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1094A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31094A
CN108631094A CN201710156405.8A CN201710156405A CN108631094A CN 108631094 A CN108631094 A CN 108631094A CN 201710156405 A CN201710156405 A CN 201710156405A CN 108631094 A CN108631094 A CN 108631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air
signal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bod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564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31094B (zh
Inventor
朱章添
艾尔维·哈尔雅提
吴云山
卓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2017101564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31094B/zh
Priority to JP2018042267A priority patent/JP6618559B2/ja
Priority to US15/919,723 priority patent/US10522948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631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1094A/zh
Priority to US16/727,934 priority patent/US1105683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31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1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座体及多列布设于绝缘座体的端子列。每一端子列包括沿一第一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接地端子及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每一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两个彼此相间隔地由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由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这些端子列沿一垂直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且每一端子列的差分信号端子对与其相邻端子列的接地端子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相对应,以使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在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宽度涵盖范围内。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速传输信号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科技的发展,数据传输量日趋增加,由于数据传输常需通过电连接器来连接不同的接口,因此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速度及质量会大幅影响数据传输的快慢及稳定性。
现有的电连接器,例如日本专利平5-7829号公开一种对接的端子结构,其中互相对接的两个端子的接触部各自与另一端子的固定部接触,两个端子之间形成两个接触点,以增加端子接触的稳定性。例如美国专利US 7,798,852B2号公开一种夹层式电连接器,包括多列的端子列,每列端子列中的接地端子与差分信号端子对交替排列,其中相邻的端子列的接地端子与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位置相对应,且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分较宽,使得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分的宽度大于差分信号端子对在本体部分并排的宽度,以形成对于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独立的接地屏蔽。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信号的传输速度,需要再降低信号传输的串音干扰、降低端子阻抗并加强信号端子间的屏蔽。然而,现有的电连接器仍有不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速度及信号的完整性的电连接器。
因此,本发明的其中另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
于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一绝缘座体及多列布设于该绝缘座体的端子列。每一端子列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及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并沿一第一方向排列,其中接地端子与差分信号端子对为交替排列,且所述端子列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每一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两个彼此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两个信号端子组成,定义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信号端子并排时的相邻侧为各信号端子的相对内侧而在相对内侧的相反侧为相对外侧,且各信号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本体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在相邻的端子列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本体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本体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在相邻的端子列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两弹性接触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接地端子还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地由其本体部延伸的尾部,且该两尾部与该两弹性接触部分别由其本体部的相反两侧延伸,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还具有一由其本体部延伸的尾部,且各信号端子的尾部与弹性接触部分别由其本体部的相反两侧延伸,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尾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两尾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在相邻的端子列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尾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两尾部的总体宽度涵盖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的中心线相较于其本体部的中心线往其相对内侧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端子列的接地端子的本体部与其相邻端子列的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中心线与其相邻端子列的对应接地端子的中心线在该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相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列的接地端子的尾部及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尾部皆朝同一方向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具有一靠近其尾部且两侧分别形成多个与该绝缘座体产生干涉的固持凸块的固定段,及一相邻该固定段且宽度相较该固定段缩小的颈缩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至少由其相对外侧内凹而形成该颈缩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是由其相对外侧内凹而形成该颈缩段,而且两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与本体部在相对内侧保持大致相同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具有一靠近所述尾部且两侧分别形成多个与该绝缘座体产生干涉的固持凸块的固定段,及一相邻该固定段且宽度相较该固定段缩小的颈缩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接地端子的颈缩段是由其本体部两侧相对内缩而成,每一信号端子的颈缩段是由其本体部的两侧相对内缩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具有一底壁,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一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多个彼此平行相间隔地突出于该底壁且介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呈长条形的凸条,该底壁与所述凸条共同界定多个插槽,且所述凸条与所述插槽沿该第二方向交替排列,该绝缘座体还具有设于所述凸条在相邻插槽的壁面的多个分别容置所述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槽及多个分别容置所述信号端子的信号端子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多个位置分别对应所述弹性接触部的凹陷避让部,且每两个对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凹陷避让部在对应各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接近末端处的一部分为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具有一偏靠其弹性接触部且由其相对外侧突出的挡块,该绝缘座体在对应每一信号端子槽的区域形成有一狭缝型的细槽部以卡置对应的挡块,使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不会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还具有两个相邻该第一侧且在该第一方向上位于相反两端的定位槽、一由该底壁突出且相邻该第二侧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呈长条形的侧壁,及两个由该底壁突出且分别由该侧壁的两端呈L形延伸的定位键,该两定位键适用于与另一相同结构的电连接器的两定位槽相卡置。
