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87482B -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87482B
CN108687482B CN201810832981.4A CN201810832981A CN108687482B CN 108687482 B CN108687482 B CN 108687482B CN 201810832981 A CN201810832981 A CN 201810832981A CN 108687482 B CN108687482 B CN 108687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lamping
mounting plate
clamping block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29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87482A (zh
Inventor
艾显喜
童有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anglu Zhongt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anglu Zhongt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anglu Zhongt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anglu Zhongt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329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874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87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7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87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7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包括机架,机架设置有竖直的行程导轨以及动力气缸,行程导轨上安装与动力气缸连接的安装板固定工装,动力气缸作用可推动安装板固定工装沿行程导轨上下移动,机架安装有倒置的吸能盒固定工装与安装板固定工装相对应,安装板固定工装包括多个支撑托架、以及多个与转角气缸连接的固定块,安装板通过多个支撑托架托起,固定块在转角气缸的作用下旋转后下压于支撑托架上的安装板。设计了新的装夹结构,能够实现吸能盒的固定安装、以及安装板的固定安装,配合焊接。且吸能盒、安装板的装夹,保证定位精准,不影响后续的焊接工作。

Description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的焊接治具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身碰撞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汽车前、后防撞梁作为汽车前后的安全零部件,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在降低汽车维修费用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防撞梁总成均为钣金结构,重量大,若是焊接效果不好,则防撞梁组件安装强度不够,在受到撞击时,部件之间可能会直接脱焊,导致无法溃缩吸能。这一矛盾点对防撞梁组件的设计造成很大的困扰,导致防撞梁组件的轻量化难以实现,存在改进空间。
其中,防撞梁吸能盒的应用是为了在低速碰撞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吸收碰撞能量,缓解冲击力,保护车身后部结构,提高车身碰撞安全性能。目前的防撞梁吸能盒一般采用板体冲压焊接成类矩形柱状结构,而且吸能盒会在盒体上增加压溃筋、减重孔来引导压溃变形。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涉及到的后防撞梁结构,其包括防撞梁01、吸能盒02与安装板03,吸能盒02为空心柱状结构,且表面设置有减重孔04。安装板03为三角形板体结构,且其边缘处弯曲处理,安装板03中心留有与吸能盒02结构相适应的安装槽口05,安装槽口05的外周规则分布有三个通孔06。其中吸能盒02与安装板03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焊接实现,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吸能盒02、安装板03的固定装夹存在困难,两者之间也无法很好的固定安装,这对焊接造成困难,也将导致焊接效果差,防撞梁组件整体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设计了新的装夹结构,能够实现吸能盒的固定安装、以及安装板的固定安装,配合焊接。且吸能盒、安装板的装夹,保证定位精准,不影响后续的焊接工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设置有竖直的行程导轨以及动力气缸,行程导轨上安装与动力气缸连接的安装板固定工装,动力气缸作用可推动安装板固定工装沿行程导轨上下移动,所述的机架安装有倒置的吸能盒固定工装与安装板固定工装相对应,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工装包括多个支撑托架、以及多个与转角气缸连接的固定块,安装板通过多个支撑托架托起,固定块在转角气缸的作用下旋转后下压于支撑托架上的安装板。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转角气缸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上表面开设有U型槽口,所述的固定块在非工作状态下外旋开来,此时固定块的头部为施力部与支撑托架不相对;所述的固定块在工作状态下内旋下压,此时固定块的头部与支撑托架对应,固定块的尾部卡入限位块的槽口内。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工装还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的支撑托架、固定块均安装在第一基板上,所述的第一基板两侧开设有U型结构的侧开口,所述的侧开口内可拆卸安装有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上端伸出第一基板的表面对安装板的通孔进行限位。