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9932A - 内燃机的供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供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9932A
CN108699932A CN201780002943.XA CN201780002943A CN108699932A CN 108699932 A CN108699932 A CN 108699932A CN 201780002943 A CN201780002943 A CN 201780002943A CN 108699932 A CN108699932 A CN 108699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achine oil
machine
internal combustion
combustion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29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9932B (zh
Inventor
小口智弘
本田绚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99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9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9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99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6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crankshafts or connecting rods with lubricant passageways, e.g. b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2Closed-circuit lubricat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M1/02 - F01M1/1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6Controlling lubricant pressure or quant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8Indicating or safety devices
    • F01M1/20Indicating o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lubricant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feeding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01M2001/0207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ump
    • F01M2001/0215Electrical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2Closed-circuit lubricat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M1/02 - F01M1/10
    • F01M2001/123Closed-circuit lubricat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M1/02 - F01M1/10 using two or more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电动式油泵工作,且构成推测副室的机油残留量的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或检测该机油残留量的机油残留量检测装置。如果在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时,推测出或检测出副室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控制单元就进行机油补充控制,在该机油补充控制下,让电动式油泵工作,向副室内补充机油。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供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将机油供向内燃机的各个部分的供油装置。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液压单元,液压单元包括高压室、中压室以及作液压介质的贮存箱用的低压室,低压室经限流开口与中压室连通,该限流开口穿过位于低压室和中压室之间的分隔壁。
而且,目前,已知有利用液压介质控制发动机(内燃机)的进排气门工作的液压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可变气门机构(相当于液压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该可变气门机构具有油压单元,该油压单元内部具有充填有将成为动力传递介质的机油的油路,油路位于旋转的凸轮和排气门等之间,打开设置在油路上的电磁阀来调节油路的机油量,这样一来,就能够自由地控制气门的开关时刻和开关量。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4-479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8-3089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像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那样,作为液压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之一例,有用机油作液压介质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例如,机油从由内燃机驱动的机械式油泵经供油通路供向该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
在由所述机械式油泵将机油供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情况下,因为在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的那段时间内,所述机械式油泵会停止,所以机油不会供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内。如果在所述机械式油泵已停止时,内燃机也刚停止不久的话,还会有机油残留在所述供油通路内。但如果内燃机停止的时间较长,所述供油通路内的机油就会从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内的间隙中等漏出来,从所述供油通路跑出来。在所述供油通路内的机油这样跑出来的情况下,如果在启动内燃机时不用机油填满供油通路,就无法让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工作,内燃机的响应性就会变差。
为防止所述不良现象能够想到以下做法: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压单元那样,形成将会成为油箱的低压室,在启动内燃机时,利用蓄积在所述油箱内的机油让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工作。
然而,在内燃机停止的那段时间内,机油也会从形成在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间隙中漏出来,因此机油也从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内跑出来。能够用贮存在油箱内的机油来补充从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内跑出来的那部分机油,但如果内燃机停止的时间较长,油箱内的机油就有可能枯竭。为防止油箱内的机油枯竭,就需要将油箱的容积设计得较大,但油箱的容积会受到内燃机大小的限制。因此,仅靠设置油箱难以防止发动机长时间停止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正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让具有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内燃机长时间停止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该内燃机的响应性变差。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以内燃机的供油装置为对象。该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包括: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电动式油泵、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机油贮存部、控制装置以及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或机油残留量检测装置。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内燃机上,利用油压将根据该内燃机的输出旋转的凸轮的动力传递给气门而将该气门打开、关闭;所述电动式油泵靠从蓄电装置供来的电力工作,且将机油供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用于将从所述电动式油泵喷出的机油供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所述机油贮存部布置在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中且所述凸轮的上游侧,贮存从所述电动式油泵喷出的机油,并且当所述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时,将贮存的所述机油供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动式油泵工作;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推测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所述机油残留量检测装置检测该机油残留量。如果在所述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时,由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推测出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或者由所述机油残留量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机油补充控制,即让所述电动式油泵工作,向所述机油贮存部补充机油。