于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两个具有相同构造并互相对接的电连接器,每一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体及多列布设于该绝缘座体的端子列。每一端子列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及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并沿一第一方向排列,其中接地端子与差分信号端子对为交替排列,且所述端子列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每一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两个彼此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两个信号端子组成,定义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信号端子并排时的相邻侧为各信号端子的相对内侧而在相对内侧的相反侧为相对外侧,且各信号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本体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在相邻的端子列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本体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本体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在相邻的端子列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两弹性接触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两电连接器对接时,互相对接的接地端子以两弹性接触部互相对接且各相对接的弹性接触部形成两个接触点,互相对接的信号端子以弹性接触部相对接且形成两个接触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连接器的每一接地端子还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地由其本体部延伸的尾部,且该两尾部与该两弹性接触部分别由其本体部的相反两侧延伸,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还具有一由其本体部延伸的尾部,且各信号端子的尾部与弹性接触部分别由其本体部的相反两侧延伸,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尾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两尾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在相邻的端子列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尾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两尾部的总体宽度涵盖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的中心线相较于其本体部的中心线往其相对内侧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端子列的接地端子的本体部与其相邻端子列的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中心线与其相邻端子列的对应接地端子的中心线在该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相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连接器的所述端子列的接地端子的尾部及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尾部皆朝同一方向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连接器的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具有一靠近其尾部且两侧分别形成多个与该绝缘座体产生干涉的固持凸块的固定段,及一相邻该固定段且宽度相较该固定段缩小的颈缩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是至少由其相对外侧内凹而形成该颈缩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是由其相对外侧内凹而形成该颈缩段,而且两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与本体部在相对内侧保持大致相同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连接器的每一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具有一靠近所述尾部且两侧分别形成多个与该绝缘座体产生干涉的固持凸块的固定段,及一相邻该固定段且宽度相较该固定段缩小的颈缩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接地端子的颈缩段是由其本体部两侧相对内缩而成,每一信号端子的颈缩段是由其本体部的两侧相对内缩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连接器的该绝缘座体具有一底壁,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一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多个彼此平行相间隔地突出于该底壁且介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呈长条形的凸条,该底壁与所述凸条共同界定多个插槽,且所述凸条与所述插槽沿该第二方向交替排列,该绝缘座体还具有设于所述凸条在相邻插槽的壁面的多个分别容置所述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槽及多个分别容置所述信号端子的信号端子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连接器的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多个位置分别对应所述弹性接触部的凹陷避让部,且每两个对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凹陷避让部在对应各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接近末端处的一部分为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信号端子并排时的相邻侧为各信号端子的相对内侧而在该相对内侧的相反侧为相对外侧,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具有一偏靠其弹性接触部且由其相对外侧突出的挡块,该绝缘座体在对应每一信号端子槽的区域形成有一狭缝型的细槽部以卡置对应的挡块,使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不会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电连接器的该绝缘座体还具有两个相邻该第一侧且在该第一方向上位于相反两端的定位槽、一由该底壁突出且相邻该第二侧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呈长条形的侧壁,及两个由该底壁突出且分别由该侧壁的两端呈L形延伸的定位键,该两定位键用于与另一电连接器的两定位槽相卡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两电连接器为夹层式电连接器。
于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绝缘座体及多列布设于该绝缘座体的端子列。每一端子列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及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并沿一第一方向排列,且其中接地端子与差分信号端子对为交替排列。每一接地端子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的尾部,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具有一尾部,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尾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两尾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所述端子列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且端子的排列方式为,其中一端子列是以一个接地端子、一差分信号端子对、一个接地端子交替排列,而使接地端子的两个尾部、两个信号端子的尾部、接地端子的两个尾部沿该第一方向交替排列,而与其相邻的端子列是以一差分信号端子对、一个接地端子、一差分信号端子对交替排列,而使两个信号端子的尾部、接地端子的两个尾部、两个信号端子的尾部沿该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每一端子列的差分信号端子对与其相邻端子列的接地端子在该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相对应,以使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尾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两尾部的总体宽度涵盖范围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功效:本发明通过接地端子及信号端子结构的设计及端子的排布方式,能够对各差分信号端子对形成更完整及全面的屏蔽作用,以降低串音干扰,并增加信号的传输速度。而且本发明能降低端子的阻抗,并加强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耦合,以提高信号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一第一实施例的一侧视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其中一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的一俯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区域放大图;
