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4389A - 离心风扇的叶轮 - Google Patents

离心风扇的叶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4389A
CN108474389A CN201780006713.0A CN201780006713A CN108474389A CN 108474389 A CN108474389 A CN 108474389A CN 201780006713 A CN201780006713 A CN 201780006713A CN 108474389 A CN108474389 A CN 108474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blade
impeller
centrifugal fan
fl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67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4389B (zh
Inventor
柏原贵士
山崎登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4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4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30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2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62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26Mounting or removal of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护罩(80)具有:曲板状的护罩曲板部(81);和平板状的护罩平板部(82),其仅对应于与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在叶片轴端部(72)形成有:叶片平坦面(72a),其沿着护罩平板部(82);和叶片弯曲面(72b、72c),其沿着护罩曲板部(81)。在叶片轴端部(72)与护罩(80)的彼此间形成有熔接部(8b),所述熔接部(8b)是将叶片平坦面(72a)与护罩平板部(82)熔接而构成的。

Description

离心风扇的叶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风扇的叶轮,特别是涉及如下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其具备绕着旋转轴线呈环状配置的多个叶片以及被配置成夹着叶片的旋转轴线方向侧的主板和护罩,所述离心风扇的叶轮是将叶片的旋转轴线方向一方侧的端部即叶片轴端部与护罩彼此之间被熔接而构成的。
背景技术
在空调装置及空气净化器等中,有时为了空气的吸入及供给、排出而使用离心风扇。构成离心风扇的叶轮主要具有:多个叶片,它们绕着旋转轴线呈环状配置;以及主板和护罩,它们被配置成夹着叶片的旋转轴线方向侧。
并且,作为这样的离心风扇的叶轮,有的如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2005-155510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86827号公报)所示是使叶片的旋转轴线方向一方侧的端部即叶片轴端部与护罩彼此之间熔接而构成的。在这些离心风扇的叶轮中,使叶片轴端部的翼长方向整体及该护罩的对应部分为阶梯形状,并使阶梯形状的平坦面彼此熔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2中,由于形成于叶片和护罩的阶梯形状,使得护罩附近的空气流容易被阻碍,有时招致送风性能降低及送风声音增加。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一种离心风扇的叶轮,其具备绕着旋转轴线呈环状配置的多个叶片以及以被配置成夹着叶片的旋转轴线方向侧的主板和护罩,所述离心风扇的叶轮是将叶片的旋转轴线方向一方侧的端部即叶片轴端部与护罩彼此之间熔接而构成的,其中,谋求送风性能的提高及送风声音的降低。
第一方面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具有:多个叶片,它们绕着旋转轴线呈环状配置;以及主板和护罩,它们被配置成夹着叶片的旋转轴线方向侧,所述离心风扇的叶轮是将叶片的旋转轴线方向一方侧的端部即叶片轴端部与护罩彼此之间熔接而构成的。并且,这里,护罩具有:曲板状的护罩曲板部,其以随着在旋转轴线方向上远离于叶片而直径缩小的方式弯曲;和平板状的护罩平板部,其仅对应于与叶片轴端部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而形成。在叶片轴端部形成有:叶片平坦面,其由沿着护罩平板部的平坦面构成;和叶片弯曲面,其由沿着护罩曲板部的弯曲面构成。在叶片轴端部与护罩彼此之间形成有熔接部,所述熔接部是将叶片平坦面与护罩平板部熔接而构成的。
这里,如上所述,采用了如下结构:叶片与护罩对置的部分的大部分为曲板部(护罩曲板部)和弯曲面(叶片弯曲面),仅在叶片与护罩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形成平板部(护罩平板部)和平坦面(叶片平坦面)并将它们熔接起来。因此,这里,与以往那样地采用在叶片和护罩形成阶梯形状并将它们熔接起来的结构的情况相比,护罩附近的空气流不容易被阻碍。
由此,这里,能够改善护罩附近的空气流,能够实现送风性能的提高及送风声音的降低。
第二方面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在第一方面的离心风扇的叶轮中,叶片平坦面被配置在叶片轴端部的翼长方向上的中央附近。
