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0632B - 键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键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0632B
CN108780632B CN201780018253.3A CN201780018253A CN108780632B CN 108780632 B CN108780632 B CN 108780632B CN 201780018253 A CN201780018253 A CN 201780018253A CN 108780632 B CN108780632 B CN 108780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guide
frame
connecting portion
sc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82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80632A (zh
Inventor
市来俊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780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0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80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0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2Keyboards; Key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10H1/34Switch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s or mechanical 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4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individual keys
    • G10H1/346Keys with an arrangement for simulating the feeling of a piano key, e.g. using counterweights, springs, cam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BORGANS, HARMONIUMS OR SIMILAR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ASSOCIATED BLOWING APPARATUS
    • G10B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B3/12Keys or keyboards; Manual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04Frames; Bridges; Ba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10H1/34Switch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s or mechanical 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键盘装置,具备:键;引导件,作为限制键的活动方向的引导件,在沿键的音阶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于不直线排列的不少于三个的位置,限制该键的偏摆方向及横摆方向的移动;连接部,作为在比引导件更靠键的后方的位置将该键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框架的连接部,相对于该框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另一方面,具有该键的偏摆方向及横摆方向的自由度。

Description

键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键盘装置具备排列配置的多个键。多个键的排列精度对乐器的美观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若由于制造误差而产生键形状的变形,维持原状则关系到使乐器的美观性降低。此处,开发了在产生制造误差的情况下,用于调整键的位置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87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电子钢琴等电子键盘乐器中,一般在键的后端侧(从演奏者看来为里侧),键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框架。在键的前端侧能够按下的量是依据声学钢琴而设计的。另一方面,键支承于框架的位置,即键的转动中心比声学钢琴的键的转动中心更靠演奏者一侧。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键的长度变短,使电子键盘乐器的进深方向的尺寸变小。该情况下,在电子键盘乐器的键和声学钢琴的键中,由于键的回转中心的位置变得不同而导致按键时的感觉改变。另一方面,若将电子键盘乐器的键变长而使键的回转中心向里侧移动,则电子键盘乐器的进深方向的尺寸变大。另外,由于键变长导致因制造误差以及时间变化等而变形的影响进一步变大。例如,键在音阶方向弯曲的情况下,相对于音阶方向的变形的影响长键比短键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即使键变形也使因变形造成的影响减少。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供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具备:键;引导件,作为限制所述键的活动方向的引导件,在沿所述键的音阶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于不直线排列的不少于三个的位置,限制该键的偏摆方向及横摆方向的移动;连接部,作为在比所述引导件更靠所述键的后方的位置将该键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框架的连接部,相对于该框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另一方面,具有该键的偏摆方向及横摆方向的自由度。
可以是,所述连接部由于挠性部件的挠性而具有自由度。
