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9702B - 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9702B
CN108399702B CN201810431987.0A CN201810431987A CN108399702B CN 108399702 B CN108399702 B CN 108399702B CN 201810431987 A CN201810431987 A CN 201810431987A CN 108399702 B CN108399702 B CN 108399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article conveying
controller
user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19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9702A (zh
Inventor
温仕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4319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97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9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9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99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97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08B13/2402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i.e. systems using tags for detecting removal of a tagged item from a secure area, e.g. tags for detecting shoplifting
    • G08B13/2451Specific applications combined with EAS
    • G08B13/2462Asset location systems combined with EA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包括门禁端,包括壳体;信息输入装置;识别模块,用于通过人脸、指纹或虹膜识别人员身份;主控制器,分别连接到识别模块、信息输入装置以及通讯模块;人员数据库,设于存储器中,人员数据库包括用户数据库和临时人员数据库;以及门锁系统,包括门锁和门锁控制器;报警器,连接到主控制器;物品传送柜系统,设于门禁端外部,包括物品传送柜、物品传送装置以及物品传送柜控制器;多个用户端,每个用户端包括:分控制器,用于通过主控制器控制门锁的开闭或物品传送柜的开闭;以及控制按钮。本发明可通过用户端打开外部的物品传送柜,并传送至相应的楼层,避免过多的外人进入,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防盗报警系统是整个安防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安防系统之一。防盗报警系统是利用各种类型的探测器,对需要保护的区域、财物等进行整体防护和报警的系统,传统的防盗报警系统能够有效的探测入侵行为的发生,但无法确认进入保护区域人员身份。防盗报警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使安保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增加,同时也会给合法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楼宇内防盗报警系统,如居民住宅小区、写字楼、商住两用楼等多种用途楼宇,无法自动识别用户和快递员等服务人员,使得不法分子可能以快递员、外卖员等身份混入楼宇内,无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渠道操控方式及生活信息服务,无法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监控系统方案和全方位报警体系。
因此,有必要实行一种能够自动识别人员身份的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能利用识别系统和用户许可控制人员出入,避免不良分子随意出入,且通过用户控制直接打开楼宇外部的储物柜,方便快递员等不进入楼宇即可放入物品,同时建立储物柜与每个楼层的连通装置,使物品直接派送至用户所在的楼层,给相关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用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能够节约人力物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通过识别模块识别进入人员,并分别赋予不同权限,用户可直接进入,而其他人员需经用户同意后进入,无需保安等工作人员工作,且可通过用户控制打开楼宇外部的物品传送柜,便于物品直接传送至用户所在的楼层,避免人员随意出入,提高了安全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包括:
门禁端,其包括:
外部的壳体。
信息输入装置,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键盘。
识别模块,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或虹膜识别确定人员身份。
主控制器,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连接到所述识别模块、所述信息输入装置以及所述通讯模块。
人员数据库,其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存储器中,所述存储器分别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识别模块,所述人员数据库包括预先录入并存储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库和存储不可被识别模块识别的临时人员的数据的临时人员数据库。
门锁系统,其包括门锁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可控制门锁开闭的门锁控制器,所述门锁控制器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以及
报警器,其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
物品传送柜系统,其设于所述门禁端外部,所述物品传送柜系统包括物品传送柜、物品传送柜控制器、以及物品传送装置;所述物品传送柜控制器以及物品传送装置分别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物品传送装置用于将物品传送柜内的物品传送至所述用户端所在的楼层。
