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5055B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5055B
CN108625055B CN201810213577.9A CN201810213577A CN108625055B CN 108625055 B CN108625055 B CN 108625055B CN 201810213577 A CN201810213577 A CN 201810213577A CN 108625055 B CN108625055 B CN 108625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sewing machine
wire
guide tube
rele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135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25055A (zh
Inventor
加藤修平
岩田寿之
小川达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25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5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25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5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1/00Lubric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2Presser-control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本发明抑制润滑油的泄漏。具有联动线(62),该联动线(62)将执行切线装置的切线动作的致动器(31)和从线调节器装置(50)的线张力施加状态切换为释放状态的松线部件(51)连结,联动线由第一线(621)和第二线(622)构成,第一线的一端部与连结部件(64)连结,并且另一端部与致动器连结,第二线的一端部与松线部件连结,并且另一端部与连结部件连结,连结部件成为下述构造,即,至少将从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的任一者向另一者的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润滑油的浸透阻断。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松线机构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缝纫机为了使切线和通过线调节器装置实现的线张力施加状态的释放进行联动,将执行切线的切线螺线管的柱塞和释放线调节器装置的松线板,利用将外管插入贯穿的线部件(Wire)连结,通过柱塞的驱动而利用线部件的张力使松线板转动,使线调节器装置的张力释放杆工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2171号公报
另外,近年的缝纫机为了防止润滑油的泄漏,在缝纫机基座部设置齿轮箱,在齿轮箱内对用于传递电动机的动力的齿轮、下轴的一部分进行收容,将齿轮箱设为密闭空间,由此缝纫机基座部的干燥化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在缝纫机臂部内,为了向针棒和挑线杆的润滑,使润滑油飞散供给。另外,在缝纫机臂部内配置的松线板,为了切线时的线张力释放,而成为与切线螺线管通过线部件进行联动的机构。
因此,在缝纫机臂内部飞散的润滑油通过毛细管现象而经过线部件,润滑油到达至切线螺线管而向在基座下配置的底盖滴下,因此产生下述问题,即,底盖的清扫的工时增加、润滑油的补充频度变多。
另外,缝纫机有时将缝纫机臂部侧干燥化,将缝纫机基座部侧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在该情况下,担心通过毛细管现象而经过线部件,缝纫机基座部侧的润滑油侵入至缝纫机臂部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润滑油向不使用润滑油的部位的泄漏的缝纫机。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联动线,该联动线将执行切线装置的切线动作的致动器和从线调节器装置的线张力施加状态切换为释放状态的松线部件连结,
所述联动线由第一线和第二线构成,
所述第一线的一端部与连结部件连结,并且另一端部与所述致动器连结,
所述第二线的一端部与所述松线部件连结,并且另一端部与所述连结部件连结,
所述连结部件成为下述构造,即,至少将从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的任一者向另一者的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润滑油的浸透阻断。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缝纫机中,
具有外管,该外管供所述第一线插入贯穿,
所述连结部件是一端部闭塞、另一端部开放而供所述外管插入的引导管,
所述第一线的一端部连结于所述引导管的内部且闭塞端部的内表面侧,
所述第二线的另一端部连结于所述引导管的闭塞端部的外表面侧。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缝纫机中,
所述引导管以将所述闭塞端部朝向针棒侧、将开放的端部朝向缝纫机直立机体部侧的状态,装备于缝纫机架内。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缝纫机中,
