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79777A - 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79777A
CN108579777A CN201810062068.0A CN201810062068A CN108579777A CN 108579777 A CN108579777 A CN 108579777A CN 201810062068 A CN201810062068 A CN 201810062068A CN 108579777 A CN108579777 A CN 108579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atalyst
hydrocracking catalyst
added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20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79777B (zh
Inventor
黄伟
闫飞飞
张乾
涂春滟
魏珺谊
卢文新
刘庆亮
陈风敬
王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Wuhua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Wuhua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Wuhua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0620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797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79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9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79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9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14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B01J27/186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with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01J27/188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with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with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or polon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002Mixed oxides other than spinels, e.g. perovski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02Impregnation, coating or precipitation
    • B01J37/03Precipitation; Co-precipitation
    • B01J37/031Precipitation
    • B01J37/033Using Hydroly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02Impregnation, coating or precipitation
    • B01J37/03Precipitation; Co-precipitation
    • B01J37/036Precipitation; Co-precipitation to form a gel or a cog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08Heat treatment
    • B01J37/082Decomposition and pyrolysis
    • B01J37/088Decomposition of a metal sal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47/00Cracking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or hydrogen- generating compounds, to obtain lower boiling fractions
    • C10G47/02Cracking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or hydrogen- generating compounds, to obtain lower boiling frac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10G47/10Cracking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or hydrogen- generating compounds, to obtain lower boiling frac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with catalysts deposited on a carrier
    • C10G47/12Inorganic 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523/00Constitutive chemical elements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加氢裂化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该活性组分为NiO和WO3,该载体为AlOOH和TiO2的复合载体,助剂为含P,并通过完全液相法制备。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催化剂在用于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裂化时,可以在保证较高液体收率的前提下极大的促进其轻质化,可以将煤焦油摩尔H/C从1.153提高到1.556以上的燃料油,甚至在催化剂优化后,可以达到1.603,从而解决了传统固定床催化剂因床层热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催化剂表面生焦、失活难以工业化的难题,而且具有工艺流程较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裂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缺油、少气。虽然近几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原油的价格也从每桶100美元跌到每桶45美元。然而,对于我国而言,石油供需矛盾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寻求新的石油替代品迫在眉睫。
