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14163A - 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14163A
CN108414163A CN201810173380.7A CN201810173380A CN108414163A CN 108414163 A CN108414163 A CN 108414163A CN 201810173380 A CN201810173380 A CN 201810173380A CN 108414163 A CN108414163 A CN 108414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pressure
air
solenoid valve
valve
e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33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洵
郭国强
戚晓伟
李晓杰
郭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Emtronix Huizh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Emtronix Huizh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Emtronix Huizh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Emtronix Huizh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733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141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14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141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 G01M3/287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valv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检测技术领域,涉及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包括下工装座、上高压密封缸、充气组件和检测组件;上高压密封缸与下工装座密封连接;上高压密封缸和下工装座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磁阀的安装腔,下工装座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及与进气口连通的下进气腔,上高压密封缸上部设置有出气口及与出气口连通的上集气腔,下进气腔和上集气腔均与安装腔连通;充气组件通过检测组件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接。结构简单,功能易行,测量精确度高,灵活性高,可以应用于专门的测试台架以及批量的ABS/ESC电磁阀装配检测生产线,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

Description

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BrakeSystem)ABS/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lectronicStabilityControl)ESC是根据车辆行驶中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力对各车轮给予不同的最佳的制动力,通常采用控制车轮制动液压力的方法来达到制动目的。ABS/ESC采用电磁阀的开关来实现对汽车制动压力的调节,以达到控制汽车行驶稳定性,防止因汽车车轮抱死而产生的侧滑、甩尾等现象的发生,保证汽车行使的稳定性。通过ABS/ESC能够充分发挥制动器的效能,缩短制动时间和距离。可有效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辆侧滑和甩尾,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可在紧急制动时转向,具有良好的转向操纵性。可避免轮胎与地面的剧烈摩擦,减少轮胎的磨损。
但是,一旦ABS/ESC内的电磁阀发生泄漏,则使得ABS/ESC丧失全部功能。
然而,车辆尤其为乘用车ABS/ESC电磁阀制造基础较为薄弱,对于ABS/ESC电磁阀批量生产检测的装置及方法也不成熟。市面上没有主流的专门为ABS/ESC电磁阀设计的高压外漏检测装置和方法。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检测ABS/ESC电磁阀高压外漏检测的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及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电磁阀高压气密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下工装座、能够相对所述下工装座上下移动的上高压密封缸、用于进排气的充气组件和用于测量气压的检测组件;
所述上高压密封缸与所述下工装座密封连接;
所述上高压密封缸和所述下工装座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磁阀的安装腔,所述下工装座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及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下进气腔,所述上高压密封缸上部设置有出气口及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上集气腔,所述下进气腔和所述上集气腔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所述充气组件通过所述检测组件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下工装座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的直径大于电磁阀的最大外径。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下工装座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安装槽。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下工装座上设置有与电磁阀密封连接的环形密封垫。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下工装座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环形密封垫的安装台。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用于对电磁阀施加下压力的施力面。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充气组件包括高压进气阀和高压排气阀;
所述高压进气阀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所述高压排气阀与所述出气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高压测量阀和第二高压测量阀;
所述高压进气阀通过所述第一高压测量阀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所述高压排气阀通过所述第二高压测量阀与所述出气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高压测量阀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所述高压排气阀通过流量计与所述第二高压测量阀连接。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电磁阀高压气密性的技术问题。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磁阀放置在检测装置下工装座安装腔内;
上高压密封缸向下移动与下工装座配合以固定电磁阀;
高压进气电磁阀打开,检测气源并开始通气;
第一高压测量电磁阀打开,下进气腔开始充气,同时压力传感器判断气源压力是否合格;在气源压力不合格时,高压进气电磁阀和第一高压测量电磁阀关闭,检查气源;
在压力传感器判断起源压力合格后,第二高压测量电磁阀打开;
流量计检测集气腔气体每分钟泄漏毫升数;
高压进气电磁阀关,切断进气源;
高压排气电磁阀开,把集气密封腔和大气相通平衡腔内压力;
高压排气电磁阀关,第一高压测量电磁阀关,第二高压测量电磁阀关;上高压密封缸抬起到达上位。
