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6398U -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6398U
CN211556398U CN202020206117.6U CN202020206117U CN211556398U CN 211556398 U CN211556398 U CN 211556398U CN 202020206117 U CN202020206117 U CN 202020206117U CN 211556398 U CN211556398 U CN 211556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outer cover
detection device
feeding
tr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61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
曹建平
陆文天
张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61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6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6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6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有前后依次设置的切料桥机器以及自动组装机器;自动组装机器包括有第二机架以及设置于第二机架上的第二控制装置、第二送料装置、第一CCD检测装置、高压电测装置、第二CCD检测装置、内盖组装装置、内盖检测装置、外盖组装装置、外盖铆压装置、外盖检测装置、热熔装置、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第三CCD检测装置、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和第三送料装置。通过配合利用各个装置,可对5G背板连接器进行自动组装、检测和不良品排除,全过程无需人工触碰成品半成品,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制作效率,减少人力损耗,并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

Description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制造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背板连接器(backplane connector)是大型通讯设备、超高性能服务器和巨型计算机、工业计算机、高端存储设备常用的一类连接器。主要作用是连接单板(daughtercard)和背板,单板和背板间成90度垂直结构,传递高速差分信号(differencial signal)或单端信号(single end signal)以及传递大电流。
目前,应用于5G领域的背板连接器其主要结构通常包括有本体、内盖和外盖,本体由绝缘板和镶嵌成型在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组成,内盖覆盖在本体上,外盖叠合在内盖上并与本体铆合固定。现有技术中,这种5G背板连接器主要依靠人工去组装,整个生产过程需要人工触碰成品和半成品,人力损耗大,生产效率低下,并且增加了人工成本。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5G背板连接器采用人工组装存在效率低、人力损耗大、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有前后依次设置的切料桥机器以及自动组装机器;
切料桥机器包括有第一机架以及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的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放料装置、第一送料装置、裁切模具和拉料装置;该第一机架上具有第一输送料槽;第一放料装置、第一送料装置、裁切模具和拉料装置均连接第一控制装置并沿第一输送料槽依次设置;
自动组装机器包括有第二机架以及设置于第二机架上的第二控制装置、第二送料装置、第一CCD检测装置、高压电测装置、第二CCD检测装置、内盖组装装置、内盖检测装置、外盖组装装置、外盖铆压装置、外盖检测装置、热熔装置、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第三CCD检测装置、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和第三送料装置;该第二机架上具有第二输送料槽,第二输送料槽位于第一输送料槽的后方;第二送料装置、第一CCD检测装置、高压电测装置、第二CCD检测装置、内盖组装装置、内盖检测装置、外盖组装装置、外盖铆压装置、外盖检测装置、热熔装置、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第三CCD检测装置、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和第三送料装置均连接第二控制装置并沿第二输送料槽依次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盖组装装置包括有内盖输送槽、内盖放料机构、内盖送料机构、内盖裁切机构、内盖吸取移位机构和内盖定位机构;该内盖输送槽设置第二机架上,该内盖放料机构、内盖送料机构、内盖裁切机构和内盖吸取移位机构沿内盖输送槽依次排布,且内盖吸取移位机构位于内盖输送槽和第二输送料槽之间,该内盖定位机构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上并位于内盖吸取移位机构之输出端的侧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盖组装装置包括有外盖输送槽、外盖放料机构、外盖送料机构、外盖裁切机构、外盖吸取移位机构和外盖定位机构;该外盖输送槽设置第二机架上,该外盖放料机构、外盖送料机构、外盖裁切机构和外盖吸取移位机构沿外盖输送槽依次排布,且外盖吸取移位机构位于外盖输送槽和第二输送料槽之间,该外盖定位机构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上并位于外盖吸取移位机构之输出端的侧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送料装置包括有卡爪件和驱动缸,该卡爪件可