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9659B - 开闭体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闭体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9659B
CN108779659B CN201780018115.5A CN201780018115A CN108779659B CN 108779659 B CN108779659 B CN 108779659B CN 201780018115 A CN201780018115 A CN 201780018115A CN 108779659 B CN108779659 B CN 108779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losing body
control device
power generation
back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81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79659A (zh
Inventor
木村高志
岸野亮辅
笛木正弘
池田隆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a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779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9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79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9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40Safety devices, e.g. detection of obstructions or end posi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11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 E05F15/616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operated by push-pull mechanisms
    • E05F15/622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operated by push-pull mechanisms using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60J5/101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non-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i.e. family cars including v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44Sensors not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the wing mov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45Control modes
    • E05Y2400/452Control modes for saving energy, e.g. sleep or wake-up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50Fault detection
    • E05Y2400/502Fault detection of compon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50Fault detection
    • E05Y2400/514Fault detection of spe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800/00Details, accessories and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5Y2800/40Physical or chemical protection
    • E05Y2800/404Physical or chemical protection against component faults or fail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46Tailboards, tailgates or sideboards opening upward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开闭体控制装置,对开闭车辆开口部的开闭体的驱动源进行驱动,该开闭体控制装置包括:发电检测部,该发电检测部检测所述驱动源的发电;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源的驱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开闭体处于停止时转移至休眠状态,在所述发电检测部检测出所述驱动源发电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从休眠状态启动并对所述驱动源进行制动控制。

Description

开闭体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闭体控制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6年3月23日向日本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58625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文中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中设置有利用致动器来驱动后背门的开闭体控制装置。致动器设置于车体侧的开口部的周围与可开闭地设置于开口部的后背门之间,利用本装置中所具备的电动机的驱动在轴向上伸缩驱动从而使得后背门进行开闭动作。由此,开闭体控制装置通过对电动机进行旋转驱动来控制后背门的开闭。另外,为了维持后背门的开启状态,车辆中安装有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封入了高压气体的气体活塞、圆筒螺旋弹簧的结构。
