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65C - 废液处理剂及其处理废液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废液处理剂及其处理废液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365C
CN1086365C CN 94110244 CN94110244A CN1086365C CN 1086365 C CN1086365 C CN 1086365C CN 94110244 CN94110244 CN 94110244 CN 94110244 A CN94110244 A CN 94110244A CN 1086365 C CN1086365 C CN 108636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liquid
salt
bromine
treatment agent
calc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41102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89A (zh
Inventor
河内博美
竹内正一
杉原真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JIAO CHEMICAL CO Ltd SHENYANG
Original Assignee
SANJIAO CHEMICAL CO Ltd SHEN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JIAO CHEMICAL CO Ltd SHENYANG filed Critical SANJIAO CHEMICAL CO Ltd SHENYANG
Priority to CN 941102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365C/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3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6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Specific Substance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废液处理剂是由含溴元素无机物与含氯氧化物成份化合物按特定比例配合而成的,该比例为含溴元素无机物中溴原子与含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中具有氧化活性的氯原子的摩尔比为2∶98~75∶25。这种处理剂中还可添加凝结成分物质,凝结成分的添加量为该金属盐中金属原子和/或钙盐中钙原子与含溴元素无机物中溴原子的摩尔比为1∶2~10∶1。其处理方法为将处理剂加入到废液中,添加量为0.5毫摩尔~1摩尔/公升废液,作为凝结成分的金属盐和/或钙盐添加量使金属原子含量为50~1500ppm。

Description

废液处理剂及其处理废液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液处理剂及利用这种处理剂处理废液的方法。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印染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等工业排放废液的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使用这种处理剂可使工业废液脱色,有效地清除工业废液对环境污染。
在印染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等工业生产中常排出大量的带色或有害废液。由于这种排放的工业废液将严重地对水质和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工业废液一直是人们十分关切的问题。目前为处理这些工业废液常常使用次氯酸钠作脱色剂,利用它的强氧化性,通过化学反应使带色物质氧化,以达到工业废液脱色处理。利用这种方法,其处理过程简便、可利用原设备、又比较经济。但是,由于次氯酸钠的脱色能力有限,因此对废液不能进行有效地脱色。同时,由于大量使用次氯酸钠进行脱色,使处理液中残留的氯元素量增加,对环境,特别是水质造成较严重二次污染。另外,处理工业废液也可采用添加凝结剂的方法,所谓凝结分离法。即在废液中加入凝结剂使其与带色物质结合(或反应)生成沉淀或漂浮的不溶性凝聚体,再从液体中分离出。但是采用这种处理废液的方法,只对含有疏水性物质的工业废液处理较有效,而对含有亲水性物质的工业废液,其处理效果较差。