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84681A - 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84681A
CN108584681A CN201810489579.0A CN201810489579A CN108584681A CN 108584681 A CN108584681 A CN 108584681A CN 201810489579 A CN201810489579 A CN 201810489579A CN 108584681 A CN108584681 A CN 108584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pender
tire
wheel
adjustment
dis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895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84681B (zh
Inventor
毛华庆
李华伟
王镔
邓明明
卢轲
蔡雯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Ruijia Automobile Servi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Xin Ru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Xin Ru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Xin Ru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895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84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84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4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84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4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22Rigid members, e.g. L-shaped members, with parts engaging the under surface of the loads; Crane hooks
    • B66C1/28Duplicate, e.g. pivoted, members engaging the loads from two s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62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comprising article-engaging members of a shape complementary to that of the articles to be hand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有抓取机构和第一驱动电机,抓取机构包括有盘体、若干根吊杆和若干个调整杆,第一驱动电机与盘体的一侧相连,若干个调整杆均可滑移连接于盘体背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若干个调整杆沿盘体周向分布且均可沿盘体径向滑动,若干根吊杆与若干个调整杆一一对应连接,若干个调整杆上均设置有与吊杆连接的连接柱,吊杆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可旋转设置有主动轮、辅助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套设于连接柱上,辅助轮的宽度大于主动轮,辅助轮与主动轮啮合,辅助轮通过一链条与从动轮连接,从动轮同轴连接有支撑件,解决了人工运输轮胎费力费时以及只能针对一种状态下的轮胎进行运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抓取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搬运装置是在当今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新型专项设备,是自动化立体仓库中最主要的作业机械,在修理车间轮胎搬运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专用轮胎搬运机的关键性部位机械手也逐渐受到机械工业的重视。
在传统的轮胎搬运过程中,轮胎从一个工位到另一个工位的装卸和输送大多由人力来完成,不但效率较低、劳动强度也很大,而且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随着车载重量的不断增加,轮胎本身的重量也随之不断增大,靠人力很难满足在加工过程中轮胎的装卸和输送要求。