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0619A - 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装置和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装置和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0619A
CN1590619A CN 200410068676 CN200410068676A CN1590619A CN 1590619 A CN1590619 A CN 1590619A CN 200410068676 CN200410068676 CN 200410068676 CN 200410068676 A CN200410068676 A CN 200410068676A CN 1590619 A CN1590619 A CN 1590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triangle
knitting machine
needle
contact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686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0619B (zh
Inventor
大西康司
山田刚
渡边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90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0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590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06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68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旋转针织机的期间内,完成花纹的传送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及方法。一种由以下部分构成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设置在各个导纱器上的触头片保持座(7),一面与针织机等速旋转、一面和针织组织数据传送给前述触头片保持座(7)的调节器(9),设置在设于前述导纱器上的前述触头片保持座(7)的前面、将全部前述触指复位到非作用位置上的第一复位三角(10),设置在针门部上、使释放三角(91)每旋转一圈移动到非作用位置上的第二复位三角(11),将各个导纱器所需的针织组织数据传送到前述调节器(90上的花纹控制装置。前述调节器由释放三角(91),触指(9a),使前述触指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上移动的移动机构构成。

Description

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装置和方法 及其所使用的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圆型针织机中,通过一面旋转设置在编织部的内部的调节器、一面将针织组织数据传送到编织部,进行针织物组织的变更的选针装置和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调节器。
背景技术
在为了在圆型针织机中进行针织组织的提花所使用的选针装置中,在变更针织组织时,在传统的轨道针织机中,根据针织组织更换三角。此外,本申请人自己申请有“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装置”(专利文献1),以及,通过一面围绕圆型针织机的编织部周围旋转、一面向编织部传送针织组织数据进行针织组织变更的“圆型针织机中的自行组织设定装置”(专利文献2)等。此外,还提出有各种各样的与编织部的各个导纱器上配备有电磁选针装置的电子纹编针织机相关的专利。
【专利文献1】实开昭60-1437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82565号公报
【发明的概述】
发明的内容
在传统的轨道针织机中,根据针织组织进行的三角更换,是一种不仅需要熟练的技术人员,而且还要花费几个小时的长时间的作业。在前述的专利文献1(实开昭60-143791号)的利用提花滚筒方式的选针装置中,将多个提花梳针插入到提花滚筒的梳针槽内,设定对应于针织组织的花纹。在该装置中,提花滚筒的旋转被限制在一个方向上,对于是否旋转提花滚筒,不对单个的提花滚筒进行设定,只能每旋转一次设定一回。因此,能够设定的花纹的大小也受到限制。此外,从机械结构上讲,即使提花滚筒能够用于针筒针选针,也不能用于针盘针选针。
此外,在前述专利文献2(特开2003-82565号)的自行式选针装置中,在针织机停止的状态下,进行针织组织的设定。因此,能够设定的花纹的尺寸,比前述专利文献1中的更小。进而,为了改进这种自行式选针装置,在针织机运转过程当中进行花纹设定的变更,存在着下面所述的问题。即,(1)必须使针织机的旋转与自行式选针装置同步。(2)由于使用马达作为动力源,所以自行的装置必须有电源。(3)必须考虑向自行的装置的传送针织组织数据的方法。(4)为了对应于压电元件的运动使配合状态良好,选针器触头片的后端及复位板的后端呈三角形的凹入形状,与之配合的选针器触指的前端也必须呈三角形凸出状。
