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20928A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20928A
CN108520928A CN201810413928.0A CN201810413928A CN108520928A CN 108520928 A CN108520928 A CN 108520928A CN 201810413928 A CN201810413928 A CN 201810413928A CN 108520928 A CN108520928 A CN 108520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re
plate
end plate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139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成广
井涛
单长征
王小龙
盛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ride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ride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ride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ride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139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209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20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09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电池模组包括电芯、上盖、中间端板、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个端板分别与两个侧板焊接并形成一上下敞口的壳体,中间端板分别焊接在两个侧板上并将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安装腔,每个安装腔内均安装有若干电芯,上盖安装在壳体上端。本发明整体安装结构采用中间端板、端板和侧板连接而成,使电池模组容纳电芯的数量增加,甚至相当于两个甚至更多独立模组的电芯数量,相较于两个或多个独立模组,在长度方向上减小了尺寸,增加了模组长度,占用空间小,提高了模组统一性,节省了电池内部空间,模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整个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能量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的纯电动汽车日益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到纯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和达到预定的电压与容量,需要将多个锂离子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组成动力电池模组。动力电池模组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振动和冲击,为了保证模组可靠性和安全性,模组的成组方式以及与电池箱体总成的固定方式尤其重要;另外,由于纯电动汽车中给模组预留的安装空间较小且形状不规则,设计开发一种通用性和互换性高,能够方便扩展、组装的动力电池模组很有必要。
而且传统的动力电池模组还具有以下缺陷:
(1)传统动力电池模组由于结构限制,难以做到较长尺寸,导致电池包内模组不统一,给电池包水冷系统与线束设计带来较大困难;另外使用较多的模组不但会占用更多的电池包有限的空间,也会使用较多的模组物料,提高成本。
(2)传统动力电池模组中多采用板式或上下支架式的成组方式,由于结构限制,模组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较差;另外,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螺栓连接中各个螺栓的受力无法完全达到均匀一致,部分螺栓可能提前疲劳断裂,模组安全性也不能得到保障。
(3)传统动力电池模组中通过螺丝将电连接件和电池连接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因振动和热胀冷缩会导致连接强度和结构受到影响,从而带来连接电阻变大,导致连接处温度升高的问题,进而带来系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安装空间小、尺寸大等,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芯、上盖、至少一个中间端板、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个所述端板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焊接并形成一上下敞口的壳体,至少一个所述中间端板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侧板上并将所述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安装腔,每个所述安装腔内均安装有若干所述电芯,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整体安装结构采用中间端板、端板和侧板连接而成,使电池模组容纳电芯的数量增加,甚至相当于两个甚至更多独立模组的电芯数量,相较于两个或多个独立模组,在长度方向上减小了尺寸,增加了模组长度,占用空间小,提高了模组统一性,节省了电池内部空间,模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整个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容量;而且用到的部件也减少,达到了减重的效果;另外,中间端板的设置也增加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多处焊接设置也极大的增强了模组的机械结构强度,提高了模组的耐振性和耐冲击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相邻所述电芯之间、所述电芯与所述端板之间以及所述电芯与所述中间端板之间均安装有对所述电芯四周进行限位的限位框体,所述限位框体上端伸出所述壳体并与所述上盖边缘卡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电芯一侧设置限位框体,可实现对电芯上下左右方向的限位,使整个模组结构更加稳固;而且也方便对上盖的卡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限位框体包括方形结构件,所述方形结构件上端的两个角上分别连接有一个与所述上盖边缘卡接的弹性扣,所述方形结构件下端的两个角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支撑所述电芯底部的支撑板;所述方形结构件压接在相邻所述电芯之间或所述电芯与所述端板之间或所述电芯与所述中间端板之间,所述弹性扣位于所述电芯上端的外侧并压接在对应的电芯边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弹性扣、支撑板和方形结构件,一方面实现了电芯之间以及电芯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独立设置,另一方面弹性扣实现对电芯进行限位的同时,也能够对上盖进行卡接,弹性件一件多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牢固。
