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3472A - 燃料泵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燃料泵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3472A
CN108603472A CN201680081566.9A CN201680081566A CN108603472A CN 108603472 A CN108603472 A CN 108603472A CN 201680081566 A CN201680081566 A CN 201680081566A CN 108603472 A CN108603472 A CN 108603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uel
petrolift
discharge rat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15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3472B (zh
Inventor
中冈政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03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3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2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preventing vapour l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9/00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injec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F02M57/00, e.g. rotary cylinder-block type of pumps
    • F02M59/20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9/00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injec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F02M57/00, e.g. rotary cylinder-block type of pumps
    • F02M59/20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 F02M59/24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with constant-length-stroke pistons having variable effective portion of stro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9/00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injec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F02M57/00, e.g. rotary cylinder-block type of pumps
    • F02M59/20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 F02M59/36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by variably-timed valves controlling fuel passages to pumping elements or overflow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9/00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injec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F02M57/00, e.g. rotary cylinder-block type of pumps
    • F02M59/20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 F02M59/36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by variably-timed valves controlling fuel passages to pumping elements or overflow passages
    • F02M59/366Valves being actuated electr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9/00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injec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F02M57/00, e.g. rotary cylinder-block type of pumps
    • F02M59/20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 F02M59/36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by variably-timed valves controlling fuel passages to pumping elements or overflow passages
    • F02M59/366Valves being actuated electrically
    • F02M59/368Pump inlet valves being closed when actu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控制装置(100~104)控制燃料泵(130),该燃料泵(130)反复执行通过加压部件(11)将加压室(18)内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的排出动作。而且,控制装置(100~104)具备:取得作为上述加压室内的燃料的温度的加压室温度的加压室温度取得部;以及排出量控制部,在由上述加压室温度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加压室温度比阈值高的情况下,使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增加。

Description

燃料泵的控制装置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6年2月1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6-24527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对将燃料加压而排出的燃料泵进行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燃料供给装置:以减少高压燃料泵的工作声音为目的,在内燃机的要求燃料量较少时,使规定期间内的多个高压燃料泵的整体的工作次数减少。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若提高利用高压燃料泵上升的燃料的压力(目标燃料压力)(例如100MPa),则在高压燃料泵中,加压室内的燃料的温度过度上升,产生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未考虑到基于燃料蒸气的气泡的产生,在提高了目标燃料压力的情况下,存在不再能够利用燃料泵将燃料适当地加压而排出的隐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33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产生的燃料泵的控制装置。
采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为一种控制装置,控制燃料泵,该燃料泵反复执行通过加压部件将加压室内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的排出动作,其中,控制装置具备:加压室温度取得部,取得上述加压室内的燃料的温度即加压室温度;以及排出量控制部,在由上述加压室温度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加压室温度比阈值高的情况下,使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增加。
