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7584B -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7584B
CN108377584B CN201810326576.5A CN201810326576A CN108377584B CN 108377584 B CN108377584 B CN 108377584B CN 201810326576 A CN201810326576 A CN 201810326576A CN 108377584 B CN108377584 B CN 108377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assembly
sliding
powd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265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7584A (zh
Inventor
付仲
黄琦琦
祝少林
刘创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uoyuan Zhong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uoyuan Zhong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uoyuan Zhongm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uoyuan Zhong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265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77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77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7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7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7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称量装置包括粗加料机构、精加料机构和称重机构;粗加料机构包括滑动送料组件,滑动送料组件包括滑槽和滑块,滑块内设有漏孔;精加料机构包括振动组件,振动组件包括振料槽和振动电机,振料槽的一端底部设有第一落料口;称重机构包括分析天平,分析天平上设有料盒;摊粉装置包括刮平组件和压平组件;刮平组件包括刮件;压平组件包括压平件;压模脱模装置包括压模机构和脱模机构;压模机构包括定位组件和压模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模芯,压模组件包括第一凸模,并且模芯与第一凸模相对设置;脱模机构包括脱模座和第二凸模,第二凸模与脱模座相对设置;检测装置包括检重机构、测距机构以及摄像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片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
背景技术
市场上加热片型号多种,每加工一种型号都需要不同的生产设备和工具,不仅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生产成本,同时现有加热片的生产过程较为繁杂,人工操作较多,作业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加热片的需求。
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款能够实现加工不同型号加热片,并提高工作效率的加热片生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加热片的生产过程较为繁杂,生产效率较低,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提高加热片生产效率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称量装置、摊粉装置、压模脱模装置、检测装置和清理装置;
所述称量装置包括粗加料机构、精加料机构和称重机构;所述粗加料机构包括滑动送料组件,所述滑动送料组件包括滑槽和可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的滑块,所述滑块内设有用于定量装载粉料的漏孔;所述精加料机构包括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料槽和振动电机,所述振料槽的一端底部设有第一落料口;所述称重机构包括分析天平,所述分析天平上设有用于装载粉料的料盒;
所述摊粉装置包括用于将模具内的粉料刮平的刮平组件和用于将模具内的粉料压平的压平组件;所述刮平组件包括刮件;所述压平组件包括压平件;
压模脱模装置包括压模机构和脱模机构;所述压模机构包括用于安装模具的定位组件和用于压制模具的压模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模芯,所述压模组件包括第一凸模,并且所述模芯与所述第一凸模相对设置;所述脱模机构包括脱模座和用于抵压模具的第二凸模,所述第二凸模与所述脱模座相对设置;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加热片重量的检重机构、用于检测加热片厚度的测距机构以及用于检测加热片外观的摄像机构。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包括盛料块和推料块,所述漏孔设于所述盛料块内,所述粗加料机构还包括动力组件,所述推料块与电动缸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振料槽内还设有搅拌棒和具有使粉料流通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振料槽分隔为多个振动腔;所述搅拌棒穿过隔板并延伸至第一落料口。