12上。如果存在多个接触点,则累加等效节点力。
由于这个原因,不能从等效节点力获得记录介质与以小于记录介质的单元的距离放置的相应肋13之间的各个接触点的各个接触力和位置。另外,在如图1B所示使用等值线(contour)显示接触力时,也不能从视觉上掌握产生强接触力的位置。在图1B中,阴影部分表示接触力的等值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C所示,记录介质的各个单元可以被细分成肋之间距离的一半或更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避免由于单元数量的增加导致的计算时间段的大幅增加。同样在图1C中,类似于图1B,阴影部分表示接触力的等值线。
第二种方法是日本特许第4049925号公报中讨论的方法。该方法未被指定为有限元法。但是,如果接触点处的接触力超过输入阈值,则将接触点的坐标、接触力、时间信息和节点信息作为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设备中并用于在绘制区域中绘图或可视化。
但是,在这种方法中,不能确定局部接触力。例如,鉴于输送性能,与记录介质接触的诸如引导件的肋等的突出部分通常是圆形的。这种形状被表示为微小三角形面元的集合。在这种情况下,在记录介质与微小三角形面元的集合之间密集地出现许多接触点。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通过将各个接触点处的接触力累加得到的合力超过阈值,各个接触力也小于或等于阈值,因此不被确定为接触力超过阈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一种能够在不细分单元的情况下透彻地估计局部接触力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用于模拟在各个时刻,由通过有限元法离散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与不同于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作为接触对象的构件之间的接触引起的变形行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割单元,其被构造为将作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表面的单元表面分割为比所述单元表面小的小区域;指定单元,其被构造为指定有限元分析模型与构件彼此接触的各个小区域;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以及显示单元,其被构造为读取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并且用比所述单元表面高的分辨率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和图1C是例示通过有限元离散化的记录介质与输送路径中的引导肋之间的接触点,以及当使用等效节点力时的接触力的等值线显示的图。
图2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图3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的构造的框图。
图4是例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执行模拟时要显示的画面的构造的示例的图。
图5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记录介质的定义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6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辊驱动条件的定义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运动计算的流程图。
图8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运动计算结果的动画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9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触力的等值线显示的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0A和图10B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运动计算结果的接触力等值线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1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触力的向量显示的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2A和图12B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运动计算结果的接触力的向量显示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首先,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硬件构造。图2是例示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例的设计支持装置的硬件构造的示例的框图。
图2所示的设计支持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1、显示单元22、存储单元23、只读存储器(ROM)24、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5、键盘26和指点设备27。
CPU 21是用于控制整个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单元。显示单元22在由CPU 21执行的控制下显示各种输入条件和分析结果。存储单元23例如是用于保存由CPU 21获得的分析结果的硬盘。ROM 24存储由CPU 21执行的控制程序、各种应用程序和数据。当CPU 21在基于控制程序控制组件的同时进行处理时,RAM 25暂时保存数据。键盘26由操作者用来输入各种输入条件。指点设备27包括鼠标或轨迹球。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支持装置可以使用上述各种程序来执行记录介质输送模拟(以下简称为“模拟”)。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要执行的模拟通过如下过程来实现:定义输送路径和记录介质并在输送路径中输送片状记录介质的同时进行运动计算。下面给出关于输送路径、记录介质和输送条件的定义以及运动计算的处理的描述。该处理由CPU 21执行控制程序来实现。