可以是,所述连接部通过将所述框架和所述键能够转动地连接而具有自由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供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具备:键;引导件,作为限制所述键的活动方向的引导件,在沿所述键的音阶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于不直线排列的不少于三个的位置,限制该键的所述音阶方向的移动;连接部,作为在比所述引导件更靠所述键的后方的位置将该键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框架的连接部,包含棒状的挠性部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供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具备:键;引导件,作为限制所述键的活动方向的引导件,在沿所述键的音阶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于不直线排列的不少于三个的位置,限制该键的所述音阶方向的移动;连接部,作为在比所述引导件更靠所述键的后方的位置将该键连接于框架的连接部,包含法线方向具有音阶方向的分量的板状的挠性部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供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具备:键;引导件,作为限制所述键的活动方向的引导件,在沿所述键的音阶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于不直线排列的不少于三个的位置,限制该键的所述音阶方向的移动;连接部,作为在比所述引导件更靠所述键的后方的位置将该键连接于框架的连接部,包括转动部件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具有从上下方向夹住该转动部件的上方部件和下方部件,在观察该转动部件与该支承部件相连部分的含有所述音阶方向的截面时,该转动部件或该支承部件为含有圆弧的形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供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具备:键;引导件,作为限制所述键的活动方向的引导件,在沿所述键的音阶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于不直线排列的不少于三个的位置,能够从所述音阶方向滑动地接触该键;连接部,作为在比所述引导件更靠所述键的后方的位置将该键连接于框架的连接部,包含棒状的挠性部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供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具备:键;引导件,作为限制所述键的活动方向的引导件,在沿所述键的音阶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于不直线排列的不少于三个的位置,能够从所述音阶方向滑动地接触该键;连接部,作为在比所述引导件更靠所述键的后方的位置将该键连接于框架的连接部,包含法线方向具有音阶方向的分量的板状的挠性部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供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具备:键;引导件,作为限制所述键的活动方向的引导件,在沿所述键的音阶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于不直线排列的不少于三个的位置,能够从所述音阶方向滑动地接触该键;连接部,作为在比所述引导件更靠所述键的后方的位置将该键连接于框架的连接部,包括转动部件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具有从上下方向夹住该转动部件的上方部件和下方部件,在观察该转动部件与该支承部件相连部分的含有所述音阶方向的截面时,该转动部件或该支承部件为含有圆弧的形状。
可以是,所述键包括木制部件及树脂部件,所述引导件接触所述键的由所述树脂部件形成的区域。
可以是,在所述引导件中与所述键接触的部分至少一点或在所述连接部进一步限制所述键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可以是,还具备:音锤组件,在比键主体部的后端更靠前方的位置的所述键的下方与所述键接触,对应于按键而施加负荷。
可以是,还具备:传感器,配置于比键主体部的后端更靠前方的位置的所述键的下方,检测对该键的操作。
可以是,还具备:音源部,对应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而生成以及音波形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键变形也能够使因变形造成的影响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音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从侧面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内部结构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从上面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键盘组件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从里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从上面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框架中连接棒状挠性部件的部分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7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白键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8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黑键的结构与白键的结构进行比较而说明的图。
图9是说明按下第一实施方式的键(白键)时的键组件的动作的图。
图10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详细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以下表示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例,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来解释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参照的附图中,对相同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上相同标记或类似标记(仅在数字之后标上A、B等标记),存在省略重复说明的情况。另外,附图的尺寸比例(各结构间的比例、纵横高度方向的比例等)为了说明方便存在与实际的比率不同或从附图省略结构的一部分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键盘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的结构的图。在该例中,键盘装置1是电子钢琴等根据使用者(演奏者)的按键而发音的电子键盘乐器。需要说明的是,键盘装置1可以是根据按键而输出用于控制外部音源装置的控制数据(例如,MIDI)的键盘型控制器。在该情况下,键盘装置1可以不具有音源装置。