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振料槽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顶面到底面的高度均匀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槽体最小高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体连接,所述第一落料口置于所述第二槽体的底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摊粉装置还包括旋转件、伸缩件、直线模组和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直线模组的滑板,所述伸缩件的顶端与滑板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底端与压平件和刮件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压模脱模装置还包括压机,所述压机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升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脱模座均设于所述第一模板;所述第一凸模和所述第二凸模均设于所述第二模板;所述升降组件置于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之间。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模具的定位件,所述模芯和所述定位件之间留有用于容纳所述模具的间隙。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测距机构包括测距仪和以使所述测距仪延水平方向移动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气缸、固定块和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固定块的滑轨,所述气缸的一端和所述滑轨的一端均与所述测距仪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构包括相机和以使所述相机延竖直方向移动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和可滑动配合于所述调节板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一端与相机相连。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构还包括为相机打光的光源器,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光源器延竖直方向移动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配合与所述调节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称量装置、摊粉装置、压模脱模装置、检测装置和清理装置,称量装置对粉料进行精准称量,摊粉装置对粉料进行摊粉,然后通过压模脱模装置进行压模成型和脱模,对成型后的加热片进行检测,并对模具进行清理,同时在各个装置与装置之间的转接均采用机械手臂进行转移,本系统实现整体流水作业,能够大大提高本系统的工作效率,通过更换不同的模具便能够实现不同型号的生产,能够使本系统的通用性更强,同时本系统占地面积小,布局合理,能够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粗加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滑动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滑动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精加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振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摊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刮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压模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压模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测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摄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称量装置;11-粗加料机构;110-滑动送料组件;111-滑槽;112-滑块;1121-盛料块;1122-推料块;1123-漏孔;113-电动缸;114-第一料斗;12-精加料机构;121-振动槽;1211-第一槽体;1212-第二槽体;122-振动电机;123-隔板;124-搅拌棒;125-第二料斗;126-盖板;13-称重机构;131-分析天平;132-料盒;133-过渡漏斗;20-摊粉装置;21-刮件;22-压平件;23-旋转件;24-伸缩件;25-直线模组;26-滑板;27-激光器;30-压模脱模装置;31-定位组件;311-模芯;312-定位件;32-第一凸模;33-脱模座;34-第二凸模;35-第一模板;36-第二模板;37-升降组件;371-支撑杆;372-滑套;40-检测装置;41-检重机构;42-测距机构;421-测距仪;422-气缸;423-固定块;424-滑轨;43-摄像机构;431-相机;432-调节板;433-调节块;434-光源器;435-滑动件;50-清理装置;60-机械手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大致”、“基本”等用语旨在说明相关内容并不是要求绝对的精确,而是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大致等于”并不仅仅表示绝对的等于,由于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难以做到绝对的“相等”,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除了绝对相等之外,“大致等于”还包括上述的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以此为例,其他情况下,除非有特别说明,“大致”、“基本”等用语均为与上述类似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如图1~14所示,包括称量装置10、摊粉装置20、压模脱模装置30、检测装置40和清理装置50;
所述称量装置10包括粗加料机构11、精加料机构12和称重机构13;所述粗加料机构11包括滑动送料组件110,所述滑动送料组件110包括滑槽111和可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111的滑块112,所述滑块112内设有用于定量装载粉料的漏孔1123;所述精加料机构12包括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料槽和振动电机122,所述振料槽的一端底部设有第一落料口;所述称重机构13包括分析天平131,所述分析天平131上设有用于装载粉料的料盒132;