根据上述构成,燃料泵反复执行通过加压部件将加压室内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的排出动作。若加压室内的燃料被加压部件加压,则加压后的燃料的温度上升。而且,由于向加压室吸入的燃料的温度上升,使得燃料的蒸气压比作用于燃料的压力上升的话,则燃料沸腾而产生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其结果,无法以液体的燃料填满加压室内。
利用加压室温度取得部取得加压室内的燃料的温度即加压室温度。而且,在取得的加压室温度比阈值高的情况下,使燃料泵的1次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增加。因此,通过1次排出动作流通于加压室的燃料量增加,流通的燃料带来的冷却效果提高。因此,能够抑制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产生。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式,为一种控制装置,控制燃料泵,该燃料泵反复执行通过加压部件将加压室内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的排出动作,其中,在上述燃料泵上连接有将由上述燃料泵排出的燃料以加压状态保持的保持容器,上述控制装置具备:排出量设定部,基于上述保持容器内的燃料的压力即保持压力,设定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以及排出量控制部,在由上述排出量设定部设定的上述排出量比阈值少的情况下,使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增加。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排出量设定部,基于保持容器内的燃料的压力即保持压力,设定燃料泵的1次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若燃料泵的1次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少,则通过1次排出动作流通于加压室的燃料量变少,因此流通的燃料带来的冷却效果降低。而且,由于燃料的温度上升,使得燃料的蒸气压比作用于燃料的压力上升的话,则燃料沸腾而产生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
在设定的排出量比阈值少的情况下,燃料泵的1次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增加。因此,通过1次排出动作流通于加压室的燃料量增加,流通的燃料带来的冷却效果提高。因此,能够抑制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产生。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式,为一种控制装置,控制燃料泵,该燃料泵反复执行通过加压部件将加压室内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的排出动作,其中,在上述燃料泵上连接有将由上述燃料泵排出的燃料以加压状态保持的保持容器,上述控制装置具备:排出量设定部,基于上述保持容器内的燃料的压力即保持压力,设定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以及排出量控制部,在上述排出量比阈值少的情况下,与由上述排出量设定部设定的上述排出量无关地,将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设定为比规定量多。
根据上述构成,在设定的排出量比阈值少的情况下,无论由排出量设定部设定的排出量如何,都将燃料泵的1次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设定为比规定量多。因此,通过1次排出动作流通于加压室的燃料量变多,流通的燃料带来的冷却效果提高。因此,能够抑制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产生。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式,为一种控制装置,控制燃料泵,该燃料泵反复执行通过加压部件将加压室内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的排出动作,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燃料泵上连接有将由上述燃料泵排出的燃料以加压状态保持的保持容器,上述控制装置具备:排出量设定部,基于上述保持容器内的燃料的压力即保持压力,设定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以及排出量控制部,在上述保持压力比阈值高的情况下,无论由上述排出量设定部设定的上述排出量如何,都将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设定为比规定量多。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排出量设定部,基于保持容器内的燃料的压力即保持压力,设定燃料泵的1次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这里,若保持压力高,则加压室内的燃料的压力变高,因此加压带来的燃料温度的上升量增加。而且,由于燃料的温度上升,使得燃料的蒸气压比作用于燃料的压力上升的话,则燃料沸腾而产生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
在保持压力比阈值高的情况下,无论由排出量设定部设定的排出量如何,都将燃料泵的1次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设定为比规定量多。因此,通过1次排出动作流通于加压室的燃料量变多,流通的燃料带来的冷却效果提高。因此,能够抑制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产生。
附图说明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通过下述详细的记述来更加明确关于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
图1是表示燃料喷射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高压燃料泵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低轨压时的供给温度、加压室温度、温度上升量的时间变化的图表。
图4是表示高轨压时的供给温度、加压室温度、温度上升量的时间变化的图表。
图5是表示排出量、共轨压力、以及温度上升量的关系的映射。
图6是表示排出量增加前的排出量、泄漏量、喷射量等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排出量增加后的排出量、泄漏量、喷射量等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燃料的温度与蒸气压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燃料泵控制的概要的框图。
图10是表示泵旋转速度与温度上升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11是表示图9的燃料泵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高压燃料泵的燃料排出、和基于燃料喷射阀的喷射的共轨压力的变动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共轨压力、泵旋转速度以及所需最少排出量Qmin的关系的特性线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燃料泵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燃料泵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燃料泵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在四气缸的汽油发动机(内燃机)的燃料喷射装置中具体化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燃料喷射装置110是向汽油发动机170的气缸内直接喷射燃料的缸内喷射式的燃料喷射装置。燃料喷射装置110具备低压燃料泵120、高压燃料泵130、输送管140、燃料喷射阀150、ECU 100等。
低压燃料泵120是电动式的泵,汲起燃料箱160的燃料并向高压燃料泵130供给。高压燃料泵130是具备柱塞11与加压室18的柱塞泵。高压燃料泵130用加压室18将从低压燃料泵120供给的燃料加压,并向输送管140供给。高压燃料泵130具备在用加压室18加压后的燃料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的情况下开阀、并向输送管140供给高压燃料的排出阀20。
输送管140(相当于保持容器)将利用高压燃料泵130提高了压力的燃料蓄积。即,输送管140将利用高压燃料泵130排出的燃料以加压状态保持。在输送管140连接有在发动机170的各气缸上逐个设置的燃料喷射阀150。燃料喷射阀150向形成于各气缸的燃烧室喷射从输送管140供给的高压燃料。