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一输送料槽的侧旁,该驱动缸固定在第一机架上并带动卡爪件沿第一输送料槽的延伸方向来回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料装置包括有齿盘和马达,该齿盘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第一输送料槽的侧旁,该马达固定在第一机架上并带动齿盘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熔装置包括有定位座、加热头、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该定位座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中,该加热头位于定位座的正上方并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的上方,加热头的底部凸设有多个发热柱,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机架上并带动定位座上下活动,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机架上并带动加热头上下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包括有不良品收集盒、导料槽和裁切机构,该不良品收集盒位于第二输送料槽的下方,该导料槽连通第二输送料槽和不良品收集盒之间,该裁切机构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的上方并位于导料槽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盖组装装置和外盖组装装置呈左右对称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配合利用各个装置,可对5G背板连接器进行自动组装、检测和不良品排除,全过程无需人工触碰成品半成品,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制作效率,减少人力损耗,并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要结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的另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CCD检测装置和第二CCD检测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热熔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三CCD检测装置和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内盖组装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内盖组装装置的另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外盖组装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外盖组装装置的另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外盖铆压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5G背板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5G背板连接器的组装完成后的立体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切料桥机器 11、第一机架
12、第一控制装置 13、第一放料装置
14、第一送料装置 141、卡爪件
142、驱动缸 15、裁切模具
16、拉料装置 161、齿盘
162、马达 101、第一输送料槽
20、自动组装机器 21、第二机架
22、第二控制装置 23、第二送料装置
24、第一CCD检测装置 25、高压电测装置
26、第二CCD检测装置 27、内盖组装装置
271、内盖输送槽 272、内盖放料机构
273、内盖送料机构 274、内盖裁切机构
275、内盖吸取移位机构 276、内盖定位机构
28、内盖检测装置 29、外盖组装装置
291、外盖输送槽 292、外盖放料机构
293、外盖送料机构 294、外盖裁切机构
295、外盖吸取移位机构 296、外盖定位机构
21′、外盖铆压装置 22′、外盖检测装置
23′、热熔装置 231′、定位座
232′、加热头 2321′、发热柱
233′、第一驱动机构 234′、第二驱动机构
24′、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 25′、第三CCD检测装置
26′、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 261′、不良品收集盒
262′、导料槽 263′、裁切机构
27′、第三送料装置 201、第二输送料槽
30、5G背板连接器 31、本体
311、绝缘板 312、导电端子
32、内盖 33、外盖
301、固定柱 302、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前后依次设置的切料桥机器10以及自动组装机器20。
如图3至图6所示,该切料桥机器10包括有第一机架11以及设置于第一机架11上的第一控制装置12、第一放料装置13、第一送料装置14、裁切模具15和拉料装置16。
该第一机架11上具有第一输送料槽101;第一放料装置13、第一送料装置14、裁切模具15和拉料装置16均连接第一控制装置12并沿第一输送料槽101依次设置;该第一放料装置13为转盘式放料装置,其用于将卷装物料的5G背板连接器30的本体31逐一放出,第一放料装置13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第一放料装置13的具体结构不做详细叙述;所述第一送料装置14用于对5G背板连接器30的本体31进行输送,第一送料装置14包括有卡爪件141和驱动缸142,该卡爪件141可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一输送料槽101的侧旁,该驱动缸142固定在第一机架11上并带动卡爪件141沿第一输送料槽101的延伸方向来回活动,驱动缸142为气缸;该裁切模具15用于对5G背板连接器30的本体31进行料桥的裁切,裁切模具15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裁切模具15的具体结构不做详细叙述;所述拉料装置16用于对5G背板连接器30的本体31进行拉料,拉料装置16包括有齿盘161和马达162,该齿盘161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第一输送料槽101的侧旁,该马达162固定在第一机架11上并带动齿盘161转动。