进一步,所述弹性扣呈长条形并与所述方形结构件垂直布置;
所述弹性扣上端向远离所述方形结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一卡扣,所述上盖的两侧边缘分别向下延伸并翻折形成一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配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弹性扣与上盖的卡接配合结构隐藏在上盖内,整体结构更加美观,卡接效果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呈长条形并与所述方形结构件垂直布置,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方形结构件的一条长边上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一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上端向外凸起形成一第一限位台,所述弹性扣下端向远离所述方形结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二限位台;所述侧板的下端压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台的上表面上,所述侧板的上端抵接在所述第二限位台的下表面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竖直板和弹性扣上分别形成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使侧板上端抵接在第二限位台上,下端压接在第一限位台上,可实现的模组侧板的上下限位,能根据不同的容量和电压要求灵活的组装所需要的电池模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强,同时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方形结构件为方形框或方形板,所述方形板安装在电芯与所述端板之间且所述方形板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面中部预留有膨胀槽;所述方形框安装在相邻两个电芯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方形框或方形板,在电芯与端板之间设置方形板,在电芯之间设置方形框,使得每个电芯都留有一定的膨胀槽,为电芯温度升高后膨胀预留了空间,提高了模组整体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还包括高压出线底座,所述高压出线底座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所述端板的上端;位于电池模组两端的两个电芯各通过一模组输出电连接件与一个所述高压出线底座连接,相邻所述电芯的极柱之间通过模组电连接件串联或并联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端板的上端采用榫卯结构安装一高压出线底座,连接方便可靠。
进一步,所述高压出线底座包括防护盖、底座本体和榫头,所述防护盖卡接在所述底座本体上端并与所述底座本体上端之间预留出一连接间隙,所述模组输出电连接件插接在所述连接间隙中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座本体上;
所述榫头连接在所述底座本体下端,所述榫头呈下端敞口的三角形筒状结构,所述榫头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两条与其轴向平行布置的长条形开口,且该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长条形开口延伸至所述榫头的底端,所述限位凸起位于两条所述长条形开口之间且当所述高压出线底座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端板上时与所述端板适配卡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底座本体上端设置防护盖,可以对内部的电连接起到很好的绝缘保护作用,在榫头上设置限位凸起和长条形开口,可对榫卯结构起到稳定卡接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模组输出电连接件的表面镀有一层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模组输出电连接件的表面镀一层镍,导电效果好。
进一步,相邻所述电芯之间、所述电芯与所述端板之间以及所述电芯与所述中间端板之间均设置有电芯隔热毡;所述电芯的极柱上安装有极柱保护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电芯隔热毡和极柱保护盖,防止电芯之间的热传递而影响电芯的整体使用效果;也对极柱起到了良好的绝缘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端板的上端面上预留有连接电池箱体内梁的模组固定孔和用于安装二层模组托盘的立柱安装孔;
所述端板的上端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高压出线底座的第一连接卯眼以及用于避重的第一避重孔;
所述端板前后两端的外侧分别开设有用于焊接侧板的凹槽,所述侧板两端弯折后通过激光侧缝焊焊接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端板的下端中部预留有用于水冷系统穿过的缺口;
所述端板靠近电芯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方形结构件的第二连接卯眼,所述端板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扎线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端板上设置模组固定孔和立柱安装孔,方便端板与电池箱体内梁的连接固定以及与托盘的连接固定;在端板上端面上形成第一连接卯眼,方便与高压出线底座的连接固定;避重孔的设置可起到整体的避重效果。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汽车本体以及为所述汽车本体提供动力的如上述的电池模组。
本发明的电动汽车,采用的电池模组整体安装结构采用中间端板、端板和侧板连接而成,使电池模组容纳电芯的数量增加,甚至相当于两个甚至更多独立模组的电芯数量,相较于两个或多个独立模组,本发明在长度方向上减小了尺寸,增加了模组长度,占用空间小,提高了模组统一性,节省了电池内部空间,模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整个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容量;而且用到的部件也减少,达到了减重的效果;另外,中间端板的设置也增加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多处焊接设置也极大的增强了模组的机械结构强度,提高了模组的耐振性和耐冲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限位框体与电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限位框体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框体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限位框体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端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端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高压出线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电芯;200、上盖;201、第二卡扣;