根据该构成方式,就是在让内燃机长时间停止时,残留在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也会比机油规定残留量多。因此,在让内燃机长时间停止时,能够抑制该内燃机的响应性变差。
具体而言,如果在所述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时,由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推测出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或者由所述机油残留量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换句话说,当所述控制装置判断出:由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推测出的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或者由所述机油残留量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时,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机油补充控制,在该机油补充控制下,让所述电动式油泵工作,向所述机油贮存部补充机油。
此时,只要将所述机油规定残留量设定为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能够工作那么多,即使在让内燃机长时间停止,机油从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和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内跑出来了,也能够利用贮存在所述机油贮存部的机油使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内充满机油。在启动内燃机时,就能够让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马上工作。因此,在让内燃机长时间停止时,能够抑制该内燃机的响应性变差。
在所述内燃机的供油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该内燃机的供油装置还包括:推测从所述电动式油泵喷出的机油的粘度的机油粘度推测装置;所述电动式油泵能够根据从所述蓄电装置供来的电力的大小改变机油的喷出压力;所述控制装置在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时,根据在所述内燃机即将处于停止状态以前且该内燃机正在工作的过程中由所述机油粘度推测装置推测出的推测机油粘度决定供向所述电动式油泵的电力量的大小,并且所述电动式油泵靠决定下来的该电力量工作。
一般情况下,为了让从油泵喷出的机油到达规定的部位,机油的粘度越高,就需要让供向所述电动式油泵的电力越大,用较高的喷出压力喷出机油,或者让所述电动式油泵的工作时间较长。亦即,机油的粘度越高,就需要使供向所述电动式油泵的电力量越大。
因此,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由所述机油粘度推测装置推测出的机油的粘度,改变供向所述电动式油泵的电力的大小和向所述电动式油泵供电的时间的长短二者中至少之一,并由该改变过来的电力和时间决定供向所述电动式油泵的电力量的大小,所述电动式油泵靠该决定下来的电力量工作。这样一来,就能够根据机油的粘度让所述电动式油泵靠适当的电力量工作,从而能够将所述蓄电装置的功耗抑制在最小限度上。
优选,在所述发动机的供油装置中,该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包括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构成为:根据从所述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时算起实际经过的时间推测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由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推测出的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时,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
也就是说,因为内燃机停止时的漏油现象是从油路和气门之间的间隙等发生的,所以每规定时间内的所述机油贮存部的机油减少量就能够根据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结构决定下来。因此,能够根据从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时算起实际经过的时间,推测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
因此,根据从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时算起实际经过的时间推测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当该推测出的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所述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时,便能够在所述机油贮存部的机油残留量在所述规定残留量以下的那一时刻适当地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
优选,在所述内燃机的供油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在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时,供给机油直到所述机油贮存部被机油充满为止,且等机油充满所述机油贮存部后,所述控制装置让所述电动式油泵停止。
根据该构成方式,进行了所述机油补充控制以后,所述机油贮存部就被机油充满,故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到需要进行下一个所述机油补充控制为止的时间。这样一来,在让内燃机长时间停止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该内燃机的响应性变差。
优选,在构成为在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时,供给机油一直供到所述机油贮存部被机油充满的内燃机的供油装置中,该内燃机的供油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的油压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当由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检测油压达到规定油压以上时,所述控制装置则判断:所述机油贮存部已充满机油。
也就是说,当所述机油贮存部被机油充满以后,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就会被机油充满。如果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被机油充满,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内的油压就会上升。因此,当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内的油压达到规定油压以上时,所述机油贮存部就会被机油充满。
因此,当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内的油压达到规定油压以上时,所述控制装置则判断所述机油贮存部已被机油充满,由此就能够适当地判断所述机油贮存部被机油充满的时刻。其结果是,能够将让机油充满所述机油贮存部为止所需要的所述蓄电装置的功耗抑制在最小限度上。
优选,在所述内燃机的供油装置中,还包括机械式油泵,利用在所述内燃机生成的驱动力驱动所述机械式油泵,所述机械式油泵将机油供向所述内燃机的润滑部;所述电动式油泵是一种不将机油供向所述润滑部,仅将机油供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油泵。
根据该构成方式,因为所述电动式油泵仅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供油,所以只要将为满足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所要求的油压所需要的电力供向所述电动式油泵即可。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所述蓄电装置的功耗。
在包括所述机械式油泵的内燃机的供油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该内燃机的供油装置还包括: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润滑部用供油通路、润滑部侧油压检测装置、辅助供油通路以及单向阀。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的油压;所述润滑部用供油通路将从所述机械式油泵喷出的机油供向所述润滑部;所述润滑部侧油压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润滑部用供油通路的油压;所述辅助供油通路连接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和所述润滑部用供油通路;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辅助供油通路上,允许机油从所述润滑部用供油通路流入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另一方面,阻止机油从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流入所述润滑部用供油通路;所述气门具有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进气侧的进气门和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排气侧的排气门;在所述进气侧和所述排气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具有进气侧连通油路和排气侧连通油路,所述进气侧连通油路用于将机油供向所述进气侧的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具有进气侧连通油路和排气侧连通油路,所述进气侧连通油路用于将机油供向所述进气侧的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所述排气侧连通油路用于将机油供向所述排气侧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所述润滑部侧油压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润滑用供油通路上且与所述单向阀相对应的位置的下游侧;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上与所述单向阀相对应的位置的下游侧且所述进气侧连通油路与所述排气侧连通油路二者的上游侧。
