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7238B - 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7238B
CN108767238B CN201810564381.4A CN201810564381A CN108767238B CN 108767238 B CN108767238 B CN 108767238B CN 201810564381 A CN201810564381 A CN 201810564381A CN 108767238 B CN108767238 B CN 108767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sulfur
positive electrode
sulfur battery
cyanoacry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43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7238A (zh
Inventor
柯菲
苗力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ound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d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ound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d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ound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d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643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7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7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7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7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7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涉及锂硫电池技术领域,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导电基底材料、硫粉和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硫粉负载于导电基底材料,形成复合物;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分散于所述复合物,缓解了现有的锂硫电池中,以单质硫为正极时,硫单质的产物Li2S2和Li2S易溶解在电解质中,造成锂硫电池容量衰减过快,从而造成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当单质硫反应生成锂硫化物时,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中的极性基团能够吸附锂硫化物,减少甚至避免锂硫化物溶解在电解质中,从而显著降低了锂硫电池的容量衰减速率,提升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Description

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背景技术
电动车和移动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实验室比能量虽已达到250Wh/kg,但受正极材料比容量的限制,其比能量很难再有较大提高;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和充电电压,但是这将加剧安全问题的出现。因而为了满足对能量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发展了新的化学储能体系。
在新的储能体系中,以金属锂为负极、单质硫为正极的锂硫电池的理论比容量高达1675mAhg-1,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600Whkg-1,在电动汽车领域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之一。然而,现有的锂硫电池中,以单质硫为正极时,硫单质的产物Li2S2和Li2S易溶解在电解质中,造成锂硫电池容量衰减过快,从而造成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差的应用难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以缓解了现有的锂硫电池中,以单质硫为正极时,硫单质的产物Li2S2和Li2S易溶解在电解质中,造成锂硫电池容量衰减过快,从而造成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导电基底材料、硫粉和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所述硫粉负载于所述导电基底材料,形成复合物,所述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分散于所述复合物中。
进一步的,所述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为聚氰基丙烯酸酯。
进一步的,所述聚氰基丙烯酸酯选自聚氰基丙烯酸甲酯、聚氰基丙烯酸乙酯或聚氰基丙烯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聚氰基丙烯酸甲酯;
优选地,所述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与所述复合物的质量比为5-20:95-80。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基底材料为多孔碳。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导电基底材料和硫粉混合,使得硫粉负载于所述导电基底材料,得到复合物;
(b)将所述复合物和含极性基团的单体混合均匀,并使所述单体进行聚合,得到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其中,
所述正极材料包括导电基底材料、硫粉和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所述硫粉负载于所述导电基底材料,形成复合物;所述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分散于所述复合物中。
进一步的,所述单体与所述碳硫复合物的质量比为5-20:95-80。
进一步的,所述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单体为氰基丙烯酸酯;
优选地,所述聚氰基丙烯酸酯选自聚氰基丙烯酸甲酯、聚氰基丙烯酸乙酯或聚氰基丙烯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聚氰基丙烯酸甲酯;