300、端板;301、模组固定孔;302、立柱安装孔;303、第一连接卯眼;304、第一避重孔;305、凹槽;306、缺口;307、第二连接卯眼;308、扎线孔;309、第一螺栓;310、第二螺栓;
400、中间端板;
500、限位框体;501、方形结构件;502、弹性扣;503、支撑板;504竖直板;505、第一卡扣;506、第一限位台;507、第二限位台;508、连接榫头;509、第二避重孔;510、膨胀槽;
600、侧板;
700、高压出线底座;701、防护盖;702、底座本体;703、榫头;704、连接间隙;705、长条形开口;706、限位凸起;707、模组输出电连接件;708、模组电连接件;709、卡接臂;710、卡接凸起;
800、模组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芯100、上盖200、至少一个中间端板400、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300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600,两个所述端板300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600焊接并形成一上下敞口的壳体,至少一个所述中间端板400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侧板600上并将所述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安装腔,每个所述安装腔内均安装有若干所述电芯100,所述上盖200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端。其中,端板300和中间端板400的结构相同,中间端板400与端板300均平行布置。实际上,本实施例的侧板分别采用激光振镜焊与端板和中间端板焊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电芯100是依次排布成一排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芯100与中间端板400也是平行布置。
本实施例的整体安装结构采用中间端板、端板和侧板连接而成,使电池模组容纳电芯的数量增加,甚至相当于两个甚至更多独立模组的电芯数量,相较于两个或多个独立模组,本实施例在长度方向上减小了尺寸,增加了模组长度,占用空间小,提高了模组统一性,节省了电池内部空间,模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整个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容量;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一个电池模组相当于现有的两个或多个电池模组,这样用到的部件也减少,达到了减重的效果;另外,中间端板的设置也增加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多处焊接设置也极大的增强了模组的机械结构强度,提高了模组的耐振性和耐冲击性;而且本实施例还能够根据客户需求通过电连接件将电芯串联或并联连接成高电压、高容量的动力电池模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通用性和互换性强,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可在相邻所述电芯100之间、所述电芯100与所述端板300之间以及所述电芯100与所述中间端板400之间均安装对所述电芯100四周进行限位的限位框体500,所述限位框体500上端伸出所述壳体并与所述上盖200边缘卡接。本实施例在电芯一侧设置限位框体,可实现对电芯上下左右方向的限位,使整个模组结构更加稳固;而且也方便对上盖的卡接固定。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将相邻的电芯、电芯与端板、电芯与中间端板之间都隔开设置,而且对电芯的上下左右方向进行限位,防止电芯错位,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限位框体500包括方形结构件501,所述方形结构件501上端的两个角上分别连接有一个与所述上盖200边缘卡接的弹性扣502,所述方形结构件501下端的两个角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支撑所述电芯100底部的支撑板503;所述方形结构件501压接在相邻所述电芯100之间或所述电芯100与所述端板300之间或所述电芯100与所述中间端板400之间,所述弹性扣502位于所述电芯100上端的外侧并压接在对应的电芯100边沿上。弹性扣在电芯上方进行限位,支撑板在底部支撑电芯,通过设置弹性扣、支撑板和方形结构件,一方面实现了电芯之间以及电芯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独立设置,另一方面弹性扣实现对电芯进行限位的同时,也能够对上盖进行卡接,弹性件一件多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牢固。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形结构件500靠近四周边缘的位置上还设有第二避重孔509,有利于减轻整个电池模组的重量。所述方形结构件500为扁平方形结构。
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弹性扣502呈长条形并与所述方形结构件501垂直布置;所述弹性扣502上端向远离所述方形结构件501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一卡扣505,所述上盖200的两侧边缘分别向下延伸并翻折形成一第二卡扣201,所述上盖200覆设在所述电芯100上端并通过所述第二卡扣201与所述第一卡扣505卡接配合。在弹性扣与上盖的卡接配合结构隐藏在上盖内,整体结构更加美观,卡接效果更加稳定可靠。
具体的,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扣50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一体连接的第一竖直段、水平段和第二竖直段,第一竖直段位于电芯100的前侧或后侧,水平段位于所述电芯100的上方,第二竖直段位于水平段上方;第一卡扣505位于第二竖直段上且远离所述方形结构件501布置,第一限位台506位于第一竖直段上且远离所述方形结构件501布置。第一卡扣505与第一限位台506之间预留有安装间隙,用于上盖的安装卡接。
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支撑板503呈长条形并与所述方形结构件501垂直布置,所述支撑板503远离所述方形结构件501的一条长边上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一竖直板504,所述竖直板504的上端向外凸起形成一第一限位台506,所述弹性扣502下端向远离所述方形结构件501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二限位台507;所述侧板600的下端压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台506的上表面上,所述侧板600的上端抵接在所述第二限位台507的底面上。在竖直板504和弹性扣502上分别形成第一限位台506和第二限位台507,使侧板600上端抵接在第二限位台507上,下端压接在第一限位台506上,可实现的模组侧板的上下限位,能根据不同的容量和电压要求灵活的组装所需要的电池模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强,同时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如3所示,弹性扣502和竖直板504都是设置在电芯100的前后两侧,也就是说,方形结构件501在电芯100的左右方向上进行限位,支撑板503在电芯100的底部进行限位,弹性扣502的一部分在电芯100的上方进行限位,另一部分在电芯100的前后方向进行限位,竖直板504也在电芯100的前后方向进行限位。
