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4568A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4568A
CN108474568A CN201680078211.4A CN201680078211A CN108474568A CN 108474568 A CN108474568 A CN 108474568A CN 201680078211 A CN201680078211 A CN 201680078211A CN 108474568 A CN108474568 A CN 108474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xhaust unit
conditioning
shell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82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4568B (zh
Inventor
郑敞祐
金溱均
尹渊燮
崔元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4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4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45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the air flow rate increasing with an increase of air-current or win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本发明公开的空调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热交换器,被配置为使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送风单元,用于使空气向所述壳体的内部或者外部循环;以及排放单元,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进行旋转,所述排放单元具有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所述第一排放口为了排放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而形成于外周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排放口为了使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以与从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不同的速度排放而形成于外周的另一部分。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改变空气排放方法的空调。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是如下的装置:利用制冷循环而调节成适合于人类活动的温度、湿度、气流、分布等,同时还去除空气中的灰尘等。作为构成制冷循环的主要构成要素,配备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送风机等。
空调分为将室内机和室外机分离而设置的分离式空调和将室内机和室外机一同设置于一个机壳的一体式空调。其中,分离式空调的室内机具有:热交换器,用于使吸入到面板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送风扇,用于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到面板内部,并将吸入的空气重新吹送到室内。
现有的空调的室内机被制造成如下的形态:将热交换器最小化,并且通过增加送风扇的RPM而使风速和风量最大化。据此,排放温度降低,并且排放的空气形成窄而长的流路而被排放到室内空间。
在用户直接接触到排放的空气时,存在用户可能会感觉到寒冷和不舒服的问题;相反,在用户不接触到排放的空气时,存在用户感觉到闷热和不舒服的问题。
并且,如果为了实现高速的风速而提高送风扇的RPM,则存在噪声增加的问题。对不使用送风扇而进行空气调节的辐射空调而言,为了表现出与使用送风扇的空调相同的能力,需要一种较大的面板。并且,制冷速度也非常慢,还存在安装成本昂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一种具有多种空气排放方法的空调。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一种能够以使用户感觉舒适的最小风速来对室内进行制冷和/或制热的空调。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空调可以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热交换器,被配置为使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送风单元,用于使空气向所述壳体的内部或者外部循环;以及排放单元,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进行旋转,所述排放单元具有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所述第一排放口为了排放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而形成于外周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排放口为了使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以与从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不同的速度排放而形成于外周的另一部分。
所述排放单元可以被配置为:随着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旋转而使空气选择性地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或者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
所述第一排放口和所述第二排放口可以形成为:具有沿所述排放单元的外周方向具有预先设定的长度。
所述第二排放口可以形成为:沿外周方向具有比第一排放口所形成的长度更长的长度。
所述第二排放口可以包括多个排放孔。
所述排放单元可以被配置为:使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流入到所述第一排放口而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或者使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流入到所述第二排放口而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
