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4201A -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24201A
CN108724201A CN201711291034.0A CN201711291034A CN108724201A CN 108724201 A CN108724201 A CN 108724201A CN 201711291034 A CN201711291034 A CN 201711291034A CN 108724201 A CN108724201 A CN 108724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e
robot
robot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910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24201B (zh
Inventor
得地贤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24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4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24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4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J11/0005Manipulators having means for high-level communication with users, e.g. speech generator, face recogni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79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asks executed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6Programming the control seque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6Nc in input of data, input key till input tape
    • G05B2219/36159Detachable or portable programming unit, display, pc, pd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发送器向机器人装置发送虚拟空间中的角色。接收器响应于向机器人装置发送角色,接收操作机器人装置的权限。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第525802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服务器装置,其目的在于有效控制实现虚拟世界的信息系统的通信。
发明内容
在现实世界中,可购得机器人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操作机器人装置的权限的转移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发送器向机器人装置发送虚拟空间中的角色。所述接收器响应于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角色,接收操作所述机器人装置的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所述接收器可以在完成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所述角色时,接收所述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还包括存储单元和角色显示控制器。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角色。如果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角色,则所述角色显示控制器使所述角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当所述发送器已发送所述角色时,所述角色显示控制器可以停止显示所述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当所述接收器已接收所述权限时,所述角色显示控制器可以停止显示所述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当所述角色的所述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时,所述角色可以准备好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还包括返还角色接收器,该返还角色接收器通过与所述机器人装置通信,来收回从所述机器人装置返还的所述角色。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当所述角色从所述机器人装置返还时,可以取消所述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如果所述机器人装置存储多个角色,则所述返还角色接收器可以收回所述多个角色中的一个角色。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还包括功能显示控制器,当所述接收器已接收所述权限时,该功能显示控制器使在所述机器人装置中可用的功能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如果所述机器人装置存储其他角色,则可以限制所述机器人装置中将可用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根据第十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可以针对各个用户确定在所述机器人装置中将可用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还包括指示器,该指示器向所述机器人装置提供执行处理的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在根据第十三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所述指示器可以直接向所述机器人装置提供所述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四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根据来自用户的指令,所述角色可以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中或所述机器人装置中执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五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所述权限可以被提供给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的所述角色。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六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还包括获取单元,获取单元执行用于从其他设备的用户获取已经从所述设备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的角色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六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在所述机器人装置已经存储了从其他设备发送的其他角色的情况下,如果允许所述机器人装置的共享,则所述发送器可以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中的所述角色。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八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中,如果所述机器人装置存储多个角色,则所述多个角色可以充当中继要在多个设备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的中继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机器人装置发送虚拟空间中的角色;以及响应于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所述角色,接收操作所述机器人装置的权限。
根据第一、第二和第二十方面,可以使操作所述机器人装置的权限的转移容易。
根据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用户能够容易判断角色是否存储在信息处理设备中。
根据第五方面,用户能够容易判断操作机器人装置的权限是否已经给予用户。
根据第六方面,用户能够容易判断是否可以发送角色。
根据第七方面,可以经由通信返还角色。
根据第八方面,可以取消操作机器人装置的权限。
根据第九方面,可以收回机器人装置中存储的角色中的一个角色。
根据第十方面,向用户呈现在机器人装置中可用的功能。
根据第十一方面,可以根据其他角色是否存储在机器人装置中,来限制在机器人装置中将可用的功能。
根据第十二方面,可以根据用户来设置在机器人装置中将可用的功能。
根据第十三方面和第十四方面,可以通过使用机器人装置来执行处理。
根据第十五方面,可以通过使用虚拟空间中的角色来执行处理。
根据第十六方面,可以通过使用角色来使用机器人装置。
根据第十七方面,可以在多个用户之间转移角色。
根据第十八方面,即使在其他角色存储在机器人装置中时,也可以使用机器人装置。
根据第十九方面,可以在机器人装置之内的多个角色之间发送和接收信息。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2例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机器人装置的外形;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机器人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框图;
图5和图6例示了无线通信技术的特性;
图7例示了功能管理表;
图8例示了终端装置上显示的画面;
图9例示了机器人装置的外形;以及
图10例示了根据修改例的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示例。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机器人装置10和终端装置12。终端装置12充当信息处理设备。机器人装置10和终端装置12是存在于现实空间中的装置,并且可以经由例如通信路径N彼此通信。图1中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造仅是示例,并且除了机器人装置10和终端装置12之外的装置可以包括在信息处理系统中。这种装置的示例是服务器、存储装置、和执行特定处理的装置,诸如图像处理装置、音频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具有与机器人装置10和终端装置12通信的功能。