如图1-图6所示,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方形结构件501为方形框或方形板,所述方形板安装在电芯100与所述端板300之间且所述方形板靠近所述电芯100的一侧面中部预留有膨胀槽510;所述方形框安装在相邻两个电芯100之间。采用方形框或方形板,在电芯与端板之间设置方形板,在电芯之间设置方形框,使得每个电芯都留有一定的膨胀槽,为电芯温度升高后膨胀预留了空间,提高了模组整体的安全性能。
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还包括高压出线底座700,所述高压出线底座700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所述端板300的上端;位于电池模组两端的两个电芯100各通过一模组输出电连接件707与一个所述高压出线底座700连接,相邻所述电芯100的极柱之间通过模组电连接件708串联或并联连接。在端板的上端采用榫卯结构安装一高压出线底座,连接方便可靠。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高压出线底座700包括防护盖701、底座本体702、榫头703,所述防护盖701卡接在所述底座本体702上端并与所述底座本体702上端之间预留出一连接间隙704,所述模组输出电连接件707插接在所述连接间隙704中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座本体702上;所述榫头703连接在所述底座本体702下端,所述榫头703呈下端敞口的三角形筒状结构,所述榫头703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两条与其轴向平行布置的长条形开口705,且该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706;所述长条形开口705延伸至所述榫头703的底端,所述限位凸起706位于两条所述长条形开口705之间且当所述高压出线底座700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端板300上时与所述端板300适配卡接。在底座本体上端设置防护盖,可以对内部的电连接起到很好的绝缘保护作用,在榫头上设置限位凸起和长条形开口,可对榫卯结构起到稳定卡接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护盖701两端分别垂直延伸形成两个卡接臂709,每个卡接臂709上均开设有卡接孔,底座本体702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两个卡接凸起710,防护盖701盖在底座本体702上且两个卡接臂709分别设置在底座本体702的两侧且两个卡接凸起710分别一一对应的卡接在两个卡接孔内。防护盖701与底座本体702之间预留有所述连接间隙704,底座本体702上还开设有螺纹孔,模组输出电连接件707一端插接在连接间隙704内且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螺纹孔内实现电芯的外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上盖200与电芯100的极柱之间还安装有模组托盘800,有利于电芯的固定。
本实施例的所述模组输出电连接件707的表面镀有一层镍。在模组输出电连接件的表面镀一层镍,导电效果好。
本实施例的相邻所述电芯100之间、所述电芯100与所述端板300之间以及所述电芯100与所述中间端板400之间均设置有电芯隔热毡;所述电芯100的极柱上安装有极柱保护盖。通过设置电芯隔热毡和极柱保护盖,防止电芯之间的热传递而影响电芯的整体使用效果;也对极柱起到了良好的绝缘保护作用。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端板300的上端面上预留有连接电池箱体内梁的模组固定孔301和用于安装二层模组托盘的立柱安装孔302;在端板300上设置模组固定孔301和立柱安装孔302,方便端板与电池箱体内梁的连接固定以及与托盘的连接固定;具体的,如图1所示,模组固定孔301通过第二螺栓310实现端板300与电池箱体内梁的固定,立柱安装孔302通过第一螺栓309实现端板300与二层模组托盘的连接固定。二层模组托盘也就是用于支撑在该电池模组上再设置的一个电池模组。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端板300的上端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高压出线底座700的第一连接卯眼303以及用于避重的第一避重孔304;在端板300上端面上形成第一连接卯眼303,高压出线底座700的榫头703连接在第一连接卯眼303中实现高压出线底座700与端板300上端面的连接,第一连接卯眼303实际上也是三角形的型腔,竖直开设在端板300的上端面上;而且端板300的上端面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一避重孔304,若干第一避重孔的形状各异,可以采用与第一连接卯眼形状相同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结构,总之,第一避重孔和第一连接卯眼都是开设在端板上端面上的型腔。第一连接卯眼的设置,方便与高压出线底座的连接固定;避重孔的设置可起到整体的避重效果。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端板300前后两端的外侧分别开设有用于焊接侧板600的凹槽305,凹槽305都呈竖直结构,所述侧板600两端弯折后通过激光侧缝焊焊接在所述凹槽305内;凹槽的设置,一方面方便侧板与端板的焊接,另一方面也使侧板与端板焊接后,表面能够平整。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端板300的下端中部预留有用于水冷系统穿过的缺口306,方便电池系统中水冷管道从端板下端穿过且不占用电池模组的空间。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端板300靠近电芯100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方形结构件501的第二连接卯眼307,所述端板300远离所述电芯100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扎线孔308。实际上,方形板上设置有连接榫头508,方形板与端板进行组装时,方形板上的连接榫头刚好能够插入在端板的第一连接卯眼中进行限位,这样在组装时就避免尺寸的偏差。本实施例的连接榫头和第一连接卯眼的个数均为两个以上。
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能够根据客户需求通过电连接件将电芯串联或并联连接成高电压、高容量的动力电池模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通用性和互换性强,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
实施例3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汽车本体以及为所述汽车本体提供动力的、如上述的电池模组。
