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8584B - 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8584B
CN110238584B CN201910482315.7A CN201910482315A CN110238584B CN 110238584 B CN110238584 B CN 110238584B CN 201910482315 A CN201910482315 A CN 201910482315A CN 110238584 B CN110238584 B CN 110238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clamping
positioning
energy absorption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23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8584A (zh
Inventor
赵福占
赵云
胡立峰
董继斌
王维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ingli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ingli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ingli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ingli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23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8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8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8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8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8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2Carriages for supporting the welding or cutt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61Welding t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属于汽车零部件焊接设备技术领域,输送定位机构将焊接件运送至定位夹紧机构上固定的吸能盒内部,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上装有旋转组件和多个装夹组件,两个工作台左右两端通过装夹组件装卡在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的前后端,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通过旋转组件驱动两个工作台转动交替工作面,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一侧上方有焊接机械手,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上的中心位置有垂直设置的工位分隔板。本发明实现能快速对工件进行输送定位稳定性好,顺应机器人焊接效率,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以旋转方式使焊接机器人可持续焊接两个待焊接工件,并且不限制焊接工装与工作台的连接方式,可调节工作台的焊接角度。

Description

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焊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吸能盒总成自动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有量的增加,车身碰撞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汽车前、后防撞梁作为汽车前后的安全零部件,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在降低汽车维修费用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中,吸能盒的应用是为了在低速碰撞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吸收碰撞能量,缓解冲击力,保护车身部结构,提高车身安全性能,实现操作过程中,吸能盒和其他零件件的焊接时的固定装卡存在困难,无法很好的固定安装,对焊接造成困难,一般工作平台只有一个,不能实现工件加工和工件上下料同时进行,浪费加工时间,而且限制固定工装与工位台的连接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精准,提高工作效率的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包括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定位夹紧机构和输送定位机构,所述输送定位机构将焊接件运送至定位夹紧机构上固定的吸能盒内部,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和输送定位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上装有旋转组件和多个装夹组件,所述工作台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工作台左右两端通过装夹组件装卡在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的前后端,所述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通过旋转组件驱动两个工作台转动交替工作面,所述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一侧上方有焊接机械手,所述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上的中心位置有垂直设置的工位分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装夹组件设置在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前后端四支臂的里侧,所述装夹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卡盘、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与卡盘一侧垂直连接,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与卡盘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 