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5982A - 图像形成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储存有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储存有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5982A
CN108535982A CN201810155952.9A CN201810155952A CN108535982A CN 108535982 A CN108535982 A CN 108535982A CN 201810155952 A CN201810155952 A CN 201810155952A CN 108535982 A CN108535982 A CN 108535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supporting body
pollu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59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田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535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5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11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 blade; Details of cleaning blades, e.g. blade shape, layer form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47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 G03G2215/1661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of transfer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消除由于清洁部件的劣化等而在像承载体的表面发生的条纹状污染本身。作为解决手段,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抵接到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而清洁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的清洁刮片(54)的清洁装置(53),利用检测部(55)检测在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发生的条纹状污染。另外,根据检测部(55)检测的与污染有关的信息,进行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在与中间转印带(50)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控制。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储存有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特别涉及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多台该图像形成装置经由网络连接而成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通过使被称为清洁刮片的清洁部件抵接到感光体、中间转印带等像承载体的表面来清洁像承载体的表面。清洁部件通过去除残留于像承载体的表面的调色剂、纸粉等残留物(附着物)来清洁像承载体的表面。
在这种清洁装置中,有时由于清洁部件的劣化等而在像承载体的表面沿着像承载体的旋转方向(移动方向)即FD(Follow Direction,跟踪方向)方向(副扫描方向)条纹状地发生污染(所谓FD条纹、副扫描条纹)。更具体而言,由于清洁部件的剥落所引起的残留物的挤过(slip-out,滑移通过)、或者与异物的夹入相伴的残留物的挤过等,在像承载体的表面发生条纹状污染。另外,特别是在清洁部件的剥落所引起的污染的情况下,只要不更换清洁部件就会持续发生,所以在检修人员到来并更换清洁部件之前的期间中停止生产。
因此,为了无需更换清洁部件而抑制副扫描条纹所引起的输出图像的质量劣化,以往,根据形成于记录纸的图像检测副扫描条纹,根据其检测结果变更与副扫描条纹对应的区域的加网处理的内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24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技术中,通过变更与副扫描条纹对应的区域的加网处理的内容来抑制副扫描条纹所引起的输出图像的质量劣化。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通过变更加网处理的内容而使副扫描条纹不显著,但无法消除在像承载体的表面发生的条纹状污染本身。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由于清洁部件的劣化等而在像承载体的表面发生的条纹状污染本身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具有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清洁装置,具有抵接到像承载体的表面而清洁像承载体的表面的清洁部件;
检测部,检测与在像承载体的表面沿着像承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发生的污染有关的信息;
调整机构,调整像承载体和清洁部件在与像承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以及
控制部,根据检测部检测的与污染有关的信息驱动调整机构,控制像承载体和清洁部件的相对位置。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抵接到像承载体的表面而清洁像承载体的表面的清洁部件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检测与在像承载体的表面沿着像承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发生的污染有关的信息,
根据该检测出的与污染有关的信息,控制像承载体和清洁部件在与像承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
在多台图像形成装置经由网络连接而成的图像形成系统中,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抵接到像承载体的表面而清洁像承载体的表面的清洁部件的清洁装置,检测与在像承载体的表面沿着像承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发生的污染有关的信息超过第1阈值情况,根据与污染有关的信息控制像承载体和清洁部件在与像承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所述控制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
针对多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各台图像形成装置,监视污染超过第1阈值的情况;
在多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1台图像形成装置中污染超过第1阈值时,对该1台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设定比第1阈值小的第2阈值;以及
当在1台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污染超过第2阈值时,控制像承载体和清洁部件的相对位置。
在此,“与像承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除了是指严格地正交的方向的情况以外,还包括是指实质上正交的方向的情况的意思,容许设计上或者制造上产生的各种偏差的存在。
在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其控制方法或者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中,通过根据与污染有关的信息控制像承载体和清洁部件的相对位置,污染条纹状地挤过的清洁部件的挤过部位的位置发生变化。另外,清洁部件的挤过部位以外的部位位于条纹状地发生的污染的区域。由此,利用清洁部件的挤过部位以外的部位进行条纹状污染的去除。
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清洁部件的挤过部位以外的部位去除污染,所以能够消除在像承载体的表面发生的条纹状污染本身。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概略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说明成为条纹状污染的发生原因的清洁刮片的剥落或者夹入的图。
图3是示出使中间转印带相对清洁刮片移动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侧视图。
图4是示出使中间转印带相对清洁刮片移动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示出使清洁刮片相对中间转印带移动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侧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各部分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1的基本的控制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示意地示出基于中间转印带和清洁刮片的相对位置控制的清洁影像的图。
图9是说明在多个条纹状污染的情况下获取的与污染有关的信息的图。
图10是关于中间转印带和清洁刮片的相对位置的变更量的说明图。
图11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例1的关于检测部的说明图。
图1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例2的关于检测部的说明图。