键盘装置1具备键盘组件10。键盘组件10包括白键100w及黑键100b。多个白键100w和黑键100b并排排列。键100的个数为N个,在该例中为88个,但不限定于此数。将排列键100的方向称为音阶方向。在不特意区分白键100w及黑键100b而能够说明情况下,也存在称为键100的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标记的最后标上“w”的情况也意味着是与白键对应的结构。另外,在标记的最后标上“b”的情况也意味着是与黑键对应的结构。
键盘组件10的一部分存在于壳体90的内部。在从上方观察键盘装置1的情况下,将键盘组件10中被壳体90覆盖的部分称为非外观部NV,将从壳体90露出而从使用者能看到的部分称为外观部PV。即,外观部PV为键100的一部分,表示使用者能够演奏操作的区域。以下,也存在将键100中通过外观部PV露出的部分称为键主体部的情况。
在壳体90的内部配置有音源装置70及扬声器80。音源装置70随着键100的按下而生成音波形信号。扬声器80将在音源装置70生成的音波形信号输出到外部空间。需要说明的是,键盘装置1可以具备用于控制音量的滑钮、用于切换音色的开关、表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上、下、左、右、近前及里等方向是表示从演奏时的演奏者观察键盘装置1的情况下的方向。因此,例如,能够表述为:非外观部NV位于比外观部PV更靠里侧的位置。另外,如键前端侧(键前方侧)、键后端侧(键后方侧)这样,也存在以键100为基准表示方向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键前端侧表示对键100来说从演奏者观察的近前侧。键后端侧表示对键100来说从演奏者观察的里侧。根据该定义,能够表述为:黑键100b中从黑键100b的键主体部的前端到后端是比白键100w向上方突出的部分。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音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音源装置70具备:信号转换部710、音源部730及输出部750、传感器300是对应于各键100而设置,检测键的操作,并输出与检测的内容对应的信号。在该例中,传感器300根据三个级别的按键量而输出信号。根据该信号的间隔能够检测按键速度。
信号转换部710取得传感器300(与88个键100对应的传感器300-1、300-2、…、300-88)的输出信号,生成与各键100的操作状态对应的操作信号并输出。在该例中,操作信号为MIDI形式的信号。因此,对应于按键操作,信号转换部710输出音符打开。此时,使表示操作88个键100中的哪一个的键号及与按键速度对应的力度也对应音符打开而输出。另一方面,对应于离键操作,信号转换部710使键号和音符关闭对应而输出。可以在信号转换部710输入与踏板等其他操作对应的信号,并反映为操作信号。
音源部730基于从信号转换部710输出的操作信号而生成音波形信号。输出部750输出由音源部730生成的音波形信号。该音波形信号,例如被输出到扬声器80或音波形信号输出端子等。
(键盘组件的结构)
图3是表示从侧面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内部结构的情况的说明图。如图3所示,在壳体90的内部配置有键盘组件10及扬声器80。扬声器80配置于键盘组件10的里侧。该扬声器80配置为将与按键对应的音朝向壳体90的上方及下方输出。输出到下方的音从壳体90的下面侧进入外部。另一方面,输出到上方的音从壳体90的内部经过键盘组件10的内部空间,从外观部PV的键100彼此间的间隙或键100与壳体90之间的间隙进入外部。
使用图3对键盘组件10的结构进行说明。键盘组件10除上述键100之外,还包括连接部180、音锤组件200及框架500。键盘组件100是几乎所有的结构通过射出成形而制造的树脂制的结构体。框架500固定于壳体90。连接部180将键100以能够相对于框架500转动的方式连接。连接部180具备:板状挠性部件181、键侧支承部183、及棒状挠性部件185。这样,连接部180可以包括与键100一体活动的部件,进一步可以包括与框架500一体活动的部件。板状挠性部件181从键100的后端延伸。棒状挠性部件185由键侧支承部183及框架500的框架侧支承部585支承。即,在键100和框架500之间配置有棒状挠性部件185。通过棒状挠性部件185弯曲,使键100能够相对于框架500转动。棒状挠性部件185构成为相对于键侧支承部183和框架侧支承部585可拆卸。需要说明的是,棒状挠性部件185可以是与键侧支承部183及框架侧支承部585的至少一方成为一体,或者是通过焊接等成为不能拆卸的结构。
键100具备前端键引导件151及侧面键引导件153。前端键引导件151以覆盖框架500的前端框架引导件511的状态可滑动地接触前端框架引导件511。前端键引导件151在其上部和下部的音阶方向的两侧与前端框架引导件511接触。即,前端键引导件151在其上部及下部的两个位置从音阶方向可滑动地接触前端框架引导件511。在前端键引导件151中,上部对应于上部键引导151u,下部对应于下部键引导件151d(参照图7)。侧面键引导件153在音阶方向的两侧与侧面框架引导件513可滑动地接触。即,侧面键引导件153从音阶方向可滑动地接触侧面框架引导件513。在该例中,侧面键引导件153配置于键100的侧面中与非外观部NV对应的区域,存在于比连接部180(板状挠性部件181)更靠键前端侧的位置,但也可以配置于与外观部PV对应的区域。
音锤组件200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框架500。此时音锤组件200的轴支承部220与框架500的转动轴520在至少三点可滑动地接触。音锤组件200的前端部210在音锤支承部120的内部空间在大致前后方向上可滑动地接触音锤支承部120。该滑动部分即前端部210和音锤支承部120接触的部分位于外观部PV(比键主体部的后端更靠前方)的键100的下方。
音锤组件200在比转动轴更靠里侧的位置配置有金属制成的锤部230。通常时(不按键时)为锤部230承载于下侧止挡件410的状态,音锤组件200的前端部210将键100按回。在按键时,锤部230向上方移动,与上侧止挡件430碰撞。音锤组件200利用该锤部230对按键施加负荷。下侧止挡件410及上侧止挡件430由缓冲材料等(无纺布、弹性体等)形成。
在音锤支承部120及前端部210的下方,在框架500安装有传感器300。通过按键,前端部210利用其下面侧使传感器300变形,传感器300输出检测信号。传感器300如上所述对应于各键100而设置。
