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7474B - 转轴模块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轴模块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7474B
CN108397474B CN201810127575.8A CN201810127575A CN108397474B CN 108397474 B CN108397474 B CN 108397474B CN 201810127575 A CN201810127575 A CN 201810127575A CN 108397474 B CN108397474 B CN 1083974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rotating shaft
hinge
limiting
axi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75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7474A (zh
Inventor
林哲贤
朱哲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l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l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397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7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97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7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06Devices for limiting the opening movement of hi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10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05D11/1028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 E05D11/1042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the maintaining means being a cam and a torsion bar, e.g. motor vehicle hinge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05D3/12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two parallel pins and one arm
    • E05D3/122Gear hi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05D3/18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sliding pins or gui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5/00Construction of single parts, e.g. the parts for attachment
    • E05D5/02Parts for attachment, e.g. flaps
    • E05D5/04Flat fla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99/00Subject-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转轴模块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转轴模块用以组装于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转轴模块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连接件、切换件以及传动偶件。第一转轴组装于第一机体且具有第一限位部。第二转轴可移动且可旋转地组装于第二机体,第二转轴固接于连接件且具有第二限位部。第一转轴可旋转地组装于连接件,切换件可移动地穿设于连接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位于切换件移动路径的相对两端,使切换件干涉第一限位部或该第二限位部。传动偶件分设于第二转轴与第二机体,第二转轴相对于第二机体的旋转运动通过传动偶件转换为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二转轴的直线运动。

Description

转轴模块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轴模块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因外力可往复转动自如的枢轴或转轴,来配装在电子装置上,例如行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电子书等,使其盖或显示屏幕可转动而具有开、闭作用,已为现有技术所得知。
这类枢轴或转轴仅提供机体相对枢转开阖的功能,但却未顾及使用上的实用性及美观。举例来说,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幕在通过转轴而相对于系统主机旋转并开启后,两者之间明显会产生结构间距(间隙),此举对使用者而言,无疑在使用时造成显示屏幕被拉远的相对状态,同时,所述结构间距也在视觉上造成缺陷而不利于电子装置的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轴模块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以对电子装置的机体于相对旋转并展开时,通过转轴模块提供机体之间的紧凑配置。
本发明的转轴模块,用以组装于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第一机体适于受力而通过转轴模块相对于第二机体旋转并开阖。转轴模块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连接件(linking member)、切换件以及传动偶件(transmission couple)。第一转轴组装于第一机体,第一转轴具有第一限位部。第二转轴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可移动且可旋转地组装于第二机体,第二转轴具有第二限位部。第一转轴可旋转地组装于连接件,第二转轴的第二端固接于连接件,且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彼此平行地位于连接件的相对两侧,连接件具有第三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的移动路径上。切换件可移动地穿设于连接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位于切换件的移动路径的相对两端,以使切换件干涉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传动偶件分设于第二转轴的第一端与第二机体,第二转轴相对于第二机体的旋转运动通过传动偶件转换为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二转轴的直线运动。当切换件干涉于第二限位部时,第一转轴受力以第一方向相对于连接件旋转,并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干涉后,第一转轴与连接件受力并通过第二转轴以第一方向同步旋转,而驱动切换件脱离第二限位部并干涉第一限位部。