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4572A - 一种抗炎和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炎和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4572A
CN108514572A CN201810508042.4A CN201810508042A CN108514572A CN 108514572 A CN108514572 A CN 108514572A CN 201810508042 A CN201810508042 A CN 201810508042A CN 108514572 A CN108514572 A CN 108514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lammatory
chinese medicine
skin barrier
parts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080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刁庆春
刘毅
陶春蓉
李敏
高燕妮
杨富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105080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45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4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45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4Glycyrrhiza (lico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9Scutellaria (skullc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甘草5~15份、马齿苋5~15份、黄芩5~15份。本中药组合物是根据湿疹的阴虚特征首次提出“酸甘化阴”的外治新概念:利用酸味药,收敛止痒,结合甘味药缓急润肤,共同达到止痒、消炎、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本中药组合物制备出的提取物及制剂,经过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结果均表明具有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作用,能明显改善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皮损等,且不良反应少,尤其适合治疗湿疹及特应性皮炎。

Description

一种抗炎和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炎和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制剂。
背景技术
皮肤炎症和皮肤屏障破坏是大多数皮肤疾病的特点。抗炎和修复皮肤屏障已成为当前治疗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等难治性皮肤病的重要策略。
皮炎、湿疹等症性皮肤病因为瘙痒反复发作,皮肤屏障受到破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并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以皮损多形、瘙痒、易复发为主要特点;特应性皮炎与遗传、环境及免疫因素相关,以慢性皮炎、瘙痒及干燥为主要特点,两者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湿疹(包括特应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病,约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30%-50%。
湿疹、特应性皮炎多为慢性复发性疾病,其治疗目标主要在于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减少和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中局部与系统治疗主要围绕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及免疫紊乱所致的炎症反应进行。系统性治疗主要采用内服抗组胺药物和镇静药物,但常因药物不良反应或治疗耐受性差而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局部治疗包括:外用焦油类、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药物疗法,X射线放射治疗、同位素贴敷等物理疗法。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湿疹,早期可能会取得较好效果,但可能引发糖皮质激素依赖和撤药复发。此外,在长期临床中常存在问题:初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通常显示良好效果,但再继续使用数日后其疗效明显下降,出现外用激素的快速减敏和耐受现象,对顽固性病例几乎束手无策。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容易导致局部皮肤不适,而且体内吸收后抑制免疫导致感染。物理疗法治疗易复发。临床上治疗慢性湿疹的中成药也较少,主要有冰黄肤乐软膏、除湿止痒软膏、蜈黛软膏等几个品种,治疗以抗炎为主,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因此,在湿疹、特应性皮炎治疗领域,亟待疗效好、副作用少、能有效减少复发的药物出现。因而探索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药物对于改善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患者疗效和预防复发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出一种新的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能有效减少复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甘草5~15份、马齿苋5~15份、黄芩5~15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甘草10份、马齿苋8份、黄芩7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甘草10份、马齿苋5份、黄芩10份。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可制备提取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作为原料,水或乙醇提取后取滤液。
本发明还具体提供了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溻渍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作为原料,加水或乙醇煎煮1~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5~60分钟,取煎煮液。
本发明还具体提供了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稠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作为原料,加水提取后取滤液,再经过乙醇沉淀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25的稠膏。
进一步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作为原料,加水提取后取滤液,缩至相对密度为1.0~1.25的稠膏后,所得稠膏经过乙醇沉淀取滤液,再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25的稠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制剂,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或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或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溻渍液、或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稠膏作为活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制剂为乳膏、巴布贴、硬膏、霜剂、洗液、搽剂、喷雾剂或凝胶等。