通过安装螺钉紧压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螺钉设置在安装板两侧,且下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 两侧设置有U型槽,所述安装螺钉卡在U型槽内,上端通过安装螺母与连接板紧固,所述连接板 下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连接板 通过固定螺钉与第一工作台或第二工作台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的,旋转组件设置在工位分隔板的正下方,包括大齿轮、主轴、小齿轮、驱动轴、平台连接板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连接板与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平台连接板上,且驱动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与小齿轮为过盈配合,且二者同轴转动,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大齿轮与主轴过盈配合,所述主轴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驱动轴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小齿轮绕大齿轮转动,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设置在齿轮防尘罩内。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包括分布在吸能盒四周的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上夹持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上夹持组件包括第六气缸、夹持支架、第四底座和第三连接板,所述夹持支架一端与第三连接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下侧通过上夹持块按压在吸能盒上端面,所述第六气缸驱动夹持支架沿与第三连接板连接端转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对称设置在吸能盒两侧,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设有外卡块和下夹持块,所述吸能盒设置在下夹持块上端,四周卡设在外卡块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上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穿进定位座与焊接件侧端面感应接触,所述定位座下端连接第六连接块,所述第六连接块一侧连接第七连接块,所述第七连接块设置在定位座一侧,所述焊接件卡设在第七连接块和定位座之间,所述第七连接块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焊接件接触设置,所述弹性件与传感器相对设置在焊接件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与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为L型结构,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第二连接板相邻设置,所述限位柱与第二连接板相邻端为橡胶材质,所述定位座与连杆之间设置有第五垫片,所述连杆与第六连接块之间设置有第六垫片,所述第六连接块与第七连接块之间设置有第七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定位机构包括第六气缸、第七气缸、连杆和定位座,所述第六气缸驱动端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七气缸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七气缸驱动端与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端且二者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连杆与定位座连接,焊接件设置在定位座上,所述定位座通过第六气缸驱动焊接件纵向运动,所述定位座通过第七气缸驱动焊接件横向运动,所述焊接件通过第六气缸和第七气缸驱动至吸能盒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支架为叉型结构,所述夹持支架上装有多个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吸能盒上端设有的螺栓对应设置,所述夹持支架下端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限位凸块对应设置的限位凹块,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设置在第四底座上,所述第六气缸设置在第四底座一侧,所述第六气缸 与第三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下夹持块和外卡块数量均为多个且均与第四连接板连接,所述外卡块上端均设置有倒斜角,所述第四连接板设置在第五底座上,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连接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装有与吸能盒上螺杆对应设置的第二传感器 。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六底座、第八气缸、第五连接板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八气缸设置在第六底座上,所述第八气缸驱动端与第五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与第五连接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与吸能盒上减震孔对应设置,所述第六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上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杆,所述限位连杆为L型结构,所述限位连杆一端设置在第五连接板前方,所述限位连杆设置在第二定位销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发明工作台两端通过连接板与双工位平台固定,不限制焊接工装与工作台的连接方式,通过第一电机调节工作台焊接工作角度,旋转机构使焊接机器人可持续焊接两个待焊接工件在进行拆装工件,节省拆装时间。