当切换件干涉于第一限位部时,第一转轴受力与连接件通过第二转轴以第二方向同步旋转,以驱动切换件移至对应第二限位部的位置后,第一转轴受力而驱动切换件脱离第一限位部并干涉于第二限位部,第一方向相反于第二方向。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与转轴模块。转轴模块组装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以使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通过转轴模块而相对开阖。转轴模块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连接件、切换件以及传动偶件。第一转轴组装于第一机体,第一转轴具有第一限位部。第二转轴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可移动且可旋转地组装于第二机体,第二转轴具有第二限位部。第一转轴可旋转地组装于连接件,第二转轴的第二端固接于连接件,且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彼此平行地位于连接件的相对两侧,连接件具有第三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的移动路径上。切换件可移动地穿设于连接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位于切换件的移动路径的相对两端,以使切换件干涉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传动偶件分设于第二转轴的第一端与第二机体,第二转轴相对于第二机体的旋转运动通过传动偶件转换为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二转轴的直线运动。当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闭阖时,切换件干涉于第二限位部,在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旋转并展开的过程中,第一转轴受力相对于连接件旋转,并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干涉后,第一转轴与连接件受力并通过第二转轴同步且同向旋转,而驱动切换件脱离第二限位部且干涉第一限位部,并使第二转轴通过传动偶件驱动第二机体移近第一机体。
基于上述,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除能通过双轴式的转轴模块而相对旋转开阖之外,转轴模块通过将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同时组装于连接件上,并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搭配以可移动的切换件,以让切换件随着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行程差异而在两者间往复移动,并产生干涉于第一转轴或干涉于第二转轴的状态。
据此,在机体相互闭阖时使切换件干涉于第二转轴,而在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的过程中,先通过第一转轴与连接件形成干涉,以使第一转轴与连接件同步以第二转轴旋转,进而驱动切换件脱离第二转轴的限位部,并改以干涉于第一转轴的限位部,同时通过设置于第二转轴与第二机体之间的传动偶件,而使第二转轴与第二机体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能被传动偶件转换为两者之间的相对直线运动,进而在第二转轴旋转过程中造成驱动第二机体移向第一机体的动作。
如此一来,转轴模块的驱动过程便能产生旋转与移动的效果,使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旋转时,也一并造成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的移近或远离,进而让展开状态的机体得以呈现紧凑的结构配置,以提高电子装置于使用时的美观程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分别是电子装置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C是电子装置在不同状态的爆炸示意图。
图3A至图3E示出电子装置的不同开阖状态。
图4A至图4E示出转轴模块的不同旋转状态。
符号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体
111:支架
120:第二机体
121:支架
121a、121b:滑槽
122:凹陷
130:转轴模块
131:第一转轴
131a:轴部
131b:第一限位部
132:第二转轴
132a:轴部
132b:套件
132c:凸部
132d:第二限位部
133、134:扭力组件
135:连接件
1352a、135b、135c:开口
135d:第三限位部
136:切换件
136a、136b:侧面
137:齿轮
137a:凸部
138:齿条
140:遮盖
A1:第一轴面
A2:第二轴面
A3:第三轴面
A4:第四轴面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E1:第一端
E2:第二端
L1、L2: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与图1B分别是电子装置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图2A至图2C是电子装置在不同状态的爆炸示意图。请先参考图1A、图1B与图2A,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其包括第一机体110(例如是显示屏幕)、第二机体120(例如是系统主机)、转轴模块130以及遮盖140。转轴模块130组装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以使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能通过双轴式的转轴模块130而相对地旋转开阖。转轴模块130的局部从第二机体120的凹陷122处暴露出的部分通过遮盖140提供遮蔽,以使电子装置100维持美观。
本实施例的图2B与图2C是以不同视角示出转轴模块130的爆炸图。请先参考图2A至图2C,在本实施例中,转轴模块130包括第一转轴131、第二转轴132、扭力组件133与134、连接件135、切换件136以及传动偶件。第一转轴131通过固定件112而组装于第一机体110的支架111上,让第一机体110能通过第一转轴131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产生以轴L1进行旋转的运动模式,同时在第一转轴131组装以扭力组件133,以提供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或开阖所需的支撑扭力。第二转轴132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第二机体120还具有支架121,第一端E1穿过支架121的滑槽121a、121b而组装至扭力组件134,因此第二转轴132能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产生以轴L2转动且沿滑槽121a、121b滑动的相对运动。
再者,第一转轴131与第二转轴132彼此平行地连接于连接件135的相对两侧,以通过连接件135将第一转轴131与第二转轴132的运动模式连结起来。进一步地说,第一转轴131是沿轴L1穿过连接件135的开口135b而与扭力组件133连接,进而使第一转轴131能产生相对于连接件135的旋转运动。第二转轴132的第二端E2则是固接于连接件135的开口135c,因此连接件135能通过第二转轴132而产生相对于第二机体120的旋转运动模式及滑动运动模式。