多个分别入户设置的用户端,每个用户端包括:
分控制器,其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其用于通过所述主控制器控制门锁的开闭或物品传送柜的开闭。以及
控制按钮,其连接与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物品传送装置的运行。
优选的是,所述物品传送柜系统为联网系统,其包括:
所述物品传送柜控制器包括总控制器,以及分别连接到所述总控制器的存物处理器和取物处理器,所述存物处理器用于由用户端或物品传送柜系统的控制面板输入启动密码后控制一个空置的物品传送柜打开一次,所述取物处理器用于在输入开启密码后打开一次对应的一个已储物的物品传送柜。
红外探测器,其连接到所述总控制器,用于探测各物品传送柜空置或已储物。
信息发送装置,其连接到所述总控制器,用于连接网络获取信息并在存物完成后向对应用户发送开启密码。
优选的是,所述物品传送装置包括滑动板以及与所述滑动板对接的升降装置;所述物品传送柜底端设置孔洞,所述孔洞下方设置对接的地下通道;所述滑动板设置在所述孔洞下方,并通过所述地下通道连接所述升降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滑动板的底端设置牵引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滑动板的移动,所述滑动板外侧设置扣合在所述滑动板上方的罩体。
优选的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并与所述罩体相通的盒体以及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所述盒体前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处连接设置有密码锁的盖体。
优选的是,所述用户数据库存储在固定在壳体中的第一存储器中,所述临时人员数据库存储在可拆卸的第二存储器中。
优选的是,还包括内部多个在不同地方设置的包括摄像头和摄像存储器的监控装置。
优选的是,包括至少两个设于不同区域的门禁端。
优选的是,所述报警器为网络报警器,其通过网络与安保系统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用户端还包括用于赋予或取消临时人员下一次出入权限的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连接到所述分控制器,通过所述主控制器可控制临时人员在再次使用所述门禁端前存储在用户数据库中,使用一次后数据转入临时人员数据库。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通过调用人员数据库中数据经识别模块对比,识别进入人员,并分别赋予不同权限。若进入人员是用户,则相关信息计入用户数据库,主控制器控制门锁系统中门锁打开,可直接进入;若进入人员是非用户数据库的临时人员,则计入临时人员数据库,门锁无法直接打开,进入人员需在信息输入装置中输入房号等信息,建立与用户的联系,用户端的用户可通过连接到主控制器的分控制器控制门锁打开,使临时人员可进入。同时,若进入人员是快递员或外卖员等需要递送物品的人员,在经用户同意后,用户端的用户可通过连接到主控制器的分控制器控制物品传送柜系统,从而在楼宇室内控制外部的其中一个物品传送柜打开,供快递员或外卖员等放入物品,而不需要让其进入派送,通过物品传送装置将物品直接传送至用户所在楼层,此种方式无需保安等工作人员工作,由用户完全控制外来人员的出入,快递员或外卖员等也无需进入楼宇内即可完成派送任务,避免外来人员以快递员等名义随意出入楼宇内,从而从进出源头上提高了楼宇防盗、防止不良分子出入等的安全性能,同时给相关人员的工作以及用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能够节约人力物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物品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包括:
门禁端,其包括:
外部的壳体。
信息输入装置,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键盘。
识别模块,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或虹膜识别确定人员身份。
主控制器,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连接到所述识别模块、所述信息输入装置以及所述通讯模块。
人员数据库,其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存储器中,所述存储器分别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识别模块,所述人员数据库包括预先录入并存储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库和存储不可被识别模块识别的临时人员的数据的临时人员数据库。
门锁系统,其包括门锁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可控制门锁开闭的门锁控制器,所述门锁控制器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以及
报警器,其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
物品传送柜系统,其设于所述门禁端外部,所述物品传送柜系统包括物品传送柜1、物品传送柜控制器、以及物品传送装置;所述物品传送柜控制器以及物品传送装置分别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物品传送装置用于将物品传送柜1内的物品传送至所述用户端所在的楼层。
多个分别入户设置的用户端,每个用户端包括:
分控制器,其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其用于通过所述主控制器控制门锁的开闭或物品传送柜1的开闭。以及
控制按钮,其连接与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物品传送装置的运行。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通过调用人员数据库中数据经识别模块对比即识别模块识别步骤S110,识别进入人员,并分别赋予不同权限。经主控制器判断即步骤S120,若进入人员是用户,则相关信息计入用户数据库,主控制器控制门锁系统中门锁打开,可直接进入,用户存储在物品传送柜1中的包裹或外卖等,可在上班时,通过物品传送柜控制器打开取物密码对应的物品传送柜1,取出物品后,再打开门锁进入,即门锁控制器控制开门或物品传送柜控制器控制打开物品传送柜1即步骤S150,也可通过物品传送装置送至用户所在的楼层,用户在通过提前获取的开启密码取出物品。