所述引导管以从所述闭塞端部朝向开放端部而向下方倾斜的状态,装备于缝纫机架内。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缝纫机中,
在所述引导管和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油封。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减少润滑油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概略图。
图2是缝纫机的要部的放大图。
标号的说明
20 缝纫机架
21 缝纫机基座部
22 缝纫机直立机体部
23 缝纫机臂部
31 螺线管(致动器)
41 压脚抬起杆
43 压脚棒
50 线调节器装置
51 松线销(松线部件)
60 松线机构
61 松线板(松线部件)
62 联动线
63 外管
64 引导管(连结部件)
65 支撑部件
66 油封
100 缝纫机
211 底盖
621 第一线
622 第二线
641 闭塞壁面(将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润滑油的浸透阻断的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
下面,基于图1及图2,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纫机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从与缝纫机使用者侧的相反侧观察缝纫机100的概略图,图2是将缝纫机臂部内的一部分的结构放大,并以局部剖面方式示出的放大图。
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缝纫机100中的缝纫机使用者侧(图1的纸面背面侧)设为前侧,将与使用者侧的相反侧(图1的纸面表面侧)设为后侧,将后面记述的缝纫机直立机体部22侧(图1中的左侧)设为左侧,将针棒侧(图1中的右侧)设为右侧。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00是所谓的平缝缝纫机,具有通常的平缝缝纫机所具有的缝针、针棒、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布料进给机构、釜机构、挑线杆机构等各结构,这些是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缝纫机架]
上述缝纫机100具有缝纫机架20,在该缝纫机架20的内部设置有各结构。
该缝纫机架20具有:缝纫机基座部21,其在缝纫机100的整体位于下部;缝纫机直立机体部22,其在缝纫机基座部21的左端部向上方直立设置;以及缝纫机臂部23,其从缝纫机直立机体部22的上端部向右侧延伸设置。
向在缝纫机架20的缝纫机基座部21设置的齿轮箱(未图示)内供给润滑油,通过该润滑油实现齿轮箱内的各机构的润滑。
另外,向缝纫机臂部23内的针棒侧和挑线杆侧,通过在缝纫机基座的齿轮箱内配置的泵(未图示)将润滑油吸上来,在缝纫机臂部23内使润滑油飞散而实现各机构的润滑。
在缝纫机基座部21内装备有前述的布料进给机构、釜机构,并且在这些的基础上设置有切线装置。
切线装置具有:固定切刀,其在设置于缝纫机基座部21的右端部的上表面的针板的下侧进行设置;可动切刀,其通过与该固定切刀的协同动作将上线及下线切断;凸轮机构,其利用缝纫机电动机的扭矩而对可动切刀施加切断往复动作;以及作为致动器的切线螺线管31,其对凸轮机构的凸轮和其从动体的卡合状态和非卡合状态进行切换。
此外,切线装置也是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图示以及整体结构的详细说明。
另外,缝纫机基座部21具有底盖211,在其底部垂下支撑有压脚抬起杆41,该压脚抬起杆41绕沿前后方向的轴转动。
压脚抬起杆41是用于将后面记述的布料压脚42从布料保持状态提起的人为的输入单元,通过由缝纫机的使用者将膝盖向左方对在转动端部设置的垫411进行按压,从而输入转动动作,能够使布料压脚上升至退避位置。
在缝纫机臂部23内装备有缝针上下移动机构、挑线杆机构。
另外,在缝纫机臂部23的右端部将省略图示的针棒可上下移动地支撑。
[布料压脚]
并且,在缝纫机臂部23的右端部且针棒的附近将压脚棒43可上下移动地支撑,该压脚棒43在下端部对布料压脚42进行保持。
该压脚棒43被未图示的按压弹簧始终向下方按压,从该按压力得到布料压脚的压脚压力。
在缝纫机臂部23内,在压脚棒43上部的附近装备有曲拐状的未图示的压脚抬起连杆,该压脚抬起连杆通过将在该压脚棒43装备的棒抱持部推起,从而使布料压脚42上升至退避位置。
该压脚抬起连杆经由多个连杆部件、传递杆部件等,与前述的压脚抬起杆41的转动支轴连结。因此,如果对压脚抬起杆41施加转动操作,则压脚抬起连杆转动,能够对抗压脚弹簧而使布料压脚42上升至退避位置。
[线调节器装置]
另外,在缝纫机臂部23的前表面侧且前述的压脚抬起连杆的附近,装备有线调节器装置50。
该线调节器装置50如图2所示,由具有下述部件的公知的结构构成,即:一对线调节器盘,其对上线进行夹持;线调节器弹簧,其使线调节器盘彼此压接而对上线施加线张力;调节旋钮,其对线调节器弹簧的弹簧压力进行调节;线调节器轴,其对这些部件进行支撑;以及作为松线部件的松线销51,其将线调节器弹簧推回而将由一对线调节器盘施加的上线的线张力释放。
线调节器装置50的一对线调节器盘和调节旋钮设置于缝纫机臂部23的前表面外部,使得能够由缝纫机的使用者进行将上线夹入至一对线调节器盘的操作和弹簧压力(线张力)的调节作业。
另一方面,松线销51在缝纫机臂部23的内侧,在线调节器装置50的后端部凸接,通过将其顶端部向前方压入,从而能够将通过一对线调节器盘施加的向上线的线张力释放。
[松线机构]
如图2所示,在线调节器装置50的紧后侧,装备有作为松线机构60的松线部件的松线板61。
松线机构60具有:上述松线板61;联动线62,其将切线装置的切线螺线管31和松线板61连结;外管63,其供联动线62插入贯穿;作为连结部件的引导管64,其一端部闭塞,另一端部开放而供外管63的松线板61侧的端部插入;以及两个油封66,其设置在引导管64和外管63之间。