图4是表示从上面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键盘组件的情况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从里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的情况(在图4表示的AR5方向)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从上面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框架中连接棒状挠性部件的部分的情况的说明图。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些图中,位于键100下方的音锤组件200及框架500的结构是省略一部分而记载的。具体来说,记载连接部180附近的框架500的结构(框架侧支承部585等),省略记载近前侧结构等的一部分。在其他说明中,在图示时也省略一部分的记载。
如图4所示,键侧支承部183b配置于比键侧支承部183w更靠里侧的位置。该位置与成为键100的转动中心的棒状挠性部件185的位置相关。通过这样的配置,再现声学钢琴的白键与黑键的转动中心的不同。在该例中,与黑键对应的板状挠性部件181b比与白键对应的板状挠性部件181w长。与这样的配置相应地,框架500的框架侧支承部585b配置于比框架侧支承部585w更靠里侧的位置。因此,框架500的里侧(框架侧支承部585)的形状变成如图6所示框架侧支承部585b比框架侧支承部585w更加突出的形状。
如图5所示,在棒状挠性部件185b、185w之间存在大空间。从扬声器80输出的音,从键盘组件10的外部,经过该空间到达内部,从相邻的键100之间的间隙放出到键盘装置1的外部。在来自外观部PV的音直到被放出到外部之间的路线中,由于棒状挠性部件185的存在而使框架500(框架侧支承部585)和连接部180(键侧支承部183)之间遮蔽音的通过的要素减少,因此也能够抑制音的衰减量。
支柱590与壳体90连接且是用于固定框架500相对于壳体90的位置的部件。支柱590设于非外观部NV中的白键100w的相邻部分之间,即“E”的白键100w与“F”的白键100w之间,及“B”的白键100w与“C”的白键100w之间。
(白键的结构)
图7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白键的详细结构的图。图7(A)是从上面观察白键100w的图。图7(B)是从侧面(左侧)观察白键100w的图。图7(C)是从里侧观察连接部180的图。图7(D)是从近前侧观察白键100w的图。
首先,对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方向(音阶方向S、横摆(rolling)方向R、偏摆(yawing)方向Y、上下方向V)进行定义。音阶方向S如上所述对应于键100排列的方向(从演奏者观察的左右方向)。横摆方向R对应于以键100的延伸方向(从演奏者观察的近前或里侧方向)为轴而转动的方向。偏摆方向Y是从上方观察键100时向左右方向弯曲的方向。音阶方向S与偏摆方向Y的区别虽然不大,但与键100的音阶方向S上的移动为平行移动的意思对应地,键100的偏摆方向Y的移动相当于在音阶方向S上弯曲(卷曲)。上下方向V对应于棒状挠性部件185延伸的方向(从演奏者观察的上下方向),也可以称为成为偏摆方向Y弯曲的轴的方向
在键100具备前端键引导件151及侧面键引导件153。前端键引导件151如上所述在其上部和下部接触框架500的前端框架引导件511。因此,前端键引导件151实际上分为上部键引导件151u及下部键引导件151d。这样,前端键引导件151(上部键引导件151u、下部键引导件151d)及侧面键引导件153,在音阶方向S上观察键100的情况下,在非直线排列的三个位置限制键100的移动。根据这样配置的至少三个位置的引导件,在音阶方向S、偏摆方向Y及横摆方向R限制键100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中,侧面键引导件153通过侧面框架引导件在由突出部1531、1533形成的槽1535内滑动,来限制键100的前后方向的移动。引导件个数可以在三个位置以上。在该情况下,不需要满足所有的引导件都非直线排列的要件,只要至少三个位置的引导件满足该要件即可。
板状挠性部件181是具有挠性的板状部件。板状挠性部件181以板面的法线方向N朝向音阶方向S的方式配置。因此,板状挠性部件181通过弯曲或扭曲,能够朝向横摆方向R及偏摆方向Y变形。即,板状挠性部件181由于其挠性在键100的横摆方向R及偏摆方向Y具有自由度。通过结合偏摆方向Y的变形,也可以说板状挠性部件181在音阶方向S也具有自由度。另一方面,板状挠性部件181在上下方向上几乎不变形。需要说明的是,法线方向N可以与音阶方向S不完全一致,只要具有音阶方向S的分量即可。在不一致的情况下,法线方向N与音阶方向S所成的角度越小越好。
棒状挠性部件185是具有挠性的棒状部件。棒状挠性部件185通过弯曲或扭曲,能够朝向横摆方向R及偏摆方向Y变形。即,棒状挠性部件185由于其挠性在键100的横摆方向R及偏摆方向Y具有自由度。通过结合横摆方向R的变形,也可以说棒状挠性部件185在音阶方向S也具有自由度。另一方面,棒状挠性部件185在上下方向上几乎不变形。需要说明的是,棒状挠性部件185由于其形状的特性,可扭曲的量也比板状挠性部件181大。
棒状挠性部件185的截面形状(与棒状的延伸方向(在作为沿直线的棒状的情况下对应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是被曲线和直线的组合所包围的形状,在该例中为半圆形状。在半圆形状中,直线部分是里侧,曲线部分是近前侧,但也可以是相反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棒状挠性部件185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仅被曲线包围的形状(例如圆形状),也可以是仅被直线包围的形状(例如矩形状)。即,棒状挠性部件185能够向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以外的方向(规定三维的三个方向中的两个方向)弯曲变形,并且,如果是以长度方向为轴的扭曲变形,则截面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棒状挠性部件185可以是锥状等粗细沿长度方向变化的形状。另外,在控制该截面形状的外缘为矩形的情况下,期望矩形的垂直相交的两条边的长度比在3/4以上且4/3以下。
这样,连接部180在比侧面键引导件153更靠键后方(里侧)的位置,能够使相对于按键的强力几乎不产生上下方向的位移(转动中心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几乎不产生),并且使键100不仅在音调方向(正常按键的转动方向)相对于框架500转动,而且相对于横摆方向R及偏摆方向Y也能够变形。即,连接部180使键100不仅相对于框架500转动,而且相对于横摆方向R及偏摆方向Y也能够变形。连接部180在上下方向移动被限制,另一方面,对键100的横摆方向R及偏摆方向Y来说具有自由度。如上所述,通过结合横摆方向R的变形,也可以说连接部180在音阶方向S也具有自由度。
键100如上所述存在由于制造误差及时间变化产生包含偏摆方向Y及横摆方向R的变形的情况。此时,在前端键引导件151与侧面键引导件153之间,通过这些引导件的限制,在外观部PV尽量使键100的变形的影响不被看出来。另一方面,为了在外观部PV抑制变形的影响,在非外观部NV较大程度地受到其变形的影响。这是,键100越长产生影响越显著。