接下来,基于图2详细地说明高压燃料泵130的构成。高压燃料泵130具备缸体80、壳体罩90、柱塞11、计量阀60、排出阀20等。
缸体80以及壳体罩90构成了壳体。缸体80由不锈钢等形成。缸体80将柱塞11支承为能够往复移动。
而且,在缸体80上,在燃料入口侧安装有与低压燃料泵120连接的未图示的配管接头以及计量阀60,在燃料出口侧安装有排出阀20。
在缸体80形成有吸入通路82、加压室18、排出通路83、返回通路86等。在缸体80的上方,在缸体80的上端部与壳体罩90之间形成有吸入室91。在排出通路83的燃料出口侧形成有出口部84。
吸入通路82(相当于供给通路)是将吸入室91与加压室18连接的通路。排出通路83是将加压室18与出口部84连接的通路。返回通路86是将滑动部81与吸入室91连接的通路。
柱塞11(相当于加压部件)以能够往复移动的方式支承于缸体80的滑动部81。加压室18形成于柱塞11的往复移动方向的一端侧。形成于柱塞11的另一端侧的头部12与弹簧座13结合。在弹簧座13与缸体80之间设有弹簧15。
弹簧座13在弹簧15的作用力下被按压于推杆(Tappet)14的底部内壁。该推杆14的底部外壁通过凸轮16(参照图1)的旋转与凸轮16滑动,使得柱塞11往复移动。
在滑动部81的与加压室18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有油封17。油封17防止油从发动机170内向加压室18的进入,并且防止从加压室18向发动机170内的燃料泄漏。从柱塞11与缸体80的滑动部位泄漏到油封17侧的泄漏燃料从返回通路86向低压侧的吸入室91返回。即,返回通路86使在高压燃料泵130的排出动作中未被排出而是从加压室18泄漏的泄漏燃料向吸入通路82返回。由此,能够抑制油封17被施加高压的燃料压力。
计量阀60具备阀座部件61、阀部件63、闭阀用弹簧64、弹簧座65、电磁驱动部66等。计量阀60是控制从吸入室91向加压室18吸入的燃料的量的阀。阀座部件61、阀部件63、闭阀用弹簧64以及弹簧座65收容于在缸体80形成的收容孔87。收容孔87形成于吸入通路82中途。收容孔87的底部与加压室18侧的吸入通路82连接,收容孔87的侧壁与吸入室91侧的吸入通路82连接。
阀座部件61形成为圆筒状,支承于收容孔87的侧壁。阀座部件61具有供阀部件63落座于内周壁的阀座62。阀部件63形成为有底圆筒状,以底部外壁落座于阀座62的方式收容于阀座部件61。在阀部件63的内周壁侧收容有闭阀用弹簧64。
闭阀用弹簧64的一方的端部支承于在阀座部件61安装的弹簧座65,另一方的端部支承于阀部件63的底部内壁。阀部件63在闭阀用弹簧64的作用力下被向落座于阀座62的方向按压。若阀部件63落座于阀座62,则吸入室91与加压室18的连通被切断。
电磁驱动部66具备主体67、固定芯68、可动芯70、销71、开阀用弹簧72、线圈73以及连接器74等。
主体67覆盖收容孔87的开口部,并且支承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固定芯68。固定芯68具有吸引部69。
可动芯70由磁性材料形成,设于固定芯68的吸引部69侧。可动芯70与以贯穿主体67的方式设置的销71结合。吸引部69在与可动芯70之间产生吸引可动芯70的磁吸引力。销71与可动芯70一起往复移动,使阀部件63向分离、落座的方向移动。
在固定芯68与可动芯70之间设有开阀用弹簧72。开阀用弹簧72的作用力比闭阀用弹簧64的作用力大。因此,在吸引部69未产生磁吸引力时,可动芯70向离开固定芯68的方向移动。换句话说,使阀部件63向离开阀座62的方向移动。其结果,吸入室91与加压室18连通。即,计量阀60是常开类型的阀。
线圈73设于固定芯68的外周侧。在线圈73的外周侧设有向线圈73供给电力的连接器74。若线圈73被供给来自外部的电力,则会产生通过固定芯68以及可动芯70的磁通,在吸引部69与可动芯70之间磁吸引力起作用。由于磁吸引力的产生,可动芯70向固定芯68侧移动,阀座62落座于阀部件63。其结果,吸入室91与加压室18的连通被切断。
排出阀20具有阀座21、阀芯22、止挡件27以及弹簧28,收容于排出通路83内。阀座21形成于排出通路83的内壁。阀芯22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设于比阀座21靠出口部84侧。阀芯22具有大径部23与小径部24。大径部23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于排出通路83。小径部24设于比大径部23靠加压室18侧,阀芯22向加压室18侧移动,使得小径部24的前端落座于阀座21。
在小径部24的侧壁形成有多个与形成于阀芯22的内部的燃料通路25连通的贯通孔26。由此,在阀芯22离开了阀座21时,流入小径部24与排出通路83之间的间隙的燃料通过贯通孔26而流入燃料通路25,并流向出口部84。
止挡件27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设于比阀芯22靠出口部84侧。止挡件27固定于排出通路83,限制阀芯22向出口部84侧的移动。弹簧28设于止挡件27与阀芯22的大径部23之间。弹簧28以使止挡件27与阀芯22分离的方式施力。由此,阀芯22的小径部24落座于阀座21,加压室18与出口部84的连通被切断。
阀芯22的加压室18侧与出口部84侧之间产生差压,作用于阀芯22的小径部24的前端的力超过弹簧28的作用力时,阀芯22离开阀座21,加压室18与出口部84连通。
接下来,对高压燃料泵130的动作进行说明。
(1)吸入行程
在柱塞11下降时,计量阀60的线圈73未被供给电力。若柱塞11下降,则加压室18的燃料压力降低,吸入室91内的燃料经由吸入通路82向加压室18吸入。向计量阀60的线圈73的通电到柱塞11达到下止点为止为断开的状态。
(2)返回行程
即使柱塞11从下止点朝向上止点上升,向线圈73的通电也为断开的状态。因此,加压室18的燃料经由计量阀60向吸入室91返回。
(3)加压行程
在返回行程中,若接通向线圈73的通电,则在固定芯68的吸引部69产生磁吸引力,可动芯70以及销71被向吸引部69吸引。其结果,阀部件63落座于阀座62,加压室18与吸入室91的连通被切断,燃料从加压室18向吸入室91的流动停止。
在该状态下,若柱塞11进一步朝向上止点上升,则加压室18的燃料被加压,燃料压力上升。而且,若加压室18的燃料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则阀芯22克服弹簧28的作用力而离开阀座21,排出阀20开阀。由此,被加压室18加压后的燃料从出口部84排出。从出口部84排出的燃料向图1所示的输送管140供给。
通过重复上述(1)~(3)的行程,高压燃料泵130将吸入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燃料的排出量通过控制向计量阀60的线圈73的通电时机来调量。
ECU 100具备CPU、RAM、ROM、对燃料喷射阀150进行通电驱动的驱动电路、对燃料泵120、130进行通电驱动的驱动电路等。ROM中存储有表示后述的燃料的温度与蒸气压的关系的图表(图8)、表示排出量Q、共轨压力Pc、温度上升量ΔTp、以及泵旋转速度Np的关系的映射(图5、9)等。ECU 100被输入共轨压力传感器101、凸轮角传感器102、馈送压力传感器103、燃料温度传感器104等的检测信号。
共轨压力传感器101(相当于保持压力取得部、保持压力检测部)检测作为输送管140内的燃料压力的共轨压力Pc(相当于保持压力)。凸轮角传感器102检测使凸轮16旋转的凸轮轴的角度。馈送压力传感器103(相当于供给压力取得部)检测作为向高压燃料泵130供给的燃料的压力的馈送压力Pf。燃料温度传感器104(相当于供给温度取得部)设于燃料箱160,检测作为向高压燃料泵130供给的燃料的温度的供给温度Tin。
ECU 100基于凸轮角传感器102的检测信号,计算高压燃料泵130的泵旋转速度Np(相当于排出动作的速度)。ECU 100基于这些传感器101~104的检测信号,控制基于高压燃料泵130的燃料的排出量、基于燃料喷射阀150的燃料的喷射状态等。此外,利用ECU 100、共轨压力传感器101、凸轮角传感器102、馈送压力传感器103、以及燃料温度传感器104,构成了燃料泵的控制装置。
这里,高压燃料泵130反复执行通过柱塞11将加压室18内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的排出动作。若加压室18内的燃料利用柱塞11加压,则加压后的燃料的温度上升。然后,由于吸入到加压室18的燃料的温度上升,使得燃料的蒸气压比作用于燃料的压力上升时,燃料沸腾而产生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
图8是表示燃料的温度与蒸气压的关系的图表。如该图所示,燃料的温度越高,燃料的蒸气压越高。而且,若燃料的温度变得比温度Tv高,燃料的蒸气压变得比作用于燃料的馈送压力Pf高,则燃料沸腾而产生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以下,将此时的燃料的温度称作气泡产生温度Tv。气泡产生温度Tv对应于馈送压力Pf而变化。
图3是表示低轨压(例如5MPa)时的供给温度Tin、加压室温度Tp、温度上升量ΔTp的时间变化的图表。在该图中,如虚线所示,向高压燃料泵130供给的燃料的温度(供给温度Tin)几乎一定。如实线所示,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加压室温度Tp)也几乎一定。因此,从加压室温度Tp减去了供给温度Tin而得的温度上升量ΔTp也几乎一定。