松线板61通过沿前后方向的支轴611,其上端部和下端部可转动地被支撑。
松线板61的上端部连结有联动线62的一端部,下端部具有将线调节器装置50的松线销51向前方压入的输入部612。
输入部612具有向斜下前方倾斜的倾斜面,如果松线板61的下端部在从后方观察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松线销51与输入部612的倾斜面抵接,能够沿倾斜面将松线销51向前方压入。
另外,松线板61始终连结有在从后方观察时沿顺时针方向赋予转动的未图示的弹簧,以使得不产生联动线62的松弛。
另外,前述的压脚抬起连杆在松线板61的后侧相邻地排列而配置,在使布料压脚42上升至退避位置时,在从后方观察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压脚抬起连杆与松线板61抵接,该松线板61在从后方观察时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因此,在使布料压脚42上升至退避位置时,松线板61也联动而使线调节器装置50的向上线的线张力释放。
外管63是内部中空,且通过将联动线62插入,从而将该联动线62沿外管63在其长度方向可移动地支撑的引导件。
该外管63的一端部以大致朝向右方的状态配置于松线板61的左方,经过缝纫机直立机体部22而到达至缝纫机基座部21内,另一端部以朝向右方的状态配置于切线螺线管31的左侧。
并且,外管63通过支撑部件65固定支撑在缝纫机架20内的各部,以使得不与联动线62一起移动(在图1中仅图示出一个支撑部件65)。
联动线62由通过引导管64连结的第一线621和第二线622构成。
第一线621在外管63的全长范围进行了插入,第一线621的一端部从外管63的一端部向外侧延伸而与引导管64连结。另外,第一线621的另一端部从外管63的另一端部向外侧延伸而与切线螺线管31的柱塞连结。
第二线622的一端部与松线板61的上端部连结,另一端部与引导管64连结。
引导管64为内部中空,一端部闭塞,另一端部开放。该引导管64的开放端部大致朝向左方(缝纫机直立机体部22侧),闭塞端部大致朝向右方(针棒侧),从开放端部至闭塞端部的闭塞壁面641的内表面侧的附近为止插入有外管63的一端部。该闭塞壁面641成为下述构造,即,对从第一线621和第二线622的任一者向另一者的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润滑油的浸透进行阻断。
而且,从外管63的一端部伸出的第一线621的一端部插入至在引导管64的闭塞壁面641的内表面侧(与引导管64的中空内部的内周面相连的面)形成的有底的插入孔,通过粘接、铆接、熔接等而固定,以使得不被拔出。
另外,在引导管64的闭塞壁面641的外表面侧(与引导管64的外周面相连的面)的中心,形成有在从闭塞端部将引导管64延长的方向延伸的小径的棒状部642,在该棒状部642的顶端面形成的有底的插入孔中插入第二线622的另一端部,通过粘接、铆接、熔接等而固定,以使得不被拔出。
此外,在闭塞壁面641的内表面侧形成的第一线621的插入孔和在闭塞壁面641的外表面侧形成的第二线622的插入孔位于同心上,但相互不相连,被分断。
另外,在引导管64内,油封66沿外管63的长度方向排列而装备有两个,该油封66用于对引导管64的内周面和外管63的外周面之间的润滑油的经过进行阻止。
[缝纫机的切线时的各部的动作]
切线是根据由未图示的操作踏板输入的切线执行而被执行的。如果输入切线的开始,则进行针上下移动的缝纫机电动机朝向停止而开始减速,在规定的定时切线螺线管31工作,将切线装置的凸轮机构的凸轮和从动体从非卡合状态切换为卡合状态。由此,通过缝纫机电动机进行驱动的凸轮机构的凸轮使从动体沿凸轮面向规定方向往复移动,对可动切刀施加切断往复动作而执行上线及下线的切断。
另一方面,将切线装置的凸轮机构的凸轮和从动体切换为卡合状态时的切线螺线管31的柱塞向右方移动,将松线机构60的联动线62的第一线621的另一端部向切线螺线管31侧拉拽。
由此,经由引导管64连结的第二线622使松线板61的上端部向左方拉拽,在从后方观察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将线调节器装置50的松线销51向前方压入而将向上线的线张力释放。
即,在不施加上线的线张力的释放状态下执行切线。
[缝纫机的布料压脚的按压释放时的各部的动作]
在将缝纫机100的布料压脚42的按压释放时,在缝纫机中,使用者通过膝盖对压脚抬起杆41施加转动操作。由此,经由多个连杆部件、传递杆部件等,压脚抬起连杆在从后方观察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布料压脚62上升至退避位置。
而且,位于压脚抬起连杆的相邻处的松线板61,被该压脚抬起连杆按压而在从后方观察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由此,松线板61将线调节器装置50的松线销51向前方压入而将向上线的线张力释放。
即,在布料压脚62上升至退避位置而将被缝制物释放时,上线的线张力也被释放。
[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缝纫机100中,松线机构60具有引导管64,该引导管64将外管63从开放端部插入,在闭塞端部将第一线621和第二线622连结。
因此,即使在缝纫机臂部的内部飞散的润滑油附着于第二线622,通过毛细现象而将润滑油吸上来,也不会到达至第一线621。另外,通过引导管64及外管63对第一线621进行了保护,因此在缝纫机臂部的内部飞散的润滑油不会附着于第一线621。
因此,能够防止润滑油到达切线螺线管31以及润滑油向底盖泄漏。
另外,引导管64以下述状态装备于缝纫机架20内,即,将闭塞端部朝向针棒侧,将开放端部朝向缝纫机直立机体部22侧,从闭塞端部朝向开放端部而向下方倾斜的状态。
因此,能够减小附着于外管63的润滑油从引导管64的开放端部进入而向第一线621附着的可能性,更有效地防止润滑油向切线螺线管31的到达以及润滑油向底盖的泄漏。
