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0170A - 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0170A
CN108340170A CN201711485876.XA CN201711485876A CN108340170A CN 108340170 A CN108340170 A CN 108340170A CN 201711485876 A CN201711485876 A CN 201711485876A CN 108340170 A CN108340170 A CN 108340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ng machine
seat
mounting bracket
bar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58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贺敏
杨佳晶
李肖亮
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 Xiaoyu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4858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01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0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01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装置壳体、调节传动装置、安装架、主轴架、输油管、油箱、控制键,底座位于装置壳体的下表面并且与装置壳体为一体化结构,调节传动装置设于装置壳体的内部,安装架位于装置壳体的上表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主轴架活动安装在安装架的上表面,输油管位于主轴架的外侧面并且与嵌入主轴架的内侧面,油箱设于装置壳体的右侧面,输油管嵌入油箱的内部,控制键设于装置壳体的外侧面,本发明可以达到铣床在进行工作时能够使得机床上的夹具能够自动收入铣床的内部,并且可以使得铣床上的夹具在工作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旋转,从而能够使得铣床能够更加的智能化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属于双头铣床领域。
背景技术
铣床主要指用铣刀对工件多种表面进行加工的机床。通常铣刀以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等。
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效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铣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沟槽、分齿零件、螺旋形表面及各种曲面。此外,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铣床在工作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由于是多刃断续切削,因而铣床的生产率较高。简单来说,铣床可以对工件进行铣削、钻削和镗孔加工的机床。
铣床最早是由美国人E.惠特尼于1818年创制的卧式铣床。为了铣削麻花钻头的螺旋槽,美国人J.R.布朗于1862年创制了第一台万能铣床,是为升降台铣床的雏形。1884年前后出现了龙门铣床。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半自动铣床,工作台利用挡块可完成"进给-快速"或"快速-进给"的自动转换。
但现有技术的铣床在进行工作时无法使得机床上的夹具能够自动收入铣床的内部,并且无法使得铣床上的夹具在工作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旋转,从而无法使得铣床能够更加的智能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以解决铣床在进行工作时无法使得机床上的夹具能够自动收入铣床的内部,并且无法使得铣床上的夹具在工作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旋转,从而无法使得铣床能够更加的智能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装置壳体、调节传动装置、安装架、主轴架、输油管、油箱、控制键。
所述底座位于装置壳体的下表面并且与装置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传动装置设于装置壳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架位于装置壳体的上表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主轴架活动安装在安装架的上表面,所述输油管位于主轴架的外侧面并且与嵌入主轴架的内侧面,所述油箱设于装置壳体的右侧面,所述输油管嵌入油箱的内部,所述控制键设于装置壳体的外侧面;
所述调节传动装置设有固定架、线路架、安装把、支架杆、转动杆、配合座、主转杆、支撑杆架、转动盘、旋转杆座、支杆、支架、转轴、联轴器、旋转座、平口夹具、旋转杆、活动块、螺纹杆、动力电机、安装架、顶动块、连架杆、卡位块、限位柱、齿轮、活动杆架、调节座、把手、第一齿轮组、牵引式电磁铁、啮合齿轮、滑块杆、限位滑块、配合支架、转动轮架、卡位座、钢绳轮、传动轮、输送带、转向轮、钢绳、输送轮、啮合轮杆、皮带轮、皮带、第二齿轮组、连架电线、接电端子、主动轴;