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局部区域放大图;
图8是类似图7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图8的主视图;
图10是该第一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由底侧所视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该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端子列的立体图,其中绝缘座体未示出;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1的仰视图;
图14是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端子列成形后、组装前连接于一料带的一不完整的平面视图;
图1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两电连接器组合状态的立体剖视图;
图16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两电连接器组合状态的一剖视图;
图17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两电连接器组合状态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图18是图17的局部区域放大图;
图19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一不完整的立体剖视图;
图20是类似图19的立体分解图;
图21是图20中的端子部分的主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一第三实施例组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23是该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4是该第三实施例的其中一电连接器的不完整的立体剖视图;
图25是类似图24的立体分解图;
图26是图25中的端子部分的主视图;
图27是图26中的一差分信号端子对的放大图;
图28是图24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29是该第三实施例的两电连接器组合状态的立体剖视图;及
图30是图29的局部区域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电连接器
1 绝缘座体
11 底壁
111 第一侧
112 第二侧
113 定位槽
114 抵块
115 细槽部
13 侧壁
14 凸条
15 插槽
16 接地端子槽
17 信号端子槽
18 凹陷避让部
181 间隔肋
19 定位键
2 接地端子
21 本体部
211 固定段
211a 固持凸块
212 颈缩段
22 弹性接触部
23 尾部
3 差分信号端子对
4 信号端子
41 本体部
411 固定段
411a 固持凸块
412 颈缩段
413 挡块
42 弹性接触部
43 尾部
5 锡球
6 电路板
7 料带
71 带体
72 第一连接段
73 第二连接段
74 第三连接段
G 接地信号
S 差分信号
T 端子列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C1 中心线
C2 中心线
C3 中心线
C4 中心线
HB1 宽度
HB2 总体宽度
HC1 总体宽度
HC2 总体宽度
HT1 总体宽度
HT2 总体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一第一实施例,包含两个具有相同构造并互相对接的电连接器100,每一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座体1及多列布设于该绝缘座体1的端子列T。
参阅图3至图5,每一电连接器100的该绝缘座体1具有一底壁11,该底壁11具有平行一第一方向D1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111及一第二侧112。该绝缘座体1还具有多个彼此平行相间隔地突出于该底壁11且介于该第一侧111与该第二侧112之间并沿该第一方向D1延伸呈长条形的凸条14,该底壁11与该等凸条14共同界定多个插槽15,且该等凸条14与该等插槽15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
每一端子列T包括多个接地端子2及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并沿第一方向D1排列,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由两个信号端子4组成,且其中接地端子2与差分信号端子对3为交替排列。在凸条14相邻插槽15的壁面各设有一列端子列T,而使该等端子列T沿第二方向D2彼此相间隔地排列。
参阅图6至图9,每一接地端子2具有一本体部21、两个彼此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部21延伸的弹性接触部22,及两个彼此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部21延伸的尾部23,且该两尾部23与该两弹性接触部22分别由该本体部21的相反两侧延伸。以图式方向所示,弹性接触部22是由本体部21往上延伸,而尾部23是由本体部21往下延伸。本体部21具有一靠近该等尾部23且两侧分别形成多个与该绝缘座体1产生干涉的固持凸块211a的固定段211,及一相邻该固定段211且宽度相较固定段211缩小的颈缩段212。亦即,颈缩段212在固定段211上方,而固定段211介于颈缩段212与尾部2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端子2的颈缩段212是由本体部21两侧相对内缩而成。各信号端子4具有一本体部41、一由该本体部41延伸的弹性接触部42,及一由该本体部41延伸的尾部43,且该尾部43与该弹性接触部42分别由该本体部41的相反两侧延伸。各信号端子4的本体部41具有一靠近该尾部43且两侧分别形成多个与该绝缘座体1产生干涉的固持凸块411a的固定段411,及一相邻该固定段411且宽度相较固定段411缩小的颈缩段412。同样地,信号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2是由本体部41往上延伸,而尾部43是由本体部41往下延伸。颈缩段412在固定段411上方,而固定段411介于颈缩段412与尾部43之间。定义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信号端子4并排时的相邻侧为各信号端子4的相对内侧而在该相对内侧的相反侧为相对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各信号端子4的本体部41是由其相对外侧内凹而形成该颈缩段412,而且两信号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2与本体部41在相对内侧保持大致相同的间距。由于接地端子2的本体部21在固定段211处的两侧形成有固持凸块211a,使得固定段211的宽度较大,因而增加阻抗,而通过颈缩段212缩小宽度以减少阻抗,借此平衡固定段211所增加的阻抗。同样地,由于信号端子4的本体部41在固定段411处的两侧形成有固持凸块411a,使得固定段411的宽度较大,因而增加阻抗,而通过颈缩段412缩小宽度以减少阻抗,借此平衡固定段411所增加的阻抗。
该绝缘座体1还具有设于该等凸条14在相邻插槽15的壁面的多个分别容置该等接地端子2的接地端子槽16、多个分别容置该等信号端子4的信号端子槽17,及多个位置分别对应该等弹性接触部22、42的凹陷避让部18,且每两个对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凹陷避让部18在对应各信号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2接近末端处的一部分为相连通。也就是说,对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凹陷避让部18之间的间隔肋181的高度低于信号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2的高度,以使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弹性接触部42接近末端处之间没有间隔肋181的阻隔,而能增加差分信号端子对3之间的耦合,以提高信号完整性。将接地端子2组装于接地端子槽16时,是由底壁11侧将接地端子2由下往上置入接地端子槽16,通过接地端子2的固持凸块211a与界定接地端子槽16的槽壁相干涉,而将接地端子2固定,而且接地端子2的本体部21的一侧面抵靠于槽壁面向插槽15的表面。同样地,将信号端子4组装于信号端子槽17时,是由底壁11侧将信号端子4由下往上置入信号端子槽17,通过信号端子4的固持凸块411a与界定信号端子槽17的槽壁相干涉,而将信号端子4固定,而且信号端子4的本体部41的一侧面抵靠于槽壁面向插槽15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端子2的尾部23是由本体部21的底端直角弯折延伸,并露出于底壁11外,以供焊接锡球5(见图1、图17与图18),以焊接于一电路板6(见图1)。同样地,信号端子4的尾部43是由本体部41的底端直角弯折延伸,并露出于底壁11外,以供焊接锡球5。参阅图10与图17,在本实施例中,该等端子列T的接地端子2的尾部23及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尾部43皆朝同一方向弯折。在变化的实施例中,这些尾部可以是其他的构造,例如针眼式压接脚、通孔焊脚、表面焊接接脚。