所述排放单元可以包括:排放单元开口,形成于与旋转轴垂直的面,以使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沿着旋转轴方向流入。
所述排放单元可以被配置为:使空气沿旋转轴方向流入之后沿半径反向排放。
所述第二排放口可以被配置为:使空气以比从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慢的速度排放。
所述排放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叶片,与所述第一排放口相邻地配备。
所述空调还可以包括:排放单元驱动部,用于使所述排放单元旋转。
所述排放单元驱动部可以包括电机。
所述排放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多个。
所述送风单元布置于所述排放单元的后方,从而可以构成为使流入到所述壳体的空气向布置有所述排放单元的前方吹送。
所述送风单元布置于所述排放单元的下侧,从而可以构成为使流入到所述壳体的空气向布置有所述排放单元的上侧吹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空调可以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热交换器,用于使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送风单元,用于使空气向所述壳体的内部或外部循环;以及排放单元,用于使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流入的排放单元开口形成于下部表面,并且被配置为分别以不同的速度排放空气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沿外周而分别形成,其中,所述第二排放口可以包括多个排放孔。
所述排放单元可以相对于所述壳体而能够旋转地结合,并且随着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旋转,可以使所述第一排放口和所述第二排放口选择性地与外部连通。
所述第一排放口可以被配置为:使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相比于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以高速排放。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空调可以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热交换器,用于使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排放单元,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壳体,并且被配置为将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排放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沿外周分别形成为具有预先设定的长度,其中,所述排放单元随着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旋转而使所述第一排放口和所述第二排放口选择性地与外部连通。
所述排放单元包括使空气沿旋转轴方向流入的排放单元开口。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空调能够以不同的风速排放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空调可以在一个排放单元配备能够以不同的速度排放空气的多种排放口,从而能够仅通过排放单元的旋转来提供多样的排放气流。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空调能够在不将热交换之后的空气直接向用户吹送的情况下对室内进行制冷和/或制热,因此能够提高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1的A-A'线截取的剖面的图。
图3是示出图示于图1的空调的另一操作状态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3的C-C'线截取的剖面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1的B-B'线截取的剖面的图。
图6是示出图示于图1的空调的排放单元主体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7的D-D'线截取的剖面的图。
图9和图10是示出图示于图7的空调的排放单元主体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7的E-E'线截取的剖面的图。
图12是示出图示于图7的空调的另一操作状态的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12的F-F'线截取的剖面的图。
图14是示出图示于图7的空调的另一操作状态的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14的G-G'线截取的剖面的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剖面图。
图17是示出图示于图16的空调的排放单元主体的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图示于附图中的构成仅仅是公开的发明的优选的一例,在申请本发明时,可存在能够代替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和附图的多种变形例。
并且,在本说明书的各个附图中提到的相同的附图标号或者符号表示执行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或构成要素。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说明实施例而使用的术语,而并非限制和/或限定发明的意图。除非在上下文中有明确地被定义,否则单数的表述还包括多数的表达。在本说明书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表示存在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这些的组合,其并不预先排除除此之外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这些的组合的存在或者附加可能性。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包括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多样的构成要素,但是所述构成要素并非局限于所述术语,所述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的目的。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构成要素可以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术语“和/或”表示多个相关记载项目的组合或者多个相关的记载项目中的任意一个项目。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术语“前端”、“后端”、“上部”、“下部”、“上端”和“下端”等是以附图为基准定义的术语,各个构成要素的形状和位置不会受限于这些术语。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构成空调的制冷循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制冷循环执行由压缩-冷凝-膨胀-蒸发构成的一系列过程,并且高温的空气与低温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后将低温的空气供应至室内。
