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5694A -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5694A
CN108395694A CN201810277253.1A CN201810277253A CN108395694A CN 108395694 A CN108395694 A CN 108395694A CN 201810277253 A CN201810277253 A CN 201810277253A CN 108395694 A CN108395694 A CN 108395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
mixed solution
added
antioxidant
allo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772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郐羽
李勃润
韩金龙
何佳欢
王洪渤
周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2772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56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5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56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本发明用乳液接枝聚合法合成核壳类环氧化ABS增韧剂,其中,ABS增韧剂与加相容剂改性商品ABS树脂不同。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组成;其中ABS接枝增韧剂的核的橡胶粒子尺寸、橡胶内部结构以及核壳比可控。通过ABS增韧剂/玻璃纤维与PA6共混物物料配比优化得到增强、增韧PA6合金。其中,橡胶相与玻璃纤维分散于PA6基体树脂时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力,制得的增强、增韧PA6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增强、增韧PA6合金的冲击强度超过140J/m,拉伸强度达90MPa以上,弯曲强度高于8GPa,并且具有较高断裂伸长率。

Description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6(Polyamide,简称PA6),俗称尼龙6,是一类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具有很好的强度、耐磨性、耐化学性和易于加工等优点,但是PA6的韧性和耐冲击性与温度和吸湿有很大的依赖关系,在低温及含湿量低时抗冲击强度较低,使其用途受到很大限制。而PA6合金材料更能适应高性能的要求。采用PA6与ABS共混改性是克服PA6上述缺陷有效途径之一。PA6/ABS合金的制备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专利报道,但直到80年代,美国Borg Warner公司研究开发的Elemid系列合金成功应用于汽车外板,该类合金材料的工业化开发与应用才逐步展开。
PA6/ABS合金产品与PA6相比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冲击韧性、耐化学药品性等。其中PA6是一种结晶性、强极性、熔体强度很低的高分子材料,ABS的基体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为无定型聚合物,二者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制备PA6/ABS合金的关键技术在于如何提高PA6与SAN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入第三原料聚合物,其中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聚物最为常见,这种聚合物一方面与ABS中的苯乙烯-丙烯腈(SAN)共聚物相容,另一方面可以与PA6的端羧基/胺基反应,从而达到增容目的。但是这种方法所得合金材料具有多界面特征,应力在界面间传递容易受到影响,同时由橡胶相形变所诱发的基体中能量消耗也受限于界面性能的连续性,这会导致合金材料力学性能不高且不稳定。而总结玻璃纤维对PA6树脂的增强研究可以看到,共混物的强度虽然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其韧性的增加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ABS/PA6合金产品强度和韧性不能同时提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中,ABS增韧剂与加相容剂改性商品ABS树脂不同。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PA6合金具有高韧性、高强度的特点。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步骤和条件如下:
(一)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 PA6合金的方法,其原料和重量百分比如下:
PA6 55-65%;
ABS增韧剂 5-15%;
玻璃纤维 20-35%;
抗氧剂 0.1-1%;
润滑剂 0.1-1%;
所述的PA 6的相对粘度在为2.45;
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PB),粒径为200-360nm;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核与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50-80%:50-20%,两者的和等于100%;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表面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所述的润滑剂为硅酮粉;
(二)所述的ABS增韧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单体St、AN和GMA进行预乳化,按配比,将St、AN和GMA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松香皂液和蒸馏水,用胶塞密封并摇晃反应器,直至反应器内液体呈不分层的乳液状,得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所述固含量为25%的歧化松香钾皂液的体积(mL):蒸馏水(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1:4;
按配比,将固含量为57.32%的聚丁二烯胶乳放入三口反应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固含量为35.0%,在反应温度62~67℃条件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连续搅拌,先取5%体积分数的上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反应20~25min后,开始向三口反应器中滴加剩余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0.5~1 h,将乳液破乳、洗涤、过滤后烘干,得到环氧化ABS增韧剂;
所述的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体积比为1:42的过氧化氢异丙苯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01g/ mL,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200;
(三)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的方法:先将PA6和ABS增韧剂分别在110℃和70℃条件下干燥8小时,按配比,将干燥后的PA6、ABS增韧剂以及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到转速为450-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10分钟,混匀出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将玻璃纤维在侧向喂料口加入,从进料口到模头的各反应段反应温度分别为200℃、215℃、245℃、255℃、250℃、260℃、260℃、260℃、255℃,熔融挤出造粒。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本发明用乳液接枝聚合法合成核壳类环氧化ABS增韧剂。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PB);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其中ABS增韧剂的核的橡胶粒子尺寸、橡胶内部结构以及壳层比都是可控的。这与加相容剂改性商品ABS树脂的方法不同。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ABS增韧剂与PA6共混物物料配比进行优化,得到增强、增韧PA6合金。其中,橡胶相与玻璃纤维分散于PA6基体树脂中,ABS增韧剂中的GMA能与PA6中的端基反应,提高界面粘结力,并且对玻璃纤维与PA6基体的界面粘接具有促进作用,提高了玻璃纤维的界面粘接力,由ABS增韧剂制得的增强、增韧PA6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冲击强度超过140J/m,拉伸强度达90MPa以上,弯曲强度高于8GPa,并且所制备合金材料具有较高断裂伸长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步骤和条件如下:
(一)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原料和重量百分如下:
PA6 60%;
ABS增韧剂 10%;
玻璃纤维 30%;
抗氧剂 0.5% ;
润滑剂 0.5%;
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PB),粒径为200-360nm;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核与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70:30;
所述的PA 6的相对粘度为2.45;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表面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所述的润滑剂为硅酮粉;
(二)所述的ABS增韧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单体St、AN和GMA进行预乳化,按配比将St、AN和GMA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松香皂液和蒸馏水,用胶塞密封并摇晃反应器,直至反应器内液体呈不分层的乳液状,得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所述固含量为25%的歧化松香钾皂液的体积(mL):蒸馏水(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1:4;
按配比,将固含量为57.32%的聚丁二烯胶乳放入三口反应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固含量为35.0%,在反应温度65℃条件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连续搅拌,先取5%体积分数的上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反应25min后,采用逐步滴加的方式向三口反应器中滴加剩余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1 h,将乳液破乳、洗涤、过滤后烘干,得到环氧化ABS增韧剂;
所述的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体积比为1:42的过氧化氢异丙苯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01g/ mL,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g): 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200;
(三)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的方法:先将PA6和ABS增韧剂分别在110℃和70℃条件下干燥8小时,按配比,将干燥后的PA6、ABS增韧剂以及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到转速为450-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7分钟,混匀出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将玻璃纤维在侧向喂料口加入,从进料口到模头的各反应段反应温度分别为200℃、215℃、245℃、255℃、250℃、260℃、260℃、260℃、255℃,熔融挤出造粒。
采用注射成型的方法,在240-255℃条件下制成冲击样条和拉伸样条,并测试其力学性能,其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步骤和条件如下:
(一)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原料和重量百分如下:
PA6 65%
ABS增韧剂 5%;
玻璃纤维 30%;
抗氧剂 0.6% ;
润滑剂 0.4%;
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PB),粒径为200-360nm;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核与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70:30;
所述的PA 6的相对粘度为2.45;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表面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所述的润滑剂为硅酮粉;
(二)所述的ABS增韧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单体St、AN和GMA进行预乳化,按配比将St、AN和GMA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松香皂液和蒸馏水,用胶塞密封并摇晃反应器,直至反应器内液体呈不分层的乳液状,得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所述固含量为25%的歧化松香钾皂液的体积(mL):蒸馏水(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1:4;
按配比,将固含量为57.32%的聚丁二烯胶乳放入三口反应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固含量为35.0%,在反应温度67℃条件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连续搅拌,先取5%体积分数的上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反应20min后,采用逐步滴加的方式向三口反应器中滴加剩余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0.9 h,将乳液破乳、洗涤、过滤后烘干,得到环氧化ABS增韧剂;
所述的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体积比为1:42的过氧化氢异丙苯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01g/ mL,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g): 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200;
(三)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的方法:先将PA6和ABS增韧剂分别在110℃和70℃条件下干燥8小时,按配比,将干燥后的PA6、ABS增韧剂以及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到转速为450-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10分钟,混匀出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将玻璃纤维在侧向喂料口加入,从进料口到模头的各反应段反应温度分别为200℃、215℃、245℃、255℃、250℃、260℃、260℃、260℃、255℃,熔融挤出造粒。
采用注射成型的方法,在240-255℃条件下制成冲击样条和拉伸样条,并测试其力学性能,其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步骤和条件如下:
(一)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原料和重量百分如下:
PA6 65%;
ABS增韧剂 15%;
玻璃纤维 20%;
抗氧剂 0.4%;
润滑剂 0.6%;
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PB),粒径为200-360nm;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核与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70:30;
所述的PA 6的相对粘度为2.45;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表面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所述的润滑剂为硅酮粉;
(二)所述的ABS增韧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单体St、AN和GMA进行预乳化,按配比将St、AN和GMA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松香皂液和蒸馏水,用胶塞密封并摇晃反应器,直至反应器内液体呈不分层的乳液状,得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所述固含量为25%的歧化松香钾皂液的体积(mL):蒸馏水(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1:4;