人工搬运已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采用自动化的操作手段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已经陆续出现了针对轮胎抓取的机械手产品的开发,但大都结构复杂,稳定性差,不具有断电保护功能,无法适应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现有一篇申请号为CN201420831972.0的专利,存在如下缺陷:在储放轮胎时需要将轮胎一个个叠加在一起,若爪子用于拖动轮胎的一侧面,则该专利的爪子会被夹在两个轮胎间难以拔出;若爪子抓轮胎面,会刮坏轮胎纹路;现实中轮胎存在平躺和直立两种状态,而现有的装置只能针对一种状态进行抓取与运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垂直抓取、轮胎径向变化适应能力强、便于轮胎叠放以及不会损坏轮胎纹路、能够抓取两种状态下的轮胎的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包括有抓取机构和用于控制抓取机构升降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有盘体、若干根吊杆和若干个调整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盘体的一侧相连,若干个所述调整杆均可滑移连接于盘体背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若干个所述调整杆沿盘体周向分布且均可沿盘体径向滑动,若干根所述吊杆与若干个调整杆一一对应连接,若干个所述调整杆上均设置有与吊杆连接的连接柱,所述吊杆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可旋转设置有主动轮、辅助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靠近吊杆的两端,主动轮套设于连接柱上,主动轮能相对连接柱轴向移动,主动轮不能相对连接柱转动,辅助轮的宽度大于主动轮,辅助轮与主动轮啮合,辅助轮通过一链条与从动轮连接,从动轮同轴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位于吊杆外,当吊杆相对调整杆转动时,主动轮通过辅助轮带动从动轮转动,支撑件相对吊杆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体包括有底盘和端盖,所述底盘和端盖可旋转连接,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供调整杆穿过并滑动的滑孔,所述调整杆伸入盘体内的一端上连接有调整块,所述调整块被限位于端盖和底盘之间,所述调整块与底盘上均设置有螺纹并相互配合,所述底盘上同轴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包括有机身和机轴,机轴与机身可旋转连接,所述机身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机身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机轴与底盘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调整块均位于同一圆周上,通过机轴带动底盘相对端盖转动,底盘的螺纹驱动调整块沿滑孔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调整杆沿滑孔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身远离盘体的一端上设置有可弯曲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杆上开设有板槽,所述板槽中可滑移设置有限位板,通过驱动限位板伸出或者退入板槽使得吊杆是否被限位于限位板和调整杆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定位于槽底,另一端与限位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杆与限位板同侧的面上延伸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柱孔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柱的端面为正多边形,所述限位板伸出调整杆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柱相匹配的限位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朝向吊杆与调整杆相连处的面为弧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杆远离调整杆的一端上开设有球槽,所述球槽中可活动设置有滚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吊杆相对调整杆转动使得轮胎直立或者平躺均可被本发明进行抓取并运输,且通过调节调整杆相对盘体的位置,使得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轮胎以及不同宽度的轮胎,提高了适用性;且吊杆与调整杆之间可拆卸使得使用者能根据轮胎重量进行吊杆数量的增减,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吊杆不容易损坏;主动轮、辅助轮和从动轮的设计使得支撑杆能够在不同状态下相对吊杆转出或者转回,使得支撑杆能够在不工作的时候能够收纳于吊杆的一侧,不会被磕碰坏,延长了支撑杆的使用寿命,同时支撑件的转动范围在水平面以上相比支撑件的转动范围在水平面以下可避免支撑件受轮胎重力影响而转动,提高安全性;通过第一驱动电机控制盘体的上升与下降,使得盘体带动吊杆移出或者移入轮胎的空腔内,通过调节调整杆的位置,使得吊杆能够与轮胎相抵或者与轮胎相分离;通过对轮胎空腔内施力相比对轮胎外表面施力,可避免轮胎表面纹路被破坏,且直接托起轮胎相比通过静摩擦力提起轮胎更加安全,稳定;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计L型的吊杆从轮胎朝下的侧面进行抓取并运输,在放置轮胎时可避免吊杆被轮胎压住难以抽离的现象;且在将轮胎安装至吊杆上时,现有技术通过人为搬动轮胎,将L型吊杆的一边卡入轮胎侧面的下方,本发明更加省力,无需人为搬动轮胎也能实行轮胎托起与运输,简化了运输的操作,提高效率;通过调整杆相对盘体滑动的设计使得本发明适合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运输躺