压缩机将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状态而排放,并且排放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到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的制冷剂冷凝为液态,并通过冷凝过程而向周围放热。膨胀阀将从冷凝器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态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状态的液态制冷剂。蒸发器使从膨胀阀被膨胀的制冷剂蒸发。蒸发器利用制冷剂的蒸发潜热而通过与被冷却物体进行热交换来达到冷冻效果,并使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通过上述的循环,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空气温度。
空调的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中的由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构成的部分。膨胀阀可以位于室内机或者室外机中的任意一处,并且室内热交换器位于空调的室内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的空调,室外热交换器起到冷凝器的作用,并且室内热交换器起到蒸发器的作用。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包括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机称为空调,并将室内热交换器称为热交换器。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1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1的A-A'线截取的剖面的图。图3是示出图示于图1的空调1的另一操作状态的图。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3的C-C'线截取的剖面的图。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1的B-B'线截取的剖面的图。图6是示出图示于图1的空调1的排放单元主体110的图。
参照图1至图6,空调1可以包括:壳体10,形成外观;热交换器20,与流入到壳体10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送风单元30,使空气向壳体10的内部或外部循环;排放单元100,使从送风单元30吹送的空气向壳体10的外部排放。
在壳体10的前表面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壳体开口11。至少一个壳体开口11可以形成为与沿着平行于排放单元100的旋转轴的面的剖面形状对应,以能够使下述的排放单元100可旋转地插入。至少一个壳体开口11可以配备成大致四边形的形状。在壳体10的背面可以形成有吸入口12,以使外部空气能够吸入到壳体10的内部。然而,形成有吸入口12的位置并不局限于背面,还可以形成于侧表面或者前表面。
参照图2和图4,吸入口12形成在配备于热交换器20的后方的壳体10的背面,从而将壳体10外部的空气引导而使其流入到壳体10的内部。通过吸入口12流入到壳体10内部的空气经由热交换器20而吸热或失热。经由热交换器20而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借助送风单元30而通过排放单元100排放到壳体10的外部。
参照图5,送风单元30可以布置于吸入口12和排放单元100之间的空气流路上,以能够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壳体10的内部并使其通过热交换器20而进行热交换之后排放到壳体10的外部。
送风单元30可以包括送风扇(未示出)。送风扇可以包括斜流风扇,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使从壳体10的外部流入的空气能够以重新排放到壳体10的外部的方式流动的构成即可。作为一例,送风单元30可以包括横流风扇(cross fan)、涡流风扇(turbo fan)及西洛克风扇(sirocco fan)。送风单元30的数量不受限,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与至少一个排放单元100对应地配备有至少一个送风单元30。送风单元30布置于吸入口12的前方,并且在送风单元30和吸入口12之间可以布置有热交换器20。在送风单元30的前方可以布置有排放单元100。送风单元30可以通过配备于后方的吸入口12而吸入空气并朝向排放单元100吹送空气。
送风单元30可以配备用于驱动送风扇的风扇驱动部(未示出)。风扇驱动部(未示出)可以包括电机。
热交换器20布置于送风单元30和吸入口12之间,从而从通过吸入口12流入的空气中吸收热量,或者向通过吸入口12流入的空气传递热量。热交换器20可以包括管道(未示出)和结合于管道的上下侧的集管(header,未示出)。然而,热交换器20的种类并不局限于此。
布置于壳体10的内部的热交换器20的数量可以与排放单元100的数量对应地配备有至少一个。
参照图6,排放单元100可旋转地结合于壳体10,并且配备成使在壳体10内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壳体10的外部。具体而言,排放单元100可旋转地插入到壳体10的壳体开口11。排放单元100可以具有大致的圆筒形状,但是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具有椭圆柱形状或者剖面为多边形的柱形状。参照图1,图示为配备有三个排放单元100,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配备有两个以下或者四个以上。排放单元100包括第一排放口101和第二排放口102,所述第一排放口101和第二排放口102配备成能够分别按不同的速度排放空气。
