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4332A -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4332A
CN108404332A CN201710989321.2A CN201710989321A CN108404332A CN 108404332 A CN108404332 A CN 108404332A CN 201710989321 A CN201710989321 A CN 201710989321A CN 108404332 A CN108404332 A CN 108404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gradation
solution
soak
white pollution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93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焕平
黄建辉
余金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9893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43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04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43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DCHEMICAL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FIRES OR FOR COMBA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HARMFUL CHEMICAL AGENTS; CHEMICAL MATERIALS FOR USE IN BREATHING APPARATUS
    • A62D3/00Processes for making harmful chemical substances harmless or less harmful, by effecting a chemical change in the substances
    • A62D3/02Processes for making harmful chemical substances harmless or less harmful, by effecting a chemical change in the substances by biological methods, i.e. processes us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DCHEMICAL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FIRES OR FOR COMBA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HARMFUL CHEMICAL AGENTS; CHEMICAL MATERIALS FOR USE IN BREATHING APPARATUS
    • A62D2101/00Harmful chemical substances made harmless, or less harmful, by effecting chemical change
    • A62D2101/20Organic substan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将收集的塑料原料筛分,清洗干净,进行机械破坏减小其体积;S2.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24‑72h,保持浸泡温度为37‑60℃;S3.清洗经过浸泡的原料,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降解;S4.收集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等待二次提取回收利用。本发明能够使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经过处理,既能重新成为制品,亦可制得汽油与柴油,有效解决塑料污染所带来的环境、社会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
背景技术
工作忙叫外卖、天气不好叫外卖,如今叫外卖已经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可是随着外卖量的激增,外卖消耗的包装盒、包装袋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中国外卖O2O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在线外卖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达63.3%。按照这种消费方式,每周至少要送出4亿份外卖,由此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及一次性餐具的废弃物。外卖一次性餐具成了新的“白色污染”。对此,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谢雨峰表示,解决一次性餐具造成的污染问题,除了在材料上下功夫,多用可降解材料,更重要的是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谢雨峰:“这是随着互联网经济衍生出的新的问题,整个是新的污染源的产生。至于说能不能提供可降解的(餐具)这只是技术层面需要突破的问题,希望能从制度规范层面,开始想着手规范约束,互联网经济时代出现的这种新的污染行为。”
塑料泡沫在自然界中不易腐烂,也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即便深埋也会污染地下水源,破坏土壤结构,使粮食作物减产,因此须对塑料泡沫进行处理。
目前处理塑料泡沫常用的方法是焚烧处理,焚烧处理虽然能处理大量的塑料泡沫,但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及大气环境。因此,必须寻找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使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经过处理,既能重新成为制品,亦可制得汽油与柴油,有效解决塑料污染所带来的环境、社会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收集的塑料原料筛分,清洗干净,进行机械破坏减小其体积;
S2.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24-72h,保持浸泡温度为37-60℃;
S3.清洗经过浸泡的原料,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降解;
S4.收集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等待二次提取回收利用。
