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6793A - 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6793A
CN108366793A CN201680072768.7A CN201680072768A CN108366793A CN 108366793 A CN108366793 A CN 108366793A CN 201680072768 A CN201680072768 A CN 201680072768A CN 108366793 A CN108366793 A CN 108366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ligation
pipe
suture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27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6793B (zh
Inventor
榊航平
井上浩
井上浩一
品川裕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Ze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Ze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Ze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66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6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6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6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Needles ; Sutures; Needle-suture combination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2Needle manipulators
    • A61B17/0625Needle manipulators the needle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interact with the manipulator, e.g. being ridged to snap fit in a hole of the manipula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7Suture clamps, clips or locks, e.g. for replacing suture knots;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clamps, clips or l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3Hand-held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su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38Type of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 A61B2017/00278Transorgan operations, e.g. transgastr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9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 A61B2017/00296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mounted on an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61B2017/00575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for closure at remote site, e.g. closing atrial septum def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61B2017/00646Type of implements
    • A61B2017/00663Type of implements the implement being a su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743Type of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treatment sites
    • A61B2017/00818Treatment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7Suture clamps, clips or locks, e.g. for replacing suture knots;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clamps, clips or locks
    • A61B2017/0488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suture clamps, clips or l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2017/0496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for tensioning su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Needles ; Sutures; Needle-suture combination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004Means for attaching suture to needle
    • A61B2017/06042Means for attaching suture to needle located close to needle tip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进行缝合线的结扎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所述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具有:结扎用环(11a),其被缝合线穿过;连结用环(11b),其与结扎装置(2)连结;连接部,其将结扎用环(11a)与连结用环(11b)连接;管(12),其以通过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而将结扎用环(11a)拉入到所述管的内腔的方式,可滑动地外嵌于连接部(11c);以及卡定单元(13),其以结扎用环(11a)不会从管(12)内脱出的方式对结扎用环(11a)的一部分进行卡定。

Description

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缝合线进行结扎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其中,所述缝合线用于在经自然腔道内窥镜手术中对在消化道等的自然腔道壁形成的切开部等进行缝合。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经自然腔道内窥镜手术(NOTES: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Endoscopic Surgery)作为不在身体表面形成创口的微创手术而受到关注。与切开体表而到达体腔内的现有技术中的外科手术不同,使用内窥镜从口、肛门经由消化道,或者经由阴道、膀胱等而到达腹腔等体腔内。已经报道了应用于腹腔内观察、肝活检等的诊断性手术乃至阑尾切除、胆囊摘除、输卵管结扎、卵巢摘除、胃空肠吻合等多种手术的可能性。