第一排放口101可以包括以贯通排放单元100的内外表面的方式形成的一个开口,从而能够将热交换后的空气高速吹送。第一排放口101形成于排放单元10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具体而言,第一排放口101沿排放单元100的外周方向而形成为预先设定的长度L1。
第二排放口102可以包括以贯通排放单元100的内外表面的方式形成的多个排放孔102a,从而能够将热交换后的空气低速吹送。据此,第二排放口102可以形成为网孔(mesh)形状。第二排放口102形成在排放单元100的与形成有第一排放口10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不同的另一部分。具体而言,第二排放口102沿着排放单元100的外周方向而形成预先设定的长度L2。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第二排放口102排放的空气可以相比于通过第一排放口101排放的空气而以低速排放。
第二排放口102可以形成为具有比第一排放口101更宽的面积。即,第二排放口102所形成的长度L2可以形成为大于第一排放口101所形成的长度L1。
排放单元100可以包括第一排放口101和第二排放口102形成于外周面的排放单元主体110。排放单元主体110可以具有大致的圆筒形状,但是不限于此,还可以具有椭圆柱或者剖面为多边形的柱形形状。排放单元主体110可以包括上部板、下部板112和外周板113。
上部板111和下部板112配备成大致圆形的板,并且在上部板111的上部面111a和下部板112的下部面112a可以分别配备有上部旋转轴114a和下部旋转轴114b。上部旋转轴114a和下部旋转轴114b分别可旋转地结合于壳体10的排放单元结合部14,据此,排放单元100可以相对于壳体10而进行旋转。
在下部板112的下侧可以配备有从下述的排放单元驱动部120接收旋转动力的动力传递部115。动力传递部115沿着从下部板112朝下侧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可以沿着外周方向形成。动力传递部115可以沿着外周面形成有齿轮齿(gear tooth),以能够从排放单元驱动部120接收动力。齿轮齿可以形成于动力传递部115的整个外周面,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只形成于外周面的一部分。
外周板113将上部板111和下部板112连接,并沿上下方向延伸。
外周板113可以划分第一排放口101和第二排放口102。因此,外周板113可以配备有两个。只不过,外周板113的数量不受限。
上述的上部板111、下部板112和外周板113全部可以形成为一体,但是不限于此,还可以实现为分别形成之后结合而制造成一个排放单元主体110。
排放单元主体110包括至少一个叶片116,所述至少一个叶片116与第一排放口101相邻地配备,引导从第一排放口101排放的空气引导。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为配备7个叶片116,但是数量没有限制,也可以实现为配备6个以下或者8个以上。此外,至少一个叶片116还可以配备成可借助叶片驱动源(未示出)旋转,以转换从第一排放口111排放的空气的方向。
参照图2、图4及图5,排放单元100可以包括提供使排放单元主体110旋转的动力的排放单元驱动部120。排放单元驱动部120可以包括驱动源121和动力传递部件122。
驱动源121可以包括产生用于使排放单元主体110旋转的动力的电机。驱动源121可以固定于壳体10。
动力传递部件122可以将从驱动源121产生的动力传递至排放单元主体110。具体而言,动力传递部件122可以是齿轮,并且可以与排放单元主体110的动力传递部115咬合而传递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部件122布置成与动力传递部115的外周面咬合,但是不限于此,动力传递部件122还可以与动力传递部115的内周面咬合而布置。
以下,对本发明的空调1的操作进行说明。
参照图1和图2,用户可以为了直接接收来自空调1的高速的排放气流,设定成使第一排放口101位于壳体开口11。即,排放单元驱动部120可以通过使排放单元主体110旋转而使第一排放口101位于壳体开口11。
据此,通过吸入口12而流入到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按序地经过热交换器20和送风单元30而通过第二排放口102流入到排放单元主体110的内部。流入到排放单元主体110的内部的空气的气流方向被至少一个叶片116引导,并且通过第一排放口101被排放到壳体10的外部。此时,第一排放口101形成为一个开口,因此空调1能够执行集中式(intensive)空气调节。
相反,参照图3和图4,用户为了从空调1接收低速的排放气流,可以设定为使第二排放口102位于壳体开口11。即,排放单元驱动部120可以使排放单元主体110旋转而使第二排放口102位于壳体开口11。
据此,通过吸入口12流入到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经由热交换器20和送风单元30而通过第一排放口101流入到排放单元主体110的内部。流入到排放单元主体110的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二排放口102的多个排放孔102a而排放到壳体10的外部。此时,多个排放孔102a形成为具有非常小的面积的开口,因此排放的空气的风速减小,从而能够向用户提供低速的排放气流。即,空调1能够对室内整体缓慢地进行空气调节。通过上述的构成,空调1可以以用户感觉舒适的风速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
以下,对本发明的空调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针对与上述说明重复的构成将省略说明。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2的图。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7的D-D'线截取的剖面的图。图9和图10是示出图示于图7的空调2的排放单元主体210的图。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7的E-E'线截取的剖面的图。图12是示出图示于图7的空调2的另一操作状态的图。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12的F-F'线截取的剖面的图。图14是示出图示于图7的空调2的另一操作状态的图。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示于图14的G-G'线截取的剖面的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2可以包括一个排放单元200。然而,如上所述,排放单元200的数量不受限,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说明为配备有一个排放单元200。
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2可以随着配备一个排放单元200而在壳体10a形成一个壳体开口11a。
与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地,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2的吸入口12a可以配备于壳体10a的后方的下侧。据此,送风单元50可以为了将外部空气通过吸入口12a流入到壳体10a的内部而布置于壳体10a内部的下端。