2、本发明传感器感应连接板是否与安装板紧固,避免二者未连接紧固发生事故,固定螺钉用于连接板与工作台的连接固定。
3、本发明通过上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定位组件实现了对吸能盒六向的固定,保证后续焊接工作的稳定性。
4、本发明上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设置有感应吸能盒上连接螺杆的传感器,挺高吸能盒焊接工作前定位准确性。
5、本发明焊接件通过第六气缸和第七气缸驱动实现两向移动,焊接地空间较小,阻隔物较多时能精准确定焊接位置。
6、本发明定位座与连杆连接之间、第六连接块与定位座连接之间、第六连接块和第七连接块连接之间均设置有垫片,根据焊接件的大小,增加、减少或打磨对应垫片,适用性强。
7、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快速对工件进行固定并且输送定位准确,稳定性好,顺应机器人焊接效率,使焊接效果得到提高,减少产品的报废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工位旋转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工位旋转定位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工位旋转定位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于汽车防护件的自动焊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汽车防护件的定位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上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汽车配件焊接用输送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汽车配件焊接用输送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连杆、定位座、第六连接块和第七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2、工位分隔板;3、装夹组件;301、第一电机;302、卡盘;304、安装板;305、连接板;306、安装螺钉;307、固定螺钉;308、传感器;309、U型槽;4、旋转组件;401、第二电机;402、连接板;403、驱动轴;404、小齿轮;405、大齿轮;406、主轴;407、齿轮防尘罩;408、主轴机壳;5、底座;6工作台;7、焊接机械手;101、第三底座;102、第九气缸;103、第一连接板;104、第七气缸;105、气缸防护罩;106、第二连接板;107、连接杆;108、限位柱;109、连杆;110、定位座;111、传感器;112、第六连接块;113、第七连接块;114、弹性件;115、焊接件;116、第五垫片;117、第六垫片;118、第七垫片;201、第六气缸;202、第四底座;203、第三连接板;204、夹持支架;205、第一传感器;206、上夹持块;207、限位凸块;208、限位凹块;209、第五底座;210、第四连接板;211、连接杆;212、外卡块;213、下夹持块;214、第二传感器;215、第六底座;216、第八气缸;217、第五连接板;218、第二定位销;219、限位连杆;220-吸能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15所示,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包括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定位夹紧机构和输送定位机构,输送定位机构将焊接件运送至定位夹紧机构上固定的吸能盒内部,定位夹紧机构和输送定位机构设置在工作台6上,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上装有旋转组件4和多个装夹组件3,工作台6设置为两个,两个工作台6左右两端通过装夹组件3装卡在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的前后端,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通过旋转组件4驱动两个工作台6转动交替工作面,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一侧上方有焊接机械手7,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上的中心位置有垂直设置的工位分隔板2,实现能快速对工件进行输送定位稳定性好,顺应机器人焊接效率,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以旋转方式使焊接机器人可持续焊接两个待焊接工件,并且不限制焊接工装与工作台的连接方式,装夹组件3将工作台6固定在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上,并可调节工作台6的焊接角度。