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下工装座、能够相对下工装座上下移动的上高压密封缸、用于进排气的充气组件和用于测量气压的检测组件;上高压密封缸与下工装座密封连接;上高压密封缸和下工装座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磁阀的安装腔,下工装座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及与进气口连通的下进气腔,上高压密封缸上部设置有出气口及与出气口连通的上集气腔,下进气腔和上集气腔均与安装腔连通;充气组件通过检测组件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接。结构简单,功能易行,测量精确度高,灵活性高,可以应用于专门的测试台架以及批量的ABS/ESC电磁阀装配检测生产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磁阀放置在检测装置下工装座安装腔内;上高压密封缸向下移动与下工装座配合以固定电磁阀;高压进气电磁阀打开,检测气源并开始通气;第一高压测量电磁阀打开,下进气腔开始充气,同时压力传感器判断气源压力是否合格;在气源压力不合格时,高压进气电磁阀和第一高压测量电磁阀关闭,检查气源;在压力传感器判断起源压力合格后,第二高压测量电磁阀打开;流量计检测集气腔气体每分钟泄漏毫升数;高压进气电磁阀关,切断进气源;高压排气电磁阀开,把集气密封腔和大气相通平衡腔内压力;高压排气电磁阀关,第一高压测量电磁阀关,第二高压测量电磁阀关;上高压密封缸抬起到达上位。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常开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常闭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方法的逻辑顺序56FE。
图标:100-下工装座;110-进气口;120-下进气腔;130-环形密封圈;140-环形密封垫;200-上高压密封缸;210-出气口;220-上集气腔;300-安装腔;310-施力面;410-高压进气阀;420-第一高压测量阀;430-压力传感器;510-高压排气阀;520-第二高压测量阀;530-流量计;600-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3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下工装座100、能够相对下工装座100上下移动的上高压密封缸200、用于进排气的充气组件和用于测量气压的检测组件;上高压密封缸200与下工装座100密封连接;上高压密封缸200和下工装座100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磁阀600的安装腔300,下工装座100下部设置有进气口110及与进气口110连通的下进气腔120,上高压密封缸200上部设置有出气口210及与出气口210连通的上集气腔220,下进气腔120和上集气腔220均与安装腔300连通;充气组件通过检测组件分别与进气口110和出气口210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下工装座100、能够相对下工装座100上下移动的上高压密封缸200、用于进排气的充气组件和用于测量气压的检测组件;上高压密封缸200与下工装座100密封连接;上高压密封缸200和下工装座100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磁阀600的安装腔300,下工装座100下部设置有进气口110及与进气口110连通的下进气腔120,上高压密封缸200上部设置有出气口210及与出气口210连通的上集气腔220,下进气腔120和上集气腔220均与安装腔300连通;充气组件通过检测组件分别与进气口110和出气口210连接。结构简单,功能易行,测量精确度高,灵活性高,可以应用于专门的测试台架以及批量的ABS/ESC电磁阀600装配检测生产线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下工装座100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圈130,环形密封圈130的直径大于电磁阀600的最大外径。
下工装座100通过环形密封圈130与上高压密封缸200密封连接,当上高他密封缸下移后,上高压密封缸200与下工装座100会压紧环形密封圈130,从而形成密封。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下工装座100上设置有用于设置环形密封圈130的安装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下工装座100上设置有与电磁阀600密封连接的环形密封垫140。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下工装座100上设置有用于设置环形密封垫140的安装台。
通过安装台对环形密封垫140进行安装,避免环形密封垫140偏移。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安装腔300内设置有用于对电磁阀600施加下压力的施力面310。
上高压密封缸200通过施力面310对电磁阀600进行施压,使电磁阀600与下工装座100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充气组件包括高压进气阀410和高压排气阀510;高压进气阀410与进气口110连接;高压排气阀510与出气口210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检测组件包括第一高压测量阀420和第二高压测量阀520;高压进气阀410通过第一高压测量阀420与进气口110连接;高压排气阀510通过第二高压测量阀520与出气口210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高压测量阀420通过压力传感器430与进气口110连接;高压排气阀510通过流量计530与第二高压测量阀520连接。
将磁阀放置在检测设备下工装座100孔内,上高压密封缸200向下移动,通过施加于电磁阀600(隔磁管圆锥面)的作用力,从而把常开/常闭阀压靠在下工装座100使得隔磁管法兰面与下工装座100环形密封垫140形成密封面,同时上高压密封缸200通过镶嵌在下工装座100上的环形密封圈130与下密封座之间也形成紧密封,避免设备下进气腔120与上集气腔220之间的气体泄漏到外界。这样,则在隔磁管法兰面以上形成上集气腔220,在隔磁管法兰面以下形成下进气腔120。电磁阀600隔磁管与阀体通过激光焊固连在一起,焊接位置容易出现过焊及焊接不完全现象;为在焊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焊接缺陷导致的泄漏。高压气密性外漏检测的气源压力通常较高,一般在200-300bar,当电磁阀600在装配过程中遇到焊接或其它不易于被人为识别的装配缺陷时,高压气密性外漏检测会使得可能存在泄漏的部位充分的暴露出来,确保常开/常闭电磁阀600下限前自身的密封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磁阀600放置在检测装置下工装座100安装腔300内;上高压密封缸200向下移动与下工装座100配合以固定电磁阀600;高压进气电磁阀600打开,检测气源并开始通气;第一高压测量电磁阀600打开,下进气腔120开始充气,同时压力传感器430判断气源压力是否合格;在气源压力不合格时,高压进气电磁阀600和第一高压测量电磁阀600关闭,检查气源;在压力传感器430判断起源压力合格后,第二高压测量电磁阀600打开;流量计530检测集气腔气体每分钟泄漏毫升数;高压进气电磁阀600关,切断进气源;高压排气电磁阀600开,把集气密封腔和大气相通平衡腔内压力;高压排气电磁阀600关,第一高压测量电磁阀600关,第二高压测量电磁阀600关;上高压密封缸200抬起到达上位。
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工装座、能够相对所述下工装座上下移动的上高压密封缸、用于进排气的充气组件和用于测量气压的检测组件;
所述上高压密封缸与所述下工装座密封连接;
所述上高压密封缸和所述下工装座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磁阀的安装腔,所述下工装座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及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下进气腔,所述上高压密封缸上部设置有出气口及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上集气腔,所述下进气腔和所述上集气腔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所述充气组件通过所述检测组件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工装座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的直径大于电磁阀的最大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工装座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工装座上设置有与电磁阀密封连接的环形密封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工装座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环形密封垫的安装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用于对电磁阀施加下压力的施力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高压进气阀和高压排气阀;
所述高压进气阀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所述高压排气阀与所述出气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高压测量阀和第二高压测量阀;