图13是关于针对扫描式的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的预定的阈值的设定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废调色剂存积部的周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概略的框图。
图16是示出服务器执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1_1、1_2、1_3):图像形成装置;2:图像形成系统;3:服务器;4:网络;10:原稿输送部;20:纸张收纳部;30:图像读取部;40:图像形成部;41:感光体;44:显影部;45、53:清洁装置;50:中间转印带;51:一次转印部;54:清洁刮片;55:检测部;60:二次转印部;80:定影部;100:控制部;200、300:调整机构;400:废调色剂存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记述为“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定于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数值等是例示的。此外,在以下的说明、各图中,对具有同一要素或者同一功能的要素使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的系统结构]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概略的整体结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为应用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复印机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采用了使用静电来进行图像形成的电子照相方式,是叠合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这4色的调色剂的串联形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具有原稿输送部10、纸张收纳部20、图像读取部30、图像形成部40、中间转印带50、二次转印部60、定影部80以及控制基板90。
原稿输送部10具有设置原稿的原稿供纸台11、多个辊12、输送鼓13、输送导件14、原稿排出辊15以及原稿排出托盘16。设置于原稿供纸台11的原稿G通过多个辊12以及输送鼓13而被逐张输送到图像读取部30的读取位置。输送导件14以及原稿排出辊15将通过多个辊12以及输送鼓13输送的原稿G排出到原稿排出托盘16。
图像读取部30读取通过原稿输送部10输送的原稿G或者载置于原稿台31的原稿的图像而生成图像数据。具体而言,通过灯L照射原稿G的图像。基于来自该灯L的照射光的从原稿G反射的反射光按照第1反射镜单元32、第2反射镜单元33、透镜单元34而被引导并成像于摄像元件35的受光面。摄像元件35对入射的光进行光电变换而输出预定的图像信号。从摄像元件35输出的图像信号通过A/D变换而被制作为图像数据。
由图像读取部30生成的图像数据被供给到图像处理部36。图像处理部36对由图像读取部30通过A/D变换制作出的图像数据实施黑点校正、抖动处理、压缩等公知的图像处理,储存到搭载于控制基板90的控制部100的RAM103(参照图6)。此外,图像数据不限定于从图像读取部30输出的数据,也可以是从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个人计算机、其它图像形成装置等外部装置接收到的数据。
纸张收纳部20配置于装置主体的下部,根据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的纸张S的尺寸、种类而设置多个。该纸张S通过供纸部21供纸而被送到输送部23,通过输送部23而被输送到作为转印位置的二次转印部60。另外,在纸张收纳部20的附近设置有手动进纸部22。从该手动进纸部22向转印位置送出由用户设置的、未收纳于纸张收纳部20的尺寸的纸张、具有标签的标签纸、OHP片材等特殊纸张。
输送部23设置于二次转印部60的下游侧,具备输送辊和设置于二次转印部60的附近的定位辊对71。定位辊对71由包括驱动辊71a和以压接到驱动辊71a的上侧的状态配置的从动辊71b的一对辊构成。另外,在驱动辊71a与从动辊71b之间构成的夹持部成为纸张S的输送路径。
从供纸部21供纸而被送到输送部23的纸张S通过输送辊以及定位辊对71而被输送到作为转印位置的二次转印部60。在能够在二次转印部60中进行调色剂像的转印的定时,定位辊对71将纸张S送出到二次转印部60。
在图像读取部30与纸张收纳部20之间,配置有图像形成部40和作为像承载体的中间转印带50。为了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像,图像形成部40具有4个图像形成单元40Y、40M、40C、40K。
图像形成单元40Y形成黄色的调色剂像,图像形成单元40M形成品红色的调色剂像。另外,图像形成单元40C形成青色的调色剂像,图像形成单元40K形成黑色的调色剂像。这4个图像形成单元40Y、40M、40C、40K分别具有同一结构。因此,在此说明形成黄色的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0Y。
图像形成单元40Y具有作为像承载体的鼓状的感光体(感光体鼓)41、配置于感光体41的周围的带电部42、曝光部43、显影部44以及清洁装置45。感光体41在未图示的驱动马达的驱动下旋转。带电部42通过对感光体41提供电荷而使感光体4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部43根据从原稿G读取出的图像数据或者从外部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对感光体41的表面进行曝光,从而在感光体41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部44使用包括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使在感光体4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调色剂是形成图像的颗粒。载体具有在显影部44内的与调色剂的混合中通过摩擦带电而对调色剂提供适当的电荷的功能、向与感光体41相对置的显影区域输送调色剂的功能、以及以使调色剂能够忠实地显影为感光体41上的静电潜像的方式形成显影电场的功能。该显影部44使黄色的调色剂附着到形成于感光体41的静电潜像。由此,在感光体41的表面形成黄色的调色剂像。
此外,图像形成单元40M的显影部44使品红色的调色剂附着到图像形成单元40M的感光体41。图像形成单元40C的显影部44使青色的调色剂附着到图像形成单元40C的感光体41。图像形成单元40K的显影部44使黑色的调色剂附着到图像形成单元40K的感光体41。
中间转印带50形成为带状,架设于包括转向辊201的多个辊。该中间转印带50在未图示的驱动马达的驱动下按照与感光体4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顺时针旋转。在中间转印带50的与各图像形成单元40Y、40M、40C、40K的感光体41相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一次转印部51。
一次转印部51通过对中间转印带50施加与调色剂相反的极性的电压,将附着于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另外,通过中间转印带50旋转,由4个图像形成单元40Y、40M、40C、40K形成的调色剂像被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由此,在中间转印带50上,通过黄色、品红、青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像叠合而形成彩色图像。
在将附着于作为像承载体的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之后,清洁装置45清洁感光体41的表面,具体而言去除残留于感光体41的表面的调色剂(残留调色剂)等残留物(附着物)。
在中间转印带50的附近、且输送部23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二次转印部60。该二次转印部60由包括张紧中间转印带50的转印上辊62和夹着中间转印带50按压到转印上辊62侧的转印下辊61的转印辊对构成。
二次转印部60利用转印下辊61将被定位辊对71夹持而由输送部23输送来的纸张S按压到中间转印带50侧。然后,二次转印部60在从输送部23送来的纸张S上转印在中间转印带50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彩色的调色剂像。
在将转印于作为像承载体的中间转印带50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S之后,清洁装置53清洁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具体而言去除残留于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的调色剂(残留调色剂)等残留物(附着物)。
在二次转印部60中的纸张S的排出侧,设置有定影部80。该定影部80对纸张S进行加压以及加热而使转印后的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S。定影部80例如包括一对定影部件即定影上辊81以及定影下辊82。定影上辊81以及定影下辊82以相互压接的状态配置,作为定影上辊81和定影下辊82的压接部而形成定影夹持部。
定影上辊8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部。利用来自该加热部的辐射热加热定影上辊81的辊部。然后,通过定影上辊81的辊部的热被传递到纸张S,纸张S上的调色剂像被定影。
纸张S以被二次转印部60转印有调色剂像的面(定影对象面)与定影上辊81相向的方式被输送而通过定影夹持部。因此,对通过定影夹持部的纸张S进行利用定影上辊81和定影下辊82的加压和利用定影上辊81的辊部的热的加热。
在定影部80的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下游,配置有切换门24。切换门24切换通过定影部80后的纸张S的输送路径。即,在进行向纸张S的单面的图像形成中的面朝上排纸的情况下,切换门24使纸张S直接前进。由此,利用一对排纸辊25对纸张S进行排纸。另外,在进行向纸张S的单面的图像形成中的面朝下排纸的情况下以及进行向纸张S的两面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切换门24将纸张S向下方引导。