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基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条,所述的第一卡条可拆卸连接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的外侧面竖立有第二卡条,所述的定位柱与第二卡条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卡条与第二卡条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卡条规则排列有多个U型缺口,所述的安装块与第一基板的相对位置上还设置有插孔可供安装插销,所述的定位柱与安装块的相对位置上还设置有插孔可供安装插销。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吸能盒固定工装包括第二基板、竖立穿过第二基板的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所述的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的结构组成相同且对称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左夹持组件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左动力基块、左连接滑块、第一左夹持块与第二左夹持块,所述的第一左夹持块的右侧面、第二左夹持块的左侧面之间留有间距供吸能盒的壁面插入,所述的左连接滑块的左侧面为倾斜面且设置第一卡槽,所述的左动力基块的右侧面设置卡入第一卡槽的第一卡轨,所述的左连接滑块的右侧设置水平方向的第二卡槽,所述的第一左夹持块上设置卡入第二卡槽的第二卡轨;所述的左动力基块上下移动将带动左连接滑块、第一左夹持块左右移动,第一左夹持块左右移动将改变与第二左夹持块之间的间距。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右夹持组件从右至右依次包括右动力基块、右连接滑块、第一右夹持块、第二右夹持块,所述的第一右夹持块的左侧面、第二右夹持块的右侧面之间留有间距供吸能盒的壁面插入,所述的第二左夹持块、第二右夹持块之间通过梯形滑块连接,第二左夹持块的右侧面、第二右夹持块的左侧面与梯形滑块的结构对应设置,所述的梯形滑块连接直行气缸,直行气缸工作带动梯形滑块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梯形滑块将驱动第二左夹持块、第二右夹持块左右移动实现张开或收缩。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基板上可拆卸设置有四个外卡块,四个外卡块分别位于左夹持组件前后两侧、右夹持组件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外卡块的内侧面为弯折面与吸能盒壁的折边对应,外卡块对吸能盒折边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机架设置有竖直的行程导轨以及动力气缸,行程导轨上安装与动力气缸连接的安装板固定工装,动力气缸作用可推动安装板固定工装沿行程导轨上下移动。在安装板固定工装装夹安装板后,可以通过动力气缸、行程导轨实现移动,去靠近吸能盒的所在位置,达到所要焊接的相对位置。机架安装有倒置的吸能盒固定工装与安装板固定工装相对应,吸能盒固定工装用于装夹吸能盒。为了适应吸能盒与安装板之间的装配,在安装板固定工装正立的情况下,吸能盒固定工装势必要倒置。当然将两者反过来也是可以的。安装板固定工装包括多个支撑托架、以及多个与转角气缸连接的固定块,安装板通过多个支撑托架托起,固定块在转角气缸的作用下旋转后下压于支撑托架上的安装板。通过支撑托架来托起整个安装板,使得安装板与第一基板之间存在间距,便于焊接操作。而安装板为三角形板体结构,且其边缘处弯曲处理。那么直接采用直上直下的固定块并不适宜安装板的放置,且整体结构过于紧促,零部件之间会相互干扰。本发明设计了新的装夹结构,能够实现吸能盒的固定安装、以及安装板的固定安装,配合焊接。且吸能盒、安装板的装夹,保证定位精准,不影响后续的焊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后防撞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板固定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板固定工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吸能盒固定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2至图5所示: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设置有竖直的行程导轨2以及动力气缸3,行程导轨2上安装与动力气缸3连接的安装板固定工装4,动力气缸3作用可推动安装板固定工装4沿行程导轨2上下移动,机架1安装有倒置的吸能盒固定工装5与安装板固定工装4相对应,安装板固定工装4包括多个支撑托架6、以及多个与转角气缸7连接的固定块8,安装板03通过多个支撑托架6托起,固定块8在转角气缸7的作用下旋转后下压于支撑托架6上的安装板03。
转角气缸7一侧设置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上表面开设有U型槽口22,固定块8在非工作状态下外旋开来,此时固定块8的头部为施力部与支撑托架6不相对;固定块8在工作状态下内旋下压,此时固定块8的头部与支撑托架6对应,固定块8的尾部卡入限位块21的槽口22内。设置限位块21结构,在固定块8未向下固定时,限位块21并不会影响固定块8的外旋、内旋。在固定块8下压去夹持安装板03时,限位块21就起到了精准限位的作用。确保固定块8的夹持位置。
安装板固定工装4还包括第一基板23,支撑托架6、固定块8均安装在第一基板23上,第一基板23两侧开设有U型结构的侧开口,侧开口内可拆卸安装有定位柱24,定位柱24上端伸出第一基板23的表面对安装板03的通孔06进行限位。在第一基板23上设置侧开口就是为了安装定位柱24。定位柱24的作用是通过对安装板03通孔的限位,从而去限制安装板03的安装位置,确保安装板03装夹后的精准定位。
第一基板23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条25,第一卡条25可拆卸连接安装块,安装块的外侧面竖立有第二卡条26,定位柱24与第二卡条26可拆卸连接。
第一卡条25与第二卡条26结构相同,第一卡条25规则排列有多个U型缺口,安装块与第一基板23的相对位置上还设置有插孔可供安装插销,定位柱24与安装块的相对位置上还设置有插孔可供安装插销。本发明中的定位柱24通过第二卡条26、安装块来实现与第一基板23的可拆卸连接。
吸能盒02固定工装5包括第二基板31、竖立穿过第二基板31的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的结构组成相同且对称设置。吸能盒02是一个相对对称的结构,设置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分别去实现吸能盒02左壁面与右壁面的夹持。