另外,为了防止由于阻尼器、致动器的故障所致的后背门的突然落下,致动器中内置有检测后背门落下的传感器。由此,开闭体控制装置在基于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检测到后背门的突然落下的情况下,通过停止电动机的旋转能够防止后背门的突然落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9-531572号公告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的开闭体控制装置中,为了防止后背门的突然落下,在后背门开启的期间,需要一直使致动器中内置的传感器处于启动状态来监视门的落下。由此,车辆中所搭载的电池的电力被白白耗费。这种问题并不是仅限于后背门的问题,而是设置于车辆的开闭体所共通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省电地防止设置于车辆的开闭体落下的开闭体控制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开闭体控制装置,对开闭车辆开口部的开闭体的驱动源进行驱动,该开闭体控制装置包括:发电检测部,该发电检测部检测所述驱动源的发电;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源的驱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开闭体停止时转移至休眠状态,在所述发电检测部检测到所述驱动源发电的情况下,从休眠状态启动并对所述驱动源进行制动控制。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位置检测部,该位置检测部检测出所述开闭体的位置,所述控制部在处于所述休眠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间歇性地启动所述位置检测部从而转移至判定状态,在所述判定状态下基于所述开闭体的位置判定为所述开闭体正在移动的情况下,对所述驱动源进行制动控制。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开闭体的位置到达全开状态附近的情况下,向半开门检测开关提供电源,该半开门检测开关检测对于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开闭体的半开门状态。
发明效果
如上文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省电地防止设置于车辆的开闭体落下的开闭体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搭载了开闭体控制装置75的车辆1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致动器100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致动器100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致动器100的电动机部30以及减速齿轮部50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开闭体控制装置75的简要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4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开闭体控制装置75A的简要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移动判定处理的时序图。
图9是说明第1、2实施方式中向控制部94、94A的对于开口部3的半开门检测开关提供电源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但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发明。另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并不一定全是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需的。另外,在附图中有时会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中的开闭体控制装置通过驱动设置于车辆的开闭体的驱动源来开闭该车辆的开口部。开闭体控制装置在开闭体停止时处于休眠状态,在检测出驱动源发电的情况下从休眠状态启动并对驱动源进行制动控制。
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开闭体控制装置。另外,第1实施方式中,针对设置于车辆的开闭体是车辆后背门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并非限于此,例如也可是滑门。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搭载了开闭体控制装置75的车辆1的示例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车辆1包括致动器100,致动器100通过由第1实施方式中的开闭体控制装置75进行驱动来开闭车辆1的例如后背门2。后背门2对于车辆1的车体后部中所形成的开口部3,经由未图示的铰链机构可开闭地设置于开口部3的上部3a。