如图2至图7所示,优选地,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横截面呈“工”字型,装夹组件3设置在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前后端四支臂的里侧,装夹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01、卡盘302、安装板304和连接板305,第一电机301驱动端与卡盘302一侧垂直连接,安装板304通过螺钉与卡盘302另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板 305通过安装螺钉306紧压在安装板304上,安装螺钉306设置在安装板304两侧,且下端与安装板304转动连接,连接板 305两侧设置有U型槽309,安装螺钉306卡在U型槽309内,上端通过安装螺母与连接板305紧固,拧松安装螺母,向下转动安装螺钉306,将连接板305拿下,连接板305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后在通过安装螺钉306和安装螺母与安装板304固定,连接板 305下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有距离传感器308,距离传感器308安装在安装板304上,传感器308感应连接板305是否与安装板304紧固,避免二者未连接紧固发生事故,固定螺钉307用于连接板305与工作台的连接固定,连接板 305通过固定螺钉307与工作台6或第二工作台6的两端连接,卡盘302通过第一电机301驱动连接板305转动,工作台两端通过连接板305与双工位平台1固定,不限制焊接工装与工作台的连接方式,通过第一电机301调节工作台焊接角度,旋转机构使焊接机器人可持续焊接两个待焊接工件在进行拆装工件,节省拆装时间,
如图4所示,优选地,旋转组件4设置在工位分隔板2的正下方,包括大齿轮405、主轴406、小齿轮404、驱动轴403、平台连接板402和第二电机401,平台连接板402与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下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401设置在平台连接板402上,且驱动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403连接,驱动轴403与小齿轮404为过盈配合,且二者同轴转动,小齿轮404与大齿轮405啮合连接,大齿轮405与主轴406过盈配合,主轴406固定设置在底座上,驱动轴403通过第二电机401驱动小齿轮404绕大齿轮405转动,大齿轮405与小齿轮404设置在齿轮防尘罩407内,主轴406固定设置在底座5上,驱动轴403通过第二电机401驱动小齿轮404绕大齿轮405转动,第二电机401驱动端通过连接轴带动驱动轴403转动,驱动轴403带动小齿轮404绕大齿轮405外周转动,第二电机401固定在平台连接板402上,平台连接板402与双工位平台1连接,小齿轮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双工位平台转动180°,实现固定双工位上工件位置的交换。
如图8和图15所示,优选地,定位夹紧机构包括分布在吸能盒220四周的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上夹持组件和定位组件,上夹持组件包括第六气缸201、夹持支架204、第四底座202和第三连接板203,夹持支架204一端与第三连接板203转动连接,另一端下侧通过上夹持块206按压在吸能盒220上端面,第六气缸201驱动夹持支架204沿与第三连接板203连接端转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对称设置在吸能盒220两侧,第一夹持组件设有外卡块212和下夹持块213,吸能盒220设置在下夹持块213上端,四周卡设在外卡块212内侧,第六气缸201控制夹持支架204沿与第三连接板203连接端向下转动,夹持支架204下端面连接上夹持块206, 并带动上夹持块206按压在吸能盒220上端面上,实现吸能盒220的固定。
如图10和图15所示,优选地,定位座110上设有传感器111,传感器111穿进定位座110与焊接件115侧端面感应接触,传感器111感应焊接件115是否在定位座110上,避免掉落,确保操作正常,定位座110下端连接第六连接块112,第六连接块112一侧连接第七连接块113,第七连接块113设置在定位座110一侧,焊接件115卡设在第七连接块113和定位座110之间,第七连接块113内设置有弹性件114,弹性件114一端与焊接件115接触设置,弹性件114与传感器111相对设置在焊接件115两侧,使焊接件焊接过程更加稳定。
如图13和图15所示,优选地,第一连接板103一侧与连接杆107一端连接,连接杆107为L型结构,连接杆107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柱108,限位柱108与第二连接板106相邻设置,限位柱108与第二连接板106相邻端为橡胶材质,定位座110与连杆109之间设置有第五垫片116,连杆109与第六连接块112之间设置有第六垫片117,第六连接块112与第七连接块113之间设置有第七垫片118,根据焊接件115的大小,增加、减少或打磨相应垫片,适用性强。
如图8和图9所示,优选地,输送定位装置包括第九气缸102、第七气缸104、连杆109和定位座110,第九气缸102驱动端与第一连接板103连接,第七气缸104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03上,第七气缸104驱动端与第二连接板106连接,第二连接板106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03上端且二者为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板106通过连杆109与定位座110连接,焊接件115设置在定位座110上,定位座110通过第九气缸102驱动焊接件115纵向运动,定位座110通过第七气缸104驱动焊接件115横向运动,第六气缸通过第七气缸控制焊接件斜上下运动,第七气缸控制定位座左右运动,确保焊接件到达指定焊接位置。
如图9和图10所示,优选地,夹持支架204为叉型结构,夹持支架204上装有多个第一传感器205,第一传感器205与吸能盒220上端设有的螺栓对应设置,通过第一传感器感应吸能盒上端连接螺栓的位置,实现吸能盒的精确定位,夹持支架204下端设置有限位凸块207,第三连接板203上设置有限位凸块207对应设置的限位凹块208,第三连接板203固定设置在第四底座202上,第六气缸201设置在第四底座202一侧,第六气缸201与第三连接板203转动连接,限位凸块207和限位凹块208对夹持支架204转动起到限位作用,第六气缸201控制夹持支架204转动时,第六气缸201会沿与第三连接板203连接端发生一定的转动,下夹持块213和外卡块212数量均为多个且均与第四连接板210连接,外卡块212上端均设置有倒斜角,方便吸能盒放置,第四连接板210设置在第五底座209上,第四连接板210上连接多个连接杆211,连接杆211上装有与吸能盒220上螺杆对应设置的第二传感器214,第二传感器214感应吸能盒220上对应位置的连接螺杆,确保定位精准。
如图12所示,优选地,定位组件包括第六底座215、第八气缸216、第五连接板217和第二定位销218,第八气缸216设置在第六底座215上,第八气缸216驱动端与第五连接板217连接,第二定位销218与第五连接板217垂直连接,第二定位销218与吸能盒220上减震孔对应设置,第八气缸216驱动第二定位销218向吸能盒220减重孔方向运动,定位销218插进减重孔内,实现定位,第六底座215上固定连接有上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杆219,限位连杆219为L型结构,限位连杆219一端设置在第五连接板217前方,限位连杆219设置在第二定位销218下方,限位连杆219对第八气缸216的驱动行程起到限位作用。