左夹持组件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左动力基块41、左连接滑块42、第一左夹持块43与第二左夹持块44,第一左夹持块43的右侧面、第二左夹持块44的左侧面之间留有间距供吸能盒02的壁面插入,左连接滑块42的左侧面为倾斜面且设置第一卡槽,左动力基块41的右侧面设置卡入第一卡槽的第一卡轨,左连接滑块42的右侧设置水平方向的第二卡槽,第一左夹持块43上设置卡入第二卡槽的第二卡轨;左动力基块41上下移动将带动左连接滑块42、第一左夹持块43左右移动,第一左夹持块43左右移动将改变与第二左夹持块44之间的间距。本发明设置第一左夹持块43、第二左夹持块44去实现吸能盒02左壁面的夹持。在第一左夹持块43的设置中,通过左动力基块41的移动,从而带动左连接滑块42、第一左夹持块43的移动。实现第一左夹持块43贴近吸能盒02左壁面,实现装夹。本发明虽然未明确写出第一右夹持块53的结构设计以及工作原理。但作为对称设置的结构,其原理与第一左夹持块43原理相同,其结构也与左夹持组件对应。
右夹持组件从右至右依次包括右动力基块51、右连接滑块52、第一右夹持块53、第二右夹持块54,第一右夹持块53的左侧面、第二右夹持块54的右侧面之间留有间距供吸能盒02的壁面插入,第二左夹持块44、第二右夹持块54之间通过梯形滑块55连接,第二左夹持块44的右侧面、第二右夹持块54的左侧面与梯形滑块55的结构对应设置,梯形滑块55连接直行气缸,直行气缸工作带动梯形滑块55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梯形滑块55将驱动第二左夹持块44、第二右夹持块54左右移动实现张开或收缩。在第二左夹持块44、第二右夹持块54的设置中,通过直行气缸工作带动梯形滑块55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左夹持块44、第二右夹持块54左右移动实现张开或收缩。当然,第二左夹持块44、第二右夹持块54张开则是分别去贴近吸能盒02左、右壁面,实现装夹。第二左夹持块44、第二右夹持块54收缩则是远离吸能盒02左、右壁面,实现吸能盒02的拆卸。
第二基板31上可拆卸设置有四个外卡块61,四个外卡块61分别位于左夹持组件前后两侧、右夹持组件的前后两侧,外卡块61的内侧面为弯折面与吸能盒02壁的折边对应,外卡块61对吸能盒02折边限位。本发明通过设置四个外卡块,去固定吸能盒02的四个折边,确保吸能盒02装夹后位置的精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设置有竖直的行程导轨以及动力气缸,行程导轨上安装与动力气缸连接的安装板固定工装,动力气缸作用可推动安装板固定工装沿行程导轨上下移动,所述的机架安装有倒置的吸能盒固定工装与安装板固定工装相对应,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工装包括多个支撑托架、以及多个与转角气缸连接的固定块,安装板通过多个支撑托架托起,固定块在转角气缸的作用下旋转后下压于支撑托架上的安装板;
所述的转角气缸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上表面开设有U型槽口,所述的固定块在非工作状态下外旋开来,此时固定块的头部为施力部与支撑托架不相对;所述的固定块在工作状态下内旋下压,此时固定块的头部与支撑托架对应,固定块的尾部卡入限位块的槽口内;
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工装还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的支撑托架、固定块均安装在第一基板上,所述的第一基板两侧开设有U型结构的侧开口,所述的侧开口内可拆卸安装有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上端伸出第一基板的表面对安装板的通孔进行限位;所述的第一基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条,所述的第一卡条可拆卸连接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的外侧面竖立有第二卡条,所述的定位柱与第二卡条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第一卡条与第二卡条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卡条规则排列有多个U型缺口,所述的安装块与第一基板的相对位置上还设置有插孔可供安装插销,所述的定位柱与安装块的相对位置上还设置有插孔可供安装插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盒固定工装包括第二基板、竖立穿过第二基板的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所述的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的结构组成相同且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夹持组件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左动力基块、左连接滑块、第一左夹持块与第二左夹持块,所述的第一左夹持块的右侧面、第二左夹持块的左侧面之间留有间距供吸能盒的壁面插入,所述的左连接滑块的左侧面为倾斜面且设置第一卡槽,所述的左动力基块的右侧面设置卡入第一卡槽的第一卡轨,所述的左连接滑块的右侧设置水平方向的第二卡槽,所述的第一左夹持块上设置卡入第二卡槽的第二卡轨;所述的左动力基块上下移动将带动左连接滑块、第一左夹持块左右移动,第一左夹持块左右移动将改变与第二左夹持块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夹持组件从右至左依次包括右动力基块、右连接滑块、第一右夹持块、第二右夹持块,所述的第一右夹持块的左侧面、第二右夹持块的右侧面之间留有间距供吸能盒的壁面插入,所述的第二左夹持块、第二右夹持块之间通过梯形滑块连接,第二左夹持块的右侧面、第二右夹持块的左侧面与梯形滑块的结构对应设置,所述的梯形滑块连接直行气缸,直行气缸工作带动梯形滑块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梯形滑块将驱动第二左夹持块、第二右夹持块左右移动实现张开或收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基板上可拆卸设置有四个外卡块,四个外卡块分别位于左夹持组件前后两侧、右夹持组件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外卡块的内侧面为弯折面与吸能盒壁的折边对应,外卡块对吸能盒折边限位。
CN201810832981.4A 2018-07-26 2018-07-26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108687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2981.4A CN108687482B (zh) 2018-07-26 2018-07-26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2981.4A CN108687482B (zh) 2018-07-26 2018-07-26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7482A CN108687482A (zh) 2018-10-23