致动器100分别设置于开口部3的左右两侧,各自的一端100a经由销子(未图示)可旋转地连结于开口部3的侧框部3s,另一端100b经由销子(未图示)可旋转地连结于后背门2。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致动器100的外观的侧视图。图3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致动器100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致动器100的电动机部30以及减速齿轮部50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2、图3所示,致动器100包括:第一外壳10、第二外壳20、电动机部30(驱动部)、将电动机部30的旋转力减速并输出的减速齿轮部50、利用经由减速齿轮部50所传递的电动机部30的旋转力进行旋转的螺杆轴60以及螺旋弹簧70。
第一外壳10是圆筒状,例如,由铁等的金属制材料所形成。
如图4所示,在第一外壳10的一端10a(图4中左侧端)设置有经由销子(未图示)连结于后背门2侧的接合构件11。接合构件11包括:板部11a,该板部11a为圆板状且嵌入第一外壳10的一端10的内侧;以及接合部11b,该接合部11b从板部11a向第一外壳10的外侧突出且与销子(未图示)相连结。
如图3所示,第二外壳20是具有比第一外壳10的内径要小的外径的圆筒状,由比树脂等的第一外壳10要软的材料所形成。由此,第二外壳20相对于第一外壳10可力图实现轻量化。
第二外壳20的一端20a侧(图3中的左端侧)从第一外壳10的另一端10b侧(图3中的右端侧)插入第一外壳10内。第二外壳20能够相对于第一外壳10,在从另一端10b突出没入(日文:出没)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第二外壳20的另一端20b通过深冲加工等形成底部20c。在底部20c的径向中央形成有可供后文阐述的接合构件21的接合部21b插入的贯通孔20d。
接合构件21用于将车辆1的开口部3的侧框部3s与第二外壳20相连结。接合构件21包括:板部21a,该板部21a嵌入第二外壳20的另一端20b的内侧;以及接合部21b,该接合部21b从板部21a经由形成于底部20c的贯通孔20d向外侧突出。接合部21b经由销子(未图示)与开口部3的侧框部3s相连结。
板部21a配置为面向底部20c,并利用铆接加工等固定于第二外壳20的另一端20b。另外,在板部21a的径向中央处设置有向第二外壳20的内侧突出的外螺纹部21c。外螺纹部21c与圆筒状的内套管24的另一端24b螺合。
圆筒状的内套管24配置于第二外壳20内。内套管24例如对铝实施冲孔加工而形成。在内套管24的另一端24b刻有与接合构件21的外螺纹部21c螺合的内螺纹部24c。
电动机部30包括:磁轭31、固定于磁轭31的内周面31f的磁体32、可自由旋转地设置于磁轭31的径向内侧的电枢130、向电枢130提供电流的供电部35、以及检测出电枢130的旋转位置的检测部36。
磁轭31是例如金属制,呈圆筒状。磁轭31配置于第一外壳10内。磁轭31的外径比第一外壳10的内径要小规定尺寸。在磁轭31的一端31a侧设置有支架构件37。支架构件37具有:圆板状的板部37a,该圆板状的板部37a封住磁轭31的一端31a;第一筒状部37b,该第一筒状部37b从板部37a插入磁轭31的内侧;以及第二筒状部37c,该第二筒状部37c形成为从板部37a朝向与第一筒状部37b相反的一侧延伸。
板部37a以及第二筒状部37c具有与磁轭31的外径大致相同尺寸的外径。支架构件37的第一筒状部37b插入至磁轭31内,将板部37a抵接于磁轭31的一端31a(图4中左侧端)进行安装。
如图4所示,构成减速齿轮部50的内齿轮(齿轮箱、环形齿轮)51插入磁轭31的另一端31b侧(图4中右端侧)。
内齿轮51一体地包括:圆板状的板部51a、从板部51a的外周部向磁轭31的另一端31b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筒状部51b、以及在与板部51a相反侧的端部处从筒状部51b向外周侧扩径的凸缘部51c。
如图4所示,在支架构件37的第二筒状部37c与接合构件11的板部11a之间设置有末端阻尼器38。末端阻尼器38由具有弹性的橡胶类材料所组成,一体地具有:支架构件37的第二筒状部37c、与接合构件11的板部11a之间夹着的圆板状的板部38a;以及从板部38a的外周部向支架构件37侧延伸且供第二筒状部37c插入内侧的筒状部38b。
固定于磁轭31的内周面31f的磁体32在磁轭31中心轴方向上较长,并在磁轭31的内周面31f的周向上空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设置于磁轭31的径向内侧的电枢130具有轴33、固定于轴33的磁芯34a、以及卷绕于磁芯34a的线圈34b。
轴33沿磁轭31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设置。轴33的一端33a被支架构件37的板部37a的中央部所设置的环状的轴承38A以可绕其中心轴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
轴33的另一端33b被内齿轮51的板部51a的中央部所设置的环状的轴承38B以可绕其中心轴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
磁芯34a在2个轴承38A、38B之间,一体地设置于轴33的外周面。磁芯34a具有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齿部131。这些齿部131上分别经由绝缘性的绝缘体132卷绕有线圈34b。
供电部35与开闭体控制装置75相连接,向电枢130提供从开闭体控制装置75所提供的电流。供电部35保持于支架构件37。供电部35包括:保持于支架构件37的电刷35a、以及设置于轴33且与电刷35a滑动接触的整流子35b。电刷35a与从开闭体控制装置75供电的布线相连接(未图示)。布线贯通支架构件37的板部37a、末端阻尼器38、以及接合构件11的板部11a,从致动器100的另一端10b(图4中左侧端)导出到外部。整流子35b与线圈34b电连接。
检测部36检测出电驱130的旋转位置。检测部36包括:传感器磁体39以及传感器基板40。
传感器磁体39相对于支架构件37的板部37a位于第二筒状部37c侧,一体设置于轴33的一端33a(图4中左侧端)。
传感器基板40是板状,保持于支架构件37的第二筒状部37c内。
传感器基板40上,在与传感器磁体39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旋转传感器40s,该旋转传感器40s在传感器磁体39与轴33一同旋转时检测传感器磁体39的旋转。例如,旋转传感器40s是包括霍尔IC的磁式旋转编码器。旋转传感器40s与开闭体控制装置75相连接,通过从开闭体控制装置75提供规定电源来检测出电枢130的旋转位置。例如,旋转传感器40s检测出从传感器磁体39接收的磁通密度的变化。旋转传感器40s将检测出的磁通密度的变化作为电信号来生成相位彼此不同的2相(A相以及B相)检测信号。然后,旋转传感器40s根据各相的交变信号的值是否超过规定值(即、旋转传感器40s接收到的磁场强度是否超过规定的强度)变换成输出值在High和Low间变化的2值数字信号(脉冲信号)。旋转传感器40s将作为各相的脉冲信号的A相脉冲信号和B相脉冲信号作为检测信号输出至开闭体控制装置75。
