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3734A - 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 - Google Patents

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3734A
CN108473734A CN201680075722.0A CN201680075722A CN108473734A CN 108473734 A CN108473734 A CN 108473734A CN 201680075722 A CN201680075722 A CN 201680075722A CN 108473734 A CN108473734 A CN 108473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propylene
based resin
injection
mfr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57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崇
金田豊
米田祥美
天野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ek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n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eka Corp filed Critical Kanek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73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37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01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10Polymers of propylene
    • B29K2023/12PP, i.e. polypropyl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094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having particular visco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0/00
    • C08F25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0/00 on to polymers of olefins having two or thre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6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动性及毛刺的防止优异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在230℃、2.16kg载荷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150g/10分钟的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以及在上述条件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100g/10分钟的聚丙烯系树脂(B),相对于(A)和(B)的合计100质量份,(A)的含量为0.1~50质量份、(B)的含量为99.9~50质量份,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上述条件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80g/10分钟,在200℃、10m/分钟下测定的熔体张力为0.7~30gf。

Description

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
背景技术
聚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物性及成形性,另外,作为环境优异的材料,其使用范围正在迅速地扩大。特别是在汽车零件等中,提供了轻质且刚性优异的聚丙烯树脂产品。在这样的产品之一中有聚丙烯树脂的注射成形体。
对于注射成形用材料,从生产性的观点出发,要求高流动化,其大多通过处方变更、成形条件变更来对应。
若通过处方变更使注射成形用材料高流动化,则材料会侵入至模具分割面的间隙,变得容易在成形品产生毛刺(burr)。通过成形条件变更来应对的情况下,通常是提高材料注射压力、或加快注射速度速,因此,因注射压力而在模具分割面产生间隙、变得容易在成形品产生毛刺。这样的倾向在大型的注射成形品例如汽车用的注射成形品那样的情况下显著。因此,要求事实上不存在毛刺、或为可以忽视的程度的、不需要注射成形后的去除毛刺的操作或注射成形后的去除毛刺的操作简单的那样的、毛刺的产生少的注射成形用材料。
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提出了如下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含有丙烯系树脂、弹性体和无机填充剂作为主体成分,或者含有丙烯系树脂和无机填充剂作为主成分,在该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上述丙烯系树脂的特性满足特定的红外吸光度比及特定的Mw/Mn比中的一者或两者,并且上述树脂组合物的特性值处于满足特定的不等式的范围内(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作为弹性体,提出了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无机填充剂,提出了滑石。但是,由于丙烯系树脂与上述弹性体的相容性低,因此存在产生物性降低、外观不良等问题的情况,记载了仅配合弹性体25重量%(实施例4)以上的情况下的效果,例如弹性体为20重量%(比较例2)时未观察到防止毛刺的效果,而且有在不能配合滑石等无机填充剂的情况下无法应用的问题。
另外,提出了如下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包含:满足特定的MFR值范围和特定的Mw/Mn比的范围的结晶性聚丙烯;满足特定的MFR值范围、特定的Mw/Mn比的范围、和分子量为200万以上的成分的比率等的丙烯系聚合物;作为任意成分的热塑性弹性体;作为任意成分的无机填料;及结晶成核剂(专利文献2)。此处提出的丙烯系聚合物是指由源自催化剂成分的活性种生成的大分子单体(macromer)并入主链中而形成支链结构的长链支链型的丙烯系聚合物。但是,在不组合使用热塑性弹性体、无机填料的情况下,仅记载了配合上述丙烯系聚合物30重量%(实施例1)以上的情况下的效果,在组合使用热塑性弹性体和无机填料的情况下,仅记载了以上述丙烯系聚合物和热塑性弹性体的总量计配合35重量%(实施例4)以上的情况下的效果,在小于该配合量的配合量下的防止毛刺的效果不清楚。另外,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的合成中,需要特殊的金属催化剂和专用的聚合装置,从工艺、制造成本的方面来看存在问题。
如上所述,对于聚丙烯系树脂,难以使用少量的改性剂来抑制或防止毛刺,即难以得到兼顾流动性及防止毛刺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942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889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流动性及毛刺的防止优异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注射成形体,其是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在230℃、2.16kg载荷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150g/10分钟的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以及在230℃、2.16kg载荷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100g/10分钟的聚丙烯系树脂(B),相对于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和聚丙烯系树脂(B)的合计100质量份,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含量为0.1~50质量份、聚丙烯系树脂(B)的含量为99.9~50质量份,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230℃、2.16kg载荷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80g/10分钟,在200℃、10m/分钟下测定的熔体张力为0.7~30gf。