所述固定架位于安装架内侧面的左下角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卡位座活动安装在固定架的上表面,所述配合支架位于卡位座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转动轮架位于配合支架的后侧面并且侵入配合支架的内部,所述滑块杆设于配合支架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滑块杆嵌入限位滑块的内部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钢绳设于刚绳轮的外侧面并且与滑动杆活动连接,所述转向轮通过钢绳与线路架固定连接,所述线路架活动安装在安装把的上表面,所述支架杆位于安装把的右侧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架杆嵌入配合座的内部并且与其相配合,所述转动杆垂直嵌入配合座的内侧表面,所述支撑杆架嵌入配合座的内部并且与支架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转杆与支撑杆架机械连接,所述转动盘设于主转杆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座位于转动盘的上表面并且与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活动安装在安装架的内侧表面,所述支杆位于支架的上下两端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支架并且与其机械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垂直嵌入支架的内部并且与旋转杆座活动配合,所述旋转座固定焊接在旋转杆的上表面,所述平口夹具位于旋转座的上表面并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位于平口夹具的上表面与其活动配合,所述螺纹杆设于活动块的右侧面嵌入活动块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动力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架的内侧表面,所述接电端子通过位于其上表面的连接电线与动力电机电连接,所述牵引式电磁铁位于连接电线的下表面并且与其电连接,所述啮合齿轮固定安装在牵引式电磁铁的下表面,所述主动轴垂直嵌入动力电机的内部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皮带轮位于主动轴的下表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皮带缠绕着皮带轮的外侧面,所述第二齿轮组位于转轴的左侧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啮合轮杆设于皮带轮的下表面,所述输送轮位于啮合轮杆的下表面并且与其相啮合,所述输送带包裹着输送轮的外侧表面,所述顶动杆垂直接电端子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连架杆位于顶动杆的内侧面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活动杆架位于连架杆的左侧面并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卡位块嵌入活动杆架的内侧面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卡位块设于齿轮的上表面,所述齿轮活动安装在安装架的内侧面,所述第一齿轮组设于齿轮的下表面并且与其相啮合,所述调节座位于安装架的外表面,所述把手嵌入调节座的内部并且贯穿安装架与第一齿轮组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式电磁铁设有电源线、壳体、弹簧、伸缩杆、齿轮座。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嵌入壳体的内部,所述伸缩杆垂直壳体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弹簧包裹着伸缩杆的外侧表面,所述齿轮座位于伸缩杆的上表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杆为可伸缩的圆柱杆状结构,并且安装在支架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式电磁铁通过电源线与连接电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杆为可伸缩的杆状结构能够使得装置在进行夹具的升降时能够配合支架的升降运作,完成结构的收缩。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先将设备进行通电后,动力电机通电后使得主动轴转动,并且主动轴将动力电机的转力输送给下方的皮带轮使得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进行力的输送,并且使得第二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转动使得支架在转动下进行升降,并且顶动平口夹具使得平口夹具在力的作用下通过旋转座进行上升,并且将需要加工的原料放置在平口夹具上并且通过螺纹杆进行位置与大小的调整使得活动块卡主原料,同时在需要使得夹具进行一定的转动时,利用把手转动使得把手在调节座上进行转动使得把手使得第一齿轮组带动齿轮进行转动并且使得限位柱转动使得卡位架转动,在卡位架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杆架带动连架杆进行运作,使得连架杆顶动顶动块使得接电端子接通使得接通与动力电机上的连接电线通电后,牵引式电磁铁内部的电池铁通电后使得伸缩杆向前顶动,并且带动啮合齿轮向前使得啮合齿轮与输送轮进行啮合,并且输送轮通过啮合轮杆将动力电机上的力输送下来,并且使得传动轮转动使得转动轮架转动并且卡位座使得在转动轮架带动下的配合支架的位置得到限位,使得滑块杆在限位滑块上前后拉动钢绳使得钢绳在钢绳轮上移动通过转向轮的转向后使得钢绳拉动线路架使得安装把上翘通过支架杆的传动使得转动杆下压使得支撑杆架下压使得主转杆带动转动盘使得旋转杆座转动从而带动旋转杆使得旋转杆带动位于其上表面的旋转座使得安装在旋转座上方的平口夹具在铣床工作时能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转动,完成铣床的工作,这样就可以达到铣床在进行工作时能够使得机床上的夹具能够自动收入铣床的内部,并且可以使得铣床上的夹具在工作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旋转,从而能够使得铣床能够更加的智能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调节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调节传动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调节传动