这里,如上所述,在采用仅在叶片与护罩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形成平板部(护罩平板部)和平坦面(叶片平坦面)并将它们熔接起来的结构时,由于在叶片轴端部的翼长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部分进行叶片与护罩的熔接,因此,与在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及靠近翼后缘的部分进行叶片与护罩的熔接的情况相比,可实现牢固的熔接。
由此,这里,能够缩小熔接所需的叶片平坦面的面积以及与之对应的护罩平板部的面积。
第三方面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在第二方面的离心风扇的叶轮中,在护罩,沿着叶片弯曲面形成有能够插入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的前缘侧凹部。
如上所述,在采用仅在叶片与护罩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形成平板部(护罩平板部)和平坦面(叶片平坦面)并将它们熔接起来的结构时,当在叶片轴端部的翼长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部分进行叶片与护罩的熔接时,由于叶片及护罩成型时的变形等,有可能在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之间产生间隙。由于这样的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的间隙成为扰乱通过护罩的中央部的开口而朝向叶片的翼前缘的空气流的原因,因此,有可能使送风声音增加。
因此,这里,如上所述,在护罩形成了能够插入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的前缘侧凹部。因此,能够抑制由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的间隙导致的空气流的紊乱。这里,当在护罩形成前缘侧凹部时,产生对送风性能及送风声音的不良影响,但这里,如上所述,通过沿着叶片弯曲面形成前缘侧凹部,从而抑制由前缘侧凹部导致的对送风性能及送风声音的不良影响。
由此,这里,能够抑制由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的间隙导致的空气流的紊乱,能够抑制该间隙导致的送风声音的增加。
第四方面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在第三方面的离心风扇的叶轮中,前缘侧凹部以形成与护罩曲板部平行的曲板部的方式从护罩曲板部突出。
这里,能够有效地抑制由前缘侧凹部导致的对送风性能及送风声音的不良影响。
第五方面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在第二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离心风扇的叶轮中,在护罩,以对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进行镶边的方式形成有后缘侧凸部。
如上所述,在采用仅在叶片与护罩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形成平板部(护罩平板部)和平坦面(叶片平坦面)并将它们熔接起来的结构时,当在叶片轴端部的翼长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部分进行叶片与护罩的熔接时,由于叶片及护罩成型时的变形等,有可能在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之间产生间隙。由于这样的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的间隙成为使沿着叶片的正压面从翼前缘朝向翼后缘的空气流的一部分在中途从正压面侧向负压面侧泄漏的原因,因此,有可能使送风性能降低。
因此,这里,如上所述,在护罩,以对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进行镶边的方式形成了后缘侧凸部。因此,能够抑制由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的间隙导致的空气流的泄漏。
由此,这里,能够抑制由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的间隙导致的空气流的泄漏,能够抑制由该间隙导致的送风性能的降低。
第六方面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在第五方面的离心风扇的叶轮中,后缘侧凸部仅对应于叶片轴端部的正压面侧配置。
这里,能够有效地抑制由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的间隙导致的空气流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叶轮的离心风扇的空调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空调装置的概略侧面剖视图。
图3是叶轮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箭头A方向的视图(除了护罩的一部分而图示)。
图5是图3中的箭头B方向的视图(除了主板的一部分而图示)。
图6是将图4中的C部放大的图。
图7是将图5中的D部放大的图。
图8是示出图7中的IV-IV截面的图。
图9是示出图6中的I-I截面的图。
图10是示出图6中的II-II截面的图。
图11是示出图6中的III-III截面的图。
图12是变形例的叶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箭头A方向的视图(除了护罩的一部分而图示)。
图14是将图13中的C部放大的图。
图15是示出图14中的II-II截面的图。