机器人装置10具有以下功能:检测机器人装置10周围的情况,并提供与检测结果对应的信息,或根据检测结果或响应于执行处理的指令来执行处理。机器人装置10可以在移动或静止的同时,检测周围情况。机器人装置10可以仅执行机器人装置10的功能。另选地,例如,机器人装置10可以通过使用其他装置或用户来执行处理,或者可以通过与其他装置或用户的协同工作来执行处理。
机器人装置10经由具有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的用户来操作,在下文中这种权限可以简称为“操作权限”。例如,指示操作权限的信息即操作权限信息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终端装置12来操作机器人装置10。
终端装置12是例如智能电话、个人计算机(PC)、蜂窝电话或平板PC。终端装置12存储关于在虚拟空间中存在的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并且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终端装置12来操作该机器人角色。通过使用该机器人角色,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向终端装置12转移,这将在后面讨论。
使用机器人角色可以实现所称的机器人处理自动化(RPA:robotic processautomation)。即,机器人角色可以充当在虚拟空间中执行处理的软件机器人。机器人角色可以执行诸如数据输入和可以通过组合多个应用进行的作业的例行处理、数据收集和分析处理、以及通过进行基于数据的学习进行的决策处理。例如,用户向机器人角色提供执行处理的指令,然后,机器人角色根据该指令通过使用终端装置12或机器人装置10来执行处理。
机器人角色可以被赋予了人工智能(AI)。即,可以采用AI机器人角色(AI软件机器人)。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角色(AI)可以具有与由人类实现的类似的决策能力。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或用于部分强化学习领域的强化学习。可以采用遗传算法、聚类分析、自组织映射或集成学习。可以采用除了上述方法之外的AI技术。机器人角色可以不必须赋予AI。
AI机器人角色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执行处理,或者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控制其他角色的操作,例如指示其他角色执行处理。另选地,AI机器人可以控制现实空间中的机器人装置10或其他装置,例如指示机器人装置10或其他装置执行处理。AI机器人角色执行各种处理操作,诸如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统计处理。由AI机器人角色执行的处理可以在终端装置12、机器人装置10或其他装置中进行。AI机器人角色可以实施上述RPA。
下面将详细讨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包括的各个装置。
图2例示了机器人装置10的外形。机器人装置10是例如人形机器人。另选地,机器人装置10可以是另一种机器人。即,将诸如视频机器、音频机器、信息装置这样的在特定条件下执行预定操作或功能的任意类型的装置称为机器人装置。机器人装置的更具体的示例是诸如电视机的显示装置、诸如录音机的录音装置、回放装置、诸如摄像机的图像拍摄装置、多功能装置、PC、智能电话、蜂窝电话、冰箱、电饭锅、洗衣机、微波炉和空调。机器人装置10是用于终端装置12的外部装置的示例。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机器人装置10具有躯干部14;头部16,其设置在躯干部14上方;腿部18,其设置在躯干部14下方;臂部20,其设置在躯干部14的两侧;以及手指部22,它们设置在臂部20的尖端。
机器人装置10具有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味觉传感器和嗅觉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并且由此具有与诸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人类的五个感官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功能。关于触觉,例如,机器人装置10可以具有理解和彼此区分表面感觉(诸如触摸、疼痛和温度)、深度感觉(诸如压力、位置和振动)和皮质感觉(诸如两点感知和立体感知)的能力。机器人装置10可以还具有平衡感觉。诸如摄像头24这样的传感器设置在机器人装置10的头部16中。机器人装置10的视觉通过识别由摄像头24拍摄的图像来实现。诸如麦克风的语音收集器设置在机器人装置10中。机器人装置10的听觉通过识别由麦克风获得的语音来实现。
机器人装置10可以包括检测人的脑波的功能。例如,脑波检测器附到人,并且机器人装置10中提供的功能接收从脑波检测器发送的脑波信息,并且分析脑波。
腿部18对应于移动单元的示例,并且被来自诸如马达的驱动源的驱动力驱动。机器人装置10能够通过使用腿部18而移动。腿部18可以具有人腿的形状或可以是滚轴或轮胎。腿部18可以具有其他形状。腿部18仅是移动单元的示例。机器人装置10可以包括其他移动单元,例如,用于飞行的部件,诸如螺旋桨、机翼和飞机发动机,或用于在水下移动的部件,诸如水下引擎。即,机器人装置10可以包括用于陆地移动的部件、用于飞行的部件和用于在水下移动的部件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移动单元。机器人装置10可以不必须包括任何移动单元。
机器人装置10通过使用臂部20和手指部22,可以具有捕捉或携带物体的能力。机器人装置10可以具有在捕捉或保持物体的同时移动的能力。
机器人装置10可以具有输出声音的功能。机器人装置10可以具有与其他装置发送和接收数据的通信功能。机器人装置10可以通过连接到因特网来发送和接收信息,或者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因特网来进行搜索。机器人装置10可以通过编辑声音或发送通信消息,具有与人类、其他装置、或其他机器人装置通信的能力。
机器人装置10可以具有与人类借助使用AI的机器学习而实现的类似的决策能力。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或用于部分强化学习领域的强化学习。可以采用遗传算法、聚类分析、自组织映射或集成学习。可以采用除了上述方法之外的AI技术。
机器人装置10通过使用通信功能与其他装置通信,可以控制该装置的操作。机器人装置10可以通过使用远程控制器来操作其他装置,或在不使用远程控制器的情况下直接操作该装置。当直接操作其他装置时,机器人装置10操纵该装置中设置的操作单元(诸如按钮或面板)。如果机器人装置10通过与其他装置通信未能控制该装置的操作,则其可以通过使用远程控制器来操作装置,或者可以直接操作该装置。通过分析由例如视觉传感器获得的图像,机器人装置10可以识别其他装置的操作单元或远程控制器,以操作该装置或远程控制器。
机器人装置10可以包括显示器26。在显示器26上,显示各种图像和消息等。机器人装置10可以包括投影仪,并且可以在其他物体(诸如桌子或墙壁)上投影各种图像和消息。
下面将参照图3的框图详细描述机器人装置10的构造。
通信单元28,其是通信接口,具有向和从其他装置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功能。通信单元28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接口,或者可以是具有有线通信功能的通信接口。通信单元28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通信方法,并且可以根据适合于通信方的通信方法,即通信方支持的通信方法,与通信方进行通信。通信方法的示例是红外线通信、可视光通信、Wi-Fi(注册商标)通信、近场通信(NFC)(诸如蓝牙(注册商标))、和射频标识符(RFID)。通信单元28可以根据通信方或周围环境(例如,机器人装置10与通信方之间的距离或机器人装置10与通信方之间的障碍物的有无),切换通信方法。用于通信的频带可以是800至920MHz的短波带,诸如低功耗广覆盖(LPWA),或2.4GHz或5GHz的长波带(诸如MuLTEfire)。通信单元28可以根据通信方切换频带,或根据周围环境切换通信方法。通信单元28对应于发送器、接收器、角色返还单元和角色发送器的示例。
存储单元30是诸如硬盘或存储器(例如,固态驱动器(SSD))的存储设备。在存储单元30中,存储功能管理信息32、操作权限信息34、角色管理信息36、用户管理信息38和其他信息项,诸如各项数据和各种程序。指示其他装置的地址的装置地址信息也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30中。上述信息项可以存储在同一存储装置中或不同存储装置中。
功能管理信息32是用于管理机器人装置10中设置的功能的信息。功能管理信息32指示机器人装置10中提供的各个功能与通过使用这些功能可执行的各个操作(包括处理和操纵)之间的关联。参照功能管理信息32,使得可以指定(识别)可由机器人装置10执行的操作。
作为关于功能的信息,装置功能管理信息和协同功能管理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30中。装置功能管理信息是用于管理除了机器人装置10之外的装置的功能的信息。装置功能管理信息指示用于识别装置的装置识别信息与指示装置中提供的功能的功能信息之间的关联。装置识别信息的示例是装置ID、装置名称、装置类型、装置的型号、安装装置的位置(装置位置信息)和代表装置的外形的图像。功能信息的示例是功能ID和功能名称。如果作为除了机器人装置10之外的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扫描功能、复印功能和扫描转发功能,则指示扫描功能的功能信息、指示复印功能的功能信息和指示扫描转发功能的功能信息与用于识别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识别信息关联。参照装置功能管理信息使得可以指定(识别)各个装置的功能。
由装置功能管理信息管理的装置的示例是信息处理系统中包括的那些装置。未包括在信息处理系统中的装置也可以由装置功能管理信息来管理。机器人装置10可以获得关于未包括在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新装置的信息,该信息包括装置识别信息和功能信息,并且在装置功能管理信息中登记所获得的信息。关于新装置的信息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因特网来获得,或者由于管理者输入这种信息而获得。机器人装置10可以例如定期或在特定时刻或在由管理者指定的时刻来更新装置功能管理信息。由于该更新操作,关于更新操作之前未在装置中提供的新功能的功能信息可以在更新操作之后登记在装置功能管理信息中。相反,关于更新操作之前已经设置在装置中的功能的功能信息可以从装置功能管理信息删除,或者可以被登记为指示该功能已停用的信息。更新信息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因特网而获得,或者由于例如管理者输入这种信息而获得。