根据该构成方式,设置所述单向阀,以阻止机油从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流入所述润滑部用供油通路。因此,能够很可靠地仅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供给从所述电动式油泵喷出的机油。
由于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和润滑部侧油压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单向阀的下游侧,因此,能够以良好的精度检测通过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供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油压和通过所述润滑部用供油通路供向所述润滑部的油压。
在所述内燃机的供油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具有:第一传递室、第二传递室以及油压控制阀。所述第一传递室让所述凸轮的动力作用于机油,且将该凸轮的动力转换为油压;所述第二传递室将所述第一传递室转换来的油压传递给所述气门;所述油压控制阀用于控制从所述第一传递室传递给所述第二传递室的油压的大小和从所述第一传递室向所述第二传递室传递油压的时刻,利用所述油压控制阀调节所述气门的开关量和开关时刻。
还可以是这样的,在所述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压控制阀与所述机油贮存部、所述第一传递室以及所述第二传递室相连接。所述油压控制阀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打开状态下让所述机油贮存部和所述第二传递室连通,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机油贮存部和所述第二传递室的连通被切断。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构成为:当所述油压控制阀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油压从所述第一传递室传递给所述第二传递室,另一方面,当所述油压控制阀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油压不从所述第一传递室传递给所述第二传递室。
根据该构成方式,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具有:第一传递室、第二传递室以及油压控制阀,所述第一传递室让所述凸轮的动力作用于机油且将该凸轮的动力转换为油压,所述第二传递室将所述第一传递室转换来的油压传递给所述气门,所述油压控制阀控制油压从所述第一传递室向所述第二传递室的传递。因此,为了让上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正常工作,则需要事先让机油充满所述第一传递室、所述第二传递室以及包括所述油压控制阀且连接所述第一传递室和所述第二传递室的油路内。因此,只要设置所述机油贮存部,即使在让内燃机长时间停止的时候,也能够事先让机油充满所述第一传递室、所述第二传递室以及所述油路内,从而能够适当地抑制内燃机的响应性变差。能够利用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中的所述油压控制阀自由地调节所述气门的开关时刻和开关量。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包括推测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的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或检测该机油残留量的机油残留量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构成为:如果在所述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时,由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推测出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或者,由所述机油残留量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所述控制装置就进行机油补充控制,在该机油补充控制下,让所述电动式油泵工作,向所述机油贮存部补充机油。因此,在让内燃机长时间停止时,也能够抑制该内燃机的响应性变差。
附图说明
图1是剖视图,示出发动机的简略结构,该发动机上设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油装置。
图2是示出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的简图。
图3示出发动机的供油系统。
图4是示出机油推测残留量与发动机停止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关系图。
图5是曲线图,示出电动泵的喷出压力与机油推测粘度之间的关系。
图6是流程图,示出在从发动机停止到进行机油补充控制为止的这段时间内控制单元所进行的处理工作。
图7为曲线图,示出发动机停止的时间与副室内的机油量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发动机2(内燃机)的简略构造,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油装置1安装在该发动机2上。该发动机2是直列式四缸汽油发动机,第一气缸到第四气缸按照该顺序直列布置在与图1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以下,称为气缸列方向)上,该发动机2安装在汽车等车辆上。
发动机2具有上下连结起来的气缸盖3、气缸体4、曲轴箱(省略图示)以及油底壳5(参照图3)。
在气缸体4上且气缸列方向上,并排着形成有与第一气缸到第四气缸相对应的四个气缸孔6。在各气缸孔6的内部收纳有活塞7,该活塞7分别能够在各气缸孔6内滑动,该活塞7经连杆8与布置在所述曲轴箱内的曲轴9相连结。在各气缸孔6内,由气缸孔6、活塞7和气缸盖3划分出燃烧室10。
气缸盖3上形成有朝着燃烧室10敞开的进气道11和排气道12。进气道11上设置有打开、关闭进气道11的进气门13;排气道12上设置有打开、关闭排气道12的排气门14。弹簧朝着气门关闭的方向对这些进气门13和排气门14施力,进气门13等抵抗该作用力进入燃烧室10内,进气道11等就会打开。
为了让这些进气门13和排气门14打开、关闭,在各气缸内设置有气门开关机构作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气缸盖3上的进气道11一侧设置有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作为用于让进气门13打开、关闭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使用;在气缸盖3上的排气道12一侧设置有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作为用于让排气门14打开、关闭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使用。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仅为进气门13或排气门14,即一气门设置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
图2示出让进气门13和排气门14打开、关闭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具有气门用供油通路41、副室(机油贮存部)42以及气门用油压控制阀43,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构成为:根据发动机2的输出而旋转的凸轮44的动力经机油传递给气门,由此而将进气门13等打开、关闭。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通过调节油压,就能够连续地对气门的开关时刻、开关量等进行较细的控制。因为气门用供油通路41内、副室42内呈高压状态,所以气门用供油通路、副室42形成在块状气门体(省略图示)内部。
气门用供油通路41具有:与副室42相连接的副室侧油路41a、与用于将油压传递给进气门13等的第二传递室46相连接的第二传递室侧油路41b以及与用于让凸轮44的动力作用于机油的第一传递室45相连接的第一传递室侧油路41c。气门用供油通路41的各油路41a~41c经气门用油压控制阀43相连接。也就是说,各油路41a~41c的一端连接在各室42、45、46上。另一方面,各油路41a~41c的另一端连接在气门用油压控制阀43上。需要说明的是,副室侧油路41a构成用于将机油供向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
副室42是为了将机油供向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各个部分(气门用供油通路41等)而贮存机油的空间。进气侧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副室42与从后述的第二供油通路52分支出来的进气侧连通油路55相连接,排气侧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副室42同样与从第二供油通路52分支出来的排气侧连通油路56相连接。从后述的电动式油泵91(以下称为电动泵91)喷出的机油通过进气侧或排气侧连通油路55、56流入副室42后,再被供向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各个部分。
副室42例如起油箱的作用,为的是在发动机2处于停止的状态下,将机油供向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各个部分。
也就是说,例如,在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第二传递室46和进气门13等之间等存在间隙,当发动机2处于停止状态时,存在机油从该间隙内漏出来,机油从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各个部分跑出来这样的情况。在机油从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各个部分跑出来的情况下,如果在启动发动机2时不用机油填满,就无法将油压供向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发动机2的响应性就会变差。于是,当发动机2处于停止状态时,通过将贮存在副室42内的机油供向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各个部分,就能够让机油填满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各个部分,因此而能够抑制发动机2的响应性变差。