所述高压进气阀通过所述第一高压测量阀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所述高压排气阀通过所述第二高压测量阀与所述出气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测量阀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所述高压排气阀通过流量计与所述第二高压测量阀连接。
10.一种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磁阀放置在检测装置下工装座安装腔内;
上高压密封缸向下移动与下工装座配合以固定电磁阀;
高压进气电磁阀打开,检测气源并开始通气;
第一高压测量电磁阀打开,下进气腔开始充气,同时压力传感器判断气源压力是否合格;在气源压力不合格时,高压进气电磁阀和第一高压测量电磁阀关闭,检查气源;
在压力传感器判断起源压力合格后,第二高压测量电磁阀打开;
流量计检测集气腔气体每分钟泄漏毫升数;
高压进气电磁阀关,切断进气源;
高压排气电磁阀开,把集气密封腔和大气相通平衡腔内压力;
高压排气电磁阀关,第一高压测量电磁阀关,第二高压测量电磁阀关;上高压密封缸抬起到达上位。
CN201810173380.7A 2018-03-02 2018-03-02 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84141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3380.7A CN108414163A (zh) 2018-03-02 2018-03-02 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3380.7A CN108414163A (zh) 2018-03-02 2018-03-02 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4163A true CN108414163A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29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3380.7A Pending CN108414163A (zh) 2018-03-02 2018-03-02 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1416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3988A (zh) * 2019-03-14 2019-05-28 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点火电磁阀的全自动检测装置
CN109828201A (zh) * 2019-03-14 2019-05-31 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阀装配检测包装自动化生产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11520A2 (en) * 1990-12-21 1992-07-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Functional testing of solenoid valves in air
CN201281649Y (zh) * 2008-10-28 2009-07-29 荆州神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bs电磁阀高压泄漏的检测装置
CN202533247U (zh) * 2012-03-27 2012-11-14 深圳市亿威仕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瓶阀耐用性试验装置
CN103575478A (zh) * 2012-07-23 2014-02-12 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气密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458161A (zh) * 2014-10-20 2015-03-25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 辅助制动用常开电磁阀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11520A2 (en) * 1990-12-21 1992-07-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Functional testing of solenoid valves in air
CN201281649Y (zh) * 2008-10-28 2009-07-29 荆州神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bs电磁阀高压泄漏的检测装置
CN202533247U (zh) * 2012-03-27 2012-11-14 深圳市亿威仕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瓶阀耐用性试验装置
CN103575478A (zh) * 2012-07-23 2014-02-12 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气密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458161A (zh) * 2014-10-20 2015-03-25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 辅助制动用常开电磁阀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3988A (zh) * 2019-03-14 2019-05-28 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点火电磁阀的全自动检测装置
CN109828201A (zh) * 2019-03-14 2019-05-31 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阀装配检测包装自动化生产线
CN109813988B (zh) * 2019-03-14 2021-02-02 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点火电磁阀的全自动检测装置
CN109828201B (zh) * 2019-03-14 2021-02-02 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阀装配检测包装自动化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10045U (zh) 密封检测装置
CN108414163A (zh) Abs/esc电磁阀高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8398218A (zh) 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US10017010B2 (en) Fluid reservoir within a tire
CN107907280B (zh) Abs液压单元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US20150059462A1 (en) Testing device for a tire inflation device
CN201281649Y (zh) 一种用于abs电磁阀高压泄漏的检测装置
CN104210117A (zh) 密封和测试分段式工具
CN108332924A (zh) 阀口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596141A (zh) 汽车轮胎爆胎模拟装置
CN110273698A (zh) 一种气囊式预埋钢环止水系统
CN110154653A (zh) 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6670921U (zh) 斯太尔1491重型车辆制动气路试验装置
CN205374056U (zh) 汽车轮胎爆胎模拟装置
CN207751654U (zh) Abs液压单元密封性能测试装置
CN103439067A (zh) 地铁转向架静载试验台用空气弹簧气密性试验装置
CN201306508Y (zh) 一种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用常闭电磁阀
CN201707342U (zh) 一种轮速传感器
CN110132610B (zh) 一种汽车爆胎试验放气装置及模拟系统
CN102490549A (zh) 旋转密封装置
CN206772511U (zh) 一种发电机缸体铸件试压检测装置
CN201555698U (zh) 汽车车桥总成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20136587U (zh) 一种可对检测件进行固定的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08387347A (zh) 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1408103Y (zh) 汽车泄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