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9884B - 2-氨基-4-取代苯酚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2-氨基-4-取代苯酚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9884B
CN108349884B CN201680062944.9A CN201680062944A CN108349884B CN 108349884 B CN108349884 B CN 108349884B CN 201680062944 A CN201680062944 A CN 201680062944A CN 108349884 B CN108349884 B CN 108349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acid
compound
amino
so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29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9884A (zh
Inventor
石川淳一
本田祐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49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9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47/00Compounds containing azido groups
    • C07C247/16Compounds containing azido groups with azid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a carbon skele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5/00Preparation of sulfones; Preparation of sulfoxides
    • C07C315/02Preparation of sulfones; Preparation of sulfoxides by formation of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by oxidation of sulfides, or by formation of sulfone groups by oxidation of sulf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5/00Preparation of sulfones; Preparation of sulf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5/00Preparation of sulfones; Preparation of sulfoxides
    • C07C315/04Preparation of sulfones; Preparation of sulfoxid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7/00Sulfones; Sulfoxides
    • C07C317/26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317/32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317/34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being part of the same non-condensed ring or of a condensed ring system containing that ring
    • C07C317/36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being part of the same non-condensed ring or of a condensed ring system containing that ring with the nitrogen atoms of the amino groups bound to hydrogen atoms or to carbo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通过使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与式(2)(式中,R2表示C1‑C6烷基,m表示0~3的任意整数)所示的化合物在质子酸的存在下发生反应,能够制造式(3)(式中,R11表示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基,R2及m与上述含义相同)所示的化合物。

Description

2-氨基-4-取代苯酚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作农药制造中间体的2-氨基-4-取代苯酚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氨基-4-取代苯酚用作农药的制造中间体。另外,已知通过将4-三氟甲基磺酰基苯酚进行硝化后再进行还原,从而制造2-氨基-4-三氟甲基磺酰基苯酚的方法(参照WO2014/104407)。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制造2-氨基-4-取代苯酚的方法。
本发明如下所示。
[1]式(3)所示化合物(以下记为化合物(3))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使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与式(2)所示化合物(以下记为化合物(2))在质子酸的存在下发生反应来制造。
Figure BDA0001642371150000011
(式中,R2表示C1-C6烷基,m表示0~3的任意整数)
Figure BDA0001642371150000012
(式中,R1表示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基,R2及m与上述含义相同)
