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1615B -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1615B
CN108761615B CN201810990607.7A CN201810990607A CN108761615B CN 108761615 B CN108761615 B CN 108761615B CN 201810990607 A CN201810990607 A CN 201810990607A CN 108761615 B CN108761615 B CN 1087616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fraction
refraction layer
refractive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906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1615A (zh
Inventor
马志锋
张莉
杜晓峰
孙官恩
周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s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CSG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s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CSG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s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CSG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s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906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16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1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1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1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1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该护眼膜的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依次层叠在透明基板上,第三折射层远离第二折射层的一侧能够朝向屏幕设置,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为1.9~2.6,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为1.45~1.48,第二折射层为65纳米~80纳米,第三折射层的折射率为1.9~2.6,第一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中的一个的厚度为122纳米~135纳米,另一个的厚度为15纳米~35纳米。上述护眼膜的第三折射层远离第二折射层的一侧能够朝向显示屏的屏幕设置,并且能够兼具较好抗蓝光效果和较高的可靠性,还能够在透明基板远离第一折射层的一侧呈现出更加接近蓝紫色的颜色。

Description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越来越强,每天有大量的时间与手机、电脑、电视等显示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人眼也深受这些电子显示屏幕的蓝光毒害。为减少蓝光对人眼的伤害,市场上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抗蓝光膜或玻璃。本发明的护眼膜也是为了解决蓝光对人眼的伤害问题。目前的抗蓝光产品主要有抗蓝光膜和抗蓝光玻璃。
通过将抗蓝光膜层制备到柔性基材或玻璃上制成抗蓝光膜或抗蓝光玻璃,然后贴覆在显示屏表面可以实现抗蓝光的效果。为了使抗蓝光膜或抗蓝光玻璃具有较好的抗蓝光效果,并且抗蓝光膜或抗蓝光玻璃远离显示屏幕的一侧能够呈现出蓝紫色,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抗蓝光膜材通常位于抗蓝光膜或抗蓝光玻璃的外侧,而抗蓝光膜材的表面硬度低,致使其容易出现刮痕等不良,且人手长时间使用还容易发生变色,导致抗蓝光膜或抗蓝光玻璃的可靠性较差,这使得抗蓝光膜受到人们的诟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兼具较好的抗蓝光效果且较高的可靠性的护眼膜,且该护眼膜设置在显示屏的屏幕上时,护眼膜远离屏幕的一侧能够呈现出蓝紫色。
此外,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和显示器。
一种护眼膜,包括透明基板、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及第三折射层,所述第一折射层、所述第二折射层和所述第三折射层依次层叠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为1.9~2.6,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为1.45~1.48,所述第二折射层为65纳米~80纳米,所述第三折射层的折射率为1.9~2.6,所述第一折射层和所述第三折射层中的一个的厚度为122纳米~135纳米,另一个的厚度为15纳米~35纳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射层选自五氧化二铌层、二氧化钛层、氧化锆层及氮化硅层中的一种;及/或,所述第三折射层选自五氧化二铌层、二氧化钛层、氧化锆层及氮化硅层中的一种;及/或,所述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为2.2~2.5,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为1.46~1.48,所述第三折射层的折射率为2.2~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厚度为17纳米~25纳米,所述第二折射层的厚度为70纳米~80纳米,所述第三折射层的厚度为122纳米~130纳米;及/或,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厚度为125纳米~133纳米,所述第二折射层的厚度为65纳米~70纳米,所述第三折射层的厚度为22纳米~27纳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层叠在所述第三折射层远离所述第二折射层上的透明的粘结层和层叠在所述粘结层上的剥离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的透光率为90%以上;及/或,所述粘结层的折射率在1.5以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为OCA胶层或OCR胶层。
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上述护眼膜和透明的粘结层,所述显示屏本体具有屏幕,所述粘结层设置在所述第三折射层和所述屏幕之间,以将所述第三折射层远离所述第二折射层的一侧与所述屏幕固定粘结,而使所述护眼膜固定在所述屏幕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的透光率为90%以上;及/或,所述粘结层的折射率在1.5以下。
一种显示器,包括上述显示屏。
经试验证明,上述护眼膜通过控制依次层叠在透明基板上的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及第三折射层为上述折射率和上述厚度,能够使上述护眼膜的第三折射层远离第二折射层的一侧朝向显示屏的屏幕设置时,透明基板远离第一折射层的一侧呈现蓝紫色,且对于波长为550nm的光线具有较高的透射率,对于波长为400nm~480nm的光线具有较好的减弱效果,即能够保证设置护眼膜后的显示屏具有较清晰的显示效果,又具有较好的抗蓝光效果。