在配备有电磁选针装置的电子纹编针织机中,根据存储器的容量,可以几乎没有限制地设定大的花纹。但是,必须在各个导纱器上设置调节器等选针装置,圆型针织机的制造成本会变得非常高。
本发明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旋转针织机的期间内,完成花纹的传送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及方法。此外,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上述目的的调节器。
本发明的选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装载有以下结构部件。
(a)设置在各个导纱器上的触头片保持座(7),该触头片保持座(7)由以下部分构成:至少进行一个编织/浮线选针的第一触头片(7a),对利用调节器(9)将前述触头片设定成任意的花纹的状态进行保持的保持机构(7f),将保持机构释放的释放机构(7h);
(b)一面与针织机等速地旋转、一面向前述触头片保持座(7)传送针织组织数据的调节器(9),该调节器(9)由以下部分构成:作用到前述触头片保持座的释放机构(7h)上的释放三角(9l),与前述触头片的前端部配合、传送从圆型针织机的控制器传送来的针织组织数据的触指(9a),根据从圆型针织机的控制器传送来的针织组织数据、使前述触指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上移动的移动机构(9h、9i、9e、9b);
(c)第一复位三角(10),它设置在设于各个导纱器上的前述触头片保持座(7)的前面,将全部前述触指复位到非作用位置;
(d)第二复位三角(11),它被设置在针门部,每旋转一圈使前述释放三角移动到非作用位置;
(e)花纹控制装置,将每个导纱器所需的针织组织数据传送到前述调节器(9)上。
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选针装置用的调节器,一面与针织机等速旋转,一面向至少一个触头片(7a、7b)传送针织组织数据,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部分构成:
作用到前述触头片保持座的释放机构(7h)上的释放三角(9l),
与前述触头片的前端部配合,传送从圆型针织机的控制器传送来的针织组织数据的触指(9a),
根据从圆型针织机的控制器传送来的的针织组织数据,使前述触指(9a)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上移动的移动机构(9h、9i、9e、9b)。
在另一个方案中,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选针装置用调节器,该调节器(9)以与具有配置在针织机的选针针筒上的针踵的针织工具对向的方式,配置在三角座圈上的各个导纱器上,传送针织组织数据,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部分构成:
与针织工具的针踵(2a、3a、4b)的前端部配合、传送从圆型针织机的控制器传送来的针织组织数据的触指(9a),
根据从圆型针织机的控制器传送来的的针织组织数据,使前述触指(9a)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上移动的移动机构(9h、9i、9e、9b)。
本发明的选针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各个步骤。
(a)伴随着针织机的旋转,调节器(9)移动到第一复位三角(10)的位置,复位导针片(9j)被第一复位三角(10)压入。
(b)该复位导针片的运动经由可旋转的杆(9k)推压前述导针片(9b),被推压的导针片(9b)与制动器(9e)配合,并被保持在非作用位置。
(c)在不向第一电磁线圈(9h)上外加电压的情况下,如果只在具有进行针织/浮线选针的第一触头片(7a)的第一选针部处触头片(7a)未被触指压入,则成为浮线选针,如果只在进行针织/集圈选针的第二选针部处触头片(7b)未被触指(9a)压入,则成为集圈选针。
(d)如果向第一电磁线圈(9h)上外加电压,在前述第一、第二选针部利用触指(9a)将触头片(7a、7b)一起压入,则成为针织选针。
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装置及方法,将从圆型针织机传送来的调节器的针织组织数据、和圆型针织机的旋转一起,传送给设置在所有导纱器上的触头片保持座。因此,无需熟练的技术,即可在针织机旋转的期间内完成花纹的传送。从而,可以降低圆型针织机的制造成本,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故障少的圆型针织机。
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调节器,无需考虑到触指与触头片的配合状态而制成特殊的形状,而且耐久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a)是编织部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b)表示织针、底脚片等的配置。