另外,在引导管64和外管63之间设置有油封66,防止润滑油从引导管64的开放端部的侵入,因此润滑油不会向第一线621附着而传递至切线螺线管31,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润滑油向切线螺线管的到达以及润滑油向底盖的泄漏。
另外,外管63直至第一线621的另一端部与切线螺线管31的柱塞连结的近旁处为止将第一线621覆盖,通过在第一线621的另一端部从外管63的另一端部露出的近端侧设置的油封(未图示)而将经过外管63而传递来的润滑油阻断,因此润滑油不会向切线螺线管31侧漏出。
[松线机构的其他结构]
在上述松线机构60中,作为连结部件而利用了引导管64,但并不限定于此。连结部件只要是在第一线621的一端部和第二线622的另一端部之间将润滑油阻断的构造(例如,不被润滑油浸透的部件存在于相互间的构造),则至少能够防止从第一线621和第二线622的任一者向另一者的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润滑油的浸透,抑制并减少润滑油向干燥区域的侵入。
在该情况下,连结部件设为能够插入至外管63内的棒状的构造,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并减少润滑油的侵入。另外,通过在连结部件和外管63之间设置油封,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并减少润滑油的侵入。
[其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平缝缝纫机,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结构的松线机构60也能够应用于将执行切线的致动器和释放线调节器装置的松线部件通过联动线进行联动的任意的缝纫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缝纫机臂部进行油润滑的缝纫机,但也能够应用于在缝纫机基座部侧进行通过润滑油实现的润滑,将缝纫机臂部干燥化的缝纫机。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缝纫机基座部的润滑油通过毛细管现象在联动线中传递而将润滑油向缝纫机臂部特别是针棒机构侧漏出。

Claims (5)

1.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致动器,其执行切线装置的切线动作;
松线部件,其从线调节器装置的线张力施加状态切换为释放状态;以及
联动线,其将所述致动器和所述松线部件连结,
所述联动线由第一线和第二线构成,
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不是同一根线,
所述第一线的一端部与连结部件连结,并且另一端部与所述致动器连结,
所述第二线的一端部与所述松线部件连结,并且另一端部与所述连结部件连结,
所述连结部件成为下述构造,即,至少将从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的任一者向另一者的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润滑油的浸透阻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外管,该外管供所述第一线插入贯穿,
所述连结部件是一端部闭塞、另一端部开放而供所述外管插入的引导管,
所述第一线的一端部连结于所述引导管的内部且闭塞端部的内表面侧,
所述第二线的另一端部连结于所述引导管的闭塞端部的外表面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管以将所述闭塞端部朝向针棒侧、将开放的端部朝向缝纫机直立机体部侧的状态,装备于缝纫机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管以从所述闭塞端部朝向开放端部而向下方倾斜的状态,装备于缝纫机架内。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管和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油封。
CN201810213577.9A 2017-03-15 2018-03-15 缝纫机 Active CN108625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9679A JP2018149246A (ja) 2017-03-15 2017-03-15 ミシン
JP2017-049679 2017-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5055A CN108625055A (zh) 2018-10-09
CN108625055B true CN108625055B (zh) 2021-10-19

Family

ID=63679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13577.9A Active CN108625055B (zh) 2017-03-15 2018-03-15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149246A (zh)
CN (1) CN10862505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77929B3 (de) * 1988-12-14 1993-01-21 Wirk U Spezialnaehmaschinenbau Schmiermittelrueckfoerdervorrichtung fuer eine naehmaschine
JPH08196771A (ja) * 1995-01-20 1996-08-06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給油機構