按配比,将固含量为57.32%的聚丁二烯胶乳放入三口反应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固含量为35.0%,在反应温度67℃条件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连续搅拌,先取5%体积分数的上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反应23min后,采用逐步滴加的方式向三口反应器中滴加剩余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0.7 h,将乳液破乳、洗涤、过滤后烘干,得到环氧化ABS增韧剂;
所述的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体积比为1:42的过氧化氢异丙苯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01g/ mL,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g): 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200;
(三)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的方法:先将PA6和ABS增韧剂分别在110℃和70℃条件下干燥8小时,按配比,将干燥后的PA6、ABS增韧剂以及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到转速为450-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6分钟,混匀出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将玻璃纤维在侧向喂料口加入,从进料口到模头的各反应段反应温度分别为200℃、215℃、245℃、255℃、250℃、260℃、260℃、260℃、255℃,熔融挤出造粒。
采用注射成型的方法,在240-255℃条件下制成冲击样条和拉伸样条,并测试其力学性能,其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步骤和条件如下:
(一)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原料和重量百分如下:
PA6 57%;
ABS增韧剂 8%;
玻璃纤维 35%;
抗氧剂 0.1% ;
润滑剂 1%;
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PB),粒径为200-360nm;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核与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70:30;
所述的PA 6的相对粘度为2.45;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表面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所述的润滑剂为硅酮粉;
(二)所述的ABS增韧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单体St、AN和GMA进行预乳化,按配比将St、AN和GMA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松香皂液和蒸馏水,用胶塞密封并摇晃反应器,直至反应器内液体呈不分层的乳液状,得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所述固含量为25%的歧化松香钾皂液的体积(mL):蒸馏水(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1:4;
按配比,将固含量为57.32%的聚丁二烯胶乳放入三口反应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固含量为35.0%,在反应温度62℃条件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连续搅拌,先取5%体积分数的上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反应20min后,采用逐步滴加的方式向三口反应器中滴加剩余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0.8 h,将乳液破乳、洗涤、过滤后烘干,得到环氧化ABS增韧剂;
所述的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体积比为1:42的过氧化氢异丙苯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01g/ mL,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g): 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200;
(三)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的方法:先将PA6和ABS增韧剂分别在110℃和70℃条件下干燥8小时,按配比,将干燥后的PA6、ABS增韧剂以及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到转速为450-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混匀出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将玻璃纤维在侧向喂料口加入,从进料口到模头的各反应段反应温度分别为200℃、215℃、245℃、255℃、250℃、260℃、260℃、260℃、255℃,熔融挤出造粒。
采用注射成型的方法,在240-255℃条件下制成冲击样条和拉伸样条,并测试其力学性能,其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步骤和条件如下:
(一)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原料和重量百分如下:
PA6 55%;
ABS增韧剂 12%;
玻璃纤维 33%;
抗氧剂 1.0%;
润滑剂 0.1%;
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PB),粒径为200-360nm;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核与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70:30;
所述的PA 6的相对粘度为2.45;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表面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所述的润滑剂为硅酮粉;
(二)所述的ABS增韧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单体St、AN和GMA进行预乳化,按配比将St、AN和GMA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松香皂液和蒸馏水,用胶塞密封并摇晃反应器,直至反应器内液体呈不分层的乳液状,得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所述固含量为25%的歧化松香钾皂液的体积(mL):蒸馏水(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1:4;
按配比,将固含量为57.32%的聚丁二烯胶乳放入三口反应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固含量为35.0%,在反应温度67℃条件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连续搅拌,先取5%体积分数的上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反应25min后,采用逐步滴加的方式向三口反应器中滴加剩余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0.5 h,将乳液破乳、洗涤、过滤后烘干,得到环氧化ABS增韧剂;
所述的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体积比为1:42的过氧化氢异丙苯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01g/ mL,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g): 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200;
(三)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的方法:先将PA6和ABS增韧剂分别在110℃和70℃条件下干燥8时,按配比,将干燥后的PA6、ABS增韧剂以及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到转速为450-500 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10分钟,混匀出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将玻璃纤维在侧向喂料口加入,从进料口到模头的各反应段反应温度分别为200℃、215℃、245℃、255℃、250℃、260℃、260℃、260℃、255℃,熔融挤出造粒。