[2]根据[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质子酸为有机磺酸化合物。
[3]根据[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质子酸为甲磺酸。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R1为C1-C3全氟烷基。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m为0。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为式(1a1)所示的化合物。
R1S(O)OM1(1a1)
(式中,R1与上述含义相同,M1表示钠或钾)
[7]根据[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R1为三氟甲基。
[8]式(3)所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将式(4)所示化合物进行重氮化后,进行叠氮化,从而制造式(2)所示化合物的工序,
Figure BDA0001642371150000021
(式中,R2及m与上述含义相同)
Figure BDA0001642371150000022
(式中,R2及m与上述含义相同);以及
使式(2)所示化合物与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在质子酸的存在下发生反应,从而制造式(3)所示化合物的工序。
Figure BDA0001642371150000023
(式中,R1、R2及m与上述含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作为R1及R2的C1-C6烷基,可举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2-戊基、新戊基、4-甲基-2-戊基、己基及3-甲基戊基等碳原子数为1个~6个的烷基,其中优选C1-C3烷基。
所谓卤素原子,是指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所谓碱金属,是指锂、钠、钾、铷或铯。
关于作为质子酸的有机磺酸化合物,可举出例如甲磺酸、三氟甲磺酸、苯磺酸及对甲苯磺酸。
R1的优选方案为C1-C3全氟烷基,具体而言,可举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七氟丙基等。
化合物(3)可通过使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与化合物(2)在质子酸的存在下发生反应而得到。
对于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而言,盐通常为碱金属盐或锌盐。
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的碱金属盐由式(1a)表示,锌盐由式(1b)表示。
R1S(O)OM (1a)
(式中,R1与上述含义相同,M表示碱金属)
[R1S(O)O]2Zn (1b)
(式中,R1与上述含义相同)
作为式(1a)所示的亚磺酸盐,可举出例如甲烷亚磺酸钠、乙烷亚磺酸钠、丙烷亚磺酸钠、异丙烷亚磺酸钠、丁烷亚磺酸钠、仲丁烷亚磺酸钠、叔丁烷亚磺酸钠、三氟甲烷亚磺酸钠、三氟甲烷亚磺酸钾、五氟乙烷亚磺酸钠、五氟乙烷亚磺酸钾、七氟丙烷亚磺酸钠、七氟丙烷亚磺酸钾、九氟丁烷亚磺酸钠、及十三氟己烷亚磺酸钠。式(1a)所示的亚磺酸盐可购入市售品,或者通过根据例如WO2011/108622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合成而获得。
作为式(1b)所示的亚磺酸盐,可举出例如双(三氟甲烷亚磺酸)锌、双(五氟乙烷亚磺酸)锌及双(十三氟己烷亚磺酸)锌。式(1b)所示的亚磺酸盐可购入市售品,或者通过根据例如Nature(London,UnitedKingdom)(2012),492(7427),95-99.)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合成而获得。
作为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优选为式(1a1)所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R1为三氟甲基,最优选为三氟甲烷亚磺酸钠或三氟甲烷亚磺酸钾。
作为化合物(2),可举出例如2-叠氮基苯酚、2-叠氮基-3-甲基苯酚、2-叠氮基-5-甲基苯酚、2-叠氮基-6-甲基苯酚、2-叠氮基-3-乙基苯酚、2-叠氮基-5-乙基苯酚及2-叠氮基-6-乙基苯酚。化合物(2)可通过后述方法由式(4)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制造。
Figure BDA0001642371150000041
(式中,R2及m与上述含义相同)
作为化合物(3),可举出例如2-氨基-4-甲烷磺酰基苯酚、2-氨基-3-甲基-4-甲烷磺酰基苯酚、2-氨基-4-乙烷磺酰基苯酚、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2-氨基-3-甲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2-氨基-5-甲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2-氨基-6-甲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2-氨基-3-乙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2-氨基-5-乙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2-氨基-6-乙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及2-氨基-4-五氟乙烷磺酰基苯酚。
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与化合物(2)的反应在质子酸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反应所使用的质子酸,可举出盐酸、硫酸等无机酸、甲磺酸、三氟甲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等有机磺酸化合物、以及乙酸、三氟乙酸等有机羧酸化合物等。其中优选有机磺酸化合物,进一步优选甲磺酸。