在将发动机2布置在车辆上时,将副室42布置在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各个部分的上侧,以保证在发动机2停止的状态下能够将机油可靠地供向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各个部分。
在第一传递室45中,经动力传递用活塞47将根据与曲轴9同步旋转的凸轮44的凸轮面的变化而做往返运动的动力传递给气门用供油通路41。接受了所述动力的机油在第二传递室46中将所述动力传递给进气门13等。
气门用油压控制阀43与后述控制单元100电连接。在控制单元100的控制下,气门用油压控制阀43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该关闭状态下,副室侧油路41a和第二传递室侧油路41b之间的连通被切断,在该打开状态下使副室侧油路41a和第二传递室侧油路41b连通。也就是说,通过让气门用油压控制阀43处于关闭状态,从凸轮44传递给第一传递室45的动力就会直接经机油传递给第二传递室46,进气门13或排气门14就会打开、关闭。另一方面,如果让气门用油压控制阀43处于打开状态,第二传递室侧油路41b内的机油就会经副室侧油路41a流入副室42,再经形成于副室42的连通孔48朝着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外部流出。因此,从凸轮44传递给第一传递室45内的机油的动力就不再传递给第二传递室46,进气门13或排气门14就会停止进行开关动作,进气道11或排气道12就呈关闭状态。
通过调节气门用油压控制阀43的工作时刻或工作时间,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就能够创造出进气门13等的多个开关时刻和多个开关量。也就是说,由于该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工作而能够在最合适的条件下燃烧,因此可期待耗油量等下降。
接下来,参照图3,详细说明用于将机油供向所述发动机2的供油装置1。
供油装置1包括机械式油泵81(以下,称为机械泵81)、电动泵91、第一供油通路(润滑部用供油通路)51、第二供油通路52以及辅助供油通路53。其中,利用曲轴9的旋转力驱动该机械泵81;利用从所述车辆的电池(蓄电装置)30供来的电力驱动电动泵91;该第一供油通路51与机械泵81相连接,由机械泵81升压了的机油主要被引向发动机2的润滑部60;该第二供油通路52与第一供油通路51并列而设且与电动泵91相连接,由电动泵91升压了的机油主要被引向发动机2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该辅助供油通路53连接第一供油通路51和第二供油通路52。需要说明的是,润滑部60包括:支承曲轴9自由旋转的轴承部的滑动轴承;设置在曲轴销上的滑动轴承,连杆8连结在该曲轴销上而能够自由旋转;用于冷却活塞的喷油器、凸轮轴颈(省略图示)的轴承部等。
机械泵81是公知的变量油泵,其通过改变该机械泵81内的泵室的容积而使机械泵81的机油喷出量可变。机械泵81包括用于改变所述泵室的容积的压力室,根据供向该压力室的油压(机油量)来改变机械泵81的机油喷出量,但省略图示。
电动泵91是由从后述的控制单元100送来的控制信号驱动的油泵。电动泵91包括马达,由该马达驱动电动泵91的驱动轴旋转,但省略图示。所述马达与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池30电连接,而且,需要一定的电力量(功率与时间之积)来保证从电动泵91喷出的机油满足需要。因此,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从电池30将该一定的电力量供向所述马达,由此让电动泵91工作。也就是说,电动泵91能够根据从电池30供向所述马达的电力的大小来改变机油的喷出压力。需要说明的是,电池30蓄积电力,以便让启动发动机2所需要的电力驱动装置例如电动泵91、启动马达等工作。由发动机2驱动而发电的发电机(省略图示)产生的电被该电池30蓄积起来(充电)。
机械泵81和电动泵91以被收纳在发动机2的油底壳5内的状态或安装在油底壳5的外壁上的状态安装在发动机2上。机械泵81和电动泵91的机油粗滤器81a、91a浸渍在由共用的油底壳5贮存的机油中,分别独立地吸入油底壳5所贮存的机油并使其升压,之后,机械泵81将机油喷向第一供油通路51,电动泵91将机油喷向第二供油通路52。
第一供油通路51、第二供油通路52以及辅助供油通路53由管道、穿过气缸盖3和气缸体4而设的流路形成。
第一供油通路51的一端连接在机械泵81的出油口上,且第一供油通路51在气缸体4中沿着气缸列方向延伸。机油过滤器82和机油冷却器83从机械泵81一侧依次设置在第一供油通路51上。亦即,从机械泵81喷向第一供油通路53的机油在机油过滤器82中被过滤且油温在机油冷却器83中得到调节以后才供向润滑部60。在第一供油通路51上机油冷却器83的下游侧且润滑部60的上游侧,设置有油温传感器104和第一油压传感器(润滑部侧油压检测装置)105。其中,该油温传感器104用于检测流经第一供油通路51的机油的温度;第一油压传感器105用于检测第一供油通路51内的油压。
从第一供油通路51上机油过滤器82和机油冷却器83之间的供油通路处分支出一条控制用油路54,该控制用油路54经根据发动机2的工作状态调节来自机械泵81的机油喷出量的油压控制阀85与机械泵81的所述压力室相连接。第一供油通路51中的机油的一部分通过控制用油路54,由油压控制阀85调节了油压后才流入机械泵81的所述压力室。亦即,由油压控制阀85调节所述压力室内的油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压控制阀85是线性电磁阀,根据视发动机2的工作状态而输入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调节供向所述压力室的机油的供给量,由此控制来自机械泵81的机油喷出量。在线性电磁阀打开时,机油就会供向机械泵81的所述压力室内,但线性电磁阀本身的结构是众所周知的,故省略说明。
第二供油通路52的一端与电动泵91的出油口相连接,第二供油通路52从气缸体4延伸到气缸盖3。第二供油通路52与第一供油通路51并列而设。从第二供油通路52处分支出进气侧连通油路55和排气侧连通油路56。其中,该进气侧连通油路55用于将机油供向进气侧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该排气侧连通油路56用于将机油供向排气侧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进气侧连通油路和排气侧连通油路55、56在气缸盖3内大致近似水平地在进气侧和排气侧之间延伸,它们与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副室42相连接。从电动泵91喷出的机油通过第二供油通路51后,再流经进气侧和排气侧连通油路55、56,经各自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副室42供向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各个部分。也就是说,第二供油通路52、进气侧连通油路55和排气侧连通油路56,与副室侧油路41a一样,构成用于将机油供向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
用于检测第二供油通路52内的油压的第二油压传感器(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106设置在第二供油通路52上。
辅助供油通路53是连接彼此并列而设的第一供油通路51和第二供油通路52的供油通路,且将第一供油通路51的机油冷却器83的下游侧部分和第二供油通路52连接起来。在辅助供油通路53上设置有单向阀86。单向阀86是逆止阀,允许机油从第一供油通路51流入第二供油通路52。另一方面,阻止机油从第二供油通路52流入第一供油通路51。也就是说,当第一供油通路51的油压比第二供油通路52的油压高时,单向阀86打开,机油从第一供油通路51流入第二供油通路52。另一方面,当第二供油通路52的油压比第一供油通路51的油压高时,单向阀86维持着关闭状态,机油不会从第二供油通路52流入第一供油通路51。
供向发动机2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润滑部60等各个部分的机油,通过未图示的排油通路,储存在油底壳5内,由各泵81、91驱动着再次循环。
供油装置1由作控制装置用的控制单元100控制。来自检测发动机2的工作状态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输入控制单元100。例如,以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输入控制单元100,这些传感器有:检测曲轴9的转动角度的曲轴转角传感器101、检测车辆驾驶员踩下加速踏板的踩踏量(油门开度)的油门开度传感器102、作为检测电池30的电压的电池残留量检测装置用的电池电压传感器103、检测第一供油通路51内的油温的油温传感器104、检测第一供油通路51内的油压的第一油压传感器105、检测第二供油通路52内的油压的第二油压传感器106等。控制单元100根据曲轴转角传感器101的检测信号检测发动机转速,控制单元100根据油门开度传感器102的检测信号检测发动机负荷。
控制单元100是以周知的微型计算机为基础的控制装置,其包括:信号输入部、运算部、信号输出部以及存储部。其中,由该信号输入部输入来自各传感器(曲轴转角传感器101、油门开度传感器102、电池电压传感器103、油温传感器104、第一油压传感器105、第二油压传感器106等)的检测信号;由该运算部进行与控制相关的运算处理;由该信号输出部将控制信号输出给为控制对象的装置(电动泵91等);由该存储部存储控制所需要的程序、数据(油压控制关系图等)。
与控制所述油压控制阀85一样,控制单元100将与发动机2的工作状态相对应的占空比这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电动泵91,控制供向电动泵91(具体而言,电动泵91的马达)的电力量,从而控制电动泵91的喷油量。例如,在以所述马达的通电时间在一个循环时间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占空比的情况下,占空比越大,供向所述马达的电力量就越大。因此,每一个循环时间下的电动泵91的喷油量就多。
这里,当发动机2处于停止状态时,无需让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工作。因此,基本上是控制单元100下令停止从电池30向电动泵91供电,而让电动泵91停止。就这样,即使在发动机2的停止状态下,电动泵91停止,机油也会从副室42供向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各个部分。其原因是:如上所述,副室42内也贮存有机油。
然而,如果发动机2停止的时间较长,贮存在副室42内的机油就有可能枯竭。如果让发动机2长时间停止,机油也会从进气侧连通油路和排气侧连通油路55、56跑出来。因此,如果贮存在副室42内的机油在发动机2停止的那段时间内已枯竭,那么,启动发动机2时,就只有在机油充满进气侧连通油路和排气侧连通油路55、56以及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以后,才能将油压供向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不然的话,则不能将油压供向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也就不能让驱动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正常工作。其结果是,会导致发动机2的响应性变差。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在发动机2处于停止状态时,控制单元100判断出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控制单元100就进行机油补充控制,在该机油补充控制下,让电动泵91工作,向副室42内补充机油。