同时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将产生大量的阏泥,如何处理这些废物又将产生新的问题,并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工业废液的处理剂,及其对废液的处理方法,使用这种处理剂可有效地处理印染工业、化学工业及食品工业等工业排出的废液(脱除颜色),达到消除工业废液对环境,特别是对水质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传统利用氧化脱色处理工业废液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废液处理剂和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废液处理剂中含有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剂中还有含溴元素的无机物,并且该组成中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与溴元素的无机物两组分有特定的比例进行配合,其比例按含溴元素的无机物中溴原子与含氯氧化物成分中的具有氧化活性的氯原子的摩尔比为2∶98~75∶25。
在本发明的处理剂组成中,其含有溴元素的无机物,可以是采用任何含溴原子的无机物,较好的为单质溴(溴素)或溴盐。对于溴盐,如在水溶液中能形成次溴酸离子,亚溴酸离子,溴酸离子或溴阴离子的溴盐,特别是其中的钠盐或钾盐。具体的这些无机溴化物如次溴酸钠、次溴酸钾、亚溴酸钠、亚溴酸钾、溴酸钠、溴酸钾、溴化钠、溴化钾等。且上述单质溴或溴盐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混合物。这样的混合物可用溴素与氢氧化钠或氧化钾等碱,在水溶液中反应,将得到含有次溴酸离子在内的上述各种离子的水溶液。
在本发明的处理剂组成中,其含有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是指含有氧化活性的氯原子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在碘化钾水溶液中,将碘游离出。如单质氯(氯素)、次氯酸盐或亚氯酸盐,较好的如其钠盐或钾盐。具体的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钾、次氯酸钙、漂白粉、亚氯酸钠等。且上述单质氯或含氯氧化物成分的化合物,可以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这样的混合物可采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通过入氯气使其反应制得,也可通过电解食盐水或海水等方法获得。
本发明的处理剂是将上述含溴元素的无机物与含有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两种组分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具体地说是按含溴元素的无机物中溴原子与含氯氧化物成分中具有氧化活性的氯原子的摩尔比为2∶98~75∶25的比例配合。这里所谓的具有氧化活性的氯原子是指“有效氯原子”,其测定方法如下:在酸性条件下,于碘化钾水溶液中加入作为本发明处理剂组成的含有氯氧化物成分的化合物,使碘游离出来,并用标准的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滴定,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数的二分之一定义为有效氧原子的摩尔量。对于溴含量是以含溴元素的无机物中所含有的全部溴原子的摩尔量。在上述两种成分摩尔比的范围外,均不能充分发挥两种成分的协调的脱色作用,即无法达到有效地使废液除色之目的。比较好的两种成分(Br/Cl)的摩尔比为3∶97~63∶37,在7∶93~63∶37的摩尔比范围内将收到更好的脱色处理结果。
在本发明的废液处理剂中,除如上述以含溴元素无机物和含有氯氧化物成份的化合物组成之外,也可以再加入可使废液产生沉淀和漂浮物的凝结成分物质,即所谓的凝结剂,这种凝结成分将与原处理剂的脱色效果相辅作用,能更加促进其脱色功能,使废液得到更有效地处理。这种凝结成分可采用能与废液作用生成难溶于水氢氧化物的金属盐和/或生成难溶于水盐类的钙盐。
上述的金属盐,如可作为普通凝结剂的铝盐或铁盐,具体地说如硫酸铝、聚氯化铝、铝酸钠、硫酸亚铁、硫酸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等。由于在溶液的PH值较高时,镁盐也可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故镁盐也可作为本发明的凝结成分的金属盐,具体的镁盐如硫酸镁、氯化镁等。此外,上述铝盐、铁盐或镁盐即可单独使用,也可几种混合使用。
前述的钙盐,例如氯化钙,可以和废液中的硫酸根、碳酸根等阴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钙或碳酸钙沉淀而将这些阴离子排出。当废液的PH值较小时(呈酸性),氢氧化钙或碳酸钙可作为废液的PH值调整剂,提高对废液的处理效果。此外,作为钙盐、氯化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同上述的金属盐混合共同使用。
为达到脱色的效果,在本发明的废液处理剂中所加入的凝结成分的量,以上述金属盐中金属原子和/或钙盐中的钙原子与含溴元素元机物中溴原子的摩尔比为:1∶2~10∶1,较佳的摩尔比为1∶1~7∶1;在1∶1~6∶1的范围内将得到更好的协调脱色效果。
本发明的废液处理剂,其组成中的含溴元素无机物和含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及所加的凝结成分金属盐和/或钙盐可以采用固态、水溶液或泥浆状的任何形态,其对废液的处理效果不变。