所述摊粉装置20包括用于将模具内的粉料刮平的刮平组件和用于将模具内的粉料压平的压平组件;所述刮平组件包括刮件21;所述压平组件包括压平件22;
压模脱模装置30包括压模机构和脱模机构;所述压模机构包括用于安装模具的定位组件31和用于压制模具的压模组件,所述定位组件31包括模芯311,所述压模组件包括第一凸模32,并且所述模芯311与所述第一凸模32相对设置;所述脱模机构包括脱模座33和用于抵压模具的第二凸模34,所述第二凸模34与所述脱模座33相对设置;
所述检测装置40包括用于检测加热片重量的检重机构41、用于检测加热片厚度的测距机构42以及用于检测加热片外观的摄像机构43。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系统主要是用于生产加热片,在现有加热片的生产过程中,往往生产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且不能同时适用多种型号的生产加工,除此之外,现有的生产系统还具有较多的问题,比如对粉料进行称重时,时常不能精准的进行称量,从而使生产过程中误差较大,再例如压模和脱模这两工序,现有的操作都是先进行压模再进行脱模,从而使压模和脱模占用较长的生产时间,也进而影响加热片的生产效率等,为了提高加热片的生产效率,本系统采用流水作业方式,能够大大缩短加热片的生产时间,提高加热片生产效率。
本系统主要包括称量装置10、摊粉装置20、一体成型的压模脱模装置30、检测装置40和清理装置50,每个装置转接的过程中,都可以设置有机械手臂60,进行自动化转接,如图1、2中所示,本系统的大致工作流程是先通过称量装置10对粉料进行精准称量,将精准称量后的粉料通过机械手臂60转移至摊粉装置20的模具内,通过摊粉装置20的刮件21和压平件22对模具内的粉料压平,达到压模要求时,通过机械手臂60再将模具转移至压模脱模装置30进行压模和脱模,压模和脱模完成后,需要对加热片进行检测,加热片的检测主要从三个方面,第一个是重量、第二个外观,第三个是厚度,通过不同的检测机构从而实现三个不同方面的检测,对脱模后的模具进行清理,完成加热片的整个生产工序。
各个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称量装置10采用粗加料和精加料的协同作用的方式进行称量。
粗加料的实现方式是通过设置粗加料机构11,该粗加料机构11包括滑动送料组件110,滑动送料组件110通过在滑块112内设置漏孔1123,该漏孔1123是与盛装粉料的第一料斗114底部出料处对应,将第一料斗114内的粉料放料至漏孔1123内,通过设置漏孔1123的大小,以及漏孔1123伸出滑槽111的长度,从而实现定量控制粉料的量,将定量的粉料滑送至料盒132内,完成粗加料。
称重机构13主要是分析天平131,通过分析天平131对料盒132内的粉料进行称量,实时监测重量,当粉盒内的重量与要求的重量相差较小时,启动精加料机构12,精加料机构12主要包括振动电机122和振料槽,通过振动电机122带动振料槽振动,从而使振料槽内的粉料缓慢加入料盒132,进而实现精准加料的方式。
摊粉装置20本装置主要是用于将模具内的粉末摊平和压平的装置,在加热片的生产过程中,现有的都是人工分装和摊粉,当粉料最初倒入模具内时,其分布位置和堆积状况是难以控制的,从而导致整个摊粉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模具内的粉末厚薄不均匀,表面不平整有凹坑、边缘不饱满等情况的粉饼,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将会严重影响后期成型加热片的质量,对企业的市场前景有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因此设置本摊粉装置20,本装置主要包括摊粉机构,该摊粉机构主要包括刮平组件和压平组件;刮平组件的刮件21对模具内的粉料刮平,然后再通过压平组件将模具内的粉料压平最终得到厚薄均匀、表面平整和边缘饱满的粉饼。
压模脱模装置30包括压模机构和脱模机构,将摊粉后的模具,通过机械手臂60转移值压模机构的定位组件31上,通过第一凸模32对定位组件31上模具内的粉饼进行压制完成压模工作,再通过机械手臂60将压模后的模具转移至脱模机构的脱模座33上,通过第二凸模34的抵压,使模具与粉饼进行分离,完成脱模工作。压模脱模一体成型,能够节约压模成型后转接至脱模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加热片的工作效率。
通过机械手臂60将脱模后的加热片转移至检测装置40,检测装置40通过设置称重机构13对加热片重量进行检测、测距机构42检测出加热片的厚度以及摄像机构43检测出加热片的外观,检测合格的加热片再通过机械手臂60转移至存片区。与此同时,机器手臂将模具搬运至清理装置50,进行清洗。
本系统能够大大节约加热片的生产时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
针对粗加料机构11;
所述滑块112包括盛料块1121和推料块1122,所述漏孔1123设于所述盛料块1121内,所述粗加料机构11还包括电动缸113,所述推料块1122与电动缸113连接。
进一步,所述滑槽111底部还设有用于安装滑槽111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纵截面呈工字型。
进一步,所述滑块112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漏孔1123为条形孔。
增加上述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粗加料的滑块112置于滑槽111内,在装料的过程中,从而使粉料不会随意掉落,为了方便推动滑块112做相应的滑动,因此进一步对滑块112的结构做细化,滑块112是包括盛料块1121和推料块1122,推料块1122是与电动缸113连接,在电动缸113的作用下带动盛料块1121相对滑槽111滑动。
具体操作是:当需要装料时,盛料块1121滑进滑槽111,当装料完成,需要将粉料移动至料盒132时,在电动缸113的作用下,将盛料块1121的漏孔1123滑出滑槽111,此时粉料通过重力而自由掉落至粉料内,如图4和图5。
本粗加料机构11在作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支撑不稳的情况,为了使本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固,因为滑动送料组件110的底部,具体是指在滑槽111的底部设置了安装座,该安装座的纵截面呈工字型,该结构更有利于承重,从而加强本装置的牢固性。
可选滑块112的横截面呈“L”型,该形状便于与电动缸113传动连接,同时优选本装置的漏孔1123为条形孔。
针对精加料机构12;
进一步,所述振料槽内还设有搅拌棒124和具有使粉料流通的隔板123,所述隔板123将振料槽分隔为多个振动腔;所述搅拌棒124穿过隔板123并延伸至第一落料口。