作为在这种经自然腔道内窥镜手术中对在消化道等的自然腔道壁形成的切开部(包含穿孔部、缺损部)进行缝合的缝合装置,提出了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该装置通过使以贯穿切开部并遍及在该自然腔道的外侧(体腔侧)配置的臂的双岔状的顶端部的方式而架设的缝合线的一端、与从该自然腔道的内侧向该切开部的一侧的自然腔道壁穿刺的针的顶端卡合之后拔出该针,从而使该缝合线的一端贯穿该自然腔道壁而向该自然腔道的内侧引导。而且,通过同样地使该缝合线的另一端、与从该自然腔道的内侧向该切开部的另一侧的自然腔道壁穿刺的针的顶端卡合之后拔出该针,从而使该缝合线的另一端贯穿该自然腔道壁而向该自然腔道的内侧引导,通过结扎器具一边使引导到该自然腔道的内侧的缝合线的两端收紧,一边进行结扎。
作为在缝合线的结扎中使用的结扎器具,已知有以下装置: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作为结扎部件而记载的那样,将线材的两端连结而成型为大致环状,并且使该线材的中间部分以大致平行的方式靠近,该靠近的部分可滑动地外嵌管。在相对于管的一侧形成的环成为用于对缝合线进行结扎的结扎用环,另一侧的环成为与结扎装置连结的连结用环。通过使用结扎装置将连结用环相对于管进行拉拽而使管向结扎用环侧滑动,从而被缝合线的两端穿过的结扎用环与该缝合线一起被拉入该管的内侧,通过由该管的内壁产生的挤压而被卡定,由此该缝合线收紧而以该切开部被堵塞的状态结扎。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的缝合线结扎器具中,在为了将结扎用环拉入到管内而相对于管拉动连结用环时,存在相对于管过度地拉入环部件导致结扎用环从管脱出,从而使环部件与管分离的情况。因此,存在有时不能良好地进行缝合线的结扎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941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该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进行缝合线的结扎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具有:
结扎用环,其被缝合线穿过;
连结用环,其与结扎装置连结;
连接部,其将所述结扎用环与所述连结用环连接;
管,其可滑动地外嵌于所述连接部,从而通过向所述结扎用环侧滑动而将该结扎用环拉入到所述管的内腔;
卡定单元,其以所述结扎用环不会从所述管内脱出的方式对该结扎用环的一部分进行卡定。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具有以结扎用环不会从管内脱出的方式在该管内进行卡定的卡定单元。因此,能够防止在以使结扎用环拉入到管内而相对于管拉拽连结用环时,相对于管过度地拉入结扎用环而导致结扎用环从管的内腔脱出的情况,能够良好地进行缝合线的结扎。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中,所述连接部能够采用在其一端连接有所述结扎用环、在其另一端连接有所述连结用环的柱状的部位。能够抑制结扎用环和连结用环的变形,能够使姿态稳定。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中,将管外嵌在由环状的具有挠性的线材构成的环部件的中间的相互相向的部分,将形成于该管的一侧的环设为所述结扎用环,将形成于该管的另一侧的环设为所述连结用环,将外嵌于该管的部分设为所述连接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中,所述卡定单元能够包含以所述管的内腔的一部分变细的方式外嵌于该管的铆接部件。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中,所述卡定单元能够包含具有板部和突起部的阻挡件,所述板部具有所述连结用环的一部分可滑动地贯穿的第1贯穿孔以及该连结用环的另一部分可滑动地贯穿的第2贯穿孔,所述突起部以在所述板部的大致中央部分向所述管侧突出的方式与该板部一体地形成,并插入在所述管的内腔。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中,所述卡定单元能够包含具有板部和连接用环的阻挡件,所述板部形成为直径大于所述管的内径,所述连接用环为大致U字状,其一端与该板部的一部分一体地连接,其中间部分被所述结扎用环穿过,其另一端与该板部的另一部分一体地连接,所述连接用环插入在所述管的内腔。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中,所述卡定单元能够包含由环状的线材构成的挡圈,所述挡圈以穿过所述连结用环而大致沿所述管的一侧的侧面,并穿过所述结扎用环而大致沿所述管的另一侧的侧面的方式围绕所述管。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中,所述卡定单元能够包含与所述结扎用环一体地形成的突起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中,所述卡定单元能够包含与所述结扎用环一体地形成的、线径比所述结扎用环的其它部分的线径粗的粗径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中,所述卡定单元能够包含卡定部,所述卡定部具有比所述管的内径大的尺寸,并设置在所述结扎用环的与所述连接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由于卡定部与管的端面抵接而不进入管的内腔内,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结扎用环从管的内腔脱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在结扎时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在结扎时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在结扎时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在结扎时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在外嵌管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将缝合线结扎了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的结构和缝合的步骤的图(其1)。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的步骤的图(其2)。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的步骤的图(其3)。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的步骤的图(其4)。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的步骤的图(其5)。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的步骤的图(其6)。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的步骤的图(其7)。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的步骤的图(其8)。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的步骤的图(其9)。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的步骤的图(其10)。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的步骤的图(其11)。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同样表示在结扎时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及其附近的剖视图。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1A构成为,将具有挠性的线材的两端结合而成型为大致环状(环状)来作为主体部(环部件)11,并且使主体部11的中间部分以大致平行的方式相互接近,在该中间部分可滑动地外嵌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的大致圆筒状的管(紧固管)12。
主体部11的相对于管12的一侧(在图1中左侧)成为用于对缝合线4(细节后述)进行结扎的结扎用环11a,另一侧(在图1中右侧)成为连结于结扎装置2(细节后述)的连结用环11b。连接了结扎用环11a和连结用环11b的部分(外嵌有管12的部分)是本发明的连接部。作为主体部11的材料,只要是具有适当的挠性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聚酰胺树脂。此外,作为管12的材料,只要是具有适当的弹性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硅酮弹性体。