图16是示出图14中的III-III截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离心风扇的叶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离心风扇的叶轮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下面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1)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中示出了采用了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叶轮8的离心风扇4的空调装置1的外观立体图(省略天花板)。这里,空调装置1是天花板设置型空调装置,主要具有:外壳2,其内部收纳各种构成设备;和装饰面板3,其被配置在外壳2的下侧。
空调装置1的外壳2是下表面开口的箱状的部件,如图2(空调装置1的概略侧面剖视图)所示,被插入配置在形成于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开口中。并且,装饰面板3具有:吸入口3a,其被配置在大致中央,以便将空调室中的空气吸入到外壳2中;和吹出口3b,其以围绕吸入口3a的外周的方式配置,以便从外壳2将空气吹出到空调室中,所述装饰面板3以嵌入到天花板的开口中的方式配置。
在外壳2内主要配置有:离心风扇4,其通过装饰面板3的吸入口3a将空调室中的空气吸入到外壳2内并向外周方向吹出;热交换器5,其围绕离心风扇4的外周;喇叭口6,其用于将从吸入口3a吸入的空气向离心风扇4引导。离心风扇4具有:风扇马达7,其被设置在外壳2的顶板2a的大致中央;和叶轮8,其与风扇马达7连结而被驱动旋转。
另外,设置有离心风扇4的空调装置1不限于天花板设置型,也可以是其它型式。此外,关于叶轮8的结构,在后面进行说明。
(2)叶轮的结构
下面,采用图3至图11对叶轮8的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图3是叶轮8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图3中的箭头A方向的视图(除了护罩80的一部分而图示)。图5是图3中的箭头B方向的视图(除了主板60的一部分而图示)。图6是将图4中的C部放大的图。图7是将图5中的D部放大的图。图8是示出图7中的IV-IV截面的图。图9是示出图6中的I-I截面的图。图10是示出图6中的II-II截面的图。图11是示出图6中的III-III截面的图。
叶轮8主要具有:圆板状的主板60,其与风扇马达7连结;多个(这里是7片)叶片70,其绕着主板60的旋转轴线O呈环状地配置在主板60的风扇马达7相反侧;和环状的护罩80,其被配置成,在旋转轴线O方向上与主板60之间夹着多个叶片70。这里,叶轮8的旋转方向为R。
主板60是在其中央部朝向吸入口3a侧突出形成有大致圆锥台形状的毂部61的树脂制的部件。在毂部61形成有多个(这里是3个)冷却用空气孔62等,所述多个冷却用空气孔62由排列地形成在主板60的同心圆上的长孔构成。此外,主板60的比毂部61靠外周侧的部分形成了环状平板形状的平板部63。
护罩80是随着从其外周部朝向中央部的开口而向吸入口3a侧弯曲并突出的钟形的树脂制部件。这里,护罩80中的、以随着在旋转轴线O方向上远离于叶片70(即,随着靠近吸入口3a侧)而直径缩小的方式弯曲的曲板状的部分为护罩曲板部81。
这里,叶片70是与主板60和护罩80分体成型的树脂制部件。叶片70的旋转轴线O方向侧的一端部是与主板60对置地配置的主板侧叶片轴端部71,其被固定于主板60。叶片70的旋转轴线O方向侧的另一端部是与护罩80对置地配置的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被固定于护罩80。这里,沿着旋转轴线O方向观察叶轮8时,叶片70的主板侧叶片轴端部71具有比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后倾的翼形状。此外,叶片70是中空叶片,主要具有:叶片主体73;和叶片盖体74,其通过嵌入被安装于叶片主体73,并在与叶片主体73之间形成中空的空间S,由此,能够实现叶片70的轻量化。另外,叶片70的中空化也可以通过吹塑成型等形成而不由两个部件73、74的嵌入结构形成。此外,这里,在叶片70的翼后缘部形成有用于提高离心风扇4的性能的凹凸形状,但在即使不形成凹凸形状也可得到充分的性能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一定形成凹凸形状。此外,这里,叶片70是与主板60和护罩80分体的部件,但不限于此,叶片70也可以与主板60一体成型。在该情况下,仅将叶片70固定于护罩80即可。
并且,通过使主板侧叶片轴端部71与主板60彼此之间熔接,从而进行叶片70的主板侧叶片轴端部71向主板60的固定,该熔接部分形成了主板侧熔接部8a。这里,作为将叶片70熔接到主板60上的方法,采用了对主板60的平板部63和叶片70的主板侧叶片轴端部71的平坦面71a施加超声波而进行熔接的方法(超声波熔接)。但是,作为将叶片70熔接到主板60上的方法,只要是将平板部63与平坦面71a熔接的方法,则不限定于超声波熔接,例如,也可以如采用对平板部63和平坦面71a照射激光而进行熔接的方法(激光熔接)等那样采用其他的熔接方法。
此外,通过使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与护罩80彼此之间熔接,从而进行叶片70的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向护罩80的固定,该熔接部分形成了护罩侧熔接部8b。这里,在护罩80,仅对应于与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而形成有平板状的护罩平板部82,护罩侧熔接部8b被配置于护罩平板部82。即,护罩80的大部分由曲板状的护罩曲板部81构成,所述曲板状的护罩曲板部81以随着在旋转轴线O方向上远离于叶片70而直径缩小的方式弯曲,仅在护罩曲板部81中与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对应的部分的一部分形成有与旋转轴线O方向垂直的平板状的护罩平板部82。