图2(a)是触头片保持座的纵剖面图,(b)是配置在触头片保持座上的触头片的平面图。
图3(a-1)(b-1)(c-1)是图2中的A-A横剖面图,(a-2)(b-2)(c-2)是图2中的B-B剖面图。各图表示伴随着针织机的旋转,调节器9和第一复位三角10的关系。
图4表示在调节器9不改变针织组织时的调节器9与第一复位三角10的关系。(a)是向第二电磁线圈9m上外加电压,将释放三角9l锁定在非作用位置上的状态的A-A横剖面图,(b)是相同情况的B-B剖面图。
图5(a)是表示向第二电磁线圈9m上外加电压,解开释放三角9l的锁9r的状态的横剖面图。(b)是表示第二电磁线圈9m将释放三角锁定在作用位置的状态的横剖面图。
图6是利用第二复位三角11将释放三角9l压入的状态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触头片保持座(7),优选进一步包括进行针织/集圈选针的第二触头片(7b)。
优选将前述调节器(9)埋设在旋转针筒和/或旋转针盘内。
使前述触指(9a)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上移动的移动机构,也可以包含沿左右方向运动的导针片(9b)。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设置一个将前述导针片(9b)的左右方向的运动变换成前述触指(9a)向深度方向运动的连杆机构(9c)。此外,优选设置一个制动器(9e),当前述导针片(9b)移动到非作用位置上时,将其保持在该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利用第一电磁线圈(9h)解除前述导针片(9b)被保持在非作用位置上的状态。此外,优选地,在前述导针片(9b)中内置一个第一弹簧(9d),该弹簧以使其本身移动到作用位置的方式加载。
优选地,与前述第一复位三角(10)对向地设置复位导针片(9j),该复位导针片的运动经由可旋转的杆(9k)被传递给前述导针片(9b),使前述导针片(9b)移动到非作用位置。
此外,优选设置第二电磁线圈(9m),用于在前述释放三角(9l)被前述第二复位三角(11)压入后,将前述释放三角(9l)保持在作用位置或非作用位置。优选地,在前述第二复位三角(11)的前端部安装弹性构件,以便在施加过负荷时缩回。
在本发明的调节器中,优选地,前述编织工具是触头片保持座(7)。此外,也可以直接作用到织针或底脚片上。
在本发明的选针方法中,优选地,在从不改变针织组织数据的状态向改变针织组织数据的状态转移时,优选地,先执行下面的步骤。
(a)当安装在针门部的第二复位三角(11)将释放三角(9l)压入时,同时向第二线圈(9m)上外加电压,解除释放三角(9l)的锁(9r)。
(b)已经将锁(9r)解开的释放三角(9l),借助内置的复原力,和复位导针片(9j)一起从非作用位置移动到作用位置上。
(c)之后,第二电磁线圈(9m)立即将释放三角(9l)锁定在作用位置。
这时,优选地,直到调节器(9)到达针门部之前,利用控制针织机的速度的控制装置,将针织机的速度切换到低速运动。
此外,在接着本发明的选针方法改变针织组织数据时,优选进一步包括以下的步骤。
(a)在调节器(9)到达针门部之前,向第二电磁线圈(9m)上外加电压,解开释放三角(9l)的锁(9r)。
(b)释放三角(9l)被安装在针门部上的第二复位三角(11)压入,但由于释放三角(9l)的锁(9r)被解开,所以,当通过第二复位三角(11)所在的部位(针门部)时,释放三角(9l)和复位导针片(9j)一起移动到作用位置。
(c)随后,第二电磁线圈(9m)立即将释放三角锁定在作用位置。
(d)其次,再实施本发明的选针方法的各个步骤。
【实施例1】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是编织部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图1(b)表示织针、底脚片等的配置。图中,标号1表示选针针筒。在选针针筒的外周,沿轴线方向形成多个针槽。在各个针槽1a内,容纳沿垂直方向自由滑动的织针2,各个织针至少具有一个控制针踵2a。
在织针的正下方,配置用于使织针2上升的、由U字型的弹性体构成的侧簧底脚片3。侧簧底脚片3至少具有一个控制针踵3a。
在侧簧底脚片3的下侧,以从侧簧底脚片3的大致中央起覆盖下部的方式容纳提花底脚片4。在提花底脚片4的杆4a上,设置用于选择织针2的针织、集圈、浮线位置的至少一个提花针踵4b。提花针踵4b在邻接的底脚片中构成相互分离倾斜的针踵列。提花底脚片4的下端部,能够以半圆形凸出部4c为支点,在有限的范围内沿着选针针筒轴的半径方向摆动。在半圆形凸出部4c的相反侧,设置控制针踵4d,以便可靠地进行提花底脚片4的摆动,利用外部三角7j(图2)限制控制针踵4d的上下运动。
与旋转针筒成一整体安装的驱动齿轮5,位于旋转针筒1的下侧,由图中未示出的作为驱动源的马达等驱动,与旋转针筒以相同的速度旋转。
在驱动齿轮5的上部,以覆盖驱动齿轮的方式设置三角座圈6。在三角座圈上,配置作为提花装置的触头片保持座7。
控制织针2和侧簧底脚片3用的三角保持座8,结合到前述触头片保持座7的上部。
