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5774A - 空气滤清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滤清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25774A CN108425774A CN201810115688.6A CN201810115688A CN108425774A CN 108425774 A CN108425774 A CN 108425774A CN 201810115688 A CN201810115688 A CN 201810115688A CN 108425774 A CN108425774 A CN 1084257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purifier
- partition wall
- purifier unit
- filter case
- sw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201—Housings; Casings; Frame constructions; Lid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thereof
- F02M35/0204—Housings; Casings; Frame constructions; Lid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thereof for connecting or joining to other devices, e.g. pip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24—Air cleaners using filters, e.g. moisten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装置,当在滤清器盖上一体形成进气路时能够避免进气效率的降低。空气滤清器装置具有:分隔壁,其被夹在滤清器壳体和滤清器盖(52)之间,在与滤清器壳体之间限定出净室并在与滤清器盖(52)之间限定出污室;净化过滤器,其被支承于分隔壁而对净室和污室进行分隔;第1管道形成体,其在污室侧形成在分隔壁上,从穿设于分隔壁上的开口(61)的缘部弯曲并伸展,限定出第1管道壁;以及第2管道形成体,其在污室侧形成在滤清器盖(52)上,限定出第2管道壁,该第2管道壁与第1管道壁组合起来而构成通向污室的弯曲形状的管道(7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滤清器装置,该空气滤清器装置具有:滤清器壳体;滤清器盖,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滤清器壳体的前方;分隔壁,其被夹在滤清器壳体和滤清器盖之间,在与滤清器壳体之间限定出净室并在与滤清器盖之间限定出污室;以及净化过滤器,其被支承于分隔壁而对净室和污室进行分隔。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内燃机的进气装置(空气滤清器装置)。进气装置具有限定部件,该限定部件被主体(滤清器壳体)和盖部件(滤清器盖)夹住,在与后侧的主体之间限定出净室并在与前侧的盖部件之间限定出污室。限定部件对将净室与污室分隔开来的过滤器单元进行保持。限定部件上形成有朝后开口且与盖部件内的进气路连接的进气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8742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在盖部件上被限定出通向污室的进气路。进气路沿包含盖部件与限定部件的配合面的1个假想平面延伸。进气口在与假想平面平行的面上开口,因而在与假想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被直线吸入的空气会与盖部件的内壁发生冲突,无法顺畅地流动,导致进气效率降低。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当在滤清器盖上一体形成进气路时能够避免进气效率的降低的空气滤清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装置,其具有:滤清器壳体;滤清器盖,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滤清器壳体的前方;分隔壁,其被夹在所述滤清器壳体和所述滤清器盖之间,在与所述滤清器壳体之间限定出净室并在与所述滤清器盖之间限定出污室;净化过滤器,其被支承于所述分隔壁而对所述净室和所述污室进行分隔;第1管道形成体,其在所述污室侧形成在所述分隔壁上,从穿设于所述分隔壁上的开口的缘部弯曲并伸展,限定出第1管道壁;以及第2管道形成体,其在所述污室侧形成在所述滤清器盖上,限定出第2管道壁,该第2管道壁与所述第1管道壁组合起来而构成通向所述污室的弯曲形状的管道。
根据第2方面,在第1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管道的出口端在所述污室内位于比所述净化过滤器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处。
根据第3方面,在第1或第2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该空气滤清器装置具有连接管,该连接管具有:入口端,其在所述净室内开口;第1弯曲管,其从所述入口端延伸并沿所述净室的内壁面弯曲;连结管,其与所述第1弯曲管连接并直线延伸;以及第2弯曲管,其与所述连结管连接,沿所述净室的内壁面弯曲,并且具有与穿设于所述滤清器壳体上的开口结合的出口端。
