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9411A - 显示方法、显示程序以及显示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方法、显示程序以及显示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9411A
CN108369411A CN201580085162.2A CN201580085162A CN108369411A CN 108369411 A CN108369411 A CN 108369411A CN 201580085162 A CN201580085162 A CN 201580085162A CN 108369411 A CN108369411 A CN 108369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ufacture
time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51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9411B (zh
Inventor
野间元觉
西村威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69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9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9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9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09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anual data input [MDI] or by using control panel, e.g. controlling functions with the panel;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panel details or by setting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6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job scheduling, proces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472Graphical display of proces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478Display all processes together or select only o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制造设备的运转状况对生产率带来的影响可视化的显示方法、显示程序以及显示控制装置。服务器装置基于为了制造一个产品而依次执行的多个工序的每个的针对一个产品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一个以上的产品的每个,在按照工序的执行顺序划分给每个工序的状态下,以在各工序间使时间轴对齐为相同方向的状态将表示多个上述工序的每个的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线段显示在第一画面区域(310),基于多个工序中被选出的第一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该第一工序的制造设备的每个,将表示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图表以使时间轴对齐为与第一画面区域的时间轴相同的方向的状态显示在第二画面区域(320)。

Description

显示方法、显示程序以及显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方法、显示程序以及显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传播,在制造的现场各种设备每天发出大量的数据,应用这些数据的下一代的制造工作正在发展。
例如,提出了将从生产线的各工序收集的日志数据使用于生产实绩的可视化的技术。作为一个例子,这样的生产实绩的可视化通过将折线图图表化的时间线的显示来实现,在该折线图中,将纵轴作为时间,将横轴作为工序,并按照在生产线流动的个体标绘了与各工序对应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或者结束时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8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86517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有不能够使制造设备的运转状况对生产率带来的影响可视化的情况。
即,配置在各工序的制造设备并不一定在每一个工序为一个,有在一个工序包含多个制造设备的情况。在像这样一个工序包含多个制造设备的情况下,运转状况根据制造设备而不同。尽管如此,在上述的时间线中只是以多个制造设备作为工序集中在一个分区的状态将与该工序对应的制造处理的所需时间图表化。因此,根据上述的时间线,无法使制造设备的运转状况对生产率带来的影响可视化。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制造设备的运转状况对生产率带来的影响可视化的显示方法、显示程序以及显示控制装置。
在一个方式中,在表示具有为了制造一个产品而依次执行的多个工序并且上述工序分别具有进行制造处理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的制造系统的运转状态的信息的显示方法中,基于上述工序的每个的针对一个产品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由上述制造系统制造的一个以上的产品的每个,在按照上述工序的执行顺序划分给每个工序的状态下,将表示多个上述工序的每个的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线段以在各工序间使时间轴对齐为相同方向的状态显示在第一画面区域,基于上述多个工序中被选出的第一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对该第一工序的制造设备的每个,以使时间轴对齐为与上述第一画面区域的时间轴相同的方向的状态将表示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图表显示在第二画面区域。
能够使制造设备的运转状况对生产率带来的影响可视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日志数据分析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服务器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制造报告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制造报告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制造报告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显示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制造报告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执行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所涉及的显示程序的计算机的硬件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显示方法、显示程序以及显示控制装置进行说明。此外,该实施例并不限定公开的技术。而且,各实施例能够在不使处理内容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
实施例1
[日志数据分析系统]
图1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日志数据分析系统的构成的图。图1所示的日志数据分析系统1提供对从制造系统3的各工序A~工序C收集的日志数据进行分析的日志数据分析服务。作为这样的日志数据分析系统1的一环,实现制造系统3中的生产实绩的可视化。