在进行面朝下排纸的情况下,在由切换门24将纸张S引导到下方之后,由纸张反转输送部26反转纸张S的正反而向上方输送。由此,通过一对排纸辊25对反转正反后的纸张S进行排纸。在进行向纸张S的两面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在由切换门24将纸张S引导到下方之后,由纸张反转输送部26反转纸张S的正反。然后,将反转正反后的纸张S通过再供纸路径27再次送到转印位置。
在一对排纸辊25的下游侧,也可以配置有折叠纸张S、对纸张S进行装订处理等的后续处理装置。
[清洁装置的基本结构]
接下来,说明去除在像承载体上残留的调色剂等残留物的清洁装置。在此,举例为去除残留于作为像承载体的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的调色剂(残留调色剂)等的清洁装置53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清洁装置53具有清洁刮片54作为清洁部件。清洁刮片54在架设中间转印带50的多个辊之一(辊52)附近抵接到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去除残留于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的调色剂等残留物。
如图2所示,在使用清洁刮片54的清洁装置53中,有时由于清洁刮片54的剥落或者异物的夹入等而发生调色剂等残留物的挤过。另外,由于该挤过,在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沿着中间转印带50的移动方向即FD方向(副扫描方向)条纹状地发生污染。另外,特别是在剥落所引起的污染的情况下,因为只要不更换清洁刮片54,就会持续发生条纹状污染,所以在接受修理委托的检修人员到达而更换清洁部件之前的期间,生产停止。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检测部55,该检测部55能够遍及中间转印带50的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的整个区域,检测中间转印带50上的条纹状污染(残留调色剂像)。检测部55以与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相对置的状态设置于清洁刮片54的下游位置、更具体而言设置于清洁刮片54与转向辊201之间。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在后述控制部100(参照图6)的控制下,根据检测部55检测的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进行与FD方向(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控制。在此,“与FD方向(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意思是除了包括严格地正交的方向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实质上正交的方向的情况,容许在设计上或者制造上产生的各种偏差存在。
作为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能够例示条纹状污染的宽度、条纹状污染的条数以及多个污染之间的间隔等信息,但无需一定是这些所有信息。例如,在条纹状污染是1条情况下,作为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能够仅使用条纹状污染的宽度的信息。即,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是条纹状污染的宽度、条纹状污染的条数以及多个污染之间的间隔中的至少一个。
[中间转印带和清洁刮片的相对位置的调整机构]
接下来,说明在后述控制部100(参照图6)的控制下根据检测部55检测的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来调整与FD方向(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的、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调整机构。
作为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调整机构,考虑使中间转印带50相对清洁刮片54移动的机构和使清洁刮片54相对中间转印带50移动的机构。以下,将前者的机构设为调整机构200、将后者的机构设为调整机构300来说明各机构的具体结构。作为这些调整机构200、300,能够例示转向机构。
(使中间转印带相对清洁刮片移动的调整机构)
图3是示出使中间转印带50相对清洁刮片54移动的调整机构2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侧视图,图4是示出该调整机构2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侧视图。
如图3以及图4所示,使中间转印带50相对清洁刮片54移动的调整机构200例如由具备转向辊201、臂202、弹簧部件203、偏心凸轮204、支承部205以及连结部206等的转向机构构成。
转向辊201被设置为抵接到中间转印带50的内侧的表面。在该转向辊201中,轴部201a的轴向的一端部被支承部205支承。支承部205经由连结部206与臂202的上端部连结。连结部206被安装为能够相对臂202在其长边方向上滑动。该连结部206的前端部固定有支承部205。
另外,连结部206被未图示的施力部件向图3以及图4中的上方施力,其结果,固定于连结部206的支承部205以及转向辊201向上方被施力。由此,转向辊201被按压到中间转印带50的内侧的表面,其结果,中间转印带50被赋予了张力。
臂202的下端部连接有弹簧部件203。弹簧部件203在接近可旋转地设置于相邻的位置的偏心凸轮204的方向上对臂202进行施力。由此,成为臂202的下端部被按压到偏心凸轮204的凸轮面的状态。偏心凸轮204依照后述控制部100(参照图6)的指示在图6所示的驱动马达207的驱动下沿正方向或者反方向旋转预定的旋转量。
偏心凸轮204沿正方向或者反方向旋转预定的旋转量,从而处于被按压到该偏心凸轮204的凸轮面的状态的臂202以支点202a为中心沿图3所示的箭头a1方向转动。由此,连结于臂202的上端部的连结部206以及支承部205移动,转向辊201的轴向的一端部沿图3所示的箭头a2方向转动。
另外,在转向辊201的轴向的另一端部(相对图3的纸面里侧的端部),未设置臂202、弹簧部件203、偏心凸轮204、支承部205以及连结部206等。由此,转向辊201构成为能够以轴向的另一端部为支点而变更倾斜。
上述结构的调整机构200依照控制部100的指示在图6所示的驱动马达207的驱动下使偏心凸轮204沿正方向或者反方向旋转,由此能够进行中间转印带50相对清洁刮片54的在主扫描方向(与FD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调整。更具体而言,控制部100根据检测部55检测的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使偏心凸轮204旋转而使臂202的上端部移动,由此能够控制主扫描方向上的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
另外,包括转向机构的上述结构的调整机构200能够用于校正中间转印带50的旋转位置的宽度方向的偏离。其中,在通过调整机构200使中间转印带50靠向(转向)一个方向的动作中,在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时,优选使中间转印带50在与转向的方向相符的移动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将中间转印带50的过靠所引起的中间转印带50的破损等问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使清洁刮片相对中间转印带移动的调整机构)
图5是示出使清洁刮片54相对中间转印带50移动的调整机构3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侧视图。
如图5所示,使清洁刮片54相对中间转印带50移动的调整机构300例如由具备齿条(rack gear)301、行星齿轮(pinion gear)302以及驱动马达303等的转向机构构成。
齿条301安装于安装有清洁刮片54的清洁装置壳体56。行星齿轮302以与齿条301咬合的状态安装于驱动马达303的旋转轴303a。驱动马达303在后述控制部100的控制下使行星齿轮302沿正方向或者反方向旋转。
上述结构的调整机构300依照控制部100的指示在驱动马达303的驱动下使行星齿轮302沿正方向或者反方向旋转,由此能够进行清洁刮片54相对中间转印带50的在主扫描方向(与FD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调整。更具体而言,控制部100根据检测部55检测的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使行星齿轮302旋转而使齿条301移动,由此能够控制主扫描方向上的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
[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6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6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控制部100。该控制部100构成于图1所示的控制基板90上。
控制部100例如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1、用于存储CPU101执行的程序等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2、以及被用作CPU101的作业区域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3。此外,作为ROM102,例如能够使用可电擦除的可编程ROM。
控制部100分别经由系统总线140与图像读取部30、图像处理部36、图像形成部40、检测部55、驱动马达207(或303)、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110、操作显示部120以及通信部130连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
具体而言,控制部100驱动控制图像形成部40以形成图像浓度控制用的调色剂像或者图像形成用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另外,控制部100驱动控制图1所示的二次转印部60以将中间转印带50承载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纸张S。进而,控制部100驱动控制图1所示的定影部80以对纸张S进行加压以及加热而使调色剂像定影到纸张S。