图4是表示高轨压(例如100MPa)时的供给温度Tin、加压室温度Tp、温度上升量ΔTp的时间变化的图表。在该图中,如虚线所示,供给温度Tin几乎一定。如实线所示,加压室温度Tp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上升。因此,从加压室温度Tp减去了供给温度Tin而得的温度上升量ΔTp也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上升。若共轨压力Pc高,则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压力变高,因此加压导致的燃料温度的上升量增加是一个原因。
而且,在高压燃料泵130的排出动作中未被排出而是从加压室18泄漏的泄漏燃料利用返回通路86,返回到向加压18室供给燃料的吸入通路82(吸入室91)。因此,被加压而温度上升了的燃料向加压18室供给,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更容易上升。
详细地说,在柱塞11的外周面与加压室18的内周面之间通常设有几μm的间隙。因此,若加压室18内的燃料被柱塞11加压,则一部分燃料从上述间隙泄漏。从被压缩成高压的状态泄漏到间隙的燃料成为高温。若将该高温的泄漏燃料混合到供给燃料中,则供给燃料的温度上升一些。若将温度上升了一些的供给燃料向加压室18吸入而加压,则产生温度进一步上升了的泄漏燃料。若将该泄漏燃料混合到供给燃料中,则供给燃料的温度进一步上升。这样,若以某种一定的运转条件使高压燃料泵130持续工作,则每进行1次排出动作,向加压室18供给的燃料的温度都上升。
这里,若温度上升,则通过高压燃料泵130的外表面与外部空气的热量交换等与散热量的相互平衡,燃料温度以某一定值平衡。若以相同的运转条件持续高压燃料泵130的运转,则如图4那样,向加压室18供给的燃料温度逐渐上升,在一定时间后达到某个一定温度,在此以上不上升。
另外,若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排出动作、详细地说是柱塞11的1次的上升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Q少,则通过1次的排出动作流通于加压18室的燃料量变少。因此,流通的燃料带来的冷却效果降低。
高压燃料泵130的排出流量是向高压燃料泵130的供给流量,并且是高压燃料泵130内部的燃料的更换量。因此,在高压燃料泵130以大流量排出的运转条件下,即使内部产生高温的泄漏燃料并使其混合到供给燃料中,泄漏量相对于更换量的比例也会变小。因此,向加压室18供给的燃料的温度不会过度上升,燃料不会气泡化。与此相对,在高压燃料泵130以小流量排出的运转条件下,泄漏量相对于更换量的比例变大,向加压室18供给的燃料的温度过度上升。
图5是表示在泵旋转速度Np一定时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Q、共轨压力Pc、以及温度上升量ΔTp的关系的映射。温度上升量ΔTp是在一定时间后平衡时的温度上升量。如该图所示,共轨压力Pc越高,泄漏燃料越会变得高温,因此温度上升量ΔTp变大。另外,排出量Q越少,泄漏量相对于更换量的比例越大,因此温度上升量ΔTp变大。而且,若上述馈送压力Pf以及供给温度Tin设为一定,则在温度上升量ΔTp超过产生气泡的温度上升量的情况下,产生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在共轨压力Pc低于规定压的情况下,温度上升量ΔTp不超过产生气泡的温度上升量,不会产生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另外,排出量Q越少,温度上升量ΔTp越大。在排出量Q多于规定量的情况下,温度上升量ΔTp不超过产生气泡的温度上升量,不会产生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得作为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的加压室温度Tp,在取得的加压室温度Tp比阈值高的情况下,使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Q增加。例如,在图5中,如果是点A1的状态,则向点A2的状态移动,使排出量Q1增加至排出量Q2。由此,泄漏量相对于高压燃料泵130内部的燃料更换量的比例变小,因此能够防止向加压室18供给的燃料的温度过度地上升。上述阈值如图8所示,设定为燃料的蒸气压成为馈送压力Pf的气泡产生温度Tv。此外,也可以考虑控制所使用的传感器的检测误差等,将阈值设定为从气泡产生温度Tv在减去了规定温度而得的温度。
图6是表示使排出量Q增加前的排出量Q1、泄漏量QL1、喷射量等的时序图。如该图所示,在使排出量Q增加前(通常动作),对于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排出动作,执行1次燃料喷射。在排出动作中,相对于排出量Q1产生泄漏量QL1。泄漏燃料不仅在排出燃料的期间产生,在将燃料压缩而升压的期间也会产生。另外,泄漏燃料即使在柱塞11超过上止点而下降的期间,在加压室18的燃料压力比泄漏的空间的燃料压力高的期间也是会产生的。因此,即使排出量Q无止境地减小,既然将燃料压缩,就会产生一定量的泄漏。换言之,在不将燃料压缩的情况下,换句话说是仅在不向线圈73通电地使加压室18的燃料全部向吸入室91返回的运转条件下,不产生泄漏燃料。泄漏燃料通过返回通路86、吸入室91、吸入通路82而向加压室18供给。
若使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Q增加,则利用高压燃料泵130在规定期间排出的燃料量增加。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燃料的排出量Q增加时,使高压燃料泵130的规定期间的排出动作的次数减少。
图7是表示使排出量Q增加到Q1的2倍之后的排出量Q2、泄漏量QL2、喷射量等的时序图。如该图所示,在使排出量Q增加后(增加时动作),例如对于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排出动作执行2次燃料喷射。在该情况下,也在排出动作中相对于排出量Q2产生了泄漏量QL2。与图6相比,排出期间较长,因此为QL2>QL1,但由于存在排出期间以外的一定的泄漏量,因此QL2/QL1<2。因此,泄漏量相对于排出量的比例为QL1/Q1>QL2/Q2。换句话说,使排出量增加会减小泄漏量相对于更换量的比例,抑制向加压室18供给的燃料的温度上升。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泵控制的概要的框图。该控制由ECU 100执行。
基于由馈送压力传感器103检测出的馈送压力Pf、和存储于ROM的燃料的蒸气压特性(图8的图表),计算气泡产生温度Tv。详细地说,将馈送压力Pf与燃料的蒸气压一致的燃料的温度作为气泡产生温度Tv而计算。
另外,将基于凸轮角传感器102的检测信号计算出的泵旋转速度Np、由共轨压力传感器101检测出的共轨压力Pc、以及排出量Q应用于映射,计算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上升量ΔTp。这里,如果共轨压力Pc与排出量Q一定,则旋转速度Np越低,温度上升量ΔTp越大(图10)。这是因为,旋转速度Np越低,升压/排出时间越长,因此即使是相同的共轨压力Pc以及排出量Q,泄漏量也会变大。因此,按照每个旋转速度Np,图5那种关系作为映射记录于ROM。或者,也可以记录几个旋转速度Np下的映射,在无映射的旋转速度Np时,根据有记录的旋转速度Np的映射,通过图10的关系进行插值计算等而计算出。排出量Q的初期值是要求排出量Qreq。要求排出量Qreq基于共轨压力Pc、目标共轨压力Pct、以及燃料喷射阀150下的燃料的喷射量而计算。
然后,判定由燃料温度传感器104检测出的供给温度Tin加上温度上升量ΔTp而得的加压室温度Tp是否比气泡产生温度Tv高。在判定为加压室温度Tp比气泡产生温度Tv高的情况下,使排出量Q增加。详细地说,使排出量Q的增加比n从初期值1增加1,将要求排出量Qreq乘以增加比n来计算排出量Q。并且,对应于将1次的排出动作下的排出量Q设为n倍,将排出动作的次数设为排出量Q的增加前的1/n倍。其中,排出量Q在不超过能够利用高压燃料泵130排出的最大排出量的范围内设定。然后,相对于增加的排出量Q再次计算加压室温度Tp,判定加压室温度Tp是否比气泡产生温度Tv高。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加压室温度Tp不比气泡产生温度Tv高的情况下,确定为将此时的排出量Q(n×Qreq)通过1/n倍的排出动作的次数来进行排出。之后,使高压燃料泵130以确定的动作状态动作。
图11是表示图9的燃料泵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该一系列的处理由ECU100执行。
首先,取得燃料的供给温度Tin、馈送压力Pf、泵旋转速度Np、共轨压力Pc等(S11)。接着,通过目标共轨压力Pct等计算向高压燃料泵130的要求排出量Qreq,将排出量Q的初期值设为要求排出量Qreq(S12)。将排出量Q的增加比n设为初期值的1(S13)。
接着,基于排出量Q、泵旋转速度Np、共轨压力Pc、映射,计算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上升量ΔTp(S14)。基于馈送压力Pf、燃料的蒸气压特性,计算气泡产生温度Tv(S15)。
接着,判定供给温度Tin加上温度上升量ΔTp而得的加压室温度Tp是否比气泡产生温度Tv高(S16)。在该判定中,在判定为加压室温度Tp比气泡产生温度Tv高的情况下(S16:是(YES)),对喷射量的增加比n加上1(S17)。
接着,将要求排出量Qreq乘以增加比n而计算排出量Q(S18)。之后,基于计算出的排出量Q,再次从S14的处理起执行。