例如,作为第一例假定存在键100逐渐产生扭曲变形的情况。该情况下,由于通过上部键引导件151u及下部键引导件151d限制键100前端部分的横摆方向R的朝向变为竖直方向,因此键100越朝里侧越产生朝横摆方向R变形的影响。另外,作为第二例假定存在键100逐渐产生朝音阶方向S弯曲的变形(偏摆方向Y的变形)的情况。该情况下,由于通过上部键引导件151u及下部键引导件151d限制外观部PV中的键100的音阶方向S的位置,因此键100越朝里侧越产生朝偏摆方向Y变形的影响。
在任一种情况下,由于键100变形的影响导致作为键100的转动中心的部分与框架500的位置发生偏离。即,连接于键100的连接部180和框架侧支承部585的位置关系发生偏离。
另一方面,如果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键100,则板状挠性部件181和棒状挠性部件185由于挠性而能够变形,能够通过连接部180(板状挠性部件181及棒状挠性部件185)的变形而抑制键100和框架侧支承部585的位置偏离所造成的影响。此时,棒状挠性部件185不仅具有作为使相对于按键的强力几乎不产生上下方向的位移(转动中心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几乎不产生)且通过在键100前后方向能够弯曲变形而使键100在音调方向转动的部件的功能,而且,具有作为吸收键100变形的影响的部件的功能。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在外观部PV变成键100变形的影响尽量不被看出来,因此音阶方向S的位置精度也变高。因此,期望被传感器300检测的音锤组件200的前端部210和连接于其前端部210的键100的音锤支承部120像这样地设于外观部PV(比键主体部的后端更靠前方)的键100的下方。
[白键和黑键的比较]
图8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黑键的结构与白键的结构进行比较而说明的图。图8(A)表示黑键。图8(B)表示白键。在图8(A)、(B)中对白键100w和黑键100b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带有相关地进行表示。白键100w和黑键100b在以下点上不同。板状挠性部件181b比板状挠性部件181w长。在该例中,通过该区别而使键的转动中心的位置不同,但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方法使键的转动中心的位置不同。例如,可以是,板状挠性部件181b与板状挠性部件181w一样长,另一方面,使黑键100b中板状挠性部件181b以外的长度长。
在白键100w中,前端键引导件151w与音锤支承部120w配置于在键前后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另一方面,在黑键100b中,前端键引导件151b与音锤支承部120b配置于在键前后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即,在黑键100b中,音锤支承部120b配置于黑键100b的前端部分。换言之,白键100w的音锤支承部120w与黑键100b的音锤支承部120b的位置对应地配置。
[键盘组件的动作]
图9是说明按下第一实施方式的键(白键)时的键组件的动作的图。图9(A)是键100处于休止符位置(未按键状态)的情况的图。图9(B)是键100处于终端位置(按键直到最后的状态)的情况的图。若按下键100,则棒状挠性部件185弯曲成为转动中心。此时,棒状挠性部件185产生朝向键前方(近前方向)的弯曲变形,但由于侧面键引导件153对前后方向移动的限制,键100变为不向前方移动而向音调方向转动。并且,通过音锤支承部120按下前端部210,音锤200以转动轴520为中心转动。通过锤部230碰撞上侧止挡件430,停止音锤组件200的转动,键100到达终端位置。另外,若传感器300通过前端部210变形,传感器300以与变形的量(按键量)对应的多个级别来输出检测信号。
另一方面,若离键操作,则锤部230移动到下方,音锤组件200转动,键100转动到上方。通过锤部230接触下侧止挡件410,停止音锤组件200的转动,键100返回到休止符位置。
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1,如上所述,将按键及离键的键100能够转动地连接于连接部180。并且,键盘装置1通过前端键引导件151及侧面键引导件153对移动的限制和连接部180的变形,能够减少由于键100的制造误差及时间变化的变形产生的对外观部PV的影响。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180结构不同的连接部180A进行说明。
图10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图。图10(A)是从侧面方向观察连接部180A的图,是说明键100A的按键或离键的位置的图。对于图10(A)表示的键100A,实线表示处于休止符位置的情况、虚线表示处于终端位置的情况。连接部180A具备转动部件187A及支承部件189A。支承部件189A具备上方部件189uA及下方部件189dA。转动部件187A在该例中为球体且连接于键100A。支承部件189A固定于框架500A,通过沿音阶方向延伸的板状的上方部件189uA和下方部件189dA夹住转动部件187A上下。
图10(B)、图10(C)是在转动部件187A与支承部件189A相接的部分从里侧观察连接部180A的包含音阶方向的截面的图。图10(B)是表示键100A移动到横摆方向R的情况的例子。图10(C)是表示键100A移动到横摆方向R的情况的例子。图10(D)是从上方观察连接部180A的图,表示键100A向偏摆方向Y移动的情况的例子。在图10(D)中省略记载上方部件189uA。
转动部件187A在上方部件189uA及下方部件189dA之间滑动而能够平行移动或转动移动。如图10(B)、图10(C)及图10(D)所示,转动部件187能够沿音阶方向S、偏摆方向Y及横摆方向R移动。即,连接部180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被限制,另一方面,相对于键100A的音阶方向S、横摆方向R及偏摆方向Y,具有自由度。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部件187A的形状不限定于球体。在转动部件187A与支承部件189A相接的部分观察包含音阶方向的截面时,只要转动部件187A包含圆弧即可。另外,只要转动部件187A转动,则也可以在支承部件189A包含圆弧。转动部件187A与支承部件189A相接的部分是点接触,但以键前后方向的截面形状观察时,也可以是线接触。
转动部件187A与支承部件189A是相反的也可以。即,可以是,转动部件187A连接于框架500A、支承部件189A连接于键100A。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180结构不同的连接部180B进行说明。
图11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图。图11是从侧面方向观察连接部180B的图。图11表示的实线是表示键处于休止符位置的情况、虚线是表示键处于终端位置的情况。连接部180B具备:键连接部件184B、转动部件187B、支承部件189B、柱状部件188B、及导轨部件(基座1861B、支承部件1862B、框体1863B)。
