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42A - 有移圈装置的横机 - Google Patents

有移圈装置的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142A
CN1087142A CN93119328A CN93119328A CN1087142A CN 1087142 A CN1087142 A CN 1087142A CN 93119328 A CN93119328 A CN 93119328A CN 93119328 A CN93119328 A CN 93119328A CN 1087142 A CN1087142 A CN 1087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bar
coverer
cam carrier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3119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273C (zh
Inventor
平井郁人
澁田武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2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2Loop-transfer poin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D04B15/36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04B15/36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two needle beds in V-formation
    • D04B15/365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two needle beds in V-formation with provision for loop transfer from one needle bed to the other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2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changing the fabric construction, e.g. from plain to rib-loop fabr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移圈装置的横机,其包括一对 相向呈倒V形、互相靠近的端部之间形成齿口部的 针床;设在针床的针槽上的织针;设在针床齿口部上 方的供纱器;前后三角座滑架;支承在上述针床上的 移圈针床;收容在移圈针床上的底脚片槽内的移圈针 以及选针机构组成。本发明的横机中,三角座滑架及 移圈三角可在针床上的任意位置反转,能大幅度提高 单位时间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并且移圈装置不会大型 化。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对具有移圈装置的横机的改进。
一般的横机,从侧面形状看,是把滑动自如地收容着织针的针床的头部呈倒V字形相向配设着的,这种横机,不能进行例如用前后织针进行编织的罗纹花纹等的两面内收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专利公报特公昭41-7907号中揭示了一种横机,该横机中从侧面形状看,把滑动自如地收容织针的针床配设成倒V字形,把在底脚片槽内可进退地收容着移圈针的移圈针床设在各针床的上方,将要移圈的线圈从织针移到移圈针上,使钩住线圈的移圈针在横方向移动后,把移圈针上的线圈交付给接受线圈的所需织针上。
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168943号中揭示了一种横机,该横机中,通过支承部件将移圈针床支承在针床的上方,使前端形成有线圈钩搭部的移圈针可进退滑动地收容在移圈针床内,用与三角座滑架同行的移圈三角来进退操作移圈针,同时使设置在移圈针床一侧方的驱动装置驱动,从而使移圈针床横移,带动挂在移圈针线圈钩搭部上的线圈横方向移动后,移到予定织针上。
本申请人先前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公平1-57173号中提出一种横机,该横机中,把设有在针槽中可滑动操作织针的前后一对针床上下配设,形成所谓的“四片床”,进退调节各针床的织针,交接线圈,同时,在横方向移动操作各针床,使线圈可在横方向移圈。
另外,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昭03-256752号及本申请人先前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公昭56-21854号公报中提出一种横机,该横机中,在针床的上方,设置移圈床,该移圈床收容可在底脚片槽内进退的移圈针,把要移圈的线圈从织针上移到移圈针上,使钩住线圈的移圈针在横方向移动后,把移圈针上的线圈移到接受线圈的织针上,进行移圈。