另一方面,在S16的判定中,判定为加压室温度Tp不比气泡产生温度Tv高的情况下(S16:否(NO)),使高压燃料泵130以将此时的排出量Q(n×Qreq)通过1/n倍的排出动作的次数进行排出的方式动作(S19)。之后,结束该一系列的处理(结束(END))。
此外,S11以及S14的处理相当于作为加压室温度取得部的处理,S16~S18的处理相当于作为排出量控制部的处理。
以上详细叙述的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优点。
计算作为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的加压室温度Tp。然后,在计算出的加压室温度Tp比阈值高的情况下,使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Q增加。因此,通过1次的排出动作流通于加压室18的燃料量增加,流通的燃料带来的冷却效果提高。而且,由于泄漏量相对于高压燃料泵130内部的燃料更换量的比例变小,因此向加压室18供给的燃料的温度不会过度上升。因此,能够抑制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产生。
利用馈送压力传感器103,取得作为向高压燃料泵130供给的燃料的压力的馈送压力Pf。然后,基于燃料的蒸气压达到由馈送压力传感器103取得的馈送压力Pf的气泡产生温度Tv,设定燃料温度的阈值。因此,在燃料的蒸气压比作用于燃料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执行使燃料温度降低的控制。
加压室18的周围的配置温度传感器等的空间受限,难以用温度传感器等直接检测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关于这一点,基于由设于燃料箱160内的燃料温度传感器104取得的供给温度Tin、由共轨压力传感器101取得的共轨压力Pc、泵旋转速度Np、以及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Q,计算加压室温度Tp。因此,即使不直接检测难以检测的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也能够适当地取得加压室温度Tp。
在排出动作中未被排出而从加压室18泄漏的燃料即泄漏燃料利用返回通路86,返回到向加压室18供给燃料的吸入通路82。因此,从高压状态泄漏而温度上升了的燃料向加压室18供给,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过度上升。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是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过度上升的构成,也能够缓和燃料的温度上升,抑制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产生。而且,由于是使泄漏燃料全部向吸入通路82返回的构成,因此能够省略使泄漏燃料向燃料箱160返回的通路、将该泄漏燃料冷却的装置。
若使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Q增加,则通过高压燃料泵130在规定期间排出的燃料量增加。关于这一点,在使燃料的排出量Q增加时,高压燃料泵130的规定期间内的排出动作的次数减少。因此,在执行使燃料温度降低的控制时,能够抑制利用高压燃料泵130在规定期间排出的燃料量增加的情况。这里,不进行排出的动作指的是,在向加压室18吸入燃料后,在返回工序不向线圈73通电地使吸入量的全部排回吸入室91的动作。在该情况下,由于不将燃料压缩,因此不会产生高温的泄漏燃料。
此外,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上述实施方式来实施。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说明。
图12示意性地示出高压燃料泵130的燃料排出和燃料喷射阀150的喷射下的共轨压力Pc的变动。在使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Q增加时,若使燃料的排出量Q过多,则担心共轨压力Pc的脉动幅度过度变大。若脉动幅度大,则存在燃料喷射阀150的喷射量的精度降低的问题。因此,ECU 100(相当于排出量控制部)也可以在使排出量Q增加时以使共轨压力Pc的脉动幅度比允许值小的方式设定排出量Q。通常,即使以避免加压室18的燃料气泡化的方式使高压燃料泵130的排出量增量,通过以脉动幅度不会过度变大的方式增大输送管140的容积、或预测燃料喷射阀150的喷射时刻的共轨压力Pc而向对燃料喷射阀150的通电时间进行反馈,从而即使在某种程度的脉动下,也能够适当地将喷射量精度保持为一定以上。由此,可选择能够抑制气泡化那样的排出量、并且共轨压力Pc的脉动幅度能够成为规定内的排出量。根据这种构成,能够抑制保持压力的脉动幅度过度变大。
这里,相对于较低的共轨压力Pc,在排出量Q增加时,共轨压力Pc的脉动幅度相对地变大。因此,共轨压力Pc的脉动幅度的适当的允许值根据共轨压力Pc的高低而变化。因此,ECU 100也可以基于共轨压力Pc,在共轨压力Pc的脉动幅度比允许值小的范围内设定排出量Q。另外,也可以基于目标共轨压力Pct、高压燃料泵130的排出量、排出次数、燃料喷射阀150的喷射量预测共轨压力Pc的脉动幅度,在比允许值大的情况下,使排出量Q减少。根据这种构成,能够使共轨压力Pc的脉动幅度适当地小于允许值。也可以取代共轨压力Pc地基于目标共轨压力Pct,在共轨压力Pc的脉动幅度比允许值小的范围内设定排出量Q。
另外,ECU 100也可以在由共轨压力传感器101检测出的共轨压力Pc的脉动幅度比允许值大的情况下,使排出量Q减少。根据这种构成,在使排出量Q增加时,在共轨压力Pc的脉动幅度比允许值大的情况下,能够使排出量Q减少而缩小共轨压力Pc的脉动幅度。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第2实施方式,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说明。
如果供给温度Tin以及馈送压力Pf被确定,则根据图5的特性线图(映射)按照每个旋转速度Np以及共轨压力Pc确定避免产生气泡的最少排出量Qmin。最少排出量Qmin如图13那样,共轨压力Pc越高则越多,旋转速度Np越低则越多。
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图5的特性线图作为映射而存储于ROM,但在第2实施方式中,取而代之将图13的特性线图作为映射来存储。馈送压力Pf并非测定各个时刻的压力,而是使用被使用的状态下的最低的压力即最低压PF_min。在最低压PF_min时,气泡产生温度Tv取被使用的状态下的最低的温度即最低温度Tv_min。另一方面,供给温度Tin也并非测定各个时刻的温度,而是使用被假定的使用状态下的最高的温度即最高温度Tin_max。求出即使以被使用的最高温度Tin_max供给燃料、也能够避免燃料的温度超过最低温度Tv_min的所允许的最小温度上升量ΔTp_min。图13是将为了使温度上升量在最小温度上升量ΔTp_min以内所需的最少的排出量即最少排出量Qmin,按照每个旋转速度Np以及共轨压力Pc计算而连结的特性线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泵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该一系列的处理由ECU100执行。
首先,取得共轨压力Pc与泵旋转速度Np(S21)。接着,基于燃料喷射阀150下的燃料的喷射量与目标共轨压力Pct,计算向高压燃料泵130的要求排出量Qreq(S22)。将排出量Q的增加比n设为初期值的1(S23)。
接着,基于共轨压力Pc、泵旋转速度Np、以及映射,计算最少排出量Qmin(S25)。详细地说,将共轨压力Pc与旋转速度Np输入到图13所示的特性线图,计算最少排出量Qmin。
接着,判定排出量Q是否比最少排出量Qmin少(S26)。在该判定中,在判定为排出量Q比最少排出量Qmin少的情况下(S26:是),将喷射量的增加比n加1(S27)。接着,将要求排出量Qreq乘以增加比n而计算排出量Q(S28)。之后,基于计算出的排出量Q,再次从S26的处理起执行。
另一方面,在S26的判定中,在判定为排出量Q不比最少排出量Qmin少的情况下(S26:否),以将此时的排出量Q(n×Qreq)通过1/n倍的排出动作的次数进行排出的方式使高压燃料泵130动作(S29)。之后,结束该一系列的处理(结束)。
此外,S22的处理相当于作为排出量设定部的处理,S26~S28的处理相当于作为排出量控制部的处理。
以上详细叙述的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优点。这里,仅叙述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优点。
在设定出的排出量Q比最少排出量Qmin少的情况下,使排出量Q增加。因此,通过1次的排出动作流通于加压室18的燃料量增加,流通的燃料带来的冷却效果提高。而且,由于泄漏量相对于高压燃料泵130内部的燃料更换量的比例变小,因此向加压室18供给的燃料的温度不会过度上升。因此,能够抑制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产生。
由于最少排出量Qmin是基于共轨压力Pc与泵旋转速度Np而设定的,因此能够考虑到共轨压力Pc与旋转速度Np的不同所带来的燃料的温度上升的不同来执行使燃料温度降低的控制。
与实施方式1比较,不需要馈送压力传感器103与燃料温度传感器104,能够成为简单的系统。另外,能够减少ROM的存储信息量、CPU的运算处理次数,能够成为简单的信息处理系统。