图2(a)是触头片保持座的纵剖面图,图2(b)是配置在触头片保持座上的触头片的平面图。在触头片保持座7上,与前述提花底脚片4的前述提花针踵4b对向地并列配置触头片7a、7b(参照图4)。触头片由进行针织/浮线选针的第一触头片7a,和进行针织/集圈选针的第二触头片7b构成。这些第一触头片7a和第二触头片7b,以能够沿着设置成水平方向的触头片导向槽7c移动的方式被收存。在触头片的背面安装有第一弹簧7d,触头片不断地沿着作用方向将第一弹簧7d的复原力作用于提花针踵4b。在触头片的侧面上设置两个锁槽7e,使得触头片保持在相对于前述提花针踵4b的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上。以贯穿锁槽的方式配置触头片制动器7f,用两个锁槽7e保持触头片的作用位置或非作用位置。与触头片制动器7f相邻接,配置第二弹簧7g,利用第二弹簧7g的复原力,触头片制动器7f以一直施加向下方的力的方式起作用。在触头片制动器7f的下侧,为了解除触头片制动器7f的保持状态,将触头片制动器7f推向上方,配置工作三角7h。利用和旋转针筒以相同速度旋转的释放三角(9l)(后面描述),将工作三角7h推向外方,解除触头片制动器7f的保持状态。在工作三角7h的背后,容纳有第三弹簧7i,第三弹簧7i的复原力沿工作三角7h突出去的方向作用。在触头片保持座7的下部,与控制针踵4d对向地配置前述外部三角7j。
考虑到现有针织机,前述提花底脚片4(参照图1)的提花针踵4b的横列数为四列至三十七列比较恰当。当列数多时,可以设定的花纹的范围变宽,但所使用的部件的数目增加,必须加高针筒的高度。在图中所示的提花底脚片4上,可以安装多达8列的提花针踵4b。
在触头片保持座7上,安装数目与提花底脚片4的提花针踵4b的列数相当的触头片。通过触头片的前端作用到或不作用到提花底脚片4的提花针踵4b上,进行织针的选针。即,当触头片的前端不作用到提花底脚片4的提花针踵4b上时,侧簧底脚片3保持垂直位置,其结果是,侧簧底脚片3的控制针踵3a配合到起针三角8a上,侧簧底脚片3上升,使其正上方的织针2上升。此外,当触头片的前端作用到提花底脚片4的提花针踵4b上时,侧簧底脚片3被提花底脚片4的上端部压入,结果是,侧簧底脚片3的控制针踵3a不与起针三角8a配合,侧簧底脚片3不上升,从而,其上方的织针2也不上升。
进而,为了进行针织、集圈、浮线三个位置的选针,进行如下的操作。即,在各个导纱器的第一选针部,第一触头片7a作用到提花针踵4b上,选针为浮线。接着,在各个导纱器的第二选针部,第二触头片7b作用到提花针踵4b上,选针为集圈。在第一选针部及第二选针部,不受触头片作用的提花针踵4b选针为针织。
下面,参照图3对埋设到旋转针筒或旋转针盘内的调节器9、90的机构进行说明。图3(a-1)(b-1)(c-1)是图2中的A-A横剖面图,图3(a-2)(b-2)(c-2)是图2中的B-B剖面图。
如图3(a-2)所示,在与针织机以相同速度旋转的调节器9上,为了根据针织组织数据传送前述触头片保持器7的触头片7a。7b的花纹设定,在对应于触头片7a、7b的位置上,配置与触头片7a、7b的数目相应数量的触指9a。在触指9a的背后,配置L形的导针片9b,触指9a和导针片9b的短端部由连杆机构9c连接。连杆机构9c将导针片9b的左右方向的运动变换成触指向深度方向的运动。
当导针片9b移动到非作用位置时,制动器9e与之邻接,以便保持该位置。在导针片9b的长端部上形成凸出部9f,在制动器9e上,在对应于导针片9b的凸出部9f的位置上形成凹部9g。制动器9e,在其大致的中央部被轴支承,其一端形成前述凹部9g,其另一端与第一电磁线圈9h的柱塞9i连接。
如果向第一电磁线圈9h上外加电压,则锁定状态被解除,导针片9b移动到作用位置。由于在导针片9b的长端部中内置第一弹簧9d,所以,第一弹簧9d的复原力使导针片9b移动到作用位置上。反之,如果不向第一电磁线圈9h上外加电压,则保持锁定状态,导针片9b保持在非作用位置。
由前述触指9a、导针片9b、制动器9e、第一电磁线圈9h等构成的单元成一整体地组装到调节器9的筐体内,以和前述提花底脚片4的提花针踵4b的横列数相同数目叠层起来。
如图3(a-1)所示,在触指9a的下部,与设置在前述触头片保持座7之前的第一复位三角10对向地配置复位导针片9j。复位导针片9j被第一复位三角10压入,设置在复位导针片9j背后的杆9k旋转,借助旋转的杆9k将前述导针片9b移动到非作用位置。
即,在借助调节器9改变针织组织数据时,利用复位导针片9j使全部触指9a移动到非作用位置,然后,由针织组织数据决定是否向第一电磁线圈9h上外加电压,将花纹的排列传递给触指9a。
如图2、4、5所示,在复位导针片9j的更下部,与设置在针门部上的第二复位三角11对向地配置释放三角9l。在释放三角9l被第二复位三角11压入之后,通过用于将释放三角9l保持在作用位置或非作用位置上的槽与第二电磁线圈9m的前端部的配合,选择作用位置或非作用位置。
优选地,第二复位三角11的前端部用一个弹性构件支承,以便当施加过负荷时所述第二复位三角11缩回。借此,可以防止由超过所需的负荷引起的第二复位三角11等的损伤。
此外,优选地,调节器的第一电磁线圈9h使用自吸附式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9m使用推挽式电磁线圈。
如图5(a)所示,设置当释放三角9l被第二复位三角11压入时,复位导针片9j也同时压入的配合部。该配合部由镶嵌到复位导针片9j的突起部9o上的释放三角9l的槽部9p构成。
在调节器9不改变针织组织数据的情况下,复位三角9j、释放三角9l、所有触指9a变成缩回状态,不处于与触头片保持座7的触头片及工作三角7h配合的位置上。
下面,说明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A〕当伴随着针织机的旋转,调节器9移动到第一复位三角10的位置处时(图3(b-1)),复位导针片9j被第一复位三角10压入,这时,杆9k旋转,推压导针片9b(图3(b-2))。被推押的导针片9b与制动器9e配合,将安装在制动器9e上的第一电磁线圈9h的柱塞9i吸附到柱塞主体上。然后,如果复位导针片9j通过第一复位三角10(图3(c-1)),则导针片9本身试图借助内置的第一弹簧9d复原。