接下来,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程序。图3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程序的构造的框图。这种块构造包括模拟条件设置单元31、模拟执行单元32、计算结果读取单元33以及基于区域的接触力显示单元(area-based contact forcedisplay unit)34。
模拟条件设置单元31进行包括输送路径的定义、记录介质的定义、以及输送条件的定义的一系列预处理。模拟执行单元32根据由条件设置单元31设置的条件来计算记录介质的运动。计算结果读取单元33读取如下结果:通过执行模拟而计算的坐标的位移和速度、转换为等效节点力的接触力以及存储在基于区域的接触力存储单元中的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基于区域的接触力显示单元34在画面上显示读取的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
接下来,参照附图具体描述由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程序执行的处理。
描述由模拟条件设置单元31进行的处理。图4是例示当执行模拟时由CPU 21在显示单元22上显示的画面的构造的示例的图。图4中所示的画面包括切换主要过程的菜单栏41、显示定义的输送路径和结果的图形画面42以及输出程序消息和在必要时输入数值的命令栏43。按下菜单栏41上的各种定义按钮,从而显示用于各个过程的子构造菜单。首先,描述输送路径的定义。
通过从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读取三维形状信息来定义输送路径。此时,由三维形状信息表示的输送路径的形状被转换成针对接触计算有效的三角形面元的集合。在图4的示例中,这个过程是通过在文件菜单中导入外部数据来实现的。在图形画面42上,显示如此加载到程序中的输送路径的形状。
接下来,选择记录介质。图5是通过按下记录介质定义按钮显示的记录介质定义菜单的示例。记录介质定义菜单包括尺寸选择栏51、记录介质类型选择栏52、记录介质单元尺寸栏53、单元细分(fractionation)尺寸栏54以及“创建记录介质”按钮55。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选择A4作为记录介质的尺寸。接下来,从记录介质类型选择栏52中选择记录介质的类型。在图5的示例中,选择记录介质B。接下来,输入记录介质单元尺寸。在图5的示例中,输入“6mm”。接下来,输入单元细分尺寸。在图5的示例中,输入“2mm”。
然后,如果用户用鼠标点击“创建记录介质”按钮55,则CPU 21使用所选的记录介质类型作为内置数据库中的密钥(key),将记录介质的作为物理属性值的杨氏模量、厚度和密度存储在RAM 25中。接下来,基于所选的记录介质的尺寸和输入的记录介质单元尺寸,CPU 21将记录介质分割成通过有限元法离散化的多个单元,由此创建有限元分析模型。
接下来,CPU 21基于输入的单元细分尺寸,将作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表面的单元表面分割成小区域。然后,CPU 21为各个小区域分配唯一索引(index),并计算表示小区域对应的单元的部分的信息,诸如有限元法中的形状函数的范围。然后,CPU 21将计算的信息存储在RAM 25中。在图5中,由于记录介质单元尺寸是6mm,单元细分尺寸是2mm,所以单个单元表面被分成九个小区域。
接下来,描述输送条件的设置。在设置输送条件的处理中,CPU 21定义输送辊的驱动条件,以及输送引导件和输送辊与记录介质接触时记录介质与输送引导件和输送辊之间的摩擦系数。然后,CPU 21将驱动条件和摩擦系数存储在RAM 25中。可以由用户通过菜单栏41上的“输送条件”给出指令来设置输送条件。
关于驱动条件,按下驱动条件定义按钮,并且选择各个辊,从而打开条件设置菜单。在图6的示例中,创建驱动开始时刻、驱动结束时刻以及旋转速度的表,从而能够创建诸如加速或减速以及反转等的辊输送条件。
接下来,参照图7中的流程图,描述关于模拟执行单元32的处理。在步骤S701中,CPU 21首先进行如下设置:直到计算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运动为止的实时时间(计算结束时间)T和要用于数值求解运动方程式的数值时间积分的时间间隔Δt。关于T和Δt,可以使用预先确定的值,或者可以使用由用户指示的值。然后,CPU 21计算各个时间(即在从初始时间到计算结束时间T的各个时间间隔Δt的各个时间步(time step))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运动,并且将计算结果存储在RAM 25中。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计算结果被存储在RAM 25中,但是可以被保存在存储单元23中。
接下来,描述在各个时间步,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运动计算。在步骤S702中,CPU 21设置在进行Δt秒之后的计算时所需的初始加速度、初始速度和初始位移。每当一个时间步结束时,将在时间步处的计算结果(即,使用在前一时间步处计算的值作为初始值)作为这些值输入。作为第一个值,使用预先确定的值。
接下来,在步骤S703中,CPU 21确定作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表面的单元表面是否与作为接触对象的构件接触。如果确定单元表面与构件接触(步骤S703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4。如果未接触(步骤S703中为“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7。
在步骤S704中,CPU 21计算接触位置、法向力和诸如摩擦力等的接触力。
接下来,在步骤S705中,根据在步骤S704中计算出的接触位置的信息,CPU 21计算小区域的索引,由此指定小区域。然后,CPU 21将接触力加到各个指定的小区域并将计算结果存储在RAM 25中。
接下来,在步骤S706中,根据在步骤S704中计算出的接触力和接触位置的信息,CPU 21计算在单元中的各个节点处产生的接触力的所有分量的等效节点力,将计算出的等效节点力加到单元中的节点处的接触力,并将计算结果存储在RAM 25中。
在步骤S707中,CPU 21确定针对作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表面的单元表面和作为接触对象的构件的全部组合,是否完成了步骤S703中的确定。如果未完成所述确定(步骤S707中为“否”),则对下一个组合执行步骤S703中的确定。如果完成了所述确定(步骤S707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8。
在步骤S708中,CPU 21计算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各个单元的恢复力,将计算出的恢复力分别加到单元中的节点处的恢复力,并将计算结果存储在RAM 25中。