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采用的电池模组整体安装结构采用中间端板、端板和侧板连接而成,使电池模组容纳电芯的数量增加,甚至相当于两个甚至更多独立模组的电芯数量,相较于两个或多个独立模组,本发明在长度方向上减小了尺寸,增加了模组长度,占用空间小,提高了模组统一性,节省了电池内部空间,模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整个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容量;而且用到的部件也减少,达到了减重的效果;另外,中间端板的设置也增加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多处焊接设置也极大的增强了模组的机械结构强度,提高了模组的耐振性和耐冲击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上盖、至少一个中间端板、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个所述端板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焊接并形成一上下敞口的壳体,至少一个所述中间端板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侧板上并将所述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安装腔,每个所述安装腔内均安装有若干所述电芯,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电芯之间、所述电芯与所述端板之间以及所述电芯与所述中间端板之间均安装有对所述电芯四周进行限位的限位框体,所述限位框体上端伸出所述壳体并与所述上盖边缘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体包括方形结构件,所述方形结构件上端的两个角上分别连接有一个与所述上盖边缘卡接的弹性扣,所述弹性扣位于所述电芯上端的外侧并压接在对应的电芯边沿上,所述方形结构件下端的两个角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支撑所述电芯底部的支撑板;所述方形结构件压接在相邻所述电芯之间或所述电芯与所述端板之间或所述电芯与所述中间端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呈长条形并与所述方形结构件垂直布置;
所述弹性扣上端向远离所述方形结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一卡扣,所述上盖的两侧边缘分别向下延伸并翻折形成一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呈长条形并与所述方形结构件垂直布置,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方形结构件的一条长边上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一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上端向外凸起形成一第一限位台,所述弹性扣下端向远离所述方形结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二限位台;所述侧板的下端压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台的上表面上,所述侧板的上端抵接在所述第二限位台的下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结构件为方形框或方形板,所述方形板安装在电芯与所述端板之间且所述方形板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面中部预留有膨胀槽;所述方形框安装在相邻两个电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出线底座,所述高压出线底座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所述端板的上端;位于电池模组两端的两个电芯各通过一模组输出电连接件与一个所述高压出线底座连接,相邻所述电芯的极柱之间通过模组电连接件串联或并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出线底座包括防护盖、底座本体和榫头,所述防护盖卡接在所述底座本体上端并与所述底座本体上端之间预留出一连接间隙,所述模组输出电连接件插接在所述连接间隙中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座本体上;
所述榫头连接在所述底座本体下端,所述榫头呈下端敞口的三角形筒状结构,所述榫头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两条与其轴向平行布置的长条形开口,且该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长条形开口延伸至所述榫头的底端,所述限位凸起位于两条所述长条形开口之间且当所述高压出线底座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端板上时与所述端板适配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输出电连接件的表面镀有一层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8至9任一项所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电芯之间、所述电芯与所述端板之间以及所述电芯与所述中间端板之间均设置有电芯隔热毡;所述电芯的极柱上安装有极柱保护盖。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8至9任一项所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上端面上预留有连接电池箱体内梁的模组固定孔和用于安装二层模组托盘的立柱安装孔;
所述端板的上端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的第一连接卯眼以及用于避重的第一避重孔;
所述端板前后两端的外侧分别开设有用于焊接侧板的凹槽,所述侧板两端弯折后通过激光侧缝焊焊接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端板的下端中部预留有用于水冷系统穿过的缺口;
所述端板靠近电芯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方形结构件的第二连接卯眼,所述端板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扎线孔。
12.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本体以及为所述汽车本体提供动力的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CN201810413928.0A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Pending CN1085209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3928.0A CN108520928A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3928.0A CN108520928A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0928A true CN108520928A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30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13928.0A Pending CN108520928A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20928A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7538A (zh) * 2018-09-21 2018-12-18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型材支架、电池包和车辆
CN109256506A (zh) * 2018-10-23 2019-01-22 广东电将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109600054A (zh) * 2018-12-06 2019-04-09 瑞鼎机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结构件
