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3653B -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23653B
CN108723653B CN201810684768.3A CN201810684768A CN108723653B CN 108723653 B CN108723653 B CN 108723653B CN 201810684768 A CN201810684768 A CN 201810684768A CN 108723653 B CN108723653 B CN 1087236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iece
strip
battery piec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47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23653A (zh
Inventor
李文
朱有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847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236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23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3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23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3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76Particular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batch treatment of the devices
    • H01L31/188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utomatic inter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属于光伏设备制造领域,该串焊机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搬运机构、互联条整理机构、隔离片吸取机构、输送机构、焊接机构和出料机构;上料机构将电池片搬至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对电池片进行外观检测和定位检测;搬运机构将电池片搬至输送机构;隔离片吸取机构将隔离片裁切后放在相邻两个电池片的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互联条整理机构将互联条裁切后放在电池片的主栅线上且在隔离片上;输送机构将电池片输送至焊接机构;焊接机构将电池片、互联条和隔离片焊接起来;出料机构输出电池串。本申请通过串焊机对背接触电池片进行自动化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设备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光伏制造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光伏组件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目前正在被逐渐普及应用。在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池片连接成电池串。传统的串焊机采用传统的电池片进行焊接,而传统的电池片限制了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导致太阳能的总体效能利用率不高。
市面上出现一种表面光滑、易黏连的背接触式电池片,采用这种电池片焊接出来的电池串不会增加串联电阻,因此可以提高聚光条件下的电池效率,从而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但是这种电池片目前都是采用人工焊接,焊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表面光滑、易黏连的背接触式电池片采用人工焊接导致焊接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该串焊机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搬运机构、互联条整理机构、隔离片吸取机构、输送机构、焊接机构和出料机构;上料机构将目标电池片从电池盒搬运至检测机构处;检测机构对目标电池片进行外观检测和定位检测;搬运机构将位于检测机构处的目标电池片搬运至输送机构上,将目标电池片的设置有主栅线的背面朝上;隔离片吸取机构将隔离片裁切成第一预定长度,将裁切好的隔离片放置在所述机构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互联条整理结构将互联条裁切成第二预定长度,将裁切好的互联条放置在输送机构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上且位于隔离片上方;输送机构将目标电池片以及铺设的互联条和隔离片输送至焊接机构处;焊接机构将目标电池片以及铺设的互联条和隔离片焊接起来;出料机构将焊接成串的电池片组件输出。
通过使用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搬运机构、互联条整理机构、隔离片吸取机构、输送机构、焊接机构和出料机构的串焊机将表面光滑、易黏连的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由于焊接过程是串焊机的各个机构协同完成,由机器自动化操作,不需要人工进行焊接,从而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生产效率,并且保证了电池串焊接质量的统一。另外由于是对表面光滑、易黏连的背接触式电池片进行焊接,焊接完成的电池串不会增加串联电阻,从而能提高聚光条件下的电池效率,提供光电转化效率。
可选的,上料机构包括电池盒输送装置、第一电池盒、第二电池盒、分选装置;检测机构包括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第一电池盒用于盛放目标电池片和隔板;电池盒输送装置输送第一电池盒至分选装置处,将空的第一电池盒输送出去;分选装置将第一电池盒内的目标电池片搬运至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将第一电池盒内的隔板搬运至第二电池盒内;第二电池盒用于盛放分选装置分选出的隔板。