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注射成形体,其中,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上述熔体流动速率为10~100g/10分钟。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注射成形体,其中,相对于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和聚丙烯系树脂(B)的合计100质量份,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含量为1~35质量份、聚丙烯系树脂(B)的含量为99~65质量份。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形体,其中,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为(a)聚丙烯系树脂、(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及(c)共轭二烯化合物的熔融混合物。
[5]制造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形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将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设定温度170℃~300℃下进行注射成形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的流动性及毛刺的防止性优异。因此,可连续进行稳定的注射成形,而且能够省略或简化用于去除注射成形体的毛刺的操作。本发明的注射成形体特别适合使用大型模具制造的大物体的注射成形体。此外,本发明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能够调整为期望的流动性,与以往已知的聚丙烯系树脂的注射成形体相比,能够得到期望的注射成形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注射成形体为由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注射成形体。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在230℃、2.16kg载荷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150g/10分钟的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以及在230℃、2.16kg载荷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100g/10分钟的聚丙烯系树脂(B),相对于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和聚丙烯系树脂(B)的合计100质量份,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含量为0.1~50质量份、聚丙烯系树脂(B)的含量为99.9~50质量份,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230℃、2.16kg载荷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80g/10分钟,在200℃、10m/分钟下测定的熔体张力为0.7~30gf。本发明的注射成形体是指未发泡的注射成形体。在树脂组合物中配合发泡剂而在成形时发泡而制造的发泡体不包括在本发明的注射成形体的范围内。
<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
本发明的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是指通过使聚丙烯系树脂与共轭二烯化合物反应来向聚丙烯系树脂中导入支链结构,并将其高分子量化而成的树脂。
本发明的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在230℃、2.16kg载荷的条件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150g/10分钟。在(A)成分的熔体流动速率不足1g/10分钟的情况下,从抑制毛刺的观点来看没有问题,但有时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不足从而在大型模具中的注射成形中会引起填充不足等不良情况。(A)成分的熔体流动速率超过150g/10分钟的情况下,有时与(B)成分的混合变得不充分,或在干混时在注射成形中的计量工序变得不稳定。另外,若(A)成分的熔体流动速率超过150g/10分钟,则变得难以将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调整至后述的范围内,而且在与(B)成分的混合变得不充分的情况下,组合物变得不均匀,抑制毛刺的效果减少,因此不优选。(A)成分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10~100g/10分钟。
此处,熔体流动速率(以下,有时简称为“MFR”)是指依据JIS K7210:1999,使用熔融指数仪F-F01(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在230℃、2.16kg载荷的条件下、将在一定时间从模头挤出的树脂量换算成在10分钟挤出的树脂量所得到的值。该换算值通过MFR自动演算处理(B法)算出。计算式如下。即使在熔体流动速率超过50(g/10分钟)的情况下,也应用该方法。
MFR(g/10分钟)=(427xLxρ)/t
L(试验条件的间隔):3(cm)
ρ(试验温度下的熔融密度):通过切取法通过下式算出的值(g/cm3),其中不能用切取法时采用0.75(g/cm3)
ρ=m/(0.711xL)
m:通过切取法测定的活塞在上述间隔L移动而流出的试样的质量(g)
L:与上述间隔相同
t(间隔移动时间):实际的测定值(秒)
即,可以应用切取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的计算式算出。
MFR(g/10分钟)=(600xm)/t
本发明的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优选为将(a)聚丙烯系树脂、(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及(c)共轭二烯化合物熔融混合而得到的树脂。该熔融混合物在能够以低价制造而不需要昂贵的设备的方面优异。
<聚丙烯系树脂(a)>
为了得到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而使用的聚丙烯系树脂(a)是指具有结晶性的聚丙烯系树脂。可以为丙烯的均聚物、能与丙烯共聚的单体与丙烯的共聚物中的任一种。另外,可以为丙烯的均聚物与共聚物的混合物。作为共聚物,可以为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中的任一种。作为共聚物,优选含有丙烯51重量%以上的共聚物,从保持作为聚丙烯系树脂的特征的结晶性、刚性、耐化学药品性等的方面出发,更优选含有丙烯75重量%以上的共聚物。
作为能与丙烯共聚的单体,例如可列举出乙烯、1-丁烯、异丁烯、1-戊烯、3-甲基-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3,4-二甲基-1-丁烯、1-庚烯、3-甲基-1-己烯、1-辛烯、1-癸烯等碳原子数2或4~12的α-烯烃;环戊烯、降冰片烯、四环[6,2,11,8,13,6]-4-十二碳烯等环状烯烃;5-亚甲基-2-降冰片烯、5-乙叉基-2-降冰片烯、1,4-己二烯、甲基-1,4-己二烯、7-甲基-1,6-辛二烯等二烯;氯乙烯、偏氯乙烯、丙烯腈、乙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二乙烯基苯等乙烯基单体;等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当中,从提高耐寒性、低价等的方面出发,优选α-烯烃,更优选乙烯、1-丁烯。
作为优选的聚丙烯系树脂(a)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丙烯的均聚物(homopolymer)、丙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其它丙烯-乙烯共聚物。可以将它们混合使用。
