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1482A - 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1482A
CN108291482A CN201580084970.7A CN201580084970A CN108291482A CN 108291482 A CN108291482 A CN 108291482A CN 201580084970 A CN201580084970 A CN 201580084970A CN 108291482 A CN108291482 A CN 108291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turbocharger
shell
feed pip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49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1482B (zh
Inventor
野田善友
惠比寿干
铃木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91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1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1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1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18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08Cooling; Heating; Heat-insulation
    • F01D25/12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18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 F01D25/183Sealing means
    • F01D25/186Sealing means for sliding contact b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18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 F01D25/20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lubrication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relating to, driven charging or scavenging pump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33/00 - F02B37/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relating to, driven charging or scavenging pump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33/00 - F02B37/00
    • F02B39/14Lubrication of pumps; Safety measur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7/00Elastic or yielding bearings or bearing support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27/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e.g. with resilient rolling bodies
    • F16C27/045Ball or roller bearings, e.g. with resilient rolling bodies with a fluid film, e.g. squeeze film dam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37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lubricant
    • F16C33/6659Details of supply of the liquid to the bearing, e.g. passages or nozzles
    • F16C33/667Details of supply of the liquid to the bearing, e.g. passages or nozzles related to conditioning, e.g. cooling,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37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lubricant
    • F16C33/6659Details of supply of the liquid to the bearing, e.g. passages or nozzles
    • F16C33/6674Details of supply of the liquid to the bearing, e.g. passages or nozzles related to the amount supplied, e.g. gaps to restrict flow of the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7/00Cooling of bearings
    • F16C37/007Cooling of bearings of rolling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7/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 F16N7/3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the oil being fed or carried along by another fluid
    • F16N7/32Mist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20/00Application
    • F05D2220/40Application in turbochar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0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 F16C19/1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 F16C19/18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 F16C19/181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with angular contact
    • F16C19/183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with angular contact with two rows at opposite angles
    • F16C19/18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with angular contact with two rows at opposite angles in O-arran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40/00Specified values or numerical ranges of parameters; Relations between them
    • F16C2240/06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0/00Engines or pumps
    • F16C2360/23Gas turbine engines
    • F16C2360/24Turbochar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该涡轮增压器(1)具备:旋转轴(4),沿轴线(C)延伸;涡轮机叶轮(2),设于所述旋转轴(4)的一端侧;压缩机轮(3),设于所述旋转轴(4)的另一端侧;滚动轴承(5),具有内圈(50)、外圈(51)及滚动体(52),并支承所述旋转轴(4)使其能够绕所述轴线(C)旋转,所述内圈(50)固定于所述旋转轴(4)的外周面,所述外圈(51)将所述内圈(50)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滚动体(52)配置在所述内圈(50)与所述外圈(51)之间;外壳(6),在其与所述滚动轴承(5)的外周面之间隔着间隙(S)地从外周侧覆盖所述滚动轴承(5);多个润滑油供给管路(72A、72B、72B),向所述外壳(6)内互不相同的部位供给状态量互不相同的润滑油。

Description

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系统。
背景技术
就涡轮增压器而言,存在通过滚动轴承支承旋转轴的结构。这种涡轮增压器具备外壳,该外壳具有用于收纳滚动轴承的筒状的收纳部。通过将滚动轴承的外圈嵌入外壳的收纳部之中,滚动轴承被外壳支承。涡轮增压器的旋转轴嵌入旋转自如的内圈之中。由此,旋转轴相对于外壳能够相对地旋转。
在这种涡轮增压器中,为了抑制滚动轴承的摩擦阻力,向滚动轴承供给润滑油。如果该润滑油的供给量过小,则涡轮增压器工作时,滚动轴承的温度将上升。但是,如果过量供给润滑油,则滚动轴承中的润滑油的搅拌损失将增大。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结构,即,具备用于向涡轮增压器的滚动轴承供给润滑油的供油孔。该专利文献1中,具备将润滑油分配至滚动轴承侧和涡轮机叶轮侧的分配颚部。通过这种结构,抑制向滚动轴承过量供给润滑油,并抑制滚动轴承中的润滑油的搅拌阻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74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涡轮增压器中,希望更进一步抑制旋转轴旋转时的噪音及振动。因此,提供如下结构,即,在外壳的收纳部的内周面与滚动轴承的外圈的外周面之间的微小的间隙,夹置润滑油等,从而形成油膜阻尼器。这种油膜阻尼器中,在旋转轴上产生振动时,可得到油膜的挤压油膜阻尼现象实现的阻尼效果(减振效果)。