具体而言,在发动机2处于停止状态时,由控制单元100推测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当该推测出的机油残留量(以下,称为机油推测残留量)在所述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时,控制单元100就执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从电池30向电动泵91供电,让电动泵91工作而向副室42内补充机油。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油规定残留量,是保证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在启动发动机2时能够进行所需要的气门控制那么多的残留量。
此时,控制单元100根据发动机2即将停止前从电动泵91喷出的机油的粘度、从让发动机2停止时算起实际经过的时间(以下,称为发动机停止时间),推测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
根据油温和机油的劣化状态二者中至少之一推测机油的粘度。机油的粘度与油温之间关系是:油温越高,机油的粘性越低。另一方面,油温越低,机油的粘性越高。机油的粘度与机油的劣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是,劣化越严重,机油的粘性越高。另一方面,机油越新,机油的粘性越低。控制单元100具有基于所述关系的机油粘度与油温的关系图和机油粘度与机油的劣化状态的关系图,控制单元100读取所述关系图,推测机油的粘度。控制单元100就这样构成推测机油粘度的机油粘度推测装置。
控制单元100在推测机油粘度之际,油温使用的是油温传感器104的检测结果,另一方面,机油的劣化状态使用的是发动机2即将停止前的烟雾产生量的累计值。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油温传感器104的通路是第一供油通路51,但流经第一供油通路51的机油与从电动泵91喷出的机油都贮存在同一油底壳5内,而且在发动机2中,第一供油通路51和第二供油通路52并列而设,故流经第二供油通路52的机油的温度与流经第一供油通路51的机油的温度基本相等,即使由流经第一供油通路51的机油的温度来推测从电动泵91喷出的机油的粘度也没有问题。
从发动机2的工作状态推测所述烟雾产生量的累计值。具体说明烟雾产生量是如何推测出来的话,控制单元100首先检测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以及燃烧室10的温度。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转速由曲轴转角传感器101检测,发动机负荷由油门开度传感器102检测。
燃烧室10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油温传感器104的检测结果。因为油温与燃烧室10的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故能够根据油温计算燃烧室10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用与燃烧室10的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的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尾气的温度取代所述油温,将燃烧室10的温度计算出来。
控制单元100将检测出的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以及燃烧室10的温度与事先存储的关系图做对比,来推测烟雾产生量,将该推测值与以前的推测结果相加而进行累计。这样就求出烟雾产生量的累计值,再由该累计值推测机油的劣化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于油温和机油的劣化状态二者来推测机油的粘度时,例如,先由机油的劣化状态推测出机油的粘度,再根据油温补正该推测出的机油的粘度等,该补正后得到的机油粘度视作机油的粘度。
另一方面,由事先存储在控制单元100内的计时器等检测从发动机2停止时算起所经过的时间。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控制单元100基于发动机2即将停止前的机油推测粘度和发动机停止时间推测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的方法。
图4为从发动机停止时间计算机油推测残留量的关系图之一例。图4中,横轴为0时就是让发动机2停止的那一瞬间,此时的机油推测残留量表示充满时的副室42内的机油量。图4中实线所示的多条直线分别表示各粘度下相对于发动机停止时间的机油推测残留量,图4中虚线所示的直线表示机油规定残留量。
从发动机刚停止后算起,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油从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逐渐漏出来,故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逐渐减少。此时,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相对于发动机停止时间的减少率,也就是说,图4中各直线的斜率依赖于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结构和机油推测粘度。依赖于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结构的减少率,例如能够从进气门13等与第二传递室46之间的间隙大小等决定下来。另一方面,针对依赖于机油推测粘度的减少率而言,因为机油的粘度越低,机油越容易漏出来,所以机油推测粘度越低,直线的斜率越大。另一方面,机油推测粘度越高,直线的斜率越小。
控制单元100中事先存储有与基准粘度(例如,图4中的机油推测粘度中的粘度)时的减少率相关的数据,与基准粘度时的减少率相关的数据被看做依赖于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结构的减少率。控制单元100根据机油推测粘度对该数据进行补正,并将补正后的数据视作最后的减少率。
图4中,实线和虚线的相交点处的发动机停止时间,就是机油推测残留量在所述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的发动机停止时间。
控制单元100根据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结构和机油推测粘度,决定副室42内的机油相对于发动机停止时间的减少率,并根据图4所示的关系图,由发动机停止时间推测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当该机油推测残留量在所述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时,控制单元100就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如上所述,控制单元100构成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
这里,控制单元100在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时,将机油供向副室42直到机油充满副室42为止,等机油充满副室42后,再让电动泵91停止。
就这样,如果机油充满副室42,就能够确保接下来到需要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为止的最大时间,因此当让发动机2长时间停止时,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该发动机2的响应性变差。
此时,控制单元100根据由第二油压传感器106检测出的第二供油通路52内的油压,判断机油是否充满副室42。也就是说,当机油充满副室42以后,第二供油通路52就会充满机油。如果机油充满第二供油通路52,第二供油通路52内的油压就会上升。因此,当第二供油通路52内的油压达到规定油压以上时,机油就会充满副室42。因此,通过根据第二供油通路52内的油压判断机油是否充满副室42,就能够适当地判断出机油充满副室42的那一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基于副室42内的机油推测残留量和电动泵91的喷油量决定电动泵91的工作时间,当该电动泵91工作了该决定下来的工作时间时,就判断机油已充满副室42。
控制单元100在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时,根据发动机2即将停止前的机油推测粘度决定从电池30供向电动泵91的电力量,并让电动泵91靠该决定下来的电力量工作。
一般而言,机油的粘度越高,机油就越难以从电动泵喷出,因此,为了让从电动泵喷出的机油到达规定的部位,机油的粘度越高就越需要以较高的喷出压力喷出机油,或者机油的粘度越高就越需要加长电动泵91的工作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机油的粘度越高,就让供向电动泵91的电力越大,增大电动泵91的喷出压力,或者加长电动泵91的工作时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机油就有可能不会从电动泵91到达副室42。
于是,如图5所示,机油推测粘度越高,控制单元100就让从电池30供向电动泵91的电力越大,升高电动泵91的喷出压力,或者加长电动泵91的工作时间。这样一来,即使在机油的粘度较高的时候,也能够让机油到达副室42。在机油的粘度较低时,能够防止多余的电力供向电动泵91,故能够将电池30的消耗抑制在最小程度上。需要说明的是,既可以根据机油的粘度改变供向电动泵91的电力,又可以根据机油的粘度改变电动泵91的工作时间。
当由电池电压传感器103检测出的电池30的残存容量即检测容量在规定容量以下时,控制单元100就让所述机油补充控制下的机油供给量少于所述检测容量比所述规定容量多时的机油供给量。具体而言,所述检测容量越少,控制单元100就让供向副室42的机油的供给量越少。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蓄积在电池30中的电力,也供向启动发动机2所需要的电力驱动装置(省略图示),例如启动马达、火花塞等。因此,为确保发动机2的启动性,需要电池30内保有所述电力驱动装置能够进行驱动那么多的电力。另一方面,如果副室42内的机油枯竭,就需要由所述电力驱动装置驱动曲轴转动来供给机油,这就会导致启动发动机2时的功耗增大。
于是,当由电池电压传感器103检测出的检测容量在所述规定容量以下时,所述检测容量越少,控制单元100就使所述机油补充控制下供向副室42的机油量越少,一边留好所述电力驱动装置能够进行驱动的电力,一边防止副室42内的机油枯竭。这样一来,就既能够确保发动机2的启动性,又能够防止启动发动机2时的功耗增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规定容量是,即使让电动泵91工作了,剩下的那一部分也能够让所述电力驱动装置工作。控制单元100决定供向副室42的机油的供给量,保证在让电动泵91工作而将机油供向副室42以后,剩下的电池残留量也能够让所述电力驱动装置工作。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在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以前,控制单元100所进行的处理动作。