本发明所提供的废液处理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废液处理剂,即使用含有溴元素无机物和含有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且各组分按一定的比例配合,其比例为该溴元素无机物中的溴原子与该氯氧化物成分中的具有氧化活性的氯原子的摩尔比为2∶98~75∶25。
在上述本发明的废液处理方法中,其所用处理剂组成中,较佳的两组成配合比为:该溴元素无机物中的溴原子与该氯氧化物成分中的具有氧化活性的氯原子的摩尔比为3∶97~63∶37,最佳的配合比为7∶93~63∶37。当处理剂中添加凝结成分时,该凝结成分中的金属盐中的金属原子和/或钙盐中的钙原子与处理剂中含溴元素无机物中溴原子的摩尔比为1∶2~10∶1。
本发明所提供的废液处理方法,其实施过程十分简便。可将本发明的处理剂的各组分,含溴元素的无机物和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及凝结成分的金属盐和/或钙盐以固体粉末、水溶液或泥浆状形态在搅拌下分别逐次投入到被处理的废液中,或者在处理前,将处理剂的各组分进行混合后再投入到被处理的废液中。此外,在本发明的废液处理方法中,对于被处理的带色废液相应的处理条件,例如处理液的使用量,处理温度、PH值以及使用凝结成分配合时采用的金属盐或钙盐,可根据所处理废液中的有色物质成分、共存物质的种类及着色度(浓度)等废液特性,以及所要求处理的程度,并可从经济性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就废液处理剂的使用量(浓度),相对于废液每公升以含溴元素的无机物和含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的含计量计算,应在0.5毫摩尔~1摩尔范围内选择,其中较佳的浓度范围为:1~700毫摩尔,最佳为:2~500毫摩尔。当处理剂中配合使用凝结成分时,其凝结成分的使用量(浓度)相对于所处理的废液浓度为:50~1500ppm,较佳的浓度为100~1200ppm,最好的浓度范围为100~1050ppm。对废液的PH应在2~13内,较佳的PH值范围为4~12,最好PH的范围在7~12。对于处理温度可在0~100℃下进行,较好的条件为10~60℃下进行处理。当对很难进行脱色处理的废液,为得到较好的脱色效果,也可以选择在60~100℃这样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
此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在利用本发明的废液处理方法前后,还可以同时用其它公知的处理方法进行前处理或后处理,例如利用铝盐、铁盐、镁盐等无机凝结剂及高分子有机凝结剂的凝结处理(凝结沉淀法和凝结漂浮法);利用连二亚硫酸盐、硫代硫酸钠的还原处理;以活性污泥法为代表的生物处理;过滤处理;活性炭吸附处理;溴氧氧化处理;利用超过滤膜和反浸透膜的膜分离法(通常利用膜分离法进行前处理,而所浓缩废液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后处理);充气处理等处理方法。当然,根据实际要求处理的水平,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诸方法进行综合考虑,对各水处理单元操作进行组合。
本发明的废液处理剂及对废液的处理方法,它适于对各种工业排放出的夜液,如染料制造业、印染业、颜料业、食品加工业、浆料蒸煮加工、化工的有机合成反应等工业废液或动物排泄废液的脱色处理,特别是适于对染料制造业和印染业所排出的废液,如含有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硫化染料、萘酚染料、分散染料、反应性染料、萤光染料、瓮染染料等各种染料的废液进行处理,其效果更佳。
利用本发明的废液处理剂及处理方法对上述废液经3分~10小时的处理后,通常为5分~1小时的处理,其透过率可达60~80%或80%以上。以着色度(按实施例8描述的定义)为基准的脱色率可达80%或以上。
Figure C9411024400081
本发明中,由于采用特定比例的含溴元素的无机物和含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配合而成的废液处理剂,利用该处理剂对废液进行处理,可发挥各组分的互相协调作用,实现有效地对废液的脱色作用。特别是在上述处理剂中加入凝结成分,能更充分发挥各组分的协调作用。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给予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在实施例中所用的百分率和份,如无特别指定均以重量为基准。
实施例1-1~1-6
1.模拟印染工厂生产中的浸染工序过程(以下如无特别指出均相同),制备模拟带色废液,其方法为:取2份反应性染料(三菱化成(株)制商品Diamira Scarlet S-2GN),硫酸钠50份,碳酸钠20份,于1000份离子换水中,在70℃下加热30分制成深红色的带色废液。