这时,如果向第一电磁线圈9h上外加电压,则柱塞9i吸附在第一电磁线圈9h上不动,试图复原的导针片9b被制动器9e阻止。这时触指9a处于缩回的状态。在这种状态,触头片保持座7的触头片7a、7b不被制动器9的触指9a压入。如果只在前述第一选针部处,触头片7a不被触指9a压入的话,则成为浮线选针,如果只在前述第二选针部处,触头片7b不被触指9a压入,则成为集圈选针。
与此相反,如果向第一电磁线圈9h上外加电压,则柱塞部9i失去磁力,由于制动器9e借助将自身上推的第二弹簧9q进行旋转,所以,不能使导针片9b停止。这时将导触指9a变成突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触头片保持座7的触头片7a、7b被触指9a压入。如果在前述第一、第二选针部,触头片7a、7b一起被触指9a压入的话,则成为针织选针。
〔B〕在调节器9必须改变针织组织数据的情况下,决定是否以针门部作为起点,以每转一圈为单位进行花纹的改变。
此外,在进行花纹的改变的情况下,优选地,令针织机的旋转速度低于通常的编织速度,以便可靠地进行花纹的改变。
下面,说明(1)~(3)各个阶段的工作原理。
(1)在调节器9从不改变针织组织数据的状态向改变针织组织数据的状态转移的情况下,直到调节器9到达针门部之前,利用控制针织机的速度的控制装置,将针织机的速度切换到低速运转。当安装在针门部的第二复位三角11将安装在调节器9的下部的释放三角9l压入时,同时向第二电磁线圈9m上外加电压,将释放三角9l的锁9r解开。被解开锁9r的释放三角9l,借助内置于释放三角9l内的第三弹簧9s的复原力,与复位导针片9j一起从非作用位置突出到作用位置(参照图5(a))。紧接着,第二电磁线圈9m将释放三角9l锁定在作用位置(参照图5(b))。然后,根据〔A〕的步骤,改变花纹。
(2)在调节器9接着阶段(1)改变针织组织数据时,针织机的速度继续低速运转,在调节器9到达针门部之前,向第二电磁线圈9m上外加电压,解开释放三角9l的锁9r。释放三角9l被安装在针门部第二复位三角11压入(参照图6),但由于释放三角9l的锁9r被解开(参照图5(a)),所以,当通过第二复位三角11的部位(针门部)时,第二释放三角9l和复位导针片9j一起突出到作用位置。紧接着,第二电磁线圈9m将释放三角9l锁定在作用位置(参照图5(b))。然后以〔A〕的步骤,进行花纹的改变。
(3)在调节器9从变更针织组织数据的状态向中止针织组织数据的变更状态转移时,针织机的速度以低速旋转,调节器9到达针门部之前,向第二电磁线圈9m上外加电压,解开释放三角9l的锁9r。但第二复位三角11将释放三角9l压入时,同时向第二电磁线圈9m上外加电压,将释放三角9l锁定在非作用位置(参照图4(a))。当调节器9通过第二复位三角11时,针织机的旋转速度返回到通常运转的速度。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对将调节器埋设在圆型针织机的旋转针筒中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仅在旋转针筒上,而且也可以在旋转针盘上设置调节器90。也可以在旋转针筒和旋转针盘两者上设置调节器9、90(参照图1)。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在调节器中使用两种柱塞,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替换成进行同样动作的电磁调节器、气缸等加以实施。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对将调节器用作向触头片保持座上传送针织组织数据的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作为直接控制织针及底脚片等编织工具的选针装置使用。
在传统的针织机中,如特开2000-17550所述,使用压电选针装置,利用压电元件的弯曲运动,使安装在压电元件的前端上的触指选择处于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因此,压电元件随着时间恶化,会导致动作失灵,这时必须进行更换。进而,如前述专利文献2(特开2003-82565)所述,由于沿上下方向选择触指的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所以,选针器触头片的后端及复位板的后端呈三角形的凹状,与之配合的选针器触指的前端也必须呈三角形的凸出状,以便确保配合状态。
本申请使用的调节器,由于沿深度方向选择触指的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所以,无需这种特殊的形状。进而,当触指位于非作用位置时,处于缩回的状态,所以即使发生某种异常时,也不会与其它构件碰撞。
【实施例5】
埋设在旋转针筒或旋转针盘内的调节器,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描述的装置,也可以使用压电元件加以实施。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它利用压电元件的弯曲运动,使安装在压电元件前端的触指选择处于作用位置或非作用位置,将针织组织数据传送给触头片保持器。

Claims (18)

1.一种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装载有以下结构部件:
(a)设置在各个导纱器上的触头片保持座(7),该触头片保持座(7)由以下部分构成:至少一个进行编织/浮线选针的第一触头片(7a),对利用调节器(9)将前述触头片设定成任意的花纹的状态进行保持的保持机构(7f),将保持机构释放的释放机构(7h);
(b)一面与针织机等速地旋转、一面向前述触头片保持座(7)传送针织组织数据的调节器(9),该调节器(9)由以下部分构成:作用到前述触头片保持座的释放机构(7h)上的释放三角(9l),与前述触头片的前端部配合、传送从圆型针织机的控制器传送来的针织组织数据的触指(9a),根据从圆型针织机的控制器传送来的针织组织数据、使前述触指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上移动的移动机构(9h、9i、9e、9b);
(c)第一复位三角(10),它设置在设于各个导纱器上的前述触头片保持座(7)的前面,将全部前述触指复位到非作用位置;
(d)第二复位三角(11),它被设置在针门部,每旋转一圈使前述释放三角移动到非作用位置;
(e)花纹控制装置,将每个导纱器所需的针织组织数据传送到前述调节器(9)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前述触头片保持座(7)进一步包括进行针织/集圈选针的第二触头片(7b)。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前述调节器(9)埋设在旋转针筒和/或旋转针盘内。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使前述触指(9a)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上移动的移动机构,包含沿左右方向运动的导针片(9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设置将前述导针片(9b)的左右方向运动变换成前述触指(9a)的深度方向的运动的连杆机构(9c)。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设置当前述导针片(9b)移动到非作用位置时、保持该位置的制动器(9e)。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利用第一电磁线圈(9h)将前述导针片(9b)在非作用位置上的保持状态解除。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在前述导针片(9b)中内置一个第一弹簧(9d),该弹簧以使其本身移动到作用位置的方式加载。
9、如权利要求4至8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与前述第一复位三角(10)对向地设置复位导针片(9j),该复位导针片的运动经由可旋转的杆(9k)被传递给前述导针片(9b),使前述导针片(9b)移动到非作用位置。
10、如权利要求4至9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设置第二电磁线圈(9m),用于在前述释放三角(9l)被前述第二复位三角(11)压入后,将前述释放三角(9l)保持在作用位置或非作用位置。
11、如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在前述第二复位三角(11)的前端部安装弹性构件,以便在施加过负荷时缩回。
12、一种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中的调节器,在一面与针织机等速旋转,一面向至少一个触头片(7a、7b)传送针织组织数据,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部分构成:
作用到前述触头片保持座的释放机构(7h)上的释放三角(9l),
与前述触头片的前端部配合,传送从圆型针织机的控制器传送来的针织组织数据的触指(9a),
根据从圆型针织机的控制器传送来的的针织组织数据,使前述触指(9a)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上移动的移动机构(9h、9i、9e、9b)。
13、一种圆型针织机的选针装置中的调节器,该调节器(9)与具有配置在针织机的选针针筒上的针踵的针织工具对向地配置在三角座圈上的各个导纱器上,传送针织组织数据,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部分构成:
与针织工具的针踵(2a、3a、4b)的前端部配合、传送从圆型针织机的控制器传送来的针织组织数据的触指(9a),
根据从圆型针织机的控制器传送来的的针织组织数据,使前述触指(9a)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上移动的移动机构(9h、9i、9e、9b)。
14、如权利要求12至13所述的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调节器的移动机构(9h、9i、9e、9b)按照前述触头片(7a、7b)或编织工具的针踵(2a、3a、4b)的数目可叠层地装入。
15、一种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各个步骤:
(a)伴随着针织机的旋转,调节器(9)移动到第一复位三角(10)的位置,复位导针片(9j)被第一复位三角(10)压入。