在将缝合线4的两端部捆住并穿过结扎用环11a的状态下,通过使用结扎装置2以结扎用环11a被拉入管12内的方式使管12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或者相对于管12拉动连结用管11b),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被压入到管12内,并在作为结扎用环11a的顶端部分的折回部分被拉入至管12内的中间部分的状态下停止拉入,由此缝合线4被结扎。
另外,虽然在图2中没有示出,但在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被压入到管12内时,管12由于来自结扎用环11a的折回部和缝合线4的压力而直径向外侧扩张,通过管12的恢复力(紧固力)将缝合线4和结扎用环11a牢固地保持在管12内。
构成主体部11的线材的线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0.45mm。管12的轴向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5.0mm。管12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1.6mm。管12的内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0.3mm。
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在缝合线4的结扎操作时为了结扎用环11a的顶端部(折回部)不会从管12的内腔脱出而在该管12内对其进行卡定的卡定单元,具有外嵌于该管12的铆接部件(环状部件)13,以使在管12的内腔的一部分形成比该内腔的直径更细的细径部12a。作为铆接部件13,能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安装:使用具有与管12的外径相同程度或比其更细的外径的由金属等构成的大致圆环状的O形环或C形环,将管12向内侧插入,从外侧压缩而进行铆接。细径部12a的内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0.15mm。
主体部11的结扎用环11a的折回部分(顶端部分)的尺寸大于主体部11的相互大致平行地配置的中间部分的尺寸,并且在结扎时缝合线4穿过该折回部分的内侧,因此在将管12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而将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拉入管12内时,该折回部分被通过铆接部件13而在管12的内腔形成的细径部12a阻挡而被卡定。由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将结扎用环11a相对于管12过度地拉入而导致结扎用环11a从管12脱出的情况。
(结扎装置)
如图25所示,结扎装置2构成为大体具有连结钩(翼部件)21、鞘管(管)22、驱动丝(操作丝)23、具有基座侧锁定部件25和鞘管侧锁定部件26的锁定机构、以及具有基座部27和滑块部28的操作部。
鞘管22由具有挠性的空心管构成,作为鞘管22,可以使用由树脂等构成的单纯的管,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盘管。作为盘管,能够使用将由金属(不锈钢)等构成的长条平板卷绕为螺旋状而形成的扁线盘管。但是,也可以使用圆线盘管或内表面扁平盘管。另外,作为鞘管22,也可以使用导线管。导线管是由空心绞合线构成的管,该空心绞合线是将由例如金属(不锈钢)等构成的多根丝(缆丝)以成为空心的方式拧成螺旋状而形成的。
在鞘管22的盘管的远端一体地固定有大致圆筒状的顶端部件24,顶端部件24的远端面成为能够与结扎器具1A的管12抵接的抵接部。但是,从减少成本和部件数量等的观点出发,也可以不设置顶端部件24,在该情况下,盘管的远端面成为与结扎器具1A的管12抵接的抵接部。
驱动丝23由具有挠性的丝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钢丝绳。钢丝绳是由绞合线构成的绳,该绞合线是将由例如金属(不锈钢)等构成的多根丝(缆丝)拧成螺旋状而形成的。但是,作为驱动丝23,也可以使用由单线构成的丝。
在驱动丝23的顶端(远端)一体地安装有连结钩21。连结钩21由具有一对臂部21a、21a和爪部21b、21b的弹性体构成,该臂部21a、21a配置成随着朝向其顶端而相互呈大致八字状张开,该爪部21b、21b是将该臂部21a、21a的顶端部分别向内侧折弯而形成的,臂部21a、21a的基端部相互被一体化,通过焊接等而一体地固定在驱动丝23的顶端(远端)。
通过使驱动丝23以相对于鞘管22向远端侧推出的方式滑动(即,使鞘管22相对于驱动丝23向近端侧滑动),连结钩21从鞘管22的远端突出并利用自身的弹性呈大致八字状张开,与此相反,通过使驱动丝23以相对于鞘管22从远端侧拉入的方式滑动(即,使鞘管22相对于驱动丝23向远端侧滑动),连结钩21埋入在鞘管22的远端的内部并闭合。
只要将驱动丝23保持在固定的位置并以推出鞘管22的方式操作,就能够在将连结钩21的位置保持为固定的状态下自由地开闭(把持或解除把持)连结钩21的一对臂部21a、21a。作为连结钩21,能够使用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的连接钩。
插穿有驱动丝23的鞘管22的近端(基端部)经由具有基座侧锁定部件25和鞘管侧锁定部件26的鲁尔锁机构而连接并固定在基座部27的远端。
在基座部27可滑动地安装有滑块部28。驱动丝23的近端穿过鞘管侧锁定部件26和基座侧锁定部件25各自的通孔而到达滑块部28,通过锁定螺丝29可拆装地固定在滑块部28。
通过使滑块部28相对于基座部27向远端侧滑动,设置在驱动丝23的远端的连结钩21从鞘管22的远端被推出,并利用自身的弹性而呈大致八字状张开。与此相反,通过使滑块部28相对于基座部27向近端侧滑动,设置在驱动丝23的远端的连结钩21从鞘管22的远端埋入,并被收容在鞘管22的内部。
(缝合装置)
如图14所示,缝合装置3具有前后一对臂31、32和使该前后一对臂31、32工作的臂移动单元33。通过在未图示的内窥镜的轴的外侧沿该轴安装臂移动单元33,从而该缝合装置3固定于内窥镜来使用。能够一边通过未图示的内窥镜的摄像机来确认前后一对臂31、32的动作,一边使用前后一对臂31、32对在胃等的消化道形成的切开部进行缝合。
臂移动单元33是沿轴向延伸的长条的部件,由具有能够随着未图示的内窥镜的轴的弯曲而弯曲的程度的柔软性的3根管(或者2根管和丝)构成。即,臂移动单元33由壳管33a、后侧臂移动管33b、前侧臂移动管33c(或者前侧臂移动丝)构成。
壳管33a是通过未图示的安装器具固定在未图示的内窥镜的轴上的空心的管状的部件,该壳管33a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聚乙烯、氯乙烯等材料形成。
后侧臂移动管33b是插穿在壳管33a内的空心的管状的部件,设置成在壳管33a内能够沿其轴向移动且能够绕轴旋转。在后侧臂移动管33b的顶端连结有后侧臂32。后侧臂移动管33b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聚乙烯、氯乙烯等的树脂制管、由金属制丝构成的丝管等形成。特别是由于使后侧臂移动管33b旋转而使后侧臂32摆动,所以优选在手边侧使后侧壁移动管33b旋转时,能够使后侧臂32摆动与该旋转量相同程度的量。例如,如果使用以轴向相互平行且同轴圆状地排列的方式配设的多根金属制丝而形成丝管来作为后侧臂移动管33b,则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功能。
前侧臂移动管33c是穿插在后侧臂移动管33b内的管,设置成在后侧臂移动管33b内能够沿其轴向移动且能够绕轴旋转。在前侧臂移动管33c的顶端连结有前侧臂31。作为前侧臂移动管33c,没有特别限定,在顶端部10mm范围优选使用刚性高而手边侧比顶端部软但在进退方向上不会收缩、扩张的材料。例如,能够将在顶端10mm范围内具有由金属等形成的刚性高的棒状部且该部分以外由导线等形成的部件作为前侧臂移动管33c来使用。特别是由于使前侧臂移动管33c旋转而使前侧臂31摆动,所以优选在手边侧使前侧壁移动管33c旋转时,能够使前侧臂31摆动与其旋转量相同程度的量。
前侧臂移动管33c的基端和后侧臂移动管33b的基端延伸到操作未图示的内窥镜的轴的操作部附近。因此,通过操作各管33b、33c的基端,能够操作各管33b、33c的顶端的移动(沿轴向的进退,绕轴的旋转)。
如果使前侧臂移动管33c和后侧臂移动管33b同时地、或使其任一个沿轴向移动,则能够使前后一对臂31、32相互靠近、分离。此外,如果使前侧臂移动管33c围绕其轴旋转,则能够使前侧臂31围绕前侧臂移动管33c的轴旋转,如果使后侧臂移动管33b围绕其轴旋转,则能够使后侧臂32围绕后侧臂移动管33b的轴旋转。