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牵引式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装置壳体-2、调节传动装置-3、安装架-4、主轴架-5、输油管-6、油箱-7、控制键-8、固定架-301、线路架-302、安装把-303、支架杆-304、转动杆-305、配合座-306、主转杆-307、支撑杆架-308、转动盘-309、旋转杆座-310、支杆-311、支架-312、转轴-313、联轴器-314、旋转座-315、平口夹具-316、旋转杆-317、活动块-318、螺纹杆-319、动力电机-320、安装架-321、顶动块-322、连架杆-323、卡位块-324、限位柱-325、齿轮-326、活动杆架-327、调节座-328、把手-329、第一齿轮组-330、牵引式电磁铁-331、啮合齿轮-332、滑块杆-333、限位滑块-334、配合支架-335、转动轮架-336、卡位座-337、钢绳轮-338、传动轮-339、输送带-340、转向轮-341、钢绳-342、输送轮-343、啮合轮杆-344、皮带轮-345、皮带-346、第二齿轮组-347、连架电线-348、接电端子-349、主动轴-350、电源线-33101、壳体-33102、弹簧-33103、伸缩杆-33104、齿轮座-331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底座1、装置壳体2、调节传动装置3、安装架4、主轴架5、输油管6、油箱7、控制键8。
所述底座1位于装置壳体2的下表面并且与装置壳体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传动装置3设于装置壳体2的内部,所述安装架4位于装置壳体2的上表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主轴架5活动安装在安装架4的上表面,所述输油管6位于主轴架5的外侧面并且与嵌入主轴架5的内侧面,所述油箱7设于装置壳体2的右侧面,所述输油管6嵌入油箱7的内部,所述控制键8设于装置壳体2的外侧面;
所述调节传动装置3设有固定架301、线路架302、安装把303、支架杆304、转动杆305、配合座306、主转杆307、支撑杆架308、转动盘309、旋转杆座310、支杆311、支架312、转轴313、联轴器314、旋转座315、平口夹具316、旋转杆317、活动块318、螺纹杆319、动力电机320、安装架321、顶动块322、连架杆323、卡位块324、限位柱325、齿轮326、活动杆架327、调节座328、把手329、第一齿轮组330、牵引式电磁铁331、啮合齿轮332、滑块杆333、限位滑块334、配合支架335、转动轮架336、卡位座337、钢绳轮338、传动轮339、输送带340、转向轮341、钢绳342、输送轮343、啮合轮杆344、皮带轮345、皮带346、第二齿轮组347、连架电线348、接电端子349、主动轴350;
所述固定架301位于安装架321内侧面的左下角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卡位座337活动安装在固定架301的上表面,所述配合支架335位于卡位座337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转动轮架336位于配合支架335的后侧面并且侵入配合支架335的内部,所述滑块杆333设于配合支架335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滑块杆333嵌入限位滑块334的内部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钢绳342设于刚绳轮338的外侧面并且与滑动杆333活动连接,所述转向轮341通过钢绳342与线路架302固定连接,所述线路架302活动安装在安装把303的上表面,所述支架杆304位于安装把303的右侧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架杆304嵌入配合座306的内部并且与其相配合,所述转动杆305垂直嵌入配合座306的内侧表面,所述支撑杆架308嵌入配合座306的内部并且与支架杆3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转杆307与支撑杆架308机械连接,所述转动盘309设于主转杆307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座310位于转动盘309的上表面并且与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312活动安装在安装架321的内侧表面,所述支杆311位于支架312的上下两端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转轴313贯穿支架312并且与其机械连接,所述转轴313通过联轴器314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317垂直嵌入支架312的内部并且与旋转杆座310活动配合,所述旋转座315固定焊接在旋转杆317的上表面,所述平口夹具316位于旋转座315的上表面并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318位于平口夹具316的上表面与其活动配合,所述螺纹杆319设于活动块318的右侧面嵌入活动块318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动力电机320固定安装在安装架321的内侧表面,所述接电端子349通过位于其上表面的连接电线348与动力电机320电连接,所述牵引式电磁铁331位于连接电线348的下表面并且与其电连接,所述啮合齿轮332固定安装在牵引式电磁铁331的下表面,所述主动轴350垂直嵌入动力电机320的内部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皮带轮345位于主动轴350的下表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皮带346缠绕着皮带轮345的外侧面,所述第二齿轮组347位于转轴313的左侧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啮合轮杆344设于皮带轮345的下表面,所述输送轮343位于啮合轮杆344的下表面并且与其相啮合,所述输送带340包裹着输送轮343的外侧表面,所述顶动杆322垂直接电端子349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连架杆323位于顶动杆322的内侧面