在最初的步骤S101中,推测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判断该机油推测残留量是否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根据如上所述由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的结构和机油推测粘度求出的副室42内的机油的减少率,推测机油推测残留量。当判断结果为机油推测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即“是”时,进入步骤S102。另一方面,当判断结果为机油推测残留量比机油规定残留量多,即“否”时,则返回。
在所述步骤S102中,判断电池30的残存容量是否比规定容量多。根据电池电压传感器103的检测结果进行该判断。当电池30的残存容量比规定容量多,即“是”时,则进入步骤S103。另一方面,当电池30的残存容量在规定容量以下,即“否”时,进入步骤S106。
在所述步骤S103中,从电池30向电动泵91供电,让电动泵91工作。此时,根据机油推测粘度等决定供向电动泵91的电力量。步骤S103以后,进入步骤S104。
在所述步骤S104中,判断机油是否充满副室42。根据由第二油压传感器106检测出的第二供油通路52内的检测油压是否在规定油压以上,进行该判断。也就是说,当所述检测油压在所述规定油压以上时,则判断机油充满副室42。另一方面,当所述检测油压小于所述规定油压时,则判断机油未充满副室42。当为副室42内充满机油,即“是”时,进入步骤S105。另一方面,当为机油未充满副室42,即“否”时,则继续将机油供向副室42,并再次在步骤S104中接受判断。
在所述步骤S105中,停止从电池30向电动泵91供电,让电动泵91停止。步骤S105之后,返回。
另一方面,当所述步骤S102中的判断为“否”时,则在所述步骤S106中,决定供向副室42的机油的供给量。根据电池电压传感器103的检测结果决定该机油供给量。具体而言,如上所述,电池30的残存容量越少,决定下来的供给量越少。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7中,从电池30向电动泵91供电,让电动泵91开始工作。此时,供向电动泵91的电力量,根据在所述步骤S106中决定下来的机油的供给量、机油推测粘度等决定。步骤S107之后,进入步骤S108。
在所述步骤S108中,判断供向副室42的机油量是否已达到在所述步骤S106中决定下来的供给量。根据电动泵91的喷油量、电动泵91的工作时间等判断供向副室42的机油是否达到所述供给量。供向副室42的机油供给量达到所述供给量,即“是”时,进入步骤S105,让电动泵91停止。另一方面,供向副室42的机油的供给量未达到所述供给量,即“否”时,则继续将机油供向副室42,并再次在步骤S108中接受判断。
控制单元100例如以1日1次这样的频度来按照所述流程图进行处理。
图7是曲线图,示出发动机停止时间与副室42内的机油量之间的关系。纵轴表示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横轴表示发动机停止时间。横轴为0时就是让发动机2停止的那一瞬间,此时的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表示充满时的副室42内的机油量。与横轴平行着绘制出的两条虚线中,副室42内的机油量较多的那条虚线表示机油充满副室42时,副室42内的机油量;副室42内的机油量较少的那条虚线表示机油规定残留量。与纵轴平行着绘出的一条点划线表示从图4所示的关系图求出的机油推测残留量达到所述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即发动机停止时间t1。需要说明的是,图7示出的是,在所述检测容量比所述规定容量大的情况下,亦即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时,供给机油且直到副室42内充满机油为止的供给情况。
发动机2一停止,电动泵91也会停止,机油就不再供向副室42。而且,因为机油从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漏出来,所以副室42内的机油量随着发动机停止时间的加长而减少。控制单元100按照所述流程图,从图4所示的关系图等中推测副室42内机油残留量。当机油推测残留量比规定残留量多时,控制单元100就不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
当发动机停止时间达到t1时,副室42内的机油量就基本上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此时,因为所述机油推测残留量在规定残留量以下,所以控制单元100按照所述流程图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在该机油补充控制下,让电动泵91工作,将机油供向副室42内,直到副室42内充满机油为止。
副室42内充满机油以后,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仍然会发生漏油现象,因此随着时间的加长,副室42内的机油量逐渐减少。
控制单元100在进行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以后,以执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的时刻(图7中的t1)为基准,根据从该时刻实际经过时间的长短推测副室42内机油残留量。当该机油推测残留量在规定残留量以下时,则再次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在该机油补充控制下,让副室42内充满机油。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控制单元100,该控制单元100构成推测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的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控制单元100构成为:如果在发动机2处于停止状态时,控制单元100检测到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就让电动泵91工作,进行对副室42补充机油的机油补充控制。因此,在让发动机停止的那段时间内,让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工作所需要的机油就会贮存在副室42内。其结果是,在让发动机长时间停止的时候,也能够防止该发动机的响应性变差。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采取各种替代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由发动机停止时间和机油推测粘度来推测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的,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设置机油残留量传感器,作检测副室42内的机油量的机油残留量检测装置用。根据该机油残留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是否在所述规定残留量以下。此时,当由所述机油残留量传感器检测出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所述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控制单元100就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油压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采用的是进气门13、排气门14以及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让油压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为公知的设置有油压式间隙调整机构、油压式气门正时机构的直动式气门开关机构。又可以将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40和直动式气门开关机构结合起来使用。该情况下,如果设置有用于将机油供向油压式间隙调节机构、油压式气门正时机构的副室,就需要进行本实施方式中那样的机油补充控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副室42与进气侧和排气侧连通油路55、56的下游侧端部相连接,但并不限于此,副室42还可以设置在进气侧和排气侧连通油路55、56中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油压传感器106设置在第二供油通路52上,但并不限于此,既可以将第二油压传感器106设置在进气侧和排气侧连通油路55、56上,又可以将第二油压传感器106设置在副室侧油路41a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从发动机2处于停止状态时算起实际经过的时间推测副室42内的机油残留量。当该机油推测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时,就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取代机油推测残留量,从图4所示的关系图等求出机油推测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所经过的时间,一到该时间,就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
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于将机油供向发动机2的润滑部60的油泵,使用的是机械式变量油泵,但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电动式油泵。还可以不是变量油泵,而是普通的仅根据发动机转速改变机油喷出量的油泵。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示例,不得对本发明的范围做限定性解释。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定义,等同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任何变形、变更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作为以下发动机的供油装置很有用。该发动机的供油装置包括油压驱动式气门传动机构和机油贮存部。其中,油压驱动式气门传动机构利用油压控制进气门或排气门的打开、关闭;当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时,该机油贮存部将机油供向所述油压驱动式气门传动机构。
-符号说明-
1 供油装置
2 发动机(内燃机)
13 进气门
14 排气门
30 电池(蓄电装置)
40 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开关机构(油压驱动式气门传动机构)
41a 副室侧油路(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