根据第4方面,在第3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第1弯曲管和所述第2弯曲管由橡胶管构成,所述连结管由将所述橡胶管连结起来的树脂管构成。
根据第5方面,在第3或第4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连接管的所述入口端具有面向净化过滤器的开口。
根据第6方面,在第1至第5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空气滤清器装置具有吸入管道,该吸入管道一体地形成在所述滤清器壳体上,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开口结合起来,并且具有开放端,该开放端随着趋向上侧而逐渐远离包含所述滤清器壳体与所述分隔壁的配合面的假想平面。
发明效果
根据第1方面,空气从分隔壁的开口通过弯曲形状的管道而流入污室。管道具有弯曲形状,因而能够将被吸入的空气顺畅地导入污室内。
根据第2方面,吸入空气容易接触到对污室进行分隔的净化过滤器的整个表面。因此,可实现较高的净化效率。
根据第3方面,连接管作为将空气从净室排出到空气滤清器装置的外部的排出路发挥功能。连接管由第1弯曲管、连结管和第2弯曲管构成,因此能够在净室内充分确保连接管的长度。
根据第4方面,树脂管维持住形状,因此第1弯曲管和第2弯曲管的间隔被可靠地维持。因此,即使在有限的滤清器壳体的空间内也能够确保连接管有充分的长度。
根据第5方面,连接管的入口在净室内面向净化过滤器,因此吸入效率提高。
根据第6方面,空气滤清器装置搭载于骑跨式车辆上,被配置在从前立管向下后方延伸的下行管的前方。滤清器壳体的吸入管道能够在大致垂直的面上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骑跨式车辆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空气滤清器装置的放大侧视图。
图3是从后方略向下观察的空气滤清器装置的放大后视图。
图4是收纳于净室中的连接管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空气滤清器装置的放大主视图。
图6是从污室侧观察的分隔壁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从污室侧观察的滤清器盖的放大立体图。
标号说明
45:空气滤清器装置,51:滤清器壳体,51a:开口,52:滤清器盖,53:分隔壁,58:吸入管道,58a:开放端,59:(包含配合面的)假想平面,61:开口(吸入口),62:净化过滤器,63:连接管,64:入口端,65:第1弯曲管,66:连结管,67:出口端,68:第2弯曲管,72:管道(连接管道),72b:出口端,73:第1管道壁,74:第1管道形成体,75:平面,83:第2管道壁,84:第2管道形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上下和左右指的是由搭乘于机动二轮车的乘客观看的方向。
图1概略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骑跨式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1。机动二轮车11具有车体框架12、以及至少部分地覆盖车体框架12的车体罩13。车体框架12具有前立管14、从前立管14向下后方延伸的单一的下行管(主框架)15、与下行管15的后端连接而在下方延伸的左右1对枢轴板16、以及从下行管15的后端向上后方延伸的左右1对座轨17。在前立管14上以转向自如的方式支承有前叉18。在前叉18上以绕车轴19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有前轮WF。在前叉18的上端结合有转向手柄21。
在枢轴板16上以绕枢轴22在上下方向摆动自如的方式连结有摇臂23。在摇臂23上以绕车轴24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有后轮WR。在离开枢轴22的位置处,在座轨17与摇臂23之间配置有后减震单元25。
车体罩13具有覆盖前立管14和下行管15的前罩26、以及与前罩26的后端连接并且覆盖枢轴板16和座轨17的车身罩27。在前罩26上形成有左右一对膝部罩28,该膝部罩28形成在前立管14的下方向前方开放的通风空间。在车身罩27上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有乘客坐席29。若驾驶员跨坐在乘客坐席29上,则驾驶员的膝部从前方被膝部罩28覆盖。在车身罩27内收纳有被乘客坐席29从上方覆盖的燃料箱(未图示)。
在车体框架12上支承有内燃机31。内燃机31的机构主体32具有:曲轴箱34,其将具有平行于车轴24的轴线的曲轴33支承为旋转自如;气缸体35,其与曲轴箱34结合,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收纳活塞;以及气缸盖36,其与气缸体35结合,形成通向燃烧室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机构主体32以前倾姿态结合于下行管15和枢轴板16,所述前倾姿态是绕曲轴33的轴线以接近90度的角度使气缸轴线C向前方倒下的姿态。
内燃机31具有被收纳于曲轴箱34内且与曲轴33连接的变速器(未图示)。变速器在曲轴33与输出轴37之间变更变速比且向输出轴37传递曲轴33的旋转动力。输出轴37通过驱动力传递机构38而连结于后轮WR。驱动力传递机构38具有被固定于输出轴37的突出端上的驱动链轮39、被固定于后轮WR的被动链轮41、以及卷绕在驱动链轮39和被动链轮41上的链条42。这样,曲轴33的动力被传递给后轮WR。