另外,臂移动单元33的外径(即壳管33a的外径)只要是能够将安装了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3的未图示的内窥镜插入消化道内(或套管内)的程度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关于臂移动单元33的外径,将臂移动单元33和未图示的内窥镜的轴的外径相加后的直径优选为11~13mm左右,更优选为11~12mm左右。
后侧臂32包含形成为大致矩条状的矩条部件32a,在后侧臂32连结有后侧臂移动管33b的顶端。以下,将后侧臂移动管33b与后侧臂32的连结部分的后侧臂移动管33b的中心轴简称为后侧臂移动管33b的顶端的中心轴。另外,在后侧臂32中形成有上下贯穿的贯穿孔(未图示),后侧臂移动管33b的顶端的中心轴被配设成与该贯穿孔的中心轴大致同轴。
在后侧臂32的矩条部件32a的顶端部设置有针状部件34。该针状部件34具有大径部34a、中径部34b、小径部34c以及箭头状部34d。箭头状部34d形成为其基端的外径大于小径部34c的顶端的外径,在与小径部34c的连结部分形成了高低差。
针状部件34以其顶端朝向前侧臂31的状态且其中心轴与后侧臂移动管33b的顶端的中心轴大致平行的方式安装在后侧臂32的矩条部件32a。
如果使后侧臂移动管33b围绕其中心轴旋转,则能够在维持了针状部件34的中心轴与后侧臂移动管33b的顶端的中心轴平行的状态下,使针状部件34围绕后侧臂移动管33b的顶端的中心轴旋转。
另外,针状部件34只要具有能够刺入缝合的对象并贯穿该对象、而且能够使其从贯穿了对象的状态向反方向移动并从对象拔出的程度的长度和强度即可,其材料、长度、轴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果是在通过缝合装置3缝合胃壁的情况下,则其长度只要是能够贯穿胃壁的程度的长度即可,从强度方面考虑其材料优选为金属制。例如,针状部件34的长度优选为7~20mm左右,更优选为7~10mm左右。此外,针状部件34的大径部34a的轴径优选为1.5~3.0mm左右,中径部34b的轴径优选为1.0~2.0mm左右,小径部34c的轴径优选为0.5~1mm左右,箭头状部34d的轴径的最大直径优选为0.6~1.5mm左右。
在针状部件34的大径部34a安装有上述缝合线结扎器具1A。缝合线结扎器具1A通过在针状部件34的大径部34a贯穿结扎用环11a的状态下使管12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而被安装在针状部件34的大径部34a。
在前侧臂31的顶端部设置有形成为大致U字状(也可以是V字状、コ字状)的双岔部31s,以遍及该双岔部31s的方式安装缝合线4。在缝合线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形成为圆环状的卡合部件4a、4b。在前侧臂31的双岔部31s的各自的顶端部形成有遍及前表面(在图14中为下表面)和后表面(在图14中为上表面)地贯穿的贯穿孔(未图示),在该贯穿孔的后表面侧形成有卡合部件4a、4b能够卡合的收容空间(未图示)。收容空间设定为其直径略大于该贯穿孔的直径,该直径为卡合部件4a、4b在以将其正反面贯穿的贯穿孔相对于双岔部31s的贯穿孔为大致同心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其内壁可卡定以及分离地卡合的程度的直径。
各卡合部件4a、4b的贯穿孔成为以下结构:虽然能够使针状部件34的箭头状部34d插穿,但是当箭头状部34d完全插穿该贯穿孔时,卡合部件4a、4b不会从针状部件34脱落。具体而言,各卡合部件4a、4b形成为其内径小于针状部件34的箭头状部34d的外径,但大于针状部件34的小径部34c的顶端(即与箭头状部34d的连结部分)的轴径。另外,在双岔部31s的中央部设置有在前表面(在图14中为下表面)开口的凹状的缝合线收容部(未图示),遍及双岔部31s而配置的缝合线4的中间部分被收容在该缝合线收容部。
(切开部的缝合)
以下,参照图14~图24对使用了上述缝合线结扎器具1A、结扎装置2、缝合装置3以及缝合线4的缝合切开部的操作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以对形成于胃壁的切开部进行缝合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4所示,向胃内插入安装有缝合装置3的未图示的内窥镜的轴,将所述轴的前端面配置在要缝合的切开部SH附近。从该状态起,对臂移动单元33的前侧臂移动管33c进行操作,仅将前侧臂31插入到切开部SH。
然后,对臂移动单元33的后侧臂移动管33b和前侧臂移动管33c进行操作来配置前侧臂31和后侧臂32,以成为切开部SH的一个切口边缘部Sa被前侧臂31的一个双岔部31s和针状部件34夹住的状态。
如图15所示,当从该状态起对臂移动单元33的后侧臂移动管33b进行操作而使后侧臂32靠近前侧臂31时,针状部件34刺入一个切口边缘部Sa,并贯穿该切口边缘部Sa,进而针状部件34的箭头状部34d贯穿通过收容(支承)在一个双岔部31s的收容空间内的卡合部件4a的贯穿孔。由此,成为卡合部件4a的贯穿孔到达针状部件34的小径部34c、卡合部件4a与针状部件34卡合的状态。
接着,如图16所示,当对臂移动单元33的后侧臂移动管33b进行操作而使后侧臂32从前侧臂31分离时,卡合部件4a卡合的针状部件34从在插穿一个切口边缘部Sa时所形成的孔(以下称为第1穿孔)中反向移动而返回到胃内。由此,成为缝合线4的一部分(卡合部件4a侧的一部分)贯穿了一个切口边缘部Sa的状态。
然后,如图17所示,配置前侧臂31和后侧臂32,以成为切开部SH的另一个切口边缘部Sb被前侧臂31的另一个双岔部31s和针状部件34夹住的状态。
如图18所示,当从该状态起对臂移动单元33的后侧臂移动管33b进行操作而使后侧臂32靠近前侧臂31时,针状部件34刺入另一个切口边缘部Sb,并贯穿该切口边缘部Sb,进而针状部件34的箭头状部34d贯穿通过收容(支承)在另一个双岔部31s的收容空间内的卡合部件4b的贯穿孔。由此,成为卡合部件4b的贯穿孔到达针状部件34的小径部34c、卡合部件4b与针状部件34卡合的状态。
接着,如图19所示,当对臂移动单元33的后侧臂移动管33b进行操作而使后侧臂32从前侧臂31分离时,卡合部件4b卡合的针状部件34从在插穿另一个切口边缘部Sb时所形成的孔(以下称为第2穿孔)中反向移动而返回到胃内。由此,成为缝合线4的一部分(卡合部件4b侧的一部分)贯穿了另一个切口边缘部Sb的状态。
由此,成为固定有缝合线4的两端的一对卡合部件4a、4b均与一根针状部件34卡合的状态,通过缝合线4形成以下的圈:从针状部件34(即胃内)起贯穿第1穿孔到达胃外,并从胃外表面起贯穿第2穿孔返回到针状部件34(即胃内)。
接着,如图20所示,对臂移动单元33进行操作,使后侧臂31(双岔部31s)穿过切开部SH而移动到胃内。当前侧臂31(双岔部31s)进入到胃内时,由于以针状部件34从切开部SH分离,缝合线4的两端从切开部SH分离的方式移动,所以在缝合线4中贯穿了第1穿孔的部分和贯穿了第2穿孔的部分被拉近,切开部SH的一对切口边缘部Sa、Sb的端面彼此抵接地接合。
如果利用缝合装置3实施的切开部SH的缝合操作结束,则接着进行缝合线4的结扎操作。在该操作中使用了如图25所示的结扎装置2。首先,经由内窥镜治疗器具引导管而插入上述结扎装置2的鞘管22,使鞘管22的远端位于在针状部件34的大径部34a安装的结扎器具1A的连结用环11b的附近。另外,该插入操作在以下状态下进行:将滑块部28相对于基座部27向近端侧滑动,在驱动丝23的远端设置的连结钩21从鞘管22的远端埋入而被收容在鞘管22的内部。
然后,当将滑块部28相对于基座部27向远端侧滑动,使设置在驱动丝23的远端的连结钩21从鞘管22的远端推出(使其突出)时,一对臂部21a、21a由于自身的弹性而呈大致八字状张开。
接着,使连结钩21的一对臂部21a、21a靠近能够用其把持结扎器具1A的连结用环11b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如果在使滑块部28的位置不变化的同时使基座部27相对于滑块部28向远端侧滑动,则鞘管22向远端侧移动,而使从鞘管22的远端突出的连结钩21的一对臂部21a、21a一边向该鞘管22的内部拉入,一边进行闭合。
由此,利用连结钩21的一对臂部21a、21a(爪部21b、21b)把持连结用环11b,而结扎器具1A的位置不会偏离。当在该状态下进一步使基座部27相对于滑块部28向远端侧滑动时,被一对臂部21a、21a把持的连结用环11b从鞘管22的远端被拉入内侧,鞘管22的远端面与管12的端面抵接。由此,结扎器具1A成为在未结扎的状态下与结扎装置2的鞘管22的远端连结的状态。
接着,如图21所示,使连结有结扎器具1A的鞘管22的顶端部向切开部SH侧(在图21中下方)移动,形成在结扎器具1A的结扎用环11a的内侧插穿了缝合线4的两端部的状态。由此成为缝合线4收紧的状态,因此当在该状态下使基座部27相对于滑块部28向远端侧进一步滑动时,连结用环11b进一步向鞘管22的内侧被拉入,通过鞘管22的远端面将管12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成为缝合线4的两端部被捆住的状态。