协同功能管理信息是用于管理可通过组合多个功能执行的协同功能的信息。通过组合多个功能,执行一个或多个协同功能。协同功能可以通过组合一个装置的多个功能或通过组合多个装置的多个功能来执行。提供操作指令的装置(例如,终端装置12)可以包括在要识别的装置中,并且这种装置中提供的功能可以用作协同功能的一部分。机器人装置10中提供的功能也可以用作协同功能的一部分。
协同功能可以是在不使用硬件装置的情况下可执行的功能。例如,协同功能可以是通过组合多个软件项目可执行的功能。另选地,协同功能可以是通过组合硬件装置的功能和软件的功能而可执行的功能。
协同功能管理信息指示关于针对协同功能而要组合的功能的功能信息项的组合与指示该协同功能的协同功能信息的关联。例如,协同功能信息指示协同功能ID和协同功能名称。当更新要单个使用的功能时,还对应地更新协同功能管理信息。由于该更新操作,更新操作之前通过组合某些多个功能不可执行的协同功能可以在更新操作之后执行。相反,更新操作之前通过组合某些多个功能可执行的协同功能在更新操作之后可能变得不可执行。指示更新操作之后变为可执行的协同功能的协同功能信息可以登记在协同功能管理信息中。指示更新操作之后变为不可执行的协同功能的协同功能信息可以从协同功能管理信息删除,或者可以被登记为指示该协同功能已停用的信息。
如果多个装置组合以执行协同功能,则协同功能管理信息是用于管理通过组合多个装置的多个功能可执行的协同功能的信息。协同功能管理信息指示用于识别要用于协同功能的各个装置的装置识别信息项的组合与指示该协同功能的协同功能信息的关联。当更新装置功能管理信息时,还对应地更新协同功能管理信息。由于该更新操作,更新操作之前通过组合某些多个功能而不可执行的协同功能可以在更新操作之后执行。相反,更新操作之前通过组合多个装置的某些多个功能而可执行的协同功能在更新操作之后可能不可执行。
协同功能可以是通过组合不同功能而执行的功能,或者通过组合不同装置的相同功能而执行的功能。协同功能可以是除非组合不同功能或者组合不同装置的相同功能之外不可执行的功能。这种协同功能可以是通过组合不同功能而可执行的功能,或者是通过组合不同装置的相同功能而可执行的功能。例如,通过组合具有打印功能的装置(打印机)和具有扫描功能的装置(扫描仪),复印功能作为协同功能实施。即,通过组合打印功能和扫描功能,实现了复印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协同功能的复印功能以及打印功能和扫描功能的组合彼此关联。在协同功能管理信息中,指示协同功能(即,复印功能)的协同功能信息以及用于识别具有打印功能的装置的装置识别信息和用于识别具有扫描功能的装置的装置识别信息的组合彼此关联。
操作权限信息34是指示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操作权限)的信息。具有操作权限的用户被授权操作机器人装置10。例如,通过使用已接收操作权限的终端装置12,用户可以经由机器人装置10指示机器人装置10执行处理或指示其他装置执行处理。当关于虚拟空间中的机器人角色的数据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时,操作权限信息34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操作权限这样给予终端装置12的用户。当在终端装置12中做出返还机器人角色的请求时,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返还)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终端装置12的用户这样失去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将在后面详细讨论提供和取消操作权限。使用机器人角色使操作权限的转移和取消容易。
角色管理信息36是用于管理关于从终端装置12接收的机器人角色的数据的信息。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与用户识别信息和终端识别信息关联,用户识别信息用于识别与机器人角色有关的用户,例如,用户名或用户ID,终端识别信息用于识别已发送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的终端装置12,例如,装置名称或装置ID。关于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的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30中,并且机器人角色登记在角色管理信息36中。例如,与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关联的用户识别信息或终端识别信息登记在角色管理信息36中。当登记机器人角色时,上述操作权限信息34向已发送关于该机器人角色的数据的终端装置12发送,并且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给予终端装置12的用户。当在终端装置12中做出返还机器人角色的请求时,关于该机器人角色的数据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返还),并且该机器人角色从角色管理信息36删除。终端装置12的用户这样失去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机器人装置10从已发送关于在角色管理信息36中登记的机器人角色的数据的终端装置12接受执行处理的指令。相反,机器人装置10可以不从存储关于未登记在角色管理信息36中的机器人角色的数据的终端装置12接受执行处理的指令。当具有操作权限信息34的终端装置12从机器人装置10收回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时,操作权限信息34可以在终端装置12中消除。另选地,操作权限信息34可以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返还),由此从终端装置12消除。存储单元30与机器人装置的存储单元的示例对应。
用户管理信息38是用于管理用户可用的机器人装置10的功能的信息。用户管理信息38指示针对各个用户、用户识别信息与关于对应用户可用的机器人装置10的功能的信息之间的关联。当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时,机器人装置10通过参照用户识别信息可以识别与该机器人角色关联的用户,并且还通过参照用户管理信息38,指定该用户可用的功能。用户可用的功能针对各个用户提前确定,并且关于这些功能的信息登记在用户管理信息38中。各个用户可以能够使用机器人装置10的功能中的一些或所有功能。可以改变用户可用的功能。使用用户管理信息38使得可以根据用户设置哪些功能可用。
功能管理信息32、操作权限信息34、角色管理信息36和用户管理信息38中的至少一项可以存储在除了机器人装置10之外的装置中,诸如未示出的服务器或终端装置12。在这种情况下,在其他装置中存储的这种信息可以不必须存储在机器人装置10的存储单元30中。
情况信息收集器40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具有收集关于机器人装置10周围的情况的信息的功能。下文中,这种信息将称为“情况信息”。这种传感器的示例是上述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味觉传感器和嗅觉传感器。作为情况信息,情况信息收集器40通过使用听觉传感器,来收集关于机器人装置10周围的声音的数据(包括语音数据的声音数据)。作为情况信息,情况信息收集器40通过使用视觉传感器来收集关于机器人装置10周围的图像的数据,例如,关于视频图像和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还可以使用除了上述传感器之外的传感器来收集关于机器人装置10周围的情况的信息。
情况信息收集器40可以从除了机器人装置10之外的装置和传感器收集情况信息。例如,情况信息收集器40可以收集由麦克风检测到的声音数据、例如,通过使用诸如键盘的输入装置输入的关于字符串的信息、和诸如由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图像和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
移动单元42通过使用用于陆地移动的部件、用于飞行的部件和用于在水下移动的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使机器人装置10移动的功能。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移动单元42由腿部18构成。机器人装置10可以不必须包括移动单元42。
操作单元44具有操作除了机器人装置10之外的装置和提升与携带物体的功能。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操作单元44由臂部20和手指部22构成。机器人装置10可以不必须包括操作单元44。
扬声器46具有输出包括语音的声音的功能。
用户接口(UI)48包括显示器(例如,图2中所示的显示器26)和操作单元。显示器是诸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装置。操作单元是诸如触控板或键盘的输入装置。UI 48可以是充当显示器和操作单元这两者的用户接口,诸如触控显示器和在显示器上显示数字键盘的装置。机器人装置10可以不必须包括UI 48,或者可以不包括显示器,而仅包括硬件按键,诸如各种按钮。如硬件按键的按钮的示例是专用于数字输入的使用的按钮,诸如数字键盘,以及专用于指示方向的使用的按钮,诸如方向指示器按键。UI 48与机器人装置的操作单元的示例对应。即使由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操作权限信息34,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已经给予终端装置12的用户之后,机器人装置10也可以通过使用UI 48可操作。
控制器50控制机器人装置10的各个元件的操作。控制器50可以用作为智能单元的AI,例如,并且机器人装置10的各个元件的功能可以由AI控制。控制器50包括通信控制器52、显示控制器54、执行控制器56和功能限制器58。
通信控制器52控制由通信单元28执行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例如,在由通信单元28从终端装置12接收到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时,通信控制器52使通信单元28向终端装置12发送操作权限信息34。操作权限信息34然后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终端装置12来操作机器人装置10。如果从多个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则通信控制器52使通信单元28向终端装置12中的每一个发送操作权限信息34。
在由通信单元28从已发送该数据的终端装置12接收返还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的请求时,通信控制器52使通信单元28向终端装置12发送(返还)该数据。然后,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返还)。因此,终端装置12失去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