HDD110存储由图像读取部30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存储已输出的图像数据等。操作显示部120是由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显示器构成的触摸面板。该操作显示部120显示针对用户的指示菜单、与获取到的图像数据有关的信息等。进而,操作显示部120具备多个键,具有作为受理基于用户的键操作的各种指示、字符、数字等数据的输入的输入部的作用。
通信部130经由通信线路160接收从作为外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PC(个人计算机)150发送的任务信息,将接收到的该任务信息经由系统总线140送到控制部100。任务信息包括要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和与该图像数据对应起来的要使用的纸张的种类以及张数等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外部装置应用PC150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作为外部装置,例如能够应用传真装置等其它各种装置。
图像读取部30光学地读取原稿图像而变换为电信号。例如,在读取彩色原稿的情况下,生成具有在每个像素中RGB各10比特的灰度的亮度信息的图像数据。由图像读取部30生成的图像数据、从作为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外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PC150发送的图像数据被送到图像处理部36。
图像处理部36根据需要而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黑点校正、图像浓度调整、图像压缩等图像处理。图像形成部40接收由图像处理部36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根据该图像数据在纸张S上形成图像。
检测部55检测在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沿着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的移动方向发生的条纹状污染。更具体而言,检测部55检测条纹状污染的宽度、条数、多个污染之间的间隔等信息,作为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
驱动马达207(或者303)是在基于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的控制部100的控制下调整与FD方向(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的、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调整机构的驱动源。即,驱动马达207在图3以及图4所示的调整机构200中驱动偏心凸轮204,由此进行中间转印带50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另外,驱动马达303在图5所示的调整机构300中驱动行星齿轮302,由此进行清洁刮片54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调整。
以下,说明用于通过检测部55检测条纹状污染并在基于其检测结果的控制部100的控制下控制主扫描方向上的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控制主扫描方向上的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基本结构示例。图7是示出实施例1的基本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执行该基本处理。
控制部100首先判断检测部55是否检测到中间转印带50上的残留调色剂等所引起的条纹状污染(步骤S11),如果检测到条纹状污染(S11的“是”),则根据其检测结果获取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步骤S12)。作为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能够例示条纹状污染的宽度、条数、多个污染之间的间隔等。
接下来,控制部100在检测部55检测到条纹状污染的定时使感光体41以及二次转印部60从中间转印带50离开而停止图像形成(步骤S13)。接下来,控制部100判断向中间转印带50转印后的残留调色剂像(以下记述为“转印残留调色剂像”)的后端位置是否通过了清洁刮片54(步骤S14)。
接下来,控制部100根据在步骤S12中获取到的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变更与FD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步骤S15)。此时,以控制量(移动量)成为条纹状污染的宽度以上且不与多个污染之间的间隔相符的方式,进行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调整。该相对位置调整能够在调整机构200或调整机构300或者这双方的驱动下执行。
接下来,控制部100判断中间转印带50上的条纹状污染的后端位置是否通过了最下游的感光体41(本例中是图像形成单元40K的感光体41)的夹持部(步骤S16)。即,将从中间转印带50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像的后端位置通过了清洁刮片54的定时至条纹状污染的后端位置通过最下游的感光体41的夹持部的定时设为纸张间隔(paper interval),进行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控制。
在此,关于转印残留调色剂像的后端位置、条纹状污染的后端位置,例如能够根据要形成的图像的信息以及中间转印带50的移动速度等求出。另外,“纸张间隔”是指,在中间转印带50上以纸张S为单位形成的图像之间的区域。
接下来,控制部100如果判断为条纹状污染的后端位置通过了最下游的感光体41的夹持部,则再次开始图像形成(步骤S17),结束用于控制主扫描方向上的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一连串的处理。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控制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污染条纹状地挤过的清洁刮片54的挤过部位的在与FD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发生变化。另外,清洁刮片54的挤过部位以外的部位位于条纹状地发生的污染的区域。由此,能够利用清洁刮片54的挤过部位以外的部位可靠地清洁条纹状污染。
因此,在检测部55检测到中间转印带50上的残留调色剂等所引起的条纹状污染时,能够通过将其检测结果例如显示于操作显示部120(参照图6)来对用户告知发生清洁刮片54的剥落或者异物的夹入等故障。响应于该告知,用户对检修人员委托修理。
在此,在持续发生条纹状污染所引起的输出图像的质量劣化的情况下,在检测到该质量劣化之后,在接受修理委托的检修人员到达而更换清洁刮片54之前的期间,生产停止。相对于此,在检测到条纹状污染时控制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由此能够消除条纹状污染本身,因此无需在检修人员到达而更换清洁刮片54之前的期间停止生产而能够继续印刷。
此外,在条纹状污染的发生原因是由于清洁刮片54的剥落所引起的残留物的挤过的情况下,需要在检测部55检测到条纹状污染的阶段联络检修人员而更换清洁刮片54。相对于此,在条纹状污染的发生原因是与异物的夹入相伴的残留物的挤过的情况下,有时通过继续印刷而消除异物的夹入。因此,还能够并非采用在检测部55检测到一次条纹状污染的时间点就告知污染的发生的方式,而是采用在检测部55检测到预定的次数的时间点才告知污染的发生的方式。
图8示意地示出基于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控制的清洁影像。在此,举例为由于清洁刮片54的剥落所引起的挤过而在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发生条纹状污染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图8的A示出在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条纹状地例如1条残留调色剂像发生为污染的状态。在中间转印带50的清洁刮片54的上游侧,残留有转印后的调色剂(转印残留调色剂像),清洁刮片54本应通过去除该转印后的残留调色剂来清洁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但是,由于清洁刮片54的剥落所引起的挤过,产生条纹状的残留调色剂像。
图8的B示出转印残留调色剂像的后端位置通过清洁刮片54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中间转印带50的清洁刮片54的下游侧,条纹状的残留调色剂像发生为污染。图8的C示出变更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后的状态。
在本例的情况下,污染是1条残留调色剂像。因此,检测部55检测1条残留调色剂像的宽度w的信息作为与污染有关的信息。然后,控制部100根据条纹状的残留调色剂像的宽度w的信息计算该宽度w以上的控制量(移动量),变更(控制)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
从图8的C可知,通过以条纹状的残留调色剂像的宽度以上的控制量来变更相对位置,清洁刮片54的剥落所引起的挤过部位以外的部位位于条纹状地发生的残留调色剂像的区域。由此,能够利用清洁刮片54的挤过部位以外的部位可靠地清洁条纹状的残留调色剂像。
此外,因为从中间转印带50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像的后端位置通过清洁刮片54的定时起进行相对位置的控制,所以在变更相对位置之后不会由于清洁刮片54的剥落所引起的挤过而新发生污染。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举例为作为污染而发生1条条纹状的残留调色剂像的情况,但如图9所示,还有作为污染而例如发生3条条纹状的残留调色剂像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由检测部55获取条纹状的残留调色剂像的条数n以及多个残留调色剂像之间的间隔(距离)d的信息来作为与污染有关的信息。