参阅图11至图13,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端子列T的差分信号端子对3与其相邻端子列T的接地端子2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位置相对应;端子的排列方式为,其中一端子列T是以一个接地端子2、一差分信号端子对3、一个接地端子2……交替排列,而使接地端子2的两个弹性接触部22、两个信号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2、接地端子2的两个弹性接触部22……沿该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接地端子2的两个尾部23、两个信号端子4的尾部43、接地端子2的两个尾部23……沿该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如此对应的接地信号G及对应的差分信号S的排列方式为G,G,S,S,G,G,……。而与其相邻的端子列T是以一差分信号端子对3、一个接地端子2、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交替排列,而使两个信号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2、接地端子2的两个弹性接触部22、两个信号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2……沿该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两个信号端子4的尾部43、接地端子2的两个尾部23、两个信号端子4的尾部43……沿该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如此对应的接地信号G及对应的差分信号S的排列方式为S,S,G,G,S,S,……。
在本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本体部41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总体宽度HB2小于每一接地端子2的本体部21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HB1,两本体部41的总体宽度HB2即是两本体部41相对外侧之间的距离,包含两本体部41之间的间距,在相邻的端子列T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本体部41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2的本体部21的宽度涵盖范围内。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弹性接触部42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总体宽度HC2小于每一接地端子2的两弹性接触部22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总体宽度HC1,同样地,两弹性接触部42的总体宽度HC2即是两弹性接触部42相对外侧之间的距离,包含两弹性接触部42之间的间距,两弹性接触部22的总体宽度HC1即是两弹性接触部22相对外侧之间的距离,包含两弹性接触部22之间的间距,在相邻的端子列T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弹性接触部42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2的两弹性接触部22的宽度涵盖范围内。而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尾部43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总体宽度HT2小于每一接地端子2的两尾部23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总体宽度HT1,同样地,两尾部43的总体宽度HT2即是两尾部43相对外侧之间的距离,包含两尾部43之间的间距,两尾部23的总体宽度HT1即是两尾部23相对外侧之间的距离,包含两尾部23之间的间距,在相邻的端子列T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尾部43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2的两尾部23的宽度涵盖范围内。如此使得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宽度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都位于对应接地端子2的宽度涵盖范围内。在一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之间的中心线C2与其相邻端子列T的对应接地端子2的中心线C1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位置相对齐。在一实施例中,每一端子列T的接地端子2的本体部21与其相邻端子列T的接地端子2的本体部21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叠。通过接地端子2的本体部21的宽度HB1较大,能够加大位于同一列中的每两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加大相邻端子列T之间的差分信号端子对3在对角位置上的距离,借此能够抑制相邻端子列T之间的差分信号端子对3在对角方向上的串音干扰。通过接地端子2从两弹性接触部22的总体宽度HC1、本体部21的宽度HB1及两尾部23的总体宽度HT1,都分别大于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本体部41的总体宽度HB2、两弹性接触部42的总体宽度HC2及两尾部43的总体宽度HT2,也就是说接地端子2整体的宽度大于差分信号端子对3整体的宽度,能够加强对于同一端子列T及相邻端子列T之间的各差分信号端子对3之间的虚拟屏蔽(virtual shield),以降低串音干扰。此外,大部分的差分信号端子对3被同列的接地端子2及相邻列的接地端子2所围绕,亦能加强虚拟屏蔽以降低串音干扰。再者,本实施例的接地端子2与信号端子4的尾部23、43的排列方式对应电路板6(见图1)上焊垫(未图示)的排列方式,即其中一列为G,G,S,S,G,G,……,其相邻列为S,S,G,G,S,S,……,借此排列方式能在尾部23、43连接到电路板6的焊垫之间增强屏蔽以降低串音干扰。因此,通过上述接地端子2及信号端子4结构的设计及各接地端子2与各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排布方式,能够对各差分信号端子对3形成更完整及全面的屏蔽作用,以降低串音干扰,并增加信号的传输速度。
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端子列T预先成形于一料带7上,每一接地端子2与带体71之间由一第一连接段72连接,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与带体71之间由一第二连接段73连接,每一接地端子2的本体部21两侧分别以一第三连接段74与相邻的信号端子4的本体部41连接。待要与绝缘座体1组装时,再将该等连接段72、73、74与接地端子2及信号端子4的连接处切断,以将接地端子2及信号端子4分别置入对应的接地端子槽16及信号端子槽17(见图8),如此使得端子列T与绝缘座体1的组装工序较为方便。
参阅图2、图4与图15,每一电连接器100的该绝缘座体1还具有两个相邻该第一侧111且在该第一方向D1上位于相反两端的定位槽113、一由该底壁11突出且相邻该第二侧112并沿该第一方向D1延伸呈长条形的侧壁13,及两个由该底壁11突出且分别由该侧壁13的两端呈L形延伸的定位键19。该两定位键19于与另一电连接器100的两定位槽113相卡置。在本实施例中,该两电连接器100为夹层式电连接器(Mezzanine connector),通过前述结构设计,可防止两电连接器100对接时错插,且能使互相对接的端子准确对位。
参阅图16至图18,该两电连接器100对接时,其中一电连接器100的凸条14对应插置于另一电连接器100中的插槽15,以使两电连接器100相对应的接地端子2以及相对应的信号端子4能相对接。而且,互相对接的接地端子2的以两弹性接触部22互相对接且各相对接的弹性接触部22形成两个接触点,两组相对接的弹性接触部22共形成四个接触点。互相对接的信号端子4以弹性接触部42相对接且形成两个接触点。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互相对接的接地端子2其中之一的弹性接触部22与另一接地端子2的本体部21相接触而形成一接触点,且接地端子2的本体部21是抵靠在界定接地端子槽16(见图8)的槽壁上,而能提供弹性接触部22稳定可靠的接触正向力,而且两个相对接的接地端子2之间共有四个接触点,借此确保对接的接地端子2能够维持稳定地电连接。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互相对接的信号端子4其中之一的弹性接触部42与另一信号端子4的本体部41接触而形成一接触点,且信号端子4的本体部41是抵靠在界定信号端子槽17(见图8)的槽壁上,而能提供弹性接触部42稳定可靠的接触正向力,而且两个相对接的信号端子4之间共有两个接触点,借此确保对接的信号端子4能够维持稳定地电连接。
参阅图19至图21,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每一信号端子4的颈缩段412是由本体部41的两侧相对内缩而成。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对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凹陷避让部18并未连通亦可实施,亦即两凹陷避让部18之间有完整的间隔肋181,但以第一实施例中两凹陷避让部18部分连通为较佳。再者,对应同一接地端子2的凹陷避让部18亦可为一个较宽的区域,以同时对应接地端子2的两个弹性接触部22。
参阅图22至图25,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但是在第三实施例中各电连接器100的高度较高,亦即在第三实施例的绝缘座体1高度较第一实施例的绝缘座体1高度高,且在第三实施例的接地端子2及信号端子4的长度相较第一实施例的接地端子2及信号端子4为长。此外,在第三实施例中,绝缘座体1的底壁11较厚,接地端子槽16及信号端子槽17分别贯穿底壁11并延伸至凸条14,而底壁11在对应每一接地端子槽16的区域的一朝向对应凸条14的壁面突出一抵块114,以抵于对应接地端子2的本体部21偏靠该等弹性接触部22的区域,以使接地端子2在接地端子槽16内的定位较为稳固而不会在第二方向D2上移动。