显示控制器54具有执行控制使得各项信息将显示在UI 48的显示器上或除了机器人装置10之外的显示装置上的功能。例如,在由通信单元28从终端装置12接收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时,显示控制器54执行控制使得该机器人角色的图像将显示在UI 48的显示器上。这使得用户能够判断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是否已经向机器人装置10转移,或者操作权限是否已经给予用户。如果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从多个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则显示控制器54可以执行控制使得机器人角色的图像将并排同时显示在UI 48的显示器上,或者它们将以已经接收数据项的时间顺序或者根据针对用户确定的优先级顺序显示在UI 48的显示器上。显示控制器54与机器人装置的角色显示控制器的示例对应。
当通信单元28向终端装置12发送(返还)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时,显示控制器54停止显示该机器人角色的图像。
执行控制器56具有执行控制使得机器人装置10将执行特定处理的功能。执行处理的指令可以从具有操作权限的终端装置12直接向机器人装置10提供,或者可以首先提供给机器人装置10中存储的机器人角色,然后经由该机器人角色向机器人装置10提供。如果执行处理的指令直接向机器人装置10提供,则关于该指令的信息从具有操作权限的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然后,执行控制器56经由通信单元28接收该信息并且根据该指令控制机器人装置10的操作。如果执行处理的指令经由机器人角色向机器人装置10提供,则关于该指令的信息从具有操作权限的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然后,机器人装置10中存储的机器人角色首先接收该信息,然后根据指令来控制机器人装置10的操作,或者使执行控制器56控制机器人装置10的操作。如果机器人角色被赋予了AI,则AI可以执行上述控制操作。
执行处理的指令可以经由UI 48向机器人装置10提供。即使在由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操作权限信息34而将操作权限已经给予终端装置12的用户之后,机器人装置10也可以通过使用UI 48可操作。
功能限制器58具有限制用户(终端装置12)可用的机器人装置的功能的功能。功能限制器58例如,参照用户管理信息58,以指定与已经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了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的终端装置12的用户有关的功能,并且将该用户可用的功能限制于这些指定功能。可以不必须使功能限制器58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不限制用户可用的机器人装置10的功能。
如果由于多个终端装置12中的每一个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机器人装置10存储多个机器人角色,即,如果机器人装置10存储关于多个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则功能限制器58可以根据用户(根据终端装置12),限制机器人装置10的可用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功能限制器58通过参照用户管理信息38,并且通过根据用户来指定可用功能,根据用户,可以限制可用功能。根据用户限制可用功能可以减小机器人装置10上的负荷。功能限制器58可以根据用户改变可用功能。这可以避免相同功能将由多个用户使用的情况,从而提高处理效率。
通信控制器52、显示控制器54、执行控制器56和功能限制器58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在除了机器人装置10之外的装置中,诸如未示出的服务器,或终端装置12。在这种情况下,在其他装置中存储的这种要素可以不必须设置在机器人装置10中。
下面将参照图4的框图来详细描述终端装置12的构造。
通信单元60为通信接口,具有向和从其他装置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功能。通信单元60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接口,或者具有有线通信功能的通信接口。通信单元60对应于信息处理设备的发送器、接收器和返还角色接收器的示例。
存储单元62是诸如硬盘或存储器(例如,SSD)的存储设备。在存储单元62中,存储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和其他项信息,诸如各种程序和各项数据。
如上所述,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与用于识别与该机器人角色有关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关联。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可以与用于识别存储该数据的终端装置12的终端识别信息关联。机器人角色的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确定。例如,可由机器人角色执行的处理可以根据用户而不同。存储单元62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存储单元的示例对应。
UI单元64包括显示器和操作单元。显示器是诸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装置。操作单元是诸如触控板、键盘和鼠标的输入装置。UI 64可以是充当显示器和操作单元这两者的用户接口,诸如触控显示器和在显示器上显示数字键盘的装置。
控制器66具有控制服务器12的各个元件的操作的功能。控制器66包括通信控制器68、显示控制器70和指示器72。
通信控制器68控制由通信单元60执行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例如,通信控制器68使通信单元60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并且向机器人装置10返还操作权限信息34,以从机器人装置10收回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当用户执行用于发送机器人角色的发送操作时,通信控制器68根据该发送操作,使通信单元60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
显示控制器70具有执行控制使得各项信息将显示在UI 64的显示器上的功能。如果机器人角色存储在终端装置12中,即,如果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存储在终端装置12的存储单元62中,则显示控制器70执行控制使得机器人角色的图像将显示在UI 64的显示器上。当通信单元60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时,显示控制器70可以停止显示该机器人角色的图像,即,其可以从UI 64的显示器消除图像。另选地,当通信单元60已经从机器人装置10接收了操作权限数据34时,显示控制器70可以停止显示该机器人角色的图像。通信控制器68可以执行控制使得当机器人角色的图像显示在UI 64的显示器上时,关于该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将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
显示控制器70执行控制使得当通信单元60已经从机器人装置10接收了操作权限信息34时,关于机器人装置10的可用功能的信息,即可用功能的列表或机器人装置10的可执行处理操作的列表,将显示在UI 64的显示器上。如果根据用户确定可用功能,则显示控制器70执行控制使得关于与终端装置12的机器人角色有关的、可用于用户的机器人装置10的功能的信息将显示在UI 64的显示器上。通信控制器70对应于信息处理设备的角色显示控制器和功能显示控制器的示例。
指示器72具有向机器人装置10提供执行处理的指令的功能。例如,在由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操作权限信息34,操作机器人10的权限已经给予终端装置12的用户时,指示器72变得能够向机器人装置10提供指令。指示器72经由通信单元60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指示执行由具有操作权限的用户指定的处理的指令的信息。例如,通过使用机器人装置10可执行的处理操作的列表显示在UI 64的显示器上,并且用户从该列表选择并指定处理,并且提供执行该处理的指令。然后,指示器7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指示该指令的信息。指示器72可以直接向机器人装置10提供指示执行处理的指令的信息,或向发送给机器人装置10且存储在机器人装置10中的机器人角色提供指示执行处理的指令的信息。
例如,指示执行处理的指令的信息包括指示终端装置12具有操作权限的确认信息。如果确认信息包括在执行指令信息中,则机器人装置10的控制器50确定终端装置12是具有操作权限的已授权装置。如果不包括确认信息,则控制器50确定终端装置12无操作权限、不是已授权装置。另选地,执行指令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识别信息或终端识别信息。如果与用户识别信息或终端识别信息关联的机器人角色登记在机器人装置10中,则机器人装置10的控制器50可以确定终端装置12是具有操作权限的已授权装置。如果这种机器人角色未登记在机器人装置10中,则控制器50可以确定终端装置12无操作权限、不是已授权装置。
下面将参照图5和图6讨论无线通信技术。图5例示了根据频率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特性(优点和缺点)。图6例示了根据通信方法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特性。
如图5所示,使用900MHz的频率的无线通信技术的主要标准中的一个是RFID。RFID的优点中的一些是具有对障碍物的高抵抗性,并且具有诸如微波炉的很少的干涉频带。RFID的缺点中的一些是大尺寸天线和短覆盖距离。
使用2.4GHz的频率的无线通信技术的主要标准中的一些是ZigBee(注册商标)和蓝牙。这种通信技术的优点中的一些是高节能、高速度和小尺寸天线,而其中一个缺点是具有许多干涉频带。
使用5GHz的频率的无线通信技术的主要标准中的一些是IEEE802.11a和MuLTEfire。这种通信技术的优点中的一些是具有很少的干涉频带且高速度,而其中一个缺点是对障碍物具有低抵抗。
如图6所示,红外线通信的优点中的一些是高节能和装置容易小型化,而其中一个缺点是红外光不可见。
可视光通信的优点中的一个是容易可视跟踪通信路径,而其中一个缺点是其强方向性。
NFC的优点中的一个是多个装置之间容易配对,而其中一个缺点是通信限于近距离。