若进入人员是非用户数据库的临时人员,则计入临时人员数据库,门锁无法直接打开,进入人员需在信息输入装置中输入房号等信息,与用户建立连接,经用户同意后用户端输入开门指令,即用户端的用户通过连接到主控制器的分控制器控制即步骤S130,由于分控制器连接到主控制器,其控制门锁控制器使门锁打开,临时人员可进入,若进入人员是快递员或外卖员等需要递送物品的人员,在经用户同意后,用户端的用户可通过连接到主控制器的分控制器控制物品传送柜系统,从而使用户在楼宇内即可控制外部的物品传送柜1打开即步骤S140门锁控制器控制开门或物品传送柜控制器控制打开物品传送柜1,供快递员或外卖员等放入物品,而不需要让其进入楼宇后派送。
此种方式无需保安等工作人员工作,由用户完全控制外来人员的出入,快递员或外卖员等也无需进入楼宇内即可完成派送任务,避免外来人员以快递员等名义随意出入楼宇内,从而从进出人员源头上提高了楼宇防盗、防止不良分子出入的安全性能。
还可通过在物品传动柜上设置摄像装置,其包括面部摄取模块和影像存储器,所述面部摄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的面部特写并存储至所述影像存储器中;所述影像存储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以便于主控器调取获取的人员面部信息,提高了安保人员的工作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物品传送柜系统为联网系统,其包括:
所述物品传送柜控制器包括总控制器,以及分别连接到所述总控制器的存物处理器和取物处理器,所述存物处理器用于由用户端或物品传送柜系统的控制面板输入启动密码后控制一个空置的物品传送柜1打开一次,所述取物处理器用于在输入开启密码后打开一次对应的一个已储物的物品传送柜1。
红外探测器,其连接到所述总控制器,用于探测各物品传送柜1空置或已储物。
信息发送装置,其连接到所述总控制器,用于连接网络获取信息并在存物完成后向对应用户发送开启密码。
在上述方案中,此种物品传送柜系统可通过楼宇中的用户直接控制打开物品传送柜1,也可由不在楼宇中的用户通过告知快递员等服务人员启动密码使之可使用物品传送柜1,物品传送柜系统的使用由用户控制使用,且不受用户所在位置的地域限制,也避免快递员等不经用户同意随意投递物品。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物品传送装置包括滑动板以及与所述滑动板对接的升降装置;所述物品传送柜1底端设置孔洞,所述孔洞下方设置对接的地下通道2;所述滑动板3设置在所述孔洞下方,并通过所述地下通道连接所述升降装置4。
在上述方案中,如图2所示,投递至所述物品传送柜1内的物品,可经运转机构的运行至所述孔洞处,并置于所述滑动板3上,通过所述滑动板3传送至所述升降装置,再经所述升降装置4送至相应的楼层,同时避免了物品投递人进入楼宇内派送以及收件人下楼取件的麻烦,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楼宇安全隐患,也给收件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滑动板3的底端设置牵引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滑动板3的移动,所述滑动板3外侧设置扣合在所述滑动板3上方的罩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动板3在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下运动于所述升降装置4以及所述孔洞下方的位置之间,便于高效的来回与地下通道2内,以提高物品的传送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升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并与所述罩体相通的盒体5以及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所述盒体5前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处连接设置有密码锁的盖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至每个楼层,以带动所述升降板上的盒体5传送至相应的楼层,便于收件人取件,通过收到的所述开启密码,即可打开所述密码锁,取出物品,安全、方便快捷。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用户数据库存储在固定在壳体中的第一存储器中,所述临时人员数据库存储在可拆卸的第二存储器中。
在上述方案中,临时人员数据库变化性较大,可能需要周期性更换存储器,方便使用或后期查找数据。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内部多个在不同地方设置的包括摄像头和摄像存储器的监控装置。
一个优选方案中,包括至少两个设于不同区域的门禁端。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报警器为网络报警器,其通过网络与安保系统连接。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用户端还包括用于赋予或取消临时人员下一次出入权限的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连接到所述分控制器,通过所述主控制器可控制临时人员在再次使用所述门禁端前存储在用户数据库中,使用一次后数据转入临时人员数据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用户端还包括用于赋予或取消临时人员下一次出入权限的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连接到所述分控制器,赋予权限后,通过所述主控制器可控制临时人员在再次使用所述门禁端前存储在用户数据库中,使用一次后数据转入临时人员数据库,即对于二级门禁系统,拜访人员从楼宇中出去时,在第一次出去前可由识别模块自动识别,无需再次与用户取得联系,若出现紧急情况用户可取消其下一次出入权限,保证不良分子无法走出楼宇,结合连接到所述分控制器用于报警的报警装置,可帮助捉住不良分子。
本发明的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适用于居民住宅小区、写字楼、商住两用楼等多种需使用门禁的楼宇。一级门禁系统一般为大楼门禁或小区门禁,需进入楼宇的人员进入识别模块可识别范围内后,优先使用人脸识别,也可使用指纹识别或虹膜识别等识别方式,若为楼宇内的用户或常住人员等登记在用户数据库内人员,则提供高级权限,通过在信息输入装置上选择是先使用开门装置或是先选择通过物品传送柜控制器打开分配给用户的物品传送柜1,再打开门锁,即可由主控制器控制门锁控制器直接打开门锁进入,当用户有预先存储在物品传送柜1中的包裹或外卖等时,可先选择通过物品传送柜控制器打开取物密码对应的物品传送柜1,取出物品后,再打开门锁进入,也可通过物品传送装置送至用户所在的楼层,用户在通过提前获取的开启密码开启密码锁取出物品。
在识别模块识别后,若需进入楼宇的人员若不为楼宇内的用户或常住人员等登记数据库内人员,则计入临时人员数据库,需通过信息输入装置输入待进入的房号,通过通讯装置与用户端联系后,若需进入楼宇的人员为快递员或外卖员,通过通讯装置与用户端联系后,可由用户选择通过用户端经所述分控制器后由主控制器控制物品传送柜控制器打开物品传送柜1,从而可放入包裹或外卖在打开的一个物品传送柜1中,同时,红外探测器探测到此物品传送柜1已储物,总控制器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发送开启密码到用户的手机客户端或作为网络信息发送。