42 副室(机油贮存部)
43 气门用油压控制阀(油压控制阀)
44 凸轮
45 第一传递室
46 第一传递室
51 第一供油通路(润滑部用供油通路)
52 第二供油通路(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
53 辅助供油通路
55 进气侧连通油路(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
56 排气侧连通油路(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
86 单向阀
91 电动式油泵
100 控制单元
(控制装置、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机油粘度推测装置)
103 电池电压传感器(电池残留量检测装置)
105 第一油压传感器(润滑部侧油压检测装置)
106 第二油压传感器(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

Claims (9)

1.一种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其包括: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电动式油泵、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机油贮存部、控制装置以及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或机油残留量检测装置,
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内燃机上,利用油压将根据该内燃机的输出旋转的凸轮的动力传递给气门而将该气门打开、关闭,
所述电动式油泵靠从蓄电装置供来的电力工作,且将机油供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
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用于将从所述电动式油泵喷出的机油供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
所述机油贮存部布置在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中且所述凸轮的上游侧,贮存从所述电动式油泵喷出的机油,并且当所述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时,将贮存的所述机油供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动式油泵工作,
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推测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所述机油残留量检测装置检测该机油残留量,
该内燃机的供油装置的特征在于:
如果在所述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时,由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推测出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或者由所述机油残留量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机油补充控制,在该机油补充控制下,让所述电动式油泵工作,向所述机油贮存部补充机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内燃机的供油装置还包括:推测从所述电动式油泵喷出的机油的粘度的机油粘度推测装置,
所述电动式油泵能够根据从所述蓄电装置供来的电力的大小改变机油的喷出压力,
所述控制装置在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时,根据在所述内燃机即将处于停止状态以前且该内燃机正在工作的过程中由所述机油粘度推测装置推测出的推测机油粘度决定供向所述电动式油泵的电力量的大小,并且所述电动式油泵靠决定下来的该电力量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包括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
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构成为:根据从所述内燃机处于停止状态时算起实际经过的时间推测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
在由所述机油残留量推测装置推测出的所述机油贮存部内的机油残留量在机油规定残留量以下时,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进行所述机油补充控制时,供给机油直到所述机油贮存部被机油充满为止,且等机油充满所述机油贮存部后,所述控制装置让所述电动式油泵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内燃机的供油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的油压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
当由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检测油压达到规定油压以上时,所述控制装置则判断:所述机油贮存部已充满机油。
6.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内燃机的供油装置还包括机械式油泵,利用在所述内燃机生成的驱动力驱动所述机械式油泵,所述机械式油泵将机油供向所述内燃机的润滑部,
所述电动式油泵是一种不将机油供向所述润滑部,仅将机油供向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油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内燃机的供油装置还包括: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润滑部用供油通路、润滑部侧油压检测装置、辅助供油通路以及单向阀,
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的油压,
所述润滑部用供油通路将从所述机械式油泵喷出的机油供向所述润滑部,
所述润滑部侧油压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润滑部用供油通路的油压,
所述辅助供油通路连接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和所述润滑部用供油通路,
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辅助供油通路上,允许机油从所述润滑部用供油通路流入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另一方面,阻止机油从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流入所述润滑部用供油通路,
所述气门具有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进气侧的进气门和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排气侧的排气门,
在所述进气侧和所述排气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
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具有进气侧连通油路和排气侧连通油路,所述进气侧连通油路用于将机油供向所述进气侧的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所述排气侧连通油路用于将机油供向所述排气侧的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
所述润滑部侧油压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润滑用供油通路上且与所述单向阀相对应的位置的下游侧,
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侧油压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供油通路上与所述单向阀相对应的位置的下游侧且所述进气侧连通油路与所述排气侧连通油路二者的上游侧。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具有:第一传递室、第二传递室以及油压控制阀,
所述第一传递室让所述凸轮的动力作用于机油,且将该凸轮的动力转换为油压,
所述第二传递室将所述第一传递室转换来的油压传递给所述气门,
所述油压控制阀用于控制从所述第一传递室传递给所述第二传递室的油压的大小和从所述第一传递室向所述第二传递室传递油压的时刻,
利用所述油压控制阀调节所述气门的开关量和开关时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压控制阀与所述机油贮存部、所述第一传递室以及所述第二传递室相连接,
所述油压控制阀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打开状态下让所述机油贮存部和所述第二传递室连通,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机油贮存部和所述第二传递室之间的连通被切断,
所述油压驱动式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构成为:当所述油压控制阀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油压从所述第一传递室传递给所述第二传递室,另一方面,当所述油压控制阀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油压不从所述第一传递室传递给所述第二传递室。
CN201780002943.XA 2016-03-03 2017-03-02 内燃机的供油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999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41108A JP6278049B2 (ja) 2016-03-03 2016-03-03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JP2016-041108 2016-03-03
PCT/JP2017/008225 WO2017150651A1 (ja) 2016-03-03 2017-03-02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9932A true CN108699932A (zh) 2018-10-23
CN108699932B CN108699932B (zh) 2020-07-10

Family