实际工作过程为,输送定位机构将焊接件运送至定位夹紧机构上固定的吸能盒220内部,输送定位机构和定位夹紧机构设置在工作台6上,工作台6通过连接板305装卡在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上,吸能盒220放置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下夹持块213上,四周卡设在外卡块212内侧,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对称设置在吸能盒220的两侧,下夹持块213和外卡块212设置在第四连接板210上,第四连接板210设置在第五底座209上,第四连接板210连接多个连接杆211,连接杆211上装有多个感应吸能盒220上连接螺杆的第二传感器214,第八气缸216控制第二定位销218插进吸能盒220减重孔内,实现吸能盒220的定位,第六气缸201控制夹持支架204向下转动,夹持支架204下端设置的上夹持块206按压在吸能盒220上端,上夹持块206与下夹持块213对应设置,夹持支架204上装有感应吸能盒220上连接螺杆的的第一传感器205,夹持支架204与第三连接转动连接,且夹持支架204上限位凸块207与第三连接板203上限位凹块208对应设置,对夹持支架204转动起到限位作用,第九气缸102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第七气缸104通过第一连接板103设置在第九气缸102驱动端上端,第七气缸104与第九气缸102垂直设置,第七气缸104通过第二连接板106与连杆109一端连接,连杆109另一端与定位座110连接,第二连接板106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03上端且二者为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板103一侧连接L型连接杆107,L型连接杆107一端设置有限位柱108,限位柱108与第二连接板106相邻设置,限位柱108与第二连接板106相邻端为橡胶材质,定位座110下端连接第六连接块112,第六连接块112一侧连接第七连接块113,第七连接块113设置在定位座110一侧,焊接件115卡设在第七连接块113和定位座110之间,定位座110上设有感应焊接件115的传感器111,第七连接块113上设置有固定焊接件115的弹性件114,保证焊接件115固定的稳定性,焊接件115通过第九气缸102和第七气缸104驱动输送并固定在吸能盒220内,完成焊接件115与吸能盒220的焊接工作,以上零部件均设置在工作台6上,拧松安装螺母并转动安装螺钉306,将连接板305卸下,连接板305通过固定螺钉307与工作台6两端连接后再固定在安装板304上,安装板304上距离传感器308感应连接板305与安装板304紧固位置,确保二者为紧固状态,安装板304固定在卡盘302上,卡盘302设置在双工位平台1前后装夹臂101上,卡盘302通过第一电机301控制安装板304转动,从而调节工作台的工作角度,双工位平台1为空壳结构,横截面呈“工”字型,上端中间位置有垂直连接的工位分隔板2,旋转机构4设置在工位分隔板2的正在方,第一电机301驱动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403连接,驱动轴403控制小齿轮404绕一侧大齿轮405传动,大齿轮405与主轴406过盈配合,主轴406固定在底座5上,第二电机401放置在平台连接板402上,且驱动端穿过平台连接板402与驱动轴403连接,平台连接板402与双工位平台1固定连接,小齿轮404通过第二电机401带动双工位平台1转动,实现180°旋转,旋转方式使焊接机器人可持续焊接两个待焊接工件,节省拆装时间,焊接件通过工作台与双工位平台1固定,不限制焊接件工装与工作台的连接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定位夹紧机构和输送定位机构,所述输送定位机构将焊接件运送至定位夹紧机构上固定的吸能盒内部,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和输送定位机构设置在工作台(6)上,所述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上装有旋转组件(4)和多个装夹组件(3),所述工作台(6)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工作台(6)左右两端通过装夹组件(3)装卡在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的前后端,所述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通过旋转组件(4)驱动两个工作台(6)转动交替工作面,所述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一侧上方有焊接机械手(7),所述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上的中心位置有垂直设置的工位分隔板(2);
所述输送定位机构包括第九气缸(102)、第七气缸(104)、连杆(109)和定位座(110),所述第九气缸(102)驱动端与第一连接板(103)连接,所述第七气缸(104)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03)上,所述第七气缸(104)驱动端与第二连接板(10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06)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03)上端且二者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06)通过连杆(109)与定位座(110)连接,焊接件(115)设置在定位座(110)上,所述定位座(110)通过第九气缸(102)驱动焊接件(115)纵向运动,所述定位座(110)通过第七气缸(104)驱动焊接件(115)横向运动,所述焊接件(115)通过第九气缸(102)和第七气缸(104)驱动至吸能盒内侧;