所述步骤S2中的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氢氧化钙7-19、氢氧化钠4-19、氯化铵12-30、碳酸氢铵15-18、三乙醇胺8-16、丙三醇4-9。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液的浓度为0.16moL/L-0.48moL/L。
本发明中的浸泡液,能够与塑料原料的三维空间结构的网络骨架的官能团结合,使其三维空间结构的结合紧密度降低,结构变松散,便于后续菌类的渗入以更加全面的接触降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发酵降解的工艺为:加入菌落总数为1.524╳106-3.0╳107cfu/g的混合菌液,在26-38℃,pH6.6-7.8下发酵降解6-12天。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菌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热带假丝酵母9-23、绿脓杆菌9-16、绿青链霉菌21-34、培养基32-48;所述热带假丝酵母菌落总数为3.4╳104-5.7╳105cfu/g;所述绿脓杆菌的菌落总数为2.9╳105-4.2╳106cfu/g;所述绿青链霉菌的菌落总数为1.2╳106-2.5╳107cfu/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需要对收集的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的平均颗粒粒径进行测试,达标则备用处理;不达标则重复步骤S3操作一次。
本发明中,所述混合菌液采用的菌种,所述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即热带念珠菌,是常见的假丝酵母。迄今为止,已发现有270余种念珠菌,其中引起人类致病的念珠菌主要有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热带念珠菌(C.tropical)、假热带念珠菌(C.pseudotropicalis)、近平滑念珠菌(C.parapsilosis)、克柔念珠菌(C.kruseii)、星形念珠菌(C.stellatoidea)、光滑念珠菌(C.glabrata)、高里念珠菌(C.guilliermondii),均为条件致病菌,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毒力最强,也最常见。念珠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为椭圆形芽生细胞,在特殊培养基上形成菌丝。
所述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绿脓杆菌(P.aeruginosa)或称铜绿色假单胞菌,是一种致病力较低但抗药性强的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伤口感染较常见的一种细菌。能引起化脓性病变。感染后因脓汁和渗出液等病料呈绿色,故名。绿脓杆菌(P.aeruginosa)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分解蛋白质能力甚强,而发酵糖类能力较低,分解葡萄糖,伯胶糖,单奶糖,甘露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麦芽糖,菊糖和棉籽糖,甘露醇、乳糖及蔗糖,能液化明胶。分解尿素,不形成吲哚,氧化酶试验阳性,可利用枸椽酸盐。不产生H2S,MR试验和VP试验均为阴性。
所述绿青链霉菌(Streptomycesiakyyrus):孢子丝3—8圈窄螺旋形,大部分相当紧密。孢子球形、椭圆形,表面带相当长的刺。蔗糖硝酸盐琼脂:气丝白色,后乳脂色、灰玫瑰色。基丝反面绿色。可溶色素黄绿色。合成琼脂:气丝初白色,后浅灰色。基丝好。可溶色素浅绿色。葡糖天冬素琼脂:气丝初白色,后浅灰色。基丝好,反面绿色。可溶色素黄绿色。淀粉琼脂:气丝初白色,后乳脂色至灰色。基丝好。可溶色素浅绿色。甘油天冬素琼脂(ISP)、无机盐淀粉琼脂(ISP)、酵母精麦芽精琼脂(ISP)、燕麦粉琼脂(ISP):气丝白色、浅灰红褐色、灰黄粉色。基丝反面绿黄色、橄榄灰色、橄榄色或橄榄褐色。可溶色素黄色至黄绿色,对pH不敏感。营养琼脂:气丝白色,很少。基丝无色至微绿色。可溶色素栗棕色。燕麦琼脂:气丝初白色,后浅灰色。基丝反面白色至浅灰色。可溶色素黄绿色。马铃薯块:气丝白色转乳脂浅灰色。可溶色素暗栗棕色。明胶液化快。牛奶胨化。淀粉水解快。硝酸盐还原。产生类黑色素和H2S。酪氨酸酶弱或无。利用木糖、蔗糖、鼠李糖、棉子糖、甘露醇以及乳糖、糊精、水杨苷、柠檬酸钠。利用ISP全部9种碳源。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分枝杆菌、酵母类真菌。产生肽类抗生素——绿青菌素(ia—kyrine=iaquirine)Ⅰ、Ⅱ、Ⅲ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分枝杆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作用弱。本发明的混合菌液,通过本发明的发明人设计的菌群组织方式,就像菌群的“小社会”,让不同的菌种各司其职。菌群中的一部分菌类把塑料的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另一部分菌类再把小分子吸收或转变成其它同分异构体,通过本发明混合菌液菌种间的协效复配,能够有效地将塑料的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通过本发明的混合菌共生体系的设置,其代谢途径降低了菌与菌之间争夺营养物质的竞争,实现整个混合菌系统的生态稳定,能够有效地将塑料降解成为小分子颗粒,以便于二次重复利用,为白色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环保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收集的塑料原料筛分,清洗干净,进行机械破坏减小其体积;
S2.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24h,保持浸泡温度为37℃;
S3.清洗经过浸泡的原料,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降解;
S4.收集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等待二次提取回收利用。
所述步骤S2中的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氢氧化钙7、氢氧化钠4、氯化铵12-30、碳酸氢铵15、三乙醇胺8、丙三醇4。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液的浓度为0.16moL/L。
本发明中的浸泡液,能够与塑料原料的三维空间结构的网络骨架的官能团结合,使其三维空间结构的结合紧密度降低,结构变松散,便于后续菌类的渗入以更加全面的接触降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发酵降解的工艺为:加入菌落总数为1.524╳106的混合菌液,在26℃,pH6.6下发酵降解6天。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菌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热带假丝酵母9、绿脓杆菌9、绿青链霉菌21、培养基32;所述热带假丝酵母菌落总数为3.4╳104cfu/g;所述绿脓杆菌的菌落总数为2.9╳105cfu/g;所述绿青链霉菌的菌落总数为1.2╳106cfu/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需要对收集的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的平均颗粒粒径进行测试,达标则备用处理;不达标则重复步骤S3操作一次。