且由于第三折射层远离第二折射层的一侧朝向显示屏的屏幕设置,使得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位于透明基板和显示屏的屏幕之间,即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位于透明基板的内侧,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受到了透明基板的保护,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结构的护眼膜的抗蓝光膜位于透明基板的外侧而导致的抗蓝光膜容易脱落和被划伤的问题,且由于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位于透明基板的内侧,人手直接接触的是透明基板,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的护眼膜的抗蓝光膜位于外侧而和人手直接接触导致的抗蓝光膜被腐蚀变色的问题,使得上述护眼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护眼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护眼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护眼膜100,能够设置在显示屏(图未示)的屏幕上,以起到抗蓝光的效果。其中,显示屏例如可以为手机、电脑、电视等的显示屏。
其中,护眼膜100包括透明基板110、第一折射层120、第二折射层130及第三折射层140,第一折射层120、第二折射层130和第三折射层140依次层叠在透明基板110上。第一折射层120、第二折射层130及第三折射层140共同起到抗蓝光的作用。
透明基板110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透明有机物基板或玻璃基板。进一步地,透明基板110的透光率为91.4%以上;透明基板110的折射率为1.52,以保证护眼膜100的高透过率。具体地,透明有机物基板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或COP(环烯烃聚合物)。玻璃基板例如可以为美国康宁公司生产大猩猩系列第四代玻璃。
其中,第一折射层120的折射率为1.9~2.6,第二折射层130的折射率为1.45~1.48,第三折射层140的折射率为1.9~2.6。进一步地,第一折射层120的折射率为2.2~2.6,第二折射层130的折射率为1.46~1.48,第三折射层140的折射率为2.2~2.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折射层120的厚度为122纳米~135纳米,第二折射层130为65纳米~80纳米,第三折射层140为15纳米~35纳米。进一步地,第一折射层120的厚度为125纳米~133纳米,第二折射层130的厚度为65纳米~70纳米,第三折射层140的厚度为22纳米~27纳米。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折射层120的厚度为15纳米~35纳米,第二折射层130为65纳米~80纳米,第三折射层140的厚度为122纳米~135纳米。进一步地,第一折射层120的厚度为17纳米~25纳米,第二折射层130的厚度为70纳米~80纳米,第三折射层140的厚度为122纳米~130纳米。
具体地,第一折射层120选自五氧化二铌层、二氧化钛层、氧化锆层及氮化硅层中的一种。
具体地,第二折射层130为二氧化硅层。
其中,第三折射层140远离第二折射层130的一侧能够朝向显示屏的屏幕设置,以使护眼膜100设置在显示屏上时,第一折射层120、第二折射层130和第三折射层140位于透明基板110和显示屏的屏幕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折射层140远离第二折射层130的一侧通过透明的粘结层(图未示)与显示屏的屏幕粘结固定。为了使护眼膜100粘附到屏幕上后,显示屏具有较高的透射率,且透明基板110远离第一折射层120的一侧能够呈现出的颜色更加接近蓝紫色,粘结层的透光率为90%以上,折射率在1.5以下。具体地,粘结层为OCA胶(透明光学胶)层或OCR胶(光学透明树脂)层。例如韩国LG化学公司的型号为OC9052D的OCA胶。
具体地,第三折射层140选自五氧化二铌层、二氧化钛层、氧化锆层及氮化硅层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折射层120、第二折射层130及第三折射层140均通过镀膜的方式制备形成,例如,磁控溅射等。
上述护眼膜100至少有以下优点:
经试验证明,上述护眼膜100通过控制依次层叠在透明基板110上的第一折射层120、第二折射层130及第三折射层140为上述折射率和上述厚度,能够使上述护眼膜100的第三折射层140远离第二折射层130的一侧朝向显示屏的屏幕设置时,透明基板110远离第一折射层120的一侧呈现蓝紫色,且对于波长为550nm的光线具有较高的透射率,对于波长为400nm~480nm的光线具有较好的减弱效果,即能够保证设置护眼膜100后的显示屏具有较清晰的显示效果,又具有较好的抗蓝光效果。
且由于第三折射层140远离第二折射层130的一侧朝向显示屏的屏幕设置,使得第一折射层120、第二折射层130和第三折射层140位于透明基板110和显示屏的屏幕之间,即第一折射层120、第二折射层130和第三折射层140位于透明基板110的内侧,第一折射层120、第二折射层130和第三折射层140受到了透明基板110的保护,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结构的护眼膜100的抗蓝光膜位于透明基板110的外侧而导致的抗蓝光膜容易脱落和被划伤的问题,且由于第一折射层120、第二折射层130和第三折射层140位于透明基板110的内侧,人手直接接触的是透明基板110,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的护眼膜100的抗蓝光膜位于外侧而和人手直接接触导致的抗蓝光膜被腐蚀变色的问题,使得上述护眼膜100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例如可以为手机、电脑、电视等,包括显示屏20。显示屏20包括显示屏本体200、护眼膜300和透明的粘结层400。其中,显示屏本体200具有屏幕210。粘结层400设置在屏幕210和护眼膜300之间,以固定粘结屏幕210和护眼膜300。
护眼膜300与护眼膜100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粘结层400设置第三折射层340和屏幕210之间,以将第三折射层340远离第二折射层330的一侧与屏幕210固定粘结,而使护眼膜300固定在屏幕210上。即第一折射层320、第二折射层330和第三折射层310位于透明基板310和显示屏本体200之间。其中,粘结层400的材料可以为本领域的常用的透明的粘结材料。
进一步地,粘结层400的透光率为90%以上,从而保证护眼膜300粘附在屏幕210上的透光率。
进一步地,粘结层400的折射率在1.5以下,以避免粘结层400影响护眼膜300远离屏幕210的一侧显示的颜色更加接近蓝紫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粘结层400为OCA胶层或OCR胶层,OCA胶层和OCR胶层不仅具有较高的透光率(90%以上),而且还具有较低的折射率(1.5以下)。
由于护眼膜100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较好的抗蓝光效果、较清晰的显示效果和蓝紫色显示,而上述显示器使用结构与护眼膜100的结构相同的护眼膜300,使得上述显示屏和显示器不仅能够较长时间且较为可靠地起到抗蓝光的效果,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显示效果较好,并且具有蓝紫色的外观。
另一实施方式的护眼膜500,与护眼膜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的护眼膜500还包括层叠在第三折射层540远离第二折射层530的一侧上的透明的粘结层550和层叠在粘结层550上的剥离层560。此时,通过撕除剥离层560就能够将护眼膜500粘附在待安装物(例如显示屏的屏幕)上,从而保证护眼膜500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好的抗蓝光效果的同时,方便护眼膜500的安装。
进一步地,粘结层550的透光率为90%以上,从而保证护眼膜500粘附在屏幕上的透光率。