当通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与通信方执行通信时,通过使用具有适合于周围环境和通信方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技术,机器人装置10的通信单元28与通信方通信。更具体地,通过根据机器人装置10与通信方之间的距离、它们之间障碍物的有无、和由通信方支持的通信方法改变无线通信技术,通信单元28与通信方通信。
现在将参照图7详细描述机器人装置10的功能。图7例示了作为功能管理信息32的功能管理表的示例。
在图7所示的功能管理表的示例中,管理编号、指示机器人装置10中提供的功能的信息和指示通过使用该功能可执行的操作(包括处理和操纵)的信息彼此关联。例如,机器人装置10通过使用臂部20而具有提升物体的提升功能,并且通过使用该提升功能能够提升和携带重达30kg的物体。机器人装置10还具有移动功能,并且通过使用该移动功能,通过在每小时10km内改变速度而可移动。
机器人装置10可以具有除了图7中所示的那些之外的功能,例如,执行处理的功能,诸如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统计处理。
机器人装置10可以通过组合机器人10的多个功能来执行协同功能。机器人装置10通过组合机器人装置10的功能和该装置的功能,可以与其他装置一起工作来执行协同功能。机器人装置10可以使其他装置执行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
机器人装置10可以代表机器人角色执行已经指示该机器人角色执行的处理,或者可以与该机器人角色一起执行这种处理。
下面将参照图8讨论终端装置12上显示的机器人角色。图8例示了终端装置12的UI单元64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画面74显示在终端装置12的UI 64的显示器上。在画面74上,显示与机器人角色关联的角色图像76。如果机器人角色存储在终端装置12中,即,如果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存储在终端装置12的存储单元62中,则在终端装置12的显示控制器70的控制下,角色图像76显示在画面74上。显示控制器70可以执行控制使得当终端装置12未从机器人装置10接收到操作权限信息34时,角色图像76将显示在画面74上。角色图像76可以是模仿机器人装置10的图像(例如,图标),或示出了机器人装置10的实际外形的图像,例如,由于拍摄机器人装置10的图像而产生的图像。
与角色图像76关联的机器人角色被赋予了AI,并且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终端装置12向该机器人角色提供执行处理的指令。机器人角色根据例如由用户提供的指令来执行处理。
当在角色图像76显示在画面74上的同时用户执行用于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与角色图像76关联的机器人角色的发送操作时,终端装置12根据该发送操作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关于该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凭借该操作,机器人角色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转移。然后,终端装置12的显示控制器70通过从画面74消除,来停止显示角色图像76。另选地,当终端装置12已经从机器人装置10接收操作权限信息34时,显示控制器70可以停止显示角色图像76。这样,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根据由用户执行的发送操作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由此,机器人角色不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除非用户希望这样做。
仅当角色图像76显示在画面74上时,用户可能能够执行用于发送机器人角色的发送操作。当角色图像76不显示在画面74上时,用户可能不能执行发送操作。然后,通过检查角色图像76是否显示在画面74上,用户理解用户是否可以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机器人角色。
当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时,数据可以完全向机器人装置10转移,并且从终端装置12的存储单元62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角色由于转移给机器人装置10,而不再存在于终端装置12中。
另选地,当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已经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时,其可以仍然保持在终端装置12的存储单元62中,并且指示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已经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的发送记录信息可以存储在终端装置12的存储单元62中。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机器人角色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转移,但其仍然存在于终端装置12中。另选地,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可以不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并且保留在终端装置12的存储单元62中,反而,指示机器人角色的图像数据可以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在接收到该图像数据时,假定机器人角色已经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转移,机器人装置10可以向终端装置12发送操作权限信息34。
例如,通过使用诸如FeliCa(注册商标),指示机器人角色的数据或图像数据由NFC发送和接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用户使终端装置12接触或靠近机器人装置10的通信单元28,在终端装置12与机器人装置10之间建立通信,并且指示机器人角色的数据或图像数据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经由其他方法,例如,通过使用诸如Wi-Fi的无线通信,指示机器人角色的数据或图像数据可以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
当指示机器人角色的数据或图像数据已经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时,诸如图9所示的,角色图像显示在机器人装置10的显示器26上。机器人装置10的显示控制器54执行控制使得与机器人角色关联的角色图像78将显示在显示器26上。这使得用户能够理解与用户有关的机器人角色已经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转移,并且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已经给予用户。
关于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的机器人角色的数据登记在机器人装置10的角色管理信息36中。因此,操作权限信息34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终端装置12接收该操作权限信息34,并且可以由此操作机器人装置10。操作权限可以给予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的机器人角色。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终端装置12,用户向机器人装置10中存储的机器人角色提供执行处理的指令。然后,机器人角色从终端装置12接收指示该指令的信息,并且根据指令在机器人终端10内执行处理。
关于机器人装置10的功能的信息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并显示在终端设备12的UI 64的显示器上。然后,通过使用存储操作权限信息34的终端装置12,用户能够向机器人装置10提供执行处理的指令。指示该指令的信息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或机器人角色发送,并且机器人装置10或机器人角色根据指令来执行处理。
机器人角色可以被赋予了AI。关于AI的信息和所关联信息可以从机器人角色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并且机器人装置10可以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进行学习。
如上所讨论的,机器人装置10的可用功能可以根据用户来限制。
由于用户使无机器人角色的终端装置12接触或靠近机器人装置10的通信单元28,在终端装置12与机器人装置10之间建立通信。指示返还机器人角色的请求的信息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因此,关于该机器人角色的数据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返还)。例如,用户识别信息或终端识别信息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机器人装置10的通信控制器52从存储单元30提取关于与该用户识别信息或终端识别信息关联的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并且经由通信单元28向终端装置12发送所提取的数据。机器人角色这样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返还。在机器人装置10中,消除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使用用户识别信息或终端识别信息使得机器人装置10能够彼此区分各个用户的机器人角色。用户可以由此收回从存储多个机器人角色的机器人装置10返还的、与用户有关的机器人角色。响应于机器人角色,在终端装置12中取消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例如,响应于机器人角色,终端装置12的控制器66可以从终端装置12消除操作权限信息34。另选地,机器人装置10可以将去除程序附到关于要返还到终端装置12的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并且终端装置12可以在收回机器人角色时,执行去除程序,使得可以消除操作权限信息34。终端装置12这样失去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已经失去权限的终端装置12变得不能操作机器人装置10。例如,机器人装置10可以不接受来自不具有操作权限的终端装置12的执行处理的指令,或者即使其接受了该指令,其也可以不根据该指令执行处理。