丙烯-乙烯共聚物可以是以乙烯为主成分的聚合物及乙烯-丙烯/橡胶状共聚物分散于以丙烯为主成分的直链聚合物中而形成有海岛结构那样的丙烯系聚合物。这样的丙烯系聚合物被称作耐冲击性聚丙烯、在日本习惯称作嵌段聚丙烯等,但并不是化学含义上的嵌段共聚物。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
作为为了得到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而使用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通常可列举出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优选具有从聚丙烯系树脂(a)、共轭二烯化合物(c)夺氢的能力。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过氧化酮、过氧化缩酮、过氧化氢、二烷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酯等有机过氧化物。
这些当中,特别优选夺氢能力高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列举出1,1-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正丁基4,4-双(叔丁基过氧化)戊酸酯、2,2-双(叔丁基过氧化)丁烷等过氧化缩酮、过氧化二异丙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α,α’-双(叔丁基过氧化-m-异丙基)苯、叔丁基异丙苯基过氧化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3-己炔等二烷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等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辛酸叔丁酯、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2,5-二甲基-2,5-二(过氧化苯甲酰)己烷、过氧化乙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间苯二甲酸二叔丁酯等过氧化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为了得到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而使用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的添加量,相对于聚丙烯系树脂(a)100质量份,优选0.05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0.2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不足0.05质量份时,有时改性变得不充分,若超过10质量份,则有时分子链切断比改性更优先,得不到期望的改性效果。
<共轭二烯化合物(c)>
作为为了得到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而使用的共轭二烯化合物(c),例如可列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1,3-庚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2,5-二甲基-2,4-己二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中,从低价且容易处理、反应容易均匀地进行的方面出发,优选丁二烯、异戊二烯。
作为共轭二烯化合物(c)的添加量,相对于聚丙烯系树脂(a)100质量份,优选0.01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0.05质量份以上且2质量份以下。共轭二烯化合物的添加量不足0.01质量份时,有时改性变得不充分,若超过5质量份,则有时流动性变得不充分。
在制造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时,可以将能与上述共轭二烯化合物共聚的单体与共轭二烯化合物组合使用。作为这样的能共聚的单体,例如可列举出氯乙烯、偏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乙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丙烯酸金属盐、甲基丙烯酸金属盐、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硬脂基酯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等。
<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制造相关的条件>
在制造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时,若将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的添加量设为共轭二烯化合物(c)的添加量的0.1倍以上且10倍以下(重量基准),则能够较容易地将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熔体流动速率调整为1以上且150以下的范围。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的添加量优选为共轭二烯化合物(c)的添加量的0.5倍以上且7.5倍以下,更优选为0.75倍以上且5倍以下。
作为为了得到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而用于使聚丙烯系树脂(a)、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及共轭二烯化合物(c)反应的装置,可列举出辊、捏合机、班伯里密炼机、布拉本德混合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等混炼机、双轴表面更新机、双轴多圆板装置等卧式搅拌机、双螺旋沟槽带(ダブルヘリカルリボン)搅拌机等立式搅拌机等。这些当中,优选使用混炼机,从生产性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挤出机。
为了得到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而将聚丙烯系树脂(a)、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及共轭二烯化合物(c)混合及混炼(搅拌)的顺序或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在将聚丙烯系树脂(a)、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及共轭二烯化合物(c)混合后进行熔融混炼(搅拌),也可以在将聚丙烯系树脂(a)熔融混炼(搅拌)后将自由基引发剂(b)及共轭二烯化合物(c)同时或各自分开、一次性或分批地混合。从聚丙烯系树脂(a)熔融、并且不会发生热分解的方面出发,优选的是混炼(搅拌)机的温度为130~300℃。另外,混炼(搅拌)时间通常优选1~60分钟。
以如上的方式,能够制造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对制造的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形状、大小没有限制,可以为颗粒状。
<聚丙烯系树脂(B)>
聚丙烯系树脂(B)是指具有结晶性的树脂。经共轭二烯改性过的聚丙烯系树脂不包含在聚丙烯系树脂(B)的概念中。聚丙烯系树脂(B)可以为丙烯的均聚物、能与丙烯共聚的单体与丙烯的共聚物中的任一种。另外,也可以为丙烯的均聚物与共聚物的混合物。作为共聚物,所谓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均可。作为共聚物,优选含有丙烯51重量%以上的共聚物,从保持作为聚丙烯系树脂的特征的结晶性、刚性、耐化学药品性等方面出发,更优选含有丙烯75重量%以上的共聚物。作为能与丙烯共聚的单体,可以使用上述单体。
作为优选的聚丙烯系树脂(B)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丙烯的均聚物(homopolymer)、丙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其它丙烯-乙烯共聚物。可以将它们混合使用。
丙烯-乙烯共聚物可以是以乙烯为主成分的聚合物及乙烯-丙烯/橡胶状共聚物分散于以丙烯为主成分的直链聚合物中而形成有海岛结构那样的丙烯系聚合物。这样的丙烯系聚合物被称作耐冲击性聚丙烯、在日本习惯称作嵌段聚丙烯等,但并不是化学含义上的嵌段共聚物。