ID=59744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294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99932B (zh) 2016-03-03 2017-03-02 内燃机的供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9824B2 (zh)
JP (1) JP6278049B2 (zh)
CN (1) CN108699932B (zh)
DE (1) DE112017000091T5 (zh)
WO (1) WO201715065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119A (zh) * 2021-12-29 2022-04-08 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 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发动机及船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28705B2 (en) * 2017-05-15 2019-10-01 Polaris Industries Inc. Engine
US10550754B2 (en) 2017-05-15 2020-02-04 Polaris Industries Inc. Engine
JP6733625B2 (ja) 2017-08-10 2020-08-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D904227S1 (en) 2018-10-26 2020-12-08 Polaris Industries Inc. Headlight of a three-wheeled vehicle
JP7172762B2 (ja) * 2019-03-13 2022-1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油供給装置の制御装置
JP2020153319A (ja) * 2019-03-20 2020-09-24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オイル量推定装置およびエンジンオイル量推定方法
AT524987B1 (de) * 2021-04-30 2023-06-15 Avl List Gmbh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einer wirksamen Länge einer Pleuelstange
DE102022211260A1 (de) 2022-10-24 2024-04-25 Magna powertrain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Optimierung der Ölversorgung in einem Getriebe, sowie Getrieb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4451A (en) * 1985-03-30 1987-06-23 Robert Bosch Gmbh Valve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reciprocating pistons
JPH03249315A (ja) * 1990-02-27 1991-11-07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JP2000045726A (ja) * 1998-08-04 2000-0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油圧式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節装置
US6792911B2 (en) * 2002-11-26 2004-09-21 Dia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oil in an engine
CN102102557A (zh) * 2009-12-22 2011-06-2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控制阀装置
CN105189950A (zh) * 2013-03-29 2015-12-2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向发动机供应机油的机油供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42407U (ja) * 1983-03-15 1984-09-2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駆動装置
JPH1172011A (ja) * 1997-08-29 1999-03-16 Aisin Seiki Co Ltd ガスヒートポンプ用エンジンの動弁機構
JP2008308998A (ja) 2007-06-12 2008-12-25 Hino Motors Ltd 減筒運転の制御方法
JP6029866B2 (ja) 2012-06-26 2016-11-24 株式会社石川時鐵工所 板状成型品の製造方法
JP2014017921A (ja) 2012-07-06 2014-01-30 Sharp Corp 充電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
KR101338454B1 (ko) 2012-09-03 2013-12-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압공급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4451A (en) * 1985-03-30 1987-06-23 Robert Bosch Gmbh Valve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reciprocating pistons
JPH03249315A (ja) * 1990-02-27 1991-11-07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JP2000045726A (ja) * 1998-08-04 2000-0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油圧式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節装置
US6792911B2 (en) * 2002-11-26 2004-09-21 Dia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oil in an engine
CN102102557A (zh) * 2009-12-22 2011-06-2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控制阀装置
CN105189950A (zh) * 2013-03-29 2015-12-2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向发动机供应机油的机油供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119A (zh) * 2021-12-29 2022-04-08 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 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发动机及船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16498A1 (en) 2019-10-17
DE112017000091T5 (de) 2018-05-09
WO2017150651A1 (ja) 2017-09-08
JP6278049B2 (ja) 2018-02-14
JP2017155679A (ja) 2017-09-07
US10519824B2 (en) 2019-12-31
CN108699932B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9932A (zh) 内燃机的供油装置
CN104421017B (zh) 多汽缸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CN104520557B (zh) 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421024B (zh) 多汽缸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US7823566B2 (en) Vibration reducing system using a pump
CN103225526B (zh) 可变油泵诊断
JP2002521615A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RU2660726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вигателем (варианты)
US7287516B2 (en) Pump control system
CN106062322B (zh) 发动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CN101000001B (zh) 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JP2014528535A (ja) 往復カムを備える電気油圧式バルブ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4948250A (zh)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CN104564396A (zh) 利用起动机马达的粘度检测
CN1332127C (zh) 内燃机气门驱动系统和方法及动力输出装置
CN104204429A (zh) 具有往复凸轮的电液阀致动器
RU2697591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набжения смазочным средством подшипников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EP145505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a variable valve control device
JP5169881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圧縮比装置
CN103184944A (zh) 用于运行内燃机的方法
JP2016011595A (ja) 油圧制御装置
EP2208870B1 (en) Air spring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6050440A (zh) 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JPH08247331A (ja) ディーゼル機関の油圧動弁装置
JP6350567B2 (ja)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