通过上料机构的分选装置将第一电池盒内的电池片和隔板分选出来,并将电池片搬运至下一道检测工序上,实现电池片的自动上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的,分选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吸盘组和第二吸盘组;第一吸盘组吸取第一电池盒内的目标电池片,将目标电池片输送至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在第一吸盘组移动至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时,第二吸盘组吸取第一电池盒内的隔板;在第一吸盘组吸取第一电池盒内的目标电池片时,第二吸盘组将吸取的隔板放置在第二电池盒内。
通过在分选装置上设计两个吸盘组,在第一吸盘组放置电池片的时候第二吸盘组吸取隔板,在第一吸盘组吸取电池片的时候第二吸盘组放置隔板,从而使得第一吸盘组和第二吸盘组配合完成电池片和隔板的分选,节约了分选的时间,提高了上料的效率。
可选的,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第一电池盒、第二电池盒的位置依次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第一电池盒位于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和第二电池盒的中心位置;第一吸盘组和第二吸盘组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吸盘组和第二吸盘组之间的距离与第一电池盒和第二电池盒之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将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第一电池盒和第二电池盒的位置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且第一电池盒位于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和第二电池盒的中心位置上,两个吸盘组的距离与两个电池盒的距离相等,使得第一吸盘组和第二吸盘组通过横向移动轮流对电池片和隔板进行吸取,并且在第一吸盘组吸取电池片时,第二吸盘组正好移动至第二电池盒放置隔板,在第一吸盘组放置电池片时,第二吸盘组正好移动至第一电池盒吸取隔板,节约了动作时间,提高分选效率。
可选的,互联条整理机构包括第一牵引装置、搬运装置、第一裁切装置、互联条剥离装置、第一压紧装置、第一导向装置和供料装置;供料装置提供的互联条依次穿过第一导向装置、互联条剥离装置和第一裁切装置;第一压紧装置在互联条穿插完毕后将互联条压紧;第一牵引装置在第一裁切装置与第一预定位置之间来回往复运动,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长度相关;搬运装置移动至第一裁切装置和第一牵引装置之间吸取裁切好的互联条,将裁切好的互联条放置在输送机构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上且位于隔离片上方。
通过互联条整理机构将互联条裁切成定长,并将裁切好的互联条搬运到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的主栅线上且位于隔离片上方,提高了互联条的裁切效率。
可选的,在互联条的单次裁切过程中,第一牵引装置将待裁切的互联条从第一裁切装置处拉到第一预定位置,搬运装置移动至第一裁切装置和第一牵引装置之间吸取互联条,第一裁切装置切断互联条后,第一牵引装置松开互联条,搬运装置将裁切好的互联条放置在输送机构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上且位于隔离片上方,第一牵引装置回到第一裁切装置处夹住待裁切的互联条。
通过第一牵引装置拉取定长的互联条,在裁切之前通过搬运装置吸取互联条,可以避免互联条在裁切过程中发生移动。
可选的,隔离片吸取机构包括供片轮、第二导向装置、第二压紧装置、第二裁切装置、第二牵引装置和吸取装置;供片轮输出的隔离片经由第二导向装置导向,由第二压紧装置压紧;第二牵引装置在第二压紧装置和第二预定位置之间来回往复运动,第二预定位置与第一预定长度相关;吸取装置移动至第二压紧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之间吸取裁切好的隔离片,将裁切好的隔离片放置在输送机构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
通过隔离片吸取机构将隔离片裁切成定长,并将裁切好的隔离片放置在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可以提高隔离片的裁切效率。另外通过在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放置隔离片,可以避免互联条与电池片上边缘位置接触造成电能损耗的问题。
可选的,在隔离片的单次裁切过程中,第二牵引装置将待裁切的隔离片从第二压紧装置处拉到第二预定位置,吸取装置移动至第二压紧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之间吸取隔离片,第二裁切装置切断隔离片后,第二牵引装置松开隔离片,吸取装置将裁切好的隔离片放置在输送机构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第二牵引装置回到第二压紧装置处夹住待裁切的隔离片。
通过第二牵引装置拉取定长的隔离片,在裁切之前通过吸取装置吸取隔离片,可以避免隔离片在裁切过程中发生移动。
可选的,互联条为导电材料,互联条用于将电池片与电池片串联起来。
可选的,外观检测包括破损检测和隐裂检测中的至少一种。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串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互联条整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互联条剥离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隔离片吸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上料机构;11、第一电池盒;12、第二电池盒;13、电池盒输送装置;14、分选装置;141、第一吸盘组;142、第二吸盘组;20、检测机构;21、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30、搬运机构;40、互联条整理机构;41、第一牵引装置;42、搬运装置;43、第一裁切装置;44、互联条剥离装置;45、第一压紧装置;46、第一导向装置;47、供料装置;50隔离片吸取机构;51、供片轮;52、第二导向装置;53、第二压紧装置;54、第二裁切装置;55、第二牵引装置;56、吸取装置;60、输送机构;61、滚筒;62、皮带;63、输送底板;70、焊接机构;80、出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使用表面光滑、易黏连的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出来的电池串不会增加串联电阻,可以提高聚光条件下的电池效率,从而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但是这种电池片采用人工焊接,焊接效率较低。