进一步,所述振料槽包括第一槽体1211和第二槽体1212,所述第一槽体1211顶面到底面的高度均匀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槽体1211最小高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体1212连接,所述第一落料口置于所述第二槽体1212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槽体1211的横截面呈梯形。
进一步,所述隔板123的横截面呈倒“凹”型。
进一步,所述精加料机构12还包括能够盖合所述振料槽的盖板126,所述盖板126开设有使料斗落料至振料槽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精加料机构12有两个。
增加上述技术特征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和图7所示,为了提高精加料的精度,对振料槽的结构做了更多的细化,具体是在振料槽设置隔板123,通过隔板123将振料槽设置为多个振料腔,振料槽上方设置第二料斗125,粉料盛装在第二料斗125内,并向振料腔内逐渐放料,并且可选第二料斗125的出料口是远离振料槽上设置的第一落料口,从而形成粉料掉落的第一个振料腔是远离第一落料口。
通过在隔板123上设置通孔,从而使第一振料腔内物料逐级转移至后续的振料腔内,最后再通过第一落料口掉落至料盒132内,从而避免大量的粉料掉落至料盒132内,在振动电机122的带动,使振料槽内的粉料有序缓慢的加入料盒132内。
为了更加方便控制精准加料,因此将振料槽设置为第一槽体1211和第二槽体1212,第一落料口设置在第二槽体1212的底部,便于粉料输出,而将第一槽体1211的横截面设置成梯形,第一槽体1211顶面到底面的高度均匀逐渐减小,且第一槽体1211最小高度的一端与第二槽体1212端部连接,将振料槽的设置这样的结构,主要是有利于粉料的流动。
在只有振动电机122的前提下,是不能完全达到粉料在振料槽内流动性好的效果,因此为了使物料在振料槽内能够流动性更好,同时也避免粉体在振料槽内聚合结块;在第一槽体1211内还设有搅拌棒124,该搅拌棒124穿过多个隔板123并延伸至第一落料口,通过振动电机122的带动,搅拌棒124在第一槽体1211体和第二槽体1212做相应的振动运动,从而避免了物料在振料槽内的聚合结块,如图7所示。
因粉料的送料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粉尘,特别是在加热片的生产过程中,因粉料主要为易燃物、需严防静电、明火,因此很有必要设置能够盖合振料槽的盖板126,该盖板126上设有开口,有利于料斗的出料部与振料槽对应。
为了使本装置结构更加稳定,因此还设置能够支撑第二料斗125的支撑架。
本称量装置10通过设置精加料机构12,控制粉料加料的量,从而实现精加料效果,在精加料过程中,通过称量机构实时称量,当料盒132内的粉料量达到要求后,将立即停止加料。
针对称重机构13:
进一步,所述称量机构还包括过渡漏斗133,所述过渡漏斗133与料盒132顶部连接。
如图2所示,为了使本装置的设计更加合理,以及便于粉料掉落至料盒132内,因此还设置在料盒132的上方还连接有过渡漏斗133。
关于整个称量装置10:
进一步,所述第一料斗114和所述第二料斗125上方均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于所述第一料斗114和第二料斗125内。
进一步,所述用于加热片精确称量的装置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工作台、安装支架和护罩,所述粗加料机构11、精加料机构12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护罩安装至工作台顶面的侧壁;
所述称量机构设置所述工作台下方,且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便于粗加料机构11和精加料机构12落料的通孔,所述料盒132与通过对应设置;
所述安装支架设于工作台底面的侧壁。
增加上述技术特征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了使粉料在第一料斗114和第二料斗125中便于流动,不聚集结块,因此还设置搅拌机构,通过动力组件的作用,使搅拌器在第一料斗114和第二料斗125在搅拌。
为了使本装置结构更稳定,因此还设置了安装组件,该安装组件主要是工作台、安装支架和护罩,将粗加料机构11和精加料机构12放置在工作台上,如图1所示,本装置采用的粉料,多为易燃物、需严防静电、明火等,因此在工作台台面侧壁上还设置护罩;称量机构位于粗加料机构11和精加料机构12的下方,因此在工作台上还设置了便于落料和安装称量的通孔。便于整个装置的稳固,在工作台的底面还设置了如图中所示的安装支架。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不在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
所述摊粉装置20还包括旋转件23、伸缩件24、直线模组25和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直线模组25的滑板26,所述伸缩件24的顶端与滑板26连接,所述伸缩件24的底端与压平件22和刮件21连接。
进一步,伸缩件24均为伸缩气缸422;所述旋转件23均为旋转气缸422。
进一步,所述刮平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伸缩件24和所述旋转件23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压平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伸缩件24和所述旋转件23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摊粉装置20还包括激光测距装置,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包括激光器27,所述激光器27设于所述滑板2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8和图9所示,摊粉装置20还包括旋转件23,通过旋转件23带动刮件21在模具内来回移动,即是将粉料在模具内的分布状况由初始状态变为利于后续处理的状态,进而刮平模具内的粉末。
压平件22能够完全覆盖在模具上,从而避免粉料向边缘扩散时候爬上模具的内壁,通过旋转件23的带动从而使压平件22在模具内来回移动,进而压平模具内的粉末,值得说明的是压平件22可以是压板、也可以是圆柱,具体形状可以根据模具来确定。
首先通过刮件21对模具内的粉末刮平,然后再通过压平件22将模具内的粉末压平最终得到厚薄均匀、表面平整和边缘饱满的粉饼,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易,并能够得到厚薄均匀、表面平整和边缘饱满的粉饼,从而提高最终加热片的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等。