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包括分布在吸能盒(220)四周的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上夹持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上夹持组件包括第六气缸(201)、夹持支架(204)、第四底座(202)和第三连接板(203),所述夹持支架(204)一端与第三连接板(203)转动连接,另一端下侧通过上夹持块(206)按压在吸能盒(220)上端面,所述第六气缸(201)驱动夹持支架(204)沿与第三连接板(203)连接端转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对称设置在吸能盒(220)两侧,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设有外卡块(212)和下夹持块(213),所述吸能盒(220)设置在下夹持块(213)上端,四周卡设在外卡块(212)内侧;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六底座(215)、第八气缸(216)、第五连接板(217)和第二定位销(218),所述第八气缸(216)设置在第六底座(215)上,所述第八气缸(216)驱动端与第五连接板(217)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218)与第五连接板(217)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218)与吸能盒(220)上减震孔对应设置,所述第六底座(215)上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杆(219),所述限位连杆(219)为L型结构,所述限位连杆(219)一端设置在第五连接板(217)前方,所述限位连杆(219)设置在第二定位销(218)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装夹组件(3)设置在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前后端四支臂的里侧,所述装夹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01)、卡盘(302)、安装板(304)和连接板(305),所述第一电机(301)驱动端与卡盘(302)一侧垂直连接,所述安装板(304)通过螺钉与卡盘(302)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 (305)通过安装螺钉(306)紧压在安装板(304)上,所述安装螺钉(306)设置在安装板(304)两侧,且下端与安装板(30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 (305)两侧设置有U型槽(309),所述安装螺钉(306)卡在U型槽(309)内,上端通过安装螺母与连接板(305)紧固,所述连接板 (305)下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有距离传感器(308),所述距离传感器(308)安装在安装板(304)上,所述连接板 (305)通过固定螺钉(307)与工作台(6)的两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4)设置在工位分隔板(2)的正下方,包括大齿轮(405)、主轴(406)、小齿轮(404)、驱动轴(403)、平台连接板(402)和第二电机(401),所述平台连接板(402)与双工位旋转定位平台(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01)设置在平台连接板(402)上,且驱动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403)连接,所述驱动轴(403)与小齿轮(404)为过盈配合,且二者同轴转动,所述小齿轮(404)与大齿轮(405)啮合连接,所述大齿轮(405)与主轴(406)过盈配合,所述主轴(406)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驱动轴(403)通过第二电机(401)驱动小齿轮(404)绕大齿轮(405)转动,所述大齿轮(405)与小齿轮(404)设置在齿轮防尘罩(407)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支架(204)为叉型结构,所述夹持支架(204)上装有多个第一传感器(205),所述第一传感器(205)与吸能盒(220)上端设有的螺栓对应设置,所述夹持支架(204)下端设置有限位凸块(207),所述第三连接板(203)上设置有限位凸块(207)对应设置的限位凹块(208),所述第三连接板(203)固定设置在第四底座(202)上,所述第六气缸(201)设置在第四底座(202)一侧,所述第六气缸 (201)与第三连接板(203)转动连接,所述下夹持块(213)和外卡块(212)数量均为多个且均与第四连接板(210)连接,所述外卡块(212)上端均设置有倒斜角,所述第四连接板(210)设置在第五底座(209)上,所述第四连接板(210)上连接多个连接杆(211),所述连接杆(211)上装有与吸能盒(220)上螺杆对应设置的第二传感器 (2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10)上设有传感器(111),所述传感器(111)穿进定位座(110)与焊接件(115)侧端面感应接触,所述定位座(110)下端连接第六连接块(112),所述第六连接块(112)一侧连接第七连接块(113),所述第七连接块(113)设置在定位座(110)一侧,所述焊接件(115)卡设在第七连接块(113)和定位座(110)之间,所述第七连接块(113)内设置有弹性件(114),所述弹性件(114)一端与焊接件(115)接触设置,所述弹性件(114)与传感器(111)相对设置在焊接件(115)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03)一侧与连接杆(107)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107)为L型结构,所述连接杆(107)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柱(108),所述限位柱(108)与第二连接板(106)相邻设置,所述限位柱(108)与第二连接板(106)相邻端为橡胶材质,所述定位座(110)与连杆(109)之间设置有第五垫片(116),所述连杆(109)与第六连接块(112)之间设置有第六垫片(117),所述第六连接块(112)与第七连接块(113)之间设置有第七垫片(118)。
CN201910482315.7A 2019-06-04 2019-06-04 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Active CN110238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2315.7A CN110238584B (zh) 2019-06-04 2019-06-04 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2315.7A CN110238584B (zh) 2019-06-04 2019-06-04 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8584A CN110238584A (zh) 2019-09-17