针对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用来对表面光滑、易黏连的背接触式电池片进行焊接,可以提高背接触式电池片的焊接效率。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申请提供的串焊机进行举例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串焊机的结构示意图,该串焊机包括上料机构10、检测机构20、搬运机构30、互联条整理机构40、隔离片吸取机构50、输送机构60、焊接机构70和出料机构80。
上料机构10将目标电池片从电池盒搬运至检测机构20处,这里的目标电池片是指表面光滑、易黏连的背接触式电池片。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电池片通常是一面为正极,另一面为负极,而这种背接触式电池片可以将电池片的正极和负极从同一面上输出,也就是说,电池片的正负极都在背面。
检测机构20对目标电池片进行外观检测和定位检测。
可选的,外观检测包括破损检测和隐裂检测中的至少一种。对于破损检测和隐裂检测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惯用技术手段。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2,上料机构10包括电池盒输送装置13、第一电池盒11、第二电池盒12、分选装置14,检测机构20包括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21。第一电池盒11用于盛放目标电池片和隔板,电池盒输送装置13输送第一电池盒11至分选装置14处,将空的第一电池盒11输送出去,分选装置14将第一电池盒11内的目标电池片搬运至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21,将第一电池盒11内的隔板搬运至第二电池盒12内,第二电池盒12用于盛放分选装置14分选出的隔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池盒11内的目标电池片与隔板采用的是间隔摆放方式,也就是一层目标电池片上放一层隔板,然后在隔板上再放一层目标电池片。
可选的,分选装置14至少包括第一吸盘组141和第二吸盘组142。
第一吸盘组141吸取第一电池盒11内的目标电池片,将目标电池片输送至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21;在第一吸盘组141移动至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21时,第二吸盘组142吸取第一电池盒11内的隔板;在第一吸盘组141吸取第一电池盒11内的目标电池片时,第二吸盘组142将吸取的隔板放置在第二电池盒12内。
由于第一电池盒11内的电池片和隔板采用的是间隔摆放方式,因此在第一吸盘组141吸取目标电池片后,第二吸盘组142移动到第一电池盒11处正好可以吸取隔板,然后第一吸盘组141返回第一电池盒11处吸取下一层目标电池片。
可选的,如图2所示,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21、第一电池盒11、第二电池盒12的位置依次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第一电池盒11位于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21和第二电池盒12的中心位置。第一吸盘组141和第二吸盘组142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吸盘组141和第二吸盘组14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电池盒11和第二电池盒12之间的距离相等。
由于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21、第一电池盒11、第二电池盒12的位置依次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第一吸盘组141和第二吸盘组142的相对位置固定,因此第一吸盘组141和第二吸盘组142通过横向移动可以轮流回到第一电池盒11的位置,一个吸盘组执行吸取动作的同时另一个吸盘组执行放置动作,节省了动作时间,提高了分选效率。
搬运机构30将位于检测机构20处的目标电池片搬运至输送机构60上,将目标电池片的设置有主栅线的背面朝上。
检测机构20处在对分选出的目标电池片检验完成后,由搬运机构30将合格的目标电池片搬运至输送机构60,使得目标电池片自动移至下一工序。由于背接触式电池片的主栅线在背面,因此将目标电池片的背面朝上,以便下一工序放置隔离片和互联条。
互联条整理机构40将互联条裁切成第二预定长度,将裁切好的互联条放置在输送机构60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上且位于隔离片上方。
互联条为导电材料,用于将电池片与电池片串联起来。
第二预定长度通常为两个目标电池片上主栅线相连的长度,举例说明,第一根互联条用于将第一个电池片的正极与第二个电池片的负极连接起来,第二根互联条用于将第二个电池片的正极与第三个电池片的负极连接起来,以此类推。假设相邻两个电池片中,第一个电池片上的主栅线包括左端点A和右端点B,第二个电池片上的主栅线包括左端点C和右端点D,则第二预定长度等于左端点A到右端点D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背接触式电池片所用的互联条的表面贴有一层薄膜,在焊接之前需要将薄膜剥离。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3,互联条整理机构40包括第一牵引装置41、搬运装置42、第一裁切装置43、互联条剥离装置44、第一压紧装置45、第一导向装置46和供料装置47。