聚丙烯系树脂(B)在上述的条件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100g/10分钟、优选10~70g/10分钟、更优选20~50g/10分钟。若聚丙烯系树脂(B)的熔体流动速率为上述的范围,则在制造注射成形体时,即使在模具空腔的间隙具有例如1~2mm左右的薄壁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较低压力下将熔融树脂填充至模具内,有可连续进行稳定的注射成形的倾向。另外,若(B)成分的熔体流动速率超过100g/10分钟,则变得难以将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调整至后述的范围内,而且在与(A)成分的混合变得不充分的情况下,组合物变得不均匀,抑制毛刺的效果减少,因此不优选。在(B)成分的熔体流动速率低于7g/10分钟的情况下,从抑制毛刺的观点出发没有问题,但变得容易产生填充不足等成形不良情况,需要过度的注射压力,因此有时会产生其它成形不良,因此不优选。
<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
构成本发明的注射成形体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上述的条件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80g/10分钟、优选为20~80g/10分钟、更优选为30~8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40~80g/10分钟、特别优选为60~80g/10分钟。
另外,在获得较小型的成形体且并不那么需要流动性的情况、想要通过施加某种程度的成形时的树脂压力来提高模具转印性等的情况下,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10~60g/10分钟、更优选为10~5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0~40g/10分钟。
另外,在获得较中型的成形体且必须兼顾流动性和施加某种程度成形时的树脂压力的情况下,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20~75g/10分钟、更优选为25~7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30~65g/10分钟。
若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上述的范围,则在制造注射成形体时,即使在模具空腔的间隙具有例如1~2mm左右的薄壁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在较低压力下将熔融树脂填充至模具内,有可连续进行稳定的注射成形的倾向。若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超过80g/10分钟,则(A)成分具有的抑制毛刺的效果减少,因此不优选。在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低于10g/10分钟的情况下,抑制毛刺的效果没有问题,但有时变得容易产生填充不足等成形不良情况,需要过度的注射压力,因此产生另外的成形不良,因此不优选。
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在将各成分充分熔融混炼后测定的数值,能够根据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聚丙烯系树脂(B)各自示出的熔体流动速率和各成分的配合量等容易地调整。
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200℃、10m/分钟下测定的熔体张力为0.7~30gf,优选为1.0~20gf、更优选为1.5~10gf、进一步优选为2.0~5.0gf。若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熔体张力为上述的范围,则注射成形体能够达成优异的抑制毛刺的效果。树脂组合物的熔体张力为在将各成分充分熔融混炼后测定的数值,能够根据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聚丙烯系树脂(B)各自示出的熔体流动速率、各成分的种类、组合、配合量等容易地调整。
本申请中,如下地来测定熔体张力(以下,有时简称为“MT”)。使用装备有熔体张力测定用配件、顶端具有安装了长度10mm的流孔的的料筒的CAPILOGRAPH(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在200℃、使活塞以10mm/分钟的下降速度下降时,将从模头排出的料股悬挂在520mm下的带测力传感器的滑轮上,边以10m/分钟的速度抽出,边经时地测定施加在带测力传感器的滑轮上的载荷。测定在载荷的摇摆大致稳定后得到的载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熔体张力。需要说明的是,料股断裂的情况下记为不能测定,施加在带测力传感器的滑轮上的载荷低为不能被感知的程度时,将熔体张力记为0。
熔体张力表示使熔融树脂变形所需的张力,而熔体流动速率为表示熔融树脂的流动性的尺度,因此两者为不同的概念。如后述的比较例所示,在即使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处于本申请规定的范围内、但树脂组合物的熔体张力不在本申请规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不能达成期望的抑制毛刺的效果。着眼于树脂组合物的熔体张力,通过对其进行调整能够减少注射成形体的毛刺是目前为止完全不知道的,是本发明人等首次发现的见解。对于本申请发明使用给定的(A)成分及(B)成分、并且将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和熔体张力这两者调整至给定的范围内,由此能够抑制注射成形体的毛刺的机理,现在尚不明确,可以认为1个理由是:熔融树脂示出的弹性变高,由此熔融树脂不易侵入至模具的间隙,结果,变得不易产生毛刺。另外,可以认为后述那样的通过(A)成分的添加达成的促进结晶效果也有贡献。
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和聚丙烯系树脂(B)的合计100质量份,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含量为0.1~50质量份、聚丙烯系树脂(B)的含量为99.9~50质量份。若配合比率为上述范围内,则能够以低价提供满足流动性和防止毛刺的效果这两者的注射成形体。若配合比率为上述范围外,例如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含量不足0.1质量份,则有得不到充分的防止毛刺的效果的倾向,若超过50质量份,则有流动性降低、成形体的外观变差的倾向。从流动性和防止毛刺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A)的含量为0.5~45质量份、(B)的含量为99.5~55质量份,更优选(A)的含量为1~35质量份、(B)的含量为99~6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A)的含量为2~25质量份、(B)的含量为98~75质量份,特别优选(A)的含量为3~15质量份、(B)的含量为97~85质量份。
<其它添加剂>
构成本发明的注射成形体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除了与上述(A)成分、(B)成分均不同的聚丙烯系树脂以外,还可以含有高密度聚乙烯系树脂、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系树脂、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系树脂、乙烯-α-烯烃共聚物、烯烃系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其它热塑性树脂。
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还含有抗氧化剂、金属钝化剂、磷系加工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荧光增白剂、金属皂、抗酸吸附剂等稳定剂、交联剂、链转移剂、成核剂、增塑剂、润滑材料、填充材料、强化材料、颜料、染料、阻燃剂、抗静电剂等添加剂。但是,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不含有发泡剂。
<注射成形体>
本发明涉及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本发明的注射成形体的流动性及毛刺的防止性优异。因此,特别适于使用大型模具制造的大物体的注射成形体。此外,本发明的注射成形体能够调整至期望的流动性,并且能抑制毛刺,因此与以往已知的聚丙烯系树脂的注射成形体相比,能够得到期望的注射成形体。
作为为了制造本发明的注射成形体而使用的注射成形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应用公知的方法。具体的成形条件可以考虑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示出的熔体流动速率及熔体张力、成形机的种类、模具的形状等来适宜决定。