CN110238584B true CN110238584B (zh) 2021-08-10

Family

ID=67885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2315.7A Active CN110238584B (zh) 2019-06-04 2019-06-04 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85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6541A (zh) * 2020-11-30 2021-03-23 唐山市华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牵引座焊接自动化生产线
CN116475665A (zh) * 2023-04-27 2023-07-25 南京中荷寰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探伤结构、钻机专用钻头焊接设备及焊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6156A (zh) * 2016-12-24 2017-05-31 柳州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前防撞梁总成焊接工装
CN206343820U (zh) * 2016-12-22 2017-07-21 佛山市奥拓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三轴双工位重载型变位机
CN207104119U (zh) * 2017-05-23 2018-03-16 厦门实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双工位焊接工作站
CN108274165A (zh) * 2018-03-05 2018-07-13 宁波弗德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回转双工位变位机
CN108687482A (zh) * 2018-07-26 2018-10-23 宁波祥路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CN208772840U (zh) * 2018-08-16 2019-04-23 济南诺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三轴伺服变位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84183A1 (en) * 2007-05-15 2008-11-20 Shape Corporation Impact beam with double-wall fa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43820U (zh) * 2016-12-22 2017-07-21 佛山市奥拓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三轴双工位重载型变位机
CN106736156A (zh) * 2016-12-24 2017-05-31 柳州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前防撞梁总成焊接工装
CN207104119U (zh) * 2017-05-23 2018-03-16 厦门实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双工位焊接工作站
CN108274165A (zh) * 2018-03-05 2018-07-13 宁波弗德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回转双工位变位机
CN108687482A (zh) * 2018-07-26 2018-10-23 宁波祥路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汽车后防撞梁焊接的固定装置
CN208772840U (zh) * 2018-08-16 2019-04-23 济南诺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三轴伺服变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8584A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8584B (zh) 吸能盒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CN202411719U (zh) 轨道车辆底架前端组焊工装
WO2023010693A1 (zh) 一种洗碗机内胆滚铆加工流水线
CN114516005A (zh) 基于agv的动车组短轴侧齿轮箱检修夹紧方法及系统
CN112621797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的夹持手臂
CN210359990U (zh) 汽车防护件定位夹紧装置
CN210755323U (zh) 一种汽车转向器节叉耳孔加工装置
CN210498963U (zh) 工位旋转定位装置
CN110695579B (zh) 电机电枢与busbar对接装置、其使用方法及电机电枢与busbar焊接机
CN211277391U (zh) 一种万向角度头
CN109926828B (zh) 一种用于加工直角型鱼尾板的生产线
CN206105448U (zh) 锯冒口钻中心孔夹具
CN110238581B (zh) 吸能盒总成一体式装卡设备
CN211135987U (zh) 应用于汽车防护件的自动焊接设备
CN111285006A (zh) 一种用于输送轮边工件的托盘式倍速链循环式料道
CN215824761U (zh)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电动拧紧辅助设备
CN107186398B (zh) 汽车焊接机器人工具存放站
CN111070089A (zh) 一种闸门安装打磨智能工装机构
CN211163933U (zh) 一种精简可靠的机械手抓取模块
CN220560813U (zh) 一种汽车配件多工位焊接工装
CN220805996U (zh) 一种汽车外壳零部件焊接装置
CN220739250U (zh) 一种开式单点精密冲床的锁模装置
CN217122233U (zh) 装配焊接夹具
CN215177876U (zh) 一种工件生产质量自动化检查设备
CN215447823U (zh) 边线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