此外,第一转轴131还具有第一限位部131b,而连接件135具有第三限位部135d,且第三限位部135d位于第一限位部131b的移动路径上,以让第一转轴131能相对于连接件135旋转特定行程后让第一限位部131b与第三限位部135d相互干涉,而产生阻挡第一转轴131继续转动的效果。需说明的是,在此所述特定行程可依据需求而适当地调整。
对于第一转轴131而言,其包括轴部131a与前述第一限位部131b,且第一限位部131b实质上是由不同轴径的第一轴面A1与第二轴面A2所形成,在此,第一轴面A1的轴径小于第二轴面A2的轴径。也就是说,第一轴面A1与第二轴面A2使第一转轴131的局部形成类凸轮结构,并以此对应切换件136与第三限位部135d而产生相关动作,其中第三限位部135d实质上接触于第一轴面A1,且因第一轴面A1与第二轴面A2之间的段差(step)结构而在第一转轴131旋转前述特定行程后会与第三限位部135d产生干涉。
对于第二转轴132而言,其包括轴部132a与套件132b,轴部132a具有前述的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套件132b套设于轴部132a且露出轴部132a的局部而形成第三轴面A3,并因此与套件132b的局部,即第四轴面A4,形成不同轴径的状态,也就是让第二转轴132在第三轴面A3与第四轴面A4所在的部分形成类凸轮结构。在此,第三轴面A3的轴径小于第四轴面A4的轴径。值得一提的是,套件132b还具有凸部132c,其会延伸至支架121的滑槽121b,因此在轴部132a沿滑槽121a、121b旋转且滑动的过程中,套件132b通过凸部132c而与轴部132a同沿滑槽121b移动,但凸部132c会阻挡套件132b随轴部132a旋转。也就是说,在第二转轴132以轴L2进行旋转时,套件132b上的第四轴面A4不会随之旋转而仍保持不动,如此,轴部132a将以其表面的不同部分作为第三轴面A3,也就是轴部132a以不同的局部和套件的局部形成第二转轴132的第二限位部132d。此举通过套件132b不随轴部132a以轴L2旋转的状态,而将第三轴面A3与第四轴面A4形成的第二限位部132d视为不随第二转轴132以轴L2旋转的结构。
另一方面,切换件136可移动地穿设于连接件135的开口135a,在此,开口135a的贯穿方向正交于开口135b的贯穿方向也会正交于开口135c的贯穿方向,也即切换件136的移动路径实质上是正交于第一转轴131(轴L1)与第二转轴132(轴L2)。更重要的是,第一限位部131b与第二限位部132d是位于切换件136的移动路径的相对两端,也就是切换件136会在第一限位部131b与第二限位部132d进行往复移动。如前述第二限位部132d被视为是不随轴部132a旋转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132d的凹口(即第三轴面A3)实质上恒朝向切换件136,而异于第一限位部131b是会随着轴部131a旋转的状态。
在此,切换件136具有彼此相对的侧面136a与136b,且侧面136a与136b的表面轮廓实质上与第一转轴131(第一限位部131b)的第一轴面A1的表面轮廓、第二转轴132(第二限位部132d)的第三轴面A3的表面轮廓一致。因此,当切换件136移动而使其侧面136a与第一轴面A1结构抵接时,切换件136会对第一转轴131造成干涉,而使第一转轴131无法再以轴L1进行旋转,而当切换件136移动并使其侧面136b与第三轴面A3结构抵接时,切换件136会对第二转轴132造成干涉,而使第二转轴132无法再以轴L2进行旋转。
图3A至图3E示出电子装置的不同开阖状态。图4A至图4E示出转轴模块的不同旋转状态。请先参考图3A至图3D并对应图4A至图4D,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的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在图3A至图3D所示的开阖状态能分别对应至图4A至图4D所示转轴模块130的旋转状态。在此,以第一方向D1(即图3A至图3D的转换过程,图示顺时针方向)表示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并展开的方向,而以第二方向D2(即图3D至图3A的过程,图示逆时针方向)作为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并闭阖的方向,其中第一方向D1相反于第二方向D2。
当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如图3A所示闭阖状态时,转轴模块130则如图4A所示,切换件136的侧面136b抵接于第二转轴132的第三轴面A3,因此切换件136与第二转轴132相互干涉而造成第二转轴132无法以轴L2进行旋转。此时,第二转轴132的轴部132a与套件132b的凸部132c实质上位于滑槽121b的一端(如图4A所示滑槽121b的右端)。相对地,切换件136的侧面136a则与第一转轴131的第一轴面A1保持间距G2,此即代表着切换件136与第一转轴131的第一限位部131b处于脱离状态而互不影响,因此第一转轴131仍能顺利地相对于连接件135而以轴L1进行旋转。
接着,如图3A至图3B的过程所示,使用者适于施力第一机体110而使其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以第一方向D1进行旋转并展开,此时转轴模块130则如图4A至图4B所示的过程,第一转轴131会相对于连接件135而以轴L1进行旋转特定行程,直至第一限位部131b的段差结构(即第一轴面A1与第二轴面A2之间的段差结构)与连接件135的第三限位部135d相互干涉。需注意的是,此时切换件136仍与第二转轴132保持干涉,因此使用者的施力仅会造成第一转轴131进行前述的旋转动作,第二转轴132仍维持不旋转的状态。
接着,请参考图3B至图3C,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至接近90度的位置,同时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会形成间隙G1,而转轴模块130则如图4B至图4C的过程,由于第一转轴131的第一限位部131b已经与连接件135的第三限位部135d相互干涉,此即代表当第一机体110仍持续以前述第一方向D1进行旋转时,第一转轴131不再相对于连接件135旋转,取而代之的是,第一转轴131会与连接件135形成一体结构而一同沿第一方向D1旋转。如此一来,此时使用者的施力在无法使第一转轴131以第一方向D1旋转的前提下,第二限位部132d的段差结构,即第三轴面A3与第四轴面A4之间的段差结构,便成了所述施力需克服的对象。也就是说,相较于第一转轴131会与连接件135之间因干涉而让第一转轴131无法以第一方向D1继续旋转,使用者若继续施力而使第一机体110沿第一方向D1旋转,便会让切换件136克服第三轴面A3与第四轴面A4之间的段差结构,因而让切换件136的侧面136b得以从结构抵接第三轴面A3的状态(因使用者的施力)而脱离第二转轴132的第二限位部132d的段差结构,并移至抵接第四轴面A4的位置,如图4C所示,此时第二轴面A2实质上被夹置于切换件136与第三限位部135d之间,以达到让第一限位部131b与第三限位部135d干涉而使第一转轴131无法旋转的效果。
换句话说,一体结构的第一转轴131与连接件135此时将能通过第二转轴132而以第一方向D1同步旋转,并驱动切换件136脱离第二限位部132d,简单来说,第二转轴132的类凸轮结构会因此将切换件136顶离,而这个动作即代表着切换件136会朝向第一转轴131移动,进而使切换件136的抵接至第一限位部131b,也就是改以侧面136a结构抵接于第一转轴131的第一轴面A1。如此一来,切换件136解除与第二转轴132的干涉关系,且改以和第一转轴131产生干涉关系。
需注意的是,请再参考图2B与图2C,本实施例的传动偶件包括彼此耦接的齿条138与齿轮137,齿条138设置于第二机体120的支架121的内表面而位于滑槽121a、121b之间,齿轮137套设于第二转轴132的轴部132a并随第二转轴132以轴L2进行旋转。同时,齿轮137的凸部137a可旋转地耦接于滑槽121a并连接扭力组件134。据此,从图3B至图3D(也就是图4B至图4D)的过程中,第二转轴132相对于第二机体120的旋转运动,便能通过齿轮137与齿条138的搭配,而产生第二转轴132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支架121)之间沿着滑槽121a、121b的直线运动。