2.废液处理剂配制:含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采用次氯酸钠(有效氯浓度:11.7%,有效氯的摩尔量:1.90摩尔/公升,德山曹达(株)制商品);含溴元素的无机物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将含48%的氢氧化钠26份,溴素24份,水360份充分混合反应制成溴盐水溶液(按H.HashmiAnalytical Chemistry Vol.35,No.7,908-909(1963)的分析法测定上述混合溶剂含:溴酚离子:0.01摩尔/公升,次溴酸离子:0.40摩尔/公升,溴阴离子:0.32摩尔/公升)。
3.废液处理:在25℃,于搅拌下,将按一定比例和数量的溴盐水溶液和次氯酸钠加到上述1制备的带色废液中,废液处理30分后测定其透过率(测吸收波长为507nm的波)(利用日立制作所(株)制的Coloranalyzer Model301,以下各例的透过率采用同仪器进行测定)。对于带色废液处理剂的添加量为50毫摩尔/公升,随处理剂中溴盐和次氯酸钠含量配合比例的不同脱色程度不同,其结果由有1示出。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处理剂具有较好的脱色作用。
比较例1-1~1-4
带色废液,含溴元素无机物制备及含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同实施例1相同,并按实施例1的处理条件进行,与实施例1不同的只采用不同比例的含溴元素无机物或含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进行脱色处理,其结果也由表1示出。由表1结果表明,在本发明的处理剂以外的范围内都难取得较好的脱色效果。
表1
      比较例                实施例       比较例
 1  2   1   2  3  4  5   6   3   4
 (1)溴盐(mmol)  0  0.6   1.5   3.0  5.0  17.5  30.0   32.5   40.0   50.0
 (2)次氯酸盐(mmol)  50.0  49.4   48.5   47.0  45.0  32.5  20.0   17.5   10.0   0
 (1)/(2)配合比例(摩尔比) 1/100 1/99 3/97 6/94 10/90 35/65 60/40 65/35 80/20 100/0
 透过率(%)  7  22   61   69  82  87  74   68   18   0
实施例2-1~2-6
模拟带色废液的制备:取直接染料1份,硫酸钠20份溶于1000份的离子交换水中,在95℃下加热30分制成深红色的带色废液。按实施例1取次氯酸盐,和制备的溴盐水溶液,并按相同条件对废液进行处理和测定透过率(测吸收波长为546nm的波)。所不同的是处理剂的添加量为52.6毫摩尔/立升)。其脱色结果由表2示出,由表2可看出在本发明的特定范围内取处理剂可以有明显的脱色效果。
比较例2-1~2-4
除废液处理剂的各组成物的配合比例不同外,其它均按实施例2的条件对废液进行处理。其结果同在表2中示出,由表2的结果表明,比较例的脱色效果较差。
表2
      比较例                     实施例       比较例
   1   2    1   2  3  4  5   6   8  4
(1)溴盐(mmol)    0   0.5    1.6   5.3  14.6  31.6  34.2   39.4   42.1  52.6
(2)次氯酸盐(mmol)    52.6   52.1    50.9   47.3  38.0  20.9  18.4   13.1   10.4  0
(1)/(2)配合比例(摩尔比) 0/100 1/99 3/97 10/90 28/72 60/40 65/35 75/25 80/20 100/0
透过率(%)    0   17    64   85  89  72  65   50   14  0
实施3
模拟带色废液的制备:取酸性染料0.25份,醋酸3份溶解于1000份离子交换水中,煮沸30分制成深红色的带色废液。废液处理剂采用同实施1相同的溴盐和次氯酸盐,按带色废液1公升加入溴盐1.1毫摩尔,次氯酸盐4.7毫摩尔(配合比19/81),并按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进行处理和测定透过率(测吸收波长为494nm波)。经30分脱色处理后透过率达到80%以上,溶液为淡黄色。
比较例3-1~3-2
按实施例3的条件对黄色废液进行脱色处理,所不同的是单独使用实例3的处理剂中各各组分,使用量同实例3为5.8毫摩尔/公升废液。经30分脱色处理后,测定透过率对于利用溴盐或次氯酸盐作处理剂的其透过率均为0。
实施例4-1~4-5
利用次氯酸钙水溶液(有效氯含量:0.35摩尔/公升)或亚氯酸钠水溶液(有效氯含量:0.47摩尔/公升)代替实施例1-4中的次氯酸钠,其它条件完全按实施例1-4进行完成实施例4-1和4-2。利用次溴酸钠水溶液(含次溴酸钠9%),亚溴酸钠(其中含亚溴酸钠62.9%,溴酸钠6.7%,溴化钠23%的混合晶体)的5%水溶液及5%的溴化钠水溶液分别代替实例1中的溴盐水溶液,其它条件完全按实施例1-4条件,进行实施例4-3、4-4及4-5。脱色处理30后,测定透过度(测吸收波长为507nm波)均达80%以上,所处理液为淡黄色。
比较例4-1~4-5
废液处理剂分别采用实施例4的亚氯酸钙水溶液、亚氯酸钠水溶液、次溴酸钠水溶液、亚溴酸钠水溶液、溴化钠水溶液单独使用,其它条件完全按实施例1的条件进行比较例4-1,4-2.4-3,4-4或4-5。经30分处理后测定其透过率均为0。