参阅图26至图28,在第三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各信号端子4的本体部41还具有一偏靠该弹性接触部42且由相对外侧突出的挡块413。而且,该绝缘座体1在对应每一信号端子槽17的区域形成有一狭缝型的细槽部115以卡置对应的挡块413,使本体部41不会在第二方向D2上移动,而使信号端子4在信号端子槽17内的定位较为稳固。此外,在第三实施例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各信号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2的中心线C3相较于其本体部41的中心线C4往其相对内侧偏移。
再参阅图24至图27,在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对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凹陷避让部18之间的间隔肋181的高度低于弹性接触部42的高度,以使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弹性接触部42接近末端处之间没有间隔肋181的阻隔,而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信号端子4的挡块413分别位于两信号端子4的相对外侧,同时两信号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2的中心线C3相较于本体部41的中心线C4往相对内侧偏移,而使两信号端子4彼此可以较为靠近,亦即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能增加差分信号端子对3之间的耦合,以提高信号完整性。此外,在第三实施例中,各信号端子4的颈缩段412是由本体部41的两侧相对内缩而成,同样用于调整阻抗。
参阅图29与图30,在第三实施例中,当两电连接器100对接时,绝缘座体1的对接关系及端子2、4之间的对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重述。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保护范围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33)

1.一种电连接器,包含:
一绝缘座体;及
多列端子列,布设于该绝缘座体,每一端子列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及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并沿一第一方向排列,其中接地端子与差分信号端子对为交替排列,且所述端子列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
每一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两个彼此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
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两个信号端子组成,定义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信号端子并排时的相邻侧为各信号端子的相对内侧而在相对内侧的相反侧为相对外侧,且各信号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本体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在相邻的端子列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本体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本体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在相邻的端子列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两弹性接触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一接地端子还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地由其本体部延伸的尾部,且两个所述尾部与该两弹性接触部分别由其本体部的相反两侧延伸,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还具有一由其本体部延伸的尾部,且各信号端子的尾部与弹性接触部分别由其本体部的相反两侧延伸,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个所述尾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两个所述尾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在相邻的端子列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个所述尾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两个所述尾部的总体宽度涵盖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的中心线相较于其本体部的中心线往其相对内侧偏移。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一端子列的接地端子的本体部与其相邻端子列的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中心线与其相邻端子列的对应接地端子的中心线在该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相对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列的接地端子的尾部及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尾部皆朝同一方向弯折。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具有一靠近其尾部且两侧分别形成多个与该绝缘座体产生干涉的固持凸块的固定段,及一相邻该固定段且宽度相较该固定段缩小的颈缩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是至少由其相对外侧内凹而形成该颈缩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是由其相对外侧内凹而形成该颈缩段,而且两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与本体部在相对内侧保持大致相同的间距。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一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具有一靠近所述尾部且两侧分别形成多个与该绝缘座体产生干涉的固持凸块的固定段,及一相邻该固定段且宽度相较该固定段缩小的颈缩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一接地端子的颈缩段是由其本体部两侧相对内缩而成,每一信号端子的颈缩段是由其本体部的两侧相对内缩而成。
12.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座体具有一底壁,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一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多个彼此平行相间隔地突出于该底壁且介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呈长条形的凸条,该底壁与所述凸条共同界定多个插槽,且所述凸条与所述插槽沿该第二方向交替排列,该绝缘座体还具有设于所述凸条在相邻插槽的壁面的多个分别容置所述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槽及多个分别容置所述信号端子的信号端子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多个位置分别对应所述弹性接触部的凹陷避让部,且每两个对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凹陷避让部在对应各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接近末端处的一部分为相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具有一偏靠其弹性接触部且由其相对外侧突出的挡块,该绝缘座体在对应每一信号端子槽的区域形成有一狭缝型的细槽部以卡置对应的挡块,使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不会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座体还具有两个相邻该第一侧且在该第一方向上位于相反两端的定位槽、一由该底壁突出且相邻该第二侧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呈长条形的侧壁,及两个由该底壁突出且分别由该侧壁的两端呈L形延伸的定位键,两个所述定位键适用于与另一相同结构的电连接器的两个所述定位槽相卡置。
16.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含:两个具有相同构造并互相对接的电连接器,每一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座体;及
多列端子列,布设于该绝缘座体,每一端子列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及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并沿一第一方向排列,其中接地端子与差分信号端子对为交替排列,且所述端子列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
每一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两个彼此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
