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1931A - 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 - Google Patents

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1931A
CN108791931A CN201810560523.XA CN201810560523A CN108791931A CN 108791931 A CN108791931 A CN 108791931A CN 201810560523 A CN201810560523 A CN 201810560523A CN 108791931 A CN108791931 A CN 108791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ing
unmanned plane
plate
adjusting
lan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05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91931B (zh
Inventor
谢晓虎
李孝阔
国贞君
孙存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Wanhu Aerospac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Wanhu Aerospac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Wanhu Aerospac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Wanhu Aerospac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605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19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1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1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91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19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18Visual or acoustic landing aids
    • B64F1/20Arrangement of optical beac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支撑杆的头部为活动嵌设在球型盲孔中的球头,尾部嵌设在起降板内部并沿起降板的对角线延伸至起降板的远端拐角处,支撑杆的中心点分别沿起降板的另一条对角线延伸形成加强筋;调节桩能够从竖直方向调整起降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大小;起降板的顶表面上铺设有一层光伏板,光伏板通过蓄电池与调节桩相电连以供给电量。四块起降板的外围拐角处均设置有示廓灯,连接有光线感应器;其中一块起降板拐角处竖直向上形成测风杆,顶端形成有风杯,中部形成有风向标。其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机械强度大,能够辅助无人机在明确风向和风力大小的情况下顺利起飞或降落,保证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Description

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飞行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
背景技术
无人机运用领域比较广泛,国内无人机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无人机具有能够适应复杂恶劣环境,设计灵活、体积小、续航时间长,不会造成人员损失的优点,但同时,由于无人机飞行速度较快,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迅速紧急降落,为确保无人机在紧急情况迫降时安全无损伤、降低无人机成本并再利用,通常需要对无人机设置迫降保护装置。
目前无人机降落缓冲装置助降伞缓冲连接杆,通过连接杆中的拉力缓冲组件,起到缓冲作用,使无人机不至高速撞击地面。这种无人机降落伞设置装置的方法,虽然可以为无人机减速,但是在无人机降落地面时,机体很容易直接撞击地面,造成无人机损伤。
另外,也有无人机设置减震气囊的方式,使无人机接触地面时,迅速释放气体,形成反作用力,从而达到减震的作用。但这种气囊在降落过程中无固定形状,容易受空气阻力使机身倾翻,影响减震效果。
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适应各种地面环境以使得无人机安全平稳地起飞降落的调节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该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结构简单,夜间或光线昏暗处使用方便,稳定性高,机械强度大,能够辅助无人机在明确风向和风力大小的情况下顺利起飞或降落,保证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沿周向拼接设置的四块起降板、调节桩、中心柱和中心球轴;
中心柱竖直设置在围设的四块起降板的中心位置,顶端固接有中心球轴,中心球轴表面沿周向形成有四个球型盲孔;
四块起降板与中心球轴之间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头部为活动嵌设在球型盲孔中的球头,尾部嵌设在起降板内部并沿起降板的对角线延伸至起降板的远端拐角处,支撑杆的中心点分别沿起降板的另一条对角线延伸形成加强筋;
四块起降板的底部设有调节桩,调节桩能够从竖直方向调整起降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大小;其中,
起降板的顶表面上铺设有一层光伏板,光伏板通过蓄电池与调节桩相电连以供给电量;
四块起降板的外围拐角处均设置有示廓灯,示廓灯与蓄电池相电连,并且,示廓灯上还连接有光线感应器;
其中一块起降板的外围拐角处竖直向上形成一根测风杆,测风杆的顶端形成有三瓣用于测风力的风杯,中部形成有用于测风向的风向标,并且,调节桩的底部均可拆卸地安装有三叉地叉。
优选地,调节桩包括自托板底部向下依次连接的调节气缸和调节基座,调节基座的顶端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盲孔,调节气缸的底端嵌设在盲孔内,顶端抵靠在托板底端面上的盲槽内。
优选地,调节气缸的顶端焊接有减震弹簧的一端,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盲槽槽底。
优选地,调节基座的底端面上形成有吸盘,三叉地叉的尾部可拆卸地安装至吸盘的底壁上。。
优选地,四块起降板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测角仪,测角仪上连接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能够测量起降板的转动角度。