实施例2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收集的塑料原料筛分,清洗干净,进行机械破坏减小其体积;
S2.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24-72h,保持浸泡温度为37-60℃;
S3.清洗经过浸泡的原料,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降解;
S4.收集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等待二次提取回收利用。
所述步骤S2中的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氢氧化钙7-19、氢氧化钠4-19、氯化铵12-30、碳酸氢铵15-18、三乙醇胺8-16、丙三醇4-9。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液的浓度为0.16moL/L-0.48moL/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发酵降解的工艺为:加入菌落总数为3.0╳107的混合菌液,在38℃,pH7.8下发酵降解12天。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菌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热带假丝酵母23、绿脓杆菌16、绿青链霉菌34、培养基48;所述热带假丝酵母菌落总数为5.7╳105cfu/g;所述绿脓杆菌的菌落总数为4.2╳106cfu/g;所述绿青链霉菌的菌落总数为2.5╳107cfu/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需要对收集的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的平均颗粒粒径进行测试,达标则备用处理;不达标则重复步骤S3操作一次。
实施例3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收集的塑料原料筛分,清洗干净,进行机械破坏减小其体积;
S2.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48h,保持浸泡温度为49℃;
S3.清洗经过浸泡的原料,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降解;
S4.收集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等待二次提取回收利用。
所述步骤S2中的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氢氧化钙13、氢氧化钠12、氯化铵21、碳酸氢铵17、三乙醇胺12、丙三醇7。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液的浓度为0.32moL/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发酵降解的工艺为:加入菌落总数为1.56╳107的混合菌液,在32℃,pH7.2下发酵降解9天。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菌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热带假丝酵母16、绿脓杆菌13、绿青链霉菌21-34、培养基32-48;所述热带假丝酵母菌落总数为3.02╳105cfu/g;所述绿脓杆菌的菌落总数为2.245╳106cfu/g;所述绿青链霉菌的菌落总数为1.31╳107cfu/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需要对收集的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的平均颗粒粒径进行测试,达标则备用处理;不达标则重复步骤S3操作一次。
实施例4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收集的塑料原料筛分,清洗干净,进行机械破坏减小其体积;
S2.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36h,保持浸泡温度为40℃;
S3.清洗经过浸泡的原料,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降解;
S4.收集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等待二次提取回收利用。
所述步骤S2中的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氢氧化钙11、氢氧化钠7、氯化铵17、碳酸氢铵16、三乙醇胺10、丙三醇5。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液的浓度为0.24moL/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发酵降解的工艺为:加入菌落总数为4.9╳106cfu/g的混合菌液,在28℃,pH6.6-7.8下发酵降解8天。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菌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热带假丝酵母14、绿脓杆菌11、绿青链霉菌25、培养基37;所述热带假丝酵母菌落总数为4.6╳104cfu/g;所述绿脓杆菌的菌落总数为6.6╳105cfu/g;所述绿青链霉菌的菌落总数为4.2╳106cfu/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需要对收集的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的平均颗粒粒径进行测试,达标则备用处理;不达标则重复步骤S3操作一次。
实施例5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收集的塑料原料筛分,清洗干净,进行机械破坏减小其体积;
S2.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65h,保持浸泡温度为52℃;
S3.清洗经过浸泡的原料,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降解;
S4.收集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等待二次提取回收利用。