所使用的质子酸的量相对于化合物(2)1摩尔通常为1摩尔~10摩尔的比例。
反应通常在溶剂中进行,作为溶剂,可举出例如甲苯、二甲苯、异丙苯、四氢萘等芳香族烃类、单氯苯、邻二氯苯等芳香族卤代烃类、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环己烷等烃类、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等含硫化合物类、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环戊基甲基醚、叔丁基甲基醚、1,2-二甲氧基乙烷、二甘醇二甲醚等醚类、乙酸、丙酸、丁酸、乙基己酸等有机羧酸类、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酰胺类、乙腈、丙腈等腈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甲醇、乙醇、丙醇等醇类及它们的混合物。其中优选酮类及醚类。
所使用的溶剂的量通常为化合物(2)的1重量倍~100重量倍,优选为1重量倍~10重量倍。
所使用的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的量相对于化合物(2)1摩尔通常为1摩尔~5摩尔的比例。
反应温度为室温~200℃的范围内。
反应时间为10分钟~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通常通过混合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化合物(2)及质子酸来进行。
作为混合方法,可举出例如下述方法:
方法1)在反应容器中添加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化合物(2)及质子酸并进行混合的方法,
方法2)在反应容器中添加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及质子酸并进行混合后,在所得的混合物中滴加化合物(2)的方法,
方法3)在反应容器中添加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后,同时滴加化合物(2)和质子酸的方法,以及
方法4)在反应容器中添加任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C1-C6烷烃亚磺酸盐后,滴加一部分质子酸,接下来同时滴加化合物(2)与质子酸的剩余部分的方法。
在安全性方面,优选方法2)、方法3)及方法4)所记载的滴加化合物(2)的方法,另外,在收率方面,优选方法4)所记载的方法。
化合物(2)通常用溶剂稀释并用于混合。
就反应而言,优选将化合物(2)进行脱水处理后使用。
化合物(2)的脱水处理优选通过从化合物(2)及溶剂的混合物中蒸馏去除溶剂来进行脱水的方法。
另外,为了在脱水条件下进行反应,优选预先在反应体系内添加脱水剂。作为反应体系中所添加的脱水剂,可举出例如无水硫酸镁及无水硫酸钠。
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减压浓缩、晶析等来分离化合物(3)。另外,从反应混合物中蒸馏去除溶剂后,加入水、甲醇等进行活性炭等吸附材料处理后,通过减压浓缩,可分离化合物(3)。所得的化合物(3)可进而通过再结晶、萃取、色谱分离等进行精制。
化合物(2)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制造:通过使化合物(4)在酸性水溶液中与亚硝酸盐反应来进行重氮化,制造式(5)所示的化合物,并在式(5)所示的化合物中加入叠氮化钠、叠氮化钾等碱金属叠氮化物来将式(5)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叠氮化。
Figure BDA0001642371150000061
(式中,X-表示阴离子,R2及m与上述含义相同)
作为酸性水溶液所使用的酸,可举出盐酸、硫酸等无机酸。酸的使用量通常相对于化合物(4)1摩尔为1摩尔~15摩尔的比例。
作为所使用的亚硝酸盐,可举出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等。亚硝酸盐的使用量通常相对于化合物(4)1摩尔为1摩尔~5摩尔的比例。
所使用的碱金属叠氮化物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4)1摩尔通常为1摩尔~5摩尔的比例。
重氮化及叠氮化的反应温度通常为-10℃~100℃的范围内。重氮化的反应时间为10分钟~24小时的范围内。叠氮化的反应时间为10分钟~48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用有机溶剂等进行萃取及浓缩来分离化合物(2)。
作为萃取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举出例如甲苯、二甲苯、异丙苯、四氢萘等芳香族烃类、单氯苯、邻二氯苯等芳香族卤代烃类、环戊基甲基醚、叔丁基甲基醚等醚类、丙腈等腈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类、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及它们的混合物。
化合物(2)可以不经分离地以溶液的状态用于后续工序,也可以在此时进行脱水处理。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例子。
测定条件
·测定:高效液相色谱
·流动相A液:0.1%磷酸水溶液、B液:乙腈
·柱:SUMIPAX(注册商标)ODS Z-CLUE(住化分析中心制)内径4.6mm、长度100mm、粒径3μm
·柱温:40℃
·流速:1.0mL/min
·UV波长:250nm
·注入量:10μl
·内标物质乙酰替苯胺
·时间程序
时间(分钟) 流动相B液(%)
0 10
40 90
50 90
50.1 10
60 10
实施例1-1
将2-氨基苯酚45.9mmol(5g)、35%盐酸25g和水25g在氮气氛下一边用冰水浴冷却一边进行混合。向该混合物中滴加亚硝酸钠45.9mmol(3.17g)和水2.5g的混合物后,一边用冰水浴冷却一边搅拌30分钟。接下来,添加叠氮化钠55.0mmol(3.58g),然后从冰水浴中取出并搅拌1小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确认作为原料的2-氨基苯酚消失。