具体而言,在图9中,为便于说明,将3条条纹状的残留调色剂像从图的左侧起设为条纹A、条纹B、条纹C,此时条纹的条数n=3条、条纹A-B之间的间隔d1=○○mm、条纹A-C之间的间隔d2=△△mm,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取与污染有关的信息。然后,控制部100根据这些获取信息以使清洁刮片54的剥落的部位不位于残留调色剂像的区域的方式计算移动量,变更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
(控制示例1)
但是,变更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便会助长清洁刮片54的剥落、清洁刮片54的摩耗等。因此,作为控制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时的控制量,优选设定必要最小限度的移动量。在此,“必要最小限度的移动量”是指,在清洁刮片54的成为条纹状污染的发生原因的部位(例如剥落的部位)不位于残留调色剂像的区域的范围内最小的移动量。
图10示出一个具体示例。在该具体示例中,例示了作为条纹状污染的残留调色剂像是2条、残留调色剂像的宽度w是1mm、2条残留调色剂像之间的间隔d是4mm的情况。在该具体示例的情况下,优选以在剥落的部位不位于残留调色剂像的区域的范围内最小的1.1mm的方式设定变更量。这样,通过以在剥落的部位不位于残留调色剂像的区域的范围内最小的方式设定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控制量(移动量),能够在将清洁刮片54的损伤抑制为最小限度的同时继续生产(印刷)。
(控制示例2)
另外,在进行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控制的纸张间隔中,还能够进行将中间转印带50的移动速度(驱动速度)设定得比通常的印刷时更快的控制。由此,能够缩短作为纸张间隔的停工时间,所以能够抑制生产率的降低。
例如,为了在通常的印刷时以460mm/秒驱动的中间转印带50的驱动部(中间转印带50的长度=1000mm)中实现本发明的控制,需要将中间转印带50额外地驱动最低1周量,所以需要追加稍多于2秒钟的纸张间隔。因此,通过仅在纸张间隔的期间将速度设定为例如690mm/秒,能够将停工时间缩短大致0.7秒左右,所以能够抑制生产率的降低。
(控制示例3)
另外,还能够进行如下控制:在进行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控制的定时,例如以增大陷入量的方式提高(增强)清洁刮片54对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的抵接压力。
作为需要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控制的定时,例如设想耐久末期等清洁刮片54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劣化的状态。因此,在使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变化的定时(地方),提高清洁刮片54相对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的抵接压力。由此,能够可靠地实施条纹状的残留调色剂像的清洁。
另外,关于提高一次后的抵接压力,也可以不返回到原来的抵接压力而直接在提高了抵接压力的状态下工作。由此,能够提高针对耐久末期的清洁刮片54的摩耗幅度增加所导致的微小的挤过等的清洁性,所以能够减少在更换清洁刮片54之前的图像不良的发生率。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获取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的检测部55的结构的具体示例。以下,关于检测部55,举例为2个结构示例并具体地说明为结构示例1以及结构示例2。
(结构示例1)
图11是关于实施例2的结构示例1的检测部55的说明图。如图11所示,结构示例1的检测部55构成为由在清洁刮片54的下游与中间转印带50相对置配置的例如反射式的1个检测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构成,安装于未图示的移动机构,在与FD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扫描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
另外,结构示例1的检测部55通过在中间转印带50的驱动中始终在主扫描方向上持续扫描来检测(获取)与污染有关的信息。具体而言,结构示例1的检测部55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值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检测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在后描述关于预定的阈值的设定。
此外,在本结构示例1中,作为检测部55使用1个检测传感器,但还能够构成为在主扫描方向上设置多个光学传感器,对各检测传感器分割扫描范围。这样,通过对多个检测传感器分割扫描范围,能够提高与污染有关的信息的检测精度。作为检测传感器,能够使用公知的光学传感器。
(结构示例2)
图12是关于实施例2的结构示例2的检测部55的说明图。如图12所示,结构示例2的检测部55构成为由在清洁刮片54的下游处多个检测传感器在主扫描方向上线状地且与中间转印带50相对置配置的线传感器构成。另外,结构示例2的检测部55在各检测传感器的输出值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检测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
此外,实施例2的结构示例1以及结构示例2的检测部55虽然在中间转印带50上检测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还能够对输出的图像在后续处理的工序中实施基于检测部55的检测来进行输出图像上的条纹状污染的检测。
在此,说明在由扫描式的检测传感器构成的结构示例1的检测部55的情况下的、检测与污染有关的信息的预定的阈值的设定。在中间转印带50上进行了与条纹状污染有关的信息的检测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根据可识别的条纹状污染的浓度(传感器输出)、污染的宽度等信息,预先针对传感器输出将预定的阈值预先设定为第1阈值。另外,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值超过第1阈值的情况下,检测到条纹状污染的存在,进行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控制。这样,通过仅在预计为在实际图像上发生问题的情况下实施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控制,能够抑制生产率的降低。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具备存积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存积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图14示出废调色剂存积部的周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如图14所示,废调色剂存积部400设置于中间转印带50的清洁刮片54的上游。废调色剂存积部400具备废调色剂旋桨401、调色剂存积辊402、存积PET403以及存积PET支承金属板404。存积PET403的一端部被存积PET支承金属板404支承,另一端部抵接到调色剂存积辊402,从而在清洁刮片54的上游存积废调色剂。
根据具备这种废调色剂存积部400的图像形成装置1,在控制部100(参照图6)的控制下控制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时,优选在将废调色剂全部排出之后实施控制。由此,能够抑制清洁刮片54的剥落等所引起的废调色剂的挤过的发生。
关于废调色剂的排出,例如能够通过在未图示的驱动部的驱动下使存积PET403的另一端部离开调色剂存积辊402而提高调色剂存积辊402以及废调色剂旋桨401的旋转速度来实现。在控制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模式中,使存积PET403的另一端部始终离开调色剂存积辊402,从而以后废调色剂不滞留于废调色剂存积部400。
[实施例4]
实施例4是多台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经由网络连接而成的图像形成系统的例子。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概略的框图。
本图像形成系统构成为多台例如3台图像形成装置1_1、1_2、1_3和1台服务器3经由网络4连接。在此,图像形成装置1_1、1_2、1_3以及服务器3相对网络4的连接方式没有特别限定,既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
3台图像形成装置1_1、1_2、1_3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同样地具备具有清洁刮片54的清洁装置53。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_1、1_2、1_3构成为具备检测在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发生的条纹状污染超过第1阈值的检测部55,根据该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来控制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
服务器3例如具备由公知的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500,其具有CPU501、存储CPU501执行的程序等的ROM502以及被用作CPU的作业区域的RAM503,在该控制部500的控制下统一管理3台图像形成装置1_1、1_2、1_3。特别地,服务器3对3台图像形成装置1_1、1_2、1_3分别监视条纹状污染的发生,控制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
以下,使用图16的流程图,说明服务器3执行的具体处理的一个例子。图16是示出服务器3执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控制部500(更具体而言是CPU501)的控制下执行该处理。