JP2739035B2 (ja) * 1994-05-10 1998-04-08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給油装置
CN2471808Y (zh) * 2001-03-02 2002-01-16 浙江杰克缝纫机有限公司 一种平缝机的回渗油装置
JP2003144788A (ja) * 2001-11-13 2003-05-20 Juki Corp 筒型ミシンの潤滑油還流装置
CN104630993A (zh) * 2015-03-07 2015-05-20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抬压脚机构
CN105755698A (zh) * 2016-05-25 2016-07-13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油量检测装置
CN206015265U (zh) * 2016-07-25 2017-03-15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线防油装置及缝纫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77929B3 (de) * 1988-12-14 1993-01-21 Wirk U Spezialnaehmaschinenbau Schmiermittelrueckfoerdervorrichtung fuer eine naehmaschine
JP2739035B2 (ja) * 1994-05-10 1998-04-08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給油装置
JPH08196771A (ja) * 1995-01-20 1996-08-06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給油機構
CN2471808Y (zh) * 2001-03-02 2002-01-16 浙江杰克缝纫机有限公司 一种平缝机的回渗油装置
JP2003144788A (ja) * 2001-11-13 2003-05-20 Juki Corp 筒型ミシンの潤滑油還流装置
CN104630993A (zh) * 2015-03-07 2015-05-20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抬压脚机构
CN105755698A (zh) * 2016-05-25 2016-07-13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油量检测装置
CN206015265U (zh) * 2016-07-25 2017-03-15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线防油装置及缝纫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加工家用缝纫机压紧杆的自动线;吕广厚;《组合机床》;19841126(第11期);6-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5055A (zh) 2018-10-09
JP2018149246A (ja)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16327B2 (ja) 横編機および編成方法
EP2033921B1 (en) Splicer device
CN108625055B (zh) 缝纫机
KR20070104240A (ko) 재봉틀용 실 후퇴 블레이드
KR100443144B1 (ko) 니들/스레드 클램프 및 커터를 구비한 재봉기, 특히버튼홀 재봉기
JP4310144B2 (ja) 加工品の上面から下面に上糸の自由端を引っ張る方法と、当該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ミシン
KR100835618B1 (ko) 2침 오버록 재봉틀
CN104070971B (zh) 用于车辆的滑动车门装置
CN112166214B (zh) 缝纫机
US3960098A (en) Thread wiper and tension release mechanism for securing machines
CN113026222B (zh) 一种缝纫机
JP4488584B2 (ja) 押え位置変更装置を備えたミシン
JP2001300169A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GB1112741A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sewing machines
JP3615183B2 (ja) 複動式油圧シリンダ
TWI788349B (zh) 用於產生具有目標線縫突出部的線縫起始頂線的組件及包含該組件之縫紉機
CN101509179B (zh) 缝纫机的压脚提升装置
DE19715558C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Naht in einem Nähgut
JP2005288169A (ja) 目穴型ボタン穴ミシン
US2681021A (en) Thread shifting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JP4251744B2 (ja) トラクタの油圧装置
US6164225A (en) Arch clamp foot lifting apparatus
KR102602672B1 (ko) 제화용 재봉기의 이송컵 이송장치
JP5627911B2 (ja) ミシンの飾り振り機構
CN112626723B (zh) 下供机构及其平缝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