如上所述,若从开闭体控制装置75向线圈34b通电,则利用由线圈34b产生的磁力与由固定于磁轭31的磁体32产生的磁力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引力、排斥力来使得轴33绕其中心轴旋转驱动。
并且,通过由旋转传感器40s检测出与轴33一体设置的传感器磁体39的旋转,从而能够由检测部36检测出轴33的旋转数。
开闭体控制装置75中,若通过向电动机部30通电使得轴33旋转驱动,则轴33的旋转经由减速齿轮部50传递至螺杆轴60。
由此,螺杆轴60进行旋转且螺母构件25沿螺杆轴60的轴向移动。螺母构件25固定于与第二外壳20一体化的内套管24,由此,第二外壳20相对于第一外壳10突出没入,致动器100进行伸缩。若第二外壳20相对于第一外壳10没入,则设置于车辆1的开口部3的后背门2被关闭。另一方面,若第二外壳20相对于第一外壳10突出,则设置于车辆1的开口部3的后背门2被开启。即使在使致动器100伸展的状态下使电动机部30的动作停止,也可利用螺旋弹簧70的作用力维持第二外壳20相对于第一外壳10突出的状态。
另外,开闭体控制装置75包括例如防止由于致动器100的故障等所致的后背门2的突然落下的功能。在由于致动器100的故障等导致后背门2从停止的状态突然落下的情况下,由于轴33被旋转驱动,因此电动机部30发电。第1实施方式中的开闭体控制装置75的特征之一是在后背门2停止时处于休眠状态,在检测出电动机部30发电的情况下从休眠状态启动并对电动机部30进行制动控制,从而能够省电地防止设置于车辆1的后背门2的落下。后背门2停止时是指,例如后背门2在全开状态下停止的情况、即停止向电动机部30通电的情况。
以下,针对第1实施方式中的开闭体控制装置75进行具体说明。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开闭体控制装置75的简要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开闭体控制装置75包括:逆变器80、位置检测部98、发电检测部99以及控制部94。
逆变器80将从电源装置85所提供的直流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并施加于电动机部30。逆变器80包括4个开关元件81~84。逆变器80基于从控制部94所提供的第1驱动信号以及第2驱动信号,通过切换开关元件81~84各自的导通和断开将直流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
逆变器80包括:上部的开关元件81、82以及下部的开关元件83、84。第1实施方式中,逆变器80由上部的开关元件81、82以及下部的开关元件83、84进行H桥式连接而构成。具体而言,串联连接的开关元件81、83与串联连接的开关元件82、84并联连接于电源装置85的高电位侧和接地电位之间。另外,电动机部30的电源端子的一端连接于开关元件81与开关元件83的连接点。电动机部30的电源端子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关元件83与开关元件84的连接点。例如,开关元件81~84是FET(FieldEffective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或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另外,如图5所示,各开关元件81~84也可包括与回流二极管并联连接的结构。
若开始后背门2的开闭操作(或者若脉冲信号出现),则位置检测部98对从旋转传感器40s提供的检测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即,位置检测部98将后背门2到达规定的位置(例如,全开位置)时作为基准,每次获取检测信号时使计数值N递增1。由此,开闭控制装置75能够基于计数值N检测出后背门2的位置。
发电检测部99检测电动机部30的发电。例如,在未从开闭控制装置75对于电动机部30通电的情况下,发电检测部99检测线圈34b的两端中产生的电动势。未从开闭控制装置75对于电动机部30通电的情况是指例如在使致动器100伸展的状态下利用螺旋弹簧70的作用力来使后背门2在全开状态下停止的情况。发电检测部99分别与开关元件81和开关元件83的连接点(电动机部30的电源端子的一端)、以及开关元件82和开关元件84的连接点(电动机部30的电源端子的另一端)相连接。发电检测部99若检测到电动机部30发电,则将表示检测到该发电的发电检测信号作为插入信号输出至控制部94。
控制部94包括向作为省电状态的休眠状态转移的功能,后背门2停止时处于休眠状态(转移至休眠状态)。控制部94在转移至休眠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对于旋转控制器40s的电源提供。并且,若输入了来自发电检测部99的插入信号,则控制部94从休眠状态启动并向旋转传感器40s提供电源,并且对电动机部30进行制动控制。另外,制动控制中也包含:通过使电动机部30停止来使后背门2的落下停止的停止控制、向电动机部30提供制动力以降低后背门2的落下速度的减速控制、及/或通过利用预先设定的驱动方法对电动机部30进行驱动从而使后背门2处于全闭状态即、使其关闭的自动控制。
以下,针对第1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进行具体说明。
控制部94基于来自外部的开闭操作信号,将使后背门2进行开启动作或关闭动作的第1驱动信号输出至逆变器80,从而对逆变器80进行PWM控制。即,控制部94在使电动机部30正转的情况下,通过对逆变器80进行PWM控制以使得开关元件81和开关元件84分别处于导通状态,从而使电动机部30进行正转并使后背门2进行开启动作。另外,控制部94在使电动机部30进行反转的情况下,通过对逆变器80进行PWM控制以使得开关元件82和开关元件83分别处于导通状态,从而使电动机部30进行反转并使后背门2进行关闭动作。控制部94在通过使电动机部30进行正转从而使后背门全开的情况下,停止由控制部94对电动机部30的驱动。然后,控制部94转移至休眠状态。