如图1所示,日志数据分析系统1包含服务器装置10和客户终端50-1~50-3。下文中,有时在对客户终端50-1~50-3的各个进行统称时记载为“客户终端50”。此外,图1例示了服务器装置10收纳三个客户终端50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图示的例示,可以收纳任意台数的客户终端50。
服务器装置10是对客户终端50提供上述的日志数据分析服务的计算机。
作为一实施方式,服务器装置10能够通过使得以软件包或在线软件实现上述的日志数据分析服务的监视程序安装于所希望的计算机来进行安装。例如,服务器装置10既可以作为提供上述的日志数据分析服务的Web服务器来安装,也可以作为通过外包提供上述的日志数据分析服务的云来安装。
客户终端50是从服务器装置10接受上述的日志数据分析服务的提供的计算机。作为一个例子,这样的客户终端50能够被包含制造系统3的现场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在内的制造系统3的所有相关人员使用。
作为一实施方式,客户终端50能够采用个人计算机。客户终端50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个人计算机等放置型的信息处理装置,能够采用各种便携式终端装置作为客户终端50。这里所说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在其范畴内包含智能手机、移动电话机、PHS(PersonalHandyphone System: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等移动体通信终端、以及板式终端、平板终端等。
这些服务器装置10以及客户终端50经由网络4连接。作为一个例子,对于这样的网络4,不管有线或者无线,以因特网为首,能够采用LAN、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等任意种类的通信网。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制造系统3中构建有包含工序A、工序B、工序C三个工序的生产线。在这样的生产线中,实施与各工序对应的制造处理的制造设备配备有至少一个以上,配备在一个工序的制造设备的数量并非必须限于一个,有时根据生产线的设计而在一个工序设置多个制造设备。此外,虽然在图1中示出了生产线所包含的工序为A~C三个的情况,但这只是一个例子,工序可以是任意的数量。
例如,通过n个制造设备30A1~30An实施与工序A对应的制造处理。这里,符号所包含的“n”是指1以上的任意的自然数。这些制造设备30A1~30An与输出制造处理的日志数据的日志输出装置31A1~31An连接。并且,日志输出装置31A1~31An与服务器装置10连接。此外,在下文中,有时在对制造设备30A1~30An进行统称时记载为“制造设备30A”,并且在对日志输出装置31A1~31An进行统称时记载为“日志输出装置31A”。
与此相同,通过m个制造设备30B1~30Bm实施与工序B对应的制造处理,另一方面通过k个制造设备30C1~30Ck实施与工序C对应的制造处理。此外,“n”、“m”以及“k”既可以全部为相同的自然数,也可以一部分为相同的自然数,并且也可以全部为不同的自然数。而且,制造设备30B1~30Bm与日志输出装置31B1~31Bm连接,另一方面制造设备30C1~30Ck与日志输出装置31C1~31Ck连接。并且,日志输出装置31B1~31Bm以及31C1~31Ck与服务器装置10连接。
下文中,有时在对制造设备30B1~30Bm进行统称时记载为“制造设备30B”,并且在对日志输出装置31B1~31Bm进行统称时记载为“日志输出装置31B”。另外,有时在对制造设备30C1~30Ck进行统称时记载为“制造设备30C”,并且在对日志输出装置31C1~31Ck进行统称时记载为“日志输出装置31C”。并且,有时在对制造系统3所包含的全部的日志输出装置31A、31B以及31C进行统称时记载为“日志输出装置31”。
这里,日志输出装置31将日志数据传送到服务器装置10。例如,日志输出装置31每当产生在与日志输出装置31连接的制造设备30开始制造处理的开始事件或者在制造设备30结束制造处理的结束事件时,向服务器装置10上传如下的日志数据。作为一个例子,对于这样的日志数据能够采用如下项目建立对应的数据:进行制造处理的个体的识别信息、识别开始事件或者结束事件的事件的识别信息、事件产生的时刻以及与日志输出装置31连接的制造设备30的识别信息等。这里所说的“个体”是指通过与各工序对应的制造处理来加工成产品之前的原材料等。
通过服务器装置10将像这样从日志输出装置31收集到服务器装置10的日志数据即所谓的大数据使用于生产实绩的可视化。下面,对服务器装置10的功能构成进行具体的说明。
[服务器装置10]
图2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服务器装置10的功能构成的框图。如图2所示,服务器装置10具有通信I/F部11、存储部13、以及控制部15。此外,虽然图2示出了表示数据的输入输出的关系的实线,但这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示出最小限度的部分。即,与各处理部有关的数据的输入输出并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也可以进行图示以外的数据的输入输出,例如处理部与处理部之间、处理部与数据之间、以及处理部与外部装置之间的数据的输入输出。
通信I/F部11是在与其它的装置,例如日志输出装置31、客户终端50之间进行通信控制的接口。
在一实施方式中,作为通信I/F部11的一方式,能够采用LAN卡等网络接口卡。例如,通信I/F部11能够从日志输出装置31接收日志数据。另外,通信I/F部11从客户终端50受理将制造系统3的生产实绩可视化后的制造报告的阅览请求,或向客户终端50发送制造报告的显示用数据。
存储部13是以控制部15执行的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为首,存储实现上述的日志数据分析服务的应用程序等各种程序所使用的数据的存储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存储部13能够被安装为服务器装置10中的辅助存储装置。例如,对于存储部13能够采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光盘、SSD(Solid StateDrive:固盘)等。此外,存储部13也可以并非必须被安装为辅助存储装置,也能够被安装为服务器装置10中的主存储装置。该情况下,对于存储部13能够采用各种半导体存储器元件,例如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闪存。
存储部13存储生产实绩数据13a作为由控制部15执行的程序所使用的数据的一个例子。除了这样的生产实绩数据13a以外,也可以将其它的电子数据,例如服务器装置10生成的图或表的显示设定数据以外的由制造系统3制造的产品的图纸数据、以及产品、LOT以及临时图纸编号的对应关系数据等也一并存储。此外,生产实绩数据13a不是预先存储的静态的数据,所以与进行各数据的登记或者参照的处理部的说明配合地进行说明。
控制部15具有储存各种程序、控制数据的内部存储器,通过它们执行各种处理。
作为一实施方式,控制部15被安装为中央处理装置即所谓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此外,控制部15也可以并非必须被安装为中央处理装置,也可以被安装为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控制单元)。另外,控制部15也能够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硬线逻辑实现。
控制部15通过将作为实现上述的日志数据分析服务的应用程序存储于存储部13的显示程序以进程展开在被安装为未图示的主存储装置的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储器)等RAM的工作区上,虚拟地实现下述的处理部。
例如,如图2所示,控制部15具有收集部15a、显示控制部15b、第一生成部15c、选择部15d、以及第二生成部15e。
收集部15a是收集日志数据的处理部。