并且,在叶片70的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形成有:叶片平坦面72a,其由沿着护罩平板部82的平坦面构成;和叶片弯曲面72b、72c,其由沿着护罩曲板部81的弯曲面构成。叶片平坦面72a与护罩平板部82对置,与护罩平板部82同样地形成与旋转轴线O方向垂直的面。因此,通过叶片平坦面72a与护罩平板部82对置,并且叶片弯曲面72b、72c与护罩曲板部81对置,从而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成为整体沿着护罩80的状态,其中,通过将叶片平坦面72a与护罩平板部82熔接,从而形成护罩侧熔接部8b。这里,作为将叶片70熔接于护罩80的方法,采用了对护罩80的护罩平板部82和叶片70的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叶片平坦面72a施加超声波而进行熔接的方法(超声波熔接)。但是,作为将叶片70熔接于护罩80的方法,只要是将护罩平板部82与叶片平坦面72a熔接的方法,则不限定于超声波熔接,例如,也可以如采用对护罩平板部82和叶片平坦面72a照射激光而进行熔接的方法(激光熔接)等那样采用其他的熔接方法。
这里,叶片平坦面72a被配置成与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翼长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对应。因此,护罩平板部82也被配置在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翼长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并且,叶片弯曲面72b、72c中靠近翼前缘的部分、即比叶片平坦面72a靠近翼前缘的弯曲面形成前缘侧叶片弯曲面72b,叶片弯曲面72b、72c中靠近翼后缘的部分、即比叶片平坦面72a靠近翼后缘的弯曲面形成了后缘侧叶片弯曲面72c。
此外,在护罩80,在护罩平板部82的周围部分形成有将护罩平板部82与护罩曲板部81之间连接起来的护罩台阶部83,在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在叶片平坦面72a的周围部分形成有将叶片平坦面72a与叶片弯曲面72b、72c之间连接起来的、能够与护罩台阶部83嵌合的叶片台阶部72d。并且,在护罩平板部82与叶片平板部72a在旋转轴线O方向上重叠的状态下,叶片台阶部77与护罩台阶部83嵌合。即,利用护罩台阶部83和叶片台阶部72d使叶片70被定位在护罩80的规定位置。
(3)离心风扇的叶轮的特征
在离心风扇4的叶轮8,关于形成于叶片70的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与护罩80彼此之间的护罩侧熔接部8b附近的结构,具有如下的特征。
<A>
这里,如上所述,护罩80具有:曲板状的护罩曲板部81;和平板状的护罩平板部82,其仅对应于与叶片轴端部72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而形成。在叶片轴端部72形成有:叶片平坦面72a,其由沿着护罩平板部82的平坦面构成;和叶片弯曲面72b、72c,其由沿着护罩曲板部81的弯曲面构成。在叶片轴端部72与护罩80彼此之间形成有熔接部8b,所述熔接部8b是将叶片平坦面72a与护罩平板部82熔接而构成的。即,这里,采用了如下结构:叶片70与护罩80对置的部分的大部分为曲板部(护罩曲板部81)和弯曲面(叶片弯曲面72b、72c),仅在叶片70与护罩80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形成平板部(护罩平板部82)和平坦面(叶片平坦面72a)并将它们熔接起来。因此,这里,与以往那样地采用在叶片和护罩形成阶梯形状并将它们熔接起来的结构的情况相比,护罩80附近的空气流不容易被阻碍。
由此,这里,能够改善护罩80附近的空气流,能够实现送风性能的提高及送风声音的降低。
<B>
这里,如上所述,在采用仅在叶片70与护罩80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形成平板部(护罩平板部82)和平坦面(叶片平坦面72a)并将它们熔接起来的结构时,在叶片轴端部72的翼长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部分进行叶片70与护罩80的熔接。因此,与在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及靠近翼后缘的部分进行叶片70与护罩80的熔接的情况相比,可实现牢固的熔接。
由此,这里,能够缩小熔接所需的叶片平坦面72a的面积以及与之对应的护罩平板部82的面积。
(4)变形例
如上所述,在采用仅在叶片70与护罩80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形成平板部(护罩平板部82)和平坦面(叶片平坦面72a)并将它们熔接起来的结构时,当在叶片轴端部的翼长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部分进行叶片70与护罩80的熔接时(参照图9),由于叶片70及护罩80成型时的变形等,有可能在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81之间产生间隙(参照图10)。并且,由于这样的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的间隙成为扰乱通过护罩80的中央部的开口而朝向叶片70的翼前缘的空气流的原因,因此,有可能使送风声音增加。
因此,这里,如图12至图15所示,在护罩80形成了能够插入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的前缘侧凹部84。因此,能够抑制由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81的间隙导致的空气流的紊乱。这里,当在护罩80形成前缘侧凹部84时,产生对送风性能及送风声音的不良影响,但这里,通过沿着叶片弯曲面72b形成前缘侧凹部84,从而抑制由前缘侧凹部84导致的对送风性能及送风声音的不良影响。