进一步的,在步骤(b)中,在惰性气氛中,在无水条件下,先将复合物与氰基丙烯酸甲酯均匀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球磨,然后通入水汽,使聚氰基丙烯酸酯在水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最后去除有机溶剂,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锂硫电池,包括本发明提供的的正极材料或按照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正极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当正极材料用于锂硫电池中时,单质硫反应生成锂硫化物,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中的极性基团能够吸附锂硫化物,减少甚至避免锂硫化物溶解在电解质中,从而显著降低了锂硫电池的容量衰减速率,提升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尤其是当导电基底材料为多孔碳时,通过多孔碳和硫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能够利用聚合物中的极性基团的极性作用,显著改善正极材料与电解质的浸润性,提高锂离子的传输能力;同时极性基团的聚合物自身具有粘性,在正极材料使用时可以和正极集流体粘结,而无需额外添加粘结剂。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先将硫粉负载于导电基底材料上,得到复合物;然后再在复合物上进行聚合,得到含极性基团聚合物均匀分散于复合物的正极材料;当正极材料用于锂硫电池中时,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中的极性基团能够吸附单质硫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锂硫化物,减少甚至避免锂硫化物在电解质中的溶解,从而显著降低锂硫电池的容量衰减速率,提升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当导电基底材料为多孔碳时,通过多孔碳和硫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锂硫电池,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或本发明提供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能够吸附硫单质在反应中生成的锂硫化物,从而降低了锂硫电池的容量衰减速率,提升循环稳定性;另外聚合物自己具有粘结性能,可以不用额外添加粘结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导电基底材料、硫粉和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所述硫粉负载于所述导电基底材料,形成复合物,所述含极性基团聚合物分散于所述复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当正极材料用于锂硫电池中时,单质硫反应生成锂硫化物,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中的极性基团能够吸附锂硫化物,减少甚至避免锂硫化物溶解在电解质中,从而显著降低了锂硫电池的容量衰减速率,提升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能够利用聚合物中的极性基团的极性作用,显著改善正极材料与电解质的浸润性,提高锂离子的传输能力;同时极性基团的聚合物自身具有粘性,在正极材料使用时可以和正极集流体粘结,而无需额外添加粘结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为聚氰基丙烯酸酯。
聚氰基丙烯酸酯含有氰基和酯基,不仅对锂硫化物具有强吸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甚至避免锂硫化物溶解在电解质中,而且能够与正极集流体发生粘结,使得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与正极集流体紧密结合,从而提高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中的硫含量,有助于提升锂硫电池的比容量。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氰基丙烯酸酯选自聚氰基丙烯酸甲酯、聚氰基丙烯酸乙酯或聚氰基丙烯酸丁酯中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与碳硫复合物的质量比为5-20:95-80。
在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与复合物的质量比如为5:95、8:92、10:90、12:88、15:85、18:82或20:80。
通过将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与复合物的质量比限定为5-20:95-80,使得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既能够吸附锂硫化物,又能够改善正极材料与电解质的浸润性,还能够与正极集流体粘结,而无需额外添加粘结剂,从而显著降低了锂硫电池的容量衰减速率,提高了锂离子传输能力,提升了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当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的质量比小于5~20的范围时,其含量太少不能有效吸附锂硫化物;当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的质量比大于5~20时的范围时,含量太高影响复合物的导电性,从而会影响电池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基底材料为多孔碳。
当导电基底材料选用多孔碳时,多孔碳和硫协同作用,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导电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多孔碳选自科琴黑、乙炔黑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科琴黑。多孔科琴黑、多孔乙炔黑或多孔石墨烯不仅比表面积大,孔体积高,能够有效提高硫粉的负载率,同时还能够与硫粉相互协同,显著提高导电性能,因此选用多孔科琴黑、多孔乙炔黑或多孔石墨烯作为硫粉的负载载体。
科琴黑颗粒尺寸小,导电性能更加优异,具有微孔-介孔复合的双峰多孔结构,能获得较好的载流量,并在锂硫电池应用中,获得更好的倍率性能,因此选用科琴黑作为硫粉的负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导电基底材料和硫粉混合,使得硫粉负载于导电基底材料,得到复合物;
(b)将复合物和含极性基团的单体混合均匀,并使所述单体进行聚合,得到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其中,所述正极材料包括导电基底材料、硫粉和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所述硫粉负载于所述导电基底材料,形成复合物;所述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分散于所述复合物中。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先将硫粉负载于导电基底材料上,得到复合物;然后再在复合物上进行聚合,得到含极性基团聚合物均匀分散于复合物的正极材料;当正极材料用于锂硫电池中时,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中的极性基团能够吸附单质硫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锂硫化物,减少甚至避免锂硫化物在电解质中的溶解,从而显著降低锂硫电池的容量衰减速率,提升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b)中,单体与复合物的质量比为5-20:95-80。
在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含极性基团的单体与复合物的质量比如为5:95、8:92、10:90、12:88、15:85、18:82或20:80。