在内燃机31的气缸盖36上连接有排气管44。排气管44的上游端结合于气缸盖36的下侧壁。排气管44与排气口连接。在排气管44上连接有延伸到比车轴24靠后方的位置处的排气消音器(未图示)。燃烧室的燃烧气体经过排气口和排气管44而从排气消音器被排出。
机动二轮车11具有在前立管14的下方被配置于下行管15的前方的空气滤清器装置45。空气滤清器装置45结合于节流阀体46的上游端。在节流阀体46的下游端结合有进气管47。进气管47与内燃机31的气缸盖36连接。进气管47的下游端结合于气缸盖36的上侧壁。进气管47与进气口连接。外部大气被空气滤清器装置45净化而被导入节流阀体46。在节流阀体46中对外部大气喷射燃料。节流阀体46中生成的混合气经过进气管47和进气口而被提供给燃烧室。
空气滤清器装置45具有滤清器壳体5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滤清器壳体51的前方的滤清器盖52、以及分隔壁53,该分隔壁53被夹在滤清器壳体51和滤清器盖52之间,在与滤清器壳体51之间限定出净室,并且在与滤清器盖52之间限定出污室。滤清器盖52和分隔壁53被多个螺纹部件54紧固在滤清器壳体51上。在滤清器壳体51的上端形成有与垂直于车轴24的轴心的假想平面平行地伸展的1对安装板55。安装板55与固定在下行管15上的支架重合且被紧固件56结合于支架上。紧固件56例如可由螺栓和螺母的组合构成。
如图2所示,在车宽方向上,在1对安装板55的外侧分别配置有吸入管道58。吸入管道58一体地形成于滤清器壳体51。吸入管道58具有开放端58a,该开放端58a随着趋向上侧而逐渐远离包含滤清器壳体51与分隔壁53的配合面的假想平面59。这里,空气滤清器装置45以使滤清器壳体51与分隔壁53的配合面的上侧向前方倾倒的前倾安装姿态被固定于下行管15。因此,吸入管道58的开放端58a被垂直于地面的垂直面分隔开来。吸入管道58与穿设于分隔壁53上的作为吸入口61的开口连接。吸入口61面对滤清器盖52的污室。因此,从吸入管道58的开放端58a流入的空气经过吸入口61而被导入污室内。
在分隔壁53上支承有对净室和污室进行分隔的净化过滤器(过滤器单元)62。污室内的空气被净化过滤器62净化而流入净室。
如图3所示,在滤清器壳体51上安装有被收纳于滤清器壳体51内的净室内的连接管63。如图4所示,连接管63具有在净室内开口的入口端64、从入口端64延伸且沿净室的内壁面弯曲的第1弯曲管65、与第1弯曲管65连接且直线延伸的连结管66、以及第2弯曲管68,该第2弯曲管68与连结管66连接,沿净室的内壁面弯曲,并且具有与穿设于滤清器壳体51上的开口51a结合的出口端67。连接管63的入口端64具有面向净化过滤器62的表面的开口。开口是在与净化过滤器62的表面平行的假想平面上开设的。
第1弯曲管65具有:线形区域65a,其平行于净化过滤器62的表面呈线形延伸;上游弯曲区域65b,其与线形区域65a的上游端连接,绕与净化过滤器62的表面垂直的曲率中心的轴线以锐角弯曲,在入口端64向净化过滤器62的表面以90°的角度弯曲;以及下游弯曲区域65c,其与线形区域65a的下游端连接,并且绕与净化过滤器62的表面垂直的曲率中心的轴线以钝角弯曲而连接于连结管66的上游端。通过上游弯曲区域65b的锐角和下游弯曲区域65c的钝角而沿净化过滤器62的表面实现了180°的方向转换。在线形区域65a内一体形成有平行于净化过滤器62的表面而伸展的突舌69。在突舌69上形成有供螺钉的轴部贯通的贯通孔。突舌69例如被螺钉从净室侧固定于滤清器壳体51上。
第2弯曲管68具有:第1弯曲区域68a,其与连结管66的下游端连接,绕与净化过滤器62的表面垂直的曲率中心的轴线以接近180°的角度弯曲;以及第2弯曲区域68b,其绕与净化过滤器62的表面垂直的曲率中心的轴线向与第1弯曲区域68a相反的方向弯曲而到达出口端67。连接管63的出口端67气密地嵌入于滤清器壳体51的开口51a。连接管63的线除入口端64和出口端67以外都平行于净化过滤器62的表面而延伸,并且在入口端64和出口端67相对于净化过滤器62的表面以任意的角度立起。
第1弯曲管65和第2弯曲管68由橡胶管构成,连结管66由连结橡胶管的树脂管构成。橡胶管具有柔软性。树脂管由硬质树脂成型。在橡胶管上形成有在管内空间的重心线(连结各截面的图心的线)的轴向和管的周向上延伸的加强用的半圆筒体。
如图5所示,滤清器盖52具有箱体71,该箱体71被分隔壁53封闭而在与分隔壁53之间限定出污室。在箱体71上连接有左右的弯曲形状的连接管道72。连接管道72的入口端72a结合于在分隔壁53上穿设的吸入口61。在入口端72a,连接管道72的管内空间的重心线垂直于包含吸入口61的开口的面。在出口端72b,连接管道72的管内空间的重心线位于与包含吸入口61的开口的面平行的位置上。因此,在入口端72a和出口端72b之间,连接管道72绕与包含吸入口61的开口的面平行的曲率中心的轴线以90°的范围弯曲。
如图6所示,在污室侧,在分隔壁53上形成有2个第1管道形成体74,该2个第1管道形成体74从穿设于分隔壁53上的吸入口61的缘部弯曲并伸展,从而限定出第1管道壁73。第1管道壁73相当于弯曲的半圆筒体的管内壁。2个第1管道形成体74被与净化过滤器62的上端一致的平面75分隔开来。平面75被定位在与吸入口61的轴线平行的位置上。
第1管道形成体74具有:第1棱线77a,其在吸入口61的直径线76的一端从分隔壁53的表面垂直立起并描绘出四分之一个圆的圆弧;第2棱线77b,其从第1棱线77a连续地平行于分隔壁53的表面而延伸;第3棱线78a,其在吸入口61的直径线76的另一端从分隔壁53的表面垂直立起并描绘出四分之一个圆的圆弧;以及第4棱线78b,其从第3棱线78a连续地平行于分隔壁53的表面而延伸。第1棱线77a与第3棱线78a位于以等间隔并排的位置处。第2棱线77b与第4棱线78b位于以等间隔并排的位置处。在第1棱线77a和第2棱线77b与第3棱线78a和第4棱线78b之间以呈半圆形凹陷的方式配置有第1管道壁73。第1棱线77a和第2棱线77b与分隔壁53的表面被第1弯曲壁79连接起来,该第1弯曲壁79具有从分隔壁53的表面垂直立起的母线。第3棱线78a和第4棱线78b与分隔壁53的表面被第2弯曲壁81连接起来,该第2弯曲壁81具有从分隔壁53的表面垂直立起的母线。这里,对左右的第1管道形成体74赋予同一参照符号,然而它们无需一定形成为面对称。