CN109888141A (zh) * 2019-02-22 2019-06-14 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支架组件、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0061165A (zh) * 2019-04-12 2019-07-26 国机智骏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WO2020088358A1 (zh) * 2018-10-30 2020-05-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制造方法
CN111435760A (zh) * 2019-12-26 2020-07-2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模组的堆叠方法、堆叠工装和电芯模组
CN111584781A (zh) * 2020-04-30 2020-08-25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长模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固定辅件及安装方法
CN111599957A (zh) * 2020-04-27 2020-08-28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1952509A (zh) * 2020-09-09 2020-11-17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封装结构及电池模组
CN112151708A (zh) * 2019-06-26 2020-12-2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汽车
CN112290148A (zh) * 2020-09-30 2021-01-2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振结构的动力电池包
CN112615037A (zh) * 2020-12-15 2021-04-06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模组
CN112670653A (zh) * 2020-12-29 2021-04-16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云母板的安装结构和电池包
CN113067104A (zh) * 2021-03-23 2021-07-02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的组装方法
CN113594616A (zh) * 2020-04-30 2021-11-0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114013264A (zh) * 2021-11-02 2022-02-08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的动力室定位机构
WO2022073233A1 (zh) * 2020-10-10 2022-04-14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电芯支架、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114464861A (zh) * 2021-10-08 2022-05-10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壳体以及燃料电池
CN115312983A (zh) * 2022-02-22 2022-11-08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模组及其储能包
CN116365148A (zh) * 2023-05-31 2023-06-30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404375A (zh) * 2023-05-31 2023-07-07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模组及储能系统
CN116544630A (zh) * 2023-05-31 2023-08-04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0798A (zh) * 2010-09-03 2011-01-19 北京理工大学 电池箱
CN106531913A (zh) * 2015-09-15 2017-03-22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电池模组
CN207233830U (zh) * 2017-09-01 2018-04-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用侧板以及电池模组
CN207282667U (zh) * 2017-09-27 2018-04-27 芜湖天量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
CN208189678U (zh) * 2018-05-03 2018-12-04 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0798A (zh) * 2010-09-03 2011-01-19 北京理工大学 电池箱
CN106531913A (zh) * 2015-09-15 2017-03-22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电池模组
CN207233830U (zh) * 2017-09-01 2018-04-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用侧板以及电池模组
CN207282667U (zh) * 2017-09-27 2018-04-27 芜湖天量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
CN208189678U (zh) * 2018-05-03 2018-12-04 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7538A (zh) * 2018-09-21 2018-12-18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型材支架、电池包和车辆
CN109256506B (zh) * 2018-10-23 2023-12-08 广东电将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109256506A (zh) * 2018-10-23 2019-01-22 广东电将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US11769920B2 (en) 2018-10-30 2023-09-26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0088358A1 (zh) * 2018-10-30 2020-05-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制造方法
CN109600054A (zh) * 2018-12-06 2019-04-09 瑞鼎机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结构件