控制部94在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若输入了来自发电检测部99的插入信号,则从休眠状态启动并通过将第2驱动信号输出至逆变器80从而对电动机部30进行制动控制。例如,控制部94通过使开关元件83及开关元件84处于导通状态,从而由开关元件83、开关元件84及电动机部30形成闭回路。由此,控制部94使电动机部30制动。从而能够防止后背门2的落下。
另外,控制部94若从休眠状态启动,则向旋转传感器40s提供电源并基于位置检测部98的计数值N来判定后背门2的当前位置。以下,将控制部94中的后背门2的当前位置的判定称为当前位置判定。但是,在后背门2处于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94不进行后背门2的当前位置判定。即,控制部94在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对旋转传感器40s提供电源,不进行后背门2的当前位置判定。并且,若输入了来自发电检测部99的插入信号,则控制部94从休眠状态启动并将第2驱动信号输出至逆变器80,并且再次开始后背门2的当前位置判定。由此,控制部94在后背门2停止的情况下转移至休眠状态,从而停止对旋转传感器40s提供电源,并且不进行不需要的后背门2的当前位置判定从而省电。并且,控制部94在后背门2发生突然落下的情况下,从休眠状态启动从而能够可靠地掌握后背门2的当前位置。
以下,针对第1实施方式中控制部94的处理,使用图6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4的处理流程的图。
控制部94基于来自外部的开闭操作信号,将第1驱动信号输出至逆变器80,从而使后背门2进行开启动作(步骤S101)。控制部94基于位置检测部98的计数值N,对后背门2的当前位置是否处于全开位置进行判定(步骤S102)。
控制部94在判定为后背门2处于停止的情况下,停止电动机30的驱动,并停止对旋转传感器40s的电源提供。然后,控制部94转移至休眠状态(步骤S104)。
若输入了来自发电检测部99的插入信号时(步骤S105),则控制部94从休眠状态启动(步骤S106)。然后,控制部94向旋转传感器40s提供电源(步骤S107),并对电动机部30进行制动控制(步骤S108)。
如上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开闭体控制装置75是对开闭车辆1的开口部3的后背门2的驱动源即电动机部30进行驱动的装置,包括:发电检测部99,该发电检测部99检测电动机部30的发电;控制部94,该控制部94在后背门2停止时处于休眠状态,在检测出电动机发电的情况下从休眠状态启动并对电动机部30进行制动控制。由此,开闭体控制装置75能够省电地防止设置于车辆的后背门2的落下。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开闭体控制装置75也可在根据来自发电检测部99的插入信号从休眠状态启动的情况下,基于电动机部30发电的发电量来判定是否对电动机部30进行制动控制。例如,控制部94在从休眠状态启动的情况下,当电动机部30发电的发电量在第1阀值以上时,对电动机部30进行制动控制。发电量是指例如,在线圈34b的两端中产生的电动势。另外,控制部94在电动机部30发电的发电量小于第1阀值的情况下,不对电动机部30进行制动控制,再次转移至休眠状态。另外,发电量是指例如,在线圈34b的两端中产生的电压。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因噪声的影响产生的发电而从休眠状态启动的情况。另外,控制部94也可在电动机部30发电的发电量小于第2阀值的情况下,将发电检测信号作为插入信号输出至控制部94。这是由于在后背门2突然落下的情况和突然上升的情况下,线圈34b的两端中产生的电压的符号不同。由此,控制部94能够检测出因后背门2突然上升而引起的电动机部30的发电。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开闭体控制装置75也可在根据来自发电检测部99的插入信号从休眠状态启动的情况下,基于电动机部30的旋转数、转速、后背门2的位置来判定是否对电动机部30进行制动控制。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开闭体控制装置75也可在根据来自发电检测部99的插入信号从休眠状态启动的情况下,基于后背门2的当前位置来判定是否对电动机部30进行制动控制。
(第2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开闭体控制装置75A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开闭体控制装置75A在转移至休眠状态后,使持续预先设定的觉醒时间(T1)的判定状态、和持续预先设定的休眠时间(T2)的休眠状态进行重复。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开闭体控制装置75A的简要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开闭体控制装置75A包括:逆变器80、位置检测部98、发电检测部99以及控制部94A。
控制部94A包括向作为省电状态的休眠状态转移的功能,在后背门2停止时处于休眠状态(转移至休眠状态)。控制部94A在转移至休眠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对于旋转控制器40s的电源提供。并且,控制部94A在转移至休眠状态后,间歇性地启动位置检测部98并转移至判定状态,在判定状态下基于后背门2的位置来判定后背门2是否已移动。以下,有时将判定后背门2是否已移动的判定处理称为移动判定处理。并且,在判定为后背门2正在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94A对电动机部30进行制动控制。
图8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移动判定处理的时序图。