煤焦油作为煤干馏和气化的副产品,目前在我国的产能达到4000万吨/年。其中大多数的煤焦油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而被作为燃料粗放地直接燃烧,因此煤焦油加氢制备燃料油在国家战略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
煤焦油加氢技术可分为固定床技术、沸腾床技术、移动床技术,其中固定床技术是比较成熟的加工技术,但其对原料适应性差,操作周期短,催化剂受热不均匀、易飞温(飞温即反应器飞温,是指反应器处在非稳定的操作状态下,当操作参数有小的扰动,反应器的局部地方或整个反应器中的温度便会大幅度地上升的现象。液体收率低等缺点。浆态床技术对原料的适应性广,可以加工任何劣质的进料,可以在较高的空速下操作,能提高装置的处理能力,且流程和反应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等。因此,采用浆态床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研制开发新型浆态床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裂化催化剂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制备加氢裂化催化剂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NiO和WO3,所述载体为AlOOH和TiO2的复合载体,助剂为含P的物质,并通过完全液相法制备。
具体地,所述助剂还包括含F的物质,
以重量百分比计NiO的含量为1~10wt%和WO3的含量为2.5~30wt%,以氧化物重量百分比计活性组分金属总含量为20~30wt%。
进一步地,所述含P的物质为含磷的酸或磷酸盐,所述含F的物质为氢氟酸或氟酸盐。
优选地,所述含P的物质为磷酸,所述含F的物质为氟化铵,在所述磷酸中以P的重量百分比计含量为0.1~5wt%,在所述氟化铵中以F的重量百分比计含量为0~2wt%。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加氢裂化催化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醇解:将铝的醇盐加入到第一醇溶液中,在水浴升温到第一温度的情况下进行回流搅拌反应后,在室温下放置12h,形成醇解液;
(2)前驱体制备:将钛的醇盐加入到第二醇溶液中形成一混合溶液,之后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到所述醇解液中后,在水浴升温到第二温度的情况下冷凝回流处理并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以获得含钛和铝的溶液,然后在第三温度的情况下依次滴加含P的物质、镍盐的醇溶液、钨盐的水溶液和含F的物质水溶液,之后水浴升温到第四温度并反应一预定时间,之后进行老化处理,形成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前驱体;
(3)热处理:待老化处理之后,在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前驱体中加入石蜡和span-80后搅拌,并升温到第五温度反应一定时间后,获得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
具体地,在第二温度的情况下加入的所述溶剂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优选地,在步骤(2)的前驱体制备过程中,在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所述醇解液中时保持Ti/Al的物质的量比为0.2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醇溶液和第二醇溶液为同一种类的醇的溶液或不同种类的醇的溶液,所述第二温度、第三温度、第四温度和第五温度依次升高。
具体地,所述第一醇溶液和第二醇溶液均为异丙醇的溶液,所述第一温度为82.5℃,第二温度为70℃,第三温度为85℃,第四温度为95℃,第五温度为280℃。
优选地,所述铝的醇盐为异丙醇铝,所述钛的醇盐为异丙醇钛,所述镍的醇盐溶液为Ni(NO3)2·6H2O的异丙醇溶液,所述钨盐的水溶液为(NH4)10W12O41·xH2O的水溶液。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加氢裂化煤焦油,且在制备过程中添加含F的物质作为助剂能够促进该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分散,增加催化剂上活性位数目,使制备的催化剂性能更好,重现性更好,同时能够明显改善现有的加氢裂化催化剂所存在的寿命短,易积碳的问题,有利于催化剂长周期、高活性、稳定运行;
(2)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前驱体制备过程中,对载体制备时添加的水量有更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载体进行水解的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水会促进催化剂凝胶的形成,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从而提高其催化裂化性能;
(3)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活性组分的总负载量更高,通过提高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量,有利于其加氢裂化性能的提高;
(4)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完全液相法合成了一种反应活性高、稳定性好、寿命长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合适脱硫的孔径,该催化剂颗粒较细、较为均匀、活性高、重复性好;
(5)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催化剂具有催化裂化性能高、热稳定性、结构稳定性好、催化剂寿命长及催化效果稳定,可作为中低温煤焦油浆态床加氢裂化制备燃料油生产用催化剂;
(6)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催化剂用于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裂化时,可以在保证较高液体收率的前提下极大地促进其轻质化,可以将煤焦油中H和C的摩尔比从1.153提高到1.556以上的燃料油,甚至在催化剂优化后,可以达到1.603,从而解决了传统固定床催化剂因床层热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催化剂表面生焦、失活难以工业化的难题,而且具有工艺流程较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制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根据图1所示的方法中的前驱体制备步骤的流程图;