控制部500检查3台图像形成装置1_1、1_2、1_3的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监视在任意1台图像形成装置中条纹状污染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第1阈值(步骤S21)。然后,在条纹状污染超过第1阈值的情况下(S21的“是”),控制部500根据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对该1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控制(步骤S22)。
接下来,控制部500对除了条纹状污染超过第1阈值的1台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它图像形成装置)设定比第1阈值小的第2阈值(步骤S23)。接下来,控制部500检查在1台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条纹状污染是否超过第2阈值(步骤S24)。然后,在存在超过第2阈值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S24的“是”),控制部500对该其它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中间转印带50和清洁刮片54的相对位置的控制(步骤S25)。
如上所述,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被网络化设置而成的系统环境下,当在1台图像形成装置中超过第1阈值的情况下,对该1台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设定比第1阈值小的第2阈值,由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被网络化设置的环境下,可以认为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清洁刮片54的经时劣化所伴随的剥落等故障通常大致在相同的时期先后发生。然而,即使在某1台图像形成装置中超过第1阈值的时间点对检修人员委托修理而执行了清洁刮片54的更换,不久之后在其它图像形成装置中发生同样故障的可能性也高,在该情况下不得不对检修人员重新委托修理。
相对于此,如本实施例那样,将除了发生故障的1台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阈值变更为比第1阈值小的第2阈值,从而能够在早期发现有可能不久之后发生同样故障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情况下,优选能够在与检测到某1台图像形成装置超过第1阈值的时期相同的时期发现。由此,与固定为第1阈值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在超过第1阈值时对检修人员委托修理的频度,换言之无需为了修理而对检修人员频繁地委托修理。
此外,在条纹状污染超过第1阈值、第2阈值而进入到位置变更控制时,在对检修人员委托保养时,在操作显示部120中显示预定的内容。此时,预计还有在第2阈值时无需保养的情况,能够使在第2阈值处进入到位置变更控制的情况下的显示内容与在第1阈值处进入到位置变更控制的情况下的显示内容不同。
(控制程序)
上述的在控制部500的控制下执行的一连串的处理、即步骤S21~步骤S25的各处理能够通过针对由作为计算机的一个例子的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500的CPU501的程序的命令来执行。关于使CPU501执行该一连串的处理的控制程序(本发明的控制程序),考虑预先安装于控制部500的ROM502。但是,不限于此,既能够通过基于有线、无线的通信手段来提供,也能够储存到计算机可读取的IC卡、USB存储器等存储介质来提供。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1_1、1_2、1_3以及服务器3经由网络4连接而成的系统环境下,使服务器3具有对图像形成装置1_1、1_2、1_3分别监视条纹状污染而从第1阈值变更为第2阈值的功能,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使多个图像形成装置1_1、1_2、1_3具有上述功能。
[变形示例]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记载的范围。即,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或者改良,加上这样的变更或者改良后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为去除残留于作为像承载体的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的调色剂的清洁装置53而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对去除残留于作为像承载体的感光体41的表面的调色剂的清洁装置45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举例为复印机,但不限于该应用示例。即,本发明除了对复印机应用以外,还能够对打印机装置、传真装置、印刷机、多功能一体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所有图像形成装置应用。

Claims (3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清洁装置,具有抵接到像承载体的表面而清洁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的清洁部件;
检测部,检测与在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沿着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发生的污染有关的信息;
调整机构,调整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述检测部检测的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驱动所述调整机构,控制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是所述污染的宽度、所述污染的条数以及多个所述污染之间的间隔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计算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的相对位置的控制量,根据该控制量驱动所述调整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量被设定为在所述清洁部件的成为所述污染的发生原因的部位不位于所述污染的区域的范围内最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具有1个以上的传感器,该检测部通过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扫描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来检测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感器的输出值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检测部检测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由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线状地配置有多个传感器的线传感器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机构由调整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的相对位置的转向机构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像承载体是中间转印带时,将从向所述中间转印带转印后的残留调色剂像的后端位置通过了所述清洁部件的定时至所述污染的后端位置通过最下游的感光体的夹持部的定时设为纸张间隔,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纸张间隔中进行所述相对位置的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纸张间隔中提高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实施了所述相对位置的控制的定时,增强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的抵接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像承载体是中间转印带并且在所述清洁部件的上游具有存积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存积部时,
所述控制部在实施所述相对位置的控制之前,排出所述废调色剂存积部的存积调色剂。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抵接到像承载体的表面而清洁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的清洁部件的清洁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检测与在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沿着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发生的污染有关的信息,