接下来,在步骤S709中,除了上述力之外,CPU 21还计算作用在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有限元节点上的阻尼力、重力、空气阻力和库仑力,并且将计算结果存储在RAM 25中。
接下来,在步骤S710中,作为在该时间步中作用在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各个有限元节点上的合力,CPU 21累加在步骤S706、S708、和S709中计算的作用在各个有限元节点上的力,并将合力存储在RAM 25中。
接下来,在步骤S711中,CPU 21将在步骤S710中获得的作用在有限元节点上的合力除以各个有限元节点的质量,并且将初始加速度与除法结果相加,从而获得在Δt秒之后的有限元节点的加速度。
接下来,在步骤S712中,CPU 21将在步骤S711中获得的加速度乘以Δt,并将该初始速度与相乘的结果相加,从而获得Δt秒之后的有限元节点的速度。
接下来,在步骤S713中,CPU 21将在步骤S712中获得的速度乘以Δt,并将初始位移与相乘的结果相加,从而获得Δt秒之后的有限元节点的位移。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在步骤S711至S713的一系列中对Δt秒之后的物理量的计算,采用欧拉(Euler)时间积分方法。作为另选,可以采用其他时间积分方法,例如Kutta-Merson方法、Newmark-β方法或Wilson-θ方法。
在步骤S714中,CPU 21确定计算时间是否达到设置的实时时间T。如果计算时间达到设置的实时时间T(在步骤S714中为“是”),则运动计算过程结束。如果计算时间未达到设置的实时时间T(步骤S714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702。在步骤S702中,重复时间积分,并且如果计算时间达到设置的实时时间T,则运动计算结束。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运动计算中仅添加步骤S705,因此计算时间段的增加非常小。另一方面,为了通过细分单元来估计局部接触力,计算时间段由于单元数量和节点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在使用诸如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的欧拉时间积分方法等的显式方法的情况下,为了稳定的计算对时间间隔Δt存在限制,并且Δt需要大致与单元尺寸成比例地减小。结果,计算时间段由于时间步的重复数的增加而增加。在使用壳单元(shellelement)作为记录介质的有限元而将单元尺寸减小到三分之一的情况下,计算时间段增加约27倍。
如果计算结束,则显示结果。可以通过按下“结果显示”按钮来确认运动计算的执行结果。图8是动画显示菜单的示例。利用“回放”按钮82、“逐帧回放”按钮81和83、“返回初始步骤”按钮80、“等值线显示”按钮84和“向量显示”按钮85,使用显示画面上的几何形状来显示计算出的记录介质的行为,并显示计算结果。
接下来,描述基于区域的接触力显示单元34。基于区域的接触力显示单元34使用等值线或向量,以绘制区域是与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变形结果对应的小区域的方式,来显示对在步骤S705中存储的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
首先,具体描述等值线显示处理。如果按下图8所示的动画操作画面上的接触力等值线显示设置按钮84,则显示使得能够进行接触力等值线显示设置的接触力等值线显示设置菜单。然后,根据在接触力等值线显示设置菜单中做出的设置,显示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等值线。
图9是接触力等值线显示设置菜单的示例。接触力等值线显示设置菜单包括等值线显示切换按钮91、等值线显示接触力选择按钮92、等值线最大值输入栏93和等值线最小值输入栏94。为了进行等值线显示,选择等值线显示切换按钮91以使等值线显示有效。在图9中,等值线显示被有效。接下来,选择与要显示的接触力对应的等值线显示接触力选择按钮92中的一个。在图9中,选择摩擦力。接下来,向等值线最小值输入栏94和等值线最大值输入栏93输入值。在图9中,向等值线最小值输入栏94输入“0N”,并且向等值线最大值输入栏93输入“0.8N”。
然后,如果点击OK按钮,则CPU 21计算存储在RAM 25中的在所有时刻的所有小区域中所选择的接触力(在这种情况下的摩擦力向量)的大小。根据所计算出的接触力的大小的值以及输入的等值线最小值和等值线最大值,CPU 21计算在各个时刻处各个小区域的颜色,并将计算出的颜色存储在RAM 25中。
接下来,CPU 21进行在显示单元22上以单元表面为单位按照在结果显示时刻的各个小区域的颜色绘制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单元表面中的小区域的处理。类似地,在再现动画的情况下,CPU 21进行在显示单元22上按照在各个结果显示时刻的各个小区域的颜色绘制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单元表面中的小区域的处理。
图10A是执行接触力等值线显示时的动画显示菜单的示例。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单元表面中的小区域的接触力越大,要绘制的小区域的阴影越深。此外,在图10A中,除了图8中的动画显示菜单的示例之外,还显示了表示等值线值的范围的颜色条101。
图10B是图10A中由虚线102表示的部分的放大图。在图10B中,点划线103代表具有比单元11更高分辨率的小区域。基于传统的单元尺寸能够在视觉上掌握局部接触力。
接下来,具体描述向量显示处理。图11是接触力向量显示设置菜单的示例。接触力向量显示设置菜单包括向量显示切换按钮111、向量显示接触力选择按钮112、向量显示尺寸输入栏113以及隐藏向量输入栏114。为了进行向量显示,选择向量显示切换按钮111以使向量显示有效。在图11中,向量显示被有效。另外,作为在向量显示中使用的向量,可以选择性地显示如下向量中的任一个:表示接触力的大小的向量和表示通过将接触力转换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等效节点力而获得的值的向量。
接下来,选择与要显示的接触力对应的向量显示接触力选择按钮112中的一个。在图11中,选择摩擦力。
接下来,将表示要以多少毫米每N来显示向量的大小的值,输入到向量显示尺寸输入栏113。在图11中,输入“30mm/N”。
接下来,如果对所有接触力(甚至包括微小的接触力)绘制向量,则可见性下降。因此,向隐藏向量输入栏114输入要隐藏的向量的阈值。在图11中,输入“0.6N”。
然后,如果点击OK按钮,则CPU 21计算存储在RAM 25中的在所有时刻的所有小区域中的所选择的接触力(在这种情况下,是大小等于或大于向隐藏向量输入栏114中输入的值的摩擦力向量)。更具体地,CPU21根据输入的向量显示尺寸计算要显示的向量的向量长度,通过将向量长度乘以单位化的接触力向量来计算显示向量,并且将显示向量存储在RAM25中。