如图8所示,控制部94A在转移至休眠状态后,使持续觉醒时间(T1)的判定状态、和持续预先设定的休眠时间(T2)的休眠状态进行重复。并且,控制部94A在该判定状态下,向旋转传感器40s提供电源,并基于A相脉冲信号以及B相脉冲信号(检测信号)进行移动判定处理。另外,控制部94A在休眠状态下输入了来自发电检测部99的插入信号的情况下,从休眠状态启动并向旋转传感器40s提供电源,并且对电动机部30进行制动控制。由此,在以比间歇启动的周期要快的周期使电动机部30旋转的情况下,能够基于电动机部30的发电进行制动控制,因此能够防止间歇启动中检测信号的遗漏。即,控制部94A在休眠状态下后背门2落下的情况下不能够进行移动判定处理,因此通过基于电动机部30的发电从休眠状态启动并进行制动控制,从而能够省电且可靠地防止后背门2的突然落下。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94、94A也可在后背门2的当前位置到达全闭状态附近的情况下,向半开门检测开关提供电源,该半开门检测开关检测对于开口部3的后背门2的半开门状态。即,如图9所示,控制部94、94A在由用户手动对后背门2进行关闭动作的情况下,在后背门2的当前位置未到达全闭状态附近时,停止对于半开门检测开关的电源提供。并且,控制部94、94A在由用户手动对后背门2进行关闭动作的情况下,在后背门2的当前位置到达全闭状态附近时,向半开门检测开关提供电源。另外,控制部94、94A在通过半开门检测开关检测到对于开口部3的后背门2的半开门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使后背门2关成全闭状态的动作。另外,在向半开门检测开关提供电源的情况下,控制部94、94A也可一直向半开门检测开关提供电源,也可间歇性地提供电源。除了需要由半开门检测开关来监视后背门2的半开门状态的部位以外停止电源的提供,由此可降低半开门检测开关中的消耗电流。
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4、94A也可由计算机来实现。在该情况下,也可将用于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中,并使计算机系统读取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程序并执行从而来实现。另外,此处所称「计算机系统」包含OS、周边设备等的硬件。另外,「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的可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此外,「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还可以包括通过互联网等网络、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路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存程序的介质;上述情况下成为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在一定时间内保存程序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而且也可以是能利用与已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进行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也可以是通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实现的程序。
以上,参照附图对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实施方式,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的设计等也包括在内。
标号说明
30 电动机部
75 开闭体控制装置
80 逆变器
94 控制部
98 位置检测部
99 发电检测部

Claims (2)

1.一种开闭体控制装置,对开闭车辆开口部的开闭体的驱动源进行驱动,该开闭体控制装置包括:
电枢;
设置于所述电枢的传感器磁体;
旋转传感器,该旋转传感器随着所述电枢的旋转而将所述传感器磁体的磁通密度的变化作为脉冲信号进行输出;
位置检测部,该位置检测部对所述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发电检测部,该发电检测部检测所述驱动源的发电;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所述位置检测部的计数值来检测所述开闭体的位置,并且控制所述驱动源的驱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开闭体停止时转移至休眠状态,在所述休眠状态中基于所述旋转传感器的间歇启动判定为所述开闭体正在移动的情况下对所述驱动源进行制动控制,并且在未进行所述旋转传感器的间歇启动的所述休眠状态下所述发电检测部检测到所述驱动源发电的情况下也对所述驱动源进行制动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开闭体的位置到达全闭状态附近的情况下,向半开门检测开关提供电源,该半开门检测开关检测对于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开闭体的半开门状态。
CN201780018115.5A 2016-03-23 2017-03-17 开闭体控制装置 Active CN1087796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8625A JP6870915B2 (ja) 2016-03-23 2016-03-23 開閉体制御装置
JP2016-058625 2016-03-23
PCT/JP2017/010879 WO2017164106A1 (ja) 2016-03-23 2017-03-17 開閉体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9659A CN108779659A (zh) 2018-11-09
CN108779659B true CN108779659B (zh) 2020-04-14

Family

ID=59900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8115.5A Active CN108779659B (zh) 2016-03-23 2017-03-17 开闭体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4104B2 (zh)
JP (1) JP6870915B2 (zh)
CN (1) CN108779659B (zh)
WO (1) WO20171641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77997B2 (en) * 2015-09-12 2024-09-03 Adac Plastics, Inc. Motor vehicle gesture access system including powered door speed control