该自动组装机器20包括有第二机架21以及设置于第二机架21上的第二控制装置22、第二送料装置23、第一CCD检测装置24、高压电测装置25、第二CCD检测装置26、内盖组装装置27、内盖检测装置28、外盖组装装置29、外盖铆压装置21′、外盖检测装置22′、热熔装置23′、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24′、第三CCD检测装置25′、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26′和第三送料装置27′。该第二机架21上具有第二输送料槽201,第二输送料槽201位于第一输送料槽101的后方;第二送料装置23、第一CCD检测装置24、高压电测装置25、第二CCD检测装置26、内盖组装装置27、内盖检测装置28、外盖组装装置29、外盖铆压装置21′、外盖检测装置22′、热熔装置23′、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24′、第三CCD检测装置25′、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26′和第三送料装置27′均连接第二控制装置22并沿第二输送料槽201依次设置。
该第二送料装置23用于将本体31送入第二输送料槽201中,第二送料装置23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第二送料装置23的具体结构不做详细叙述。
该第一CCD检测装置24用于对本体31进行拍照检测,以检测本体31是否存在瑕疵,如图9所示,第一CCD检测装置24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第一CCD检测装置24的具体结构不做详细叙述。
该高压电测装置25用于对本体31进行高压电测,以检测本体31是否达到高压要求,高压电测装置25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高压电测装置25的具体结构不做详细叙述。
该第二CCD检测装置26用于对本体31另一位置进行拍照检测,以检测本体31另一位置上是否存在瑕疵,如图9所示,第二CCD检测装置26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第二CCD检测装置26的具体结构不做详细叙述。
该内盖组装装置27和外盖组装装置29呈左右对称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机架21上,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内盖组装装置27包括有内盖输送槽271、内盖放料机构272、内盖送料机构273、内盖裁切机构274、内盖吸取移位机构275和内盖定位机构276;该内盖输送槽271设置第二机架21上,该内盖放料机构272、内盖送料机构273、内盖裁切机构274和内盖吸取移位机构275沿内盖输送槽271依次排布,且内盖吸取移位机构275位于内盖输送槽271和第二输送料槽201之间,该内盖定位机构276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201上并位于内盖吸取移位机构275之输出端的侧旁,该内盖放料机构272用于将卷装物料的内盖32放出,该内盖送料机构273用于将内盖32送入内盖输送槽271中,该内盖裁切机构274用于将内盖32从料带上裁切下来,该内盖吸取移位机构275用于将内盖32吸起并从内盖输送槽271移至第二输送料槽201中,该内盖定位机构276用于将内盖32定位在本体31上。
该内盖检测装置28用于检测内盖32是否有安装到位,其主要采用探针进行电测,内盖检测装置28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内盖检测装置28的具体结构不做详细叙述。
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外盖组装装置29包括有外盖输送槽291、外盖放料机构292、外盖送料机构293、外盖裁切机构294、外盖吸取移位机构295和外盖定位机构296;该外盖输送槽291设置第二机架21上,该外盖放料机构2外2、外盖送料机构293、外盖裁切机构294和外盖吸取移位机构295沿外盖输送槽291依次排布,且外盖吸取移位机构295位于外盖输送槽291和第二输送料槽201之间,该外盖定位机构296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201上并位于外盖吸取移位机构295之输出端的侧旁,该外盖放料机构292用于将卷装物料的外盖33放出,该外盖送料机构293用于将外盖33送入外盖输送槽291中,该外盖裁切机构294用于将外盖33从料带上裁切下来,该外盖吸取移位机构295用于将外盖33吸起并从外盖输送槽291移至第二输送料槽201中,该外盖定位机构296用于将外盖33叠合在内盖32上并定位在本体31上。
该外盖铆压装置21′用于将外盖33铆压固定在本体31上,外盖铆压装置21′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外盖铆压装置21′的具体结构不做详细叙述。
该外盖检测装置22′用于检测外盖33是否有安装到位,其主要采用探针进行电测,外盖检测装置22′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外盖检测装置22′的具体结构不做详细叙述。
该热熔装置23′用于对本体31上的固定柱301进行加热熔融,使得本体31与外盖33牢固固定,如图10所示,该热熔装置23′包括有定位座231′、加热头232′、第一驱动机构233′和第二驱动机构234′,该定位座231′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201中,该加热头232′位于定位座231′的正上方并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201的上方,加热头232′的底部凸设有多个发热柱2321′,该第一驱动机构233′设置于第二机架21上并带动定位座231′上下活动,该第二驱动机构234′设置于第二机架21上并带动加热头232′上下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机构233′和第二驱动机构234′均为气缸。
该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24′用于检测外盖33与内盖32是否接触良好,其主要采用探针进行电测,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24′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24′的具体结构不做详细叙述。