接下来,CPU 21以使得在结果显示时刻、显示向量的起始点是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单元表面中的各个小区域的中心的方式,进行在显示单元22上绘制结果显示时刻的显示向量的处理。
图12A是执行接触力向量显示时的动画显示菜单的示例。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单元表面中的小区域的接触力越大,要绘制的向量越长。图12B是图12A中由虚线121表示的部分的放大图。基于传统的单元尺寸能够在视觉上掌握局部接触力。
基于上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接触力的显示,能够在视觉上掌握局部接触力,这在现有技术中在没有细分单元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其他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和/或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存储介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装置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Claims (20)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用于模拟在各个时刻,由通过有限元法离散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与不同于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作为接触对象的构件之间的接触引起的变形行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分割单元,其被构造为将作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表面的单元表面分割为比所述单元表面小的小区域;
指定单元,其被构造为指定有限元分析模型与构件彼此接触的各个小区域;
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以及
显示单元,其被构造为读取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并且用比所述单元表面高的分辨率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是通过有限元法将片状记录介质离散化而获得的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配设有用于绘制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模拟后的变形结果和所述构件的几何形状的绘制区域,读取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并使用颜色在所述绘制区域中包括的并且与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单元表面对应的小区域中显示所述接触力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以单元表面为单位使用颜色或阴影,对通过将所述构件的接触力转换为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等效节点力而获得的值进行等值线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配设有用于绘制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模拟后的变形结果和所述构件的几何形状的绘制区域,读取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并使用向量在所述绘制区域中包括的并且与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单元表面对应的小区域中显示所述接触力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选择性地显示所述向量和代表通过将所述接触力转换为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等效节点力而获得的值的向量中的任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基于对向量的显示尺寸的设置来显示所述向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基于针对要隐藏的向量的阈值,显示代表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的值的向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将在同一小区域中产生的接触力的所有分量累加,并存储累加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接触力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通知接触力超过所述阈值的消息。
11.一种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模拟在各个时刻,由通过有限元法离散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与不同于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作为接触对象的构件之间的接触引起的变形行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将作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表面的单元表面分割为比所述单元表面小的小区域;
指定有限元分析模型与构件彼此接触的各个小区域;
将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存储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存储单元中;以及