通过将含极性基团的单体与复合物的质量比限定为5-20:95-80,以使得生成的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既能够吸附锂硫化物,又能够改善正极材料与电解质的浸润性,还能够与正极集流体粘结,而无需额外添加粘结剂,从而显著降低了锂硫电池的容量衰减速率,提高了锂离子传输能力,提升了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当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的质量比小于5~20的范围时,其含量太少不能有效吸附锂硫化物;当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的质量比大于5~20时的范围时,含量太高影响复合物的导电性,从而会影响电池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导电基底材料为多孔碳。
当导电基底材料选用多孔碳时,多孔碳和硫协同作用,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导电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多孔碳选自科琴黑、乙炔黑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科琴黑。
多孔科琴黑、多孔乙炔黑或多孔石墨烯不仅比表面积大,孔体积高,能够有效提高硫粉的负载率,同时还能够与硫粉相互协同,显著提高导电性能,因此选用多孔科琴黑、多孔乙炔黑或多孔石墨烯作为硫粉的负载载体。
科琴黑颗粒尺寸小,导电性能更加优异,具有微孔-介孔复合的双峰多孔结构,能获得较好的载流量,并在锂硫电池应用中,获得更好的倍率性能,因此选用科琴黑作为硫粉的负载体。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单体为氰基丙烯酸酯。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氰基丙烯酸酯选自氰基丙烯酸甲酯、氰基丙烯酸乙酯或氰基丙烯酸丁酯中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氰基丙烯酸甲酯。
氰基丙烯酸酯含有氰基和酯基,其聚合生成的聚氰基丙烯酸酯不仅对锂硫化物具有强吸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锂硫化物在电解质中的溶解量,而且自身能够与正极集流体紧密结合,从而无需额外添加粘结剂,并提高锂离子的传输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a)中,导电基底材料选用多孔碳,先将多孔碳和硫粉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球磨,使得多孔碳和硫粉混合均匀,然后去除有机溶剂,再加热使硫粉熔融,熔融后的液态硫渗入多孔碳的孔洞中,得到硫粉负载于多孔碳孔洞中的复合物。
通过将多孔碳与硫粉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球磨,使得多孔碳与硫粉混合均匀,然后去除有机溶剂,再加热使硫粉熔融,熔融后的液态硫渗入多孔碳的孔洞中,得到硫粉负载于多孔碳孔洞中的复合物。
在本实施例的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用于溶解多孔碳和硫粉的有机溶剂为丙酮、二甲基亚砜、甲苯和丁酮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丙酮。
在本实施例的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球磨的时间为3-6h,优选为5h。
在本实施例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球磨的时间如为3、3.5、4、4.5、5、5.5或6h。
在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将球磨后得到的浆料在60℃下保温2h,以使得硫粉和多孔碳混合的更加均匀后,再去除有机溶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温度为150-160℃。
在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加热温度如为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或160℃。
硫粉的熔点为110-120℃,将温度加热至150-160℃,硫粉能快速熔融成液态硫。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a)中,将硫粉加热熔融后,保温10-15h,以使得液态硫完全流入多孔碳的孔洞中。
在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保温时间为10、11、12、13、14或15h。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b)中,在惰性气氛中,在无水条件下,先将复合物与氰基丙烯酸酯均匀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球磨;然后通入水汽,使氰基丙烯酸酯在水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最后去除有机溶剂,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在惰性气氛和无水条件下进行聚合均是为了防止单体在含水套件下瞬间进行爆聚,影响聚合物分散的均匀性。水为该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因此,在无水条件下,将单体和复合物进行混合,更有助于混合均匀,然后再通水汽进行聚合,使聚合物分散更均匀。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惰性气体选自氮气、氩气和氦气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包括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或按照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得到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锂硫电池,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或本发明提供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能够吸附硫单质在反应中生成的锂硫化物,从而降低了锂硫电池的容量衰减速率,提升循环稳定性;另外聚合物自己具有粘结性能,可以不用额外添加粘结剂。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包括科琴黑、硫粉和聚氰基丙烯酸甲酯,硫粉(S)负载于科琴黑(KBS)上,形成KBS/C复合物,聚氰基丙烯酸甲酯分散于KBS/C复合物中,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科琴黑和硫粉按照质量比为15:85的比例加入丙酮溶剂中混合后,高能球磨5h,然后将得到的研磨后的科琴黑、硫粉和丙酮的混合溶液装入玻璃容器中,60℃下保温2h除去丙酮溶剂,再加热至155℃,保温12h,得到KBC/S复合物;