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活动杆架327位于连架杆323的左侧面并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卡位块324嵌入活动杆架327的内侧面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卡位块324设于齿轮326的上表面,所述齿轮326活动安装在安装架321的内侧面,所述第一齿轮组330设于齿轮326的下表面并且与其相啮合,所述调节座328位于安装架321的外表面,所述把手329嵌入调节座328的内部并且贯穿安装架321与第一齿轮组330活动连接,所述牵引式电磁铁331设有电源线33101、壳体33102、弹簧33103、伸缩杆33104、齿轮座33105,所述电源线33101嵌入壳体33102的内部,所述伸缩杆33104垂直壳体333102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弹簧33103包裹着伸缩杆33104的外侧表面,所述齿轮座33105位于伸缩杆33104的上表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旋转杆317为可伸缩的圆柱杆状结构,并且安装在支架312的内侧面,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式电磁铁331通过电源线33101与连接电线348电连接,所述旋转杆317为可伸缩的杆状结构能够使得装置在进行夹具的升降时能够配合支架的升降运作,完成结构的收缩。
本发明牵引式电磁铁331指的是能够利用电磁铁的通电特性来使得装置进行推动的结构。
在进行使用时,先将设备进行通电后,动力电机320通电后使得主动轴350转动,并且主动轴350将动力电机320的转力输送给下方的皮带轮345使得皮带轮345之间通过皮带346进行力的输送,并且使得第二齿轮组347转动,从而带动转轴313转动使得支架312在转动下进行升降,并且顶动平口夹具316使得平口夹具316在力的作用下通过旋转座315进行上升,并且将需要加工的原料放置在平口夹具316上并且通过螺纹杆319进行位置与大小的调整使得活动块318卡主原料,同时在需要使得夹具进行一定的转动时,利用把手329转动使得把手329在调节座328上进行转动使得把手329使得第一齿轮组330带动齿轮326进行转动并且使得限位柱325转动使得卡位架324转动,在卡位架324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杆架327带动连架杆323进行运作,使得连架杆323顶动顶动块322使得接电端子349接通使得接通与动力电机320上的连接电线通电后,牵引式电磁铁331内部的电池铁通电后使得伸缩杆33104向前顶动,并且带动啮合齿轮332向前使得啮合齿轮332与输送轮343进行啮合,并且输送轮通过啮合轮杆344将动力电机320上的力输送下来,并且使得传动轮339转动使得转动轮架336转动并且卡位座337使得在转动轮架336带动下的配合支架325的位置得到限位,使得滑块杆333在限位滑块334上前后拉动钢绳342使得钢绳342在钢绳轮338上移动通过转向轮341的转向后使得钢绳342拉动线路架302使得安装把303上翘通过支架杆304的传动使得转动杆305下压使得支撑杆架308下压使得主转杆307带动转动盘309使得旋转杆座310转动从而带动旋转杆317使得旋转杆317带动位于其上表面的旋转座315使得安装在旋转座315上方的平口夹具316在铣床工作时能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转动,完成铣床的工作。
本发明解决铣床在进行工作时无法使得机床上的夹具能够自动收入铣床的内部,并且无法使得铣床上的夹具在工作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旋转,从而无法使得铣床能够更加的智能化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达到铣床在进行工作时能够使得机床上的夹具能够自动收入铣床的内部,并且可以使得铣床上的夹具在工作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旋转,从而能够使得铣床能够更加的智能化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1)、装置壳体(2)、调节传动装置(3)、安装架(4)、主轴架(5)、输油管(6)、油箱(7)、控制键(8),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位于装置壳体(2)的下表面并且与装置壳体(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传动装置(3)设于装置壳体(2)的内部,所述安装架(4)位于装置壳体(2)的上表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主轴架(5)活动安装在安装架(4)的上表面,所述输油管(6)位于主轴架(5)的外侧面并且与嵌入主轴架(5)的内侧面,所述油箱(7)设于装置壳体(2)的右侧面,所述输油管(6)嵌入油箱(7)的内部,所述控制键(8)设于装置壳体(2)的外侧面;
所述调节传动装置(3)设有固定架(301)、线路架(302)、安装把(303)、支架杆(304)、转动杆(305)、配合座(306)、主转杆(307)、支撑杆架(308)、转动盘(309)、旋转杆座(310)、支杆(311)、支架(312)、转轴(313)、联轴器(314)、旋转座(315)、平口夹具(316)、旋转杆(317)、活动块(318)、螺纹杆(319)、动力电机(320)、安装架(321)、顶动块(322)、连架杆(323)、卡位块(324)、限位柱(325)、齿轮(326)、活动杆架(327)、调节座(328)、把手(329)、第一齿轮组(330)、牵引式电磁铁(331)、啮合齿轮(332)、滑块杆(333)、限位滑块(334)、配合支架(335)、转动轮架(336)、卡位座(337)、钢绳轮(338)、传动轮(339)、输送带(340)、转向轮(341)、钢绳(342)、输送轮(343)、啮合轮杆(344)、皮带轮(345)、皮带(346)、第二齿轮组(347)、连架电线(348)、接电端子(349)、主动轴(350);