转动部件187B在该例中为球体。键连接部件184B连接于键100。支承部件189B为能够滑动地覆盖转动部件187B的部件,在该例中,是内部为空腔的球体,但在键连接部件184B可活动范围开口。转动部件187B在支承部件189B的内部能够在任一方向上转动。另一方面,利用支承部件189B的开口的范围限制其转动范围。利用基于转动部件187B及支承部件189B的转动机构,相对于键的横摆方向R具有自由度。另外,也能够通过按键而使键移动。
利用基座1861B、支承部件1862B及框体1863B,能够沿音阶方向S滑动而移动。支承部件189B通过柱状部件188b连接于基座1861B。因此,支承部件189B也能够沿音阶方向S移动。柱状部件188B由挠性部件形成。但是,变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棒状挠性部件185程度相当地容易弯曲也可。利用除导轨部件的键的音阶方向S的自由度之外加上进一步包括柱状部件188B的挠性,相对于键的偏摆方向Y也具有自由度。
根据以上各个结构,连接部180A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上移动被限制,另一方面,相对于键100A的音阶方向S、横摆方向R及偏摆方向Y来说具有自由度。
<变形例>
(1)在上述的连接部180中包含了板状挠性部件181和棒状挠性部件185两种的挠性部件,但也可以仅包含其中任一种。在仅板状挠性部件181存在且成为转动轴的棒状挠性部件185不存在的情况下,为了使键100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框架500,例如只要有用于将键100支承于转动轴的部件即可。即,连接部180只要是作为整体使键100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框架500且在键100的横摆方向R及偏摆方向Y具有自由度的结构即可。此时,可以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限制连接部180的移动。
(2)键100是树脂的结构体,但也可以通过在键100中外观部PV的部分(键主体部)将木制部件贴于侧面,使视觉印象变好。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侧面键引导件153设于贴木制部件的区域之外即树脂部件露出的区域。即,侧面框架引导件513变成与树脂部件的区域接触。
(3)键100的前后方向的移动的限制通过侧面键引导件153来实现,但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引导件来实现。
(4)黑键100b的转动中心和白键100w的转动中心可以是对里侧方向来说相同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为了使连接部180b、180w相邻地配置,只要规定音阶方向S的连接部180b、180w的大小即可。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键100被限制向音阶方向S、横摆方向R及偏摆方向Y的移动,但也可以仅限制这些中一部分的移动。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可以限制向音阶方向S及偏摆方向Y的移动,不限制向横摆方向R的移动。在该情况下,连接部180只要具有横摆方向R(也可以具有结合了横摆方向R变形的音阶方向S的自由度)的自由度即可,关于偏摆方向Y可不具有自由度。
附图标号说明
1…键盘装置;10…键盘组件;70…音源装置;80…扬声器;90…壳体;100…键、100w…白键;100b…黑键;120、120w、120b…音锤支承部;151、151w、151b…前端键引导件;151u…上部键引导件;151d…下部键引导件;153、153w、153b…侧面键引导件;1531、1533…突出部;1535…槽;180、180A、180B…连接部;181、181w、181b…板状挠性部件;183、183w、183b…键侧支承部;184B…键连接部;185、185w、185b…棒状挠性部件;1861B…基座;1862B…导轨;1863B…框体;187A、187B…转动部件;188B…柱状部件;189A、189B…支承部件;189uA…上方部件;189dA…下方部件;20…音锤组件;210…前端部;220…轴支承部;230…锤部;300…传感器;410…下侧止挡件;430…上侧止挡件;500…框架;511…前端框架引导件;513…侧面框架引导件;520…转动轴;585、585w、585b…框架侧支承部;590…支柱;710…信号转换部;730…音源部;750…输出部。

Claims (14)

1.一种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键;
引导件,作为限制所述键的活动方向的引导件,在沿所述键排列方向即键的音阶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于不直线排列的不少于三个的位置,限制该键的从上方观察键时向左右方向弯曲的方向即偏摆方向及以键的延伸方向为轴而转动的方向即横摆方向的移动;
连接部,作为在比所述引导件更靠所述键的后方的位置将该键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框架的连接部,相对于该框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另一方面,具有该键的偏摆方向及横摆方向的自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由于挠性部件的挠性而具有自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通过将所述框架和所述键能够转动地连接而具有自由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含与棒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外轮廓具有曲线的棒状的挠性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含法线方向具有音阶方向的分量的板状的挠性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转动部件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具有从上下方向夹住该转动部件的上方部件和下方部件,在从所述音阶方向以及键前后方向观察该转动部件与该支承部件相连部分的截面时,该转动部件或该支承部件为含有圆弧的形状。
7.一种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键;
引导件,作为限制所述键的活动方向的引导件,在沿所述键排列方向即键的音阶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于不直线排列的不少于三个的位置,能够从所述音阶方向滑动地接触该键;
连接部,作为在比所述引导件更靠所述键的后方的位置将该键连接于框架的连接部,相对于该框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另一方面,具有该键的从上方观察键时向左右方向弯曲的方向即偏摆方向及以键的延伸方向为轴而转动的方向即横摆方向的自由度,包含与棒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外轮廓具有曲线的棒状的挠性部件。