(b)将氰基丙烯酸甲酯和KBC/S复合物按照质量比15:85的比例在丙酮溶剂中快速混合,高能球磨5h后,通入水汽,使得氰基丙烯酸甲酯发生交联反应,在60℃下干燥2h除去丙酮溶剂,得到聚氰基丙烯酸甲酯分散于KBC/S复合物中的正极材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a)中,多孔碳和硫粉的质量比为与KBC/S复合物的质量比为35:65,在步骤(b)中,氰基丙烯酸甲酯与KBC/S复合物的质量比为5:9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a)中,多孔碳和硫粉的质量比为与KBC/S复合物的质量比为20:80,在步骤(b)中,氰基丙烯酸甲酯与KBC/S复合物的质量比为15:8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a)中,多孔碳和硫粉的质量比为与KBC/S复合物的质量比为30:70,在步骤(b)中,氰基丙烯酸甲酯与KBC/S复合物的质量比为10:9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a)中,多孔碳和硫粉的质量比为与KBC/S复合物的质量比为20:80,在步骤(b)中,氰基丙烯酸甲酯与KBC/S复合物的质量比为5:9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a)中,多孔碳和硫粉的质量比为与KBC/S复合物的质量比为20:80,在步骤(b)中,氰基丙烯酸甲酯与KBC/S复合物的质量比为10:90。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a)中,科琴黑和硫粉按照质量比为20:80的比例加入丙酮溶剂中混合后,高能球磨5h,然后将得到的研磨后的科琴黑、硫粉和丙酮的混合溶液装入玻璃容器中,60℃下保温2h除去丙酮溶剂,即得到KBC/S复合物。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氰基丙烯酸甲酯与KBC/S复合物的质量比为1:99。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氰基丙烯酸甲酯与KBC/S复合物的质量比为40:60。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由科琴黑、硫粉和聚偏氟乙烯制备而成,三者的质量比为20:70:10,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m)将科琴黑和硫粉加入丙酮溶剂中混合后,高能球磨5h,然后将得到的研磨后的科琴黑、硫粉和丙酮的混合溶液装入玻璃容器中,60℃下保温2h除去丙酮溶剂,再加热至155℃,保温12h,得到KBC/S复合物;
(n)将KBC/S复合物和偏氟乙烯混合均匀,得到正极材料。
实施例10-18
实施例10-18分别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其正极片分别由实施例1-9提供的正极材料经NMP研磨成浆料后涂覆于铝箔上,然后60℃下12小时烘干制备而成,负极片为锂箔,隔膜采用的是Celegard2400聚丙烯膜,电解液由锂盐、溶剂和添加剂三组分组成,其中,二甲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烷(DOL)以体积比为1:1混合形成混合溶剂,锂盐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添加剂硝酸锂分别溶于混合溶剂中,浓度分别为1.0mol/L和0.1mol/L。电解液由1.0mol/L LiTFS溶液和0.1mol/L LiNO3溶液混合而成,两者的体积比为1:1,;将上述组件以正极片/隔膜/负极片的结构组装在2032型扣式电池中,整个电池组装过程均在手套箱中完成。
对比例2
对比例2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其正极片由对比例1提供的正极材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上制备而成,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均与实施例15相同,组装方法同实施例15,在此不再赘述。
试验例1
将实施例10-18和对比例2提供的锂硫电池以0.5C的电流密度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测试温度为25℃,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锂硫电池充放电测试数据表
Figure BDA000168401914000013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0-18与对比例2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锂硫电池通过采用聚氰基丙烯酸甲酯分散于KBC/S复合物的正极材料,使得锂硫电池的容量衰减速率显著降低,容量保有率显著提高,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导电基底材料和硫粉混合,使得硫粉负载于所述导电基底材料,得到复合物;
(b)将所述复合物和含极性基团的单体混合均匀,并使所述单体进行聚合,得到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其中,
所述正极材料包括导电基底材料、硫粉和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所述硫粉负载于所述导电基底材料,形成复合物;所述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分散于所述复合物中;
所述单体为氰基丙烯酸酯;
所述导电基底材料为多孔碳;
所述单体与所述复合物的质量比为5-20:95-80;
在步骤(b)中,在惰性气氛中,在无水条件下,先将复合物与氰基丙烯酸酯均匀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球磨;然后通入水汽,使氰基丙烯酸酯在水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最后去除有机溶剂,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基丙烯酸酯选自氰基丙烯酸甲酯、氰基丙烯酸乙酯或氰基丙烯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基丙烯酸酯为氰基丙烯酸甲酯。
4.一种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正极材料。
CN201810564381.4A 2018-06-04 2018-06-04 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Active CN108767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4381.4A CN108767238B (zh) 2018-06-04 2018-06-04 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4381.4A CN108767238B (zh) 2018-06-04 2018-06-04 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7238A CN108767238A (zh) 2018-11-06
CN108767238B true CN108767238B (zh) 2021-04-06

Family

ID=64002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4381.4A Active CN108767238B (zh) 2018-06-04 2018-06-04 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72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0495B (zh) * 2019-04-12 2022-02-11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自放电程度的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98375A (zh) * 2019-05-19 2019-08-06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氰基聚合物修饰的硫正极及其构成的高性能锂硫电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323A (zh) * 2009-06-11 2009-11-1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二次锂硫电池硫基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78272A (zh) * 2014-10-23 2017-08-18 赛昂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离子传导复合材料