DE102015119457A1 (de) * 2015-11-11 2017-05-11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amberg Spindelantrieb
JP6870915B2 (ja) * 2016-03-23 2021-05-12 株式会社ミツバ 開閉体制御装置
JP6789911B2 (ja) * 2017-10-27 2020-11-25 株式会社ハイレ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開閉体制御装置
JP6984434B2 (ja) * 2018-01-23 2021-12-22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車両用開閉体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開閉体制御方法
DE102018126838A1 (de) * 2018-10-26 2020-04-30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amberg Verfahren für den Betrieb einer motorischen Klappenanordn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9914966A (zh) * 2019-03-15 2019-06-21 皓月汽车安全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尾门开闭系统的电动撑杆
WO2021106807A1 (ja) * 2019-11-27 2021-06-03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ドア用駆動装置
EP3859113B1 (en) * 2020-01-30 2023-08-09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A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closing a trunk lid of a vehicle
CN115538884A (zh) * 2022-10-27 2022-12-3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电动撑杆快速弹开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汽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7642A (ja) * 1999-10-06 2001-04-17 Oi Seisakusho Co Ltd 車両用開閉体の開閉装置
JP2008002074A (ja) * 2006-06-20 2008-01-10 Mitsuba Corp 車両用開閉体の駆動装置
CN101824958A (zh) * 2009-03-04 2010-09-08 玛琅泰克传动及控制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具有两个电动机的门驱动装置
CN102216550A (zh) * 2008-11-12 2011-10-12 布罗斯锁闭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以马达驱动方式调整在机动车中的闭合元件的驱动装置
CN104736363A (zh) * 2012-09-06 2015-06-24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电动分体式尾门的门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4883B2 (ja) * 1994-03-23 1997-03-26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扉用自動閉扉機構の給電方法
JP3735333B2 (ja) * 2002-09-10 2006-01-18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ドア開閉装置
JP3831325B2 (ja) * 2002-10-01 2006-10-11 アスモ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JP3934022B2 (ja) * 2002-10-09 2007-06-20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車両用開閉体の速度制御装置
JP3907115B2 (ja) * 2003-04-25 2007-04-18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車両用開閉体の制御装置
US20060181108A1 (en) * 2003-09-29 2006-08-17 Cleland Terry P Low-mounted powered ope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chanism
JP4098803B2 (ja) * 2005-11-18 2008-06-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駆動制御装置
ATE491856T1 (de) * 2006-03-31 2011-01-15 Valeo Sicherheitssysteme Gmbh Verstelleinrichtungen mit spindelantrieb
US7423400B2 (en) * 2006-06-21 2008-09-09 Flextronics Automotiv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elocity and detecting obstructions of a vehicle lift gate
US20080276537A1 (en) * 2007-05-09 2008-11-13 Dura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Liftgate drive unit
