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0543U -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 Google Patents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0543U
CN208630543U CN201821197137.0U CN201821197137U CN208630543U CN 208630543 U CN208630543 U CN 208630543U CN 201821197137 U CN201821197137 U CN 201821197137U CN 208630543 U CN208630543 U CN 208630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block
block
clamp assemblies
grip
absorb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971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曦
柴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roper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roper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roper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roper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971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0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0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0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包括基板、竖立穿过基板的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夹持组件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动力基块、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之间留有间距供吸能盒的壁面插入,动力基块与第一夹持块卡接,动力基块上下移动将带动第一夹持块左右移动从而改变与与第二夹持块的间距,左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块与右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块之间通过梯形滑块连接,梯形滑块上下将驱动第二夹持块、第二右夹持块左右移动。设计了新的装夹结构,能够实现吸能盒的固定安装,配合焊接。且吸能盒的装夹,保证定位精准,不影响后续的焊接工作。

Description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的焊接固定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身碰撞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汽车前、后防撞梁作为汽车前后的安全零部件,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在降低汽车维修费用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防撞梁总成均为钣金结构,重量大,若是焊接效果不好,则防撞梁组件安装强度不够,在受到撞击时,部件之间可能会直接脱焊,导致无法溃缩吸能。这一矛盾点对防撞梁组件的设计造成很大的困扰,导致防撞梁组件的轻量化难以实现,存在改进空间。
其中,防撞梁吸能盒的应用是为了在低速碰撞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吸收碰撞能量,缓解冲击力,保护车身后部结构,提高车身碰撞安全性能。目前的防撞梁吸能盒一般采用板体冲压焊接成类矩形柱状结构,而且吸能盒会在盒体上增加压溃筋、减重孔来引导压溃变形。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后防撞梁结构,其包括防撞梁01、吸能盒02与安装板03,吸能盒02为空心柱状结构,且表面设置有减重孔04。安装板03为三角形板体结构,且其边缘处弯曲处理,安装板03中心留有与吸能盒02结构相适应的安装槽口05,安装槽口05的外周规则分布有三个通孔06。其中吸能盒02与安装板03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焊接实现,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吸能盒02、安装板03的固定装夹存在困难,两者之间也无法很好的固定安装,这对焊接造成困难,也将导致焊接效果差,防撞梁组件整体质量不高。
因此如何设计出能够实现吸能盒的固定安装,配合焊接的工装夹具,便成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思考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设计了新的装夹结构,能够实现吸能盒的固定安装,配合焊接。且吸能盒的装夹,保证定位精准,不影响后续的焊接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包括基板、竖立穿过基板的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所述的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夹持组件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动力基块、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所述的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之间留有间距供吸能盒的壁面插入,所述的动力基块与第一夹持块卡接,动力基块上下移动将带动第一夹持块左右移动从而改变与与第二夹持块的间距,左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块与右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块之间通过梯形滑块连接,梯形滑块上下将驱动第二夹持块、第二右夹持块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动力基块通过连接滑块与第一夹持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滑块的左侧面为倾斜面且设置第一卡槽,所述的动力基块的右侧面设置卡入第一卡槽的第一卡轨,所述的连接滑块的右侧设置水平方向的第二卡槽,所述的第一夹持块上设置卡入第二卡槽的第二卡轨;所述的动力基块上下移动将带动连接滑块、第一夹持块左右