优选地,中心柱的底端可拆卸地安装至底盘上。
优选地,相邻的起降板的侧壁通过粘扣带可拆卸地固接。
优选地,支撑杆和加强筋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用沿周向拼接设置的四块起降板形成一个充电平台,中心柱和中心球轴作为调整核心部件,由球型盲孔和支撑杆的头部的球头活动嵌设,形成万向转动的结构;通过调节桩从竖直方向调整起降板的高度,可以使得起降板绕中心球轴转动角度,根据地面具体情况,即凹凸不平处用起降板补充凹处,而遇到斜坡时使用起降板与地面之间形成补偿坡角,便于无人机能顺利地从始终处于水平的平台起飞或者降落。
而为了提高平台整体的机械强度,防止较重的无人机将平台压得凹凸不平甚至是将其压垮,在四块起降板与中心球轴之间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头部为活动嵌设在球型盲孔中的球头,尾部嵌设在起降板内部并沿起降板的对角线延伸至起降板的远端拐角处,支撑杆的中心点分别沿起降板的另一条对角线延伸形成加强筋。
同时,起降板的顶表面上铺设有一层光伏板,光伏板通过蓄电池与调节桩相电连以供给电量。采用这种结构,当无人机起飞后未返航降落的这一段空闲时间内可以继续调整起降板的角度,使得光伏板能够接收阳光的直射,将无污染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而蓄电池与调节桩连接供电,既能补充电源避免浪费,又绿色环保。
如此,该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就可以辅助无人机在地面不平整或者有轻微的角度差的情况下顺利起飞或降落,保证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并且,四块起降板的外围拐角处均设置有示廓灯,示廓灯与蓄电池相电连,并且,示廓灯上还连接有光线感应器。这样,当夜幕降临或者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使用无人机时,光线感应器感应不到光线后触发示廓灯开启发亮,使得无人机在此种环境中仍然能够顺利起飞并根据示廓灯的指示降落区域安全着陆。同时,还可以在黑暗环境中确认该平台的轮廓并及时避让,减少意外撞击带来机器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块起降板的外围拐角处竖直向上形成一根测风杆,测风杆的顶端形成有三瓣用于测风力的风杯,中部形成有用于测风向的风向标。而根据风杯的转动速度大小可以判断风力大小,根据风向标的指向可以判断来风方向,这些可以给与无人机操作者起飞或者降落准备中提供风力风向参考,据此作出适当的飞行操作调整,使得无人机的起飞或降落更加稳定,避免坠机事故。
而调节桩的底部均可拆卸地安装有三叉地叉,这样遇到砂石或者泥土土质柔软的地面也可以通过地叉深深地插入地中来提高整个起降平台的稳定性,使得无人机起飞或降落时收到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的内部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起降板 2-调节气缸
3-调节基座 4-中心柱
5-中心球轴 6-支撑杆
7-吸盘 8-测角仪
9-底盘 10-粘扣带
11-加强筋 12-示廓灯
13-风杯 14-风向标
15-地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内、外、顶、底”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沿周向拼接设置的四块起降板1、调节桩、中心柱4和中心球轴5;
中心柱4竖直设置在围设的四块起降板1的中心位置,顶端固接有中心球轴5,中心球轴5表面沿周向形成有四个球型盲孔;
四块起降板1与中心球轴5之间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头部为活动嵌设在球型盲孔中的球头,尾部嵌设在起降板1内部并沿起降板1的对角线延伸至起降板1的远端拐角处,支撑杆6的中心点分别沿起降板1的另一条对角线延伸形成加强筋11;
四块起降板1的底部设有调节桩,调节桩能够从竖直方向调整起降板1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大小;其中,
起降板1的顶表面上铺设有一层光伏板,光伏板通过蓄电池与调节桩相电连以供给电量;
四块起降板1的外围拐角处均设置有示廓灯12,示廓灯12与蓄电池相电连,并且,示廓灯12上还连接有光线感应器;
其中一块起降板1的外围拐角处竖直向上形成一根测风杆,测风杆的顶端形成有三瓣用于测风力的风杯13,中部形成有用于测风向的风向标14,并且,调节桩的底部均可拆卸地安装有三叉地叉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沿周向拼接设置的四块起降板1形成一个充电平台,中心柱4和中心球轴5作为调整核心部件,由球型盲孔和支撑杆6的头部的球头活动嵌设,形成万向转动的结构;通过调节桩从竖直方向调整起降板1的高度,可以使得起降板1绕中心球轴5转动角度,根据地面具体情况,即凹凸不平处用起降板1补充凹处,而遇到斜坡时使用起降板1与地面之间形成补偿坡角,便于无人机能顺利地从始终处于水平的平台起飞或者降落。
而为了提高平台整体的机械强度,防止较重的无人机将平台压得凹凸不平甚至是将其压垮,在四块起降板1与中心球轴5之间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头部为活动嵌设在球型盲孔中的球头,尾部嵌设在起降板1内部并沿起降板1的对角线延伸至起降板1的远端拐角处,支撑杆6的中心点分别沿起降板1的另一条对角线延伸形成加强筋11。
同时,起降板1的顶表面上铺设有一层光伏板,光伏板通过蓄电池与调节桩相电连以供给电量。采用这种结构,当无人机起飞后未返航降落的这一段空闲时间内可以继续调整起降板1的角度,使得光伏板能够接收阳光的直射,将无污染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而蓄电池与调节桩连接供电,既能补充电源避免浪费,又绿色环保。
如此,该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就可以辅助无人机在地面不平整或者有轻微的角度差的情况下顺利起飞或降落,保证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并且,四块起降板1的外围拐角处均设置有示廓灯12,示廓灯12与蓄电池相电连,并且,示廓灯12上还连接有光线感应器。这样,当夜幕降临或者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使用无人机时,光线感应器感应不到光线后触发示廓灯12开启发亮,使得无人机在此种环境中仍然能够顺利起飞并根据示廓灯12的指示降落区域安全着陆。同时,还可以在黑暗环境中确认该平台的轮廓并及时避让,减少意外撞击带来机器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块起降板1的外围拐角处竖直向上形成一根测风杆,测风杆的顶端形成有三瓣用于测风力的风杯13,中部形成有用于测风向的风向标14。而根据风杯13的转动速度大小可以判断风力大小,根据风向标14的指向可以判断来风方向,这些可以给与无人机操作者起飞或者降落准备中提供风力风向参考,据此作出适当的飞行操作调整,使得无人机的起飞或降落更加稳定,避免坠机事故。
而调节桩的底部均可拆卸地安装有三叉地叉15,这样遇到砂石或者泥土土质柔软的地面也可以通过地叉深深地插入地中来提高整个起降平台的稳定性,使得无人机起飞或降落时收到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调节桩的结构,便于生产加工和使用维护,优选地,调节桩包括自托板1底部向下依次连接的调节气缸2和调节基座3,调节基座3的顶端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盲孔,调节气缸2的底端嵌设在盲孔内,顶端抵靠在托板1底端面上的盲槽内。