由此,这里,能够抑制由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81的间隙导致的空气流的紊乱,能够抑制该间隙导致的送风声音的增加。
特别是,这里,如图15所示,使前缘侧凹部84以形成与护罩曲板部81平行的曲板部的方式从护罩曲板部81向旋转轴线O方向叶片70相反侧突出。
由此,这里,能够有效地抑制由前缘侧凹部84导致的对送风性能及送风声音的不良影响。
另外,这里虽未采用,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抑制由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81的间隙导致的空气流的紊乱的效果,也可以在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与前缘侧凹部84之间设置密封材料。此外,在不形成前缘侧凹部84就能够满足对叶轮8要求的送风性能及送风声音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形成前缘侧凹部84。
此外,当在叶片轴端部的翼长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部分进行叶片70与护罩80的熔接时(参照图9),由于叶片70及护罩80成型时的变形等,有可能在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81之间也产生间隙。并且,由于这样的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的间隙成为使沿着叶片70的正压面从翼前缘朝向翼后缘的空气流的一部分在中途从正压面侧向负压面侧泄漏的原因,因此,有可能使送风性能降低。
因此,这里,如图12至图14和图16所示,在护罩80,以对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进行镶边的方式形成了后缘侧凸部85。因此,能够抑制由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81的间隙导致的空气流的泄漏。
由此,这里,能够抑制由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81的间隙导致的空气流的泄漏,能够抑制由该间隙导致的送风性能的降低。
特别是,这里,如图16所示,仅对应于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正压面侧而配置有后缘侧凸部85。
由此,这里,能够有效地抑制由护罩侧叶片轴端部72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与护罩曲板部81的间隙导致的空气流的泄漏。
另外,在不形成后缘侧凸部85就能够满足对叶轮8要求的送风性能及送风声音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形成后缘侧凸部8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如下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具备绕着旋转轴线呈环状配置的多个叶片和被配置成夹着叶片的旋转轴线方向侧的主板和护罩,所述离心风扇的叶轮是将叶片的旋转轴线方向一方侧的端部即叶片轴端部与护罩彼此之间熔接而构成的。
标号说明
4 离心风扇
8 叶轮
8b 护罩侧熔接部
60 主板
70 叶片
72 护罩侧叶片轴端部
72a 叶片平坦面
72b、72c 叶片弯曲面
80 护罩
81 护罩曲板部
82 护罩平板部
84 前缘侧凹部
85 后缘侧凸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55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86827号公报

Claims (6)

1.一种离心风扇(4)的叶轮(8),所述离心风扇(4)的叶轮(8)具备:多个叶片(70),它们绕着旋转轴线呈环状配置;以及主板(60)和护罩(80),它们被配置成夹着所述叶片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侧,所述离心风扇的叶轮是将所述叶片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一方侧的端部即叶片轴端部(72)与所述护罩彼此之间熔接而构成的,其中,
所述护罩具有:曲板状的护罩曲板部(81),其以随着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远离于所述叶片而直径缩小的方式弯曲;和平板状的护罩平板部(82),其仅对应于与所述叶片轴端部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而形成,
在所述叶片轴端部形成有:叶片平坦面(72a),其由沿着所述护罩平板部的平坦面构成;和叶片弯曲面(72b、72c),其由沿着所述护罩曲板部的弯曲面构成,
在所述叶片轴端部与所述护罩彼此之间形成有熔接部(8b),所述熔接部(8b)是将所述叶片平坦面与所述护罩平板部熔接而构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其中,
所述叶片平坦面被配置在所述叶片轴端部的翼长方向上的中央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其中,
在所述护罩,沿着所述叶片弯曲面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前缘的部分的前缘侧凹部(8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其中,
所述前缘侧凹部以形成与所述护罩曲板部平行的曲板部的方式从所述护罩曲板部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其中,
在所述护罩,以对所述叶片轴端部的靠近翼后缘的部分进行镶边的方式形成有后缘侧凸部(8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风扇的叶轮,其中,