在互联条整理机构40开始自动工作之前,需要对互联条进行一些预处理,供料装置47上有未裁切的互联条,通过人工将供料装置47提供的未裁切的互联条依次穿过第一导向装置46、互联条剥离装置44和第一裁切装置43。
需要说明的是,在互联条剥离装置44处,由于这里使用的互联条表面有薄膜,互联条的开头部分需要人工将互联条与粘在互联条上的薄膜分开,然后将剥离后的互联条穿过第一裁切装置43,在互联条穿插完成后,通过第一压紧装置45将互联条压紧,通过第一裁切装置43将互联条切平,在预处理的过程结束后,切平备用的互联条可以进入互联条整理机构40的自动生产过程。第一牵引装置41在第一裁切装置43和第一预定位置之间来回往复运动,拉取未裁切的互联条,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长度相关,通常第一预定位置到第一裁切装置43的距离等于第二预定长度。搬运装置42移动至第一裁切装置43和第一牵引装置41之间吸取裁切好的互联条,将裁切好的互联条放置在输送机构60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上且位于隔离片上方。
在自动化生产中,互联条剥离装置44处对薄膜的自动剥离请参见图4,沿着互联条的输送方向,带有薄膜的互联条输送至互联条剥离装置44处,薄膜被互联条剥离装置44剥离,从中间空隙处掉入下方,揭开薄膜后的互联条沿着输送方向继续向前移动。
可选的,互联条整理机构40的各个装置在互联条的单次裁切过程中的动作顺序为:第一牵引装置41将待裁切的互联条从第一裁切装置43处拉到第一预定位置,搬运装置42移动至第一裁切装置43和第一牵引装置41之间吸取互联条,第一裁切装置43切断互联条后,第一牵引装置41松开互联条,搬运装置42将裁切好的互联条放置在输送机构60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上且位于隔离片上方,第一牵引装置41回到第一裁切装置43处夹住待裁切的互联条。互联条整理机构40在自动化生产中循环执行上述动作。
隔离片吸取机构50将隔离片裁切成第一预定长度,将裁切好的隔离片放置在输送机构60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
隔离片为绝缘材料,隔离片的下方是有粘性的,能够粘在电池片上,隔离片经过加热会变成透明状。电池片上面主栅线端部到电池片边缘有一定距离,由于电池片的边缘部分有铝或铜等导电材料,若互联条直接与边缘部分接触,会造成电能的损耗,因此在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放置隔离片。
第一预定长度等于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举例说明,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中,第一个目标电池片的主栅线包括左端点A和右端点B,第二个电池片上的主栅线包括左端点C和右端点D,则第一预定长度等于右端点B到左端点C的距离。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5,隔离片吸取机构50包括供片轮51、第二导向装置52、第二压紧装置53、第二裁切装置54、第二牵引装置55和吸取装置56。
供片轮51输出的隔离片经由第二导向装置52导向,由第二压紧装置53压紧。对于未裁切的隔离片,与互联条整理机构40类似,通过人工进行穿插工作,然后通过第二裁切装置54将隔离片切齐,进入自动化生产流程。在隔离片吸取机构50中,第二裁切装置54紧靠第二压紧装置53。
第二牵引装置55在第二压紧装置53和第二预定位置支架来回往复运动,第二预定位置与第一预定长度相关,一般来说,第二压紧装置53与第二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预定长度。吸取装置56移动至第二压紧装置53和第二牵引装置55之间吸取裁切好的隔离片,将裁切好的隔离片搬运至输送机构60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
可选的,隔离片吸取机构50的各个装置在隔离片的单次裁切过程中的动作顺序为:第二牵引装置55将待裁切的隔离片从第二压紧装置53处拉到第二预定位置,吸取装置56移动至第二压紧装置53和第二牵引装置55之间吸取隔离片,第二裁切装置54切断隔离片后,第二牵引装置55松开隔离片,吸取装置56将裁切好的隔离片搬运至输送机构60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第二牵引装置55回到第二压紧装置53处夹住待裁切的隔离片。
输送机构60将目标电池片以及铺设的互联条和隔离片输送至焊接机构70处。
可选的,输送机构60的输送底板上有吸附孔和加热器,目标电池片上的隔离片在输送过程中通过加热器的加热融化。结合参考图6,输送机构60包括滚筒61、皮带62和输送底板63,输送底板63上设置有加热器和吸附孔,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可以预先设置,皮带62在输送底板63上方,皮带62上设有吸附孔,便于吸附电池片。电机工作带动滚筒61转动,滚筒61带动皮带62转动,输送底板63固定在皮带62下方的位置,放置有互联条和隔离片的目标电池片在皮带62上随皮带62的转动向前输送,也就是说,输送底板63不动,皮带62转动带动电池片移动。可选的,输送底板63由多个底板组成,通常每个底板对应一个电池片。
焊接机构70将目标电池片以及铺设的互联条和隔离片焊接起来。
输送底板63上的加热器仅能用于对隔离片加热,对于互联条的焊接,还需要专门的焊接机构70来实现。
出料机构80将焊接成串的电池片组件输出,也就是将焊接好的电池串输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通过使用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搬运机构、互联条整理机构、隔离片吸取机构、输送机构、焊接机构和出料机构的串焊机将表面光滑、易黏连的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由于焊接过程是串焊机的各个机构协同完成,由机器自动化操作,不需要人工进行焊接,从而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生产效率,并且保证了电池串焊接质量的统一。另外由于是对表面光滑、易黏连的背接触式电池片进行焊接,焊接完成的电池串不会增加串联电阻,从而能提高聚光条件下的电池效率,提供光电转化效率。
另外,通过上料机构的分选装置将第一电池盒内的电池片和隔板分选出来,并将电池片搬运至下一道检测工序上,实现电池片的自动上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外,通过在分选装置上设计两个吸盘组,在第一吸盘组放置电池片的时候第二吸盘组吸取隔板,在第一吸盘组吸取电池片的时候第二吸盘组放置隔板,从而使得第一吸盘组和第二吸盘组配合完成电池片和隔板的分选,节约了分选的时间,提高了上料的效率。