如图7所示,在污室侧,在滤清器盖52上形成有限定第2管道壁83的2个第2管道形成体84。各个第2管道形成体84具有缘部85,该缘部85在描绘半圆的同时将吸入口61的直径线76的两端连接起来且与分隔壁53的表面重合。在缘部85的一端连接有第1承接部86a以及第2承接部86b,所述第1承接部86a从缘部85垂直凹陷而描绘四分之一个圆的圆弧,且承接第1管道形成体74的第1棱线77a,所述第2承接部86b与第1承接部86a连接,平行于与分隔壁53之间的配合面而延伸,且承接第1管道形成体74的第2棱线77b。在第1承接部86a和第2承接部86b上连接有1条凸片87,该凸片87从外侧支承被第1承接部86a和第2承接部86b承接的第1管道形成体74的第1棱线77a和第2棱线77b。在缘部8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3承接部88a以及第4承接部88b,所述第3承接部88a从缘部85垂直凹陷而描绘四分之一个圆的圆弧,且承接第1管道形成体74的第3棱线78a,所述第4承接部88b与第3承接部88a连接,平行于与分隔壁53之间的配合面而延伸,且承接第1管道形成体74的第4棱线78b。在第3承接部88a和第4承接部88b上连接有1条凸片89,该凸片89从外侧支承被第3承接部88a和第4承接部88b承接的第1管道形成体74的第3棱线78a和第4棱线78b。
第2管道壁83相当于从缘部85凹陷而弯曲的半圆筒体的管内壁。各个第2管道壁83与所对应的第1管道壁73组合起来而构成弯曲形状的1根连接管道72。2个第2管道形成体84的下游端84a被与前述的平面75在一个平面上连续的平面分隔开来。因此,连接管道72的出口端72b在污室内位于比净化过滤器62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处。
下面,说明该实施方式的作用。空气滤清器装置45的箱体由滤清器壳体51、位于滤清器壳体51的前方的滤清器盖52、以及分隔壁53形成,该分隔壁53被夹在滤清器壳体51和滤清器盖52之间,在与滤清器壳体51之间限定出净室并在与滤清器盖52之间限定出污室。在分隔壁53上支承有对净室和污室进行分隔的净化过滤器62。在内燃机31进行工作时,从2个吸入管道58吸入空气。被吸入的空气从分隔壁53的吸入口61经过连接管道72而流入污室内。这里,连接管道72由第1管道形成体74和第2管道形成体84构成,该第1管道形成体74在污室侧形成在分隔壁53上,从吸入口61的缘部弯曲并伸展,限定出第1管道壁73,该第2管道形成体84在污室侧形成在滤清器盖52上,限定出第2管道壁83,该第2管道壁83与第1管道壁73组合起来而形成通向污室的弯曲形状的管内空间。连接管道72具有弯曲形状,因此能够将吸入的空气顺畅地导入污室内。
连接管道72的出口端72b在污室内位于比净化过滤器62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处。因此,从连接管道72的出口端72b流入污室的空气容易接触到净化过滤器62的整个表面。可实现较高的净化效率。假如连接管道72的出口端72b位于比净化过滤器62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处,则吸入空气不会散布到比连接管道72的出口端72b靠上方的位置处,无法有效地应用净化过滤器62的全部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管63具有:入口端64,其在净室内开口;第1弯曲管65,其从入口端64延伸且沿净室的内壁面弯曲;连结管66,其与第1弯曲管65连接且直线延伸;以及第2弯曲管68,其与连结管66连接,沿净室的内壁面弯曲,并且具有与滤清器壳体51的开口51a结合的出口端67。连接管63作为从净室向空气滤清器装置45的外部排出空气的排出路发挥功能。连接管63由第1弯曲管65、连结管66和第2弯曲管68构成,因此能够在净室内充分地确保连接管63的长度。
在连接管63中,第1弯曲管65和第2弯曲管68由橡胶管构成,连结管66由连结橡胶管的树脂管构成。树脂管维持住形状,因此第1弯曲管65和第2弯曲管68的间隔被可靠地维持。因此,即使在有限的滤清器壳体51的空间内也能够确保连接管63有充分的长度。
在空气滤清器装置45中,连接管63的入口端64具有面向净化过滤器62的开口。连接管63的入口在净室内面向净化过滤器62,因此可提高吸入效率。
吸入管道58一体地形成于滤清器壳体51,结合于分隔壁53的吸入口61,并且具有开放端58,该开放端58随着趋向上侧而逐渐远离包含滤清器壳体51与分隔壁53的配合面的假想平面59。空气滤清器装置45搭载于机动二轮车11上,并且被配置于从前立管14向下后方延伸的下行管15的前方。在这种安装姿态下,滤清器壳体51的吸入管道58能够在大致垂直的面上开口。
Claims (6)
1.一种空气滤清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滤清器装置具有:
滤清器壳体(51);
滤清器盖(52),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滤清器壳体(51)的前方;
分隔壁(53),其被夹在所述滤清器壳体(51)和所述滤清器盖(52)之间,在与所述滤清器壳体(51)之间限定出净室并在与所述滤清器盖(52)之间限定出污室;
净化过滤器(62),其被支承于所述分隔壁(53)而对所述净室和所述污室进行分隔;