所述后缘侧凸部仅对应于所述叶片轴端部的正压面侧配置。
CN201780006713.0A 2016-01-18 2017-01-13 离心风扇的叶轮 Active CN1084743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7181A JP6314998B2 (ja) 2016-01-18 2016-01-18 遠心ファンの羽根車
JP2016-007181 2016-01-18
PCT/JP2017/001105 WO2017126444A1 (ja) 2016-01-18 2017-01-13 遠心ファンの羽根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389A true CN108474389A (zh) 2018-08-31
CN108474389B CN108474389B (zh) 2019-07-09

Family

ID=59361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6713.0A Active CN108474389B (zh) 2016-01-18 2017-01-13 离心风扇的叶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406910B1 (zh)
JP (1) JP6314998B2 (zh)
CN (1) CN108474389B (zh)
ES (1) ES2765859T3 (zh)
WO (1) WO20171264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4685A (zh) * 2019-11-21 2021-05-21 泛仕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提效装置的离心叶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11830A1 (de) * 2016-06-28 2017-12-28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Gebläseradscheibe und Gebläserad
EP3647603A1 (en) 2018-10-31 2020-05-06 Carrier Corporation Arrangement of centrifugal impeller of a fan for reducing nois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5852A1 (de) * 1986-02-22 1987-08-27 Gebhardt Gmbh Wilhelm Laufrad fuer einen radialventilator
CN1241248A (zh) * 1997-09-30 2000-01-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离心式鼓风机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离心式鼓风机的空调机
JP2005155510A (ja) * 2003-11-27 2005-06-16 Daikin Ind Ltd 遠心送風機の羽根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遠心送風機
JP2006017063A (ja) * 2004-07-05 2006-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風機
JP2007120445A (ja) * 2005-10-31 2007-05-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ターボファン
JP2011080409A (ja) * 2009-10-07 2011-04-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遠心送風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CN203892252U (zh) * 2013-06-14 2014-10-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离心送风机以及空调机
JP2015086827A (ja) * 2013-11-01 2015-05-07 日清紡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ターボファン
CN108431427A (zh) * 2015-12-28 2018-08-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离心风扇的叶轮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7296U (zh) * 1988-09-05 1990-03-12
JP3391318B2 (ja) * 1999-11-16 2003-03-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及び該ファン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6056952B1 (ja) * 2015-12-28 2017-01-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の羽根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56953B1 (ja) * 2015-12-28 2017-01-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の羽根車の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5852A1 (de) * 1986-02-22 1987-08-27 Gebhardt Gmbh Wilhelm Laufrad fuer einen radialventilator