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两个信号端子组成,定义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信号端子并排时的相邻侧为各信号端子的相对内侧而在相对内侧的相反侧为相对外侧,且各信号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本体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在相邻的端子列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本体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本体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在相邻的端子列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两弹性接触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两个所述电连接器对接时,互相对接的接地端子以两弹性接触部互相对接且各相对接的弹性接触部形成两个接触点,互相对接的信号端子以弹性接触部相对接且形成两个接触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电连接器的每一接地端子还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地由其本体部延伸的尾部,且该两个所述尾部与该两弹性接触部分别由其本体部的相反两侧延伸,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还具有一由其本体部延伸的尾部,且各信号端子的尾部与弹性接触部分别由其本体部的相反两侧延伸,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个所述尾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两个所述尾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在相邻的端子列上,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个所述尾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两个所述尾部的总体宽度涵盖范围内。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的中心线相较于其本体部的中心线往其相对内侧偏移。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端子列的接地端子的本体部与其相邻端子列的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叠。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中心线与其相邻端子列的对应接地端子的中心线在该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相对齐。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电连接器的所述端子列的接地端子的尾部及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尾部皆朝同一方向弯折。
23.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电连接器的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具有一靠近其尾部且两侧分别形成多个与该绝缘座体产生干涉的固持凸块的固定段,及一相邻该固定段且宽度相较该固定段缩小的颈缩段。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是至少由其相对外侧内凹而形成该颈缩段。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是由其相对外侧内凹而形成该颈缩段,而且两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与本体部在相对内侧保持大致相同的间距。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电连接器的每一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具有一靠近所述尾部且两侧分别形成多个与该绝缘座体产生干涉的固持凸块的固定段,及一相邻该固定段且宽度相较该固定段缩小的颈缩段。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接地端子的颈缩段是由其本体部两侧相对内缩而成,每一信号端子的颈缩段是由其本体部的两侧相对内缩而成。
28.如权利要求16至19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电连接器的该绝缘座体具有一底壁,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一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多个彼此平行相间隔地突出于该底壁且介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呈长条形的凸条,该底壁与所述凸条共同界定多个插槽,且所述凸条与所述插槽沿该第二方向交替排列,该绝缘座体还具有设于所述凸条在相邻插槽的壁面的多个分别容置所述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槽及多个分别容置所述信号端子的信号端子槽。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电连接器的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多个位置分别对应所述弹性接触部的凹陷避让部,且每两个对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凹陷避让部在对应各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接近末端处的一部分为相连通。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定义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信号端子并排时的相邻侧为各信号端子的相对内侧而在该相对内侧的相反侧为相对外侧,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具有一偏靠其弹性接触部且由其相对外侧突出的挡块,该绝缘座体在对应每一信号端子槽的区域形成有一狭缝型的细槽部以卡置对应的挡块,使各信号端子的本体部不会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电连接器的该绝缘座体还具有两个相邻该第一侧且在该第一方向上位于相反两端的定位槽、一由该底壁突出且相邻该第二侧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呈长条形的侧壁,及两个由该底壁突出且分别由该侧壁的两端呈L形延伸的定位键,两个所述定位键用于与另一电连接器的两个所述定位槽相卡置。
3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两个所述电连接器为夹层式电连接器。
33.一种电连接器,包含:
一绝缘座体;及
多列端子列,布设于该绝缘座体,每一端子列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及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并沿一第一方向排列,且其中接地端子与差分信号端子对为交替排列,
每一接地端子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的尾部,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信号端子具有一尾部,且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个所述尾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小于每一接地端子的两个所述尾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总体宽度,
所述端子列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且端子的排列方式为,其中一端子列是以一个接地端子、一差分信号端子对、一个接地端子交替排列,而使接地端子的两个尾部、两个信号端子的尾部、接地端子的两个尾部沿该第一方向交替排列,而与其相邻的端子列是以一差分信号端子对、一个接地端子、一差分信号端子对交替排列,而使两个信号端子的尾部、接地端子的两个尾部、两个信号端子的尾部沿该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每一端子列的差分信号端子对与其相邻端子列的接地端子在该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相对应,以使每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尾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接地端子的两尾部的总体宽度涵盖范围内。
CN201710156405.8A 2017-03-16 2017-03-16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Active CN1086310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6405.8A CN108631094B (zh) 2017-03-16 2017-03-16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JP2018042267A JP6618559B2 (ja) 2017-03-16 2018-03-08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US15/919,723 US10522948B2 (en) 2017-03-16 2018-03-13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6/727,934 US11056833B2 (en) 2017-03-16 2019-12-27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6405.8A CN108631094B (zh) 2017-03-16 2017-03-16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1094A true CN108631094A (zh) 2018-10-09
CN108631094B CN108631094B (zh) 2020-02-04

Family

ID=63686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56405.8A Active CN108631094B (zh) 2017-03-16 2017-03-16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522948B2 (zh)
JP (1) JP6618559B2 (zh)