在无人机起飞或者降落的过程中,其起落架对该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均具有一个冲击力,为了缓解该冲击力带来的整体晃动破坏支持的稳定性,优选地,调节气缸2的顶端焊接有减震弹簧的一端,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盲槽槽底。
由于部分无人机的重量较大,其运动的惯性也较大,对该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的反作用力同样较大,因此为了提高平台的稳定性,避免其轻易地移动位置,优选地,调节基座3的底端面上形成有吸盘7,三叉地叉15的尾部可拆卸地安装至吸盘7的底壁上。这样,地叉15使用时不会影响吸盘7的密封性,采用吸盘7又可以使得平台稳稳地吸附在光滑的地面上,无人机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
为了准确地采集和掌握四块起降板1在无人机起降过程中的转动角度以及使用光伏板充电时的采光夹角,作为后续数据处理及研究所用,优选四块起降板1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测角仪8,测角仪8上连接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能够测量起降板1的转动角度。
此外,为了进一步地提升该平台的稳定性,同时提高平台中部对于无人机的支撑能力,优选地,其特征在于,中心柱4的底端可拆卸地安装至底盘9上。
为了使得调节时可以根据需要对同侧的两块起降板1同时调整或者将二者快速分离进行单一调整,优选地,相邻的起降板1的侧壁通过粘扣带10可拆卸地固接。
由于无人机多在户外露天环境中飞行,则该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同样自然多在露天环境中使用,为了避免其淋雨生锈或者被阳光长时间照射变脆甚至表面开裂,优选地,支撑杆6和加强筋11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周向拼接设置的四块起降板(1)、调节桩、中心柱(4)和中心球轴(5);
所述中心柱(4)竖直设置在围设的四块所述起降板(1)的中心位置,顶端固接有所述中心球轴(5),所述中心球轴(5)表面沿周向形成有四个球型盲孔;
四块所述起降板(1)与所述中心球轴(5)之间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头部为活动嵌设在所述球型盲孔中的球头,尾部嵌设在所述起降板(1)内部并沿所述起降板(1)的对角线延伸至所述起降板(1)的远端拐角处,所述支撑杆(6)的中心点分别沿所述起降板(1)的另一条对角线延伸形成加强筋(11);
四块所述起降板(1)的底部设有所述调节桩,所述调节桩能够从竖直方向调整所述起降板(1)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大小;其中,
所述起降板(1)的顶表面上铺设有一层光伏板,所述光伏板通过蓄电池与所述调节桩相电连以供给电量;
四块所述起降板(1)的外围拐角处均设置有示廓灯(12),所述示廓灯(12)与所述蓄电池相电连,并且,所述示廓灯(12)上还连接有光线感应器;
其中一块所述起降板(1)的外围拐角处竖直向上形成一根测风杆,所述测风杆的顶端形成有三瓣用于测风力的风杯(13),中部形成有用于测风向的风向标(14),并且,所述调节桩的底部均可拆卸地安装有三叉地叉(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桩包括自所述托板(1)底部向下依次连接的调节气缸(2)和调节基座(3),所述调节基座(3)的顶端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盲孔,所述调节气缸(2)的底端嵌设在所述盲孔内,顶端抵靠在所述托板(1)底端面上的盲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气缸(2)的顶端焊接有减震弹簧的一端,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盲槽槽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基座(3)的底端面上形成有吸盘(7),所述三叉地叉(15)的尾部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吸盘(7)的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四块所述起降板(1)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测角仪(8),所述测角仪(8)上连接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能够测量所述起降板(1)的转动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4)的底端可拆卸地安装至底盘(9)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起降板(1)的侧壁通过粘扣带(10)可拆卸地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和所述加强筋(11)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CN201810560523.XA 2018-05-25 2018-05-25 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91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0523.XA CN108791931B (zh) 2018-05-25 2018-05-25 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0523.XA CN108791931B (zh) 2018-05-25 2018-05-25 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1931A true CN108791931A (zh) 2018-11-13
CN108791931B CN108791931B (zh) 2020-04-21

Family

ID=64090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052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91931B (zh) 2018-05-25 2018-05-25 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193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2053A (zh) * 2020-03-19 2020-07-10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无人机起飞辅助装置
CN113581482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
CN114524108A (zh) * 2022-04-24 2022-05-24 深圳市飞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精准降落用标靶及方法