作为一实施方式,收集部15a每当从日志输出装置31上传了日志数据时,执行如下处理。即,收集部15a执行按照个体的识别信息使实施与各工序对应的制造处理的制造设备30的识别信息、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以及制造处理的结束时刻等项目建立对应的生产实绩数据13a中,与该日志数据所包含的个体的识别信息对应的记录的更新。例如,收集部15a识别生产实绩数据13a所包含的记录中,具有与该日志数据所包含的个体的识别信息的记录。并且,收集部15a识别先前识别出的记录具有的工序的字段中,与该日志数据所包含的制造设备30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工序的字段。并且,收集部15a将该日志数据所包含的事件产生的时刻登记在先前识别出的工序的字段具有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的字段中与该日志数据所包含的事件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字段。例如,在开始事件的情况下,在开始时刻的字段储存时刻,而在结束事件的情况下,在结束时刻的字段储存时刻。这样进行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或者结束时刻的登记,并且收集部15a在储存先前识别出的工序的字段具有的制造设备30的识别信息的字段登记该日志数据所包含的制造设备30的识别信息。由此,即使在一个工序包含多个制造设备30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计算机以能够识别执行了制造处理的制造设备30的状态执行生产实绩的可视化。
显示控制部15b是执行针对客户终端50的显示控制的处理部。
作为一实施方式,显示控制部15b在从客户终端50受理了制造报告的阅览请求的情况下,使客户终端50显示包含由第一生成部15c生成的时间线画面以及由第二生成部15e生成的运转状况画面的制造报告画面。这里所说的“时间线”是指按照每个在生产线上流动的产品,根据生产线所包含的工序的执行顺序在以每个制造处理的开始以及结束的划分并列的时间轴上标绘与各工序对应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从而图表化的线图,例如折线图。另外,“运转状况”是指按照每个属于工序的制造设备30将制造处理从开始到结束为止的经过时间图表化后的图表。
这里,以在“时间线”以及“运转状况”之间,将彼此的时间轴对齐为同一方向的状态进行显示。因此,在垂直方向并列地显示“时间线”的各时间轴的情况下,在时间线画面的左侧或者右侧显示运转状况画面。另外,在水平方向并列地显示“时间线”的各时间轴的情况下,在时间线画面的上侧或者下侧显示运转状况画面。下文中,有时将制造报告画面上显示时间线画面的区域记载为“第一画面区域”,另一方面将显示运转状况画面的区域记载为“第二画面区域”。
第一生成部15c是生成时间线画面的显示用数据的处理部。
作为一实施方式,第一生成部15c在从客户终端50受理了制造报告的阅览请求的情况下,生成上述的时间线画面的显示用数据。在像这样使时间线画面显示的情况下,客户终端50的显示装置能够显示的画面的大小有限,所以难以显示与全部的产品相关的时间线。因此,对将时间线画面显示的时间轴的时间长度限制为一定期间并对显示时间线的产品进行限定的情况进行说明。下面,假定设定了产品的前导时间的整数倍左右的期间作为时间线的显示范围的一个例子的情况而进行说明。
更具体而言,第一生成部15c以受理了制造报告的阅览请求的时间或阅览请求所指定的时间为基准,设定时间线的显示范围。接着,第一生成部15c选择存储于存储部13的生产实绩数据13a的记录中的一个记录。这样的生产实绩数据13a的一个记录与一个产品对应,所以选择记录相当于选择在生产线上流动的一个个体。接着,第一生成部15c判定先前选择的记录所包含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中最早的开始时刻或者制造处理的结束时刻中最新的结束时刻的任意一方是否包含于时间线的显示范围。这里,第一生成部15c在最早的开始时刻或者最新的结束时刻包含于时间线的显示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将该记录保存于未图示的内部存储器的工作区而提取与该记录对应的产品。另一方面,在最早的开始时刻以及最新的结束时刻不包含于时间线的显示范围的情况下,该记录不保存于内部存储器的工作区。并且,第一生成部15c反复执行上述的记录的提取直至生产实绩数据13a的全部的记录被选择。
之后,第一生成部15c在生产实绩数据13a的全部的记录被选择的情况下,执行如下处理。即,第一生成部15c按照每个保存于内部存储器的记录,将该记录所包含的各工序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标绘在时间线的各时间轴上,并通过连接标绘后的点将折线图图表化。由此,生成时间线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选择部15d是选择作为运转状况画面的显示对象的工序的处理部。
作为一实施方式,选择部15d能够从生产线所包含的各工序中进行选择。例如,选择部15d能够经由文本框、下拉菜单等GUI组件选择指定的工序。另外,选择部15d也能够通过受理根据时间线画面上的多个时间轴划分的区域中任意一个区域的指定,选择与受理了该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工序。例如,在使用鼠标作为定点设备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鼠标悬停的操作受理区域的指定,或者通过左击、右击等操作来受理指示器的位置所在的区域的指定。除此之外,选择部15d也能够自动地选择工序来代替以手动受理工序的选择。例如,选择部15d也能够自动地选择制造系统3所包含的工序中制造设备30的数量最多的工序,或者自动地选择制造处理的时间上的成本或者金钱上的成本最高的工序。
第二生成部15e是生成运转状况画面的显示用数据的处理部。
作为一实施方式,第二生成部15e在通过选择部15d选择了工序的情况下,执行如下处理。即,第二生成部15e按照每个制造设备30检索保存于内部存储器的工作区的记录所包含的工序中被选择部15d选择的工序所对应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然后,第二生成部15e按照每个制造处理计算实际处理量相对于在一次制造处理中制造设备30能够处理的最大处理量的程度,例如填充率。在这之后,第二生成部15e对属于先前选择的工序的每个制造设备30生成表示制造处理从开始到结束为止的经过时间的图表,例如柱状图。此时,第二生成部15e也能够根据与各柱状图对应的制造处理的填充率的大小来变更该柱状图的显示方式。并且,第二生成部15e在时间线画面上与工序一起选择了任意一个折线图的线段的情况下,对进行了与该线段对应的产品的制造处理的柱状图的显示方式通过与其它的柱状图的显示方式区分来进行强调显示。这样的强调显示并非狭义的高光显示,而是能够适用广义的高光显示全部。例如,能够执行柱状图的填涂、影线的强调、提高颜色或浓淡的对比度的强调显示等。由此,生成运转状况画面的显示用数据。
[制造报告的具体例1]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制造报告的显示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制造报告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作为生产线的一个例子,图3摘录示出与印刷电路基板的制造有关的三个工序“前工序”、“组装”以及“冲压”。图3所示的三个工序按照进行在塑料板的表面实施镀铜等的表面加工的“前工序”、在层间叠加表面加工后的塑料板的“组装”、以及对叠加的塑料板施加压力和热量的“冲压”的顺序,即按照从左方向向右方向的顺序执行。此外,示出在图3所示的三个工序中“前工序”以及“组装”这两个工序中,记录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中的开始时刻的日志,另一方面在“冲压”中,记录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双方的日志的情况。
如图3所示,制造报告画面300包含时间线画面310和运转状况画面320。在这些时间线画面310以及运转状况画面320共享时间轴,以鼠标光标C存在的位置为基点向水平方向横跨时间线画面310以及运转状况画面320来显示表示一个时间剖面的线段,在图中显示虚线。例如,在时间线画面310中,按照每个制造处理的开始以及结束的划分来并列时间轴P1~P5。其中,时间轴P1是指与“前工序”对应的制造处理开始的时刻,时间轴P2是指与“前工序”对应的制造处理结束的时刻。另外,时间轴P3是指与“组装”对应的制造处理开始的时刻。并且,时间轴P4是指与“冲压”对应的制造处理开始的时刻,时间轴P5是指与“冲压”对应的制造处理结束的时刻。并且,在时间线画面310显示有与生产实绩数据13a所包含的记录中最早的开始时刻或者最新的结束时刻的一方包含于时间线的显示范围T内的产品的记录相关的时间线。
这里,在图3中,假定在时间线画面310上通过鼠标悬停选择作为运转状况画面320的显示对象的工序的状况,继续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时间线画面310中,以时间轴P1以及时间轴P2为边界,被它们夹着的区域与工序“前工序”对应,以时间轴P4以及时间轴P5为边界,被它们夹着的区域与工序“冲压”对应。在这样的区域的划分的基础上,在时间线画面310上的被时间轴P4以及时间轴P5夹着的区域产生了鼠标光标C对时间线画面310上的折线图330的鼠标悬停的情况下,选择工序“冲压”作为运转状况画面320的显示对象的工序。该情况下,按照制造设备“1”~“11”检索属于工序“冲压”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在这之后,在运转状况画面320按照属于先前选择的每个工序“冲压”的制造设备30显示表示制造处理从开始到结束为止的经过时间的柱状图。并且,在时间线画面310上在受理工序“冲压”的阶段还选择折线图330的线段。因此,在运转状况画面320中,与该线段对应的产品的柱状图340的显示方式被区分为与其它的柱状图不同的显示方式,由此实现柱状图340的强调显示。