因此,在从图3B、图3C至图3D的过程中,转轴模块130便如图4B、图4C至图4D的过程,第二转轴132以轴L2进行旋转的过程中,通过传动偶件的帮助而从滑槽121a、121b的一端移至相对的另一端,直至图4D的状态,也就是图4D两个局部放大图所示,凸部137a抵接于滑槽121a的左端,凸部132c抵接于滑槽121b的左端,而使滑槽121a、121b对第二转轴132产生止挡的状态,进而停止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的展开动作。也就是说,滑槽121a、121b与第二转轴132的止挡关系提供了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展开时的限位效果,而使图3D所示为本实施例电子装置100的最大展开角度。需说明的是,所述滑槽121a、121b能通过适当设计而改变电子装置100的最大展开角度。
反过来说,当使用者欲将第一机体110闭阖于第二机体120时,则施力于第一机体110以相反手段执行上述动作,即以第二方向D2执行从图3D至图3A的过程,以及图4D至图4A的过程,其动作一如上述展开过程的反向动作,故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需提及的是,在从图3C转换至图3B(从图4C转换至图4B)的过程中,转轴模块130会先进行如图3E与图4E所示的状态,也就是第二转轴132会抵接于滑槽121a、121b的一端(图4E所示以滑槽121b的右端为例,滑槽121a也相同但予以省略)而产生干涉,此即代表转轴模块130无法继续以第二方向D2旋转,然此时因为第一转轴131与连接件135的同步旋转,而使切换件136移至对应第二转轴132的第三轴面A3的位置,侧面136b正对于第三轴面A3但保持间隙G3,如图4E所示,但切换件136仍以其侧面136a结构抵接第一轴面A1。故,使用者持续施力于第一机体110而使其沿第二方向D2旋转时,受到第二转轴132与滑槽121a、121b干涉的影响,第二转轴132便不再旋转,而是改以让施力驱动第一限位部131b,即第一轴面A1与第二轴面A2之间的段差结构将切换件136顶离,以使侧面136a与第一轴面A1脱离。如此一来,切换件136便会因此而脱离第一限位部131b并移向第二转轴132,如图4E至图4B的过程,使侧面136b再次抵接于第三轴面A3,而恢复切换件136与第二转轴132的第二限位部132d彼此干涉的状态。最终,使用者持续施力于第一机体110以驱动其继续沿第二方向D2旋转(图3B至图3A),便能让转轴模块130从图4B的状态恢复至图4A的状态,而使电子装置100恢复闭阖状态。也就是说,图3E至图3B的过程对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而言,其仍是处于相同的状态(即图3E所示是与图3B相同的状态),然对转轴模块130而言,其却是从图4E转换至图4B的转换过程。
整体而言,如图3C所示,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的过程中,两者间会形成间隙G1,若以现有技术转轴结构,将会造成所述间隙G1一直存在,而不利于电子装置100的整体美观性。相反地,本发明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转轴模块130,其通过相关构件的对应关系,而在展开过程中将第二机体120朝向第一机体110移动,便能顺利地消除前述间隙G1,而形成图3D所示的紧凑配置,此举除能消除构件远离的视觉差异外,由于第二机体120还能进一步地遮蔽第一机体110(显示屏幕)于底部的结构框架,因此还能让显示装置具备窄边框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除能通过双轴式的转轴模块而相对旋转开阖之外,转轴模块通过将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同时组装于连接件上,并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搭配以可移动的切换件,以让切换件随着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行程差异而在两者间往复移动,并产生干涉于第一转轴或干涉于第二转轴的状态。
据此,在机体相互闭阖时使切换件干涉于第二转轴,而在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的过程中,先通过第一转轴与连接件形成干涉,以使第一转轴与连接件同步以第二转轴旋转,进而驱动切换件脱离第二转轴的限位部,并改以干涉于第一转轴的限位部,同时通过设置于第二转轴与第二机体之间的传动偶件,而使第二转轴与第二机体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能被传动偶件转换为两者之间的相对直线运动,进而在第二转轴旋转过程中造成驱动第二机体移向第一机体的动作。
如此一来,转轴模块的驱动过程便能产生旋转与移动的效果,使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旋转时,也一并造成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的移近或远离,进而让展开状态的机体得以呈现紧凑的结构配置,以提高电子装置于使用时的美观程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4)

1.一种转轴模块,其特征在于,用以组装于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适于受力而通过所述转轴模块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旋转并开阖,所述转轴模块包括:
第一转轴,组装于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一转轴具有第一限位部;
第二转轴,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移动且可旋转地组装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二转轴具有第二限位部;
连接件,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地组装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第二端固接于所述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彼此平行地位于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三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移动路径上;
切换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切换件的移动路径的相对两端,以使所述切换件干涉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以及
传动偶件,分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二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的旋转运动通过所述传动偶件转换为所述第二机体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直线运动,
其中当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第一转轴受力以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旋转,并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相互干涉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件受力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以所述第一方向同步旋转,而驱动所述切换件脱离所述第二限位部并干涉所述第一限位部,