但是,上述特开昭63-256752号公报、特公昭56-21854号公报及特开平1-168943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横机中的移圈装置,当挂住被移圈线圈状态的移圈针或织针在横方向移动时,由于这些移圈针或织针保持其突出状态在横方向移动,所以,与形成在针床前端的沉降片等突起物相干扰。为了避免这一干扰,就必须用特殊的提升装置将钩着线圈的移圈针或织针的干扰的前端部分提到上方,这样,不仅由于该前端部分的提升装置使得构造复杂化,而且也使得整个移圈装置大型化。
特公平1-57173号公报所示的装置中,由于对设在上部的前后针床也分别附加了针织、集圈、浮线及移圈等编织功能,形成与下部针床具有同样的大小,与上述具有移圈装置的其它公报所示装置相比,不仅构造复杂,而且结构大型化。
另外,特公昭41-7907号公报中记载的横机,只揭示了织针和移圈针的连系动作,织针和移圈针由一般的三角座滑架或与其同行的移圈三角进行进退操作时,由于三角座滑架或移圈三角常时地连续进退操作织针及移圈针,一旦使三角座滑架或移圈三角在针床上的任意位置反转,则被三角座滑架或移圈三角操作的或操作中的移圈针的底脚片针踵就成为障碍。因此,不能使三角座滑架或移圈三角在针床上的任意位置反转,这些公报上的装置中,由于三角座滑架在针床的整个宽度上往复行走,因而单位时间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减少,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
特别是在可编织多纵行数织物的宽幅横机上编织窄幅织物时,生产率降低就更为显著。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机,该横机中,三角座滑架及移圈三角可在针床上的任意位置反转,能大幅度提高单位时间的编织线圈横列数,从而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横机中的移圈装置不会大型化,而是紧凑地集中在非工作区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横机是由下列部件构成的:
呈倒V字形相向设置、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形成齿口部的一对针床;
列置在该针床上所设针槽内的织针;
设在针床齿口部上方的供纱器;
在针床上往复行走、在下面设有进退操作上述织针的三角面的前后三角座滑架;
由支承部件支承在上述针床上的移圈针床;
可摆动及可进退滑动地收容在移圈针床上所列设的底脚片槽内并具有被选针部的移圈针;
在针床齿口附近的上述三角座滑架前端,作用于上述被选针部的选针机构。
此外,也可以在移圈针的尾部形成底脚片针踵,从而形成被选针部,用真接作用于底脚片针踵的促动器构成选针机构,选针机构还可以由具有不同相位的二组以上被选针部的移圈针构成,把具有相同相位的若干移圈针作为一组,以予定宽度单位交替配置上述相位不同的移圈针。
此外,也可以做成这样的构造,即,由在移圈针尾部附近上面相对于进退方向相位不同突出的底脚片针踵和在下面形成的复位操作面形成被选针部,在被选针部对面部分的三角座滑架上,且在三角座滑架的行走方向,并设分别作用于上述相位不同之选针针踵的促动器,同时,设置这样的选针机构,该选针机构设有使选针用针踵部分复位到待机位置的复位三角。也可以将促动器作成二联三角形状,与上述二联形的中间凹部相对地设置复位用三角形成选针机构。
本发明的横机是这样动作的:首先,三角座滑架在针床上方往复行走,由三角座滑架下面的三角面操作予定织针的各针踵,使织针在针槽中进退滑动,用供纱器供给的线织成予定宽度的织物。
然后,为了减小织物的宽度,例如对线圈进行内收针时,将靠近内方的线圈从织针上移到移圈针上时,钩住该线圈的织针在三角座滑架作用下伸进移圈位置,同时,接受该线圈的移圈针的被选针部被选针机构选择,由于被选针的移圈针的进退操作,所以靠近内方的线圈从织针上移到移圈针上。
接着,使得接受转移线圈的移圈针与钩在转移线圈侧的针床织针上的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在重合横方向相对移动后,将线圈从移圈针转移到移圈侧的针床上,完成内收针。
在上述的编织予定宽度织物时及为减小织物宽度而例如对线圈进行内收针时,由于当三角座滑架在织物的编织宽度外行走时,被移圈装置的选针机构所选针的移圈针的被选针部复位到选针前原来的状态,所以,该移圈针的被选针部不会成为三角座滑架和移圈装置反转行走时的障碍,故可以使三角座滑架在织物的予定宽度内或予定宽度外的任意位置上折返行走进行编织。
另外,在移圈针的尾部形成被选针用针踵,成为被选针部,由直接作用于被选针用针踵的促动器形成选针机构的这种构造可以对移圈针进行个别地选针。选针机构由具有相位不同的二组以上被选针部的移圈针组成,将若干同相位的移圈针作为一组,同上述相位不同的移圈针以予定宽度单位交替地配置的这种构造,可以提高三角座滑架的行走速度。