伸缩件24与旋转件23通过连接板连接;该连接板主要起着承接的作用。
通过设置伸缩件24,从而使得刮件21和压平件22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进而使挂板和压平件22均与模具内的粉末接触更加合理,操作更加高效,其中可选伸缩件24均为伸缩气缸422,旋转件23均为旋转气缸422,因伸缩气缸422和旋转气缸422经济实惠,且效果较佳。
同样为了使本装置操作更加简便,调节范围更广,因此还设置了直线模组25,所述的直线模组25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在此可选为丝杠电缸。直线模组25还包括滑板26,该滑板26能够滑动配合于直线模组25,而滑板26与伸缩件24连接,通过直线模组25和滑板26的滑动,从而使刮件21和压平件22能够在水平方向的滑动,进而更精确的对准模具,进行相应的作业。
具体操作是:通过直线模组25使整个刮平组件对准模具,伸缩件24开始工作,使刮件21与模具内的粉末接触,然后旋转件23开始工作,进而带动刮件21在模具内来回刮动进而刮平粉末,当刮平组件完成刮平工作后,在伸缩件24作用下,使刮件21上升并脱离模具内的粉末。
再通过直线模组25使压平组件与模具对齐,通过伸缩件24使压平件22与模具内的粉末接触,然后再通过旋转件23来回压平模具内的粉末,最终得到粉饼,当压平组件完成压平工作后,在伸缩件24作用下,使压平件22上升并脱离模具内的粉末。
为了使本装置能够得到更加精准刮平和压平的信息,因此本装置还设置激光测距装置,通过激光器27来实时监测刮平和压平的效果并进一步优化相应的刮平和压平的动作,得到厚薄度更均匀、光滑更平整、边缘更饱满、无凹坑的粉饼。
通过长期的实验得出,刮粉只能选择极小的与粉料接触的面积,如果采用大面积的接触,则会使粉料大量的移动,从而使得无法对粉料进行微调,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刮件21为丝状刮如图中所示,并且该丝状刮具的直径为mm的钢丝和框架组成,框架外圆预留有mm的厚度,丝状刮将粉料略微向模具中心集中,从而提高压平组件的压平效果。
为了丝状刮件21与压平件22能够更好的协同作用于粉料,因此还优选丝状刮具内表面为内斜,从而排除粉料在边缘上堆积的可能性,留下压平件22的操作空间。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在赘述。
为了使本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定,因此还设置了工作台,并在工作台上设置了用于放置模具的底座,是模具安放更加牢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压模脱模装置30还包括压机,所述压机包括第一模板35、第二模板36和升降组件37,所述定位组件31和所述脱模座33均设于所述第一模板35;所述第一凸模32和所述第二凸模34均设于所述第二模板36;所述升降组件37置于所述第一模板35和所述第二模板36之间。
进一步,所述模芯31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柱体、圆台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柱体的横截面积;所述圆台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柱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圆台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柱体的顶部连接,且所述圆台顶面面积大于所述圆台底面面积,所述第二柱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模板35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本装置主要是用于给加热片压模和脱模,为了更加节约人力成本、物力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本装置将压模机构和脱模机构一体成型设置。
本装置的压模机构包括定位组件31、压模组件;脱模机构包括脱模座33和第二凸模34;压机包括第一模板35和第二模板36以及升降机构。
将压模机构的定位组件31和脱模机构的脱模座33设置在第一模板35上;将压模机构的压模组件和脱模机构的第二凸模34设置在第二模板36上,并且都相对设置,如图中所示。
在压模工序开始之前,通过夹持件将模具进行夹持,可选该夹持件的两端均设有夹持部,分别是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中第一夹持部能够夹紧模具,第二夹持部能够贴近模具,第二夹持部对模具的夹持力相对较小,因此使得第二夹持部对模具的夹紧状态相对于第一夹持部对模具的夹紧状态而言会相对较松。
通过机械手臂60夹持带有模具的夹持件,将夹持件上第一夹持部上未压模的模具放置在定位组件31的模芯311上,完成对第一夹持部上模具的安装工作,开始压模操作,具体压模操作是:在压机的动力组件作用下,通过升降组件37将第二模板36向下移动,从而使压模组件的第一凸模32对模芯311上的模具进行压模,完成压模工序;压模工序完成后,再通过机械手臂60,将夹持件提起,并将夹持件上已压模的第一夹持部上的模具转移至脱模机构的脱模座33上,此时夹持件上的第二夹持部上的模具安装至定位组件31的模芯311上,此时再启动压机的动力组件,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具体脱模操作是:在第二模板36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凸模34将脱模座33上的模具向下抵压,从而露出加热片,完成脱模的工作,露出加热片可以通过机械手臂60转移至检测装置40内,对加热片进行检测。
当加热片被移走后,通过机械手臂60将夹持部提起,继续转移,使之第二夹持部上模具安装在脱模座33上,完成第二夹持部上模具的脱模工序,此脱模工序与上述脱模工序相同,此时,因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部对模具的夹紧状态相对较松,在脱模座33结构的作用下,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部自然向下脱离模具,此时机械手臂60带走夹持件和第一夹持部的模具,然后进行对模具的清理,本装置压模脱模流水作业,操作简易。
本装置将压模机构和脱模机构一体设置成型,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可以同时完成压模和脱模的工作,相对现有将压模机构和脱模机构分开设置而言,能够更节约压模后通过机械手臂60转至脱模工序的转换操作时间,当然本装置在未采用夹持件时也是能够实现模具压模和脱模的转换,比如通过机械手臂60一步一步的转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含有夹持件,这样能够更加节约转换时间和物质成本。