其中当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时,所述第一转轴受力与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以第二方向同步旋转,以驱动所述切换件移至对应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位置后,所述第一转轴受力而驱动所述切换件脱离所述第一限位部并干涉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二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随着所述第一转轴而旋转,所述第二限位部不随所述第二转轴而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具有不同轴径的第一轴面与第二轴面,且所述第一轴面与所述第二轴面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块,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具有不同轴径的第三轴面与第四轴面,且所述第三轴面与所述第四轴面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块,其中所述切换件的移动路径正交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块,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包括:
轴部,可移动且可旋转地组装于所述第二机体;以及
套件,套设于所述轴部,且所述轴部的局部与所述套件的局部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模块,其中所述套件具有凸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机体的滑槽,所述轴部沿所述滑槽移动且旋转,所述套件通过所述凸部而与所述轴部同沿所述滑槽移动,且所述凸部阻挡所述套件随所述轴部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模块,其中所述轴部以不同的局部与所述套件的局部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块,其中所述传动偶件包括彼此耦接的齿条与齿轮,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以随所述第二转轴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具有第一轴面与第二轴面,所述第一轴面的轴径小于所述第二轴面的轴径,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件,且使所述第三限位部接触所述第一轴面,当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时,所述切换件的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一轴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轴模块,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具有第三轴面与第四轴面,所述第三轴面的轴径小于所述第四轴面的轴径,当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切换件的另一侧面抵接于所述第三轴面,当所述切换件脱离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切换件的所述另一侧面抵接于所述第四轴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块,其中当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结构,当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结构。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体;
第二机体;
转轴模块,组装于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以使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通过所述转轴模块而相对开阖,所述转轴模块包括:
第一转轴,组装于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一转轴具有第一限位部;
第二转轴,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移动且可旋转地组装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二转轴具有第二限位部;
连接件,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地组装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第二端固接于所述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彼此平行地位于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三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移动路径上;
切换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切换件的移动路径的相对两端,以使所述切换件干涉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以及
传动偶件,分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二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的旋转运动通过所述传动偶件转换为所述第二机体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直线运动,
其中当所述第一机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旋转并闭阖时,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一机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旋转并展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轴受力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旋转,并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相互干涉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件受力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同步且同向旋转,而驱动所述切换件脱离所述第二限位部且干涉所述第一限位部,并使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传动偶件驱动所述第二机体移近所述第一机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随着所述第一转轴而旋转,所述第二限位部不随所述第二转轴而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具有不同轴径的第一轴面与第二轴面,且所述第一轴面与所述第二轴面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具有不同轴径的第三轴面与第四轴面,且所述第三轴面与所述第四轴面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切换件的移动路径正交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包括:
轴部,可移动且可旋转地组装于所述第二机体;以及
套件,套设于所述轴部,且所述轴部的局部与所述套件的局部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套件具有凸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机体的滑槽,所述轴部沿所述滑槽移动且旋转,所述套件通过所述凸部而与所述轴部同沿所述滑槽移动,且所述凸部阻挡所述套件随所述轴部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轴部以不同的局部与所述套件的局部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传动偶件包括彼此耦接的齿条与齿轮,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以随所述第二转轴旋转。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具有第一轴面与第二轴面,所述第一轴面的轴径小于所述第二轴面的轴径,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件,且使所述第三限位部接触所述第一轴面,当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时,所述切换件的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一轴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具有第三轴面与第四轴面,所述第三轴面的轴径小于所述第四轴面的轴径,当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切换件的另一侧面抵接于所述第三轴面,当所述切换件脱离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切换件的所述另一侧面抵接于所述第四轴面。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结构,当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结构。
CN201810127575.8A 2017-02-08 2018-02-08 转轴模块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Active CN1083974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56629P 2017-02-08 2017-02-08
US62/456,629 2017-0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7474A CN108397474A (zh) 2018-08-14
CN108397474B true CN108397474B (zh) 2020-01-31

Family

ID=63096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7575.8A Active CN108397474B (zh) 2017-02-08 2018-02-08 转轴模块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4535B2 (zh)
CN (1) CN108397474B (zh)
TW (1) TWI6564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20555B3 (de) * 2015-11-26 2016-07-14 Simonswerk,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Band für Türen oder Fenster
TWM536198U (zh) * 2016-08-24 2017-02-01 First Dome Corp 雙軸式傳動裝置及傳動模組
US10474203B2 (en) 2016-09-01 2019-11-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364598B2 (en) 2016-09-02 2019-07-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641318B2 (en) * 2016-12-09 2020-05-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1327534B2 (en) * 2017-02-06 2022-05-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xis shifting hinge assemblies
US10344510B2 (en) 2017-06-16 2019-07-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TWI699154B (zh) * 2017-11-29 2020-07-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695665B (zh) * 2018-06-21 2020-06-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16042B (zh) * 2018-09-06 2021-01-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KR102517173B1 (ko) 2018-10-23 2023-04-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거치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1752338A (zh) * 2019-03-27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间歇抬升组件及移动终端
TWI739369B (zh) * 2019-04-01 2021-09-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11911524B (zh) * 2019-05-09 2022-03-08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模块与电子装置
TWI736345B (zh) * 2019-08-20 2021-08-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US11609615B2 (en) * 2019-09-17 2023-03-21 Acer Incorpora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0609590B (zh) * 2019-09-25 2021-06-04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开转动干涉的转轴机构及笔记本电脑
CN113138626B (zh) * 2020-01-20 2023-06-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13153894B (zh) * 2020-01-23 2022-10-0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转轴组件及包含其的电子装置
TWI715440B (zh) * 2020-02-13 2021-01-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轉軸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13311907B (zh) * 2020-02-26 2023-07-2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模块与可携式电子装置