着的轮胎的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运输立着的轮胎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只有一对吊杆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吊杆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包括有抓取机构1和用于控制抓取机构1升降的第一驱动电机2,第一驱动电机2定位于运输带上,第一驱动电机2选用直流推杆,通过推杆的收缩控制抓取机构1的上下移动;抓取机构1包括有盘体3、若干根吊杆4和若干个调整杆7,第一驱动电机2与盘体3的一侧相连,若干个调整杆7均可滑移连接于盘体3背离第一驱动电机2的一侧,若干个调整杆7沿盘体周向分布且均可沿盘体3径向滑动,可在盘体3上开设若干个沿盘体3径向延伸的滑槽,在调整杆7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卡的滑块,且滑块可沿滑槽移动;每个调整杆7上均连接有一根吊杆4,若干个调整杆7上均设置有与吊杆4连接的连接柱52,吊杆4内设有空腔41,空腔41内可旋转设置有主动轮42、辅助轮47和从动轮43,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分别靠近吊杆4的两端,主动轮42套设于连接柱52上,主动轮42能相对连接柱52轴向移动,主动轮42不能相对连接柱52转动,辅助轮47的宽度大于主动轮42,所以辅助轮47的一部分宽度与主动轮42对齐并与主动轮42啮合,辅助轮47未与主动轮42对齐的部分上套设有链条46,同时链条46的另一端套设于从动轮43上,从动轮43同轴连接有支撑件53,支撑件53位于吊杆4外,当吊杆4相对调整杆7转动时,主动轮42通过辅助轮47带动从动轮43转动,支撑件53相对吊杆4转动,可在吊杆4的侧壁上开设槽,该槽用于支撑件53收回至吊杆4一侧后容纳支撑件53;
当需要抓取轮胎轴线垂直于地面的轮胎时,吊杆4与调整杆7的数量均大于等于3个,便于对轮胎的施力,需手动推动吊杆4相对调整杆7转动至吊杆4平行于水平面,主动轮42受连接柱52的限制而相对吊杆4转动,同时主动轮42带动辅助轮47转动,辅助轮47通过链条46带动从动轮43转动,支撑件53随从动轮43转动至与吊杆4平行,调整结束后,通过对吊杆4进行定位使得吊杆4不会相对调整杆7继续转动,以确保连接稳定性,接着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随传输带运动至轮胎的上方,第一驱动电机2控制盘体3靠近轮胎移动,可手动推动调整杆7使得调整杆7沿盘体3径向朝盘体3中心运动使得吊杆4远离调整杆7的一端所在的圆周直径小于轮胎空腔的开口直径,随着第一驱动电机2的带动,若干根吊杆4均移动至轮胎的空腔内,停住第一驱动电机2并手动推动调整杆7使得若干个调整杆7均沿盘体3径向远离盘体3的中心,直至若干根吊杆4的一端均位于轮胎侧壁的下方,此时若干根吊杆4远离调整杆7的一端所在圆周的直径大于轮胎空腔的开口直径,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使得盘体3远离轮胎运动,若干根吊杆4均与轮胎侧面的内壁相抵触并将轮胎托起,并随着输送带的运输,轮胎被运往至储放的位置,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的伸缩将轮胎放置在地面上并随后一一进行叠加放置,放置好轮胎后,通过推动吊杆4使得调整杆7往盘体3中心移动使得吊杆4所在的圆周直径小于轮胎空腔的开口直径,再依靠第一驱动电机2的驱动使得盘体3远离轮胎移动,吊杆4移出轮胎的空腔;
当需要抓取轮胎轴线平行于地面的轮胎时,此时吊杆4的数量为2个且是成对设置的,需要手动将吊杆4沿连接柱52轴向移动,使得吊杆4与连接柱52分离,即可拆下多余的吊杆4,再手动推动吊杆4相对调整杆7转动至吊杆4垂直于水平面,主动轮42受连接柱52的限制而相对吊杆4转动,同时主动轮42带动辅助轮47转动,辅助轮47通过链条46带动从动轮43转动,支撑件53随从动轮43转动至与吊杆4垂直,即支撑件53与吊杆4形成L形,调整结束后,通过对吊杆4进行定位使得吊杆4不会相对调整杆7继续转动,以确保连接稳定性,可手动推动调整杆7使得调整杆7沿盘体3径向远离盘体3中心移动使得成对的吊杆4之间的距离大于轮胎宽度,接着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随传输带运动至轮胎的上方,第一驱动电机2控制盘体3靠近轮胎移动,随着第一驱动电机2的带动,成对的吊杆4移动至轮胎的两侧且支撑件53对准轮胎的空腔,停住第一驱动电机2并手动推动调整杆7使得若干个调整杆7均沿盘体3径向靠近盘体3的中心,两个吊杆4相向运动,支撑件53伸入轮胎空腔中,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使得支撑件53与轮胎内环口相抵触并托起轮胎,即可将轮胎进行运输与储放,轮胎运输到位后,将调整杆7远离盘体3的中心移动,使得支撑件53从轮胎空腔内移出;
如此设计使得轮胎直立或者平躺均可被本发明进行抓取并运输,且通过调节调整杆7相对盘体3的位置,使得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轮胎以及不同宽度的轮胎,提高了适用性;且吊杆4与调整杆7之间可拆卸使得使用者能根据轮胎重量进行吊杆4数量的增减,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吊杆4不容易损坏;主动轮42、辅助轮47和从动轮43的设计使得支撑杆53能够在不同状态下相对吊杆4转出或者转回,使得支撑杆53能够在不工作的时候能够收纳于吊杆4的一侧,不会被磕碰坏,延长了支撑杆53的使用寿命,同时支撑件53的转动范围在水平面以上相比支撑件53的转动范围在水平面以下可避免支撑件53受轮胎重力影响而转动,提高安全性;本发明更加省力,无需人为搬动轮胎也能实行轮胎托起与运输,简化了运输的操作,提高效率;本发明在抓取平躺的轮胎相比现有中通过机械手从轮胎外表面进行抓取并运输,可避免对轮胎表面纹路的破坏,且直接托起轮胎相比通过静摩擦力提起轮胎更加安全,稳定;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计L型的吊杆4从轮胎朝下的侧面进行抓取并运输,在放置轮胎时可避免吊杆4被轮胎压住难以抽离的现象。