通过通讯装置与用户端联系后,若用户同意探访的亲友或快递员等进入,则计入临时数据库,分配给此类人员一般权限,作为临时数据库中的一员,用户可根据需要通过输入装置赋予临时人员下一次出入权限,享有从楼宇出去一次的权限,数据临时转移至用户数据库,即当探访人员准备出去时,进入识别模块可识别范围内后,提供一次出入权限,即通过在信息输入装置上选择使用开门装置后,可由主控制器控制门锁控制器直接打开门锁出去,同时此用户数据库中记录转移至临时人员数据库,无用户许可无法再次进入。
若探访的快递员等在多次尝试房号无人回应时,认为用户不在房间内,此时与用户通过手机等取得联系后,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用户可通过手机客户端或其他网络信息发送使用物品传送柜1存物的请求,物品传送柜系统收到消息后,由总控制器控制生成一次性的启动密码,用户将启动密码告知快递员后,快递员在物品传送柜系统的控制面板按下存放键,输入启动密码,存物处理器控制一个空置的物品传送柜1打开一次,放入物品后关闭物品传送柜1。当红外探测器探测到此物品传送柜1已储物,总控制器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发送开启密码到用户的手机客户端或作为网络信息发送,当用户取物时,按下取物键,输入开启密码后,取物处理器控制打开对应的已储物的物品传送柜1。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5)

1.一种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其中,包括:
门禁端,其包括:
外部的壳体;
信息输入装置,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键盘;
识别模块,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或虹膜识别确定人员身份;
主控制器,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连接到所述识别模块、所述信息输入装置以及通讯模块;
人员数据库,其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存储器中,所述存储器分别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识别模块,所述人员数据库包括预先录入并存储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库和存储不可被识别模块识别的临时人员的数据的临时人员数据库;
门锁系统,其包括门锁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可控制门锁开闭的门锁控制器,所述门锁控制器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以及
报警器,其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
物品传送柜系统,其设于所述门禁端外部,所述物品传送柜系统包括物品传送柜、物品传送柜控制器、以及物品传送装置;所述物品传送柜控制器以及物品传送装置分别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物品传送装置用于将物品传送柜内的物品传送至用户端所在的楼层;
所述物品传送柜系统为联网系统,其包括:
所述物品传送柜控制器包括总控制器,以及分别连接到所述总控制器的存物处理器和取物处理器,所述存物处理器用于由用户端或物品传送柜系统的控制面板输入启动密码后控制一个空置的物品传送柜打开一次,所述取物处理器用于在输入开启密码后打开一次对应的一个已储物的物品传送柜;物品传送柜系统的使用由用户控制;
红外探测器,其连接到所述总控制器,用于探测各物品传送柜空置或已储物;
信息发送装置,其连接到所述总控制器,用于连接网络获取信息并在存物完成后向对应用户发送开启密码;
所述物品传送装置包括滑动板以及与所述滑动板对接的升降装置;所述物品传送柜底端设置孔洞,所述孔洞下方设置对接的地下通道;所述滑动板设置在所述孔洞下方,并通过所述地下通道连接所述升降装置;所述滑动板的底端设置牵引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滑动板的移动,所述滑动板外侧设置扣合在所述滑动板上方的罩体;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并与所述罩体相通的盒体以及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所述盒体前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处连接设置有密码锁的盖体;
多个分别入户设置的用户端,每个用户端包括:
分控制器,其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其用于通过所述主控制器控制门锁的开闭或物品传送柜的开闭;以及
控制按钮,其连接与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物品传送装置的运行;
所述用户端还包括用于赋予或取消临时人员下一次出入权限的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连接到所述分控制器,通过所述主控制器可控制临时人员在再次使用所述门禁端前存储在用户数据库中,使用一次后数据转入临时人员数据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其中,所述用户数据库存储在固定在壳体中的第一存储器中,所述临时人员数据库存储在可拆卸的第二存储器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其中,还包括内部多个在不同地方设置的包括摄像头和摄像存储器的监控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其中,包括至少两个设于不同区域的门禁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其中,所述报警器为网络报警器,其通过网络与安保系统连接。
CN201810431987.0A 2018-05-08 2018-05-08 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99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1987.0A CN108399702B (zh) 2018-05-08 2018-05-08 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1987.0A CN108399702B (zh) 2018-05-08 2018-05-08 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9702A CN108399702A (zh) 2018-08-14
CN108399702B true CN108399702B (zh) 2021-11-09

Family