进一步地,粘结层550的折射率在1.5以下,以避免粘结层550影响玻璃基板510远离第一折射层520的一侧呈现出的颜色更加接近蓝紫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粘结层550为OCA胶层或OCR胶层,OCA胶层和OCR胶层不仅具有较高的透光率(90%以上),而且还具有较低的折射率(1.5以下)。
剥离层560为本领域常用的有机聚合物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聚乙烯(PE)或聚乙烯(PP)膜层。
本实施方式的护眼膜500不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较好的抗蓝光效果和蓝紫色的外观,而且还方便安装。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部分(以下以护眼膜100的结构为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28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6,厚度为72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20纳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二氧化钛层,折射率为2.6,厚度为122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6,厚度为80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20纳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35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6,厚度为65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二氧化钛层,折射率为2.6,厚度为25纳米。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28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6,厚度为69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二氧化锆层,折射率为2.2,厚度为15纳米。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五氮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27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8,厚度为70纳米;第三折射层为氮化硅层,折射率为1.9,厚度为35纳米。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二氧化钛层,折射率为2.6,厚度为132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5,厚度为67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7纳米。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5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6,厚度为80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二氧化钛层,折射率为2.6,厚度为122纳米。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二氧化钛层,折射率为2.6,厚度为20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8,厚度为65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6,厚度为135纳米。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氮化硅层,折射率为1.9,厚度为35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8,厚度为68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二氧化钛层,折射率为2.6,厚度为127纳米。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氧化锆层,折射率为2.2,厚度为32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7,厚度为72纳米;第三折射层为氮化硅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22纳米。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9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7,厚度为67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二氧化钛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32纳米。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05mm的透明PET膜,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0%,折射率为1.53。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二氧化钛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8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7,厚度为70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4,厚度为132纳米。
实施例13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33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8,厚度为65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22纳米。
实施例14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二氧化钛层,折射率为2.6,厚度为125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6,厚度为70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27纳米。
实施例15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30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6,厚度为65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二氧化锆层,折射率为2.2,厚度为27纳米。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二氧化钛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7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6,厚度为80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122纳米。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二氧化钛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25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6,厚度为70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二氧化钛层,折射率为2.6,厚度为130纳米。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二氧化锆层,折射率为2.2,厚度为20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8,厚度为75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6,厚度为125纳米。