EP4143664A4 (en) * 2020-04-30 2024-05-15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DISPLAY DEVICES WITH SWIVEL CONNECTIONS
TWI751764B (zh) * 2020-10-30 2022-01-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轉軸機構
CN114439845B (zh) * 2020-11-05 2023-07-2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
TWI767491B (zh) * 2021-01-04 2022-06-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雙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751907B (zh) * 2021-02-18 2022-01-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11983046B2 (en) * 2021-09-01 2024-05-14 Dell Products L.P. Translating pivot hinge
TWM626267U (zh) * 2021-10-21 2022-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樞接機構
US11847000B2 (en) * 2021-12-30 2023-12-19 Acer Incorpora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9090A (ja) * 2002-11-06 2004-06-03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の遠隔操作方法
US8102675B2 (en) * 2009-04-15 2012-01-2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using a driver wheel to provide a plurality of housing configurations
JP2013161255A (ja) * 2012-02-03 2013-08-19 Sony Corp 情報端末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TWI465884B (zh) * 2012-02-10 2014-12-21 Acer Inc 電子裝置
CN103294114A (zh) * 2012-03-05 2013-09-11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
JP2013239051A (ja) * 2012-05-16 2013-11-2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WO2015016838A1 (en) 2013-07-30 2015-02-05 Intel Corporation Hinge assembly
JP5814997B2 (ja) * 2013-09-27 2015-11-1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WO2015065348A1 (en) * 2013-10-30 2015-05-07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ouble-track guided hinge
TWI535365B (zh) * 2013-11-13 2016-05-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卡鎖結構
TWM477133U (en) 2013-11-14 2014-04-21 Lian Hong Art Co Ltd Shaking resistance device for dual-axis pivot device
CN204390111U (zh) 2015-01-07 2015-06-10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枢转机构及其笔记本电脑
TWM503734U (zh) 2015-03-26 2015-06-21 Jarllytec Co Ltd 轉軸結構
JP5892573B2 (ja) * 2015-05-14 2016-03-23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2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TWM534954U (zh) * 2016-10-06 2017-01-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30724A1 (en) 2018-08-16
CN108397474A (zh) 2018-08-14
US10174535B2 (en) 2019-01-08
TWI656433B (zh) 2019-04-11
TW201829930A (zh)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7474B (zh) 转轴模块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11984061B (zh) 无缝铰链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US11662769B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9871067B (zh) 转轴模块与电子装置
US10627873B2 (en) Hing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159648B (zh) 转轴模块与折叠式电子装置
KR102114080B1 (ko) 폴딩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US11416039B2 (en) Complex moving/rotating pivot shaft device
US6930836B2 (en) Head-up display device
TWM573006U (zh) 電子裝置
CN112596579B (zh) 电子装置及枢纽结构
KR20070111338A (ko) 힌지장치 및 휴대기기
KR20050039579A (ko) 휴대단말기용 힌지
US20180224900A1 (en) Hinge mechanis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CN112954919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US11652277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102248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KR20060122710A (ko) 휴대기기
CN107608450B (zh)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302544U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8992111U (zh) 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3311907B (zh) 转轴模块与可携式电子装置
TW202145862A (zh) 複合移動轉動運動之樞軸裝置
CN113719521A (zh) 复合移动转动运动的枢轴装置
CN117905783A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及其转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