此外,也可以将由共轨压力传感器101检测出的共轨压力Pc应用于图13的映射而计算最少排出量Qmin(相当于阈值),还可以应用目标共轨压力Pct而计算最少排出量Qmin。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第3实施方式,以与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说明。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泵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该一系列的处理由ECU100执行。
在图13中,根据所使用的最高的共轨压力Pc与所使用的最低的旋转速度Np求出所需的最少排出量的最大值Qmin_M。最大值Qmin_M是如果排出其以上的量、则无论是什么样的运转条件、向加压室18供给的燃料都不会气泡化的量。在第3实施方式中,ROM并非存储特性线图的映射,而是存储该最大值Qmin_M的值。
首先,S22、S23的处理与图14的S22、S23的处理相同。接着,判定排出量Q是否比所需的最少排出量的最大值Qmin_M少(S26)。在该判定中,在判定为排出量Q比最大值Qmin_M少的情况下(S26:是),将喷射量的增加比n加1(S27)。接着,将要求排出量Qreq乘以增加比n来计算排出量Q(S28)。之后,基于计算出的排出量Q,再次从S26的处理起执行。
另一方面,在S26的判定中,在判定为排出量Q不比所需的最少排出量的最大值Qmin_M少的情况下(S26:否),以将此时的排出量Q(n×Qreq)通过1/n倍的排出动作的次数进行排出的方式使高压燃料泵130动作(S29)。之后,结束该一系列的处理(结束)。
此外,S22的处理相当于作为排出量设定部的处理,S26~S28的处理相当于作为排出量控制部的处理。这样,与实施方式2比较,不再需要共轨压力传感器101与检测旋转速度Np的凸轮角传感器102,能够成为更简单的系统。另外,能够减少ROM的存储信息量、CPU的运算处理次数,能够成为更简单的信息处理系统。
以上详细叙述的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优点。这里仅叙述与第1、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优点。
无论设定好的要求排出量Qreq如何,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Q都被设定为比所需的最少排出量的最大值Qmin_M多。因此,泄漏量相对于高压燃料泵130内部的燃料更换量的比例变小,向加压室18供给的燃料的温度不会过度上升。因此,能够抑制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产生。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第4实施方式,以与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说明。首先,根据图5可知,若共轨压力Pc足够低,则根据共轨压力Pc,存在即使排出量Q较低,温度也不会上升到产生气泡的程度的情况。将使该温度上升成为极限值内的共轨压力Pc作为阈值Ph存储于ROM。阈值Ph也可以考虑传感器的测定误差等而设定为比使温度上升成为极限值的共轨压力Pc小一些的值。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共轨压力Pc或目标共轨压力Pct比阈值Ph高的情况下,进入基于温度上升ΔTp决定排出量Q的控制模式。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泵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该一系列的处理由ECU100执行。
首先,取得目标共轨压力Pct(S31)。接着,基于燃料喷射阀150下的燃料的喷射量与目标共轨压力Pct,计算向高压燃料泵130的要求排出量Qreq(S32)。
接着,判定目标共轨压力Pct是否比阈值Ph高(S33)。
在S33的判定中,在判定为目标共轨压力Pct比阈值Ph高的情况下(S33:是),基于目标共轨压力Pct设定排出量Q(S34)。详细地说,参照图5的映射,在目标共轨压力Pct下,设定为比成为气泡产生的温度上升量ΔTp的最少排出量Qmin(相当于规定量)多的排出量Q。
接着,以将此时的排出量Q通过与排出量Q相应的排出动作的次数进行排出的方式使高压燃料泵130动作(S35)。另外,在S33的判定中,在判定为目标共轨压力Pct不比阈值Ph高的情况下(S33:否),也执行S35的处理。之后,结束该一系列的处理(结束)。
此外,S32的处理相当于作为排出量设定部的处理,S33以及S34的处理相当于作为排出量控制部的处理。
以上详细叙述的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优点。这里,仅叙述与第1~第3实施方式不同的优点。
在目标共轨压力Pct比阈值Ph高的情况下,无论设定好的要求排出量Qreq如何,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Q都被设定为比最少排出量Qmin多。因此,通过1次的排出动作流通于加压室18的燃料量变多,流通的燃料带来的冷却效果提高。因此,能够抑制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产生。
由于目标共轨压力Pct越高,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压力越高,因此加压带来的燃料温度的上升量增加。因此,在目标共轨压力Pct比阈值Ph高的情况下,燃料的温度上升的程度根据目标共轨压力Pct的高度而变化。关于这一点,由于最少排出量Qmin是基于目标共轨压力Pct而设定的,因此能够考虑目标共轨压力Pct的不同带来的燃料的温度上升的不同,适当地使燃料温度降低。
此外,也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而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说明。
在由共轨压力传感器101检测出的共轨压力Pc比阈值Ph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排出量Q设定为比最少排出量Qmin多。
也可以基于共轨压力Pc设定最少排出量Qmin。另外,也可以与目标共轨压力Pct、共轨压力Pc无关地将最少排出量Qmin设定为能够抑制燃料蒸气所导致的气泡产生的一定量。
若高压燃料泵130的柱塞11的移动速度低,则泄漏燃料相对于排出量Q的比例变多,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容易上升。因此,ECU 100(相当于排出量控制部)也可以在柱塞11的移动速度比阈值低的情况下,也与设定好的要求排出量Qreq无关地将排出量Q设定为比最少排出量Qmin(相当于规定量)多。通过这种构成,也能够在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容易上升的情况下执行使燃料温度降低的控制。
另外,也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而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对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说明。
也能够将燃料温度传感器104设于吸入室91。总之,燃料温度传感器104只要检测向高压燃料泵130供给的燃料的温度即供给温度Tin即可。
也能够基于检测发动机170的曲柄角的曲柄角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计算泵旋转速度Np。
也能够使用基于检测高压燃料泵130的排出量的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值而适当地代替要求排出量Qreq、排出量Q。
也能够利用温度传感器等检测作为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的加压室温度Tp。
高压燃料泵130也可以具备多个缸体80以及柱塞11。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使燃料的排出量Q增加时,通过使一部分缸体80以及柱塞11的动作停止,来使高压燃料泵130的规定期间内的排出动作的次数减少。
燃料喷射装置110也可以具备多个高压燃料泵130。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使燃料的排出量Q增加时,通过使一部分高压燃料泵130的动作停止,来使多个高压燃料泵130的规定期间内的排出动作的次数减少。
作为使燃料的排出量Q增加的构成,也可以取代将排出量Q的增加比n每次增加1,而是每次增加2、或一次将n增加到4。
如图1中虚线所示,也可以设置使输送管140内的燃料的压力降低的减压阀95,在使燃料的排出量Q增加时,不使高压燃料泵130的规定期间内的排出动作的次数减少,而是利用减压阀95使输送管140内的燃料的压力降低。
也可以除了使泄漏燃料返回吸入通路82的返回通路86之外,还具备使泄漏燃料的一部分返回燃料箱160的通路。
高压燃料泵130也可以具备常闭类型的计量阀60。作为高压燃料泵130,也能够使用电动式的高压燃料泵。