现有的脱模操作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脱模后的加热片边缘会有损伤,从而造成较多残次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作员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现有脱模的动力往往来自气缸422,而气缸422的动力源较小,从而造成了在脱模过程时,脱模力度不够,从而造成在脱模过程中对加热片边缘的损伤,解决该问题最大关键在于提大脱模力度,而单独在脱模机构上增加压机,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并且压机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因此将压模和脱模一体成型不仅仅能够节约加热片生产的时间,还能提高加热片的质量,并且还能够使压机得到最大的利用,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成本。
模芯311的主要作用在于安装模具,因此为了使模具安装更稳定,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模芯311。
进一步,所述定位组件31还包括用于固定模具的定位件312,所述模芯311和所述定位件312之间留有用于容纳所述模具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定位组件31与所述第一模板35之间还设有下垫板;所述压模组件与所述第二模板36之间还设有上垫板。
为了使模具在压模过程中不出现移位的现象,因此还设置了定位件312,如图11中所示,该定位件312主要呈圆柱体,并在定位件312的中心处设置了圆锥形凹槽,模芯311置于该圆锥形凹槽内,进而形成模芯311与定位件312之间的间隙,模具放置在这间隙内,通过模芯311和定位件312的协同作用从而使模具稳固定,进而达到在压模过程模具不会随意位移效果。
为了使压模机构与第一模板35和第二模板36之间的安装更加稳定,因此还设上垫板和下垫板。
进一步,所述脱模座33包括模芯311和与所述第一模板35之间连接的脱模组件。
进一步,所述脱模组件包括均呈圆柱形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定位块的横截面积,且第二定位块的横截面积小于模芯311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模板35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凸模34呈圆柱形,且所述第二凸模34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一柱体能够完全容置于所述圆柱形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37包括支撑杆371和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支撑杆371的滑套372,所述滑套37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36固定连接。
进一步对脱模座33的结构进行细化,为了达到脱模的效果,因此脱模座33主要包括模芯311和脱模组件,模芯311的底部与脱模组件的顶部连接,脱模组件的底部与第一模板35连接。
而脱模组件主要是由两个定位块组成的,具体是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如图11中所示,这两块定位块均呈圆柱体,且第一定位块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定位块的横截面积,同时第一定位块的的底板是与第一模板35连接的,第二定位块的顶部是与模芯311的底部连接的,在脱模的过程中,第二凸模34向下抵压时,使模具的底部向下移动至第一定位块处,从而使模具与加热片进行脱离,进而完成脱模的工作。
为了使脱模的效果更好,在脱模的过程中不会损伤加热片,因此还对第二凸模34的结构做了进一步优化,第二凸模34形状呈圆柱形,并在第二凸模34上设置圆柱形的凹槽,在脱模的过程中,第二凸模34向下抵压力只针对模具,加热片则在圆柱形的凹槽内,从而保护因抵压力而损失加热片的可能性,因圆柱形凹槽的直径大于加热片的直径,因此当模具被抵压至第一定位块、第二凸模34上升后,加热片则完全脱离模具并置于模芯311的顶端,此时再通过机械手臂60将加热片转移至检测装置40上。
为了方便第二模板36向下滑动,因此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杆371和滑套372,该滑套372的一端与第二模板36连接,通过滑套372的带动从而带动第二模板36在支撑杆371做往复上下运动。
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简易,能够快速高效,并且保质保量完成的压模和脱模的工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所述测距机构42包括测距仪421和以使所述测距仪421延水平方向移动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气缸422、固定块423和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固定块423的滑轨424,所述气缸422的一端和所述滑轨424的一端均与所述测距仪421连接。
进一步,所述摄像机构43包括相机431和以使所述相机431延竖直方向移动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432和可滑动配合于所述调节板432的调节块433,所述调节块433的一端与相机431相连。
进一步,所述摄像机构43还包括为相机431打光的光源器434,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光源器434延竖直方向移动的滑动件435,所述滑动件435可滑动配合与所述调节板432。
进一步,所述测距机构42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支撑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面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面与气缸422和固定块423固定连接。
本发明通过设置检重机构41对加热片重量的检测、测距机构42检测出加热片的厚度以及摄像机构43检测出加热片的外观,检重机构41主要为分析天平131,先将加热片放置在分析天平131上,通过分析天平131检测出加热片的重量,与此同时,相机431和测距仪421同时对加热片的厚度和外观进行检测。
将检重机构41、测距机构42和摄像机构43整合在一起,在检测加热片重量的同时,可以检测加热片的厚度以及外观,从而缩短了在加热片生产过程中对加热片检测的时间,提高提高了生产加热片的整体效率。