将反应混合物每1次使用50g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重复该操作3次,合并所得的有机层并进行减压浓缩后,通过柱精制,得到2-叠氮基苯酚3.44g(收率55%)。
1H-NMR(CDCl3)δ:6.9-7.0(m,2H),7.0-7.1(m,2H),7.70(s,1H)、
MS(FD)m/z=135
实施例1-2
将三氟甲烷亚磺酸钠0.5mmol(0.078g)、2-叠氮基苯酚0.25mmol(0.034g)及98%硫酸0.1mL加入乙醇1mL中,以100℃加热3小时,并进行搅拌。利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内标分析法,确认了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以33%的收率而生成。
实施例1-3
使用下述[表1]所记载的溶剂、亚磺酸盐及质子酸,根据实施例1-2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反应。结果示于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表中,CF3S(O)ONa表示三氟甲烷亚磺酸钠,CF3S(O)OK表示三氟甲烷亚磺酸钾,(CF3S(O)O)2Zn表示双(三氟甲烷亚磺酸)锌。
[表1]
溶剂 亚磺酸盐 质子酸(使用量) 收率
乙醇 CF<sub>3</sub>S(O)ONa 36%浓盐酸(0.1mL) 21%
正丁醇 CF<sub>3</sub>S(O)ONa 甲磺酸(0.6mmol) 39%
乙腈 CF<sub>3</sub>S(O)ONa 甲磺酸(0.6mmol) 17%
丙腈 CF<sub>3</sub>S(O)ONa 甲磺酸(0.6mmol) 29%
甲苯 CF<sub>3</sub>S(O)ONa 甲磺酸(0.6mmol) 30%
2-乙基己酸 CF<sub>3</sub>S(O)ONa 甲磺酸(0.6mmol) 34%
叔丁基甲基醚 CF<sub>3</sub>S(O)ONa 甲磺酸(0.6mmol) 37%
二甲氧基乙烷 CF<sub>3</sub>S(O)ONa 甲磺酸(0.6mmol) 51%
二甲氧基乙烷 CF<sub>3</sub>S(O)ONa 甲磺酸(1.1mmol) 49%
环戊基甲基醚 CF<sub>3</sub>S(O)ONa 甲磺酸(1.1mmol) 37%
二甲氧基乙烷 CF<sub>3</sub>S(O)OK 甲磺酸(1.1mmol) 50%
二甲氧基乙烷 (CF<sub>3</sub>S(O)O)<sub>2</sub>Zn 甲磺酸(1.1mmol) 49%
实施例2
在氮气氛下,将2-叠氮基苯酚7.40mmol(1.0g)、三氟甲烷亚磺酸钠8.14mmol(1.27g)及甲磺酸16.3mmol(1.57g)加入1,2-二甲氧基乙烷10g中,以90℃搅拌6小时。采集其中的一部分,利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内标分析法进行分析时,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收率为69%。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20g和叔丁基甲基醚20g并进行萃取操作,通过对分离的有机层进行减压浓缩,得到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1.70g。采集其中的一部分,利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内标分析法进行分析时,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收率为66%。
实施例3
将2-氨基苯酚22.9mmol(2.5g)、35%盐酸5.0g和水20g在氮气氛下一边用冰水浴冷却一边进行混合。向该混合物中滴加亚硝酸钠25.2mmol(1.74g)和水2.5g的混合物,然后一边用冰水浴冷却一边搅拌30分钟。接下来,添加叠氮化钠27.5mmol(1.79g),然后从冰水浴中取出并搅拌1小时。
在反应混合物中添加乙酸乙酯20g并进行萃取操作,通过对分离的有机层进行减压浓缩,得到2-叠氮基苯酚。
使上述得到的2-叠氮基苯酚全部量溶解于1,2-二甲氧基乙烷25g后,添加将三氟甲烷亚磺酸钠22.9mmol(3.58g)及甲磺酸45.9mmol(4.41g)混合而得的溶液,以90℃搅拌6小时。采集其中的一部分,利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内标分析法进行分析时,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收率为60%。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水100g和乙酸乙酯100g并进行萃取操作,通过对分离的有机层进行减压浓缩,得到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5.03g。
采集其中的一部分,利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内标分析法进行分析时,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收率为59%(基准为2-氨基苯酚)。
实施例4
将2-氨基苯酚22.9mmol(2.5g)、35%盐酸5.0g和水20g在氮气氛下一边用冰水浴冷却一边进行混合。向该混合物中滴加亚硝酸钠25.2mmol(1.74g)和水2.5g的混合物,然后一边进行冰冷一边搅拌30分钟后,加入叠氮化钠27.5mmol(1.79g),然后搅拌1小时。
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20g并进行萃取操作,通过对分离的有机层进行减压浓缩,得到2-叠氮基苯酚。
将三氟甲烷亚磺酸钠22.9mmol(3.58g)及甲磺酸45.9mmol(4.41g)加入1,2-二甲氧基乙烷15g中,并升温至90℃后,耗时6小时滴加上述得到的2-叠氮基苯酚的全部量与1,2-二甲氧基乙烷10g的混合物。
滴加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添加水100g和乙酸乙酯100g并进行萃取操作,通过对分离的有机层进行减压浓缩,得到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6.28g。采集其中的一部分,利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内标分析法进行分析时,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收率为57%(基准为2-氨基苯酚)。