实施例5-1~5-2
模拟带色废液的制备:取糖蜜加工废液[COD(Chemical OxidenDemand):21,000ppm,PH:4.6,黑褐色液体]作实施例5-1,有机合成反应废液(COD:7,500ppm,PH:12.3,黑褐色液体)作实施例5-2的带色废液。废液处理剂按实施例1相同,添加量相对于带色废液为:476毫摩尔/公升,其中溴盐97毫摩尔,次氯酸盐379毫摩尔(溴盐/次氯酸盐配合比为20∶80),并按实施例1条件完成实施例5-1,5-2,经30分处理后,测定透过率(测吸收波长为500nm的波)均为80%以上,所处理的废液为淡黄色。
实施例6
按实施例1制备的溴盐和次氯酸钠予先混合后配制成废液处理剂,并将该配制的处理剂加入到带色废液中,其它条件和测定方法完全按实施例1-4进行,处理30分后,测定透过率为80%,所处理后废液为淡黄色。
实施例7-1~7-3
废液处理剂采用实施例4的固体次氯酸钙和固体亚溴酸钠,并按实施例4-1的配合比例混合制成粉末状处理剂作实施例7-1,将该混合粉末压缩制成片剂作实施例7-2,及采用实施例1的次氯酸钠水溶液100份同上述固体亚溴酸钠30份混合制得悬浊液处理剂(其中溴盐/次氯酸钠配合比为54/46)作实施例7-3的废液处理剂,其它条件完全同实施例4对废液进行处理,经30分后测定其透过率均大于80%,所处理的废液呈淡黄色。
实施例8-1~8-2
模拟印染工厂中印染工序配制废液,其废液中含实施例1所用的反应性染料200ppm,藻酸钠200ppm,碳酸氢钠150ppm,间一硝基苯磺酸钠30ppm,六偏磷酸钠150ppm,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300ppm,该配制废液PH值为11.0,着色度为3300倍,被称为原废液。含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为次氯酸钠(有效氯浓度为12.0%,有效氯的摩尔量为1.94摩尔/公升),并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溴盐。同时,以硫酸铝(Al2(SO4)313~14H2O)作为凝结成分。首先,在上述配制的废液相当于1公升中,在25℃搅拌下,加入3.88毫摩尔次氯酸盐和1.46毫摩尔的溴盐(处理剂总量为5.34毫摩尔/公升,Br/Cl配合比为27/73),搅拌30分后,利用氢氧化钙中和处理后废液。并按下述方法测定其着色度,其结果为原废液着色度为3,300倍,处理后为200倍以下(实施例8-1)。第二个处理过程(实施例8-2)为:在原废液1公升中,于25℃搅拌下将次氯酸盐1.94毫摩尔,溴盐0.73毫摩尔(总计添加量为2.67毫摩尔/公升,添加量为实施例8-1的一半),同时再添加作为凝结成分的硫酸铝使废液中含其浓度为350ppm。搅拌30分后,利用氢氧化钙将废液PH值调整到7后继续搅拌10分,生成的悬浊物过滤除去,测定处理液的着色度为60倍。由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发明对印染工业废液具有显著的脱色处理作用,当配合使用凝结成分后,其脱色效果更佳。
在本发明中着色度的测定方法:
1.按日本JISK0102-1993.9(1)Ca)中有关工场排水试验方法的规定准备2支透明度计。
2.在其中一支透明度计中注蒸馏水达刻度30cm位置,在另一支透明度计中注入用蒸馏水稀释的被测带色溶液达30cm刻度位置。
3.将2支注入液体透明度计并排,在等同状态下用白萤光灯下从透明度计的上方用目视观察,返复的稀释被测液,使被稀释后的液体的透明程度与作基准的蒸馏水观察不出区别时,该稀释倍数就定义为着色度。
比较例8-1~8-3
只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次氯酸钠作废液处理剂,其添加量为5.34毫摩尔/公升废液,其它条件完全与实施例8-1相同,经同样处理后,测处理液的着色度为2800倍(比较例8-1)。比较例8-2采用添加次氯酸钠5.34毫摩尔/公升废液和硫酸铝添加浓度为350ppm作为废液处理剂,比较例8-3只采用硫酸铝作废液处理剂,添加量为使处理液浓度达350ppm。其它处理条件同实施例8-2完全相同,经处理后对处理液的着色度进行测定分别为2500倍和3000倍。
实施例9-1~9-3
按实施例8-2相同的条件,所不同的是分别用硫酸亚铁(FeSO4·7H2O)(实施例9-1),氯化钙(CaCl2·2H2O)(实施例9-2)及氯化镁(MgCl2·6H2O)(实施例9-3),且添加量均为使浓度达到200ppm,对原废液进行处理,操作PH为12,过滤生成的悬浊物,并用碳酸钙进行中和。对处理后废液进行着色度测定分别为120倍、80倍和60倍。实施例9说明,由于加入了能生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的金属盐作凝结成物,可提高对废液脱色处理效果。
实施例10-1~10-2
按实施例8-2相同的条件,所不同作为凝结成分以硫酸铝和氯化钙,添加量分别为:170ppm和100ppm(实施例10-1),及以聚氯化铝[Al2(OH)nCl6-n]m,且1<n<5,m<10和氯化镁,添加量分别为:聚氯化铝以Al2O3计为100ppm,MgCl2为100ppm(实施例10-2),分别代替硫酸铝,进行废液脱色处理。经处理的废液测着色度分别为60倍和70倍以下。处理结果表明,在本发明中各种作为凝结成分的物质可共同配合使用,不但不损失其各自的功能,而且能显示出有效地脱色效果。在使用作为凝结成分的钙盐和镁盐的情况下,同含铝成分凝结成分共用,可使处理中PH下降。