(b)前述复位导针片的运动,经由可旋转的杆(9k)推压前述导针片(9b),被推压的导针片(9b)与制动器(9e)配合,并被保持在非作用位置。
(c)在不向第一电磁线圈(9h)上外加电压的情况下,如果只在进行针织/浮线选针的第一选针部处触头片(7a)未被触指压入,则成为浮线选针,如果只在进行针织/集圈选针的第二选针部处触头片(7b)未被触指(9a)压入,则成为集圈选针。
(d)如果向第一电磁线圈(9h)上外加电压,在前述第一、第二选针部利用触指(9a)将触头片(7a、7b)一起压入,则成为针织选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方法,在从不改变针织组织数据的状态向改变针织组织数据的状态转移的选针方法中,先执行以下步骤:
(a)当安装在针门部的第二复位三角(11)将释放三角(9l)压入时,同时向第二线圈(9m)上外加电压,解除释放三角(9l)的锁(9r)。
(b)将锁(9r)解开的释放三角(9l),借助内置的复原力,和复位导针片(9j)一起,从非作用位置移动到作用位置上。
(c)之后,第二电磁线圈(9m)立即将释放三角(9l)锁定在作用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方法,直到调节器(9)到达针门部为止,利用控制针织机的速度的控制装置将针织机的速度切换到低速运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方法,在接着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各个步骤改变针织组织数据时的选针方法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在调节器(9)到达针门部之前,向第二电磁线圈(9m)上外加电压,解除释放三角(9l)的锁。
(b)释放三角(9l)被安装在针门部上的第二复位三角(11)压入,但由于释放三角(9l)的锁(9r)被解开,所以,当通过第二复位三角(11)所在的部位(针门部)时,释放三角(9l)和复位导针片(9j)一起移动到作用位置。
(c)随后第二电磁线圈(9m)立即将释放三角锁定在作用位置。
(d)接着,实施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各个步骤。
CN 200410068676 2003-09-03 2004-09-02 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装置和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调节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906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11194A JP4213544B2 (ja) 2003-09-03 2003-09-03 丸編機における選針装置並びに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アクチュエータ
JP311194/2003 2003-09-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0619A true CN1590619A (zh) 2005-03-09
CN1590619B CN1590619B (zh) 2010-04-28

Family

ID=34308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6867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90619B (zh) 2003-09-03 2004-09-02 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装置和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213544B2 (zh)
CN (1) CN1590619B (zh)
DE (1) DE102004041458A1 (zh)
IT (1) ITTO20040576A1 (zh)
TW (1) TWI34850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7021A (zh) * 2014-12-31 2017-11-28 E.O.S.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为纺织机器选择针脚形成元件的系统
WO2020010877A1 (zh) * 2018-07-13 2020-01-1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舌针经编机的选针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BS20070104A1 (it) * 2007-07-24 2009-01-25 Santoni & C Spa Macchina circolare monocilindro per calze da uomo con aghi sul platorello
CN102864572A (zh) * 2012-10-16 2013-01-09 无锡市佳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选针器安装机构