当从缝合线4的两端部被捆住的状态起使基座部27相对于滑块部28向远端侧进一步滑动时,如图22所示,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被拉入到管12内,主体部11的结扎用环11a和缝合线4以紧贴且被压缩的状态被收容在管12内。也就是说,由于主体部11和缝合线4以钻入的状态被收容在管12内,所以缝合线4和主体部11被固定成不会从管12脱落。由此,缝合线4的结扎完成。
如果完成了缝合线4的结扎,则在使滑块部28的位置不变化的同时使基座部27相对于滑块部28向近端侧滑动时,鞘管22向近端侧移动,连结钩21和连结用环11b从鞘管22的远端突出(露出),连结钩21的一对臂部21a、21a由于自身的弹性而张开,连结用环11b的把持被解除,如图23所示,使结扎装置2从成为结扎状态的结扎器具1A分离。
最后,如图24所示,用被称为环切割器的内窥镜用剪钳等将结扎器具1A与缝合装置3之间的缝合线4切断,将结扎器具1A和缝合装置3分开,进而根据需要,通过利用环切割器等将结扎状态的结扎器具1A的连结用环11b切断,从而完成一系列手术。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作为在缝合线4的结扎操作时以结扎用环11a的顶端部(折回部)不会从管12内脱出的方式在该管12内进行卡定的卡定单元,具有以管12的内腔的一部分变细的方式外嵌于该管12的铆接部件13。因此,防止了在医生试图无松动地对缝合线4进行结扎时将结扎用环11a相对于管12过度地拉入导致结扎用环11a从管12脱出而使主体部11从管12脱落的情况,能够良好地进行缝合线4的结扎。另外,通过像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扎器具1A那样将结扎器具1设为具有卡定单元的装置,其中,所述卡定单元在结扎用环11a整体被拉入管12侧且在管12原本具有结扎用环11a的一侧的管12的外部不残留结扎用环11a的状态下,使结扎用环11a的一部分卡定在管12内,从而在结扎操作时将多余的缝合线4拉入到管12内而容易无松动地对缝合线4进行结扎。
[第2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同样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结扎时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及其附近的剖视图。另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一部分或全部的说明。
在本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1B中,作为在缝合线4的结扎操作时以结扎用环11a的顶端部(折回部)不会从管12的内腔脱出的方式在该管12内进行卡定的卡定单元,具有由树脂等构成的阻挡件14。
阻挡件14具有圆板部(板部)14a和突起部14b,所述圆板部14a形成为直径大于管12的内径,所述突起部14b以在圆板部14a的大致中央部分向管12侧突出的方式在该圆板部14a一体地形成,并向管12的内腔插入。在圆板部14a形成有连结用环11b的一部分可滑动地贯穿的贯穿孔14c和该连结用环11b的另一部分可滑动地贯穿的贯穿孔14d。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为了将主体部(环部件)11的连结用环11b贯穿地配置在圆板部14a的各贯穿孔14c、14d,在圆板部14a形成有从其外周面分别到达贯穿孔14c、14d的一对裂槽。能够一边推开该裂槽的部分,一边嵌入连结用环11b。另外,替代形成这种裂槽,也可以将构成主体部11的线材在插穿圆板部14a的各贯穿孔14c、14d后结合成环状。
圆板部14a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4.0mm。圆板部14a的板厚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0.5mm。贯穿孔14c、14d的内径设定为比主体部11的线径稍大的直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0.5mm。突起部14b的长度(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2.0mm。突起部14b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1.5mm。
在结扎时,在用结扎装置2的连结钩21把持结扎器具1B的连结用环11b的状态下,用结扎装置2和管12夹着圆板部14a,使结扎装置2的鞘管22的远端与圆板部14a对顶。然后,在将管12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而将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拉入到管12内时,结扎用环11a的折回部分(顶端部分)的内侧或穿过该部分的缝合线4与突起部14b的顶端抵接而被卡定。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医生试图无松动地对缝合线4进行结扎时将结扎用环11a(主体部11)相对于管12过度地拉入而导致结扎用环11a从管12脱出的情况。
[第3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结扎时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及其附近的剖视图。另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一部分或全部的说明。
在本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1C中,作为在缝合线4的结扎操作时以结扎用环11a的顶端部(折回部)不会从管12的内腔脱出的方式在该管12内进行卡定的卡定单元,具有阻挡件15。
阻挡件15具有圆板部(板部)15a和连接用环15b,所述圆板部15a形成为比管12的内径大的直径,所述连接用环15b为大致U字状。连接用环15b的一端与圆板部15a的一部分(稍微偏离中央部的位置)一体地连接,所述连接用环15b的另一端与该圆板部15a的另一部分(稍微偏离中央部的、相对于该一端以大致180度相向的位置)一体地连接。
圆板部15a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4.00mm。圆板部15a的板厚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0.50mm。连接用环15b的长度(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1.75mm。连接用环15b的外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1.5mm。连接用环15b的内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0.50mm。此外,作为阻挡件15的材料,至少圆板部15a由具有适当的刚性的材料来形成就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阻挡件15整体使用不锈钢而形成。
在使用了结扎装置2的结扎时,在将管12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而将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拉入到管12内时,阻挡件15的连接用环15b进入到管12内,圆板部15a与管12的端面干涉而被卡定。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医生试图无松动地对缝合线4进行结扎时将结扎用环11a相对于管12过度地拉入而导致结扎用环11a从管12脱出的情况。
[第4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同样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扎时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及其附近的剖视图。另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一部分或全部的说明。
在本第4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1D中,作为在缝合线4的结扎操作时以结扎用环11a的顶端部(折回部)不会从管12的内腔脱出的方式在该管12内进行卡定的卡定单元,具有挡圈16。
挡圈16是由形成为环状(环状)构成的,并且是以穿过连结用环11b而大致沿着管12的一侧的侧面且穿过结扎用环11a而大致沿着管12的另一侧的侧面的方式围绕于管12的环状的线材(线)构成的部件。