如果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在已经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之后,未从终端装置12消除,则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可以以以下方式在终端装置12中取消。由于用户使具有操作权限的终端装置12接触或靠近机器人装置10的通信单元28,在终端装置12与机器人装置10之间建立通信,因此,操作权限在终端装置12中取消。例如,用户识别信息或终端识别信息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如果与该用户识别信息或终端识别信息关联的机器人角色登记在机器人装置10中,则删除操作权限信息34的命令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发送。终端装置12因此执行该命令,以取消操作权限。在机器人装置10中,消除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
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与其他用户关联的机器人角色已经存储在机器人装置10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允许机器人装置10的共享,则其他机器人角色可以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转移。关于是否允许共享机器人装置10的信息设置在机器人装置10中。例如,与用户A关联的机器人角色A已经存储在机器人装置10中,并且允许机器人装置10的共享。在这种情况下,用户B使其终端装置12接触或靠近机器人装置10的通信单元28,然后,关于与用户B关联的机器人角色B的数据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因此,机器人角色A和B这两者存储在机器人装置10中,并且用户A和用户B这两者具有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如果不允许机器人装置10的共享,则机器人装置10不接受关于与用户B关联的机器人角色B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仅用户A具有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
如果多个机器人角色存储在机器人装置10中,则它们可以充当中继单元来中继要在已经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了机器人角色的多个终端装置12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更具体地,在机器人装置10内,多个机器人角色互相发送和接收信息,并且各个机器人角色向将其自己的终端装置12(该终端装置12将该机器人角色发送给了机器人装置10)发送从其他机器人角色接收的信息。机器人角色通过使用机器人装置10的通信功能来发送这些信息。通过使用其自己的终端装置12,各个用户还可以向与用户关联的机器人装置10内的机器人角色发送信息,并且该机器人角色可以向机器人装置10内的其他机器人角色发送该信息。这样,信息在多个用户之间发送和接收。通过在多个机器人角色之间发送和接收信息,各个机器人角色还可以进行学习。例如,关于AI的信息可以在多个机器人角色之间发送和接收。
如果多个机器人角色存储在机器人装置10中,即,如果由于关于机器人装置10的存储单元30中存储了多个机器人角色的数据而登记了多个机器人角色,则终端装置12可以从多个机器人角色之间收回某个机器人角色。例如,机器人装置10的显示控制器54执行控制使得与各个机器人角色关联的图像的列表将显示在UI 48的显示器上。然后,用户从列表选择与期望的机器人角色关联的图像,并且使终端装置12接触或靠近机器人装置10的通信单元28。然后,机器人装置10的通信控制器52从存储单元30提取关于与由用户选择的图像关联的机器人角色的数据,并且经由通信单元28向终端装置12发送所提取的数据。然后,终端装置12这样接收由用户选择的机器人角色。
用户可以获取与机器人装置10中存储的其他用户关联的机器人角色,并且机器人装置10可以执行用于在用户之间转移该机器人角色的处理。例如,机器人装置10的显示控制器54执行控制使得与机器人装置10存储的机器人角色关联的图像的列表将显示在UI 48的显示器上。然后,用户通过使用UI 48或终端装置12从列表选择与期望的机器人角色关联的图像,并且请求从所关联的用户转移该机器人角色。然后,机器人装置10的通信控制器52向与该机器人角色关联的终端装置12发送指示该转移请求的信息。通信控制器52通过使用例如诸如Wi-Fi的无线通信来发送该信息。在该终端装置12中,通信单元60从机器人装置10接收指示该转移请求的信息。然后,显示控制器70执行控制使得指示转移请求已经接收的信息将显示在UI 64的显示器上。该终端装置12的用户通过使用终端装置12,输入指示用户是否接受该转移请求的信息。然后,该信息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如果用户接受转移机器人角色的请求,则机器人装置10的通信控制器52使通信单元28向做出转移请求的用户的终端装置12发送关于该机器人角色的数据。通信单元28通过使用例如诸如NFC或Wi-Fi的无线通信来发送该信息。如果转移请求被接受,则机器人装置10的显示控制器54可以执行控制使得指示转移请求已经被接受的信息将显示在机器人装置10的UI 48的显示器上。另选地,该信息可以从机器人装置10向做出转移请求的用户的终端装置12发送并且显示在终端装置12的UI 64的显示器上。通过使终端装置12接触或靠近机器人装置10的通信单元28,做出这样请求的用户可以然后在终端装置12与机器人装置10之间建立通信。如果接收转移请求的用户未接受请求,则关于与该用户关联的机器人角色的数据不向做出该请求的用户的终端装置12发送。然后,机器人装置10的显示控制器54可以执行控制使得指示转移请求未被接受的信息将显示在机器人装置10的UI 48的显示器上或在做出该请求的终端装置12的UI 64的显示器上。存储单元66与信息处理设备的获取单元的示例对应。
机器人角色可以用作用于激活机器人装置10的触发器。当机器人装置10处于睡眠状态时,仅激活用于实施接收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的功能的硬件和软件,而不激活其他硬件和软件。当关于机器人角色的数据从终端装置12发送时,机器人装置10接收该数据并且根据所接收的数据激活其他硬件和软件。
如上所述,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转移虚拟空间中的机器人角色,操作机器人终端10的权限提供给终端装置12。由此可以使操作权限容易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转移。通过从机器人装置10向终端装置12返还机器人角色,在终端装置12中取消操作机器人装置10的权限。由此,可以使得容易取消终端装置12中的操作权限。终端装置12还能够用简单操作从机器人装置10恢复机器人角色。
下面将参照图10描述修改例。
机器人角色被赋予了AI,并且AI能够执行各种处理操作,诸如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统计处理。当用户执行用于发送机器人角色的发送操作时,由图10中的箭头80指示的,代表与机器人角色关联的AI实体的数据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另选地,指示与机器人角色关联的图像的数据可以从终端装置12向机器人装置10发送,并且代表与机器人角色关联的AI实体的数据可以保留在终端装置12中。
在机器人装置10中,从终端装置12转移的AI实体控制机器人装置10的各个元件,并且使其执行某个处理。如果AI实体保留在终端装置12中,则通过使用终端装置12,AI实体控制并使机器人装置10执行某个处理。
AI能够在用户的允许下在多个装置之间转移。例如,在被赋予了逻辑AI的装置中,如果AI未能执行该装置中的特定处理,即,如果装置不具有执行该处理的功能,或者如果该处理的速度低于预定阈值,或者如果执行该处理的时间长于预定阈值,则AI向其他装置转移。在这种情况下,代表AI实体的数据可以向其他装置转移,或者指示与机器人角色关联的图像的数据可以向其他装置转移,并且代表AI实体的数据可以保留在终端装置12中或AI从其向其他装置转移的装置(这种装置将称为转移源装置)。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用于在多个装置之间转移AI。
例如,假设AI在机器人装置10中执行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统计处理。如果AI未能在机器人装置10中执行这种处理,或者如果处理速度低于预定阈值,或者如果处理时间长于预定阈值,则AI搜索可以执行这种处理的其他装置。因特网可以用于进行该搜索。
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服务器82具有执行图像处理的功能,服务器84具有执行音频处理的功能,并且PC 86具有显示功能。要执行的操作的顺序是固定的。以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显示处理的顺序执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由箭头88指示的,AI从机器人装置10向服务器82转移,并且使服务器82执行图像处理,然后如由箭头90所指示的,从服务器82向服务器84转移,并且使服务器84执行音频处理,然后如由箭头92所指示的,从服务器84向PC86转移,并且使PC 86显示处理结果。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代表AI实体的数据可以不必须向其他装置(转移目的地装置)转移,而可以保留在终端装置12或转移源装置中,并且具有AI实体的装置可以控制并使转移目的地装置执行特定处理。
如果未固定操作的顺序,则机器人角色中提供的AI可以在多个装置之间随机转移,并且使它们执行处理。
由于软件和硬件一起操作,所以可以实现机器人装置10和终端装置12中的每一个。更具体地,机器人装置10和终端装置12中的每一个包括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由于该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和执行未示出的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所以实施机器人装置10和终端装置12的功能。该程序通过使用记录介质(诸如光盘(CD)或数字多功能盘(DVD))或经由通信路径(诸如网络)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另选地,机器人装置10和终端装置12的功能可以通过使用硬件资源,诸如处理器、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诸如存储器的装置。另选地,机器人装置10和终端装置12的功能可以通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来实施。