CN (1) CN108631094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4852A (zh) * 2019-03-26 2019-07-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US10985503B2 (en) 2019-03-22 2021-04-20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providing reduced crosstalk with improved signal transmission
CN112928519A (zh) * 2020-12-18 2021-06-0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2952416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高速传输用连接器
CN112952417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高速传输用连接器
CN112952427A (zh) * 2021-01-25 2021-06-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3131240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3410676A (zh) * 2021-05-12 2021-09-17 中山得意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4006223A (zh) * 2021-10-28 2022-02-01 深圳市泰格莱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充电连接器及电动汽车
US11539169B2 (en) 2019-12-31 2022-12-27 Fuding Precision Industry (Zhengzhou)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094B (zh) 2017-03-16 2020-02-04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EP3682511A4 (en) * 2017-09-11 2021-05-12 Smiths Interconnect Americas, Inc. SPRING PROBE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 CIRCUIT BOARD TO A BACK PANEL
JP1618359S (zh) * 2018-04-23 2018-11-19
JP1618358S (zh) * 2018-04-23 2018-11-19
KR20220061169A (ko) * 2019-09-06 2022-05-12 몰렉스 엘엘씨 커넥터 조립체
CN113412559B (zh) * 2019-09-24 2023-12-2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
CN114556705A (zh) 2019-10-24 2022-05-27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US11626678B2 (en) 2019-12-11 2023-04-11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for fixing solder to fork portion of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CN112952418B (zh) 2019-12-11 2023-04-11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高速传输用连接器及焊锡对高速传输用连接器叉部的固定方法
USD949799S1 (en) * 2020-06-09 2022-04-26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Mezzanine connector housing
US11303074B2 (en) 2020-06-22 2022-04-12 Google Llc Enclosures to constrain the location of connectors in automation applications
CN111769395B (zh) 2020-07-24 2022-02-01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端子结构和电连接器
CN111755912A (zh) * 2020-08-03 2020-10-09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结构
CN114552251A (zh) * 2020-11-26 2022-05-27 莫列斯有限公司 端子及插座连接器
CN114765330A (zh) * 2021-01-13 2022-07-19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合
CN115693300A (zh) * 2021-07-27 2023-02-03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插座
CN113948918B (zh) * 2021-09-14 2023-07-2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及电连接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6652A (zh) * 2002-06-21 2005-08-17 莫莱克斯公司 具有模块化结构的高密度阻抗调谐连接器
CN1943286A (zh) * 2004-02-13 2007-04-04 莫莱克斯公司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优选非对称通孔定位
CN204376107U (zh) * 2015-02-02 2015-06-03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背板插头连接器
CN104718666A (zh) * 2012-08-27 2015-06-17 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高速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9374A (ja) 1989-07-13 1990-02-19 Keru Kk ツーピースコネクタ
US6394822B1 (en) * 1998-11-24 2002-05-28 Teradyne,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350134B1 (en) * 2000-07-25 2002-02-2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riad contact groups arranged in an alternating inverted sequence
US6685488B2 (en) * 2000-12-21 2004-02-0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grounding terminals
US6540559B1 (en) 2001-09-28 2003-04-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staggered contact pattern
US20050170700A1 (en) * 2001-11-14 2005-08-04 Shuey Joseph B.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out ground contacts
US6808419B1 (en) 2003-08-29 2004-10-2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nhance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US7094102B2 (en) * 2004-07-01 2006-08-22 Amphenol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8444436B1 (en) * 2004-07-01 2013-05-21 Amphenol Corporation Midplane especially applicable to an orthogonal architecture electronic system
EP1732176A1 (en) * 2005-06-08 2006-12-13 Tyco Electronics Nederland B.V.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247058B2 (en) 2005-08-25 2007-07-2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Vertical docking connector
JP4812450B2 (ja) * 2006-02-07 2011-11-09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高速伝送用コネクタ
US8142236B2 (en) * 2006-08-02 2012-03-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density and rou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hods
US7713088B2 (en) * 2006-10-05 2010-05-11 Fci Broadside-coupled signal pair configurations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WO2008156851A2 (en) 2007-06-20 2008-12-24 Molex Incorporated Mezzanine-style connector with serpentine ground structure
WO2010090743A2 (en) * 2009-02-04 2010-08-12 Amphenol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kew control
US7824197B1 (en) * 2009-10-09 2010-11-0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odular connector system
US8636543B2 (en) * 2011-02-02 2014-01-28 Amphenol Corporation Mezzanine connector