ID=63101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3198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99702B (zh) 2018-05-08 2018-05-08 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970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64574A1 (de) * 2001-12-31 2004-04-01 Jens Voltersen Warenschleuse, Verfahren zum Öffnen und Schließen der Warenschleuse und Anordnung zur Einlagerung und/oder Übergabe einer Ware unter Verwendung der Warenschleuse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Verwendung
CN204719837U (zh) * 2015-06-30 2015-10-21 中山市海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人脸识别模块的可视对讲系统
CN106709582A (zh) * 2016-11-18 2017-05-24 福建我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电梯、家居智能联动系统及其应用
CN107369266A (zh) * 2017-08-14 2017-11-21 武汉未远金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规格集成式智能快递柜
CN206684815U (zh) * 2017-04-17 2017-11-28 云南中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双重开锁门禁系统
CN207281847U (zh) * 2017-09-11 2018-04-27 北京银信长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5101B1 (en) * 2016-08-26 2018-02-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ilgating detection
CN207037764U (zh) * 2017-06-07 2018-02-23 南京星湖科技有限公司 防尾随门系统
CN107833332A (zh) * 2017-11-28 2018-03-23 江苏瑞孚特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医院病区访客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64574A1 (de) * 2001-12-31 2004-04-01 Jens Voltersen Warenschleuse, Verfahren zum Öffnen und Schließen der Warenschleuse und Anordnung zur Einlagerung und/oder Übergabe einer Ware unter Verwendung der Warenschleuse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Verwendung
CN204719837U (zh) * 2015-06-30 2015-10-21 中山市海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人脸识别模块的可视对讲系统
CN106709582A (zh) * 2016-11-18 2017-05-24 福建我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电梯、家居智能联动系统及其应用
CN206684815U (zh) * 2017-04-17 2017-11-28 云南中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双重开锁门禁系统
CN107369266A (zh) * 2017-08-14 2017-11-21 武汉未远金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规格集成式智能快递柜
CN207281847U (zh) * 2017-09-11 2018-04-27 北京银信长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9702A (zh) 2018-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88072B1 (ko) 클라우드 기반 공동주택 스마트 관리 시스템
US20120305340A1 (en) Elevator, floor, and door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20170228953A1 (en) Proximity access control devices,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KR20180105777A (ko) 스마트 무인 택배함
KR101885312B1 (ko) 방범 시스템을 자원 공유하며 융합한 지능형 무인 방범 택배 시스템
US20150116111A1 (en) Open Security System
CN113453091A (zh) 集合住宅的对讲机系统
CN108665591B (zh) 基于身份识别的治安防盗系统
KR101526142B1 (ko)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도어락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580762A (zh) 一种智能家居门禁控制系统及方法
JP2005132549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3016520A (ja) 電子錠システム
KR101994337B1 (ko) 비상물품 보관함용 경보시스템
JP5991798B2 (ja) 集合住宅の管理装置
CN108399702B (zh) 基于物品高效传送的防盗报警系统
JP4596611B2 (ja) 荷保管設備および移動棚設備
CN108629934B (zh) 楼宇防盗报警系统
JP7237459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11210546A (zh) 一种利用智能锁实现的出入口控制管理方法和系统
KR102214524B1 (ko) 스마트 서비스를 위한 이중 도어 구조체
JP2009208900A (ja) エレベータの防犯システム
JP3631544B2 (ja) 荷物等自動管理ロッカー装置
JP2006079236A (ja) 集合住宅における通行人管理システム
JP2000017911A (ja) 物品類受け取り装置
JP2003301664A (ja) 自動貸金庫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