实施例5
将2-氨基苯酚183.2mmol(20.00g)、35%盐酸40.86g和水100.00g在氮气氛下混合,冷却至-2℃。向该混合物中耗时2小时滴加40%亚硝酸钠水溶液32.88g后,以-2℃搅拌30分钟。接下来,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40.00g并混合,耗时3小时滴加28%叠氮化钠水溶液46.81g后,以-2℃搅拌1小时。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分液,得到2-叠氮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67.08g。
将三氟甲烷亚磺酸钠25.9mmol(4.06g)和甲基异丁基酮17.51g在氮气氛下混合,向其中滴加甲磺酸26.9mmol(2.59g)。将该混合物升温至40℃后,耗时5小时同时滴加上述得到的2-叠氮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67.08g中的9.50g和甲磺酸51.5mmol(4.95g)。
滴加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以40℃搅拌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8%氢氧化钠水溶液29.14g进行清洗操作。通过分液,得到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采集其中的一部分,利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内标分析法进行分析时,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收率为69%(基准为2-叠氮基苯酚)。
实施例6
将2-氨基苯酚274.9mmol(30.00g)、35%盐酸61.28g和水150.00g在氮气氛下混合,冷却至-2℃。向该混合物中耗时2小时滴加40%亚硝酸钠水溶液49.32g后,以-2℃搅拌30分钟。
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60.00g并混合,耗时3小时滴加28%叠氮化钠水溶液70.21g后,以-2℃搅拌1小时。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分液,得到2-叠氮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98.64g。
接下来,在上述得到的2-叠氮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45.00g,通过在减压条件下进行溶剂蒸馏去除来使馏出液的重量成为45.00g,得到经脱水处理的2-叠氮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98.64g。
将三氟甲烷亚磺酸钠5.55mmol(0.87g)、无水硫酸镁0.31mmol(37.5mg)及甲基异丁基酮3.75g在氮气氛下混合,向其中滴加甲磺酸5.55mmol(0.53g)。将该混合物升温至40℃后,耗时5小时同时滴加上述经脱水处理的2-叠氮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98.64g中的1.99g和甲磺酸11.1mmol(1.07g)。
滴加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以40℃搅拌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添加8%氢氧化钠水溶液5.58g进行清洗操作。通过进行分液,得到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采集其中的一部分,利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内标分析法进行分析时,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收率为81%(基准为2-叠氮基苯酚)。
实施例7
将2-氨基苯酚229.1mmol(25.00g)、35%盐酸51.07g和水125.00g在氮气氛下混合,冷却至-2℃。向该混合物中耗时2小时滴加40%亚硝酸钠水溶液41.10g后,以-2℃搅拌30分钟。
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50.00g并混合,耗时3小时滴加28%叠氮化钠水溶液58.51g后,以-2℃搅拌1小时。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分液,得到2-叠氮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82.42g。
接下来,在上述得到的2-叠氮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37.50g,通过在减压条件下进行溶剂蒸馏去除来使馏出液的重量成为37.50g,得到经脱水处理的2-叠氮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82.42g。
将三氟甲烷亚磺酸钠148.0mmol(23.10g)、无水硫酸镁8.3mmol(1.00g)和甲基异丁基酮100.0g在氮气氛下混合,向其中滴加甲磺酸148.0mmol(14.22g)。将该混合物升温至40℃后,耗时5小时同时滴加上述经脱水处理的2-叠氮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82.42g中的53.25g和甲磺酸296.0mmol(28.45g)。
滴加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以40℃搅拌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添加8%氢氧化钠水溶液148.01g并清洗,通过进行分液,得到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210.60g。采集其中的一部分,利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内标分析法进行分析时,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收率为76%(基准为2-叠氮基苯酚)。