实施例11-1~11-3
按实施例8-2相同的条件,所不同的将含溴元素无机物和凝结成分予先使其混合,即按实施例1的溴盐水溶液100份与实施例8的硫酸铝50份混合作为废液处理剂的一组成部分,其添加量相对原废液1公升加入溴盐0.54毫摩尔,加入硫酸铝使浓度为380ppm,对原废液进行处理,对处理后废液测其着色度为80倍(实施例11-1)。对实施例11-2,按实施例9相同条件,所不同的将溴化钠5份,氯化镁50份加入100份水中溶解成处理剂的组分之一,其添加量以原废液1公升加溴盐0.36毫摩尔,加氯化镁使其浓度为180ppm,对原废液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废液其着色度为90倍。
实施例11-3按上述实施例11-1的条件,所不同的只是将作为处理剂成分的水溶液以同量的固体粉末代替,对原废液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废液测其着色度为100倍以下。由本实施例的结果可见,作为本发明的处理的各种组成部分,在对废液的处理过程中,不管采用何种形态,如水溶液或固体粉末及各组分分别逐次加入或予混合后共同加入,对废液的脱色效果都无影响,可根据实施处理条件适当选择。
实施例12-1~12-2
为模拟印染工厂的综合废水(包括印染工序、脱浆工序、精炼工序等排出的废水),在实施例8制备的带色废液中添加浓度为500ppm的聚乙烯醇制成新带色废液。同时也使废液处理剂增加添加量,对实施例12-1相对废液1公升,加入次氯酸盐9.70毫摩尔,溴盐3.65毫摩尔;对实施例12-2,加入次氯酸盐3.88毫摩尔,溴盐1.46毫摩尔,加入硫酸铝使其浓度为700ppm。除上述条件外,其它处理条件实施例12-1与实施例8-1相同,实施例12-2与实施例8-2相同,对废液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废液测其着色度分别为360倍和250倍。从本实施例表明对含有浆料等有机成分的废液采用本发明的废液处理剂,也可得到显著的脱色效果。特别是当使用凝结成分配合应用时,其脱色效果更有效。
实施例13-1~13-3
利用实施例1配制的带色废液(着色度在10,000倍以上),向废液中加入不同的废液处理剂,相对于废液1公升中,对实施例13-1加入次氯酸盐19.4毫摩尔,溴盐7.3毫摩尔;对实施例13-2加入次氯酸盐5.82毫摩尔,溴盐2.19毫摩尔,加入硫酸铝的浓度为1050ppm;对实施例13-3加入次氯酸盐5.82毫摩尔,溴盐2.19毫摩尔,加入氯化钙的浓度为600ppm。其它处理条件,实施例13-1同实施例8-1,实施例13-2,13-3同实施例8-2相同,进行脱色处理,经处理后测其处理液的着色度分别为20倍、250倍和220倍。从上结果可见,即使对于印染工序的深着色度的废液,将凝结成分加入处理剂中共同使用,也可使脱色性能得已提高。另外,利用能同溶解在排放废液中的无机阴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盐类的钙盐,也可有效的作为凝结成分加以使用。
比较例13-1~13-3
按实施例13-1的条件相同,但只用次氯酸盐作废液处理剂,添加量相对原废液为26.7毫摩尔/公升(与实施例13-1的次氯酸盐和溴盐的合计添加量相同),对废液进行处理(比较例13-1)。对于比较例13-2,除用相对于废液1公升中添加次氯酸钠8.01毫摩尔,加入硫酸铝使浓度为1050ppm外,其它处理条件与实施例13-2相同,而对于比较例13-3,除只添加硫酸铝使浓度为1050ppm之外,其它处理条件与实施例13-2相同。上述比较例经处理后对处理液的着色度进行测定,其着色度都在7000倍以上。
实施例例14-1~14-4
用二种工业实际排出的废水代替模拟废液,其中一种为印染工序废水(由印染工序中得到的废水,其中含有染料、颜料、藻酸钠、碳酸氢钠、尿素、乳化剂、矿萜烯等,废液的COD为170ppm,PH为11.3),作为实施例14-1,14-2用带色废液,另一种采用综合废水(在印染工序排出废水中加入含有聚乙烯醇、淀粉、羧甲基纤维素、油脂、废纤维等,在脱浆工序和精炼工序中排出的废水、废液的COD为740ppm,PH为11.0)作为实施例14-3,14-4所用的带色废液。作为废液处理剂的添加量相对于带色废液每公升中,在实施例14-1中加次氯酸盐5.82毫摩尔和溴盐2.19毫摩尔,在实施例14-3中加次氯酸盐9.70毫摩尔和溴盐3.65毫摩尔,在实施例14-4中加次氯酸盐3.88毫摩尔,溴盐1.46毫摩尔及加入硫酸铝使浓度为700ppm,除上述以外,实施例14-1及14-3同实施例8-1,实施例14-2及14-4同实施例8-2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其处理的结果由表3表示出。由表3所示的结果可以说明,利用本发明的废液处理方法,不管对何种带色废水进行处理,都收到非常有效的脱色作用,并可使水质在透明度、COD、残留氯素(按日本JISK0102,第9,17及33.1的基准进行测定)等项目,也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另外,利用本发明的凝结成分配合处理,更能有效地发挥脱色作用,而且在透明度、残留氯素等项目也得到十分显著的改善效果。
表3
     着色度(倍)       透明度(度)        COD(ppm)   残留氯素(ppm)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前  处理后