作为挡圈16的材料,能够使用例如尼龙。构成挡圈16的线材的直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0.3mm。挡圈16b的长度(周长)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15mm。
在使用了结扎装置2的结扎时,在将管12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而将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拉入到管12内时,挡圈16的一部分与这些一起被向管12内拉入,由于该挡圈16的张力而被卡定在由与挡圈16的长度(周长)的关系而规定的位置。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医生试图无松动地对缝合线4进行结扎时将结扎用环11a相对于管12过度地拉入而导致结扎用环11a从管12脱出的情况。
[第5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一部分或全部的说明。
在本第5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1E中,作为在缝合线4的结扎操作时以结扎用环11a的顶端部(折回部)不会从管12的内腔脱出的方式在该管12内进行卡定的卡定单元,具有与主体部(环部件)11的结扎用环11a一体地形成的多个突起部17。
作为设置突起部17的位置,优选设在结扎用环11a的折回部分(顶端部分)的附近。突起部17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0.2mm。突起部17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1个以上即可。
在结扎时,在将管12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而将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拉入到管12内时,由于与结扎用环11a一体地设置的突起部17,与管12的内表面的阻力与没有设置这些的情况相比而变大,由此,能够抑制将结扎用环11a相对于管12过度地拉入而导致结扎用环11a从管12脱出的情况。另外,如果在结扎时将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强力地拉入到管12内,则依然存在结扎用环11a从管12脱出的可能性,因此有效的是例如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铆接部件13并用来协同地发挥作用。
[第6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一部分或全部的说明。
在本第6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1F中,作为在缝合线4的结扎操作时以结扎用环11a的顶端部(折回部)不会从管12的内腔脱出的方式在该管12内进行卡定的卡定单元,具有与主体部11的结扎用环11a一体地形成的、比结扎用环11a的其它部分的线径粗的粗径部18。
作为设置粗径部18的位置,优选设为结扎用环11a的折回部分(顶端部分)及其附近部分。粗径部18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0.6mm。
在结扎时,在将管12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而将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拉入到管12内时,由于与结扎用环11a一体地设置的粗径部18,与管12的内表面的阻力与没有设置粗径部的情况相比而变大,由此,能够抑制将结扎用环11a相对于管12过度地拉入而导致结扎用环11a从管12脱出的情况。另外,与上述第5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如果在结扎时将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用力地拉入到管12内,则仍然存在结扎用环11a从管12脱出的可能性,因此有效的是例如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铆接部件13并用来协同地发挥作用。
[第7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2是同样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的在外嵌管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3是同样表示利用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对结扎线进行了结扎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另外,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分或发挥相同作用的部分标注了相同的标号。
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1G构成为具有主体部11和管12。主体部11具有穿过后述的缝合线4的结扎用环11a、连结后述的结扎装置2的连结用环11b、和将这些结扎用环11a与连结用环11b连接的连接部11c。连接部11c是在其一端一体连接有结扎用环11a、在另一端一体地连接有连结用环11b的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圆柱状)的部位(或部件)。
管12可滑动地外嵌在连接部11c。管12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紧固管)构成,通过使其从连接部11c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将该结扎用环11a拉入到其内腔。
作为以结扎用环11a不会被过度地拉入到管12的内腔而从管12内脱出的方式对该结扎用环11a的一部分进行卡定的卡定单元,具有卡定部19(19a、19b)。
作为结扎用环11a和连结用环11b的材料,只要是具有适当的挠性的材料就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使用例如聚酰胺树脂、聚丙烯树脂、苯乙烯系弹性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的材料构成了包含结扎用环11a、连结用环11b、连接部11c和卡定部19的主体部11的整体。此外,作为管12的材料,只要是具有适当的弹性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硅酮弹性体。
在捆住缝合线4的两端部并穿过结扎用环11a的状态下,使用结扎装置2使管12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或者相对于管12拉拽连结用环11b)以使结扎用环11a拉入到管12内。由此,如图13所示,结扎用环11a和卡定部19的颈部19b与缝合线4一起被压入到管12内,结扎用环11a的与连接部11c相反一侧的端部部分(设置了卡定部19的部分)被拉入到管12内的中间部分,从而缝合线4被结扎。
在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被压入到管12内时,管12由于来自卡定部19的颈部19b和缝合线4的压力而向外侧扩径,利用管12的恢复力(紧固力)将缝合线4、结扎用环11a和卡定部19的颈部19b牢固地保持在管12内。
构成结扎用环11a和连结用环11b的线材的线径能够设定在例如0.3~0.8mm的范围内。连接部11c的轴向的尺寸能够设定在例如3~20mm的范围内。管部12的轴向的尺寸能够设定在例如3~10mm的范围内。管部12的外径能够设定在例如1~2mm的范围内。管部12的内径能够设定在例如0.1~0.8mm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缝合线4的结扎操作时以结扎用环11a的顶端部(与连接部11c相反一侧的端部)不会穿过管12的内腔而从该内腔脱出的方式在该管12内进行卡定的卡定单元,具有卡定部19。
卡定部19具有头部19a和颈部19b。颈部19b是大致圆柱状的部位,其直径被设定成能够插入或压入到管12的内腔的程度(与管12的内腔相等或比其稍大的直径)。头部19a是大致圆板状的部位,其直径被设定成不能够插入或压入到管12的内腔的程度(比头部19b的直径大的直径)。另外,头部19a并不限于大致圆板状,也可以是其它的形状。头部19a只要其一部分或全部具有比管12的内径大的尺寸以达到无法插入或压入到管12的内腔的程度即可。