将得到的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38.82g进行减压浓缩来蒸馏去除甲基异丁基酮。在残渣中加入水7.50g及甲醇7.50g,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后,在减压条件下蒸馏去除溶剂,然后加入水10.00g及甲醇5.00g进行冷却晶析,得到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4.75g。采集其中的一部分,利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内标分析法进行分析时,2-氨基-4-三氟甲烷磺酰基苯酚的收率为72%(基准为2-叠氮基苯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制造用作农药制造中间体的2-氨基-4-取代苯酚。

Claims (6)

1.式(3)所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使C1-C3全氟烷烃亚磺酸盐与式(2)所示的化合物在质子酸的存在下发生反应来进行制造,所述质子酸为盐酸、硫酸、甲磺酸、三氟甲磺酸、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
Figure FDA0002308403360000011
式(2)中,R2表示C1-C6烷基,m表示0~3的任意整数,
Figure FDA0002308403360000012
式(3)中,R1表示C1-C3全氟烷基,R2及m与上述含义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质子酸为甲磺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m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C1-C3全氟烷烃亚磺酸盐为式(1a1)所示的化合物,
R1S(O)OM1 (1a1)
式(1a1)中,R1与上述含义相同,M1表示钠或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R1为三氟甲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3)所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将式(4)所示的化合物进行重氮化后,进行叠氮化,从而制造式(2)所示化合物的工序,
Figure FDA0002308403360000013
式(4)中,R2表示C1-C6烷基,m表示0~3的任意整数,
Figure FDA0002308403360000021
式(2)中,R2及m与上述含义相同。
CN201680062944.9A 2015-10-30 2016-10-21 2-氨基-4-取代苯酚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83498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4013 2015-10-30
JP2015-214013 2015-10-30
PCT/JP2016/081220 WO2017073468A1 (ja) 2015-10-30 2016-10-21 2-アミノ-4-置換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9884A CN108349884A (zh) 2018-07-31
CN108349884B true CN108349884B (zh) 2020-04-21

Family

ID=58631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2944.9A Active CN108349884B (zh) 2015-10-30 2016-10-21 2-氨基-4-取代苯酚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93617B1 (zh)
EP (1) EP3369726B1 (zh)
JP (1) JP6597788B2 (zh)
CN (1) CN108349884B (zh)
WO (1) WO2017073468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5990A (zh) * 1995-02-17 1999-05-05 史密丝克莱恩比彻姆公司 Il-8受体拮抗剂
CN1355697A (zh) * 1999-06-16 2002-06-26 史密丝克莱恩比彻姆公司 Il-8受体拮抗剂
CN104903303A (zh) * 2012-12-27 2015-09-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稠环噁唑化合物和其用于害虫防治的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49762A (ja) * 1987-12-04 1989-06-12 Seitetsu Kagaku Co Ltd 4−(アルキルスルホニル)−2−アミノ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US6005008A (en) 1996-02-16 1999-12-21 Smithkline Beecham Corporation IL-8 receptor antagonists
US9920004B2 (en) * 2014-06-26 2018-03-20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producing phenolic compound
CH712709B1 (de) * 2015-06-04 2020-01-15 Sumitomo Chemical Co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erfluoralkansulfonylphenol-Verbindungen.