具体而言,作为树脂温度,可例示出优选170~300℃、更优选180~280℃、进一步优选190~270℃,作为模具温度,可例示出优选10~100℃、更优选20~80℃。另外,优选在成形周期1~120分钟、注射速度10~300mm/秒、注射压力10~200MPa等的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的注射成形体可以用于各种用途,特别是作为毛刺得以抑制的大物体的注射成形体,可以适当地用于汽车零件、家庭用电化用品的外装零件、工业用机械类的外装零件、建筑用的外装构件、建筑用的内装构件、冲击吸收用的保护构件、电子零件的壳。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任何限制。
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各种评价方法中所用的试验法及判定基准如下。
(1)熔体流动速率(MFR)
依据JIS K7210:1999,使用熔融指数仪F-F01(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在230℃、2.16kg载荷的条件下,使将在一定时间从模头挤出的树脂量换算为在10分钟挤出的树脂量的值作为熔体流动速率。该换算值通过MFR自动演算处理(B法)算出。计算式如下。即使在熔体流动速率超过50(g/10分钟)的情况下,也应用该方法。
MFR(g/10分钟)=(427xLxρ)/t
L(试验条件的间隔):3(cm)
ρ(试验温度下的熔融密度):通过切取法通过下式算出的值、其中不能用切取法时采用0.75(g/cm3)
ρ=m/(0.711xL)
m:通过切取法测定的活塞在上述间隔L移动而流出的试样的质量(g)
L:与上述间隔相同
t(间隔移动时间):实际的测定值(秒)
即,可以应用切取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的计算式算出。
MFR(g/10分钟)=(600xm)/t
(2)熔体张力(MT)
使用装备有熔体张力测定用配件且具有在前端安装有长度10mm的流孔的的料筒的CAPILOGRAPH(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在200℃、使活塞以10mm/分钟的下降速度下降时将从模头排出的料股悬挂在370mm或520mm下的带测力传感器的滑轮上,边以10m/分钟的速度抽出,边经时地测定施加在带测力传感器的滑轮上的载荷。测定在载荷的摇摆大致稳定后得到的载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熔体张力。需要说明的是,料股断裂的情况下记为不能测定,施加在带测力传感器的滑轮上的载荷低为不能被感知的程度时,将熔体张力记为0。
(3)结晶温度
通过依据JIS K7121(1987)的测定方法,使用TA Instruments Japan Inc.制的差示扫描量热计Q1000,将测定试样4~10mg以20℃/分钟的速度从室温升温至230℃,在230℃下保持5分钟使其熔化,接着以10℃/分钟的速度从230℃冷却至0℃,得到结晶行为的DSC曲线。在得到的DSC曲线中,将在主要的结晶峰处发热量达到最大的点的温度作为结晶温度。
(4)表3~5中记载的毛刺评价
使用注射成形机(东洋机械金属制IS-100),在具有直径50mm×厚度2mm的圆盘状空腔的毛刺评价用模具内,以能够完全填充树脂组合物的最小的填充压力下进行注射成形。
用放大镜对因设置于空腔的圆周部的厚度(间隙)0.01mm、0.02mm、0.03mm或0.04mm×宽4mm的狭缝而在注射成形体产生的毛刺的长度(毛刺长度)进行测定。毛刺长度越短,表示抑制毛刺产生的效果(毛刺特性)越良好。对于毛刺特性,按照以下的基准来进行评价。
(表3、4)
○:未观察到毛刺~毛刺长度不足0.1mm
△:毛刺长度0.1mm~0.3mm
×:毛刺长度0.4mm以上
-:未实施评价
(表5)
◎:未观察到毛刺
○△:有毛刺、毛刺长度不足0.1mm
△:毛刺长度0.1mm~0.3mm
×:毛刺长度0.4mm以上
-:未实施评价
(5)表6~8中记载的毛刺评价
使用注射成形机(东洋机械金属制IS-100IV),在具有直径50mm×厚度2.5mm的圆盘状空腔的毛刺评价用模具内,以100MPa的填充压力进行注射成形。在以该压力无法完全填充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由于成形不良,因此记为不可评价。
用放大镜对因设置于空腔的圆周部的厚度(间隙)0.02mm或0.03mm×宽4mm的狭缝而在注射成形体产生的毛刺的长度(毛刺长度)进行测定。毛刺长度越短,表示抑制毛刺产生的效果(毛刺特性)越良好。对于毛刺特性,在表6~7中按照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在表8中记载毛刺长度的具体数字。
(表6~7)
OK:未观察到毛刺~毛刺长度不足0.2mm
NG:毛刺长度0.2mm以上
<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制作>
(制造例1)
将作为(a)聚丙烯系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2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吹塑/挤出用)100质量份及作为(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0.45质量份的混合物从料斗以70kg/小时向双螺杆挤出机(L/D=62)供给,在料筒温度200℃下进行熔融混炼,利用设置于中间的压入部,使用定量泵以0.385kg/小时的速度供给作为(c)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异戊二烯0.55质量份,在上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由此得到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1)的颗粒。MFR=1g/10分钟。将得到的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1)示于表1。
(制造例2)
作为(a)聚丙烯系树脂,变更为熔体流动速率8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注射成形用),将作为(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的配合量变更为0.75质量份,将作为(c)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异戊二烯的供给量变更为0.65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2)。MFR=3g/10分钟。
(制造例3)
作为(a)聚丙烯系树脂,变更为熔体流动速率8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注射成形用),将作为(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的配合量变更为0.75质量份,将作为(c)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异戊二烯的供给量变更为0.6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3)。MFR=7g/10分钟。
(制造例4)
作为(a)聚丙烯系树脂,变更为熔体流动速率45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注射成形用),将作为(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的配合量变更为1.1质量份,将作为(c)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异戊二烯的供给量变更为0.5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4)。MFR=60g/10分钟。
(制造例5)
作为(a)聚丙烯系树脂,变更为熔体流动速率45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注射成形用),将作为(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的配合量变更为1.1质量份,将作为(c)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异戊二烯的供给量变更为0.2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5)。MFR=150g/10分钟。
(制造例6)