送风单元50布置在配备于壳体10a的后方的下侧的吸入口12a的前方,从而将壳体10a的外部空气通过吸入口12a吸入到壳体10a内部。送风单元50构成为朝向布置于上侧的排放单元200吹送吸入到壳体10a内部的空气。因此,送风单元50可以包括能够沿旋转轴方向吸入空气并将该空气沿半径方向排放的离心式风扇(centrifugal fan)。
热交换器40布置于送风单元50和吸入口12a之间的空气的流路上,从而从通过吸入口12a流入的空气中吸收热量,或者可以向通过吸入口12a流入的空气传递热量。相反,热交换器40也可以布置于送风单元50和排放单元200之间的空气流路上。即,热交换器40只要布置于吸入口12a和壳体开口11a之间的空气流路上即可满足该要求。
空调2的排放单元200可旋转地结合于壳体10a的排放单元结合部14a,并且配备成使在壳体10a的内部进行热交换之后的空气能够排放到壳体10a的外部。排放单元200可以具有大致的圆筒形状,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具有椭圆柱形状或者剖面为多边形的柱形状。排放单元100包括第一排放口201、第二排放口202、排放单元开口203和阻挡部204。
第一排放口201可以包括以沿着排放单元200的半径方向贯通内外表面的方式形成的一个开口,从而能够将热交换后的空气高速吹送。第一排放口201可以形成于排放单元20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第一排放口201沿排放单元200的外周方向而形成为预先设定的长度L3。
第二排放口202可以包括以沿排放单元200的半径方向贯通内外表面的方式形成的多个排放孔202a,从而能够将热交换后的空气低速吹送。即,第二排放口202可以形成为网孔(mesh)形状。第二排放口202可以形成在排放单元200的外周的与形成有第一排放口201的一部分不同的另一部分。第二排放口202沿着排放单元200的外周方向而形成为预先设定的长度L4。
排放单元开口203可以包括以沿着排放单元200的旋转轴方向贯通内外表面的方式形成的一个开口,以使热交换之后的空气流入到排放单元200的内部。排放单元开口203可以配备于排放单元200的下侧。
阻挡部204可以形成在排放单元200的外周的与形成有第一排放口201和第二排放口202的部分不同的另一部分,以能够在不使用空调2时阻挡空调2的壳体开口11a。阻挡部204沿着排放单元200的外周方向形成为预先设定的长度L5。
第二排放口202可以形成为具有比第一排放口201更宽的面积。即,第二排放口202所形成的长度L4可以形成为大于第一排放口201所形成的长度L3。
而且,阻挡部204可以形成为具有比第一排放口201和/或第二排放口202更宽的面积。即,阻挡部204所形成的长度L5可以形成为大于第一排放口201所形成的长度L3和/或第二排放口202所形成的长度L4。
排放单元200可以包括第一排放口201、第二排放口202和阻挡部204形成于外周面且在下侧形成有排放单元开口203的排放单元主体210。排放单元主体210可以包括上部板211、下部板212和外周板213。
上部板211配备成大致圆形的板,并且在上部板211的上部面211a可以配备有上部旋转轴214a。上部旋转轴214a可以可旋转地结合于壳体10a的排放单元结合部14a。
下部板212可以包括:排放单元开口203,用于使从布置于下侧的送风单元50吹送的空气流入到排放单元200主体210的内部。下部板212可以具有形成有大致圆形的排放单元开口203的环形形状(donut shape)。排放单元开口203可以形成于与排放单元200的旋转轴方向垂直的表面。
在下部板212可以配备有从排放单元驱动部220接收旋转动力的动力传递部215。
配备于下部板212的下部的动力传递部215包括配备于旋转中心的旋转轴214b,并且下部旋转轴214b可以通过以辐射形状朝向外周板213延伸的支撑部件212a得到支撑。在图9和图10中,图示为配备有四个支撑部件212a,但是支撑部件212a的数量不限于此。只不过,优选地,在不妨碍从下侧吹送的空气流入排放单元主体210的内部的范围内确定支撑部件212a的数量。根据上述的构成,动力传递部215可以在支撑部件212a之间形成有开口215a。
下部旋转轴214b可以可旋转地结合于排放单元结合部14a。
壳体10a可以在壳体开口11a的下端进一步包括可封闭排放单元开口203的阻挡肋15a,以防止形成于下部板212的排放单元开口203与壳体10a的外部连通。阻挡肋15a可以朝向壳体10a的外侧延伸。
外周板213可以划分第一排放口201和第二排放口202。因此,外周板213可以配备有两个。然而,外周板213的数量不受限。在此,至少一个外周板213可以是阻挡部204。
排放单元主体2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叶片216,该至少一个叶片216与第一排放口201相邻地配备,用于引导从第一排放口201排放的空气。
排放单元200可以包括提供用于使排放单元主体210旋转的动力的排放单元驱动部220。排放单元驱动部220可以包括驱动源221和动力传递部件222。
驱动源221可以包括产生用于使排放单元主体210旋转的动力的电机。
动力传递部件222可以与排放单元主体210的动力传递部215咬合,以将从驱动源221产生的动力传递至排放单元主体210。
以下,对本发明的空调2的操作进行说明。
参照图11,用户为了从空调2直接接收高速的排放气流,可以设定为第一排放口201位于壳体开口11a。
因此,通过吸入口12a流入到壳体10a内部的空气按序地经由热交换器20和送风单元30而流入到布置于上部的排放单元200的内部。此时,大部分得到热交换的空气通过配备于下部板212的排放单元开口203而流入到排放单元主体210的内部。流入到排放单元主体210的内部的空气的气流的方向被至少一个叶片216引导,并且通过第一排放口201而排放到壳体10的外部。因此,得到热交换的空气可维持送风单元30所吹送的速度而被排放。即,空调2可以执行集中式空气调节。
相反,参照图12和图13,用户为了从空调2接收低速的排放气流,可以设定为第二排放口202位于壳体开口11a。
因此,通过吸入口12a流入到壳体10a的内部的空气按序地经由热交换器20和送风单元30而流入到布置于上部的排放单元200的内部。此时,大部分得到热交换的空气通过配备于下部板212的排放单元开口203而流入到排放单元主体210的内部。流入到排放单元主体210的内部的空气的风速通过第二排放口202的多个排放孔202a而降低之后排放到壳体10a的外部。即,空调2可以以用户感觉舒适的风速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
相反,参照图14和图15,在不使用空调2的情况下,用户可以设定为阻挡部204位于壳体开口11a。据此,空调2可以将内部从外部阻断。
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2在排放单元200的下表面配备独立的排放单元开口203,从而能够防止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流入到排放单元主体210时风速降低。因此,空调2可以提供高速的集中气流。并且,由于在不使用空调2的情况下利用阻挡部204封闭壳体开口11a,因此能够防止异物流入到空调2的内部。