对比例1
对比例1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的厚度和第三折射层的厚度不同,对比例1中,第一折射层的厚度为45纳米,第二折射层的厚度为60纳米,第三折射层的厚度为16纳米。
对比例2
对比例2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三折射层的厚度不同,对比例2中,第三折射层的厚度为10纳米。
对比例3
对比例3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二折射层的厚度不同,对比例3中,第二折射层的厚度为90纳米。
对比例4
对比例4的护眼膜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8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的厚度的不同,对比例4中,第一折射层的厚度为10纳米,第二折射层的厚度为60纳米,第三折射层的厚度为120纳米。
对比例5
对比例5为传统结构的护眼膜,其护眼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选取厚度为0.5mm的透明玻璃基板,透明玻璃基板的透光率为91.5%,折射率为1.52。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依次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第三折射层和第四折射层,其中,磁控溅射形成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时的本底真空均为8×10-4Pa,镀膜走速均为1.0m/min;第一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40纳米;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折射率为1.46,厚度为35纳米;第三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折射率为2.5,厚度为30纳米;第四折射层为氮化硅层,折射率为2.0,厚度为7纳米,得到传统结构的护眼膜。其中,第四折射层为表面防刮伤保护层。
测试:
由于护眼膜通常通过粘结胶粘附在显示屏上,因此,将实施例1~实施例18和对比例1~对比例4的护眼膜的第三折射层远离第二折射层的一侧粘附OCA胶层后进行测试。并在一个对比例5的传统结构的护眼膜的透明玻璃基板远离第一折射层的一侧粘附OCA胶层,得到对比样品1;在另一个对比例5的传统结构的护眼膜的第三折射层远离第二折射层的一侧粘附OCA胶层,得到对比样品2,且对比样品1和对比样品2的OCA胶层与实施例1的OCA胶层均相同,均为韩国LG化学公司的型号为OC9052D的OCA胶,厚度为50微米。
利用日本电色的SD-7000色度仪对粘附有OCA胶层的实施例1~实施例18的护眼膜、粘附有OCA胶层的对比例1~对比例4的护眼膜、以及对比样品1和对比样品2进行测试,得到粘附有OCA胶层的实施例1~实施例18的护眼膜、粘附有OCA胶层的对比例1~对比例4的护眼膜、对比样品1和对比样品2的透射率T*(@550nm)、蓝光平均透射率T(@400nm~480nm)以及透明玻璃基板相对于镀膜层一侧的反射颜色(采用均匀色度空间L、a*、b*),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通常护眼膜的反射颜色需显示为蓝紫色,且其对应的L、a*及b*分别为38、23及-38,从表1中可以看出,相较于对比例1~对比例4,实施例1~实施例18的护眼膜的L、a*及b*均与通常的护眼膜的反射颜色的蓝紫色非常接近,即实施例1~18的护眼膜能够呈现出接近蓝紫色的颜色。
且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比例5的传统结构的护眼膜制作得到的对比样品1的T*(@550nm)为91%,蓝光平均透射率T(@400nm~480nm)为72%,实施例1~实施例18的T*(@550nm)在89%以上,蓝光平均透射率T(@400nm~480nm)最多为68%,显然,实施例1~18具有与对比例1的传统结构的护眼膜制作得到的对比样品1相当的T*(@550nm)值,还具有低于对比样品1的蓝光平均透射率T(@400nm~480nm),具有较好的抗蓝光效果。而将对比例5的传统结构的护眼膜的镀膜层(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和第三折射层)内置制作得到的对比样品2,虽然T*(@550nm)的透过率变化不大,但抗蓝光效果有明显下降,且对比样品2的透明玻璃基板远离第一折射层的一侧的反射颜色的L、a*及b*值也与通常护眼膜呈现的蓝紫色相差甚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护眼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板、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及第三折射层,所述第一折射层、所述第二折射层和所述第三折射层依次层叠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为1.9~2.6,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为1.45~1.48,所述第二折射层为65纳米~80纳米,所述第三折射层的折射率为1.9~2.6,所述第一折射层和所述第三折射层中的一个的厚度为122纳米~135纳米,另一个的厚度为15纳米~35纳米;所述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层;
所述第一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所述第三折射层选自五氧化二铌层、二氧化钛层、氧化锆层及氮化硅层中的一种;或,所述第一折射层选自五氧化二铌层、二氧化钛层、氧化锆层及氮化硅层中的一种,所述第三折射层为五氧化二铌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为2.2~2.6,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为1.46~1.48,所述第三折射层的折射率为2.2~2.6。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护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厚度为17纳米~25纳米,所述第二折射层的厚度为70纳米~80纳米,所述第三折射层的厚度为122纳米~130纳米;及/或,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厚度为125纳米~133纳米,所述第二折射层的厚度为65纳米~70纳米,所述第三折射层的厚度为22纳米~27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眼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层叠在所述第三折射层远离所述第二折射层上的透明的粘结层和层叠在所述粘结层上的剥离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的透光率为90%以上;及/或,所述粘结层的折射率在1.5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为OCA胶层或OCR胶层。
7.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本体、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护眼膜和透明的粘结层,所述显示屏本体具有屏幕,所述粘结层设置在所述第三折射层和所述屏幕之间,以将所述第三折射层远离所述第二折射层的一侧与所述屏幕固定粘结,而使所述护眼膜固定在所述屏幕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的透光率为90%以上;及/或,所述粘结层的折射率在1.5以下。