根据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控制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是所述污染的宽度、所述污染的条数以及多个所述污染之间的间隔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的工序中,根据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计算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的相对位置的控制量,根据该控制量控制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量被设定为在所述清洁部件的成为所述污染的发生原因的部位不位于所述污染的区域的范围内最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的工序中,利用1个以上的传感器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扫描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从而检测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的工序中,在所述传感器的输出值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检测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的工序中,利用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线状地配置有多个传感器的线传感器进行检测。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整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的相对位置的转向机构,控制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像承载体是中间转印带时,将从向所述中间转印带转印后的残留调色剂像的后端位置通过了所述清洁部件的定时至所述污染的后端位置通过最下游的感光体的夹持部的定时设为纸张间隔,
在所述控制的工序中,在所述纸张间隔中进行所述相对位置的控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的工序中,在所述纸张间隔中提高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的工序中,在实施了所述相对位置的控制的定时,增强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的抵接压力。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像承载体是中间转印带并且在所述清洁部件的上游具有存积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存积部时,
在所述控制的工序中,在实施所述相对位置的控制之前,排出所述废调色剂存积部的存积调色剂。
25.一种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多台图像形成装置经由网络连接而成的图像形成系统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抵接到像承载体的表面而清洁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的清洁部件的清洁装置,检测与在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沿着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发生的污染有关的信息超过第1阈值的情况,根据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来控制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所述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
针对多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各台图像形成装置,监视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超过所述第1阈值的情况;
当在所述多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1台图像形成装置中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超过所述第1阈值时,对除了所述1台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设定比所述第1阈值小的第2阈值;以及
在除了所述1台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超过所述第2阈值时,控制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的相对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是所述污染的宽度、所述污染的条数以及多个所述污染之间的间隔中的至少一个。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的工序中,根据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计算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的相对位置的控制量,根据该控制量控制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量被设定为在所述清洁部件的成为所述污染的发生原因的部位不位于所述污染的区域的范围内最小。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的工序中,利用1个以上的传感器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扫描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从而检测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的工序中,在所述传感器的输出值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检测与所述污染有关的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的工序中,利用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线状地配置有多个传感器的线传感器进行检测。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整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的相对位置的转向机构,控制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在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像承载体是中间转印带时,将从向所述中间转印带转印后的残留调色剂像的后端位置通过了所述清洁部件的定时至所述污染的后端位置通过最下游的感光体的夹持部的定时设为纸张间隔,
在所述控制的工序中,在所述纸张间隔中进行所述相对位置的控制。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的工序中,在所述纸张间隔中提高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的工序中,在实施了所述相对位置的控制的定时,增强所述像承载体和所述清洁部件的抵接压力。
3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储存有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像承载体是中间转印带并且在所述清洁部件的上游具有存积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存积部时,
在所述控制的工序中,在实施所述相对位置的控制之前,排出所述废调色剂存积部的存积调色剂。
CN201810155952.9A 2017-03-01 2018-02-24 图像形成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储存有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85359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8030A JP6787184B2 (ja) 2017-03-01 2017-03-01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7-038030 2017-03-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5982A true CN108535982A (zh) 2018-09-14

Family

ID=63295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5952.9A Pending CN108535982A (zh) 2017-03-01 2018-02-24 图像形成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储存有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7446B1 (zh)
JP (1) JP6787184B2 (zh)
CN (1) CN1085359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4125A (zh) * 2020-07-13 2022-01-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存储有图像形成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69539B2 (ja) * 2018-11-29 2022-1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62029B2 (ja) * 2019-08-23 2023-10-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505235B2 (ja) * 2020-04-03 2024-06-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ベル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8181A (en) * 1980-09-26 1982-04-07 Ricoh Co Lt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intermittent coating device for drum coating agent
JPH04186385A (ja) * 1990-11-21 1992-07-0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用紙剥離爪駆動方法
US5249025A (en) * 1988-09-29 1993-09-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leaning means