通过这样的运转状况的显示,制造系统3的相关人员能够掌握在属于显示中的工序的制造设备出现的运转状况的偏离。即,能够掌握制造设备“1”~“11”中的制造设备“3”以及“4”在时间线的显示范围内未运转这样的状况,并且能够掌握制造设备“9”~“11”在时间线的显示范围内密集地运转这样的状况。由此,能够使制造设备的运转状况对生产率带来的影响可视化。
[制造报告的具体例2]
图4以及图5是表示制造报告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作为生产线的一个例子,在图4以及图5中,与图3所示的制造报告画面300同样摘录示出与印刷电路基板的制造相关的三个工序“前工序”、“组装”以及“冲压”。另外,在图4以及图5所示的制造报告画面400以及500中,也与图3所示的制造报告画面300同样示出在时间线画面410或者510上在折线图430或者530的线段以及与工序“冲压”对应的区域上进行了鼠标悬停的例子。
在图4所示的运转状况画面420以及图5所示的运转状况画面520中,以进行了强调显示的柱状图440或者柱状图540为首,在各柱状图将实际填充的个数相对于各制造设备在一次制造处理能够填充塑料板的最大个数的程度以填充率来示出。例如,进行塑料板的填充率越高就越增大从柱状图的底边施加影线的部分的显示。例如,以与填充率相同的比例对柱状图施加影线。根据这样的填充率的显示,能够与根据各制造设备“1”~“11”的柱状图能够掌握的运转状况配合地准确估计该工序中的各制造设备“1”~“11”的负荷。
例如,图4所示的运转状况画面420的情况下,在2015年3月24日的00时00分00秒的附近,全部的制造设备“1”~“11”的柱状图并排,由此可知有全面运转,但各柱状图几乎没有影线,明显可知填充率较低。像这样在尽管制造设备“1”~“11”的运转率较高但填充率较低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得到如下启示。例如,虽然是说制造设备“1”~“11”的运转率较高,但可以先考虑通过不将塑料板平均分配给各制造设备,而使其偏向一部分的制造设备来提高填充率的对策,还不涉及设备投资。
另一方面,在图5所示的运转状况画面520的情况下,明显可知虽然只有制造设备“3”、“5”、“7”以及“10”有运转,但各柱状图几乎都被影线填埋,填充率较高。像这样在尽管制造设备“1”~“11”的运转率较低但填充率较高的情况下,可知产品的制造计划优异,能够高效地制造产品。
[显示范围的变更]
对于时间线的显示范围T来说,能够通过使图3~图5所示的滑块350、450或者550在滑动条上移动来变更其时间长度。例如,在向“+”的方向移动滑块350、450或者550的情况下,能够增大时间线的显示范围T的时间长度。另外,在向“-”的方向移动滑块350、450或者550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时间线的显示范围T的时间长度。
[处理的流程]
图6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显示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作为一个例子,该显示处理在从客户终端50受理了制造报告的阅览请求的情况下开始。
如图6所示,第一生成部15c以受理了制造报告的阅览请求的时间或阅览请求所指定的时间为基准,设定时间线的显示范围(步骤S101)。接着,第一生成部15c选择存储于存储部13的生产实绩数据13a的记录中的一个记录(步骤S102)。
接着,第一生成部15c判定在步骤S102选择的记录所包含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中最早的开始时刻或者制造处理的结束时刻中最新的结束时刻的任意一方是否包含于时间线的显示范围(步骤S103)。
这里,在最早的开始时刻或者最新的结束时刻包含于时间线的显示范围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第一生成部15c通过将该记录保存于未图示的内部存储器的工作区来提取与该记录对应的产品(步骤S104)。此外,在最早的开始时刻以及最新的结束时刻不包含于时间线的显示范围的情况下(步骤S103否),该记录不保存于内部存储器的工作区,并移至步骤S105的处理。
然后,反复执行上述的步骤S102~步骤S104的处理直至生产实绩数据13a的全部的记录被选择(步骤S105否)。之后,在生产实绩数据13a的全部的记录被选择的情况下(步骤S105是),执行如下处理。
即,第一生成部15c按照每个保存于内部存储器的记录,在时间线的各时间轴上标绘该记录所包含的各工序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并连接标绘的点使折线图图表化,由此生成时间线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步骤S106)。
接着,选择部15d选择作为运转状况画面的显示对象的工序(步骤S107)。然后,第二生成部15e按照每个制造设备30检索与保存于内部存储器的工作区的记录所包含的工序中在步骤S107选择的工序对应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步骤S108)。
之后,第二生成部15e对每个制造处理计算实际处理量相对于在一次制造处理中制造设备能够处理的最大处理量的程度,例如填充率(步骤S109)。在这之后,第二生成部15e对属于先前选择的工序的每个制造设备30生成表示制造处理从开始到结束为止的经过时间的柱状图,并且根据与各柱状图对应的制造处理的填充率的大小变更该柱状图的显示方式,由此生成运转状况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步骤S110)。
最后,显示控制部15b使在步骤S106生成的时间线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于第一画面区域,并且使在步骤S110生成的运转状况画面的显示用数据显示于第二画面区域(步骤S111),并结束处理。
[效果的一方面]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服务器装置10使按照工序的执行顺序排列生产线的每个工序的开始以及结束的时间经过的产品的时间线、和按照每个制造设备排列表示工序的制造处理的开始以及结束的时间经过的运转状况的图表的时间轴对齐而进行显示。因此,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服务器装置10,能够使制造设备的运转状况对生产率带来的影响可视化。
实施例2
虽然到此为止对与公开的装置相关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实施例以外,也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实施。因此,下面对本发明所包含的其它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填充率(负荷率)的应用例]
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例示了通过使柱状图的影线面积的比例与填充率对齐来表现填充率的情况,但若在各柱状图之间制造处理的经过时间即高度不同,则即使是相同的填充率,影线面积的大小也产生偏差。因此,服务器装置10为了即使在各柱状图之间制造处理的经过时间不同的情况下,在各柱状图间也相对地掌握填充率,也能够实现如下显示。
图7是表示制造报告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作为生产线的一个例子,图7中与图3所示的制造报告画面300同样摘录示出与印刷电路基板的制造有关的三个工序“前工序”、“组装”以及“冲压”。另外,在图7所示的制造报告画面700中,也与图3所示的制造报告画面300同样示出在时间线画面710上在折线图730的线段以及与工序“冲压”对应的区域上进行鼠标悬停的例子。
在图7所示的运转状况画面720中,以进行了强调显示的柱状图740为首,在各柱状图将实际填充的个数相对于各制造设备在一次制造处理中能够填充塑料板的最大个数的程度以填充率示出。这里,在图7所示的运转状况画面720中,通过以柱状图的热图的填涂显示,来表现填充率。即,若以图7所示的运转状况画面720的例子来说,则填充率越低就越使柱状图的填涂接近“白”,填充率越高就越使柱状图的填涂接近“黑”。由此,即使在各柱状图之间制造处理的经过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各柱状图间掌握填充率。