作为(a)聚丙烯系树脂,变更为熔体流动速率45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注射成形用),将作为(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的配合量变更为1.1质量份,将作为(c)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异戊二烯的供给量变更为0.55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6)。MFR=43g/10分钟。
<聚丙烯系树脂(B)>
作为聚丙烯系树脂(B),使用以下物质。
(B-1)熔体流动速率0.9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Prime Polymer Co.,Ltd.制、E-100GPL)
(B-2)熔体流动速率3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Prime Polymer Co.,Ltd.制、F113G)
(B-3)熔体流动速率7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Prime Polymer Co.,Ltd.制、J-700GP)
(B-4)熔体流动速率30g/10分钟的丙烯-乙烯共聚物(Prime Polymer Co.,Ltd.制、J830HV)
(B-5)熔体流动速率45g/10分钟的丙烯-乙烯共聚物(Prime Polymer Co.,Ltd.制、J708UG)
(B-6)熔体流动速率55g/10分钟的丙烯-乙烯共聚物(Prime Polymer Co.,Ltd.制、J709QG)
(B-7)熔体流动速率60g/10分钟的丙烯-乙烯共聚物(Sun Allomer Ltd.制、YS559N)
(B-8)熔体流动速率5g/10分钟的丙烯-乙烯共聚物(Prime Polymer Co.,Ltd.制、J704UG)
(B-9)熔体流动速率100g/10分钟的丙烯-乙烯共聚物(Sun Allomer Ltd.制、VMD81M)
(B-10)熔体流动速率60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Prime Polymer Co.,Ltd.制、S119)
(B-11)熔体流动速率30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Prime Polymer Co.,Ltd.制、J107G)
需要说明的是,(B-4)、(B-5)、(B-6)、(B-7)、(B-8)、及(B-9)中记载的丙烯-乙烯共聚物是指以乙烯为主成分的聚合物及乙烯-丙烯/橡胶状共聚物分散于以丙烯为主成分的直链聚合物中而形成有海岛结构那样的丙烯系聚合物。在日本习惯称作嵌段聚丙烯等。
另外,对(B-4)、(B-6)、(B-8)、(B-9)、(B-10)、及(B-11)也测定树脂单独的熔体张力。
[表2]
(实施例1-1~1-4)
<注射成形体的制作>
按照表3所示的种类及组成比,将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聚丙烯系树脂(B)和作为着色剂的色母(Color Masterbatch)[大日精化制、Dye Color PP-M77255、黑、3质量份(将(A)和(B)的合计设为100质量份)]干混。由得到的干混物,按照上述毛刺评价的项目,在表3中记载的温度条件下制造注射成形体,并评价毛刺的程度。将得到的结果示于表3。
(比较例1-1)
按照表3所示的种类及组成比,不使用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注射成形体,并评价毛刺的程度。将得到的结果示于表3。
根据比较例1-1A~比较例1-1D可知,聚丙烯系树脂(B-4)为容易产生毛刺的树脂,但如实施例1-1B中所观察的那样,通过在上述(B-4)中配合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3质量份(其中,将(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设为100质量份。以下同样),观察到了表现抑制毛刺的效果。另外,如实施例1-2B、及实施例1-3B中所观察的那样,通过将(A)成分的配合量增加为5质量份、10质量份,观察到了其效果增加。此外,根据实施例1-4A~实施例1-4D观察到,对于配合了(A)成分20质量份的情况,从200℃到260℃无论怎样的成形温度,抑制毛刺的效果均显著,特别是如实施例1-4D中所观察的那样,即使将成形温度变更为260℃这样的极易产生毛刺的条件的情况下,也表现抑制毛刺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4A~实施例1-4D的组成与后述的表6的实施例4-11的组成相对应,因此实施例1-4A~实施例1-4D满足本申请中规定的树脂组合物的MFR值及MT值的要件。另外,实施例1-1B~实施例1-3B的组成为表6的比较例4-10的组成与实施例4-11的组成的中间组成,且比较例4-10及实施例4-11均满足本申请的树脂组合物的MFR值及MT值的要件,因此推测实施例1-1B~实施例1-3B也满足本申请的树脂组合物的MFR值及MT值的要件。
(实施例2-1及比较例2-1)
<注射成形体的制作>
按照表4所示的种类及组成比,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干混物,按照上述毛刺评价的项目,在表4中记载的温度条件下制造注射成形体,并评价毛刺的程度。将得到的结果示于表4。
根据比较例2-1A~比较例2-1D可知,聚丙烯系树脂(B-6)为容易产生毛刺的树脂。但是,如实施例2-1A~实施例2-1D中所观察的那样,对于在上述(B-6)中配合(A)成分的情况,观察到了表现抑制毛刺的效果而不牺牲组合物的流动性(MFR)。此外,如实施例2-1D中所观察的那样,即使将成形温度变更为260℃这样的极易产生毛刺的条件的情况下,也观察到了表现抑制毛刺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2-1A~实施例2-1D的组成与后述的表6的实施例4-33的组成相对应,因此实施例2-1A~实施例2-1D满足本申请中规定的树脂组合物的MFR值及MT值的要件。
(实施例3-1~3~18及比较例3-1~3-7)
<注射成形体的制作>
按照表5所示的种类及组成比,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干混物,按照上述毛刺评价的项目,在表5中记载的温度条件下制造注射成形体,并评价毛刺的程度。将得到的结果示于表5。
[表5]
根据比较例3-1B或C可知,聚丙烯系树脂(B-5)为容易产生毛刺的树脂。但是,根据实施例3-1B或C~3-18B或C可知,对于在上述(B-5)中配合(A)成分的情况,观察到了表现抑制毛刺的效果。此外,根据比较例3-2B或C~3-7B或C可知,代替(A)成分,将MFR值与(A)成分为同等程度但未改性的聚丙烯系树脂(B-1)或(B-2)添加至上述(B-5)的情况下,基本未观察到抑制毛刺的效果。具体而言,可知,在(A-1)与(B-1)的MFR为同等程度、另外(A-2)与(B-2)的MFR为同等程度时,例如将在(B-5)中添加了5质量份的这些树脂的实施例3-2B和比较例3-2B进行比较、另外将实施例3-8B和比较例3-5B进行比较时,与比较例相比,实施例的抑制毛刺的效果优异。
此外,在实施例3-1B或C~3-18B或C中,随着(A)成分的添加量增加为3、5、10、20质量份,抑制毛刺的效果也增加,但另一方面,在比较例3-2~3-7中,即使将非改性的聚丙烯系树脂(B-1)或(B-2)的添加量增加为5、10、20质量份,也没有增加抑制毛刺的效果。
而且,在各实施例中,在成形温度为220℃和240℃时均观察到抑制毛刺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3-4B及实施例3-4C的组成与后述的表6的实施例4-13的组成相对应,因此实施例3-4B及实施例3-4C满足本申请中规定的树脂组合物的MFR值及MT值的要件。另外,表5中其它实施例也满足本申请的树脂组合物的MFR值及MT值的要件。
(实施例或比较例4-1~4-51)
<注射成形体的制作>
按照表6所示的种类及组成比,将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聚丙烯系树脂(B)和作为着色剂的色母[大日精化制、Dye Color PP-M77255、黑、3质量份(将(A)和(B)的合计设为100质量份)]干混。将该经干混的颗粒混合物从料斗以9kg/小时向双螺杆挤出机(L/D=25)供给,在料筒温度200℃下进行熔融混炼,由此得到组合物的颗粒。由得到的组合物颗粒,按照上述毛刺评价的项目,在表6中记载的温度条件下制造注射成形体,并评价毛刺的程度。但是,间隙设为0.02mm。将得到的结果示于表6。
此外,将该组合物颗粒供于熔体流动速率(MFR)、熔体张力(MT)、及结晶温度的物性测定。
[表6]
注射成形温度条件:喷嘴前端部180℃、模具40℃
根据比较例4-1~比较例4-9可知,如树脂(B-8)那样使用了树脂单体的MFR值不足7的(B)成分的情况下,在此次成形条件下,即使添加(A)成分也不能实现令人满意的成形。因此,本发明中不优选使用树脂单体的MFR值不足7的(B)成分。