表1
测试参数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冲击强度(J/m) 142 126 146 89 109
拉伸强度(MPa) 90 92 87 94 93
断裂伸长率(%) 6 4 7 3 4
弯曲强度(MPa) 6.5 7.6 5.8 8.6 7.9
实例1-5制备的一种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进行测试,采用注射成型的方法,在240-255℃条件下制成冲击样条和拉伸样条,并测试其力学性能,其测试结果如上述的表1所示。

Claims (5)

1.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
(一)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原料和重量百分比如下:
PA6 55-65%;
ABS增韧剂 5-15%;
玻璃纤维 20-35%;
抗氧剂 0.1-1%;
润滑剂 0.1-1%;
所述的PA 6的相对粘度在为2.45;
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PB),粒径为200-360nm;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核与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50-80%:50-20%,两者的和等于100%;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表面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所述的润滑剂为硅酮粉;
(二)所述的ABS增韧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单体St、AN和GMA进行预乳化,按配比,将St、AN和GMA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松香皂液和蒸馏水,用胶塞密封并摇晃反应器,直至反应器内液体呈不分层的乳液状,得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所述固含量为25%的歧化松香钾皂液的体积(mL):蒸馏水(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1:4;
按配比,将固含量为57.32%的聚丁二烯胶乳放入三口反应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固含量为35.0%,在反应温度62~67℃条件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连续搅拌,先取5%体积分数的上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反应20~25min后,开始向三口反应器中滴加剩余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0.5~1 h,将乳液破乳、洗涤、过滤后烘干,得到环氧化ABS增韧剂;
所述的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体积比为1:42的过氧化氢异丙苯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01g/mL,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g):苯乙烯的质量(g)为1:200;
(三)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的方法:先将PA6和ABS增韧剂分别在110℃和70℃条件下干燥8小时,按配比,将干燥后的PA6、ABS增韧剂以及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到转速为450-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10分钟,混匀出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将玻璃纤维在侧向喂料口加入,从进料口到模头的各反应段反应温度分别为200℃、215℃、245℃、255℃、250℃、260℃、260℃、260℃、255℃,熔融挤出造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
(一)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原料和重量百分如下:
PA6 60%;
ABS增韧剂 10%;
玻璃纤维 30%;
抗氧剂 0.5% ;
润滑剂 0.5%;
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PB),粒径为200-360nm;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核与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70:30;
所述的PA6的相对粘度为2.45;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表面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所述的润滑剂为硅酮粉;
(二)所述的ABS增韧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单体St、AN和GMA进行预乳化,按配比将St、AN和GMA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松香皂液和蒸馏水,用胶塞密封并摇晃反应器,直至反应器内液体呈不分层的乳液状,得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所述固含量为25%的歧化松香钾皂液的体积(mL):蒸馏水(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1:4;
按配比,将固含量为57.32%的聚丁二烯胶乳放入三口反应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固含量为35.0%,在反应温度65℃条件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连续搅拌,先取5%体积分数的上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反应25min后,采用逐步滴加的方式向三口反应器中滴加剩余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1 h,将乳液破乳、洗涤、过滤后烘干,得到环氧化ABS增韧剂;
所述的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体积比为1:42的过氧化氢异丙苯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01g/ mL,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g):苯乙烯的质量(g)为1:200;
所述的步骤(三)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的方法:按配比,将干燥后的PA6、ABS增韧剂以及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到转速为450-500 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7分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改性PA6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一)所述的一种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的原料和重量百分如下:
PA6 5%;
ABS增韧剂 5%;
玻璃纤维 30%;
抗氧剂 0.6%;
润滑剂 0.4%;
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PB),粒径为200-360nm;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核与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70:30;
所述的PA 6的相对粘度为2.45;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表面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所述的润滑剂为硅酮粉;
(二)所述的ABS增韧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单体St、AN和GMA进行预乳化,按配比将St、AN和GMA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松香皂液和蒸馏水,用胶塞密封并摇晃反应器,直至反应器内液体呈不分层的乳液状,得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所述固含量为25%的歧化松香钾皂液的体积(mL):蒸馏水(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1:4;