US8814595B2 (en) * 2011-02-18 2014-08-26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809297B2 (ja) * 2011-03-17 2015-11-10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端子ブリックを有するメザニンコネクタ
WO2012138519A2 (en) * 2011-04-04 2012-10-11 Fci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257778B2 (en) * 2012-04-13 2016-02-09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543703B2 (en) * 2012-07-11 2017-01-1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duced stack height
CN107257038B (zh) * 2013-03-13 2020-04-07 莫列斯有限公司 信号对单元
US9017103B2 (en) * 2013-07-23 2015-04-2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odular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5032433A (ja) * 2013-08-01 2015-02-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中継電気コネクタ
CN105098517B (zh) * 2014-04-22 2019-03-12 泰连公司 夹层式连接器组件
JP6198712B2 (ja) * 2014-12-12 2017-09-2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5990763B (zh) * 2015-02-15 2019-10-29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9570857B2 (en) * 2015-03-27 2017-02-1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interconnection system having resonance control
US9490586B1 (en) * 2015-04-22 2016-11-0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ground shield
US9472887B1 (en) * 2015-04-22 2016-10-1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ground bracket
US9728903B2 (en) * 2015-04-30 2017-08-08 Molex, Llc Wafe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4947118U (zh) * 2015-06-11 2016-01-06 Fci连接器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端子组件及采用该端子组件的高速电连接器
US9666961B2 (en) * 2015-09-03 2017-05-30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8631094B (zh) 2017-03-16 2020-02-04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US10931062B2 (en) * 2018-11-21 2021-02-23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6652A (zh) * 2002-06-21 2005-08-17 莫莱克斯公司 具有模块化结构的高密度阻抗调谐连接器
CN1943286A (zh) * 2004-02-13 2007-04-04 莫莱克斯公司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优选非对称通孔定位
CN104718666A (zh) * 2012-08-27 2015-06-17 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高速电连接器
CN204376107U (zh) * 2015-02-02 2015-06-03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背板插头连接器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85503B2 (en) 2019-03-22 2021-04-20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providing reduced crosstalk with improved signal transmission
CN109994852B (zh) * 2019-03-26 2024-05-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9994852A (zh) * 2019-03-26 2019-07-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12952416B (zh) * 2019-12-11 2023-01-31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高速传输用连接器
CN112952416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高速传输用连接器
CN112952417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高速传输用连接器
CN112952417B (zh) * 2019-12-11 2023-01-31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高速传输用连接器
CN113131240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1539169B2 (en) 2019-12-31 2022-12-27 Fuding Precision Industry (Zhengzhou)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131240B (zh) * 2019-12-31 2024-05-17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2928519A (zh) * 2020-12-18 2021-06-0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2952427A (zh) * 2021-01-25 2021-06-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3410676A (zh) * 2021-05-12 2021-09-17 中山得意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4006223A (zh) * 2021-10-28 2022-02-01 深圳市泰格莱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充电连接器及电动汽车
CN114006223B (zh) * 2021-10-28 2024-05-14 深圳市泰格莱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连接器及电动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22948B2 (en) 2019-12-31
JP2018156936A (ja) 2018-10-04
US11056833B2 (en) 2021-07-06
JP6618559B2 (ja) 2019-12-11
US20200136316A1 (en) 2020-04-30
US20190089097A1 (en) 2019-03-21
CN108631094B (zh) 202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1094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3378434B (zh)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引线框组件和相关方法
TWI666827B (zh) 連接器組件、連接器組件的製法及插頭連接器
CN102460849B (zh) 低串扰电连接器
US924628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CN102177622B (zh) 具有改良的屏蔽件和屏蔽耦合件的电气连接器组件
CN104009307B (zh) 旁路线缆组件和连接器
CN1930746B (zh) 减小电连接器中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25921B (zh) 同轴连接器
JP3489054B2 (ja) コネクタ組付け体
CN201430232Y (zh) 电连接器
JP5502233B2 (ja) 積層コネクタ
JP619020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7611717A (zh) 带屏蔽板电连接器
KR20070119717A (ko) 유전성 삽입체를 구비한 고밀도 강성 커넥터
CN103199386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KR20100005719A (ko) 전기 커넥터
CN106558804A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104716505A (zh)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CN103842867A (zh) 电触点和电连接器
CN104078799A (zh) 中继电连接器
TWI599124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2019133809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8315810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3225371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