为了使测距机构42在测距时更加准确,以及便于调节测距的位置,因此测距机构42还包括滑动组件,滑动组件主要是由气缸422、固定块423和滑轨424组成。
为了使测距机构42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因此还设置了支撑板和安装板,如图12中所示,通过安装板将支撑板与气缸422和固定块423连接在一起,气缸422的一端与测距仪421连接;滑轨424的一端也与测距仪421连接,气缸422能够为测距仪421提供水平方向运动的动力。
但是,只有气缸422为测距仪421提供动力效果往往是不佳的,因缺乏一个水平方向的支撑,因此为了使测距仪421在水平方向移动时更加快速,更精准,因此优选是气缸422与滑轨424协同作业。
如图14所示,摄像机构43主要的作用在于检测加热片的外观是否完整;是否有损坏等情况,为了是相机431在拍摄时更准确,因此还设有光源器434,主要的作用是为相机431打光,优选相机431为工业相机431。
在对加热片进行外观检测时,摄像机构43的位置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因此为了使相机431便于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因此还设置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主要包括调节板432和调节块433,如图14中所示。
优选调节块433的结构是工字型,这形状便于调节和安装,并在调节板432设置相应的条形孔和条形槽,该作用主要是为了方便调节块433上下滑动,从而带动相机431上下滑动。
在满足相机431能够上下滑动的时候,为了使光源器434也能够上下滑动,因此还设置调节件,在调节件的作用下从而使光源器434上下滑动,为了使调节的位置固定,因此在侧板上还开设有固定孔。
进一步,所述检测装置40还包括工作台,所述检重机构41、测距机构42和摄像机构43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为了使本装置的结构更加人性化和更加的稳固,因此还设置了工作台,将检重机构41、测距机构42和摄像机构43设置在工作台,便于工作员操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量装置、摊粉装置、压模脱模装置、检测装置和清理装置;
所述称量装置包括粗加料机构、精加料机构和称重机构;所述粗加料机构包括滑动送料组件,所述滑动送料组件包括滑槽和可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的滑块,所述滑块内设有用于定量装载粉料的漏孔;所述精加料机构包括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料槽和振动电机,所述振料槽的一端底部设有第一落料口;所述称重机构包括分析天平,所述分析天平上设有用于装载粉料的料盒;
所述摊粉装置包括用于将模具内的粉料刮平的刮平组件和用于将模具内的粉料压平的压平组件;所述刮平组件包括刮件;所述压平组件包括压平件;
压模脱模装置包括压模机构和脱模机构;所述压模机构包括用于安装模具的定位组件和用于压制模具的压模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模芯,所述压模组件包括第一凸模,并且所述模芯与所述第一凸模相对设置;所述脱模机构包括脱模座和用于抵压模具的第二凸模,所述第二凸模与所述脱模座相对设置;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加热片重量的检重机构、用于检测加热片厚度的测距机构以及用于检测加热片外观的摄像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盛料块和推料块,所述漏孔设于所述盛料块内,所述粗加料机构还包括电动缸,所述推料块与电动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料槽内还设有搅拌棒和具有使粉料流通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振料槽分隔为多个振动腔;所述搅拌棒穿过隔板并延伸至第一落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料槽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顶面到底面的高度均匀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槽体最小高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体连接,所述第一落料口置于所述第二槽体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摊粉装置还包括旋转件、伸缩件、直线模组和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直线模组的滑板,所述伸缩件的顶端与滑板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底端与压平件和刮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脱模装置还包括压机,所述压机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升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脱模座均设于所述第一模板;所述第一凸模和所述第二凸模均设于所述第二模板;所述升降组件置于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模具的定位件,所述模芯和所述定位件之间留有用于容纳所述模具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机构包括测距仪和以使所述测距仪延水平方向移动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气缸、固定块和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固定块的滑轨,所述气缸的一端和所述滑轨的一端均与所述测距仪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构包括相机和以使所述相机延竖直方向移动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和可滑动配合于所述调节板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一端与相机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构还包括为相机打光的光源器,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光源器延竖直方向移动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配合与所述调节板。