此外,这里虽然例示了根据白黑的浓淡来区分填充率的大小的情况,但也可以通过颜色来区分填充率的大小。并且,也能够兼用基于颜色的区别和基于浓淡的区分。例如,对同一种类的产品分配同一颜色,对不同种类的产品分配不同的颜色。在此基础上,也能够根据浓淡来区分填充率的大小。另外,由于柱状图的水平方向的宽度与制造处理的经过时间无关地保持一定,所以也可以不在上下方向,而在左右方向根据填充率的大小来变更影线面积。
[显示范围的位移]
例如,服务器装置10能够以手动或者自动使时间线的显示范围位移。例如,通过使图3~图5所示的滚动条360、460或者560移动,能够使时间线的显示范围向时间的前后方向位移。例如,在滚动条360、460或者560向上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在维持时间线的显示范围的时间长度的状态下使时间向回溯的方向位移。另外,在滚动条360、460或者560向下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在维持时间线的显示范围的时间长度的状态下使时间向推移的方向位移。
[分散以及整合]
另外,图示的各装置的各构成要素并不需要在物理上一定如图示那样构成。即,各装置的分散、整合的具体方式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方式,而能够根据各种负荷、使用状况等将其全部或者一部分以任意的单位在功能上或者在物理上进行分散、整合来构成。例如,也可以将收集部15a、显示控制部15b、第一生成部15c、选择部15d或者第二生成部15e作为服务器装置10的外部装置经由网络连接。另外,也可以由其它的装置分别具有收集部15a、显示控制部15b、第一生成部15c、选择部15d或者第二生成部15e,并通过网络连接来配合,来实现上述的服务器装置10的功能。
[显示程序]
另外,能够通过由个人计算机、工作站等计算机执行预先准备的程序来实现上述的实施例所说明的各种处理。因此,下面使用图8对执行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功能的显示程序的计算机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执行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显示程序的计算机的硬件构成例的图。如图8所示,计算机100具有操作部110a、扬声器110b、照相机110c、显示器120、以及通信部130。并且,该计算机100具有CPU150、ROM160、HDD170、RAM180。这些110~180的各部经由总线140连接。
如图8所示,在HDD170存储有发挥与上述的实施例1所示的收集部15a、显示控制部15b、第一生成部15c、选择部15d以及第二生成部15e相同的功能的显示程序170a。该显示程序170a与图2所示的收集部15a、显示控制部15b、第一生成部15c、选择部15d以及第二生成部15e的各构成要素同样地,可以整合或者分离。即,也可以在HDD170不一定储存有上述的实施例1所示的全部的数据,只要在HDD170储存处理所使用的数据即可。
在这样的环境下,CPU150从HDD170读出显示程序170a之后展开在RAM180。结果如图8所示,显示程序170a作为显示进程180a发挥作用。该显示进程180a将从HDD170读出的各种数据展开在RAM180具有的存储区域中分配给显示进程180a的区域,并使用该展开的各种数据执行各种处理。例如,作为显示进程180a执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包含图6所示的处理等。此外,在CPU150中,也可以并非必须使上述的实施例1所示的全部处理部动作,只要虚拟地实现与作为执行对象的处理对应的处理部即可。
此外,上述的显示程序170a也可以并非必须从最开始就存储于HDD170或ROM160。例如,也可以使各程序存储于插入计算机100的软盘,所谓的FD、CD-ROM、DVD盘、光磁盘、IC卡等“便携式的物理介质”。并且,计算机100从这些便携式的物理介质获取各程序并加以执行。另外,也可以使各程序存储于经由公用线路、因特网、LAN、WAN等与计算机100连接的其它的计算机或者服务器装置等,计算机100从它们获取各程序并加以执行。
附图标记说明
1…日志数据分析系统,3…制造系统,10…服务器装置,11…通信I/F部,13…存储部,13a…生产实绩数据,15…控制部,15a…收集部,15b…显示控制部,15c…第一生成部,15d…选择部,15e…第二生成部,30…制造设备,31…日志输出装置,50…客户终端。

Claims (15)

1.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是表示制造系统的运转状态的信息的显示方法,该制造系统具有为了制造一个产品而依次执行的多个工序,并且所述工序分别具有进行制造处理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该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工序的每个的针对一个产品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由所述制造系统制造的一个以上的产品的每个,在按照所述工序的执行顺序划分给每个工序的状态下,将表示多个所述工序的每个的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线段以在各工序间使时间轴对齐为相同方向的状态显示在第一画面区域,
基于所述多个工序中的被选出的第一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对该第一工序的制造设备的每个,以使时间轴对齐为与所述第一画面区域的时间轴相同的方向的状态将表示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图表显示在第二画面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并排显示所述第一画面区域和所述第二画面区域,
在所述第一画面区域或者所述第二画面区域中受理时间的确定,
显示与受理的所述时间相应的横跨所述第一画面区域和所述第二画面区域的一条线段。
3.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是在制造系统中表示该制造系统的运转状态的信息的显示方法,在该制造系统中,用于制造一个产品的制造工序具有进行制造处理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该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制造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该制造设备的每个,按照每个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生成并显示第一显示信息,该第一显示信息包含表示该经过时间的信息和表示该经过时间内的制造处理的负荷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工序包含用于制造所述一个产品的依次执行的多个工序,受理对该多个工序中任意一个工序的选择,
针对受理了选择的第一工序生成并显示所述第一显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表示所述负荷的信息是实际处理量相对于在一次制造处理中能够处理的最大处理量的程度。
6.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是在制造系统中表示该制造系统的运转状态的信息的显示方法,该制造系统具有为了制造一个产品而依次执行的多个工序,并且所述工序分别具有进行制造处理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该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工序的每个的针对一个产品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由所述制造系统制造的一个以上的产品的每个,在按照所述工序的执行顺序划分给每个工序的状态下,将表示多个所述工序的每个的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线段以在各工序间使时间轴对齐为相同方向的状态显示在第一画面区域,
受理对显示于所述第一画面区域的线段中任意一个线段的选择,
在基于根据受理了选择的第一线段确定的第一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该第一工序的制造设备的每个,以使时间轴对齐为与所述第一画面区域的时间轴相同的方向的状态来显示表示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图表的第二画面区域中,将根据受理了选择的第一线段确定的第一制造设备所对应的图表以能够与其它的制造设备所对应的图表进行区分的方式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表是连接与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对应的点和与结束时刻对应的点的线段。