9.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CN201810990607.7A 2018-08-28 2018-08-28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Active CN1087616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0607.7A CN108761615B (zh) 2018-08-28 2018-08-28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0607.7A CN108761615B (zh) 2018-08-28 2018-08-28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1615A CN108761615A (zh) 2018-11-06
CN108761615B true CN108761615B (zh) 2024-05-07

Family

ID=63966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90607.7A Active CN108761615B (zh) 2018-08-28 2018-08-28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16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3496B (zh) * 2019-10-09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04968A (ja) * 2003-08-12 2004-01-08 Fuji Xerox Co Ltd 反射型カラー表示装置
CN1950307A (zh) * 2004-05-10 2007-04-18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具有光催化涂层的基材
JP2008170979A (ja) * 2006-12-13 2008-07-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固体撮像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メラ
CN105093360A (zh) * 2014-05-20 2015-11-25 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6075245U (zh) * 2016-07-12 2017-04-05 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护眼功能的电容触摸屏
CN107728239A (zh) * 2017-11-24 2018-02-23 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防蓝光防眩光镀膜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08636452U (zh) * 2018-08-28 2019-03-22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3377B (zh) * 2015-09-17 2019-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蓝光衰减器件及制备方法、基板、显示器、智能穿戴产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04968A (ja) * 2003-08-12 2004-01-08 Fuji Xerox Co Ltd 反射型カラー表示装置
CN1950307A (zh) * 2004-05-10 2007-04-18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具有光催化涂层的基材
JP2008170979A (ja) * 2006-12-13 2008-07-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固体撮像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メラ
CN105093360A (zh) * 2014-05-20 2015-11-25 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6075245U (zh) * 2016-07-12 2017-04-05 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护眼功能的电容触摸屏
CN107728239A (zh) * 2017-11-24 2018-02-23 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防蓝光防眩光镀膜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08636452U (zh) * 2018-08-28 2019-03-22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1615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52493A1 (en) Transparent covering having anti-reflective coatings
CN100469821C (zh) 硬涂薄膜、防反射硬涂薄膜、光学元件和图像显示装置
KR101293328B1 (ko) 편광판용 보호필름
WO2017014242A1 (ja) 透明な粘着剤層を有する偏光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表示パネル
JP2013531813A (ja) 液晶パネル用ハードパネル偏光板
CN106443861A (zh) 一种光学膜及触控显示屏
WO2002077704A1 (fr) Dispositif d'affichage reflechissant, plaque guide d'ondes optiques,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e plaque guide d'ondes optiques
JP2005345958A (ja) 液晶パネル、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EP3951454A1 (en) Optical film
CN108761615B (zh)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CN215910758U (zh) 一种高透过率液晶显示装置及一体黑显示器
CN113641030A (zh) 一种高透过率液晶显示装置及一体黑显示器
CN208636452U (zh)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TWI746451B (zh) 具有透明之黏著劑層的導電性薄膜層積體
CN211741619U (zh) 熄屏一体黑显示模组
JP2002122703A (ja) 反射防止積層体および光学機能性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7275787B2 (ja) 光学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8196334A (zh) 一种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2023105170A (ja) 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
US11428853B2 (en) Touch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ntelligent mirror
JP2020016849A (ja) 光学樹脂層および樹脂層付眼鏡レンズ
JP2022097764A (ja) 光学シート
JPH10152658A (ja) 粘着フィルム
JP2001096669A (ja) 反射防止積層体、光学機能性積層体、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20016848A (ja) 光学樹脂層および光学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