本发明还提供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溻渍液、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稠膏,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湿疹、特应性皮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是根据湿疹的阴虚特征首次提出“酸甘化阴”的外治新概念:利用酸味药,收敛止痒,结合甘味药缓急润肤,共同达到止痒、消炎、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本中药组合物中甘草味甘性平,善补脾益气、滋阴养胃,且能清热解毒,为君药。湿疹由于湿热郁久,伤及阴血,故配伍马齿苋,马齿苋味酸而寒,入肝经,有养阴生津的功效,为臣药。其与甘草配伍,取“酸甘化阴”之意,两者一敛一滋,起协同作用,用治阴虚不足证。黄芩清热除湿为佐药。一则为佐助,与甘草配伍,加强君药清热之效;与臣药马齿苋合用,有“酸苦涌泄”之效。二则为佐制,黄芩味味苦能泄、性寒能清,能牵制甘草助湿之性;诸药配伍,阴血得以滋养,湿热得以祛除。本组合物实乃养阴凉血、清热除湿之良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出提取物或制剂,经过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结果均表明具有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作用,能明显改善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皮损等,且不良反应少,尤其适合治疗湿疹及特应性皮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实施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4组小鼠的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所使用的“受试者”和“患者”可以互相替换使用。患者和受试者指的是人类患者和人类受试者。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本说明书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如有冲突,以本说明书(包括定义)为准。
实施例1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和皮肤屏障破坏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多形性皮疹及渗出倾向,剧烈瘙痒导致反复搔抓。经过开展的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发现,湿疹患者的体质分类中,阴虚体质占最高比例,和健康人群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发病过程中湿疹患者邪日久入络,一方面会形成湿热瘀阻、难以剔除,另一方面会伤及阴血分,合并阴血虚,所以表现为苔癣化、顽固瘙痒。久之,患者的阴虚体质逐渐暴露,表现充分。
“酸甘化阴”之法是将酸味与甘味两类不同性味功用的药物配合使用,酸味药多入肝经,功能在敛阴生津;甘味药多入脾胃经,功在滋阴养胃,两者一敛一滋,起协同作用,因而化阴力量雄厚,用治阴虚不足证。该法被广泛应用在多种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中。
根据湿疹的阴虚特征首次提出“酸甘化阴”的外治新概念。利用酸味药,收敛止痒,结合甘味药缓急润肤,共同达到止痒、消炎、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甘草5~15份(重量份)、马齿苋5~15份(重量份)、黄芩5~15份(重量份)。
本中药组合物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及现代医学理论基础。组合物中甘草味甘性平,善补脾益气、滋阴养胃,且能清热解毒,为君药。湿疹由于湿热郁久,伤及阴血,故配伍马齿苋,马齿苋味酸而寒,入肝经,有养阴生津的功效,为臣药。其与甘草配伍,取“酸甘化阴”之意,两者一敛一滋,起协同作用,用治阴虚不足证。黄芩清热除湿为佐药。一则为佐助,与甘草配伍,加强君药清热之效;与臣药马齿苋合用,有“酸苦涌泄”之效。二则为佐制,黄芩味味苦能泄、性寒能清,能牵制甘草助湿之性;诸药配伍,阴血得以滋养,湿热得以祛除。本组合物实乃养阴凉血、清热除湿之良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溻渍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甘草10份、马齿苋5份、黄芩10份。
按上述配比称取中药饮片,加40~80倍量水,煎煮30~60分钟,取煎液加入适量防腐剂即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溻渍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甘草5份、马齿苋15份、黄芩5份。
按上述配比称取中药饮片,加30~50倍量30%~75%乙醇煎煮1~2次,每次煎煮25~40分钟,合并煎液即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溻渍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甘草15份、马齿苋10份、黄芩5份。
按上述配比称取中药饮片,加10~40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25~40分钟,合并煎液,过滤加入适量防腐剂即得。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稠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甘草10份、马齿苋8份、黄芩7份。
按上述配比称取中药饮片,加8~12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煎液,加50%~75%乙醇醇沉12~48小时,回收乙醇,浓缩成1.0~1.25(50℃)的稠膏即得。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稠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甘草10份、马齿苋5份、黄芩10份。
按上述配比称取中药饮片,加6~10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25(50℃)的稠膏,加50%~75%乙醇醇沉12~48小时,回收乙醇,浓缩成1.0~1.25(50℃)的稠膏即得。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乳膏,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实施例6所述中药组合物7份、烷基葡糖苷乳化剂1份、十六十八醇2份、液体石蜡7份、水30份及适量环状硅油及尼泊金乙酯防腐剂组成。
制备方法:取乳化剂、十六十八醇、液体石蜡、环状硅油、尼泊金乙酯75℃溶解,取上述实施例6中药组合物加水混匀水浴加热到75℃,将水相加入油相中,4000r/min均质3分钟,搅拌至冷却即得。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巴布贴,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实施例6所述中药组合物40份、聚维酮K90 4份、聚丙烯酸钠15份、甘油70份,及适量的枸橼酸和甘羟铝。
制备方法:取枸橼酸、水、聚维酮K90及实施例6中所述中药组合物溶合为水相,聚丙烯酸钠、甘羟铝及甘油分散为甘油相,将两项溶液混合,避免产生气泡,炼合3分钟。混合均匀后涂布于背衬层无纺布与隔离膜之间,于室温(25℃)洁净环境下放置成形,即得。
实施例9
(1)建立AD模型
取雌雄各半的BALB/c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2只,第一周首日BALB/c小鼠双耳和足底垫应用1%的DNCB(二硝基氯苯)各20μL致敏,第一周第四日双耳用1%的DNCB(二硝基氯苯)20μL诱导,第一周第7日双耳用1%的OX(邻二甲苯)20μL加强诱导,以后每周重复诱导,连续诱导6周。
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甘芩组(治疗组)。
给药方式:阳性对照组采用复方黄柏洗液,甘芩组采用实施例2中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溻渍液,每日3次涂抹于造模处。
4组小鼠的皮肤临床表现:正常对照组小鼠皮肤光滑,无红斑、渗出、脱屑;AD模型组小鼠皮肤可见红斑、丘疹、渗出、鳞屑。药物干预治疗的两组小鼠皮损红斑、脱屑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AD模型组未予药物治疗皮损症状较治疗前减轻不明显。