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说明是为了例示和说明的目的而提供的。并非旨在对本发明进行穷尽,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而易见的是,很多修改例和变型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选择了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以使本领域其它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合于所设想的具体用途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发送器,该发送器向机器人装置发送虚拟空间中的角色;以及
接收器,该接收器响应于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角色,接收操作所述机器人装置的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器在完成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所述角色时,接收所述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所述角色;以及
角色显示控制器,如果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角色,则该角色显示控制器使所述角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所述发送器已发送所述角色时,所述角色显示控制器停止显示所述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所述接收器已接收所述权限时,所述角色显示控制器停止显示所述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所述角色的所述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时,所述角色准备好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返还角色接收器,该返还角色接收器通过与所述机器人装置通信,来收回从所述机器人装置返还的所述角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所述角色从所述机器人装置返还时,取消所述权限。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如果所述机器人装置存储多个角色,则所述返还角色接收器收回所述多个角色中的一个角色。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功能显示控制器,当所述接收器已接收所述权限时,该功能显示控制器使在所述机器人装置中可用的功能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如果所述机器人装置存储其他角色,则限制在所述机器人装置中将可用的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针对各个用户确定在所述机器人装置中将可用的功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指示器,该指示器向所述机器人装置提供执行处理的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指示器直接向所述机器人装置提供所述指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根据来自用户的指令,所述角色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中或所述机器人装置中执行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权限被提供给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的所述角色。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执行用于从其他设备的用户获取已经从所述设备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的角色的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机器人装置已经存储了从其他设备发送的其他角色的情况下,如果允许所述机器人装置的共享,则所述发送器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中的所述角色。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如果所述机器人装置存储多个角色,则所述多个角色充当中继要在多个设备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的中继单元。
2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机器人装置发送虚拟空间中的角色;以及
响应于向所述机器人装置发送所述角色,接收操作所述机器人装置的权限。
CN201711291034.0A 2017-04-19 2017-12-08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87242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2950A JP2018176386A (ja) 2017-04-19 2017-04-19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82950 2017-04-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4201A true CN108724201A (zh) 2018-11-02
CN108724201B CN108724201B (zh) 2023-03-28

Family

ID=63854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91034.0A Active CN108724201B (zh) 2017-04-19 2017-12-08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9245B2 (zh)
JP (1) JP2018176386A (zh)
CN (1) CN1087242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9223A (zh) * 2019-08-22 2020-01-14 深圳市全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pa控制的机器人批量管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98860B2 (ja) * 2018-06-25 2023-06-27 Groove X株式会社 仮想キャラクタを想定する自律行動型ロボット
JP6816187B2 (ja) * 2019-03-11 2021-01-20 東芝情報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Rpaロボット制御システム
JP7283205B2 (ja) * 2019-04-25 2023-05-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及び操作権限設定プログラム
US11417328B1 (en) * 2019-12-09 2022-08-1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tonomously motile device with speech commands
KR20240028188A (ko) * 2022-08-24 2024-03-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봇 및 그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8572A (ja) * 2001-01-24 2002-08-02 Index:Kk リモート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マイクロサーバ
JP2002216026A (ja) * 2000-11-17 2002-08-02 Sony Corp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エージェント端末、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エージェント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エージェントアクセス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専用処理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エージェントプログラム、エージェントアクセスプログラム、及び、専用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3006532A (ja) * 2001-06-27 2003-01-10 Fujitsu Ltd 移動ロボットとその獲得画像を用いたサーバ経由のサービス提供方式
JP2005184304A (ja) * 2003-12-18 2005-07-07 Sony Corp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8065749A (ja) * 2006-09-11 2008-03-2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遠隔デバイス操作システム及び遠隔デバイス操作用サーバ
JP2009237656A (ja) * 2008-03-26 2009-10-15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00065676A (ko) * 2008-12-08 2010-06-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가상공간과 연계된 다중 로봇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0968944B1 (ko) * 2009-12-14 2010-07-14 (주) 아이알로봇 로봇 동기화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5579202A (zh) * 2013-07-29 2016-05-11 株式会社达谊恒 机器人控制装置
US20170043478A1 (en) * 2015-08-14 2017-02-16 Sphero, Inc. Data exchang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7695A (ja) 1994-04-18 1995-10-31 Fujitsu Ltd 自律的に学習、成長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JP2000010466A (ja) 1998-06-22 2000-01-14 Atr Media Integration & Communications Res Lab 実世界の制約を用いる仮想空間で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US6385506B1 (en) * 1999-03-24 2002-05-07 Sony Corporation Robot