另外,被选针部由从移圈针尾部附近上面突出的、相位不同的底脚片针踵和在下面形成的复位操作面形成,在被选针部对面部分的三角座滑架上,在三角座滑架的行走方向并列设置分别作用于上述不同相位被选针用针踵的促动器,同时,设置这样的选针机构,该选针机构设有使被选针用针踵部分复位到待机位置的复位三角。或者,把促动器作成二联的三角形状,对着二联形中间凹部设置复位用三角而形成选针机构。具有上述二种选针机构的横机与相对于三角座滑架的行走方向个别地设置各自选针用三角乃至复位用三角的情形相比,具有使选针机构小型化的优点。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横机中移圈装置的两个实施例。
图1是实施例1横机的局部示意正面图;
图2是实施例1横机的局部示意侧面图;
图3是实施例1横机的局部示意纵断面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的织针及移圈装置部分的侧面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的三角座滑架的三角组示意正面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的移圈针的侧面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的移圈针的底面图;
图8是实施例1中的移圈针的侧面图;
图9是实施例1中的移圈三角的正面图;
图10是表示图6的移圈针动作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图;
图11是表示图8的移圈针动作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图;
图12是实施例1中的三角板及复位三角的局部正面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1中织针相对于三角座滑架三角组及移圈三角的三角槽的位置关系正面图;
图14的(1)~(4)是表示图13中各位置的织针与移圈针的动作关系侧面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1中织针相对于三角座滑架三角组及移圈三角的三角槽的位置关系正面图;
图16的(1)~(4)是表示图15中各位置的织针与移圈针的动作关系侧面图;
图17是实施例2中织针及移圈装置部分的侧面图;
图18是实施例2中移圈三角的正面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2中移圈针动作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2中选针机构与被选针部之间关系的示意正面图。
图中,1-横机,2A、2B-三角座滑架,3A、3B-织针,4A、4B-针床,5-移圈装置,9-驱动装置,26-支承部件,27A、27B-移圈针床,29A、29B-移圈针,30-选针机构,31-移圈三角,32-线圈钩搭部,33-选针部,40-选针用针踵,41-复位用针踵部分,42-复位三角,45-促动器,61-供纱器,72-底脚片槽,76-三角面,77-三角槽。
实施例1
图1是具有移圈装置的横机的示意正面图,图2为其侧面图,图3为其主要部分的纵断面图。图中标记1表示整个横机。
该横机1中,多根织针3A、3B由三角座滑架2A、2B操作在针槽77内进退,设有该织针3A、3B的平板状针床4A、4B的前端部相互靠近,二针床4A、4B呈倒V字形设置着,分别形成前侧的下部针床4A和后侧的下部针床4B,在各针床4A、4B的上部配设着移圈装置5,后侧的针床4B可被由马达6、驱动用螺旋轴7、导针片8等组成的驱动装置9驱动在横方向移动。
如图3所示,形成在三角座滑架2A、2B之间的移圈装置5中,在针床4A、4B上分别立设着的若干支承部件26的上面,通过榫槽嵌合式滑动机构70支承着平板状的移圈针床27A、27B。两移圈针床27A、26B通过连接其端部并移动操作用的支架71被由马达66、驱动螺旋轴67、导针片68等构成的驱动装置69在横方向移动操作(见图1和图2)。
通过这样的针床4A、4B及移圈装置5,挂在前方针床4A之织针3A上的线圈可以转移到后方针床4B之织针3B上或者转移到移圈装置5的后述移圈针床27A、27B的各移圈针29A、29B上,同时,挂在后方针床4B之织针3B上的线圈也可以转移到前方针床4A之织针3A上或者转移到移圈装置5的移圈针床27A、27B的移圈针29A、29B上。
如图4所示,分别收容在针床4A、4B的针槽77内的织针3A、3B由前端形成钩10的织针主体11、连接在织针主体11后端的底脚片12和顺次配设在底脚片12后部上方的选针底脚片13、选针片14形成,底脚片12、选针底脚片13、选针片14各部件通过其上面突出的针踵15A、15B、16、17被与其对应的三角座滑架2A、2B的三角面76操作,在针槽77内进退。
另外,在织针主体11的一侧面部分,设有用于扩开挂在织针3A、3B上线圈的扩开部件18,该线圈扩开部件18从平面图上看,是用金属制薄板变弯折成船形而做成的,其一端固着在织针主体11的一侧面部。