8.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是在制造系统中表示该制造系统的运转状态的信息的显示方法,该制造系统具有为了制造一个产品而依次执行的多个工序,并且所述工序分别具有进行制造处理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该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工序的每个的针对一个产品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由所述制造系统制造的一个以上的产品的每个,在按照所述工序的执行顺序划分给每个工序的状态下,将表示多个所述工序的每个的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线段以在各工序间使时间轴对齐为相同方向的状态显示在第一画面区域,
受理对所述第一画面区域中与任意一个工序对应的区域的选择,
基于根据受理了选择的区域确定的第一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该第一工序的制造设备的每个,将表示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图表以使时间轴对齐为与所述第一画面区域的时间轴相同的方向的状态显示在第二画面区域。
9.一种使计算机执行的显示程序,该显示程序是表示制造系统的运转状态的信息的显示程序,该制造系统具有为了制造一个产品而依次执行的多个工序,并且所述工序分别具有进行制造处理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该显示程序的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工序的每个的针对一个产品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由所述制造系统制造的一个以上的产品的每个,在按照所述工序的执行顺序划分给每个工序的状态下,将表示多个所述工序的每个的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线段以在各工序间使时间轴对齐为相同方向的状态显示在第一画面区域,
基于所述多个工序中的被选出的第一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对该第一工序的制造设备的每个,以使时间轴对齐为与所述第一画面区域的时间轴相同的方向的状态将表示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图表显示在第二画面区域。
10.一种使计算机执行的显示程序,该显示程序是在制造系统中表示该制造系统的运转状态的信息的显示程序,在该制造系统中,用于制造一个产品的制造工序具有进行制造处理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该显示程序的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制造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该制造设备的每个,按照每个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生成并显示第一显示信息,该进行制造处理包含表示该经过时间的信息和表示该经过时间内的制造处理的负荷的信息。
11.一种使计算机执行的显示程序,该显示程序是在制造系统中表示该制造系统的运转状态的信息的显示程序,该制造系统具有为了制造一个产品而依次执行的多个工序,并且所述工序分别具有进行制造处理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该显示程序的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工序的每个的针对一个产品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由所述制造系统制造的一个以上的产品的每个,在按照所述工序的执行顺序划分给每个工序的状态下,将表示多个所述工序的每个的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线段以在各工序间使时间轴对齐为相同方向的状态显示在第一画面区域,
受理对显示于所述第一画面区域的线段中任意一个线段的选择,
在基于根据受理了选择的第一线段确定的第一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该第一工序的制造设备的每个,以使时间轴对齐为与所述第一画面区域的时间轴相同的方向的状态来显示表示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图表的第二画面区域中,将根据受理了选择的第一线段确定的第一制造设备所对应的图表以能够与其它的制造设备所对应的图表进行区分的方式显示。
12.一种使计算机执行的显示程序,该显示程序是在制造系统中表示该制造系统的运转状态的信息的显示程序,该制造系统具有为了制造一个产品而依次执行的多个工序,并且所述工序分别具有进行制造处理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该显示程序的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工序的每个的针对一个产品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由所述制造系统制造的一个以上的产品的每个,在按照所述工序的执行顺序划分给每个工序的状态下,将表示多个所述工序的每个的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线段以在各工序间使时间轴对齐为相同方向的状态显示在第一画面区域,
受理对所述第一画面区域中与任意一个工序对应的区域的选择,
基于根据受理了选择的区域确定的第一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该第一工序的制造设备的每个,将表示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图表以使时间轴对齐为与所述第一画面区域的时间轴相同的方向的状态显示在第二画面区域。
13.一种显示控制装置,该显示控制装置是表示制造系统的运转状态的信息的显示控制装置,该制造系统具有为了制造一个产品而依次执行的多个工序,并且所述工序分别具有进行制造处理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该显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显示部,其基于所述工序的每个的针对一个产品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由所述制造系统制造的一个以上的产品的每个,在按照所述工序的执行顺序划分给每个工序的状态下,将表示多个所述工序的每个的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线段以在各工序间使时间轴对齐为相同方向的状态显示在第一画面区域;以及
第二显示部,其基于所述多个工序中的被选出的第一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对该第一工序的制造设备的每个,以使时间轴对齐为与所述第一画面区域的时间轴相同的方向的状态将表示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图表显示在第二画面区域。
14.一种显示控制装置,该显示控制装置是在制造系统中表示该制造系统的运转状态的信息的显示控制装置,在该制造系统中,用于制造一个产品的制造工序具有进行制造处理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该显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显示部,其基于所述制造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该制造设备的每个,按照每个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生成并显示第一显示信息,该第一显示信息包含表示该经过时间的信息和表示该经过时间内的制造处理的负荷的信息。