CN108687482B true CN108687482B (zh) 2024-03-15

Family

ID=63850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2981.4A Active CN108687482B (zh) 2018-07-26 2018-07-26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874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5793A (zh) * 2018-11-20 2020-05-26 南京世界村汽车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焊接机构
CN110238581B (zh) * 2019-04-23 2021-12-17 天津英利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吸能盒总成一体式装卡设备
CN110238584B (zh) * 2019-06-04 2021-08-10 天津英利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52138U (zh) * 2016-07-22 2017-01-04 宁波祥路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能盒夹紧工件
CN106670709A (zh) * 2016-12-27 2017-05-17 成都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梁与安装板的焊接工装
CN206966959U (zh) * 2017-07-28 2018-02-06 宁波祥路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能盒焊接工装
CN206966957U (zh) * 2017-07-28 2018-02-06 宁波祥路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焊接吸能盒的夹具
CN208556490U (zh) * 2018-07-26 2019-03-01 宁波祥路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52138U (zh) * 2016-07-22 2017-01-04 宁波祥路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能盒夹紧工件
CN106670709A (zh) * 2016-12-27 2017-05-17 成都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梁与安装板的焊接工装
CN206966959U (zh) * 2017-07-28 2018-02-06 宁波祥路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能盒焊接工装
CN206966957U (zh) * 2017-07-28 2018-02-06 宁波祥路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焊接吸能盒的夹具
CN208556490U (zh) * 2018-07-26 2019-03-01 宁波祥路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7482A (zh)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7482B (zh)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CN104442641B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汽车的后防撞横梁总成
CN210362555U (zh) 一种汽车前端模块总成的分装定位工装
CN102114502B (zh) 一种制造汽车仪表板横梁左右支架的夹具
CN201566701U (zh) 前防撞梁吸能盒
CN208556490U (zh)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CN102114500B (zh) 一种制造汽车转向器下支架的夹具
CN113060086A (zh) 一种汽车25%小偏置碰撞车身结构
CN208630543U (zh)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CN217923286U (zh) 一种公路工程维修用的防撞缓冲装置
CN217667454U (zh) 一种前纵梁总成成型设备
CN108819891A (zh)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CN109175113B (zh) 一种浮动式夹紧旋转装置
CN207657597U (zh) 一种汽车水箱框架总成
CN220593432U (zh) 一种用于suv保险杠生产的辅助冲孔装置
CN220178554U (zh) 吸能盒定位夹具及防撞梁吸能盒总成夹具
CN218865440U (zh) 一种左右通用型25%偏置碰撞壁障
CN11119579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焊接机构
CN205916195U (zh) 前防撞梁立柱本体
CN220739951U (zh) 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焊接工装
CN21936117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厢板
CN210627770U (zh) 一种用于停车场的led显示屏
CN211001216U (zh) 一种增大保护范围的汽车保险杠前梁
CN21612833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塑料前端框架
CN217254078U (zh) 一种登高车车底架组对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5602 No. 18, Jingang 1st Road, Binhai New Area, South Ningbo, Ninghai Coun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ingbo Xianglu Zhongt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602 No.1, Nanbin North Road, Ninghai Coun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XIANGLU AUTO PART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