CN1241248A (zh) * 1997-09-30 2000-01-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离心式鼓风机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离心式鼓风机的空调机
JP2005155510A (ja) * 2003-11-27 2005-06-16 Daikin Ind Ltd 遠心送風機の羽根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遠心送風機
JP2006017063A (ja) * 2004-07-05 2006-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風機
JP2007120445A (ja) * 2005-10-31 2007-05-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ターボファン
JP2011080409A (ja) * 2009-10-07 2011-04-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遠心送風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CN203892252U (zh) * 2013-06-14 2014-10-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离心送风机以及空调机
JP2015086827A (ja) * 2013-11-01 2015-05-07 日清紡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ターボファン
CN108431427A (zh) * 2015-12-28 2018-08-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离心风扇的叶轮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4685A (zh) * 2019-11-21 2021-05-21 泛仕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提效装置的离心叶轮
CN112824685B (zh) * 2019-11-21 2022-08-09 泛仕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提效装置的离心叶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14998B2 (ja) 2018-04-25
EP3406910A4 (en) 2019-01-02
EP3406910A1 (en) 2018-11-28
BR112018013261A2 (pt) 2018-12-04
ES2765859T3 (es) 2020-06-11
JP2017129024A (ja) 2017-07-27
CN108474389B (zh) 2019-07-09
WO2017126444A1 (ja) 2017-07-27
EP3406910B1 (en) 2019-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1427B (zh) 离心风扇的叶轮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JP3698150B2 (ja) 遠心送風機
CN104822946B (zh) 离心式风扇及离心式风扇的制造方法
US8011891B2 (en) Centrifugal multiblade fan
CN108474389B (zh) 离心风扇的叶轮
CN105026771B (zh) 鼓风装置
JP2014080970A (ja) プロペラ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
KR102227374B1 (ko) 원심팬
EP2829732B1 (en) Centrifugal fa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TW201200738A (en) Electric blower and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with the same
KR20080003444A (ko) 원심 송풍기와 이를 이용한 공기 조화기
JP2018132012A (ja) 電動送風機および電動掃除機、ならびにインペラの製造方法
CN106662117A (zh) 离心叶轮以及离心压缩机
JP2003232295A (ja) 遠心ファンおよびその遠心ファンを備えた加熱調理器
JPWO2008093390A1 (ja) 多翼遠心送風機
JP5187353B2 (ja) 貫流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110382824A (zh) 具有经改进的抗颤振性的带缓冲器的叶片
JP5041446B2 (ja) 貫流ファン、送風機および羽根車の成形機
ITMI20000466U1 (it) Ventilatore centrifugo
JPWO2012098652A1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5030115B2 (ja) 貫流ファン、送風機および羽根車の成形機
JP5664809B2 (ja)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
CN104976151A (zh) 平衡容器
JP2014139412A (ja) 多翼遠心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多翼遠心送風機
JP2012112299A (ja) 多翼遠心ファン及び多翼遠心送風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