15.一种显示控制装置,该显示控制装置是在控制系统中表示该制造系统的运转状态的信息的显示控制装置,该制造系统具有为了制造一个产品而依次执行的多个工序,并且所述工序分别具有进行制造处理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该显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显示部,其基于所述工序的每个的针对一个产品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由所述制造系统制造的一个以上的产品的每个,在按照所述工序的执行顺序划分给每个工序的状态下,将表示多个所述工序的每个的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线段以在各工序间使时间轴对齐为相同方向的状态显示在第一画面区域;
受理部,其受理对显示于所述第一画面区域的线段中任意一个线段的选择;以及
第二显示部,其在基于根据受理了选择的第一线段确定的第一工序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制造设备中的制造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信息,针对该第一工序的制造设备的每个,以使时间轴对齐为与所述第一画面区域的时间轴相同的方向的状态来显示表示制造处理的开始到结束的经过时间的图表的第二画面区域中,将根据受理了选择的第一线段确定的第一制造设备所对应的图表以能够与其它的制造设备所对应的图表进行区分的方式显示。
CN201580085162.2A 2015-12-09 2015-12-09 显示方法、存储介质以及显示控制装置 Active CN1083694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4583 WO2017098619A1 (ja) 2015-12-09 2015-12-09 表示方法、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9411A true CN108369411A (zh) 2018-08-03
CN108369411B CN108369411B (zh) 2021-01-08

Family

ID=59013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5162.2A Active CN108369411B (zh) 2015-12-09 2015-12-09 显示方法、存储介质以及显示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395400B2 (zh)
EP (1) EP3388909A4 (zh)
JP (1) JP6631638B2 (zh)
CN (1) CN108369411B (zh)
CA (1) CA3007463A1 (zh)
MX (1) MX2018006970A (zh)
PH (1) PH12018501217A1 (zh)
WO (1) WO201709861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2130A (zh) * 2019-04-03 2021-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程序、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13994285A (zh) * 2019-06-21 2022-01-28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管理方法和管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2762B2 (ja) * 2015-06-02 2019-06-19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生成システム、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71576B2 (ja) 2018-05-10 2023-05-11 ストール マシーナリ 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工場管理監視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6938563B2 (ja) * 2019-05-17 2021-09-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製造の管理を支援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7456055B1 (ja) 2023-09-13 2024-03-26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生産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3673A (zh) * 2003-06-20 2005-02-0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方法以及程序
JP2012022602A (ja) * 2010-07-16 2012-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作業改善分析システム
CN103842244A (zh) * 2011-10-03 2014-06-04 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显示程序及显示方法
CN203950182U (zh) * 2014-06-05 2014-11-19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状态监控系统
CN104678948A (zh) * 2013-12-03 2015-06-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9343A (en) * 1990-11-28 1995-12-26 Hitachi, Ltd. Production planning system
US5793638A (en) * 1990-12-25 1998-08-11 Kabushiki Kaisha Komatsu Seisakusho Work instruction system and conveyance control system in production line
US7249356B1 (en) * 1999-04-29 2007-07-24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structure for batch processing event history processing and viewing
JP2003186517A (ja) 2001-12-19 2003-07-04 Yamatake Sangyo Systems Co Ltd 作業工程管理装置
EP1483716A4 (en) * 2002-03-11 2006-06-07 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REDUCING STOCKS IN WAREHOUSES AND STOCKS IN TRANSIT
JP4232386B2 (ja) * 2002-05-21 2009-03-04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生産計画作成システム及び生産計画作成方法
JP4177280B2 (ja) * 2004-03-25 2008-11-05 東芝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計画業務管理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計画業務管理支援プログラム
JP4670455B2 (ja) * 2005-04-22 2011-04-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工程異常検知システム
US7764191B2 (en) * 2005-07-26 2010-07-2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RFID tag data affecting automation controller with internal database