根据实施例4-11~实施例4-22、实施例4-25~实施例4-34、实施例4-45~实施例4-47、及实施例4-49~4-51可知,配合MFR处于1~150的范围的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和MFR处于7~100的范围的聚丙烯系树脂(B)、且树脂组合物的MFR处于10~80g/10分钟的范围、MT处于0.7~30gf的范围时,在间隙0.02mm中的毛刺评价中,观察到表现抑制毛刺这样显著的效果。另外,如实施例4-14、及实施例4-18那样仅添加3质量份(A)成分的情况下,也观察到上述效果。
根据比较例4-23可知,即使满足(A)成分、(B)成分及树脂组合物各自的MFR值的要件,若树脂组合物的MT不足0.7gf,也无法达成充分的抑制毛刺的效果。根据比较例4-36~比较例4-43可知,即使满足(A)成分及(B)成分的MFR值的要件,若树脂组合物的MFR超过80g/10分钟,也无法达成充分的抑制毛刺的效果。
此外,将实施例4-45~4-47和比较例4-44进行比较可知,若相对于树脂单体的结晶温度(Tc)为大约113℃的(B)成分添加(A)成分20质量份,则观察到树脂组合物的Tc值变为126~127℃,即,通过添加(A)成分,冷却时的结晶速度增大。同样的内容由实施例4-49~实施例4-51与比较例4-48的比较也可知。这样的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添加所带来的促进结晶效果是以往所不知道的,是本发明人等独自发现的。
(比较例5-1~5-16)
<添加有发泡剂的成形体的制作>
按照表7所示的种类及组成比,将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聚丙烯系树脂(B)和作为着色剂的色母[大日精化制、Dye Color PP-M77255、黑、3质量份(将(A)和(B)的合计设为100质量份)]干混。将得到的颗粒混合物从料斗以9kg/小时向双螺杆挤出机(L/D=25)供给,在料筒温度200℃下进行熔融混炼,由此得到组合物的颗粒。相对于上述中得到的颗粒100质量份干混化学发泡剂(POLYTHLENE EE65C、永和化成制)3质量份,按照上述毛刺评价的项目,在与表6相同温度条件下制造注射成形体,并评价毛刺的程度。但是,间隙设为0.02mm。
[表7]
注射成形温度条件:喷嘴前端部180℃、模具40℃
根据比较例5-1~5-16可知,添加有发泡剂的比较例中,在间隙0.02mm中的毛刺评价中均未观察到抑制毛刺的效果。特别是比较例5-2、5-3、5-5~5-10、5-14~5-16虽然树脂组合物的组成自身与实施例中的树脂组合物的组成相同,但不是未添加发泡剂的注射成形体,在添加了发泡剂这点上与实施例有区别。由此可知,即使满足本申请的树脂组合物的各要件,在添加发泡剂的情况下,也未表现抑制毛刺的效果,本发明的抑制毛刺的效果仅在未添加发泡剂的注射成形体中表现。
(实施例6-1~6-6)
<注射成形体的制作>
按照表8所示的种类及组成比,将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聚丙烯系树脂(B)和作为着色剂的色母[大日精化制、Dye Color PP-M77255、黑、3质量份(将(A)和(B)的合计设为100质量份)]干混。将该经干混的颗粒混合物从料斗以9kg/小时向双螺杆挤出机(L/D=25)供给,在料筒温度200℃下进行熔融混炼,由此得到组合物的颗粒。由得到的组合物颗粒,按照上述毛刺评价的项目,在表8中记载的温度条件下制造注射成形体,并评价毛刺的程度。但是,间隙设为0.03mm。将得到的结果示于表8。
此外,将该组合物颗粒供于熔体流动速率(MFR)、及熔体张力(MT)的物性测定。
[表8]
注射成形温度条件:喷嘴前端部180℃、模具40℃
根据实施例6-1~6-3,配合MFR处于1~150的范围的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和MFR处于7~100的范围的聚丙烯系树脂(B)、且树脂组合物的MFR处于10~80g/10分钟的范围、MT处于0.7~30gf的范围时,在间隙0.03mm中的毛刺评价中观察到抑制毛刺的效果。其中,树脂组合物的MFR处于60~80g/10分钟的范围的实施例6-6中,毛刺长度比其它实施例短,可知抑制毛刺的效果优异。

Claims (5)

1.一种注射成形体,其是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
所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
在230℃、2.16kg载荷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150g/10分钟的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以及
在230℃、2.16kg载荷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100g/10分钟的聚丙烯系树脂(B),
相对于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和聚丙烯系树脂(B)的合计100质量份,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含量为0.1~50质量份、聚丙烯系树脂(B)的含量为99.9~50质量份,
所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230℃、2.16kg载荷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80g/10分钟,在200℃、10m/分钟下测定的熔体张力为0.7~30g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形体,其中,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所述熔体流动速率为10~100g/1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成形体,其中,相对于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和聚丙烯系树脂(B)的合计100质量份,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的含量为1~35质量份、聚丙烯系树脂(B)的含量为99~65质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形体,其中,共轭二烯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为(a)聚丙烯系树脂、(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及(c)共轭二烯化合物的熔融混合物。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形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将所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温度170℃~300℃下进行注射成形的工序。
CN201680075722.0A 2015-12-22 2016-12-22 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 Pending CN1084737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0491 2015-12-22
JP2015250491 2015-12-22
PCT/JP2016/088517 WO2017111100A1 (ja) 2015-12-22 2016-12-22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の射出成形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3734A true CN108473734A (zh) 2018-08-31

Family

ID=5909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5722.0A Pending CN108473734A (zh) 2015-12-22 2016-12-22 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05535A1 (zh)
EP (1) EP3395883A4 (zh)
JP (1) JPWO2017111100A1 (zh)
CN (1) CN108473734A (zh)
WO (1) WO20171111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7168B2 (ja) * 2014-04-17 2019-09-18 株式会社カネカ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そのシート
JPWO2019004311A1 (ja) * 2017-06-28 2020-04-30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の射出成形体