读取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并且用比所述单元表面高的分辨率在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是通过有限元法将片状记录介质离散化而获得的模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配设用于绘制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模拟后的变形结果和所述构件的几何形状的绘制区域,读取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并使用颜色在所述绘制区域中包括的并且与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单元表面对应的小区域中显示所述接触力的大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以单元表面为单位使用颜色或阴影,对通过将所述构件的接触力转换为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等效节点力而获得的值进行等值线显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配设用于绘制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模拟后的变形结果和所述构件的几何形状的绘制区域,读取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并使用向量在所述绘制区域中包括的并且与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单元表面对应的小区域中显示所述接触力的大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选择性地显示所述向量和代表通过将所述接触力转换为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等效节点力而获得的值的向量中的任一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基于对向量的显示尺寸的设置来显示所述向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累加在同一小区域中产生的接触力的所有分量,并存储累加结果。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接触力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显示通知接触力超过所述阈值的消息。
20.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模拟在各个时刻,由通过有限元法离散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与不同于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作为接触对象的构件之间的接触引起的变形行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将作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表面的单元表面分割为比所述单元表面小的小区域;
指定有限元分析模型与构件彼此接触的各个小区域;
将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的存储单元中;以及
读取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并且用比所述单元表面高的分辨率在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对各个小区域的接触力。
CN201810386527.0A 2017-04-28 2018-04-26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88047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9724A JP6907016B2 (ja) 2017-04-28 2017-04-28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7-089724 2017-04-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4754A true CN108804754A (zh) 2018-11-13

Family

ID=63917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6527.0A Pending CN108804754A (zh) 2017-04-28 2018-04-26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14779A1 (zh)
JP (1) JP6907016B2 (zh)
KR (1) KR102318492B1 (zh)
CN (1) CN10880475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1159A1 (ja) 2018-10-05 2020-04-09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粘着性フィルムおよび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6050227B (zh) * 2023-03-29 2023-06-20 上海波客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有限元结构力图显示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5052A (ja) * 1997-12-26 1999-07-21 Ricoh Co Ltd 設計支援装置
CN1593931A (zh) * 2004-07-08 2005-03-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办公机械纸张进给机构导向板位置确定方法
US20050243117A1 (en) * 2004-04-28 2005-11-03 Jiun-Der Yu Divergence filters on quadrilateral grids for ink-jet simulations
CN1815479A (zh) * 2005-01-31 2006-08-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采用有限元法的结构分析方法
JP4049925B2 (ja) * 1999-02-04 2008-0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設計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設計支援方法
US20090015586A1 (en) * 2007-07-09 2009-01-15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variable-node finite elements and application to nonmatching meshes