图2b是根据图1所示的方法中的热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煤焦油是新的石油的替代品,其是煤干馏和气化的副产品,虽然当前在我国产能能达到4000万吨/年,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例如在使用时未进行充分燃烧,因此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和加重了环境污染。为了使煤焦油得到充分利用,同时由于浆态床中的液体量比较大,比热容比较大,飞温的可能性比较小使得浆态床不易飞温,因此研究在采用浆态床技术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因而使得研制开发新型用于低温煤焦油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加氢裂化催化剂该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该活性组分为NiO和WO3;载体为AlOOH和TiO2。本发明的加氢裂化催化剂采用含P的物质和含F的物质为助剂并通过完全液相法制备。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含P的物质为含磷的酸(例如正磷酸、次磷酸、亚磷酸等)或磷酸盐(例如磷酸钾、磷酸钙等)。含F的物质为氢氟酸或氟酸盐,例如氟化铵、氟化氢、金属氟化物或非金属氟化物等。本示例仅是一种说明性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和替换。加氢裂化催化剂是通过完全液相法制备的。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预醇解、前驱体制备和热处理三个步骤:原料首先在醇溶液中预醇解,然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该催化剂的前驱体溶胶,之后再经过老化形成凝胶(催化剂前驱体)后在液体石蜡中通过热处理即制备出浆状催化剂,即本发明的加氢裂化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一直为液态。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具有催化裂化性能高、热稳定性、结构稳定性好、催化剂寿命长、催化效果稳定、比表面积大以及孔径孔容大等优点,因此可作为中低温煤焦油浆态床加氢裂化制备燃料油生产用催化剂。
首先,如图1所示对原料进行预醇解:称取20~50g异丙醇铝在剧烈搅拌下加入到60~120ml的异丙醇中,之后将水浴升温到82.5℃,回流搅拌反应4h后,室温保存12h,在室温下放置12h,形成醇解液(即如图2a所示的AIP醇解液)。
然后,结合图1和图2a所示进行前驱体制备:即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方法如下:取异丙醇钛(即钛酸异丙酯)10~30ml加入到等量异丙醇中搅拌均匀,以获得混合溶液(如图2a所示的Ti醇溶液),然后将该混合液缓慢的滴入到醇解液(即如图2a所示的AIP醇解液)中,同时保证Ti/Al的物质的量的比0.25,待加入完毕后,升温、冷凝回流,之后将水浴锅温度逐渐调整到85℃,其中当水浴温度升到70℃时,用蠕动泵滴加蒸馏水250ml后,计时1h;当水浴温度升到85℃时,依次滴加的磷酸(天津科密欧,85wt%):0.1~5wt%(以P的含量记)、Ni(NO3)2·6H2O(硝酸镍)的异丙醇溶液、(NH4)10W12O41·xH2O(钨酸铵)的水溶液、添加不同量的NH4F水溶液(以F计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2wt%),加料时间间隔均为1h,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NiO含量为1~10wt%(wt%为重量百分含量),WO3含量为2.5~30wt%,以氧化物记活性组分金属总含量为20~30wt%。加料完毕后,待敞口搅拌蒸发形成溶胶,经研究发现所形成的溶胶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之后将水浴升温到95℃,反应6h,倒出,老化9~10d,形成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前驱体。经实验研究发现,添加含F的物质能够促进该加氢裂化催化剂中活性组分Ni的分散,以增加催化剂上活性位数目,从而使所制备的催化剂性能和重现性更好,有利于催化剂长周期、高活性和稳定运行,而且能够明显改善现有催化剂寿命短、易积炭的缺点。
最后,结合图1和图2b所示进行热处理(即液相热处理):待老化完毕后,倒入10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液体石蜡和适量span-80后搅拌,并程序升温到280℃,反应8h即得到浆状的加氢裂化催化剂。
需要说明的是,在针对于图1所示例的各种物质以及它们的物质的量、加热的温度和时间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而不限于上述的示例。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预醇解步骤和前驱体制备步骤中所采用的醇溶液均为异丙醇溶液,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在预醇解步骤所采用的醇溶液和在前驱体制备的步骤中所采用的醇溶液可以为相同的醇溶液,也可以采用不相同的醇溶液,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在前驱体制备的步骤中,在70℃下,在载体进行水解的过程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会促进催化剂凝胶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以提高该催化剂的性能。
在本领域还一示例中,在前驱体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异丙醇铝,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它铝的醇盐进行替代,当然可以理解,在前驱体制备过程采用异丙醇钛,也可以替换为其它钛的醇盐,所采用的Ni(NO3)2·6H2O的异丙醇溶液也可以替换成其它镍的醇盐溶液,所采用的(NH4)10W12O41·xH2O的水溶液也可以替换为其它钨盐的水溶液,本示例仅是一种说明性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
在下文中给出本发明的上述加氢裂化催化剂的一些示例。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示例仅是本发明的众多示例中的一小部分,在此将它们作为示例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而不能将它们看作成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公开内容得到更为完整或全部的示例,在此不再详述。
示例1