CN109888141A (zh) * 2019-02-22 2019-06-14 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支架组件、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0061165A (zh) * 2019-04-12 2019-07-26 国机智骏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151708A (zh) * 2019-06-26 2020-12-2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汽车
CN111435760B (zh) * 2019-12-26 2022-05-27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模组的堆叠方法、堆叠工装和电芯模组
CN111435760A (zh) * 2019-12-26 2020-07-2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模组的堆叠方法、堆叠工装和电芯模组
CN111599957A (zh) * 2020-04-27 2020-08-28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1584781A (zh) * 2020-04-30 2020-08-25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长模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固定辅件及安装方法
CN113594616B (zh) * 2020-04-30 2023-05-23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113594616A (zh) * 2020-04-30 2021-11-0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111952509A (zh) * 2020-09-09 2020-11-17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封装结构及电池模组
CN112290148A (zh) * 2020-09-30 2021-01-2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振结构的动力电池包
WO2022073233A1 (zh) * 2020-10-10 2022-04-14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电芯支架、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112615037B (zh) * 2020-12-15 2022-07-01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模组
CN112615037A (zh) * 2020-12-15 2021-04-06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模组
CN112670653B (zh) * 2020-12-29 2022-04-05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云母板的安装结构和电池包
CN112670653A (zh) * 2020-12-29 2021-04-16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云母板的安装结构和电池包
CN113067104A (zh) * 2021-03-23 2021-07-02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的组装方法
CN114464861A (zh) * 2021-10-08 2022-05-10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壳体以及燃料电池
CN114464861B (zh) * 2021-10-08 2024-01-16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壳体以及燃料电池
CN114013264A (zh) * 2021-11-02 2022-02-08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客车的动力室定位机构
CN115312983A (zh) * 2022-02-22 2022-11-08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模组及其储能包
CN116365148B (zh) * 2023-05-31 2023-07-28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544630A (zh) * 2023-05-31 2023-08-04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116544630B (zh) * 2023-05-31 2023-08-29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116404375A (zh) * 2023-05-31 2023-07-07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模组及储能系统
CN116365148A (zh) * 2023-05-31 2023-06-30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20928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N20818967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N104904060B (zh) 电池块和具有电池块的电池组件
CN101326657B (zh) 模块化电池系统
CN108258168A (zh) 方形电芯模组
CN101820053A (zh) 电池组间隔件
CN108550734A (zh) 一种自带加热膜的电池模组结构
CN101346832A (zh) 框架构件及使用该框架构件的电池组
WO2020056858A1 (zh) 新能源汽车用能源系统
CN216354581U (zh) 电池包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
CN106856233A (zh) 一种电芯模组结构
CN109256510A (zh) 一种电池模组加热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07217617U (zh) 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
CN207947332U (zh) 方形电芯模组
CN106848113A (zh) 一种收容箱体及包含该收容箱体的电芯模组结构
CN106684300A (zh) 一种电连接托盘及包含该电连接托盘的电芯模组结构
CN216354633U (zh) 电池包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
CN107507933A (zh) 一种背靠背式方形电池模组
CN102903870A (zh) 电化学装置、方法和组件
CN113540635A (zh) 围框、围框组件及电池包
CN107968178A (zh) 基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紧凑成组的安装结构
CN108134038A (zh) 软包锂离子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N107394082A (zh) 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
CN215644884U (zh) 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CN206742310U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