头部19a的外径能够设定在例如0.8~2.0mm的范围内。颈部19b的轴向的长度(尺寸)能够设定在例如1~5mm的范围内。颈部19b的直径能够设定在例如0.6~1.6mm的范围内。
关于构成主体部11的结扎用环11a、连结用环11b、连接部11c和卡定部19(头部19a、颈部19b),可以在分别形成其中一部分或全部之后以相互成为一体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但从容易制造、降低成本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相同的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同时将其全部一体成型。
在使用了结扎装置2的结扎时,在将管12向结扎用环11a侧滑动而将结扎用环11a与缝合线4一起拉入到管12内时,卡定部19的颈部19b进入到管12内,头部19a与管12的端面抵接而被卡定。由此,能够防止在医生试图无松动地对缝合线4进行结扎时将结扎用环11a相对于管12过度地拉入,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结扎用环11a从管12脱出而导致主体部11从管12脱落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11c设为大致圆柱状的部位或部件,在一个端部设置结扎用环11a,在另一个端部设置连结用环11b,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像上述第1~第6实施方式那样,将管12外嵌在由环状的具有挠性的线材构成的环部件的中间的相互相向的部分,将形成于该管12的一侧的环设为结扎用环11a,将形成于该管12的另一侧的环设为连结用环11b,将外嵌了该管12的部分设为连接部11c。
但是,如果是将管12外嵌于环部件的中间的相互相向的部分的结构,则结扎用环11a或连结用环11b的姿态(形状)会不稳定,有时无法确保为了将结扎器具1G安装在上述缝合装置3的针状部件34(参照图14)、或者为了通过结扎装置2把持地连结连结用环11b所需要的充分的环形状(在内侧具有充分的空间的圆形或与此接近的形状),进而有时难以进行安装操作、连结操作。
与此相对,在本第7实施方式的结构(将连接部11c设为大致圆柱状的部位或部件,在一个端部设置结扎用环11a,在另一个端部设置连结用环11b的结构)中,由于结扎用环11a、连结用环11b的形态(形状)的稳定性优异,所以能够确保为了将结扎器具1G安装在上述缝合装置3的针状部件34(参照图14),或者为了通过结扎装置2把持地连结连结用环11b所需要的充分的环形状(在内侧具有充分的空间的圆形或与此接近的形状),进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操作、连结操作。
根据上述第7实施方式,作为在缝合线4的结扎操作时以结扎用环11a的顶端部(折回部)不会从管12内脱出的方式在该管12内进行卡定的卡定单元,将卡定部19(头部19a、颈部19b)设置在结扎用环11a的与连接部11c相反一侧的端部。因此,防止在医生试图无松动地对缝合线4进行结扎时将结扎用环11a相对于管12过度地拉入导致结扎用环11a从管12脱出从而使主体部11从管12脱离的情况,能够良好地进行缝合线4的结扎。另外,通过像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扎器具1G那样将结扎器具1G设为具有卡定单元的装置,其中,所述卡定单元在结扎用环11a整体向管12侧被拉入且在管12原本具有结扎用环11a的一侧的管12的外部不残留结扎用环11a的状态下使结扎用环11a的一部分卡定在管12内,从而容易在结扎操作时将多余的缝合线4拉入到管12内而无松动地对缝合线4进行结扎。
另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而记载的,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而记载的。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各要素也包含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所有的设计变更、等同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A、1B、1C、1D、1E、1F、1G:缝合线结扎器具;
11:主体部(环部件);
11a:结扎用环;
11b:连结用环;
11c:连结部;
12:管;
13:铆接部件;
14:阻挡件(卡定单元);
14a:圆板部(板部);
14b:突起部;
14c、14d:贯穿孔;
15:阻挡件(卡定单元);
15a:圆板部(板部);
15b:连结用环;
16:挡圈(卡定单元);
17:突起部(卡定单元);
18:粗径部(卡定单元);
19:卡定部(卡定单元);
19a:头部;
19b:颈部;
2:结扎装置;
21:连结钩;
21a:臂部;
21b:爪部;
22:鞘管;
23:驱动丝;
25:基座侧锁定部件;
26:鞘管侧锁定部件;
27:基座部;
28:滑块部;
3:缝合装置;
31:前侧臂;
31s:双岔部;
32:后侧臂;
33:臂移动单元;
33a:壳管;
33b:后侧臂移动管;
33c:前侧臂移动管;
34:针状部件;
34a:大径部;
34d:箭头状部;
4:缝合线;
4a、4b:缝合部件;
SH:切开部;
Sa、Sb:切口边缘部。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具有:
结扎用环,其被缝合线穿过;
连结用环,其与结扎装置连结;
连接部,其将所述结扎用环与所述连结用环连接;
管,其可滑动地外嵌于所述连接部,从而通过向所述结扎用环侧滑动而将该结扎用环拉入到所述管的内腔;以及
卡定单元,其以所述结扎用环不会从所述管内脱出的方式对该结扎用环的一部分进行卡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其中,
所述连接部是在其一端连接有所述结扎用环、在其另一端连接有所述连结用环的柱状的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其中,
将管外嵌在由环状的具有挠性的线材构成的环部件的中间的相互相向的部分,将形成于该管的一侧的环设为所述结扎用环,将形成于该管的另一侧的环设为所述连结用环,将外嵌了该管的部分设为所述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其中,
所述卡定单元包含以所述管的内腔的一部分变细的方式外嵌于该管的铆接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其中,
所述卡定单元包含具有板部和突起部的阻挡件,所述板部具有所述连结用环的一部分可滑动地贯穿的第1贯穿孔和该连结用环的另一部分可滑动地贯穿的第2贯穿孔,所述突起部以在所述板部的大致中央部分向所述管侧突出的方式与该板部一体地形成,并插入在所述管的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其中,
所述卡定单元包含具有板部和连接用环的阻挡件,所述板部形成为直径大于所述管的内径,所述连接用环为大致U字状,其一端与该板部的一部分一体地连接,其中间部分被所述结扎用环穿过,其另一端与该板部的另一部分一体地连接,所述连接用环插入在所述管的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其中,
所述卡定单元包含由环状的线材构成的挡圈,所述挡圈以穿过所述连结用环而大致沿所述管的一侧的侧面,并穿过所述结扎用环而大致沿所述管的另一侧的侧面的方式围绕所述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其中,
所述卡定单元包含与所述结扎用环一体地形成的突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其中,
所述卡定单元包含与所述结扎用环一体地形成的、比所述结扎用环的其它部分的线径粗的粗径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其中,
所述卡定单元包含卡定部,
所述卡定部具有比所述管的内径大的尺寸,并设置在所述结扎用环的与所述连接部相反一侧的端部。
CN201680072768.7A 2015-12-24 2016-12-26 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 Active CN1083667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1219 2015-12-24
JP2015251218 2015-12-24
JP2015251219 2015-12-24
JP2015-251218 2015-12-24
JP2016-248490 2016-12-21
JP2016248490 2016-12-21