按配比,将固含量为57.32%的聚丁二烯胶乳放入三口反应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固含量为35.0%,在反应温度67℃条件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连续搅拌,先取5%体积分数的上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反应20min后,采用逐步滴加的方式向三口反应器中滴加剩余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0.9 h,将乳液破乳、洗涤、过滤后烘干,得到官能化ABS增韧剂;
所述的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体积比为1:42的过氧化氢异丙苯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01g/ mL,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g):苯乙烯的质量(g)为1:200;
所述的步骤(三)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的方法:按配比,将干燥后的PA6、ABS增韧剂以及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到转速为450-500 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10分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
(一)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原料和重量百分如下:
PA6 65%;
ABS增韧剂 15%;
玻璃纤维 20%;
抗氧剂 0.4%;
润滑剂 0.6%;
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PB),粒径为200-360nm;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核与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70:30;
所述的PA 6的相对粘度为2.45;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表面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所述的润滑剂为硅酮粉;
(二)所述的ABS增韧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单体St、AN和GMA进行预乳化,按配比将St、AN和GMA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松香皂液和蒸馏水,用胶塞密封并摇晃反应器,直至反应器内液体呈不分层的乳液状,得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所述固含量为25%的歧化松香钾皂液的体积(mL):蒸馏水(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1:4;
按配比,将固含量为57.32%的聚丁二烯胶乳放入三口反应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固含量为35.0%,在反应温度67℃条件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连续搅拌,先取5%体积分数的上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反应23min后,采用逐步滴加的方式向三口反应器中滴加剩余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0.7 h,将乳液破乳、洗涤、过滤后烘干,得到环氧化ABS增韧剂;
所述的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体积比为1:42的过氧化氢异丙苯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01g/ mL,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g):苯乙烯的质量(g)为1:200;
所述的步骤(三)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的方法:按配比,将干燥后的PA6、ABS增韧剂以及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到转速为450-500 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6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
(一)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其原料和重量百分如下:
PA6 57%;
ABS增韧剂 8%;
玻璃纤维 35%;
抗氧剂 0.1% ;
润滑剂 1%;
所述的ABS增韧剂是核壳结构材料,核是聚丁二烯(PB),粒径为200-360nm;壳层由质量百分比为73:24:3的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核与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70:30;
所述的PA 6的相对粘度为2.45;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表面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所述的润滑剂为硅酮粉;
(二)所述的ABS增韧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单体St、AN和GMA进行预乳化,按配比将St、AN和GMA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松香皂液和蒸馏水,用胶塞密封并摇晃反应器,直至反应器内液体呈不分层的乳液状,得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所述固含量为25%的歧化松香钾皂液的体积(mL):蒸馏水(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1:4;
按配比,将固含量为57.32%的聚丁二烯胶乳放入三口反应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固含量为35.0%,在反应温度62℃条件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连续搅拌,先取5%体积分数的上述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反应20min后,采用逐步滴加的方式向三口反应器中滴加剩余的乳化的单体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0.8 h,将乳液破乳、洗涤、过滤后烘干,得到环氧化ABS增韧剂;
所述的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体积比为1:42的过氧化氢异丙苯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01g/ mL,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g):单体混合液的质量(g)为1:200;
所述的步骤(三)ABS增韧剂改性PA6合金的方法:按配比,将干燥后的PA6、ABS增韧剂以及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到转速为450-500 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
CN201810277253.1A 2018-03-31 2018-03-31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 Pending CN1083956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7253.1A CN108395694A (zh) 2018-03-31 2018-03-31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7253.1A CN108395694A (zh) 2018-03-31 2018-03-31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5694A true CN108395694A (zh) 2018-08-14

Family

ID=63099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7253.1A Pending CN108395694A (zh) 2018-03-31 2018-03-31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569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3063A (zh) * 2019-01-30 2019-06-28 宁波汇邦尼龙科技有限公司 高低温下超强爆拉力车用把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13234318A (zh) * 2021-05-10 2021-08-10 中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配方及制造工艺