8.一种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键;
引导件,作为限制所述键的活动方向的引导件,在沿所述键排列方向即键的音阶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于不直线排列的不少于三个的位置,能够从所述音阶方向滑动地接触该键;
连接部,作为在比所述引导件更靠所述键的后方的位置将该键连接于框架的连接部,相对于该框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另一方面,具有该键的从上方观察键时向左右方向弯曲的方向即偏摆方向及以键的延伸方向为轴而转动的方向即横摆方向的自由度,包含法线方向具有音阶方向的分量的板状的挠性部件。
9.一种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键;
引导件,作为限制所述键的活动方向的引导件,在沿所述键排列方向即键的音阶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于不直线排列的不少于三个的位置,能够从所述音阶方向滑动地接触该键;
连接部,作为在比所述引导件更靠所述键的后方的位置将该键连接于框架的连接部,相对于该框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另一方面,具有该键的从上方观察键时向左右方向弯曲的方向即偏摆方向及以键的延伸方向为轴而转动的方向即横摆方向的自由度,包括转动部件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具有从上下方向夹住该转动部件的上方部件和下方部件,在从所述音阶方向以及键前后方向观察该转动部件与该支承部件相连部分的截面时,该转动部件或该支承部件为含有圆弧的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键包括木制部件及树脂部件,
所述引导件接触所述键的由所述树脂部件形成的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件中与所述键接触的部分至少一点或所述连接部进一步限制所述键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音锤组件,在比键主体部的后端更靠前方的位置的所述键的下方与所述键接触,对应于按键而施加负荷。
13.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传感器,配置于比键主体部的后端更靠前方的位置的所述键的下方,检测对该键的操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音源部,对应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而生成音波形信号。
CN201780018253.3A 2016-03-25 2017-03-22 键盘装置 Active CN1087806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1666 2016-03-25
JP2016061666 2016-03-25
PCT/JP2017/011425 WO2017164232A1 (ja) 2016-03-25 2017-03-22 鍵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0632A CN108780632A (zh) 2018-11-09
CN108780632B true CN108780632B (zh) 2023-08-01

Family

ID=59900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8253.3A Active CN108780632B (zh) 2016-03-25 2017-03-22 键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6671B2 (zh)
JP (1) JP6705499B2 (zh)
CN (1) CN108780632B (zh)
DE (1) DE112017001536B4 (zh)
WO (1) WO20171642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9019B2 (ja) * 2017-04-04 2021-06-02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US10529311B2 (en) * 2017-04-04 2020-01-07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apparatus and fram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551A (zh) * 2008-03-25 2009-09-30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电子乐器用键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4999A (en) 1987-09-04 1990-04-10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assembly for forming keyboard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JP3044810B2 (ja) * 1991-03-18 2000-05-22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電子楽器の鍵ガイド装置
CN1032169C (zh) * 1992-08-10 1996-06-26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用于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
US5929357A (en) 1997-07-03 1999-07-27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assembly having plurality of keys formed integrally with common key support
JP3238918B2 (ja) * 1999-09-03 2001-12-17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鍵盤装置
US7208668B2 (en) * 2003-07-15 2007-04-24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Keyboard devic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JP4659394B2 (ja) * 2004-06-04 2011-03-30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鍵盤楽器のストッパ