CN108232138A (zh) * 2017-12-20 2018-06-29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固态锂电池用低内阻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7850A (zh) * 2013-07-25 2015-02-1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具有该正极的电池
KR101556748B1 (ko) * 2014-02-05 2015-09-30 주식회사 엘엔피 코팅막이 형성된 음극판을 포함하는 전지
CN105244508B (zh) * 2015-11-06 2018-06-19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表面包覆方法
CN105449209B (zh) * 2016-01-25 2018-11-0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富氮蛋壳型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23788B (zh) * 2017-03-30 2019-12-03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具有有机无机双重保护层的金属锂负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323A (zh) * 2009-06-11 2009-11-1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二次锂硫电池硫基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78272A (zh) * 2014-10-23 2017-08-18 赛昂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离子传导复合材料
CN108232138A (zh) * 2017-12-20 2018-06-29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固态锂电池用低内阻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7238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37053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気化学的電池、その成分、その製造法およびその使用
CN108780887B (zh) 用于储能设备的单质金属和碳混合物
CN108172903B (zh) 电解液、钠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2560B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31378B (zh) 锂离子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US10930975B2 (en) Electrolyte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y and lithium-sulfur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EP2605316B1 (en) PREDOPING METHOD FOR LITHIUM,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DES AND ELECTRIC POWER STORAGE DEVICE USING
THESE METHODS
Zhang et al. Polydopamine-coated separator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KR20090086575A (ko) 전해질의 분리
JPH1135765A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0611084B (zh) 一种具有长循环寿命和100%库伦效率的锂硫二次电池
CN109256554B (zh) 一种硫化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90127602A (ko) 고분자계 고체 전해질을 포함하는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제조된 전극
CN113437257A (zh) 锂金属负极极片、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A3174996A1 (en) All solid-state electrolyte composite based on functionaliz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s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8767238B (zh) 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KR102311802B1 (ko) 고분자계 고체 전해질을 포함하는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제조된 전극
CN110828881A (zh) 双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64180A (zh) 一种复合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锂二次电池
CN109461909B (zh)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23833A (zh) 一种氧化物基固液复合电解质及其固液复合锂电池
KR100777971B1 (ko) 기능성 무기 첨가제를 포함하는 겔화 세퍼레이터 및 이를이용한 리튬이차전지
KR101990612B1 (ko) 고분자-황 공중합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황 전지
KR101790877B1 (ko) 고분자-황 복합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황 전지
KR102207523B1 (ko) 리튬 이차전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2

Address after: 101102 Beijing Tongzhou District Huanyu Road No.3 Building No.14, 3 Floors

Applicant after: Sand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pplicant after: SOUND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402, Fuqing Huayuan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 Bayi Town, Bayi District,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Sound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OUND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