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所示,盘体3包括有底盘31和端盖32,底盘31和端盖32可旋转连接,端盖32上开设有供调整杆7穿过并滑动的滑孔33,调整杆7伸入盘体3内的一端上连接有调整块5,调整块5被限位于端盖32和底盘31之间,调整块5与底盘31上均设置有螺纹,调整块5与底盘31的螺纹相匹配,底盘31上同轴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6选用伺服电机或者三相电机,第二驱动电机6包括有机身61和机轴62,机轴62与机身61可旋转连接,机身61与第一驱动电机2相连,机身61远离第一驱动电机2的一端与端盖32固定连接,机轴62与底盘31固定连接,若干个调整块5均位于同一圆周上,在安装制造过程中,将机身61远离机轴62的端面与第一驱动电机2连接,将机轴62与底盘31没有螺纹的一侧连接,在安装制造过程中,将机身61远离机轴62的端面与第一驱动电机2连接,将机轴62与底盘31没有螺纹的一侧连接,调整块5的截面尺寸宽度大于滑孔33的宽度,即使得调整块5被限位于端盖32和底盘31之间,将端盖32盖合于底盘31上,将调整杆7的一端穿过滑孔33并与调整块5连接,端盖32与机身61的一端固定连接;使用过程中,第二驱动电机6工作,机轴62相对机身61转动,底盘31随机轴62相对端盖32转动,调整杆7受滑孔33限制而使得调整块5相对底盘31转动,调整块5沿底盘31的螺纹移动,使得调整杆7沿滑孔33移动,若干个调整块5位于一个圆周上,便于若干个调整块5同时且等量的移动,若干个调整块5所在的圆周直径相应变大变小,从而控制调整杆7所在圆周的直径变大与变小,如此设计相比手动调整更加省时省力,提高效率;且若干个调整块5的同步性高,避免了人分别调节调整块5造成调整杆7伸入轮胎内壁的长度不同,而使得每个调整杆7受力不均的现象,减缓调整杆7形变的速度,延长调整杆7的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所示,因第一驱动电机2移动至轮胎上方存在盘体3并非与轮胎同轴,即若干个吊杆4均移入轮胎空腔后,通过调整杆7的移动,会有部分吊杆4先与轮胎内壁抵触,另一部分吊杆4不与轮胎内壁相抵触,随着调整杆7继续移动,直至所有吊杆4与轮胎内壁抵触以确保每个吊杆4受力均匀,这会导致轮胎相对地面滑动,损坏轮胎侧面,或者导致第一驱动电机2的轴弯曲;对于直立的轮胎也存在成对的吊杆4会有一根先与轮胎侧壁接触的现象,因轮胎重,则导致第一驱动电机2的轴弯曲,为解决该问题,在机身61远离盘体3的一端上设置有可弯曲的连接管63,连接管63与第一驱动电机2连接,连接管63为橡胶管,本身具有形变弯曲的能力,成本低,当轮胎的中心未处于盘体3中心所在的竖直面内时,通过连接管63的弯曲使得若干个吊杆4均能与轮胎相抵触,避免了轮胎相对地面移动而被磨损坏的情况,也避免第一驱动电机2的轴被迫弯曲而影响使用的情况。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和图3所示,调整杆7上开设有板槽51,板槽51中可滑移设置有限位板54,当限位板54伸出板槽51时,限位板54将吊杆4限位于限位板54和调整杆7之间,吊杆4无法相对连接柱52轴向移动;当需要拆装吊杆4时,需将限位板54推入板槽51中,才能将吊杆4沿连接柱52轴向远离调整杆7移动,如此设计提高了吊杆4与调整杆7的连接稳定性,避免长时间的工作或者震动使得吊杆4渐渐与调整杆7脱离而导致轮胎随吊杆4掉落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所示,因限位板54安装的位置不同而使得限位板54伸出方向不同,可以竖直向下移动,可以竖直向上移动,还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等,限位板54若没有其他固定装置,则只能采用竖直向下移动的方式安装,其余方式均会因自身震动或者重力影响下而会偏移,这会造成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即在调整杆7上供限位板54滑移的槽内设置有弹簧55,弹簧55的一端定位于槽底,另一端与限位板54连接,弹簧55的设计使得限位板54伸出的方向多样且能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所示,吊杆4与限位板54同侧的面上延伸出限位柱56,限位柱56与柱孔42同轴设置,限位柱56的端面为正多边形,限位板54伸出调整杆7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柱56相匹配的限位口57,即限位口57的形状为正多边形的部分形状,限位柱56设计成正多边形体为的是吊杆4转动一定角度后,限位口57与能够重新与限位柱56相卡,对吊杆4进行限位,使得吊杆4调节后能够相对调整杆7固定,提高了吊杆4的连接稳定性;这里将限位柱56的端面设计成正方形,即吊杆4相对调整杆7转动90度,从水平转到竖直;也可根据自己需求将限位柱56设计成其他的多边形体,以便有更多的转动角度供自己选择。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所示,支撑件53朝向吊杆4与调整杆7相连处的面为弧面,因轮胎内环呈圆形,如此设计相比支撑件53的支撑面为平面,支撑件53与轮胎的接触面积大,且不会破坏轮胎内环的圆形状,避免轮胎内环变形而使得轮胎与轮毂连接时存在连接不到位的地方。