JP4766849B2 (ja) * 2004-07-28 2011-09-07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EP1746572B1 (en) * 2005-07-21 2018-09-05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apparatus
EP1746573B1 (en) 2005-07-21 2018-07-04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apparatus
JP2008003209A (ja) * 2006-06-21 2008-01-10 Yamaha Corp 電子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JP4842074B2 (ja) * 2006-09-28 2011-12-21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2008191650A (ja) * 2007-01-11 2008-08-21 Yamaha Corp 鍵盤装置
JP5114992B2 (ja) * 2007-03-26 2013-01-09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用の鍵盤装置
JP2009025344A (ja) * 2007-07-17 2009-02-05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鍵盤楽器の鍵
US7750222B2 (en) * 2007-09-21 2010-07-06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JP5403388B2 (ja) 2008-03-25 2014-01-29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用鍵盤装置
JP2010008736A (ja) 2008-06-27 2010-01-14 Yamaha Corp 電子楽器用鍵盤装置
JP5228743B2 (ja) * 2008-09-25 2013-07-03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4883377B2 (ja) * 2009-07-10 2012-02-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5547921B2 (ja) * 2009-07-22 2014-07-16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電子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US8766075B2 (en) * 2012-01-13 2014-07-01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Keyboard device for electronic keyboard instrument
JP6091390B2 (ja) * 2013-09-26 2017-03-08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US8969698B1 (en) * 2013-10-18 2015-03-03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Keyboard chassis and key guide structur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US9177535B2 (en) * 2013-10-31 2015-11-03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Hammer devic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JP6328463B2 (ja) * 2013-11-01 2018-05-23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6822240B2 (ja) * 2017-03-16 2021-01-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および鍵盤楽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551A (zh) * 2008-03-25 2009-09-30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电子乐器用键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1536B4 (de) 2022-11-10
CN108780632A (zh) 2018-11-09
US20190012992A1 (en) 2019-01-10
JP6705499B2 (ja) 2020-06-03
JPWO2017164232A1 (ja) 2018-12-20
US10796671B2 (en) 2020-10-06
WO2017164232A1 (ja) 2017-09-28
DE112017001536T5 (de) 2018-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2697B2 (ja) 鍵盤装置
CN109891492B (zh) 键盘装置
US10643582B2 (en) Pivot mechanism and keyboard apparatus
JP6878988B2 (ja) スイッチング装置および鍵盤装置
US20190043463A1 (en) Pivot mechanism and keyboard apparatus
JP7172085B2 (ja) 鍵盤装置
CN108694929B (zh) 电子乐器和键盘装置
WO2017163872A1 (ja) 鍵盤装置及び電子鍵盤楽器
JP2022024182A (ja) 鍵盤装置用スイッチング装置
CN109478396B (zh) 键盘装置
CN108780632B (zh) 键盘装置
CN109643532B (zh) 键盘装置
WO2018131599A1 (ja) 鍵盤装置
WO2018169080A1 (ja) 鍵盤装置
CN113436593A (zh) 键盘装置的键的支承构造
WO2017163982A1 (ja) 鍵盤装置
JP6668870B2 (ja) 鍵盤装置
JP2018044969A (ja) 鍵盤装置
WO2018131604A1 (ja) 鍵盤装置
WO2019207808A1 (ja) 鍵盤装置
WO2018131598A1 (ja) 鍵盤装置
JP6707942B2 (ja) 回動機構および鍵盤装置
WO2018173669A1 (ja) 鍵盤装置用スイッチング装置
JP2018180069A (ja) 電子楽器
JP2018180070A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