JP2009057038A (ja) * 2007-08-07 2009-03-19 Asmo Co Ltd 車両用セキュリティ装置及び車両用開閉体制御装置
JP4724853B2 (ja) * 2008-06-04 2011-07-13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開閉操作装置
US10415276B2 (en) * 2015-09-12 2019-09-17 Adac Plastics, Inc. Gesture access and object impact avoidance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KR101976419B1 (ko) * 2016-03-18 2019-05-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도어 제어 장치 및 차량
JP6870915B2 (ja) * 2016-03-23 2021-05-12 株式会社ミツバ 開閉体制御装置
US10183640B2 (en) * 2017-02-17 2019-01-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or collision avoidance
US10914110B2 (en) * 2017-11-02 2021-02-09 Magna Closures Inc. Multifunction radar based detec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liftgate
JP2019090246A (ja) * 2017-11-15 2019-06-1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開閉体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7642A (ja) * 1999-10-06 2001-04-17 Oi Seisakusho Co Ltd 車両用開閉体の開閉装置
JP2008002074A (ja) * 2006-06-20 2008-01-10 Mitsuba Corp 車両用開閉体の駆動装置
CN102216550A (zh) * 2008-11-12 2011-10-12 布罗斯锁闭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以马达驱动方式调整在机动车中的闭合元件的驱动装置
CN101824958A (zh) * 2009-03-04 2010-09-08 玛琅泰克传动及控制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具有两个电动机的门驱动装置
CN104736363A (zh) * 2012-09-06 2015-06-24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电动分体式尾门的门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9659A (zh) 2018-11-09
JP6870915B2 (ja) 2021-05-12
JP2017172179A (ja) 2017-09-28
WO2017164106A1 (ja) 2017-09-28
US10794104B2 (en) 2020-10-06
US20190093408A1 (en)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9659B (zh) 开闭体控制装置
JP6643929B2 (ja) 開閉体制御装置
JP6101511B2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弁
RU2587457C1 (ru) Бесщеточный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ь и стеклоочиститель
US8471553B2 (en) Pulse signal generating apparatus, rotating machine, control apparatus, and power window control apparatus
US10141813B2 (en) Power strut
JP4376215B2 (ja)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およびエンジン始動方法
KR102435478B1 (ko) 바이필러 제어를 갖는 셀프 전환, 가역 선형 액추에이터
US8466647B2 (en) Sensor-type brushless DC motor
CN105871296B (zh) 检测并防止装置或系统内的电机运动的设备和方法
CN109347372B (zh) 基于电流感测的换向控制
EP1630945B1 (en) Stopping noise reduction circuit for start motor using resistor
TWI459713B (zh) 晶片、電腦可讀記憶媒體、電動馬達及停止一馬達中的一轉子的方法
JP4965941B2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6271784B2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弁
US9882515B2 (en) Method for making a motor quieter
JP5804984B2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6429985B2 (ja) 電動弁
JP2006115557A (ja) 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モータ駆動回路および緩衝器
WO2017180256A1 (en) A method for making a motor quieter
KR910008678Y1 (ko) 무정류자 자기콘트롤 전동기
JP2006115556A (ja) モータ駆動回路および緩衝器
JPH11285203A (ja) 小型モータ
JP2007189811A (ja) モータ
JP2009171830A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