另外,通过将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第一电池盒和第二电池盒的位置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且第一电池盒位于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和第二电池盒的中心位置上,两个吸盘组的距离与两个电池盒的距离相等,使得第一吸盘组和第二吸盘组通过横向移动轮流对电池片和隔板进行吸取,并且在第一吸盘组吸取电池片时,第二吸盘组正好移动至第二电池盒放置隔板,在第一吸盘组放置电池片时,第二吸盘组正好移动至第一电池盒吸取隔板,节约了动作时间,提高分选效率。
另外,通过互联条整理机构将互联条裁切成定长,并将裁切好的互联条搬运到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的主栅线上且位于隔离片上方,提高了互联条的裁切效率。
另外,通过第一牵引装置拉取定长的互联条,在裁切之前通过搬运装置吸取互联条,可以避免互联条在裁切过程中发生移动。
另外,通过隔离片吸取机构将隔离片裁切成定长,并将裁切好的隔离片放置在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可以提高隔离片的裁切效率。另外通过在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放置隔离片,可以避免互联条与电池片上边缘位置接触造成电能损耗的问题。
另外,通过第二牵引装置拉取定长的隔离片,在裁切之前通过吸取装置吸取隔离片,可以避免隔离片在裁切过程中发生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串焊机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搬运机构、互联条整理机构、隔离片吸取机构、输送机构、焊接机构和出料机构;
所述上料机构将目标电池片从电池盒搬运至所述检测机构处;
所述检测机构对所述目标电池片进行外观检测和定位检测;
所述搬运机构将位于所述检测机构处的目标电池片搬运至所述输送机构上,将所述目标电池片的设置有主栅线的背面朝上;
所述隔离片吸取机构将隔离片裁切成第一预定长度,将裁切好的隔离片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
所述互联条整理结构将互联条裁切成第二预定长度,将裁切好的互联条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上且位于所述隔离片上方;
所述输送机构将所述目标电池片以及铺设的所述互联条和所述隔离片输送至所述焊接机构处;
所述焊接机构将所述目标电池片以及铺设的所述互联条和所述隔离片焊接起来;
所述出料机构将焊接成串的电池片组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电池盒输送装置、第一电池盒、第二电池盒、分选装置;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
所述第一电池盒用于盛放所述目标电池片和隔板;
所述电池盒输送装置输送所述第一电池盒至所述分选装置处,将空的第一电池盒输送出去;
所述分选装置将所述第一电池盒内的目标电池片搬运至所述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将所述第一电池盒内的隔板搬运至所述第二电池盒内;
所述第二电池盒用于盛放所述分选装置分选出的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吸盘组和第二吸盘组;
所述第一吸盘组吸取所述第一电池盒内的目标电池片,将所述目标电池片输送至所述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
在所述第一吸盘组移动至所述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时,所述第二吸盘组吸取所述第一电池盒内的隔板;在所述第一吸盘组吸取所述第一电池盒内的目标电池片时,所述第二吸盘组将吸取的所述隔板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盒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所述第一电池盒、所述第二电池盒的位置依次分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电池盒位于所述电池片检测放置平台和所述第二电池盒的中心位置;
所述第一吸盘组和所述第二吸盘组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第一吸盘组和所述第二吸盘组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电池盒和所述第二电池盒之间的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条整理机构包括第一牵引装置、搬运装置、第一裁切装置、互联条剥离装置、第一压紧装置、第一导向装置和供料装置;
所述供料装置提供的互联条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向装置、所述互联条剥离装置和所述第一裁切装置;所述第一压紧装置在所述互联条穿插完毕后将所述互联条压紧;
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在所述第一裁切装置与第一预定位置之间来回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二预定长度相关;所述搬运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裁切装置和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之间吸取裁切好的互联条,将所述裁切好的互联条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上且位于所述隔离片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焊机,其特征在于,在互联条的单次裁切过程中,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将待裁切的互联条从所述第一裁切装置处拉到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所述搬运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裁切装置和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之间吸取互联条,所述第一裁切装置切断所述互联条后,所述第一牵引装置松开所述互联条,所述搬运装置将裁切好的互联条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上且位于所述隔离片上方,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回到所述第一裁切装置处夹住待裁切的互联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吸取机构包括供片轮、第二导向装置、第二压紧装置、第二裁切装置、第二牵引装置和吸取装置;