以下,对本发明的空调3的又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此,针对与上述说明重复的构成将说明省略。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空调3的剖面图。图17是示出图示于图16的空调3的排放单元主体310的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3在壳体10b的后方的下侧配备有吸入口12b。并且,热交换器40和送风单元50布置于排放单元300的下侧。
具体而言,送风单元50布置于在壳体10b后方的下侧配备的吸入口12b的前方,从而通过吸入口12b而将壳体10b的外部空气吸入到壳体10b的内部。送风单元50构成为将吸入到壳体10b内部的空气朝向布置于上侧的排放单元300吹送。因此,送风单元50可以包括能够沿旋转轴的方向吸入空气并将其沿半径方向排放的离心式风扇。
热交换器40布置于送风单元50和吸入口12b之间的空气的流路上,从而能够从通过吸入口12b流入的空气吸收热量或者向通过吸入口12b流入的空气传递热量。相反,热交换器40也可以布置于送风单元50和排放单元300之间的空气流路上。即,热交换器40只要布置于吸入口12b和壳体开口11b之间的空气的流路上即可满足该条件。
参照图17,排放单元300可旋转地结合于壳体10b,并且可以配备成使在壳体10b的内部进行热交换之后的空气能够向壳体10b的外部排放。排放单元300可以具有下部开放的圆筒形状。排放单元300包括第一排放口301和第二排放口302。第二排放口302包括多个排放孔302a。
排放单元300可以包括第一排放口301和第二排放口302形成于外周面的排放单元主体310。排放单元主体310可以包括上部板311、下部板312和外周板313。
上部板311配备成大致的圆形板,并且在上部板311的上部面311a可以配备有上部旋转轴314a。上部旋转轴314a可以可旋转地结合于壳体10b的排放单元结合部14b。
下部板312可以包括:排放单元开口303,用于使从布置于下侧的送风单元50吹送的空气流入到排放单元300主体310的内部。下部板312可以具有形成有大致为圆形的排放单元开口303的环形形状(donut shape)。排放单元开口303可以形成于与排放单元300的旋转轴方向垂直的表面。
配备于下部板312的下部的动力传递部315包括配备于旋转中心的下部旋转轴314b,并且下部旋转轴314b可以通过以辐射形状朝向外周板313延伸的支撑部件312a得到支撑。在图17中,图示为配备有四个支撑部件312a,但是支撑部件312a的数量不限于此。只不过,优选地,在不妨碍从下侧吹送的空气流入排放单元主体310的内部的范围内确定支撑部件212a的数量。根据上述的构成,动力传递部315可以在支撑部件312a之间形成有开口。
下部旋转轴314b可以可旋转地结合于排放单元结合部14b。
壳体10b可以在壳体开口11b的下端进一步包括可封闭排放单元开口303的阻挡肋15b,以防止形成于下部板312的排放单元开口303与壳体10b的外部连通。阻挡肋15b可以朝向壳体10b的外侧延伸。
以下,对本发明的空调4的又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此,针对与上述说明重复的构成将说明省略。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空调4的剖面图。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4的壳体10c的前方下侧可以配备有吸入口12c。因此,热交换器60和送风单元70可以配备于排放单元100的下侧。排放单元100可以可旋转地结合于壳体10c的排放单元结合部14c。
具体而言,送风单元70布置于在壳体10c前方的下侧配备的吸入口12c的后方,从而通过吸入口12c而将壳体10c的外部空气吸入到壳体10c的内部。送风单元70构成为将吸入到壳体10c内部的空气朝向布置于上侧的排放单元100吹送。因此,送风单元70可以包括能够沿旋转轴的方向吸入空气并将其沿半径方向排放的离心式风扇。
热交换器60布置于送风单元70和排放单元100之间,从而能够从通过送风单元70的空气吸收热量或者向通过送风单元70的空气传递热量。相反,热交换器60也可以布置于送风单元70和吸入口12c之间。即,热交换器60只要布置于吸入口12c和壳体开口11c之间的空气的流路上即可满足该条件。
如上所述,空调1、2、3、4可以仅通过使排放单元100、200、300旋转的操作改变空气的速度,因此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提供多样的排放气流。
以上,图示并说明了特定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均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主旨的情况下自由地且多样地变形实施。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其中,包括:
壳体,具有吸入口;
热交换器,被配置为使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送风单元,用于使空气向所述壳体的内部或者外部循环;以及
排放单元,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进行旋转,所述排放单元具有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所述第一排放口为了排放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而形成于外周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排放口为了使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以与从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不同的速度排放而形成于外周的另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排放单元被配置为:随着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旋转而使空气选择性地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或者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第一排放口和所述第二排放口形成为:具有沿所述排放单元的外周方向具有预先设定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第二排放口形成为:沿外周方向具有比第一排放口所形成的长度更长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第二排放口包括多个排放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排放单元被配置为:使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流入到所述第一排放口而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或者使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流入到所述第二排放口而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排放单元包括:排放单元开口,形成于与旋转轴垂直的面,以使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沿着旋转轴方向流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排放单元被配置为:使空气沿旋转轴方向流入之后沿半径反向排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第二排放口被配置为使空气以比从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慢的速度排放。