JP2001191274A (ja) 1999-12-30 2001-07-17 Sony Corp データ保持装置、ロボット装置、変更装置及び変更方法
JP2004174642A (ja) 2002-11-26 2004-06-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携帯電話機用プログラム、ロボット装置、並びに、ロボット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US10637724B2 (en) * 2006-09-25 2020-04-28 Remot3.It, Inc.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ed devices
CA2591808A1 (en) * 2007-07-11 2009-01-11 Hsien-Hsiang Chiu Intelligent object tracking and gestures sensing input device
JP5258020B2 (ja) 2008-01-25 2013-08-07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通信を制御する技術
KR101053875B1 (ko) * 2008-07-14 2011-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와 동기화된 로봇의 이벤트 실행 방법 및 그시스템
JP5312257B2 (ja) 2009-08-10 2013-10-09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仮想空間利用型機器制御システム、現実空間制御システム、及び仮想空間利用型機器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292743B1 (en) * 2011-06-30 2012-10-23 Zynga Inc. Changing virtual items based on location-based actions
US20140141889A1 (en) * 2012-11-19 2014-05-22 2343127 Ontari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ture and Use of Local Elements in Gameplay
US9836806B1 (en) * 2013-06-07 2017-12-05 Intellifect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nting user progress on physical figures
US9728097B2 (en) * 2014-08-19 2017-08-08 Intellifect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hysical figures to evidence real-world activity and facilitate development in real and virtual spaces
AU2017246274A1 (en) * 2016-04-06 2018-11-01 Soroco Private Limited Techniques for implementing persistently interactive software robots
JP6420296B2 (ja) * 2016-12-01 2018-11-0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の干渉領域を自動で設定するロボット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6026A (ja) * 2000-11-17 2002-08-02 Sony Corp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エージェント端末、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エージェント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エージェントアクセス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専用処理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エージェントプログラム、エージェントアクセスプログラム、及び、専用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2218572A (ja) * 2001-01-24 2002-08-02 Index:Kk リモート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マイクロサーバ
JP2003006532A (ja) * 2001-06-27 2003-01-10 Fujitsu Ltd 移動ロボットとその獲得画像を用いたサーバ経由のサービス提供方式
JP2005184304A (ja) * 2003-12-18 2005-07-07 Sony Corp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8065749A (ja) * 2006-09-11 2008-03-2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遠隔デバイス操作システム及び遠隔デバイス操作用サーバ
JP2009237656A (ja) * 2008-03-26 2009-10-15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00065676A (ko) * 2008-12-08 2010-06-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가상공간과 연계된 다중 로봇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0968944B1 (ko) * 2009-12-14 2010-07-14 (주) 아이알로봇 로봇 동기화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5579202A (zh) * 2013-07-29 2016-05-11 株式会社达谊恒 机器人控制装置
US20170043478A1 (en) * 2015-08-14 2017-02-16 Sphero, Inc. Data exchange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9223A (zh) * 2019-08-22 2020-01-14 深圳市全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pa控制的机器人批量管理系统
CN110689223B (zh) * 2019-08-22 2023-04-07 深圳市全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pa控制的机器人批量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49245B2 (en) 2019-07-09
CN108724201B (zh) 2023-03-28
JP2018176386A (ja) 2018-11-15
US20180310118A1 (en)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4174A (zh) 机器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24201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US9060011B2 (en) Proximity-enabled remote control
CN109195752A (zh) 模块型家庭机器人
CN107577229A (zh) 移动机器人、移动控制系统以及移动控制方法
CN109246466A (zh)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530607B (zh) 用户推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77095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154868A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00390A (zh) 移动终端和用于控制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KR20180039437A (ko) 공항용 청소 로봇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0830363B (zh)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334265B (zh)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992263A (zh)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00078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9819016B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发布方法、信息接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251235A (zh) 机器人功能配置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9032468A (zh) 一种调节设备参数的方法及终端
KR20150129592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방법
CN109101149A (zh) 一种应用图标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9639569A (zh) 一种社交通信方法及终端
CN109684825A (zh) 一种权限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766156B (zh) 一种会话创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358789B (zh) 一种通知消息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9302342A (zh) 漂流瓶传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