第1管道形成体(74),其在所述污室侧形成在所述分隔壁(53)上,从穿设于所述分隔壁(53)上的开口(61)的缘部弯曲并伸展,限定出第1管道壁(73);以及
第2管道形成体(84),其在所述污室侧形成在所述滤清器盖(52)上,限定出第2管道壁(83),该第2管道壁(83)与所述第1管道壁(73)组合起来而构成通向所述污室的弯曲形状的管道(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72)的出口端(72b)在所述污室内位于比所述净化过滤器(62)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滤清器装置具有连接管(63),该连接管(63)具有:入口端(64),其在所述净室内开口;第1弯曲管(65),其从所述入口端(64)延伸并沿所述净室的内壁面弯曲;连结管(66),其与所述第1弯曲管(65)连接并直线延伸;以及第2弯曲管(68),其与所述连结管(66)连接,沿所述净室的内壁面弯曲,并且具有与穿设于所述滤清器壳体(51)上的开口(51a)结合的出口端(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弯曲管(65)和所述第2弯曲管(68)由橡胶管构成,所述连结管(66)由将所述橡胶管连结起来的树脂管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63)的所述入口端(64)具有面向净化过滤器(62)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滤清器装置具有吸入管道(58),该吸入管道(58)一体地形成在所述滤清器壳体(51)上,与所述分隔壁(53)的所述开口(61)结合起来,并且具有开放端(58a),该开放端(58a)随着趋向上侧而逐渐远离包含所述滤清器壳体(51)与所述分隔壁(53)的配合面的假想平面(59)。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26359A JP6625577B2 (ja) | 2017-02-15 | 2017-02-15 | エアクリーナー装置 |
JP2017-026359 | 2017-02-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25774A true CN108425774A (zh) | 2018-08-21 |
CN108425774B CN108425774B (zh) | 2020-07-28 |
Family
ID=63156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15688.6A Active CN108425774B (zh) | 2017-02-15 | 2018-02-06 | 空气滤清器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25577B2 (zh) |
CN (1) | CN108425774B (zh) |
MY (1) | MY183714A (zh) |
PH (1) | PH12018000041B1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37817B2 (ja) * | 2001-06-20 | 2004-06-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
CN102434335A (zh) * | 2010-09-28 | 2012-05-0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
CN103362701A (zh) * | 2012-04-05 | 2013-10-23 | 铃木株式会社 | 内燃机的吸气装置 |
US20140041615A1 (en) * | 2012-08-10 | 2014-02-13 | Honda Motor Co., Ltd. | Air cleaner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CN105283663A (zh) * | 2013-05-27 | 2016-01-27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自动二轮车的空气滤清器 |
CN105275680A (zh) * | 2014-06-05 | 2016-01-2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装置 |
CN106246421A (zh) * | 2015-06-12 | 2016-12-21 | 铃木株式会社 | 空气净化器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27950A (ja) * | 2001-10-23 | 2003-05-08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エアクリーナの配置構造 |
JP5913083B2 (ja) * | 2012-12-26 | 2016-04-2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吸気通路構造 |
JP5753214B2 (ja) * | 2013-05-01 | 2015-07-22 | タイガース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エアクリーナケース |
-
2017