CN102799713A (zh) * 2012-06-26 2012-11-28 武汉大学 堆石坝心墙水力劈裂的数值模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6645B2 (ja) * 2002-12-12 2008-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及び媒体搬送設計支援システム
JP5008480B2 (ja) * 2007-06-28 2012-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JP5178287B2 (ja) * 2008-04-08 2013-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解析装置及び解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5052A (ja) * 1997-12-26 1999-07-21 Ricoh Co Ltd 設計支援装置
JP4049925B2 (ja) * 1999-02-04 2008-0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設計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設計支援方法
US20050243117A1 (en) * 2004-04-28 2005-11-03 Jiun-Der Yu Divergence filters on quadrilateral grids for ink-jet simulations
CN1593931A (zh) * 2004-07-08 2005-03-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办公机械纸张进给机构导向板位置确定方法
CN1815479A (zh) * 2005-01-31 2006-08-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采用有限元法的结构分析方法
US20090015586A1 (en) * 2007-07-09 2009-01-15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variable-node finite elements and application to nonmatching meshes
CN102799713A (zh) * 2012-06-26 2012-11-28 武汉大学 堆石坝心墙水力劈裂的数值模拟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琳琳,冯载荣,王长兴: "基于有限元接触分析的印刷滚筒压力仿真与结构优化",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控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121366A (ko) 2018-11-07
JP2018190041A (ja) 2018-11-29
US20180314779A1 (en) 2018-11-01
KR102318492B1 (ko) 2021-10-28
JP6907016B2 (ja) 2021-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07430B2 (ja) 機械学習モデル設計支援装置、機械学習モデル設計支援方法、機械学習モデル設計支援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JP4389843B2 (ja) 解析メッシュモデル生成装置、解析メッシュモデル生成方法、解析メッシュモデル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8804754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5008480B2 (ja) 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JP2009059028A (ja) 接触解析装置、接触解析プログラム及び接触解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15072505A (ja) ソフトウェア検証装置
JP4642930B2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JP6238566B2 (ja) 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設計支援方法及び設計支援装置
JP5178287B2 (ja) 解析装置及び解析方法
JP2000222454A (ja) 設計支援システム
JP4599098B2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KR102009281B1 (ko) 설계 지원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3309910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JP728963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440149B2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WO2022085465A1 (ja) 設計支援装置および設計支援方法
WO2015019458A1 (ja) 解決案検索装置、解決案検索方法、および、解決案検索プログラム
JP2010079533A (ja) 組立時間予測装置、人員配置決定装置、及び組立時間予測方法
JP5449284B2 (ja)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設計支援装置、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設計支援方法、および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JPH11120220A (ja) シート物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6248769A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KR101118613B1 (ko) 해석장치 및 해석방법
JP2020112942A (ja) 設計装置
JP2021068395A (ja) コスト予測方法およびコスト予測プログラム
JP2006338621A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