称取39g异丙醇铝在剧烈搅拌下加入到90ml的异丙醇溶液中,在水浴升温到82.5℃的情况下,回流搅拌反应4h后,室温保存12h形成醇解液;取异丙醇钛15ml加入到等量异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以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将该混合溶液缓慢地滴入到所述醇解液中;待加入完毕后,升温并冷凝回流,水浴锅温度调整到85℃,当温度上升至70℃时,用蠕动泵滴加蒸馏水250ml后,计时1h;在85℃的水浴温度下,依次滴加磷酸、Ni(NO3)2·6H2O的异丙醇溶液、(NH4)10W12O41·xH2O的水溶液,不添加NH4F水溶液(其中加料时间间隔均为1h,以重量百分比计磷酸(按P计算)含量为1wt%,NiO含量为6.9wt%,WO3含量为24wt%),待加料完毕后,将水浴升温到95℃反应6h,倒出老化10d,形成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前驱体;待老化完毕后,倒入10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液体石蜡和适量的span-80后搅拌,并升温到280℃且反应8h,制得浆状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即1号Ni-W催化剂。
示例2
称取39g异丙醇铝在剧烈搅拌下加入到90ml的异丙醇溶液中,在水浴升温到82.5℃的情况下,回流搅拌反应4h后,室温保存12h形成醇解液;取异丙醇钛15ml加入到等量异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液缓慢地滴入到醇解液中;待加入完毕后,升温并冷凝回流,水浴锅温度调整到85℃,待温度升到70℃时,用蠕动泵滴加蒸馏水250ml后,计时1h;在85℃水浴温度下,依次滴加磷酸、Ni(NO3)2·6H2O的异丙醇溶液、(NH4)10W12O41·xH2O的水溶液、NH4F的水溶液(其中加料时间间隔均为1h,以重量百分比计磷酸(以P计算)含量为1wt%,NiO含量为6.9wt%,WO3含量为24wt%,NH4F(以F计算)含量为1wt%);待加料完毕后,将水浴升温到95℃反应6h,倒出老化10d,形成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前驱体;待老化完毕后,倒入10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液体石蜡和适量的span-80后搅拌,并升温到280℃且反应8h,制得浆状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即2号Ni-W催化剂。
示例3
称取39g异丙醇铝在剧烈搅拌下加入到90ml的异丙醇溶液中,在水浴升温到82.5℃的情况下,回流搅拌反应4h后,室温保存12h形成醇解液;取异丙醇钛15ml加入到等量异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液缓慢地滴入到醇解液中;待加入完毕后,升温并冷凝回流,然后水浴锅温度调整到85℃,待温度升到70℃时,用蠕动泵滴加蒸馏水250ml后,计时1h;在85℃水浴温度下,依次滴加磷酸、Ni(NO3)2·6H2O的异丙醇溶液、(NH4)10W12O41·xH2O的水溶液、加NH4F的水溶液(其中加料时间间隔均为1h,以重量百分比计磷酸(以P计算)含量为1wt%,NiO含量为6.9wt%,WO3含量为24wt%,NH4F(以F计算)含量为2wt%)。待加料完毕后,将水浴升温到95℃并应6h,倒出老化10d,形成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前驱体;待老化完毕后,倒入10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液体石蜡和适量的span-80后搅拌,并升温到280℃且反应8h,制得浆状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即3号Ni-W催化剂。
在对低温煤焦油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研究中发现,在制备该催化剂的过程中用蠕动泵滴加蒸馏水的水量是研究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经研究发现只有在添加适量的蒸馏水的条件下,所制备的加氢裂化催化剂有利于煤焦油的加氢,同时由于添加了适量的蒸馏水,使得凝胶更易于形成,从而更有利于加氢裂化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而如果在制备该加氢裂化催化剂的过程中添加了过量的蒸馏水,会使得在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的热处理中出现爆沸现象,从而造成催化剂有效组分的大量流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评价上述加氢裂化催化剂和/或通过上述加氢裂化催化剂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性能的方法,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的活性评价选择300ml间歇式反应釜中进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120ml的低温煤焦油与本发明所提供的浆状加氢裂化催化剂(除去上层浆液)混合均匀后加入2.4mlCS2中形成混合液;
(2)将上述混合液加入到300ml间歇式反应釜中,且在间歇式反应釜升温之前采用氮气吹扫除去该釜中的空气,然后冲入加氢反应气体H2,之后调节间歇式反应釜的进气阀门,使其升压到2MPa,然后将该釜中温度稳定升到370℃反应6h,该阶段为预硫化阶段;
(3)待预硫化阶段完毕之后,当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温度降至室温后,此时通入H2并调节阀门使该釜压力升到5.0MPa,之后设定程序使该釜温度升到380℃,加氢反应4h。
在评价上述示例1-3中的1-3号Ni-W催化剂时,均采用的上述评价加氢裂化催化剂方法对1-3号Ni-W催化剂分别进行性能评价。且在上述评价方法中所采用原料油为相同性质的原料油,而该原料油为中低温煤焦油中的一种,本示例仅是一种说明性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应用于其它性质的原料油(即其它性质的中低温煤焦油)中,在上述评价方法中的原料油的具体性质如表1-1和表1-2所示:
表1-1原料油性质1
表1-2原料油性质2
在通过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过程中,1-3号Ni-W催化剂的理化性质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1-3号Ni-W催化剂的理化性质
添加不同含量的助剂F所制备的Ni-W催化剂在浆态床间歇釜中对低温煤焦油的加氢馏分分布评价数据如表3所示:
表3产物油馏分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2号Ni-W催化剂产物油中沥青含量为1.71%,3号Ni-W催化剂产物油中沥青含量为11.29%,参比催化剂1号Ni-W催化剂产物油中沥青含量为4.35%可以得知,通过助剂F(即添加助剂NH4F)改性的催化剂在进行上述评价后的产物油中大于360℃的沥青馏分含量随着助剂F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且当所添加的NH4F(以F计算)含量为1wt%时,大于360℃的沥青馏分含量降至最低,由此表明适量的助剂F的加入有利于催化剂对低温煤焦油中的重组分进行加氢裂解,从而形成更轻的组分。
经过上述评价方法评价后的产物油(即上述中低温煤焦油分别通过1-3号Ni-W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后的产物)的具体性质如表4所示:
表4产物油元素组成
元素组成 1号Ni-W催化剂 2号Ni-W催化剂 3号Ni-W催化剂