该第三CCD检测装置25′用于对完成组装的5G背板连接器30进行拍照检测,以检测5G背板连接器30的整体外观是否存在瑕疵,第三CCD检测装置25′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第三CCD检测装置25′的具体结构不做详细叙述。
该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26′用于将不良品从料带302上裁切下来并排除去掉,如图11所示,所述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26′包括有不良品收集盒261′、导料槽262′和裁切机构263′,该不良品收集盒261′位于第二输送料槽201的下方,该导料槽262′连通第二输送料槽201和不良品收集盒261′之间,该裁切机构263′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201的上方并位于导料槽262′的上方。
该第三送料装置27′用于将完成组装并且检测合格的5G背板连接器30送出,第三送料装置27′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第三送料装置27′的具体结构不做详细叙述。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7所示,5G背板连接器30由本体31、内盖32和外盖33组成,本体31包括有绝缘板311和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板311上的多个导电端子312,通过组装将内盖32叠合在本体31上,然后在将外盖33叠合在内盖32上。
工作时,将卷装物料的本体31、内盖32和外盖33分别安装在第一放料装置13、内盖放料机构272和外盖放料机构292上,然后启动设备。
首先,第一控制装置12控制第一放料装置13、第一送料装置14、裁切模具15和拉料装置16配合工作,该第一放料装置13将本体31逐一放出,所述第一送料装置14将本体31送入第一输送料槽101中,该裁切模具15对本体31进行料桥的裁切,该拉料装置16对本体31进行拉料。
接着,该第二控制装置22控制第二送料装置23、第一CCD检测装置24、高压电测装置25、第二CCD检测装置26、内盖组装装置27、内盖检测装置28、外盖组装装置29、外盖铆压装置21′、外盖检测装置22′、热熔装置23′、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24′、第三CCD检测装置25′、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26′和第三送料装置27′配合工作:
首先,该第二送料装置23将本体31送入第二输送料槽201中;接着,该第一CCD检测装置24对本体31进行拍照检测,以检测本体31是否存在瑕疵;然后,该高压电测装置25对本体31进行高压电测,以检测本体31是否达到高压要求;接着,该第二CCD检测装置26对本体31另一位置进行拍照检测,以检测本体31另一位置上是否存在瑕疵;然后,该内盖组装装置27将内盖32组装在检测合格的本体31上,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本体31不进行内盖32的组装;接着,该内盖检测装置28检测内盖32是否有安装到位;然后,该外盖组装装置29将外盖33组装到检测合格的内盖32上;接着,该外盖铆压装置21′将外盖33铆压固定在本体31上;然后,该外盖检测装置22′检测外盖33是否有安装到位;接着,该热熔装置23′对本体31上的固定柱301进行加热熔融,使得本体31与外盖33牢固固定;然后,该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24′检测外盖33与内盖32是否接触良好;接着,该第三CCD检测装置25′对完成组装的5G背板连接器30进行拍照检测,以检测5G背板连接器30的整体外观是否存在瑕疵;该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26′将前述任一检测工位中发现的不良品从料带302上裁切下来并排除去掉,不良品收集在不良品收集盒261′中;最后,该第三送料装置27′将完成组装并且所有检测合格的5G背板连接器30送出。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配合利用各个装置,可对5G背板连接器进行自动组装、检测和不良品排除,全过程无需人工触碰成品半成品,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制作效率,减少人力损耗,并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后依次设置的切料桥机器以及自动组装机器;
切料桥机器包括有第一机架以及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的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放料装置、第一送料装置、裁切模具和拉料装置;该第一机架上具有第一输送料槽;第一放料装置、第一送料装置、裁切模具和拉料装置均连接第一控制装置并沿第一输送料槽依次设置;
自动组装机器包括有第二机架以及设置于第二机架上的第二控制装置、第二送料装置、第一CCD检测装置、高压电测装置、第二CCD检测装置、内盖组装装置、内盖检测装置、外盖组装装置、外盖铆压装置、外盖检测装置、热熔装置、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第三CCD检测装置、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和第三送料装置;该第二机架上具有第二输送料槽,第二输送料槽位于第一输送料槽的后方;第二送料装置、第一CCD检测装置、高压电测装置、第二CCD检测装置、内盖组装装置、内盖检测装置、外盖组装装置、外盖铆压装置、外盖检测装置、热熔装置、内盖与外盖接触性检测装置、第三CCD检测装置、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和第三送料装置均连接第二控制装置并沿第二输送料槽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组装装置包括有内盖输送槽、内盖放料机构、内盖送料机构、内盖裁切机构、内盖吸取移位机构和内盖定位机构;该内盖输送槽设置第二机架上,该内盖放料机构、内盖送料机构、内盖裁切机构和内盖吸取移位机构沿内盖输送槽依次排布,且内盖吸取移位机构位于内盖输送槽和第二输送料槽之间,该内盖定位机构