JPH07319353A (ja) * 1994-05-20 1995-12-08 Fujitsu Ltd クリーナユニット及び像形成装置
US20040170450A1 (en) * 2003-02-28 2004-09-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904765A (zh) * 2005-07-25 2007-01-3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清洁单元和成像设备
CN101025605A (zh) * 2006-02-22 2007-08-2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35882A (zh) * 2006-08-31 2008-03-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保持元件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20249A (zh) * 2007-06-06 2008-12-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1493673A (zh) * 2007-06-15 2009-07-29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98917A (zh) * 2008-06-06 2009-12-09 株式会社理光 成像装置和处理卡盒
US20100196068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Xerox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machine blade engagement apparatus with blade cassette
CN102902188A (zh) * 2011-07-27 2013-01-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3576498A (zh) * 2012-07-19 2014-02-1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51B (zh) * 2010-11-04 2016-04-0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清洁器、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清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4904A (en) * 1992-07-17 1993-11-23 Xerox Corporation High reliability blade cleaner system
JP2008122466A (ja) 2006-11-08 2008-05-29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8181A (en) * 1980-09-26 1982-04-07 Ricoh Co Lt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intermittent coating device for drum coating agent
US5249025A (en) * 1988-09-29 1993-09-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leaning means
JPH04186385A (ja) * 1990-11-21 1992-07-0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用紙剥離爪駆動方法
JPH07319353A (ja) * 1994-05-20 1995-12-08 Fujitsu Ltd クリーナユニット及び像形成装置
US20040170450A1 (en) * 2003-02-28 2004-09-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904765A (zh) * 2005-07-25 2007-01-3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清洁单元和成像设备
CN101025605A (zh) * 2006-02-22 2007-08-2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35882A (zh) * 2006-08-31 2008-03-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保持元件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20249A (zh) * 2007-06-06 2008-12-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1493673A (zh) * 2007-06-15 2009-07-29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98917A (zh) * 2008-06-06 2009-12-09 株式会社理光 成像装置和处理卡盒
US20100196068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Xerox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machine blade engagement apparatus with blade cassette
CN102467051B (zh) * 2010-11-04 2016-04-0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清洁器、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清洁装置
CN102902188A (zh) * 2011-07-27 2013-01-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3576498A (zh) * 2012-07-19 2014-02-1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4125A (zh) * 2020-07-13 2022-01-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存储有图像形成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CN113934125B (zh) * 2020-07-13 2023-11-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存储有图像形成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67446B1 (en) 2018-09-04
JP6787184B2 (ja) 2020-11-18
JP2018146605A (ja) 2018-09-20
US20180253035A1 (en) 2018-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5982A (zh) 图像形成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储存有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CN100468216C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3135422A (zh) 图像加热装置
US1018526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method for cleaning blade
CN209356854U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665507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7714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88531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9116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2014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983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053372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JP706978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767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869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194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3751257A1 (en) Image clarity evalua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2019115991A (ja) 画像検査装置および画像検査装置の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932953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built-in cleaning mechanism
JP706127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47408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9510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557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階調補正方法
JP2001134141A (ja) 受光体ベルトに張力を付与する装置
CN11254052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