图1为4组小鼠的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图。4组小鼠的皮肤组织病理变化情况:正常对照小鼠皮肤组织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AD模型组小鼠的皮肤组织有损,具体可见表皮增厚、棘细胞水肿、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真皮胶原纤维增生显著;与AD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甘芩组小鼠的皮肤组织病理均有好转,阳性对照组和甘芩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表1为4组小鼠的血清总IGE水平具体值。小鼠的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情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小鼠的血清IgE水平显著升高;与AD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甘芩组小鼠的血清IgE水平均有降低,阳性对照组和甘芩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表1
组别 血清总IGE(ng/ml)
正常对照组 38.17±37.4
AD模型组 253.38±95.8
阳性对照组 180.2±91.4
甘芩组 163.3±58.5
表2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甘芩组小鼠脾脏中炎症相关因子及Filaggrin、Caspace-14的因子表达变化。小鼠脾脏中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的小鼠经造模后脾脏炎症相关因:IL-2、IL-6、IL-14、IL-23的表达增高;与AD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甘芩组都呈不同程度的炎症抑制作用,其中甘芩组抗炎作用更好。甘芩组中Filaggrin、Caspace-14的因子表达变化也显示了甘芩溻渍液有较好的皮肤屏障修复作用。
表2
组别 IL-2 IL-6 IL-14 IL-23 filaggrin Caspace-14
正常对照组 1 1 1 1 1 1
AD模型组 1.9053 37.0140 2.9751 1.3504 0.5326 2.1462
阳性对照组 1.2864 13.0864 1.8805 1.1096 0.6452 1.5052
甘芩组 1.2805 3.9632 1.5221 1.0892 0.7105 1.3056
实施例10
(1)病例情况:选2016年6月-2017年2月在本发明人所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128例(受试者),其中男68例、女60例,年龄24-60岁,病程1.2-18年。临床表现为躯干四肢散在红斑丘疹、皮损浸润肥厚、有抓痕,诉瘙痒。
(2)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②真菌直接镜检为阴性;③男、女不限,年龄24岁-60岁。
(3)排除标准:①1周内曾外用糖皮质激素者;②1个月内曾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③皮损糜烂、渗液严重者;④合并有严重内脏疾患者;⑤合并病毒感染者。
(4)治疗方法:将入选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甘芩组68例。
对照组:口服抗过敏药依巴斯汀,局部给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涂擦,饮食清淡,忌辛辣鱼腥发物。
甘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实施例6所述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稠膏封包治疗,饮食清淡,忌辛辣鱼腥发物。封包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将实施例6所述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稠膏均匀涂抹于皮损区再用保鲜薄膜覆盖,每次封包2-4小时,若气温高时1-2小时即可,7天一个疗程,饮食清淡,忌辛辣鱼腥发物。
观察瘙痒缓解起效时间,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5)疗效标准:
①痊愈:瘙痒症状消失,红斑、丘疹及苔藓样皮损体征消退(100%)。
②显效: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红斑、丘疹明显消退达(60%-99%)及苔藓样皮损有变薄的改变。
③有效:瘙痒症状有所减轻,红斑、丘疹消退达(30%-59%)及苔藓样皮损变薄。
④无效:瘙痒仍剧烈,皮损无改善或改善(<29%)。
(6)治疗结果:表3为两组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疗效评价。甘芩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7)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未发现与药物有关和可能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均无严重不适感,皮疹无加重现象,依从性良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甘草5~15份、马齿苋5~15份、黄芩5~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甘草10份、马齿苋8份、黄芩7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甘草10份、马齿苋5份、黄芩10份。
4.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水或乙醇提取后取滤液。
5.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溻渍液,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加水或乙醇煎煮1~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5~60分钟,取煎煮液。
6.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稠膏,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加水提取后取滤液,再经过乙醇沉淀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25的稠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稠膏,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加水提取后取滤液,缩至相对密度为1.0~1.25的稠膏后,所得稠膏经过乙醇沉淀取滤液,再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25的稠膏。
8.一种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制剂,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溻渍液、或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稠膏作为活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乳膏、巴布贴、硬膏、霜剂、洗液、搽剂、喷雾剂或凝胶。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溻渍液、或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稠膏、或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抗炎及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湿疹、特应性皮炎药物中的应用。
CN201810508042.4A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抗炎和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制剂 Pending CN1085145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8042.4A CN108514572A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抗炎和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8042.4A CN108514572A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抗炎和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制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4572A true CN108514572A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7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08042.4A Pending CN108514572A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抗炎和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457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8185A (zh) * 2019-03-12 2019-05-07 北温草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舒缓抗过敏的中草药组合物