CN103510267B (zh) * 2013-10-23 2015-10-21 汕头市喜达兴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上下电脑提花圆机
ITUB20150954A1 (it) * 2015-05-29 2016-11-29 Santoni & C Spa Dispositivo di supporto e comando per macchine tessili circolari
CN106637649B (zh) * 2017-02-20 2023-04-14 福建佰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
CN110029436B (zh) * 2019-04-11 2024-02-09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2565A (ja) * 2001-09-11 2003-03-19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丸編機における自走組織設定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7021A (zh) * 2014-12-31 2017-11-28 E.O.S.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为纺织机器选择针脚形成元件的系统
CN107407021B (zh) * 2014-12-31 2019-05-17 E.O.S.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为纺织机器选择针脚形成元件的系统
WO2020010877A1 (zh) * 2018-07-13 2020-01-1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舌针经编机的选针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4041458A1 (de) 2005-04-14
TW200510593A (en) 2005-03-16
TWI348508B (en) 2011-09-11
JP2005076160A (ja) 2005-03-24
ITTO20040576A1 (it) 2004-11-26
JP4213544B2 (ja) 2009-01-21
CN1590619B (zh) 201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73C (zh) 有移圈装置的横机
CN1590619A (zh) 圆型针织机中的选针装置和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调节器
CN1922351A (zh) 嵌花花纹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针织设计装置以及编织程序
CN1535337A (zh) 横机的喂纱装置及横机的喂纱方法
CN1078275C (zh) 圆型针织机中的针织工具控制装置
CN101029429A (zh) 横机的编织用三角装置
CN1488014A (zh) 横机上线圈密度控制装置
CN1074475C (zh)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用具控制装置
CN1271268C (zh) 横机的喂纱装置
CN1780950A (zh) 带有改进的针驱动的、尤其是中等直径型式的圆形针织机
CN101050580A (zh) 织造具有可变绒头高度的绒头织物的方法
CN102121166B (zh) 适应于织针、弹性针脚和推针脚组合的三角编织机构
CN1294317C (zh) 滚筒洗衣机及其升降组件
CN2661729Y (zh) 针织机的变色头结构
CN105803663B (zh) 一种电脑提花机的防尘装置
CN1257323C (zh) 针织机用选针装置以及选针用指状件组件
CN107700057A (zh) 横机编织三角、对应三角编织机构及三角转动驱动机构
CN201501969U (zh) 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
CN108677370B (zh) 针织圆纬机上盘提花机构、提花编织机构及针织圆纬机
CN1836065A (zh) 横机的三角座滑架的驱动装置
CN202090145U (zh) 适应于织针、弹性针脚和推针脚组合的三角编织机构
CN1407158A (zh) 圆型针织机中的自动运行花纹设定装置
CN1162658A (zh) 压电体控制装置和带有该装置的编织工具控制装置
CN1098944C (zh) 镶花边机中拨叉的驱动选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284110C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电源布线方法与半导体集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

Termination date: 201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