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4所示,吊杆4远离调整杆7的一端上开设有球槽44,球槽44中可活动设置有滚球45,在抓取平躺的轮胎时,吊杆4的一端会与轮胎内壁相抵触,即滚球45与轮胎内壁相抵,随着第一驱动电机2带动吊杆4上升,滚球45相对轮胎内壁转动,如此设计避免了轮胎内壁与吊杆4的端部相互摩擦带来轮胎内壁损坏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轮胎被托起运输过程中,轮胎内壁相对吊杆4的一端发生滑动而突然下落一端距离,使得吊杆4受到的瞬时力大,造成吊杆4断裂的现象,即在轮胎被托起时,吊杆4已经移动至轮胎上侧面的内壁处,提高了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抓取机构(1)和用于控制抓取机构(1)升降的第一驱动电机(2),所述抓取机构(1)包括有盘体(3)、若干根吊杆(4)和若干个调整杆(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与盘体(3)的一侧相连,若干个所述调整杆(7)均可滑移连接于盘体(3)背离第一驱动电机(2)的一侧,若干个所述调整杆(7)沿盘体周向分布且均可沿盘体(3)径向滑动,若干根所述吊杆(4)与若干个调整杆(7)一一对应连接,若干个所述调整杆(7)上均设置有与吊杆(4)连接的连接柱(52),所述吊杆(4)内设有空腔(41),所述空腔(41)内可旋转设置有主动轮(42)、辅助轮(47)和从动轮(43),所述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分别靠近吊杆(4)的两端,所述主动轮(42)套设于连接柱(52)上,所述主动轮(42)能相对连接柱(52)轴向移动,所述主动轮(42)不能相对连接柱(52)转动,所述辅助轮(47)的宽度大于主动轮(42),所述辅助轮(47)与主动轮(42)啮合,辅助轮(47)通过一链条(46)与从动轮(43)连接,所述从动轮(43)同轴连接有支撑件(53),所述支撑件(53)位于吊杆(4)外,当吊杆(4)相对调整杆(7)转动时,主动轮(42)通过辅助轮(47)带动从动轮(43)转动,支撑件(53)相对吊杆(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3)包括有底盘(31)和端盖(32),所述底盘(31)和端盖(32)可旋转连接,所述端盖(32)上开设有供调整杆(7)穿过并滑动的滑孔(33),所述调整杆(7)伸入盘体(3)内的一端上连接有调整块(5),所述调整块(5)被限位于端盖(32)和底盘(31)之间,所述调整块(5)与底盘(31)上均设置有螺纹并相互配合,所述底盘(31)上同轴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包括有机身(61)和机轴(62),机轴(62)与机身(61)可旋转连接,所述机身(61)与第一驱动电机(2)相连,所述机身(61)远离第一驱动电机(2)的一端与端盖(32)固定连接,所述机轴(62)与底盘(31)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调整块(5)均位于同一圆周上,通过机轴(62)带动底盘(31)相对端盖(32)转动,底盘(31)的螺纹驱动调整块(5)沿滑孔(33)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调整杆(7)沿滑孔(33)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61)远离盘体(3)的一端上设置有可弯曲的连接管(63),所述连接管(63)与第一驱动电机(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杆(7)上开设有板槽(51),所述板槽(51)中可滑移设置有限位板(54),通过驱动限位板(54)伸出或者退入板槽(51)使得吊杆(4)是否被限位于限位板(54)和调整杆(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槽(51)内设置有弹簧(55),所述弹簧(55)的一端定位于槽底,另一端与限位板(5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4)与限位板(54)同侧的面上延伸出限位柱(56),所述限位柱(56)与柱孔(42)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柱(56)的端面为正多边形,所述限位板(54)伸出调整杆(7)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柱(56)相匹配的限位口(5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3)朝向吊杆(4)与调整杆(7)相连处的面为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4)远离调整杆(7)的一端上开设有球槽(44),所述球槽(44)中可活动设置有滚球(45)。
CN201810489579.0A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 Active CN108584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9579.0A CN108584681B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9579.0A CN108584681B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4681A true CN108584681A (zh) 2018-09-28
CN108584681B CN108584681B (zh) 2019-08-27

Family

ID=63632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89579.0A Active CN108584681B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846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063A (zh) * 2021-04-09 2021-08-06 姜丽 一种汽车零部件维修轮胎安装辅助支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8070A (ja) * 1998-02-19 1999-08-24 Murata Mach Ltd 天井走行車