所述步骤S2中的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氢氧化钙16、氢氧化钠16、氯化铵24、碳酸氢铵17、三乙醇胺14、丙三醇8。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液的浓度为0.42moL/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发酵降解的工艺为:加入菌落总数为1.84╳107cfu/g的混合菌液,在35℃,pH7.6下发酵降解10天。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菌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热带假丝酵母19、绿脓杆菌15、绿青链霉菌30、培养基44;所述热带假丝酵母菌落总数为1.7╳105cfu/g;所述绿脓杆菌的菌落总数为3.2╳106cfu/g;所述绿青链霉菌的菌落总数为1.5╳107cfu/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需要对收集的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的平均颗粒粒径进行测试,达标则备用处理;不达标则重复步骤S3操作一次。
对比例1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收集的塑料原料筛分,清洗干净,进行机械破坏减小其体积;
S2.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48h,保持浸泡温度为49℃;
S3.清洗经过浸泡的原料,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降解;
S4.收集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等待二次提取回收利用。
所述步骤S2中的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氢氧化钙13、氢氧化钠12、氯化铵21、碳酸氢铵17、三乙醇胺12、丙三醇7。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液的浓度为0.32moL/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发酵降解的工艺为:加入菌落总数为1.31╳107cfu/g的混合菌液,在32℃,pH7.2下发酵降解9天。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菌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绿青链霉菌21-34、培养基32-48;所述绿青链霉菌的菌落总数为1.31╳107cfu/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需要对收集的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的平均颗粒粒径进行测试,达标则备用处理;不达标则重复步骤S3操作一次。
对比例2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收集的塑料原料筛分,清洗干净,进行机械破坏减小其体积;
S2.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48h,保持浸泡温度为49℃;
S3.清洗经过浸泡的原料,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降解;
S4.收集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等待二次提取回收利用。
所述步骤S2中的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氢氧化钙13、氢氧化钠12、氯化铵21、碳酸氢铵17、三乙醇胺12、丙三醇7。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液的浓度为0.32moL/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发酵降解的工艺为:加入菌落总数为3.02╳105cfu/g的混合菌液,在32℃,pH7.2下发酵降解9天。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菌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热带假丝酵母16、培养基32-48;所述热带假丝酵母菌落总数为3.02╳105cfu/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需要对收集的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的平均颗粒粒径进行测试,达标则备用处理;不达标则重复步骤S3操作一次。
对比例3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收集的塑料原料筛分,清洗干净,进行机械破坏减小其体积;
S2.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48h,保持浸泡温度为49℃;
S3.清洗经过浸泡的原料,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降解;
S4.收集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等待二次提取回收利用。
所述步骤S2中的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氢氧化钙13、氢氧化钠12、氯化铵21、丙三醇7。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液的浓度为0.32moL/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发酵降解的工艺为:加入菌落总数为1.56╳107的混合菌液,在32℃,pH7.2下发酵降解9天。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菌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热带假丝酵母16、绿脓杆菌13、绿青链霉菌21-34、培养基32-48;所述热带假丝酵母菌落总数为3.02╳105cfu/g;所述绿脓杆菌的菌落总数为2.245╳106cfu/g;所述绿青链霉菌的菌落总数为1.31╳107cfu/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需要对收集的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的平均颗粒粒径进行测试,达标则备用处理;不达标则重复步骤S3操作一次。
平均颗粒度大小测试
通过现有技术的颗粒度测试仪,对经实施例、对比例处理的废弃塑料原料进行平均粒径大小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Claims (5)

1.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收集的塑料原料筛分,清洗干净,进行机械破坏减小其体积;
S2.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24-72h,保持浸泡温度为37-60℃;
S3.清洗经过浸泡的原料,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降解;
S4.收集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等待二次提取回收利用;