如图5所示,各针床4A、4B上的三角座滑架2A、2B的三角组中,上下配设着由图未表示的电磁线圈或马达控制隐现的移圈起升三角20及略呈台形的隐现式移圈接受三角21,在移圈接受三角21的侧面形成起针三角22,在起针三角22的侧面左右配设着三角组件,该三角组件是分别配设着弯纱三角而形成的。在该三角组的下方,设置着选针促动器24,该选针促动器作用于织针3A、3B的选针片14的片踵17。在选针促动器24与三角组之间,设置着压针板机构25,该压针板机构25作用于织针3A、3B的选针底脚片13之片踵16,使得织针3A、3B在编织、集圈、浮线及移圈的各位置上动作。
从前后针床4A、4B上分别立设着若干支承部件26,移圈针床27A、27B通过榫槽嵌合式滑动机构70支承在该支承部件26的上面,在该移圈针床27A、27B上,如图3所示,上面刻充有底脚片槽72,移圈针29A、29B可进退滑动地收容在该底脚片槽72内。还具有对移圈针29A、29B进行选针的选针机构30及进退操作的移圈三角31等。
如图6至图8所示,在该移圈针29A、29B上,前端形成有钩状的线圈钩搭部32,后端形成有被选针部33,在线圈钩搭部33的靠近底脚片本体34的部分,形成变细的颈部79。
线圈钩搭部32是从底脚片本体34的左右两侧延伸出细宽度的弹簧钢36,将其弯曲使其前端相接,从侧面看,将该前端部分做成钩状而形成的。底脚片本体34-侧面的弹簧钢36的近基端部被弯曲,形成为弹性部37。
上述被选针部33是这样构成的:在底脚片本体34的后端部(移圈针29A、28B的尾部)立设予定宽度为H的板38,如图6或图8所示,在该板38上,形成二种被选针用针踵40,该二种被选针用针踵40在相对于移圈针29A、29B滑动方向相位不同的状态下,穿设了予定宽度为h的槽39。每一英寸交替地并设着若干片不同相位的被选针用针踵40的同种移圈针29A、29B,在底脚片本体34后端部下面,形成有对应于不同形状的上述被选针用针踵40、后述复位三角42作用的复位用针踵部分41。
如图3所示作用于操作被选针部33之被选针用针踵40的移圈三角31及复位用针踵部分41的复位三角42配设在一个空间部分,该空间部分是由配设在各针床4A、4B上的三角座滑架2A、2B及齿口部上方的丝道导纱器形成的。
即,如图9所示,在形成上述被选针用针踵40的上述予定宽度H三角槽43的三角板44下面44a与移圈针床27A、27B的上面呈滑接状态下,移圈三角31使得三角板44从三角座滑架2A、2B的侧面部分突出,作用于复位用针踵部分41的后述复位三角42固定在支架55上,该支架55固定在三角座滑架2A、2B的侧面部分。另外,在上述三角板44的三角槽43的中央部分,穿设着操作孔46,该操作孔46使得选针机构30的促动器45的操作部分露出,该选针机构30是用来操作被选针用针踵40的。
上述促动器45是这样构成的:如图3所示,在固定在三角座滑架2A、2B表面部分的盒体48上有二位置切换电磁线圈49,一端连在二位置切换电磁线圈49上的摆动杆50固定在支承轴51上,下端作为促动器45操作部分从操作孔46突出的选针用三角板47固定在支承轴51上构成选针机构30,该选针机构30对准相对于移圈针29A、29B滑动方向不同相位的被选针用针踵40,被安装成二组(见图10和图11)。如图12所示,上述三角板47下端缘部分的靠近两端部,分别突出三角74、74,其中间部形成凹部75,在该凹部75对面的位置上,配设着作用于上述移圈针29A、29B的复位用针踵部分41的复位三角42。
此外,本实施例的形成被选针部33的被送针用针踵40的种类,在相对于移圈针29A、29B滑动方向不同相位状态下,可以为3种以上。
下面,说明上述构造横机中的移圈装置5的动作。
当三角座滑架2A、2B在针床4A、4B上方往复行走时,予定织针3A、3B的各针踵15A、15B、16被三角座滑架2A、2B下面的三角面76操作,使织针3A、3B在针槽77内被进退滑动地操作,用供纱器61供给的纱线织成予定宽度的织物。
进行通常的编织时,移圈装置5的选针机构30的二位置切换电磁线圈49通过图未示的控制装置把摆动杆47处于直立状态,为了不被三角板44的三角槽43操作,在待机位置的被选针用针踵40在被压入的状态下使三角座滑架行走。
这样,摆动杆47被控制成直立状态,在未被操作状态下推下的被选针用针踵40通过复位三角42再次复位到待机位置。
这样,当三角座滑架2A、2B通过织物端部时,移圈装置5的选针机构30在成为选针对象的移圈针29A、29B之外,被选针的移圈针29A、29B的被选针部件40通过复位三角42复位到待机位置,所以,即使三角座滑架2A、2B折返到相反方向行走,移圈针29A、29B的被选针用针踵40等也不会成为其折返行走的障碍。
下面,说明对线圈进行收针的情形。为便于说明,对把挂在前方织针3A上的线圈52转移到与其邻接的同一前方织针3A上的情形,以被转移的线圈52为例,用图13至图16进行说明。
图13中,分别表示了进退操作前方针床4A之织针3A的三角座滑架2A之三角组的一部分和操作后方移圈针床27B之移圈针29B的三角板44之三角槽43的一部分,假设三角座骨架2A在针床4A上是往左行走的,则织针3的底脚片12、送针底脚片1的各针踵15A、15B如标记A、B、C、D所示,是从左向右通过三角座滑架2的三角组的。
当前方织针3A相对于三角座滑架2A的三角组位于A的位置时,底脚片12的针踵15A在移圈提升三角20的作用下渐渐地被推上,前方织针3A上升,如图14(1)所示,线圈52打开针舌,同时该线圈52也被扩开部件18打开。
当前方织针3A相对于三角座滑架2的三角组位于B的位置时,如图14(2)所示,前方织针3A最大地伸出,同时,移圈针29B的被选针用针踵40被三角板44的三角槽43操作,移圈针29B被推出,前端的线圈钩搭部32插入被扩开部件18所打开的线圈52内,接受该线圈52。