所述固定架(301)位于安装架(321)内侧面的左下角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卡位座(337)活动安装在固定架(301)的上表面,所述配合支架(335)位于卡位座(337)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转动轮架(336)位于配合支架(335)的后侧面并且侵入配合支架(335)的内部,所述滑块杆(333)设于配合支架(335)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滑块杆(333)嵌入限位滑块(334)的内部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钢绳(342)设于刚绳轮(338)的外侧面并且与滑动杆(333)活动连接,所述转向轮(341)通过钢绳(342)与线路架(302)固定连接,所述线路架(302)活动安装在安装把(303)的上表面,所述支架杆(304)位于安装把(303)的右侧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架杆(304)嵌入配合座(306)的内部并且与其相配合,所述转动杆(305)垂直嵌入配合座(306)的内侧表面,所述支撑杆架(308)嵌入配合座(306)的内部并且与支架杆(3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转杆(307)与支撑杆架(308)机械连接,所述转动盘(309)设于主转杆(307)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座(310)位于转动盘(309)的上表面并且与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312)活动安装在安装架(321)的内侧表面,所述支杆(311)位于支架(312)的上下两端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转轴(313)贯穿支架(312)并且与其机械连接,所述转轴(313)通过联轴器(314)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317)垂直嵌入支架(312)的内部并且与旋转杆座(310)活动配合,所述旋转座(315)固定焊接在旋转杆(317)的上表面,所述平口夹具(316)位于旋转座(315)的上表面并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318)位于平口夹具(316)的上表面与其活动配合,所述螺纹杆(319)设于活动块(318)的右侧面嵌入活动块(318)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动力电机(320)固定安装在安装架(321)的内侧表面,所述接电端子(349)通过位于其上表面的连接电线(348)与动力电机(320)电连接,所述牵引式电磁铁(331)位于连接电线(348)的下表面并且与其电连接,所述啮合齿轮(332)固定安装在牵引式电磁铁(331)的下表面,所述主动轴(350)垂直嵌入动力电机(320)的内部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皮带轮(345)位于主动轴(350)的下表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皮带(346)缠绕着皮带轮(345)的外侧面,所述第二齿轮组(347)位于转轴(313)的左侧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所述啮合轮杆(344)设于皮带轮(345)的下表面,所述输送轮(343)位于啮合轮杆(344)的下表面并且与其相啮合,所述输送带(340)包裹着输送轮(343)的外侧表面,所述顶动杆(322)垂直接电端子(349)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连架杆(323)位于顶动杆(322)的内侧面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活动杆架(327)位于连架杆(323)的左侧面并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卡位块(324)嵌入活动杆架(327)的内侧面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卡位块(324)设于齿轮(326)的上表面,所述齿轮(326)活动安装在安装架(321)的内侧面,所述第一齿轮组(330)设于齿轮(326)的下表面并且与其相啮合,所述调节座(328)位于安装架(321)的外表面,所述把手(329)嵌入调节座(328)的内部并且贯穿安装架(321)与第一齿轮组(330)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式电磁铁(331)设有电源线(33101)、壳体(33102)、弹簧(33103)、伸缩杆(33104)、齿轮座(33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33101)嵌入壳体(33102)的内部,所述伸缩杆(33104)垂直壳体(333102)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配合,所述弹簧(33103)包裹着伸缩杆(33104)的外侧表面,所述齿轮座(33105)位于伸缩杆(33104)的上表面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317)为可伸缩的圆柱杆状结构,并且安装在支架(312)的内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式电磁铁(331)通过电源线(33101)与连接电线(348)电连接。
CN201711485876.X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 Pending CN1083401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5876.XA CN108340170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5876.XA CN108340170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0170A true CN108340170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2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5876.XA Pending CN108340170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01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5693A (zh) * 2020-10-20 2021-02-12 庄少军 一种具有自动接送料功能的数控加工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21788A2 (en) * 2005-05-09 2006-11-16 Multi-Shifter, Inc. Cart for die transportation