也能够采用不具备计量阀60,而是通过泵旋转速度Np控制规定期间内的排出量的高压燃料泵130。在该情况下,ECU 100(排出量控制部)取代使高压燃料泵130的1次的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增加,使高压燃料泵130的旋转速度上升即可。即使是这种构成,也能够通过使高压燃料泵130的柱塞11的移动速度上升来使泄漏燃料相对于排出量Q的比例减少,能够抑制加压室18内的燃料的温度上升。此外,在使高压燃料泵130的旋转速度上升后,也可以使高压燃料泵130间歇地停止,或利用减压阀95使输送管140内的燃料的压力降低。总之,只要是反复执行通过加压部件将加压室18内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的排出动作的燃料泵,就能够采用。
并不局限于汽油,在使用其他液体燃料的发动机170中也能够应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该情况下,作为燃料的蒸气压特性,可以使用与燃料相应的蒸气压特性,或使用与假定的燃料中蒸气压最高的燃料相应的蒸气压特性。
本公开虽然以实施例为基准被叙述,但可理解本公开并不被该实施例、构造限定。本公开也包含各种变形例及等效的范围内的变形。除此之外,各种组合及方式、还有在它们中仅含有一个要素、一个以上或一个以下要素的其他组合及方式,也落入本公开的范畴及思想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燃料泵的控制装置(100~104),控制燃料泵(130),该燃料泵(130)反复执行通过加压部件(11)将加压室(18)内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的排出动作,上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加压室温度取得部,取得上述加压室内的燃料的温度即加压室温度;以及
排出量控制部,在由上述加压室温度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加压室温度比阈值高的情况下,增加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供给压力取得部(103),该供给压力取得部(103)取得向上述燃料泵供给的燃料的压力即供给压力,
上述阈值是基于上述燃料的蒸气压成为由上述供给压力取得部取得的上述供给压力的温度来设定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燃料泵上连接有保持容器(140),该保持容器(140)将由上述燃料泵排出的燃料以加压状态保持,
上述加压室温度取得部具备取得向上述燃料泵供给的燃料的温度即供给温度的供给温度取得部(104)、以及取得上述保持容器内的燃料的压力即保持压力的保持压力取得部(101),基于由上述供给温度取得部取得的上述供给温度、由上述保持压力取得部取得的上述保持压力、上述燃料泵的上述排出动作的速度、以及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来取得上述加压室温度。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泵具备返回通路(86),该返回通路(86)使在上述排出动作中未被排出而是从上述加压室泄漏的燃料即泄漏燃料返回到向上述加压室供给燃料的供给通路(82)。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量控制部在增加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时,减少上述燃料泵的规定期间内的上述排出动作的次数。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燃料泵上连接有保持容器,该保持容器将由上述燃料泵排出的燃料以加压状态保持,
上述排出量控制部在增加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时,以使上述保持容器内的燃料的压力即保持压力的脉动幅度小于允许值的方式,设定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量控制部基于上述保持压力,在上述保持压力的脉动幅度小于上述允许值的范围内设定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保持压力检测部,该保持压力检测部检测上述保持容器内的燃料的压力即保持压力,
上述排出量控制部在由上述保持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保持压力的脉动幅度大于上述允许值的情况下,减少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
9.一种燃料泵的控制装置(100~104),控制燃料泵(130),该燃料泵(130)反复执行通过加压部件(11)将加压室(18)内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的排出动作,上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燃料泵上连接有将由上述燃料泵排出的燃料以加压状态保持的保持容器(140),
上述控制装置具备:
排出量设定部,基于上述保持容器内的燃料的压力即保持压力,设定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以及
排出量控制部,在由上述排出量设定部设定的上述排出量比阈值少的情况下,增加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阈值是基于上述保持压力和上述排出动作的速度来设定的。
11.一种燃料泵的控制装置(100~104),控制燃料泵(130),该燃料泵(130)反复执行通过加压部件(11)将加压室(18)内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的排出动作,上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燃料泵上连接有将由上述燃料泵排出的燃料以加压状态保持的保持容器(140),
上述控制装置具备:
排出量设定部,基于上述保持容器内的燃料的压力即保持压力,设定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以及
排出量控制部,在上述排出量比阈值少的情况下,与由上述排出量设定部设定的上述排出量无关地,将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设定为比规定量多。
12.一种燃料泵的控制装置(100~104),控制燃料泵(130),该燃料泵(130)反复执行通过加压部件(11)将加压室(18)内的燃料加压而排出的排出动作,上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燃料泵上连接有将由上述燃料泵排出的燃料以加压状态保持的保持容器(140),
上述控制装置具备:
排出量设定部,基于上述保持容器内的燃料的压力即保持压力,设定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以及
排出量控制部,在上述保持压力比阈值高的情况下,与由上述排出量设定部设定的上述排出量无关地,将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设定为比规定量多。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量是基于上述保持压力来设定的。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泵具备返回通路,该返回通路使在上述排出动作中未被排出而是从上述加压室泄漏的燃料即泄漏燃料返回到向上述加压室供给燃料的供给通路,
上述排出量控制部在上述加压部件的移动速度比阈值低的情况下,与由上述排出量设定部设定的上述排出量无关地,将上述燃料泵的1次上述排出动作下的燃料的排出量设定为比规定量多。
CN201680081566.9A 2016-02-12 2016-12-26 燃料泵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1086034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4527 2016-02-12
JP2016024527A JP6421767B2 (ja) 2016-02-12 2016-02-12 燃料ポンプの制御装置
PCT/JP2016/088608 WO2017138270A1 (ja) 2016-02-12 2016-12-26 燃料ポンプ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3472A true CN108603472A (zh) 2018-09-28
CN108603472B CN108603472B (zh) 2020-09-01

Family

ID=59563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1566.9A Active CN108603472B (zh) 2016-02-12 2016-12-26 燃料泵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1219B2 (zh)
JP (1) JP6421767B2 (zh)
CN (1) CN108603472B (zh)