H/C摩尔比 1.56 1.60 1.57
结果表明,把该催化剂用于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裂化时,可以在保证较高液体收率的前提下极大的促进其轻质化,可以将煤焦油摩尔H/C从1.15提高到1.56以上的燃料油,甚至在该催化剂进行优化(即在制备催化剂的过程中中加入了含F的物质)后,例如在使用2号Ni-W催化剂后,可以将煤焦油摩尔H/C从1.56提高到1.60以上。从而解决了传统固定床催化剂因床层热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催化剂表面生焦、失活难以工业化的难题,而且具有工艺流程较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加氢裂化煤焦油,且在制备过程中添加含F的物质作为助剂能够促进该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分散,增加催化剂上活性位数目,使制备的催化剂性能更好,重现性更好,同时能够明显改善现有的加氢裂化催化剂所存在的寿命短,易积碳的问题,有利于催化剂长周期、高活性、稳定运行;
(2)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前驱体制备过程中,对载体制备时添加的水量有更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载体进行水解的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水会促进催化剂凝胶的形成,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从而提高其催化裂化性能;
(3)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活性组分的总负载量更高,通过提高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量,有利于其加氢裂化性能的提高;
(4)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完全液相法合成了一种反应活性高、稳定性好、寿命长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合适脱硫的孔径,该催化剂颗粒较细、较为均匀、活性高、重复性好;
(5)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催化剂具有催化裂化性能高、热稳定性、结构稳定性好、催化剂寿命长及催化效果稳定,可作为中低温煤焦油浆态床加氢裂化制备燃料油生产用催化剂;
(6)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催化剂用于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裂化时,可以在保证较高液体收率的前提下极大地促进其轻质化,可以将煤焦油中H和C的摩尔比从1.153提高到1.556以上的燃料油,甚至在催化剂优化后,可以达到1.603,从而解决了传统固定床催化剂因床层热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催化剂表面生焦、失活难以工业化的难题,而且具有工艺流程较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NiO和WO3,所述载体为AlOOH和TiO2的复合载体,助剂为含P的物质,并通过完全液相法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中,所述助剂还包括含F的物质,
以重量百分比计NiO的含量为1~10wt%和WO3的含量为2.5~30wt%,以氧化物重量百分比计活性组分金属总含量为20~30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中,所述含P的物质为含磷的酸或磷酸盐,所述含F的物质为氢氟酸或氟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中,所述含P的物质为磷酸,所述含F的物质为氟化铵,在所述磷酸中以P的重量百分比计含量为0.1~5wt%,在所述氟化铵中以F的重量百分比计含量为0~2wt%。
5.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醇解:将铝的醇盐加入到第一醇溶液中,在水浴升温到第一温度的情况下进行回流搅拌反应后,在室温下放置12h,形成醇解液;
(2)前驱体制备:将钛的醇盐加入到第二醇溶液中形成一混合溶液,之后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到所述醇解液中后,在水浴升温到第二温度的情况下冷凝回流处理并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以获得含钛和铝的溶液,然后在第三温度的情况下依次滴加含P的物质、镍盐的醇溶液、钨盐的水溶液和含F的物质的水溶液,之后水浴升温到第四温度并反应一预定时间,之后进行老化处理,形成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前驱体;
(3)热处理:待老化处理之后,在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前驱体中加入石蜡和span-80后搅拌,并升温到第五温度反应一定时间后,获得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前驱体制备的步骤中,在第二温度的情况下加入的所述溶剂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的前驱体制备过程中,在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所述醇解液中时保持Ti/Al的物质的量比为0.2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醇溶液和第二醇溶液为同一种类的醇的溶液或不同种类的醇的溶液,所述第二温度、第三温度、第四温度和第五温度依次升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醇溶液和第二醇溶液均为异丙醇的溶液,所述第一温度为82.5℃,第二温度为70℃,第三温度为85℃,第四温度为95℃,第五温度为280℃。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铝的醇盐为异丙醇铝,所述钛的醇盐为异丙醇钛,所述镍盐的醇溶液为Ni(NO3)2·6H2O的异丙醇溶液,所述钨盐的水溶液为(NH4)10W12O41·xH2O的水溶液。
CN201810062068.0A 2018-01-23 2018-01-23 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579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2068.0A CN108579777B (zh) 2018-01-23 2018-01-23 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2068.0A CN108579777B (zh) 2018-01-23 2018-01-23 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9777A true CN108579777A (zh) 2018-09-28