CN113831729A (zh) * 2020-06-24 2021-12-24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a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78250A (zh) * 2022-10-17 2023-02-03 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及其加工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1408A (en) * 1983-07-09 1986-04-08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High impact thermoplastic polyamide molding compositions
JP2006008722A (ja) * 2004-06-22 2006-01-12 Toray Ind Inc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3044907A (zh) * 2013-01-11 2013-04-17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改性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9556A (zh) * 2011-10-19 2013-04-24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4898A (zh) * 2013-10-23 2014-02-05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
CN105694437A (zh) * 2014-11-26 2016-06-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尼龙共混物合金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1408A (en) * 1983-07-09 1986-04-08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High impact thermoplastic polyamide molding compositions
JP2006008722A (ja) * 2004-06-22 2006-01-12 Toray Ind Inc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3059556A (zh) * 2011-10-19 2013-04-24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907A (zh) * 2013-01-11 2013-04-17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改性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4898A (zh) * 2013-10-23 2014-02-05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
CN105694437A (zh) * 2014-11-26 2016-06-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尼龙共混物合金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郐羽,等: "官能化ABS改性剂增韧PA6树脂", 《塑料》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3063A (zh) * 2019-01-30 2019-06-28 宁波汇邦尼龙科技有限公司 高低温下超强爆拉力车用把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9943063B (zh) * 2019-01-30 2021-06-01 宁波汇邦尼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温下超强爆拉力车用把手的制备装置
CN113831729A (zh) * 2020-06-24 2021-12-24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a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1729B (zh) * 2020-06-24 2023-04-07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a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34318A (zh) * 2021-05-10 2021-08-10 中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配方及制造工艺
CN115678250A (zh) * 2022-10-17 2023-02-03 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及其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5694A (zh) 一种增强、增韧pa6合金的方法
CN100467532C (zh) 多重聚合物添加剂体系及其组合物,方法和产品
TWI733424B (zh) 接枝共聚物、交聯粒子、接枝交聯粒子、橡膠質聚合物、及使用此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
CN104592775B (zh) 一种废橡胶粉活化改性环氧沥青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1486A (zh) 一种表面接枝聚异戊二烯的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898759A (zh) Ae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2279A (zh) 一种环保型改性氯化聚丙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3518A (zh) 接枝杜仲胶沥青改性剂
CN102358799A (zh) 一种不饱和聚酯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05345B (zh) 一种abs组合物用相容剂及含有这种相容剂的abs组合物
CN104672741B (zh) 高固含量阴离子型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6464B (zh)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接枝abs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41624A (zh) 一种tpv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03910921B (zh) 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8061A (zh) 一种改性pc/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18991C (zh) 一种多孔型聚丙烯粒子悬浮固相接枝改性方法
CN104910340A (zh) 嵌段共聚物增韧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675796B (zh) 一种聚丁二烯橡胶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CN105622850A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双单体固相接枝pp的制备方法
CN109485795A (zh) 一种共聚物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28920B (zh) 一种溶液聚合乙丙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00590138C (zh) 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二元嵌段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的方法
CN112513113B (zh) 接枝共聚物、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CN105732914A (zh) 一种木质素-黄原胶改性粉末丁二烯-丙烯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633950A (zh) 多峰分布abs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