移动,第一夹持块左右移动将改变与第二夹持块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梯形滑块为上端面积小于下端面积的梯形结构,所述的第二夹持块的一侧面与梯形滑块的结构对应设置,所述的梯形滑块连接直行气缸,直行气缸工作带动梯形滑块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梯形滑块将驱动两个第二夹持块左右移动实现张开或收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基板上可拆卸设置有四个外卡块,四个外卡块分别位于左夹持组件前后两侧、右夹持组件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外卡块的内侧面为弯折面与吸能盒壁的折边对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所述的外卡块包括T型块与侧配件,所述的T型块倒置于基板上且包括横条与竖条,所述的横条与基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侧配件则可拆卸的安装在竖条的外侧面,所述的侧配件与竖条共同构成了与吸能盒壁的折边对应的弯折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横条的上表面与吸能盒端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上对应设置有供插销插入的定位孔,吸能盒卡入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之间后,插销可依次通过第一夹持块、减重孔、再插入第二夹持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首先吸能盒是一个相对对称的结构,设置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分别去实现吸能盒左壁面与右壁面的夹持。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夹持组件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动力基块、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之间留有间距供吸能盒的壁面插入,动力基块与第一夹持块卡接,动力基块上下移动将带动第一夹持块左右移动从而改变与与第二夹持块的间距。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去实现吸能盒左壁面的夹持。在第一夹持块的设置中,通过动力基块的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块的移动。实现第一夹持块贴近吸能盒左壁面,实现装夹。本实用新型虽然未明确写出右夹持组件的具体结构设计以及工作原理。但作为结构相同、对称设置的部件,其第一夹持块去贴近吸能盒右壁面的原理相同。左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块与右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块之间通过梯形滑块连接,梯形滑块上下将驱动第二夹持块、第二右夹持块左右移动。梯形滑块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两个第二夹持块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两个第二夹持块相对张开则是分别去贴近吸能盒左、右壁面,实现装夹。两个第二夹持块相对收缩则是远离吸能盒左、右壁面,实现吸能盒的拆卸。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新的装夹结构,能够实现吸能盒的固定安装,配合焊接。且吸能盒的装夹,保证定位精准,不影响后续的焊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后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至图3所示: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包括基板1、竖立穿过基板1的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夹持组件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动力基块2、第一夹持块4与第二夹持块5,第一夹持块4、第二夹持块5之间留有间距供吸能盒02的壁面插入,动力基块2与第一夹持块4卡接,动力基块2上下移动将带动第一夹持块4左右移动从而改变与与第二夹持块5的间距,左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块5与右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块5之间通过梯形滑块6连接,梯形滑块6上下将驱动第二夹持块5、第二右夹持块左右移动。
动力基块2通过连接滑块3与第一夹持块4连接。在动力基块2与第一夹持块4之间设置连接滑块3,整个运动更加稳定。
连接滑块3的左侧面为倾斜面且设置第一卡槽,动力基块2的右侧面设置卡入第一卡槽的第一卡轨,连接滑块3的右侧设置水平方向的第二卡槽,第一夹持块4上设置卡入第二卡槽的第二卡轨;动力基块2上下移动将带动连接滑块3、第一夹持块4左右移动,第一夹持块4左右移动将改变与第二夹持块5之间的间距。动力基块2的结构设置配合连接滑块3,实现动力基块2的上下移动,而连接滑块3的左右移动。并且在连接滑块3上设置水平方向的第二卡槽,限制了第一夹持块4的移动轨迹。
梯形滑块6为上端面积小于下端面积的梯形结构,第二夹持块5的一侧面与梯形滑块6的结构对应设置,梯形滑块6连接直行气缸7,直行气缸7工作带动梯形滑块6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梯形滑块6将驱动两个第二夹持块5左右移动实现张开或收缩。两个第二夹持块5相对张开则是分别去贴近吸能盒02左、右壁面,实现装夹。两个第二夹持块5相对收缩则是远离吸能盒02左、右壁面,实现吸能盒02的拆卸。
基板1上可拆卸设置有四个外卡块8,四个外卡块8分别位于左夹持组件前后两侧、右夹持组件的前后两侧,外卡块8的内侧面为弯折面与吸能盒02壁的折边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四个外卡块8,去固定吸能盒02的四个折边,确保吸能盒02装夹后位置的精确性。
外卡块8包括T型块9与侧配件10,T型块9倒置于基板1上且包括横条11与竖条12,横条11与基板1可拆卸连接,侧配件10则可拆卸的安装在竖条12的外侧面,侧配件10与竖条12共同构成了与吸能盒02壁的折边对应的弯折面。
横条11的上表面与吸能盒02端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体的外卡块8结构,并设置横条11结构,让横条11的上表面作为一个吸能盒02装夹的基准面,确保吸能盒02装夹位置的精确性。