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排放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叶片,与所述第一排放口相邻地配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还包括:
排放单元驱动部,用于使所述排放单元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排放单元驱动部包括电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排放单元被配置为多个。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送风单元布置于所述排放单元的后方,从而构成为使流入到所述壳体的空气向布置有所述排放单元的前方吹送。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送风单元布置于所述排放单元的下侧,从而构成为使流入到所述壳体的空气向布置有所述排放单元的上侧吹送。
CN201680078211.4A 2016-01-07 2016-12-29 空调 Active CN1084745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02105A KR102519931B1 (ko) 2016-01-07 2016-01-07 공기조화기
KR10-2016-0002105 2016-01-07
PCT/KR2016/015505 WO2017119672A1 (ko) 2016-01-07 2016-12-29 공기조화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568A true CN108474568A (zh) 2018-08-31
CN108474568B CN108474568B (zh) 2021-06-11

Family

ID=59273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8211.4A Active CN108474568B (zh) 2016-01-07 2016-12-29 空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6000B2 (zh)
EP (1) EP3376123B1 (zh)
KR (1) KR102519931B1 (zh)
CN (1) CN108474568B (zh)
WO (1) WO20171196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12841A (ko) * 2017-07-28 2019-0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7449040A (zh) * 2017-07-31 2017-12-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KR102514679B1 (ko) 2018-01-09 2023-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12393411A (zh) 2019-11-29 2021-02-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12944467A (zh) * 2019-12-10 2021-06-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1566796B2 (en) 2019-12-10 2023-01-31 Lg Electronics Inc. Air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3405252B (zh) * 2021-06-16 2022-07-19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13393A (ko) * 2006-08-08 2008-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2010223506A (ja) * 2009-03-24 2010-10-07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3062877A (zh) * 2011-10-18 2013-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组件及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4764100A (zh) * 2014-12-31 2015-07-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KR20150085218A (ko) * 2014-01-15 2015-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5222228A (zh) * 2015-09-23 2016-01-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20007088Y1 (ko) * 1990-07-28 1992-10-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냉난방 겸용 공조기
JP3486961B2 (ja) * 1994-07-06 2004-01-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675895B2 (ja) * 1995-06-08 2005-07-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変更装置
KR19990039407A (ko) 1997-11-12 1999-06-05 구자홍 공기조화기의 토출구 개폐장치