在此状态下,当前方织针3A相对于三角座滑架2A的三角组位于C位置时,底脚片12的针踵15A被移圈引导三角20A慢慢地推下,后方织针3开始下降,同时,移圈针29B的被选针用针踵40被三角板44的三角槽43进一步稍稍推出,如图14(3)所示,该被选针用针踵40的推出是为了在前方织针3A后退时,退出关闭的针舌55部分。
当前方织针3A相对于三角座滑架2A的三角组位于D位置时,底脚片12的针踵15B通过弯纱三角23,如图14(4)所示,在图14(1)中挂在前方织针3A上的线圈挂到了伸出齿口部的移圈针29B前端的线圈钩搭部32上。
当三角座滑架2A的三角组越过织物编织部分时,移圈针29B保持着其前端线圈钩搭部32挂住线圈52的状态。
接着,在伸出齿口部的移圈针29B前端的线圈钩搭部32上挂着线圈52的形状下,驱动驱动装置69的马达66,使驱动用螺旋轴67旋转,通过导针片68及移动操作用的支架71使移圈针床27B在所定间距(例如1个单位间距量)横方向上移动,这时,由于移圈针29B前端的线圈钩搭部32的靠近本体部上形成的颈部79位于针床4A、4B齿口部分上的弯纱片等突起物上方,所以,即使使得移圈针床27B在横方向移动,也不会与弯纱片及织针3A、3B相干扰,从而可以使得移圈针床27B在横方向移动。
然后,当三角座滑架2A、2B在予定位置在针床3A、3B上反转时,以与上述相反的动作,织针3的底脚片12、选针底脚片13的各针踵15A、15B、16如图15中标记E、F、G、H所示,从右到左地通过三角座滑架2的三角组中。
即,当接受线圈52的前方织针3A相对于三角座滑架2的三角组位于E至F的位置时,如图16(1)至图16(2)所示,底脚片12的针踵15B由移圈起升三角21操作,接受线圈的前方织针3A伸出,其钩部10贯穿线圈钩搭部32的内部,把线圈52挂在钩部10上。
当接受该线圈52的前方织针3A相对于三角座滑架2的三角组位于G位置时,接受线圈的前方织针3A在移圈起升三角20的作用下慢慢下降,与此同时,移圈针29B的被选针用针踵40被三角板44的三角槽43操作,移圈针29B被推下开始下降,如图16(3)所示,原先挂在其线圈钩搭部32上的线圈52移到了接受线圈的前方织针3A的钩部10上。
然后,当接受线圈52的前方织针3A相对于三角座滑架2A的三角组位于H位置时,移圈针29的被选针用针踵40被三角板44的三角槽43降下,随着移圈针29的进一步下降,接受线圈52的前方织针3A也下降,如图16(4)所示,完成移圈动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横机的移圈装置,只是对上述实施例1中的选针机构30及被选针部件40作了变更,其他的构造及动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即,本实施例中的选针机构30是这样构成的。如图17至图20所示,在形成移圈三角31的三角板44的三角槽43中央部分,形成复位三角42,同时,在该复位三角42的两侧方安装促动器78,该促动器78从下方直接作用于移圈针29A、29B的被选针部33。
根据这样的构造,在选针机构30的操作用三角47下端缘部分的近两端部,分别突出三角74、74,使中间部分形成凹部75的宽三角板47与二位置切换电磁线圈49连动地摆动,与操作若干个移圈针29A、29B的上述实施例1相比,构造更为简单。
另外,由于复位三角42和在其两侧配设的电磁线圈78靠近设置而构成选针机构30,所以,在设置在一个三角座滑架2A、2B内的若干三角组的中间,设置本实施例的选针机构30时,可以缩短若干个三角组的距离,从而使三角座滑架2A、2B小型化,三角座滑架2A、2B的往复行走宽度也可以缩短的距离为若干三角组可缩短的距离。
再者,上述各实施例中,后方的针床可在横方向移动,但也可以做成使前方的针床能在横方向移动,或者仅使移圈针床能在横方向移动,当然也可以使移圈针床只做成前后任何一方。
此外,也可以将选针用针踵及操作它们的促动器、复位三角及复位用针踵部分的位置关系上下反过来,还可以将选针用针踵及操作它们的促动器、复位三角的个数设定为任意数。
本发明的横机,如上所述,移圈装置配设在相向设置着的针床上方,并设在进退操作各针床织针的三角座滑架间的空间部分,所以,不会使横机大型化,有效利用非工作空间,可使移圈装置紧凑小型化。
而且,为减小织物宽度而对线圈进行内收针时,在三角座滑架行走在织物的编织宽度以外时,由移圈装置的选针机构所选的移圈针的被选针部,复位到被选针前的原来状态,所以,该移圈针的被选针部不成为三角座滑架和移圈装置反转行走时的障碍,可以使三角座滑架在织物的予定宽度或织物予定宽度外的任意位置折返编织行走。这样,可以使三角座滑架在任意位置折返往复行走,就增加了单位时间的三角座滑架的往复次数(编织线圈横列数),大幅度提高织物的生产效率。
还有,在移圈针尾部形成被选针用针踵而形成被选针部,用直接作用于被选针用针踵的促动器构成选针机构的构造,可以对移圈针个别地进行选针,实行更为精密的控制。
此外,选针机构由具有不同相位的两组以上被选针部的移圈针形成,将若干相位相同的移圈针作为一组,将上述不同相位的移圈针以予定宽度单位交替配置的构造,能提高三角座滑架的行走速度,大幅度提高织物的生产率。