第一夹持块4与第二夹持块5上对应设置有供插销14插入的定位孔13,吸能盒02卡入第一夹持块4、第二夹持块5之间后,插销14可依次通过第一夹持块4、减重孔04、再插入第二夹持块5。除了设置横条11上表面作为一个基准面以外,本实用新型还对应吸能盒02减重孔的位置,在第一夹持块4、第二夹持块5上设置定位孔13。通过插销14的依次插入,可以对吸能盒02装夹位置的定位。实现吸能盒02装夹位置的精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竖立穿过基板的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所述的左夹持组件与右夹持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夹持组件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动力基块、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所述的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之间留有间距供吸能盒的壁面插入,所述的动力基块与第一夹持块卡接,动力基块上下移动将带动第一夹持块左右移动从而改变与第二夹持块的间距,左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块与右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块之间通过梯形滑块连接,梯形滑块上下将驱动第二夹持块、第二右夹持块左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基块通过连接滑块与第一夹持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滑块的左侧面为倾斜面且设置第一卡槽,所述的动力基块的右侧面设置卡入第一卡槽的第一卡轨,所述的连接滑块的右侧设置水平方向的第二卡槽,所述的第一夹持块上设置卡入第二卡槽的第二卡轨;所述的动力基块上下移动将带动连接滑块、第一夹持块左右移动,第一夹持块左右移动将改变与第二夹持块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形滑块为上端面积小于下端面积的梯形结构,所述的第二夹持块的一侧面与梯形滑块的结构对应设置,所述的梯形滑块连接直行气缸,直行气缸工作带动梯形滑块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梯形滑块将驱动两个第二夹持块左右移动实现张开或收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上可拆卸设置有四个外卡块,四个外卡块分别位于左夹持组件前后两侧、右夹持组件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外卡块的内侧面为弯折面与吸能盒壁的折边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外卡块包括T型块与侧配件,所述的T型块倒置于基板上且包括横条与竖条,所述的横条与基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侧配件则可拆卸的安装在竖条的外侧面,所述的侧配件与竖条共同构成了与吸能盒壁的折边对应的弯折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条的上表面与吸能盒端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上对应设置有供插销插入的定位孔,吸能盒卡入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之间后,插销可依次通过第一夹持块、减重孔、再插入第二夹持块。
CN201821197137.0U 2018-07-26 2018-07-26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Active CN208630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7137.0U CN208630543U (zh) 2018-07-26 2018-07-26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7137.0U CN208630543U (zh) 2018-07-26 2018-07-26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0543U true CN208630543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8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97137.0U Active CN208630543U (zh) 2018-07-26 2018-07-26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05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9891A (zh) * 2018-07-26 2018-11-16 宁波格罗勃自动化有限公司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9891A (zh) * 2018-07-26 2018-11-16 宁波格罗勃自动化有限公司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30543U (zh)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CN204673136U (zh) 一种顶盖柔性螺柱焊工装
CN108687482A (zh)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CN108819891A (zh) 防撞梁吸能盒的固定工装
CN102699715A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205852138U (zh) 一种吸能盒夹紧工件
CN208556490U (zh)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CN207535984U (zh) 一种用于功能定制的汽车变厚度、变截面前纵梁结构
CN208556489U (zh) 防撞梁安装板的固定工装
CN215357392U (zh) 一种防撞梁cnc定位夹具
CN205343097U (zh) 一种行人保护试验用汽车前机罩网格划线仪
CN211759169U (zh) 一种双工位搅拌摩擦焊台式设备
CN106271339A (zh) 一种汽车冲压件焊接夹具的定位夹紧机构
CN211135240U (zh) 铆合治具
CN11119579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焊接机构
CN220640019U (zh) 一种汽车门环结构
CN106002394A (zh) 一种飞轮壳精加工辅助定位装置
CN204657802U (zh) 一种客车底架骨架焊接夹具
CN213441143U (zh) 用于汽车保险杠生产的设备
CN105643170B (zh) 一种双风挡车架前段骨架的焊接装置
CN204277303U (zh) 双风挡车架前段骨架的焊接装置
CN211939623U (zh) 一种网架杆件焊接设备用对位装置
CN219465277U (zh) 一种隧道拱架焊接生产线
CN203437848U (zh) 车辆转向架构架横梁的组对工装
CN219561263U (zh) 一种加工轴承锻件用锻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