EP2407383A2 (en) * 2009-04-30 2012-01-18 Korea Aerospace Industries, Ltd. Universal platform and aircraft assembly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2554899A (zh) * 2011-12-29 2012-07-11 大连佳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旋转可行走升降平台
KR101407519B1 (ko) * 2012-10-23 2014-06-13 한국기계연구원 캡슐형 가변축 복합 가공 장치의 스테이지 유닛
CN104942517A (zh) * 2015-06-24 2015-09-30 苏州边桐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升降调节式焊接旋转夹持台
CN105904010A (zh) * 2016-04-22 2016-08-31 太仓市东晖机械厂 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
CN206717504U (zh) * 2017-05-17 2017-12-08 郑州佳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用传输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21788A2 (en) * 2005-05-09 2006-11-16 Multi-Shifter, Inc. Cart for die transportation
EP2407383A2 (en) * 2009-04-30 2012-01-18 Korea Aerospace Industries, Ltd. Universal platform and aircraft assembly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2554899A (zh) * 2011-12-29 2012-07-11 大连佳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旋转可行走升降平台
KR101407519B1 (ko) * 2012-10-23 2014-06-13 한국기계연구원 캡슐형 가변축 복합 가공 장치의 스테이지 유닛
CN104942517A (zh) * 2015-06-24 2015-09-30 苏州边桐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升降调节式焊接旋转夹持台
CN105904010A (zh) * 2016-04-22 2016-08-31 太仓市东晖机械厂 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
CN206717504U (zh) * 2017-05-17 2017-12-08 郑州佳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用传输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5693A (zh) * 2020-10-20 2021-02-12 庄少军 一种具有自动接送料功能的数控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09580U (zh) 轮胎自动夹紧装置
CN103567669A (zh) 一种龙门式程控环缝焊接机
CN105500170A (zh) 全自动五金件抛光机
CN202556175U (zh) 一种电源接头自动焊接机的接头打磨机构
CN208829539U (zh) 玻璃切割裂片自动线
CN203282068U (zh) 车轮自动焊接双工位工作台
CN104607483A (zh) 一种全自动拉拔机
CN105014270A (zh) 一种自动焊接机器人
CN107470812A (zh) 五自由度机械臂自动焊接装置
CN203509717U (zh) 卧式镗铣头
CN204893261U (zh) 五轴焊接机械手
CN205218791U (zh) 全自动五金件抛光机
CN206109201U (zh) 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切割装置
CN204736057U (zh) 立式组合磨床
CN108340170A (zh) 一种双端头铣床加工设备
CN107931663B (zh) 铝轮毂专机生产线
CN108381248A (zh)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龙门铣床装置
CN205764905U (zh) 塔式升降机主弦杆自动生产系统
CN208866563U (zh) 一种多工位压缩机外壳圈焊机
CN203245405U (zh) 一种加工曲轴油道孔的设备
CN206717637U (zh) 水钻磨抛机的上料装置
CN205764474U (zh) 塔式升降机主弦杆生产组装焊接装置
CN204382035U (zh) 全自动抛光打磨生产线
CN109202222A (zh) 一种多节永磁同步电机焊接装置
CN103481101A (zh) 卧式镗铣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9

Address after: 563000 No. 5 Nanshan Road, Honghuagang District, Zunyi City,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an Xiaoyu

Address before: Xu Village, Cuigang Village, Xinandian Town, Queshan County,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 Hem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