此外,被选针部由不同相位的从移圈针尾部附近突出的底脚片针踵和下面的复位操作面形成,在被选针部件对面部分的三角座滑架上,在三角座滑架的行走方向,并设分别作用于上述不同相位被选针用针踵的促动器,同时设置了选针机构,该选针机构设有使被选针踵部分复位到待机位置的复位三角。以及,把促动器作成二联的三角形状,对着二联形的中间凹部设置复位用三角而形成选针机构的构造,这些构造与相对于三角座滑架行走方向分别地设置选针用三角乃至复位用三角的构造相比,可以使选针机构小型化。尤其是在一个三角座滑架内设置若干三角组,在该三角组的中间部分设置选针机构的情况下,可缩短三角组间距离使整个三角座滑架小型化。

Claims (5)

1、一种有移圈装置的横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构成:
一对针床,该对针床相向呈倒V字形设置,在其互相靠近的端部之间形成齿口部;
织针,该些织针列设在上述针床的针槽上;
供纱器,该供纱器设在针床齿口部上方;
前后三角座滑架,该前后三角座滑架在针床上往复行走,在其下面设有操作上述织针进退的三角面;
移圈针床,该移圈针床由支承部件支承在上述针床上;
移圈针,该移圈针可摆动和可进退滑动地收容在移圈针床上所列设的底脚片槽内,并具有被选针部;
选针机构,该选针机构在针床齿口附近的上述三角座滑架前端作用于上述移圈针的被选针部;
上述移圈针床和针床可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有移圈装置的横机,其特征在于,在移圈针尾部形成被选针用针踵而形成被选针部,用直接作用于被选针用针踵的促动器构成选针机构。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有移圈装置的横机,其特征在于,选针机构由具有不同相位的二组以上被选针部的移圈针组成、以若干相同相位的被选针部的移圈针为一组同上述被选针部的不同相位的移圈针以予定宽度单位交替配置。
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具有移圈装置的横机,其特征在于,被选针部由在移圈针尾部附近上面相对于进退方向不同相位突出的底脚片针踵和下面形成的复位操作面构成,在被选针部对面部分的三角座滑架上,并在三角座滑架的行走方向,并设分别作用于上述不同相位被选针用针踵的促动器,同时,设置选针机构,该选针机构设有使被选针用针踵部分复位到待机位置的复位三角。
5、如权利要求3或4记载的具有移圈装置的横机,其特征在于,促动器为二联的三角形状,对着上述二联形的中间凹部设置复位用三角形成选针机构。
CN93119328A 1992-10-22 1993-10-20 有移圈装置的横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2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4233/1992 1992-10-22
JP4284233A JP2794144B2 (ja) 1992-10-22 1992-10-22 目移し装置を有する横編機
JP284233/92 1992-10-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42A true CN1087142A (zh) 1994-05-25
CN1052273C CN1052273C (zh) 2000-05-10

Family

ID=17675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193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273C (zh) 1992-10-22 1993-10-20 有移圈装置的横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398527A (zh)
EP (1) EP0594169B1 (zh)
JP (1) JP2794144B2 (zh)
KR (1) KR100249119B1 (zh)
CN (1) CN1052273C (zh)
DE (1) DE69320295T2 (zh)
ES (1) ES2118872T3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2549A (zh) * 2010-08-06 2010-11-24 太仓市永发针织机械厂 一种改进的针织机针筒
CN102105628B (zh) * 2008-07-23 2012-06-2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针驱动用三角及横编机
CN102828328A (zh) * 2012-01-26 2012-12-19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工艺和针织机
CN104499178A (zh) * 2014-12-02 2015-04-08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采用多级选针的五功位电脑横机编织机构