PCT/JP2016/088727 WO2017111163A1 (ja) 2015-12-24 2016-12-26 内視鏡用縫合糸結紮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6793A true CN108366793A (zh) 2018-08-03
CN108366793B CN108366793B (zh) 2021-08-31

Family

ID=59090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2768.7A Active CN108366793B (zh) 2015-12-24 2016-12-26 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395260A4 (zh)
JP (1) JP6888556B2 (zh)
CN (1) CN108366793B (zh)
WO (1) WO201711116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6499A (zh) * 2019-07-16 2022-03-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CN114126499B (zh) * 2019-07-16 2024-06-0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64149B2 (ja) * 2018-03-09 2023-04-25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縫合装置
JP7188435B2 (ja) * 2018-03-09 2022-12-13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縫合装置
JP7346877B2 (ja) * 2019-03-29 2023-09-20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縫合糸結紮具
CN110051395A (zh) * 2019-04-25 2019-07-26 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穿线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9252A (en) * 1997-02-28 1999-11-23 Fumex; Laurent Surgical device for anchoring in bone, and ancillary for inserting it
US6319271B1 (en) * 1998-12-30 2001-11-20 Depuy Orthopaedics, Inc. Suture locking device
CN102639068A (zh) * 2009-10-30 2012-08-15 库克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环圈构件在组织上维持力的装置
WO2013168932A1 (ko) * 2012-05-07 2013-11-14 Jeong Chang Wook 결찰 장치
CN103402442A (zh) * 2011-01-25 2013-11-20 国立大学法人香川大学 缝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6020B2 (ja) * 1996-04-17 2008-08-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医療用結紮具
US7993368B2 (en) * 2003-03-13 2011-08-09 C.R. Bard, Inc. Suture clips, delivery devices and methods
JP2005110860A (ja) * 2003-10-06 2005-04-28 Olympus Corp 医療用結紮装置
JP4674114B2 (ja) * 2004-05-20 2011-04-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医療用装置および生体組織用処置システム
JP2006255162A (ja) * 2005-03-17 2006-09-28 Olympus Corp 医療用縫合結紮装置
JP2012024276A (ja) * 2010-07-22 2012-02-09 Ehime Univ 再建靱帯固定具
US8894684B2 (en) * 2012-05-07 2014-11-25 Medos International Sàrl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curing tissue using a suture having one or more protrus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9252A (en) * 1997-02-28 1999-11-23 Fumex; Laurent Surgical device for anchoring in bone, and ancillary for inserting it
US6319271B1 (en) * 1998-12-30 2001-11-20 Depuy Orthopaedics, Inc. Suture locking device
CN102639068A (zh) * 2009-10-30 2012-08-15 库克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环圈构件在组织上维持力的装置
CN103402442A (zh) * 2011-01-25 2013-11-20 国立大学法人香川大学 缝合装置
WO2013168932A1 (ko) * 2012-05-07 2013-11-14 Jeong Chang Wook 결찰 장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6499A (zh) * 2019-07-16 2022-03-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CN114126499B (zh) * 2019-07-16 2024-06-0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88556B2 (ja) 2021-06-16
WO2017111163A1 (ja) 2017-06-29
EP3395260A4 (en) 2019-08-28
JPWO2017111163A1 (ja) 2018-10-11
CN108366793B (zh) 2021-08-31
EP3395260A1 (en) 2018-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76701B2 (en)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ndoscopically suturing perforations
CA2785269C (en) Med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tissue
JP5208944B2 (ja) 縫合装置
CN108366793A (zh) 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
WO2007098212A2 (en) Endoscopic suturing devices
JP2008119300A (ja) 穿孔縫合クリップ及びクリップ装置
JP5441396B2 (ja) 内視鏡用器具および内視鏡用縫合装置
JP2012024607A (ja) 縫合器
US20230116167A1 (en) Endoscopic suture cinch
JP6829832B2 (ja) 縫合装置
CN110099611A (zh) 缝合装置
US20230110619A1 (en) Endoscopic suture cinch
EP3434199A1 (en) Suturing device
JP7188435B2 (ja) 縫合装置
JP7264149B2 (ja) 縫合装置
JP7346877B2 (ja) 内視鏡用縫合糸結紮具
US20230200806A1 (en) Traction tool, traction system, and traction method and suturing method for suture thread
JP7056324B2 (ja) 医療用縫合装置
JP2017169941A (ja) 縫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