US7411500B2 (en) * 2005-09-14 2008-08-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s of monitoring items or material from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JP5166908B2 (ja) * 2007-07-06 2013-03-2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スケジュール管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25851A (ja) * 2007-07-17 2009-02-05 Fujitsu Ltd 作業管理装置及び作業管理方法
US8024063B2 (en) * 2007-08-17 2011-09-20 Siemens Industry, Inc. Process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of mail
JP2009187266A (ja) * 2008-02-06 2009-08-20 Olympus Corp 自動搬送車の制御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0003228A (ja) * 2008-06-23 2010-01-07 Fuji Heavy Ind Ltd 標準作業諸票作成システム
JP5192938B2 (ja) * 2008-08-08 2013-05-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作業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作業管理方法
US8690057B2 (en) * 2012-03-06 2014-04-08 A-I Packaging Solutions, In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tracking and managing materials in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20130346138A1 (en) * 2012-06-26 2013-12-26 Xerox Corporation Creation of production process workflow diagrams
US9430509B2 (en) * 2013-09-16 2016-08-30 Axis Ab Event timeline generation
JP6287018B2 (ja) * 2013-10-04 2018-03-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可視化方法、表示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可視化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EP2998912A1 (en) * 2014-09-19 2016-03-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system and web application for monitoring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3673A (zh) * 2003-06-20 2005-02-0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方法以及程序
JP2012022602A (ja) * 2010-07-16 2012-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作業改善分析システム
CN103842244A (zh) * 2011-10-03 2014-06-04 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显示程序及显示方法
CN104678948A (zh) * 2013-12-03 2015-06-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CN203950182U (zh) * 2014-06-05 2014-11-19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状态监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2130A (zh) * 2019-04-03 2021-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程序、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13994285A (zh) * 2019-06-21 2022-01-28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管理方法和管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9411B (zh) 2021-01-08
CA3007463A1 (en) 2017-06-15
EP3388909A4 (en) 2019-01-23
JP6631638B2 (ja) 2020-01-15
PH12018501217A1 (en) 2019-01-28
US20180268580A1 (en) 2018-09-20
WO2017098619A1 (ja) 2017-06-15
EP3388909A1 (en) 2018-10-17
US10395400B2 (en) 2019-08-27
JPWO2017098619A1 (ja) 2018-08-30
MX2018006970A (es) 2018-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9411A (zh) 显示方法、显示程序以及显示控制装置
CN105938557A (zh) 图像识别方法、图像识别装置
CN104700962B (zh) 用于制造电线束的方法
US20060218510A1 (en) Data center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657225A (zh) 数据整合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E102007021561A1 (de) Entwurfswerkzeug für Art und Form einer Schaltungsrealisierung
CN107370823A (zh) 数据采集及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79722B (zh) 用于数据表格多维化的方法和系统
CN110231974A (zh) 运维信息的可视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79808A (zh) Rpa机器人应用需求测评方法及装置
US10388043B2 (en) Display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facility used therefore
JP2010003059A (ja) 成績視認システム
CN106960188A (zh) 天气图像分类方法及装置
CN207099116U (zh) 数据采集及远程控制装置
JP5023414B2 (ja) 生産計画評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8984925A (zh) 面向电子产品可靠性综合仿真分析的并行计算方法
US8234597B2 (en) Tool and method to graphically correlate process and test data with specific chips on a wafer
CN111694994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348760A (zh) 餐饮制作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4039083B (zh) 一种确定定位孔信息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印刷电路板
CN206460140U (zh) 一种用于矩阵排列芯片的测试装置
Idehen et al. An electric power system energy management platform (emp) research testbed
CN107741998B (zh) 属性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4510591B (zh) 数字图像生成排版系统和方法
JP3636682B2 (ja) データ分析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