WO2023045498A1 (zh) * 2021-09-23 2023-03-3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降落平台和无人机降落系统
WO2023060326A1 (pt) * 2021-10-11 2023-04-20 Goncalves Dos Santos Junior Anisio Disposição aplicada em plataforma com auto-nivelamento para pousos e decolagens de veículo aéreo não tripulado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4884A (zh) * 2016-06-28 2016-11-16 安庆市佰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tewart 并联机构的无人机停靠充电站
CN106892128A (zh) * 2017-02-27 2017-06-2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降平台
US20170217323A1 (en) * 2014-08-05 2017-08-03 Telecom Italia S.P.A. Landing platform for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06797765U (zh) * 2017-04-25 2017-12-26 云南海力特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形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CN107628203A (zh) * 2017-09-13 2018-01-26 余拓 一种无人机停靠平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17323A1 (en) * 2014-08-05 2017-08-03 Telecom Italia S.P.A. Landing platform for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106114884A (zh) * 2016-06-28 2016-11-16 安庆市佰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tewart 并联机构的无人机停靠充电站
CN106892128A (zh) * 2017-02-27 2017-06-2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降平台
CN206797765U (zh) * 2017-04-25 2017-12-26 云南海力特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形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CN107628203A (zh) * 2017-09-13 2018-01-26 余拓 一种无人机停靠平台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2053A (zh) * 2020-03-19 2020-07-10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无人机起飞辅助装置
CN113581482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
WO2023045498A1 (zh) * 2021-09-23 2023-03-3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降落平台和无人机降落系统
WO2023060326A1 (pt) * 2021-10-11 2023-04-20 Goncalves Dos Santos Junior Anisio Disposição aplicada em plataforma com auto-nivelamento para pousos e decolagens de veículo aéreo não tripulado
CN114524108A (zh) * 2022-04-24 2022-05-24 深圳市飞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精准降落用标靶及方法
CN114524108B (zh) * 2022-04-24 2022-07-05 深圳市飞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精准降落用标靶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1931B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1931A (zh) 新型无人机起降平台
US20190217969A1 (en) Portable balloon launch rig
CN107106885B (zh) 包括消防泵、水箱、云梯、水带储存装置和落地梯储存装置的消防设备
US200801569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ieving a hovering aircraft
US1195214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 cargo aircraft
KR100243953B1 (ko) 비행선용 계류탑 조립체
US20220089294A1 (en) Recovery device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108674683A (zh) 无人飞行器起降调节平台
US9415852B2 (en) Airship, anchoring device, and landing and mooring method
CN207955444U (zh) 具有防护装置的探空火箭发射运输车
CN108466701A (zh) 无人机起降调节平台
KR101276168B1 (ko) 활주로가 필요 없는 비행기 이륙과 상승장치
CN104986319A (zh) 一种矢量推进装置、飞艇以及矢量推进装置的安装方法
CN108791930A (zh) 安全无人机起降平台
CN206068159U (zh) 一种飞行救援气垫
CN112810817A (zh) 一种空中物资挂钩式抛投无人机
CN108797399A (zh) 夜用无人机起降调节平台
JPH01254492A (ja) ヘリコプタの安定性増大装置
CN214824231U (zh) 恶劣海况下的无人机收放系统
CN213200125U (zh) 一种升降平衡的无人机
CN117255757A (zh) 用可更换尾锥加长飞机货舱的装置和方法
CN220374782U (zh)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桥隧巡检装置
CN110626501A (zh) 空中平台
JPH0313119Y2 (zh)
CN219134581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无人机起落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