CN108579777B CN108579777B (zh) 2021-02-09

Family

ID=63608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62068.0A Active CN108579777B (zh) 2018-01-23 2018-01-23 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797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2285A (zh) * 2019-05-15 2019-08-09 太原理工大学 利用废scr脱硝催化剂制备焦油裂解催化剂的方法
CN111420670A (zh) * 2020-05-11 2020-07-1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20672A (zh) * 2020-05-11 2020-07-1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重油悬浮床加氢处理中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0403A (zh) * 2011-11-23 2012-06-20 武汉科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液化气加氢脱烯烃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6355A (zh) * 2016-06-03 2016-11-09 太原理工大学 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0403A (zh) * 2011-11-23 2012-06-20 武汉科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液化气加氢脱烯烃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6355A (zh) * 2016-06-03 2016-11-09 太原理工大学 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HAN S.RANA等: "Maya crude hydrodemetallization and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An effect of TiO2 incorporation in Al2O3", 《CATALYSIS TODAY》 *
宋书征 等: "P的添加对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浆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2285A (zh) * 2019-05-15 2019-08-09 太原理工大学 利用废scr脱硝催化剂制备焦油裂解催化剂的方法
CN111420670A (zh) * 2020-05-11 2020-07-1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20672A (zh) * 2020-05-11 2020-07-1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重油悬浮床加氢处理中的应用
CN111420672B (zh) * 2020-05-11 2023-03-10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重油悬浮床加氢处理中的应用
CN111420670B (zh) * 2020-05-11 2023-08-0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9777B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6942B2 (en)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ethylene and propylene by catalytic cracking using a fluid-bed catalyst
CN101530807B (zh) 实现深度脱硫和脱氮的含磷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8579777A (zh) 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0409B (zh) 一种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反应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0590180C (zh) 一种柴油馏分改质降凝方法
CN102596404A (zh) 重油加氢裂化催化剂和使用其的重油的加氢处理方法
CN108745385A (zh) 一种自硫化油溶性钼基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19865B (zh) 一种生产喷气燃料的方法
CN101402048B (zh) 高性能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1165142B (zh) 劣质馏分油联合加氢改质方法
WO2010109823A1 (ja) 水素化精製用触媒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炭化水素油の水素化精製方法
CN106732636A (zh) 一种硫化态劣质油悬浮床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52321A (zh) 一种气相沉积制备CoMo系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方法
CN109622024A (zh) 一种共晶法制备负载型NiMo/ZSM-5加氢催化剂的方法
CN104588120B (zh) 一种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974287A (zh) 一种生产富含单环芳烃的烃类原料的方法
CN101757935A (zh) 一种石脑油重整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8435244A (zh) 一种提高十六烷值加氢改质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076355B (zh) 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9134B (zh) 一种航煤馏分加氢改质方法
JP5150540B2 (ja) 炭化水素油の水素化精製方法
JP2011208030A (ja) 水素化har油の製造方法
CN103801359B (zh) 一种甲醇制汽油副产重汽油的加氢改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69921C (zh) 一种单段加氢裂化方法
CN105289681B (zh) 一种烃油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烃油脱硫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