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上并位于内盖吸取移位机构之输出端的侧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组装装置包括有外盖输送槽、外盖放料机构、外盖送料机构、外盖裁切机构、外盖吸取移位机构和外盖定位机构;该外盖输送槽设置第二机架上,该外盖放料机构、外盖送料机构、外盖裁切机构和外盖吸取移位机构沿外盖输送槽依次排布,且外盖吸取移位机构位于外盖输送槽和第二输送料槽之间,该外盖定位机构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上并位于外盖吸取移位机构之输出端的侧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装置包括有卡爪件和驱动缸,该卡爪件可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一输送料槽的侧旁,该驱动缸固定在第一机架上并带动卡爪件沿第一输送料槽的延伸方向来回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装置包括有齿盘和马达,该齿盘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第一输送料槽的侧旁,该马达固定在第一机架上并带动齿盘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装置包括有定位座、加热头、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该定位座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中,该加热头位于定位座的正上方并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的上方,加热头的底部凸设有多个发热柱,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机架上并带动定位座上下活动,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机架上并带动加热头上下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品裁切排除装置包括有不良品收集盒、导料槽和裁切机构,该不良品收集盒位于第二输送料槽的下方,该导料槽连通第二输送料槽和不良品收集盒之间,该裁切机构设置于第二输送料槽的上方并位于导料槽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组装装置和外盖组装装置呈左右对称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机架上。
CN202020206117.6U 2020-02-25 2020-02-25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Active CN211556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6117.6U CN211556398U (zh) 2020-02-25 2020-02-25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6117.6U CN211556398U (zh) 2020-02-25 2020-02-25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6398U true CN211556398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5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6117.6U Active CN211556398U (zh) 2020-02-25 2020-02-25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63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912A (zh) * 2020-02-25 2020-05-08 深圳市创益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912A (zh) * 2020-02-25 2020-05-08 深圳市创益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CN111129912B (zh) * 2020-02-25 2024-05-10 深圳市创益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3026U (zh) 动力电池极耳预焊装置
CN101992341B (zh) 一种自动点焊设备
CN106424996B (zh) 叠片串焊机
CN211556398U (zh)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CN106654338A (zh) 电池全自动装备线
CN112670551A (zh) 一种智能终端锂电池极耳自动智造系统
CN208513900U (zh)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CN111129912A (zh) 5g背板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CN211839743U (zh) 一种连接器一体机切断模组
CN211804287U (zh) 一种三分体接线盒线体组装装置
CN115020879B (zh) 锂电池盖防爆片组装机构
CN115112095A (zh) 一种散热片外观快速检测设备
CN214326647U (zh) 一种光伏焊带生产自动换盘装置
CN208146500U (zh) 一种电池极片的扫粉及检测生产线
CN216680720U (zh) 一种汇流片、装配体或连接片多功能焊接机
CN217306572U (zh) 一种新型电芯整形机
CN216968675U (zh) 一种用于电芯自动分选机的供料机构
CN221063613U (zh) 一种锂电池分拣设备
CN219873622U (zh) 一种全自动电池热封装置
CN217727842U (zh) 电芯极耳预焊裁切设备
CN216576410U (zh) 针头护帽组装设备
CN219016498U (zh) 一种多功能掰板测试套壳机
CN217290998U (zh) 一种电池输送焊接机构
CN216574952U (zh) 一种整形机
CN219419131U (zh) 电芯极耳折弯及顶盖焊接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