CN112641849A (zh) * 2020-12-28 2021-04-13 成都市康飞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干性皮肤的药物或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641831A (zh) * 2020-12-28 2021-04-13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修护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9526A (zh) * 2021-06-21 2021-10-19 福建广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炎修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67188A (zh) * 2021-12-10 2022-01-25 杭州雅妍化妆品有限公司 竹叶发酵滤液的制备法及其用途
CN113967180A (zh) * 2020-07-23 2022-01-25 苏州华明康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和舒敏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7806A (zh) * 2003-05-16 2006-06-14 强生消费者公司 皮肤病的局部治疗
CN102716395A (zh) * 2012-06-13 2012-10-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用于皮肤疾病的中药喷雾剂
CN104474076A (zh) * 2014-12-06 2015-04-01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7806A (zh) * 2003-05-16 2006-06-14 强生消费者公司 皮肤病的局部治疗
CN102716395A (zh) * 2012-06-13 2012-10-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用于皮肤疾病的中药喷雾剂
CN104474076A (zh) * 2014-12-06 2015-04-01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海鹏: "复方马齿苋洗剂治疗婴儿湿疹60例", 《光明中医》 *
王开文: "《眼红斑痤疮》", 30 August 2016,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8185A (zh) * 2019-03-12 2019-05-07 北温草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舒缓抗过敏的中草药组合物
CN113967180A (zh) * 2020-07-23 2022-01-25 苏州华明康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和舒敏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641849A (zh) * 2020-12-28 2021-04-13 成都市康飞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干性皮肤的药物或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641831A (zh) * 2020-12-28 2021-04-13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修护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1831B (zh) * 2020-12-28 2022-09-27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修护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9526A (zh) * 2021-06-21 2021-10-19 福建广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炎修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67188A (zh) * 2021-12-10 2022-01-25 杭州雅妍化妆品有限公司 竹叶发酵滤液的制备法及其用途
CN113967188B (zh) * 2021-12-10 2023-06-20 杭州雅妍化妆品有限公司 竹叶发酵滤液的制备法及其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4572A (zh) 一种抗炎和修复皮肤屏障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制剂
CN102091203B (zh) 一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928B (zh) 治疗痛经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77247A (zh) 用于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8478A (zh) 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推拿的银翘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1138B (zh)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3932A (zh) 一种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21442B (zh) 治疗烧烫伤及尿布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2002A (zh) 一种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17081B (zh) 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与制备方法
CN101797371B (zh) 一种用于减肥按摩的药物组合物
CN102552609B (zh) 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
CN101940652B (zh) 治疗牛皮癣、各种顽癣、瘙痒症的中药擦剂
CN106728168B (zh) 一种治疗湿疹、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423B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304A (zh) 一种治疗湿热毒蕴型慢性皮肤溃疡的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3931A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纯中药软膏及其制备工艺
CN109106883A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组合物
CN109395050A (zh) 治疗腹泻的儿科外用按摩软膏配方、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4388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5264B (zh) 治疗银屑病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18671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6600A (zh) 一种外用治疗湿疹的中药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4442B (zh) 一种用于治疗痹症的鹿骨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62817A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