CN110453362A (zh) * 2019-08-22 2019-11-15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可自动复位的移圈针及具有该移圈针的移圈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24676B2 (ja) * 1994-03-17 1998-03-0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
IT1269399B (it) * 1994-09-07 1997-04-01 Alberto Frullini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il trattamento delle maglie di manufatti tessili
JPH08127948A (ja) * 1994-10-31 1996-05-21 Shima Seiki Mfg Ltd 編機のキャリアの制御方法とその装置
US6047569A (en) * 1997-05-27 2000-04-11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Method for holding a stitch loop
DE69809141T2 (de) * 1997-07-11 2003-07-24 Shima Seiki Mfg Verfahren zur Maschenbildung und Flachstrickmaschine dazu
JP3408735B2 (ja) * 1997-12-19 2003-05-1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トランスファージャック目移し機構を備えた横編機
JP3226873B2 (ja) * 1998-05-07 2001-11-05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目移し機構を備えた横編機およびその目移し方法
JP2995464B2 (ja) * 1998-05-15 1999-12-27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おける編目ループの預け置き装置
DE19954477A1 (de) * 1999-11-12 2001-06-07 Stoll & Co 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Umhängen von Maschen auf einer Strickmaschine
TW575705B (en) 2000-03-30 2004-02-11 Shima Seiki Mfg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transferring mechanism and transferring method
TW584684B (en) * 2000-05-18 2004-04-21 Shima Seiki Mfg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transfer mechanism
TW548358B (en) * 2000-08-22 2003-08-21 Shima Seiki Mfg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transfer mechanism and transferring method
JP5161108B2 (ja) * 2006-12-26 2013-03-13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選針方法および横編機
CN101954506A (zh) * 2010-09-02 2011-01-26 东华大学 一种电脑横机移圈针的数控自动铣削加工系统及其方法
CN105133167B (zh) * 2015-09-30 2016-11-16 冯加林 自动对目转移织物的横编织机
CN105113110B (zh) * 2015-09-30 2016-08-24 冯加林 可变针距的织缝一体机
CN105155127B (zh) * 2015-09-30 2017-07-18 冯加林 毛衫织物线圈可变针距自动对目转移缝合机
GB201815681D0 (en) 2018-09-26 2018-11-07 Midas Safety Innovations Ltd Knitted glov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m
CN109778411A (zh) * 2019-04-04 2019-05-21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横编织机的存圈针及其转移线圈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6859C (zh) *
GB190327730A (en) * 1903-12-17 1904-02-04 William Forman Improvements in Knitting Machines.