CN106083667B (zh) * 2016-06-12 2018-01-05 杭州福斯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2‑氨基‑(4‑乙基磺酰基)苯酚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5990A (zh) * 1995-02-17 1999-05-05 史密丝克莱恩比彻姆公司 Il-8受体拮抗剂
CN1355697A (zh) * 1999-06-16 2002-06-26 史密丝克莱恩比彻姆公司 Il-8受体拮抗剂
CN104903303A (zh) * 2012-12-27 2015-09-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稠环噁唑化合物和其用于害虫防治的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93617B1 (en) 2018-10-09
EP3369726A4 (en) 2019-04-17
EP3369726B1 (en) 2020-08-26
WO2017073468A1 (ja) 2017-05-04
EP3369726A1 (en) 2018-09-05
JPWO2017073468A1 (ja) 2018-08-16
US20180282267A1 (en) 2018-10-04
CN108349884A (zh) 2018-07-31
JP6597788B2 (ja) 2019-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3506B2 (en) 4-((6-(2-(2,4-difluorophenyl)-1,1-difluoro-2-hydroxy-3-(1H-1,2,4-triazol-1-yl)propyl)pyridin-3-yl and processes of preparation
US20190382369A1 (en) 4-((6-(2-(2,4-difluorophenyl)-1,1-difluoro-2-hydroxy-3-(1h-1,2,4-triazol-1-yl)propyl)pyridin-3-yl)oxy)benzonitrile and processes of preparation
US20180327359A1 (en) 4-((6-(2-(2,4-difluorophenyl)-1,1-difluoro-2-oxoethyl)pyridin-3-yl)oxy)benzonitrile and processes of preparation
US20190330185A1 (en) 4-((6-(2-(2,4-difluorophenyl)-1,1-difluoro-2-hydroxy-3-(1h-1,2,4-triazol-1-yl)propyl)pyridin-3-yl)oxy)benzonitrile and processes of preparation
KR20220025790A (ko) 에테르 화합물 제조 방법
US992000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henolic compound
CN107266451A (zh) 瑞布昔利布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US20120232281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1-(6-methylpyridin-3-yl)-2-[4-(methylsulfonyl)phenyl]ethanone, an intermediate of etoricoxib
CN107540598B (zh) 一种制备n-二氟甲硫基邻苯酰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US10160722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erfluoroalkanesulfonyl phenol compounds
CN108349884B (zh) 2-氨基-4-取代苯酚的制造方法
JP2019524828A (ja) 3H−イミダゾール[4,5−c]ピリジン誘導体を有機金属亜鉛−アミン塩基と反応させることによる2−(3,6−ジハロピリジン−2−イル)−3H−イミダゾール[4,5−c]ピリジン誘導体及び関連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WO2012075316A2 (en) Cyclopropyl mida boronate
JPWO2018221604A1 (ja) 3−アリールプロピオンアミド化合物及び3−アリールプロピオン酸エス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TW201410652A (zh) 1-取代-3-氟烷基吡唑-4-羧酸酯之製造方法
TWI781128B (zh) 製備殺蟲劑化合物的方法
US20100249462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3-mercaptoaniline compound
JP5605104B2 (ja) ピラゾ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WO2020158772A1 (ja) クロロベンゼ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05314322A (ja) カテコール誘導体およびその前駆体の製造方法
JPWO2018163818A1 (ja) トリアゾ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11205188A (zh) 环烷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JP2019038752A (ja) ビニルフルオロアルカンスルホナート化合物及びその製法
JP2017071557A (ja) ビス(β−ジケトナト)ジオキソモリブデン錯体を用いたカルボン酸プレニル類及びプレノール類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