CN201810326576.5A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 Active CN108377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6576.5A CN108377584B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6576.5A CN108377584B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7584A CN108377584A (zh) 2018-08-07
CN108377584B true CN108377584B (zh) 2023-11-21

Family

ID=6303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6576.5A Active CN108377584B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75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3905A (zh) * 2019-06-10 2019-09-20 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vc阻燃塑木复合材料热压装置
CN112222401A (zh) * 2020-09-15 2021-01-15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压片机及其用于制备热电池加热片的方法
CN112440405B (zh) * 2020-11-16 2022-11-18 浙江亚发阀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节约原料的聚四氟乙烯蝶阀预加工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00154B (de) * 1923-07-13 1925-06-10 Aeg Union Elek Wi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lektrischer Heizkörper.
CN106116117A (zh) * 2016-08-31 2016-11-16 湖北戈碧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多头双面压型装置和方法
CN107282921A (zh) * 2017-07-06 2017-10-24 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物料压制装置
CN107415305A (zh) * 2017-08-21 2017-12-01 三峡大学 一种高精度智能粉末制片装置及制片方法
CN208001381U (zh) * 2018-04-12 2018-10-23 成都拓源仲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013777D0 (en) * 2000-06-06 2000-07-26 Design Dynamics Ltd Fabricating heating eleme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00154B (de) * 1923-07-13 1925-06-10 Aeg Union Elek Wi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lektrischer Heizkörper.
CN106116117A (zh) * 2016-08-31 2016-11-16 湖北戈碧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多头双面压型装置和方法
CN107282921A (zh) * 2017-07-06 2017-10-24 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物料压制装置
CN107415305A (zh) * 2017-08-21 2017-12-01 三峡大学 一种高精度智能粉末制片装置及制片方法
CN208001381U (zh) * 2018-04-12 2018-10-23 成都拓源仲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7584A (zh) 2018-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7584B (zh)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
CN111975941B (zh) 一种耐火陶瓷板自动生产工艺
CN105252450A (zh) 砂轮自动生产线
CN112237232A (zh) 一种压片糖果生产的便于脱料的压片装置
CN113276334A (zh) 一种鼓式刹车片模压自动化系统
CN117325287A (zh) 一种轻质莫来石砖制备干压成型设备及方法
CN208001381U (zh)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片的系统
CN112425616B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模型蛋糕制造机器
CN212352366U (zh) 一种清洁型自动上料压砖装置
CN111975977A (zh) 一种用于水泥制品生产的便于更换成型模具的成型装置
CN108408424B (zh) 一种用于加热片精确称量的装置
CN220897845U (zh) 一种茶叶饼压制装置
CN218365409U (zh) 一种全自动批量灰皿压制装置
CN212528165U (zh) 一种空心砖生产用模具自动填料装置
CN220380837U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试样成型装置
CN217648581U (zh) 一种刚玉砖生产装置
CN220576510U (zh) 一种耐用防变形的模具
CN211363208U (zh) 一种混炼胶挤出成型装置
CN116587505B (zh) 一种ptfe模压制品自动加料模压机
CN218803616U (zh) 一种tv后壳注塑用自动植入螺母设备
CN219235631U (zh) 一种砖块成型模具
CN216884872U (zh) 一种鼓式刹车片模压自动化系统
CN117048099B (zh) 一种绝热板压制成型设备
CN220222269U (zh) 一种模具存储分拣装置
CN218903512U (zh) 多向模锻快速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