DE (1) DE112016006412B4 (zh)
WO (1) WO20171382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3633A (zh) * 2019-12-31 2020-05-1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供油故障报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4675B2 (en) 2017-07-21 2021-09-21 Fujimi Incorporated Method of polishing substrate and polishing composition set
JP7376997B2 (ja) * 2019-03-19 2023-11-09 株式会社Subaru 燃料供給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53262A (ja) * 1991-05-29 1992-12-08 Nippondenso Co Ltd 燃料噴射装置
CN1757901A (zh) * 2004-09-15 2006-04-12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燃料供给装置
CN1847633A (zh) * 2005-04-15 2006-10-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装置
CN101835971A (zh) * 2007-10-23 2010-09-1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紧凑的喷射装置
JP2011094524A (ja) * 2009-10-29 2011-05-12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CN102080614A (zh) * 2009-12-01 2011-06-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装置
CN102656361A (zh) * 2009-12-22 2012-09-05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装置及燃料供给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4549A (en) * 1986-04-21 1989-12-05 Stanadyne Automotive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fuel injection timing and quantity
JP3465641B2 (ja) 1999-07-28 2003-1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ポンプの制御装置
JP2002213326A (ja) 2001-01-18 2002-07-31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JP4148145B2 (ja) 2004-01-22 2008-09-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JP4528821B2 (ja) * 2007-10-29 2010-08-25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のコントローラ
JP5953395B1 (ja) * 2015-04-13 2016-07-20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53262A (ja) * 1991-05-29 1992-12-08 Nippondenso Co Ltd 燃料噴射装置
CN1757901A (zh) * 2004-09-15 2006-04-12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燃料供给装置
CN1847633A (zh) * 2005-04-15 2006-10-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装置
CN101835971A (zh) * 2007-10-23 2010-09-1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紧凑的喷射装置
JP2011094524A (ja) * 2009-10-29 2011-05-12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CN102080614A (zh) * 2009-12-01 2011-06-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装置
CN102656361A (zh) * 2009-12-22 2012-09-05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装置及燃料供给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3633A (zh) * 2019-12-31 2020-05-1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供油故障报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73633B (zh) * 2019-12-31 2022-04-0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供油故障报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6006412T5 (de) 2018-11-15
JP2017141762A (ja) 2017-08-17
CN108603472B (zh) 2020-09-01
DE112016006412B4 (de) 2023-08-24
WO2017138270A1 (ja) 2017-08-17
US20190093611A1 (en) 2019-03-28
US10641219B2 (en) 2020-05-05
JP6421767B2 (ja) 2018-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10459B2 (en) Common-rail fuel injection system
US7765995B2 (en) Fuel injection device and fuel injection system
US8459234B2 (en) Fuel injection device, fuel in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alfunction of the same
US8539935B2 (en) Fuel injection device, fuel in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alfunction of the same
JP4240673B2 (ja) 燃料噴射装置
JP4609524B2 (ja) 燃圧制御装置、及び燃圧制御システム
US10161346B2 (en) Adjusting pump volume commands for direct injection fuel pumps
JP2009057928A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CN108603472A (zh) 燃料泵的控制装置
JP4605038B2 (ja) 燃料噴射装置
CN106246385B (zh) 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系统
JPH1089090A (ja) 油圧作動式電子制御燃料噴射装置並びに油粘度測定装置及び油粘度測定方法
CN105275649B (zh) 用于操作内燃发动机的方法和发动机控制单元
JP4026272B2 (ja) 燃料噴射装置
JP2013133753A (ja) 圧力調整弁
JP5278290B2 (ja) 燃料噴射システムの故障診断装置
JP5556209B2 (ja) 高圧燃料ポンプの基準時期算出装置
JP3581861B2 (ja) 高圧供給ポンプ
JP2014202075A (ja) 燃料噴射装置
JP2016142149A (ja) 異常診断装置
JP6370585B2 (ja) 燃料圧送補正制御方法及びコモンレール式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2014224519A (ja) 燃料圧送制御方法及びコモンレール式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6011264B2 (ja) 吐出量学習制御装置
JP2011106414A (ja)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2004116531A (ja) 高圧供給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