实施例14-1实施例14-2比较例14-1比较例14-2比较例14-5 280   3020240200250 3   720720--- 170   140130---   32<1350140-
实施例14-3实施例14-4比较例14-3比较例14-4比较例14-6 550   12060520450500 2   9720--- 740   590430---   365630250-
比较例14-1~14-6
利用与实施例14相同的印染工序废水及综合废水作原废液。作为废液处理剂只采用次氯酸钠,其添加量与实施例14-1或实施例14-3的次氯酸盐和溴盐的总和添加量相同(以下的比较例中添加量也以同样的基准),即对于原废液1公升中,在比较例14-1(用印染工序废液作原废液)添加8.01毫摩尔,在比较例14-3(用综合废水作原废液)添加13.4毫摩尔,其它条件与实施例14-1相同,对原废液进行处理。
作为废液处理剂采用次氯酸钠与硫酸铝合用,其添加量相对1公升原废液中,对于比较例14-2以印染工序废水作原废液加次氯酸钠2.67毫摩尔及添加硫酸铝使浓度为350ppm,对于比较例14-4以综合废水作原废液加次氯酸钠5.34毫摩尔及添加硫酸铝使浓度为700ppm,其它处理条件与实施例14-2相同。
作为废液处理剂只采用硫酸铝,其添加量相对1公升原废液中,对于比较例14-5以印染工序废水作原废液添加硫酸铝使浓度为350ppm;对于比较例14-6以综合废水作原废液添加硫酸铝使浓度为700ppm,其它处理条件与实施例14-2相同。上述比较例的处理结果也由表3示出。由表3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以外的废液处理剂,对原废液几乎没有脱色作用。而且对于比较例14-1,14-2,14-3,14-4在被处理的废液中尚残留着极高浓度的氯素。
通过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可以明显看出,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特定比例配合的含溴元素无机物和含氯氧化物成分化合物作废液处理剂,在废液处理过程中这些组分能发挥其相互协调促进作用,以得到有效的脱色作用。当在上述处理剂中添加凝结成分物质,其对废液的脱色效果更好,特别是对含有浆料等有机成分共存的印染废液,具有显著的脱色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含有氯氧化物和无机溴成分化合物的废液脱色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氯氧化物为次氯酸盐或亚氯酸盐,所述无机溴为单质溴或无机溴盐,并且含有无机溴中的溴原子与含氯氧化物中的氯原子的摩尔比为2∶98-75∶2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脱色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次氯酸盐或亚氯酸盐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钾、次氯酸钙、漂白粉和亚氯酸钠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脱色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无机溴盐为在水溶液中能形成次溴酸离子、亚溴酸离子、溴酸离子或溴阴离子的无机溴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脱色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组成中含有溴元素的无机物中的溴原子与含有氯氧化物成分中的氯原子的摩尔比为3∶97-63∶37。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液脱色处理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溴原子与氯原子的摩尔比为7∶93-63∶37。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脱色处理剂,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剂中加入凝结成分物质,该物质是能与处理的废液生成难溶于水氢氧化物的铝盐、铁盐或镁盐和/或生成难溶于水盐的钙盐。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液脱色处理剂,其特征在于铝盐、铁盐或镁盐为硫酸铝、聚氯化铝、铝酸钠、硫酸亚铁、硫酸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硫酸镁和氯化镁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钙盐为氢氧化钙、氯化钙或碳酸钙。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液脱色处理剂,其特征在于作为金属铝盐、铁盐或镁盐中的金属原子和/或钙盐中钙原子和处理剂中的含溴无机物中溴原子的摩尔比为1∶2-10∶1。