GB190526249A (en) * 1905-12-16 1906-12-13 Franz Anton Improved Method of Producing on Knitting Machines, Tubular Hosiery with Weft-threads.
US1531272A (en) * 1919-09-29 1925-03-31 B Z B Knitting Co Knitting machine
JPS5621854B2 (zh) * 1973-12-28 1981-05-21
JPS5621854A (en) * 1979-07-31 1981-02-2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Manufacture of tsuki board smoothly planed board
EP0103033A1 (de) * 1982-09-09 1984-03-21 COMET MARTINELLI S.r.l. Vorrichtung zum Umhängen von Nadelmaschen in Flachstrick-maschinen
JPS6221851A (ja) * 1985-07-18 1987-01-30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複合針を使用した横編機
IT1208272B (it) * 1987-04-10 1989-06-12 Martinelli Comet Srl Apparato di trasporto laterale per le macchine rettilinee da maglieria
JPS6457173A (en) * 1987-08-28 1989-03-03 Hitachi Ltd Analyzing method of automatic analyzer
JPS6468547A (en) * 1987-09-04 1989-03-14 Shima Seiki Mfg Traverse knitting machine
EP0310730A1 (en) * 1987-10-05 1989-04-12 José Abril Cullell Improvements introduced in rectilineal knitting machine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5628B (zh) * 2008-07-23 2012-06-2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针驱动用三角及横编机
CN101892549A (zh) * 2010-08-06 2010-11-24 太仓市永发针织机械厂 一种改进的针织机针筒
CN102828328A (zh) * 2012-01-26 2012-12-19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工艺和针织机
CN104499178A (zh) * 2014-12-02 2015-04-08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采用多级选针的五功位电脑横机编织机构
CN110453362A (zh) * 2019-08-22 2019-11-15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可自动复位的移圈针及具有该移圈针的移圈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73C (zh) 2000-05-10
KR100249119B1 (ko) 2000-04-01
EP0594169A1 (en) 1994-04-27
DE69320295T2 (de) 1999-04-01
JP2794144B2 (ja) 1998-09-03
DE69320295D1 (de) 1998-09-17
JPH06136641A (ja) 1994-05-17
US5398527A (en) 1995-03-21
EP0594169B1 (en) 1998-08-12
ES2118872T3 (es) 1998-10-01
KR940009398A (ko) 1994-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73C (zh) 有移圈装置的横机
CN101029429A (zh) 横机的编织用三角装置
RU2085637C1 (ru) Способ соединения краев вязаного трубчатого издел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24822C (zh) 针织机
CN101255631B (zh) 添纱编织方法及其所用的编织部件
CN1922351A (zh) 嵌花花纹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针织设计装置以及编织程序
CN1020643C (zh) 横机中线圈加针方法及装置
CN1535337A (zh) 横机的喂纱装置及横机的喂纱方法
CN1236031A (zh) 针织横机用线圈保持设备
CN1283866C (zh) 关边处理的织物和关边处理方法
CN1488014A (zh) 横机上线圈密度控制装置
CN1074475C (zh)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用具控制装置
CN108754822A (zh) 圆型针织机和用于移动圆型针织机的针的方法
CN86100472A (zh) 带毛圈或绒头的纬编衬经衬纬织物、编织方法及设备
CN1584167A (zh) 针织纱保持切断方法及装置
CN1780950A (zh) 带有改进的针驱动的、尤其是中等直径型式的圆形针织机
CN1121124A (zh) 齿轮罗纹移圈龙眼提花机
CN1023906C (zh) 一种起口针
CN1590619A (zh) 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装置和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调节器
JPS60199954A (ja) メツシユ編地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シンカ−
CN107700057A (zh) 横机编织三角、对应三角编织机构及三角转动驱动机构
CN108729005A (zh) 圆型针织机的选针器刀头、圆型针织机和用于移动圆型针织机的针的方法
KR100451314B1 (ko) 더블 랏셀 편직기 및 그 편물지
CN1008280B (zh) 制造连裤袜及类似织物的工艺及圆型针织机
US1800522A (en) Tufting-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0510

Termination date: 201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