所述步骤S2中的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氢氧化钙7-19、氢氧化钠4-91、氯化铵12-30、碳酸氢铵15-18、三乙醇胺8-16、丙三醇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的浓度为0.16moL/L-0.48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发酵降解的工艺为:加入菌落总数为1.524╳106-3.0╳107cfu/g的混合菌液,在26-38℃,pH6.6-7.8下发酵降解6-12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热带假丝酵母9-23、绿脓杆菌9-16、绿青链霉菌21-34、培养基32-48;所述热带假丝酵母菌落总数为3.4╳104-5.7╳105cfu/g;所述绿脓杆菌的菌落总数为2.9╳105-4.2╳106cfu/g;所述绿青链霉菌的菌落总数为1.2╳106-2.5╳107cfu/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需要对收集的经过降解的混合液的平均颗粒粒径进行测试,达标则备用处理;不达标则重复步骤S3操作一次。
CN201710989321.2A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 Pending CN1084043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9321.2A CN108404332A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9321.2A CN108404332A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4332A true CN108404332A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25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9321.2A Pending CN108404332A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433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0535A (zh) * 2014-05-26 2014-08-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芽孢杆菌胞外漆酶降解聚乙烯的方法
CN104232501A (zh) * 2013-06-06 2014-12-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株降解聚乙烯的肠杆菌及其应用
CN104289493A (zh) * 2013-07-15 2015-01-21 深圳市绿微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有机垃圾无害化、减量化生物处理方法
CN106517536A (zh) * 2016-11-03 2017-03-22 安徽理工大学 复合菌种降解煤泥水中残留聚丙烯酰胺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2501A (zh) * 2013-06-06 2014-12-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株降解聚乙烯的肠杆菌及其应用
CN104289493A (zh) * 2013-07-15 2015-01-21 深圳市绿微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有机垃圾无害化、减量化生物处理方法
CN103980535A (zh) * 2014-05-26 2014-08-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芽孢杆菌胞外漆酶降解聚乙烯的方法
CN106517536A (zh) * 2016-11-03 2017-03-22 安徽理工大学 复合菌种降解煤泥水中残留聚丙烯酰胺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3812B (zh) 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4394B (zh) 一株拮抗植物病原菌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04928201B (zh)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及其菌剂
CN103555624B (zh) 一株固氮地衣芽孢杆菌及其用途
CN104630113B (zh) 一种可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在降解有机磷农药中的应用
CN101177671A (zh) 一株防治植物病害的生防细菌菌株
CN106135285A (zh) 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防菌剂在防控稻瘟病中的应用
CN102643760A (zh) 一株可产生铁载体防治植物病害的拮抗细菌
CN103773722A (zh) 耐盐并具有低温生物脱氨功能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1352178B (zh) 一种黄瓜专用复合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及其专用菌株与应用
CN103396973A (zh) 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餐厨垃圾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04152383A (zh) 一种复合芽孢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63339B (zh) 一种防治苹果真菌病害并促增产的菌剂及其专用菌株与应用
CN104152432A (zh) 石油烃降解菌载体材料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614306B (zh) 一株酵母菌株及其应用
CN102787089B (zh) 一株拜氏不动杆菌及其应用
CN106591168A (zh) 一种烟嘧磺隆降解赤红球菌ymhl-1及其应用
CN108299672A (zh) 一种塑料降解工艺
CN104273176A (zh) 一种植物有机物-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524841A (zh) 一株广谱性植物病害生防毛壳菌及其应用
CN102409000B (zh) 一株降解酞酸酯的真菌及其应用
CN108404332A (zh) 一种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
CN106754569A (zh)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6244501A (zh) 一株抗锑细菌nxh1及其应用
CN108410006A (zh) 一种聚氯乙烯塑料的降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