CN200984738Y (zh) * 2006-12-21 2007-12-05 桂林力创橡胶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抓胎机械手
CN204297929U (zh) * 2014-11-24 2015-04-29 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吊运装置
CN105460776A (zh) * 2014-08-07 2016-04-06 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 轮胎吊具
CN105836600A (zh) * 2016-05-21 2016-08-10 上海闸环北站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 大型轮胎抓取搬运方法以及大型轮胎维修钩爪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8070A (ja) * 1998-02-19 1999-08-24 Murata Mach Ltd 天井走行車
CN200984738Y (zh) * 2006-12-21 2007-12-05 桂林力创橡胶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抓胎机械手
CN105460776A (zh) * 2014-08-07 2016-04-06 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 轮胎吊具
CN204297929U (zh) * 2014-11-24 2015-04-29 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吊运装置
CN105836600A (zh) * 2016-05-21 2016-08-10 上海闸环北站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 大型轮胎抓取搬运方法以及大型轮胎维修钩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063A (zh) * 2021-04-09 2021-08-06 姜丽 一种汽车零部件维修轮胎安装辅助支架
CN113212063B (zh) * 2021-04-09 2022-12-09 姜丽 一种汽车零部件维修轮胎安装辅助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4681B (zh)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8102A (zh) 一种汽车轮胎抓取装置
CN207053051U (zh) 一种用于带电作业机器上线的挂线无人机
CN105460826A (zh) 一种电力检修起吊装置
CN107628486A (zh) 电缆收放装置、电缆收放设备及电缆收放方法
CN108584681B (zh) 一种汽车轮胎两用的抓取装置
CN108675115B (zh) 一种汽车轮胎支撑性好的两用抓取装置
CN107500019B (zh) 仓储自动放线架
CN109850745B (zh) 一种幕墙玻璃安装吊挂装置
CN211404469U (zh) 一种半导体圆片的转移装置
CN209777908U (zh) 一种铜线缠绕机
CN116969356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料吊装设备
CN218290217U (zh) 一种机电安装用吊运装置
CN111392592A (zh) 一种用于室内仓库的稳定型货物搬运设备
CN110127371A (zh) 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喷涂设备用组件
CN110920722A (zh) 一种轴承加工生产用的周转设备
CN103663217B (zh) 通信塔架设备吊装方法
CN207103743U (zh) 一种用于链条生产的多工位装置
CN114194767A (zh) 一种纸箱翻转机构
CN103569781A (zh) 卷绕装置
CN203474080U (zh) 卷绕装置
CN113748846B (zh) 一种果蔬采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845010U (zh) 一种配电柜的小型搬运机
CN220845118U (zh) 一种可翻转的内孔工字轮吊具
CN219526031U (zh) 一种电机定子吊装工装
CN220223245U (zh) 一种可控型吊钩防脱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9

Address after: 441000 No. 296 Longzhong Road,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Address before: 325000 Room 301, 26 Building, Chashan Street Higher Education Expo Garden, Ouhai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enzhou Xin Ru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8

Address after: 224000 No.6 Xinhua Road,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cheng Ruijia Automobile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96 Longzhong Road,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