CN113260668A (zh) * 2019-01-24 2021-08-13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成型体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改质剂和改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10911A (ja) * 2009-11-30 2011-06-09 Kaneka Corp 熱可塑性樹脂射出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102574948A (zh) * 2009-10-13 2012-07-11 株式会社钟化 聚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及注塑发泡成型体
JP2012166522A (ja) * 2011-02-16 2012-09-06 Kaneka Corp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射出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3387A (ja) * 1993-11-10 1995-05-23 Mitsui Toatsu Chem Inc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JPH07179687A (ja) * 1993-12-22 1995-07-18 Mitsui Toatsu Chem Inc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WO2005026255A1 (ja) * 2003-09-12 2005-03-24 Kaneka Corporation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それからなる発泡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94068A (ja) * 2009-10-30 2011-05-12 Kaneka Corp 射出発泡成形用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該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射出発泡成形体
JP2012107097A (ja) * 2010-11-16 2012-06-07 Kaneka Corp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該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射出発泡成形体
WO2015159869A1 (ja) * 2014-04-17 2015-10-22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シートおよび成形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4948A (zh) * 2009-10-13 2012-07-11 株式会社钟化 聚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及注塑发泡成型体
JP2011110911A (ja) * 2009-11-30 2011-06-09 Kaneka Corp 熱可塑性樹脂射出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166522A (ja) * 2011-02-16 2012-09-06 Kaneka Corp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射出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05535A1 (en) 2018-10-25
EP3395883A1 (en) 2018-10-31
EP3395883A4 (en) 2019-06-12
JPWO2017111100A1 (ja) 2018-11-08
WO2017111100A1 (ja) 2017-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2706B (zh) 聚丙烯类树脂片及成型体
JP5770634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射出発泡成形体
CN107406640A (zh) 改性的多相聚烯烃组合物
CN108473734A (zh) 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体
CN108779320A (zh) 弹性体组合物以及对其进行成型而成的医疗容器栓体
JP5628553B2 (ja) 射出発泡成形用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及び該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射出発泡成形体
CN104169357B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JP2009001772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射出発泡成形体
EP3578577A1 (en) Propylene copolymer compositions suitable for foaming
KR20190013960A (ko) 중합체 조성물, 이러한 조성물로부터 제조된 물품, 및 이러한 조성물의 성형 방법
Şirin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analysis of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polypropylene blends with dialkyl peroxide
EP2566920A2 (en) Super-soft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JP2012107097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該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射出発泡成形体
JP4963266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射出発泡成形体
WO2017164343A1 (ja) 射出発泡成形用の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射出発泡成形体
JP2015205965A (ja)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そのシート
JP2017171788A (ja) 射出発泡成形用の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射出発泡成形体
JP2010106093A (ja) 射出発泡成形用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該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射出発泡成形体
JP7155609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モノフィラメント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ポリプロピレン系モノフィラ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JP2020070314A (ja) 改質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
JP2012121975A (ja) 射出発泡成形用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およびその射出発泡成形体
JP2006056910A (ja) 射出発泡成形用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JP2784217B2 (ja) 包装袋の製造方法
JP5346823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改質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改質樹脂組成物
WO2019004311A1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の射出成形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