JP4265046B2 (ja) 1999-09-30 2009-05-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4650649B2 (ja) * 2000-07-12 2011-03-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4076974A (ja) * 2002-08-12 2004-03-11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KR100755139B1 (ko) 2005-10-05 2007-09-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101280372B1 (ko) * 2006-08-08 2013-07-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20080013392A (ko) 2006-08-08 2008-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0779538B1 (ko) 2006-09-22 2007-11-27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냉기입체분사형 에어컨
KR200443817Y1 (ko) 2007-06-27 2009-03-16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다중토출장치를 구비한 에어컨
CN103017313B (zh) 2011-09-26 2015-0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部件及具有该出风部件的空调器
JP5403125B2 (ja) * 2011-10-31 2014-01-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KR20130054037A (ko) * 2011-11-16 2013-05-24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회전 토출형 공기조화기
JP5404758B2 (ja) * 2011-12-20 2014-0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20140011716A (ko) * 2012-07-18 2014-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1991955B1 (ko) * 2012-10-10 2019-09-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JP2014126308A (ja) * 2012-12-27 2014-07-0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CN104315693B (zh) 2014-08-18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13393A (ko) * 2006-08-08 2008-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2010223506A (ja) * 2009-03-24 2010-10-07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3062877A (zh) * 2011-10-18 2013-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组件及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KR20150085218A (ko) * 2014-01-15 2015-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4764100A (zh) * 2014-12-31 2015-07-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105222228A (zh) * 2015-09-23 2016-01-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76123A4 (en) 2018-12-05
KR102519931B1 (ko) 2023-04-11
KR20170082849A (ko) 2017-07-17
EP3376123A1 (en) 2018-09-19
US10866000B2 (en) 2020-12-15
CN108474568B (zh) 2021-06-11
WO2017119672A1 (ko) 2017-07-13
EP3376123B1 (en) 2021-02-24
US20190017711A1 (en)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4568A (zh) 空调
US11149967B2 (en) Air conditioner
TWI634288B (zh) Dehumidifier
CN106440056A (zh) 空调柜机
CN21286998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747763A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3065680A1 (zh) 空调室内机
CN109804202A (zh) 空调
CN107606703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702594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2679460B (zh) 一种移动空调
CN107906605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7860062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7747767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8442966U (zh) 一种利用冷凝水雾化降温提高冷凝器效率的空调室外机
CN207422419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936231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422421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702592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688245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702589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702689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8036405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7965843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8151137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