所述供片轮输出的隔离片经由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导向,由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压紧;
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在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和第二预定位置之间来回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一预定长度相关;所述吸取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和所述第二牵引装置之间吸取裁切好的隔离片,将所述裁切好的隔离片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串焊机,其特征在于,在隔离片的单次裁切过程中,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将待裁切的隔离片从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处拉到所述第二预定位置,所述吸取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和所述第二牵引装置之间吸取隔离片,所述第二裁切装置切断所述隔离片后,所述第二牵引装置松开所述隔离片,所述吸取装置将裁切好的隔离片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相邻两个目标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上,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回到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处夹住待裁切的隔离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条为导电材料,所述互联条用于将电池片与电池片串联起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检测包括破损检测和隐裂检测中的至少一种。
CN201810684768.3A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Active CN108723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4768.3A CN108723653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4768.3A CN108723653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3653A CN108723653A (zh) 2018-11-02
CN108723653B true CN108723653B (zh) 2024-01-05

Family

ID=63930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4768.3A Active CN108723653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236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2342B (zh) * 2018-11-13 2024-02-13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搬运装置和方法、搬运机器人以及串焊机
CN109465491A (zh) * 2018-11-19 2019-03-15 乐清正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断路器全自动焊接磁系统的焊片裁剪上料机构
CN109449111B (zh) * 2018-11-30 2024-03-01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片上料装置以及串焊机
CN109904279A (zh) * 2019-01-25 2019-06-18 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放置效率高的隔离条放置机
CN109994574B (zh) * 2019-04-29 2024-03-01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串构件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N110112089A (zh) * 2019-06-12 2019-08-09 杭州康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片上料机
CN110653530B (zh) * 2019-09-29 2024-05-28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片串焊排版设备
CN111192939B (zh) * 2020-01-15 2021-06-08 杭州康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上料的ibc半片太阳能电池焊接设备及其焊接方法
CN115148827A (zh) * 2021-03-30 2022-10-04 金阳(泉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芯片焊带焊接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7311U (zh) * 2011-12-23 2012-08-08 捷策节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背接触式电池自动串焊装置