9.一种废液的脱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脱色处理剂,并且按其所处理的废液的体积,使每1公升中加入所述的废液处理剂的摩尔量为0.5毫摩尔到1摩尔。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液脱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使用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液脱色处理剂,并且其金属盐和/或钙盐的加入量,按所处理废液的体积,使每1公升中含有50ppm-1500ppm。
CN 94110244 1994-05-10 1994-05-10 废液处理剂及其处理废液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36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110244 CN1086365C (zh) 1994-05-10 1994-05-10 废液处理剂及其处理废液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110244 CN1086365C (zh) 1994-05-10 1994-05-10 废液处理剂及其处理废液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89A CN1113889A (zh) 1995-12-27
CN1086365C true CN1086365C (zh) 2002-06-19

Family

ID=503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411024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365C (zh) 1994-05-10 1994-05-10 废液处理剂及其处理废液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36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02128A1 (ja) * 2011-06-28 2013-01-03 日本曹達株式会社 次亜塩素酸カルシウム組成物
CN103508549A (zh) * 2012-09-03 2014-01-15 上海大学 使用氯复合药剂脱除城镇污水厂的高色度尾水的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89A (zh) 1995-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1766B (zh) 光伏废水除氟方法
CN1085192A (zh) 复合高效水质净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2464440B (zh) 一种将物化生化混合污泥减量的方法
CN103880210B (zh) 一种分散染料生产中酸性废水的处理回用工艺
CN101704570A (zh) 一种污水处理絮凝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90380A (zh) 制备次氯酸盐漂白组合物的方法
CN109502678B (zh)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65C (zh) 废液处理剂及其处理废液的方法
CN1335274A (zh) 纺织印染工业废水的治理方法
CN1116398C (zh) 制备新擦洗液和处理废擦洗液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CN1405094A (zh) 阴离子捕获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2515385B (zh) 高钠盐废水除钠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CN107311188A (zh) 凹凸棒土深度改性制备纳米载体材料的方法
CN108393328B (zh) 一种铝氧化污泥及废酸处理方法
CN102079734A (zh) 一种工业化生产四氯苯酐的循环经济综合处理方法
CN106311719A (zh) 一种电石渣的回收利用方法
EP3519362B1 (en) Water purification composition for clarifying greywater
CN1203006C (zh) 用碳酸钡去除盐水中硫酸根的方法
US4826606A (en) Manufacture and use of polymer modified aluminum hydroxide and basic aluminum sulfate
CN107285421A (zh) 一种有利于污泥资源化的酸性含氟废水的分段处理方法
CN106186435A (zh) 一种氯化苯废液及废渣的综合处理及回用方法
CN109626725A (zh) 一种污水净化的方法
CN1958462A (zh) 一种利用钢铁酸洗废液制备高铁酸钾的方法
CN105366745B (zh) 一种高效染色废水处理剂
CN101602488A (zh) 用电石渣处理氯水制备漂白粉和无水氯化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