- 2017-02-15 JP JP2017026359A patent/JP6625577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2-06 PH PH12018000041A patent/PH12018000041B1/en unknown
- 2018-02-06 CN CN201810115688.6A patent/CN108425774B/zh active Active
- 2018-02-12 MY MYPI2018700548A patent/MY183714A/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37817B2 (ja) * | 2001-06-20 | 2004-06-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
CN102434335A (zh) * | 2010-09-28 | 2012-05-0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
CN103362701A (zh) * | 2012-04-05 | 2013-10-23 | 铃木株式会社 | 内燃机的吸气装置 |
US20140041615A1 (en) * | 2012-08-10 | 2014-02-13 | Honda Motor Co., Ltd. | Air cleaner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CN105283663A (zh) * | 2013-05-27 | 2016-01-27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自动二轮车的空气滤清器 |
CN105275680A (zh) * | 2014-06-05 | 2016-01-2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装置 |
CN106246421A (zh) * | 2015-06-12 | 2016-12-21 | 铃木株式会社 | 空气净化器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02018001665A2 (pt) | 2018-12-04 |
PH12018000041A1 (en) | 2018-10-15 |
PH12018000041B1 (en) | 2018-10-15 |
JP6625577B2 (ja) | 2019-12-25 |
MY183714A (en) | 2021-03-09 |
JP2018131981A (ja) | 2018-08-23 |
CN108425774B (zh) | 2020-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33873B2 (en) | Motorcycle | |
JP5442133B2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5967447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 |
JP5753046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 |
JPWO2014097774A1 (ja) | エンジンの過給システム | |
JP2006264470A (ja)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v型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 |
CN106470897B (zh) | 两轮摩托车的进气管 | |
CN105209330B (zh) | 自动二轮车的吸气装置 | |
US20140209060A1 (en) | Motorcycle | |
US20080314669A1 (en) | Motorcycle airbox with flow-enhancing shape | |
TWI254008B (en) | Gas inlet device of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 |
JP3537817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 |
CN105658512B (zh) | 跨乘式车辆的车身框架结构 | |
US10309355B2 (en) |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CN108425774A (zh) | 空气滤清器装置 | |
AU2014203418A1 (en) | Saddle ride type vehicle | |
JP2013067276A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 |
JP2017025788A (ja) | エアクリーナ | |
CN104421071B (zh) | 用于跨乘式车辆的气体清洁装置 | |
JPS5949360A (ja) | 自動二輪車等の吸気装置 | |
JPS60261732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ナ−装置 | |
WO2016052005A1 (ja) | 鞍乗り型車両用内燃機関 | |
JP4670996B1 (ja) | エンジンの吸気系通路構造 | |
JPWO2018030301A1 (ja) | 車載内燃機関の吸気構造 | |
JP6245970B2 (ja) | 自動二輪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