CN102723380A (zh) * 2012-06-08 2012-10-10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2622115U (zh) * 2012-04-19 2012-12-26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生产线
CN103283038A (zh) * 2010-12-23 2013-09-04 太阳能公司 连接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CN203184849U (zh) * 2013-01-29 2013-09-11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焊接工序的串焊机
CN105826407A (zh) * 2016-03-21 2016-08-03 无锡携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工艺电池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29381A (zh) * 2016-08-30 2016-12-14 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用串焊装置及串焊方法
CN106881546A (zh) * 2017-04-15 2017-06-23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片串焊系统
CN107030399A (zh) * 2017-06-02 2017-08-11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掰片焊接设备
CN208513900U (zh) * 2018-06-28 2019-02-19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3038A (zh) * 2010-12-23 2013-09-04 太阳能公司 连接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CN202367311U (zh) * 2011-12-23 2012-08-08 捷策节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背接触式电池自动串焊装置
CN202622115U (zh) * 2012-04-19 2012-12-26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生产线
CN102723380A (zh) * 2012-06-08 2012-10-10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3184849U (zh) * 2013-01-29 2013-09-11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焊接工序的串焊机
CN105826407A (zh) * 2016-03-21 2016-08-03 无锡携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工艺电池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29381A (zh) * 2016-08-30 2016-12-14 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用串焊装置及串焊方法
CN106881546A (zh) * 2017-04-15 2017-06-23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片串焊系统
CN107030399A (zh) * 2017-06-02 2017-08-11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掰片焊接设备
CN208513900U (zh) * 2018-06-28 2019-02-19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3653A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3653B (zh)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CN106424996B (zh) 叠片串焊机
CN113937190A (zh) 一种电池串生产方法及设备
KR20160049453A (ko) 태빙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8513900U (zh)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CN112490333A (zh) 电池串生产线及电池串生产设备
CN112599641A (zh) 电池串生产方法
CN114242838A (zh) 太阳能电池片串焊设备及其工艺
KR20160049565A (ko) 태빙장치
CN208045459U (zh) 高速光伏组件生产设备
CN215988800U (zh) 光伏组件以及光伏串焊设备
CN110649127B (zh) 一种叠瓦光伏组件制造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851551A (zh) 电池串、光伏组件、电池串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
CN214123900U (zh) 电池串生产线及电池串生产设备
CN209804692U (zh) 一种太阳能薄膜发电瓦自动敷设系统
CN209920716U (zh) 丝网印刷设备和电池片叠片系统
CN216441898U (zh) 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机构
CN216671845U (zh) 锂电池极耳包胶纸设备
CN113399730A (zh) 切刀机构以及电池片串焊设备
CN212738669U (zh) 一种自动化蔬菜水果生产包装装置
CN211556398U (zh)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CN213974811U (zh) 一种自动贴胶带机
CN212923464U (zh) 一种动力电池负极转接片生产用导电片上料装置
CN213036948U (zh) 一种间距可调的电芯极片升降输送机构
CN114770118A (zh) 一种电池串焊接设备及焊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