在涡轮机叶轮侧,还设有将外壳与旋转轴之间密封的油环。就该油环而言,其温度在涡轮增压器工作时因摩擦而上升,故而,需要通过润滑油进行冷却。
对于供给至滚动轴承的润滑油,通过尽可能抑制其供给量,能够降低损失。另一方面,当抑制润滑油向上述那种油膜阻尼器及油环的供给量时,阻尼效果及冷却效果将下降。
专利文献1仅是如下结构,即,通过分配颚部向轴承侧和涡轮机叶轮侧分配润滑油,故而,难以向条件各不相同的滚动轴承、油膜阻尼器、油环分别适当地供给润滑油。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向各部零浪费地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的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涡轮增压器具备:旋转轴,沿轴线延伸;涡轮机叶轮,设于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部侧;压缩机轮,设于所述旋转轴的第二端部侧。涡轮增压器还具备滚动轴承,该滚动轴承具有内圈、外圈及滚动体,并支承所述旋转轴使其能够绕所述轴线旋转,所述内圈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所述外圈配置为将所述内圈从其径向外侧包围,所述滚动体配置在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涡轮增压器还具备:外壳,配置为在其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周面之间隔着间隙地从外周侧覆盖所述滚动轴承;多个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所述外壳内的不同部位分别供给状态量不同的润滑油。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通过多个润滑油供给管路,向外壳内互不相同的部位分别供给状态量不同的润滑油。其结果,能够向外壳内的各部零浪费地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涡轮增压器也可以是,以流量作为所述状态量,第一方面中的多个所述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所述外壳内的不同部位供给流量不同的润滑油。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借助多个润滑油供给管路使润滑油的流量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向外壳内的不同部位分别供给适量的润滑油。
例如,就向靠近相对低温的压缩机轮一侧供给的润滑油量而言,与向靠近涡轮机叶轮一侧供给的润滑油量相比,能够抑制其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涡轮增压器也可以是,以温度作为所述状态量,第一或第二方面中的多个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所述外壳内的不同部位供给温度不同的润滑油。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借助多个润滑油供给管路使润滑油的温度互不相同。因此,在需要以润滑油进行冷却的部位,能够提升润滑油的冷却性能而不增加润滑油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涡轮增压器也可以是,第一或第二方面中的多个所述润滑油供给管路包括:压缩机侧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所述外壳内的靠近所述压缩机轮一侧供给润滑油;涡轮侧润滑油供给管路,向靠近所述涡轮机叶轮一侧供给润滑油。上述由所述压缩机侧润滑油供给管路供给的润滑油的状态量和由所述涡轮侧润滑油供给管路供给的润滑油的状态量不同。
就涡轮增压器而言,靠近涡轮机叶轮一侧易为高温,在靠近压缩机轮一侧与靠近涡轮机叶轮一侧之间有时产生温度梯度。这样产生温度梯度时,在靠近压缩机轮一侧和靠近涡轮机叶轮一侧,热变形的程度不同,有可能产生振动或噪音等,有时导致轴承损伤。但是,通过使由压缩机侧润滑油供给管路供给的润滑油的状态量、和由涡轮侧润滑油供给管路供给的润滑油的状态量不同,例如,能够使靠近涡轮机叶轮一侧的冷却性能高于靠近压缩机轮一侧的冷却性能。其结果,能够抑制在靠近涡轮机叶轮一侧与靠近压缩机轮一侧之间产生温度梯度,而抑制产生振动或噪音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涡轮增压器也可以是,在第四方面中,所述涡轮转子侧的所述涡轮侧润滑油供给管路具备冷却所述润滑油的冷却单元。也可以使所述涡轮侧润滑油供给管路的润滑油以温度低于压缩机侧润滑油供给管路的润滑油的状态被供给。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在外壳内的靠近涡轮机叶轮一侧与靠近压缩机轮一侧之间产生温度梯度,而不改变涡轮侧润滑油供给管路的润滑油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涡轮增压器也可以是,第一至第五方面的任一方面中的多个所述润滑油供给管路具备第一润滑油供给管路、第二润滑油供给管路和第三润滑油供给管路。第一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所述滚动轴承的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的空间供给润滑油。第二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所述间隙供给所述润滑油。第三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油环供给所述润滑油,所述油环设于在所述外壳形成的开口部与所述旋转轴之间。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通过第一润滑油供给管路、第二润滑油供给管路、及第三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内圈之间的空间、外壳与滚动轴承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在外壳形成的开口部与旋转轴之间的油环分别独立地供给润滑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涡轮增压器也可以是,在第一至第六方面的任一方面中,具备: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运转状态;润滑油调节部,根据所述运转状态独立地调节由多个所述润滑油供给管路各自供给的所述润滑油的状态量。
通过这样构成,例如,能够根据各部的温度、具备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的转速等、涡轮增压器的运转状态,独立地调节向各部供给的润滑油的状态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涡轮增压器也可以是,在第七方面中,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运转状态,控制所述润滑油调节部。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通过控制部,基于由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的运转状态对润滑油调节部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更精细地调节润滑油调节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涡轮增压器也可以是,在第八方面中,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所述外壳的温度作为运转状态。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根据外壳的温度来改变供给的润滑油的流量。其结果,能够根据运转状态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抑制润滑油的流量而降低损失。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涡轮增压器也可以是,在第九方面中,随着所述外壳的温度上升,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润滑油的流量增加。
根据这种结构,若涡轮增压器的转速上升则外壳的温度也上升。因此,当涡轮增压器的外壳的温度上升时,在涡轮增压器的各部需要更多的润滑油。通过根据外壳的温度上升来供给更多的润滑油,能够适当地润滑涡轮增压器的各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发动机系统具备:第八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由所述涡轮增压器进行增压;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调节所述润滑油的流量。
根据这种结构,涡轮增压器的运转状态也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联动地发生变化,因而,通过根据发动机的运转状态来改变向涡轮增压器供给的润滑油的流量,能够根据运转状态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发动机系统也可以是,在第十一方面中,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所述发动机的转速。
根据这种结构,若涡轮增压器的转速上升则外壳的温度也上升。当涡轮增压器的外壳的温度上升时,在涡轮增压器的各部需要更多的润滑油。因此,通过检测发动机的转速而调节润滑油的流量,能够适当地润滑涡轮增压器的各部。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系统,能够向各部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在周向上与图1不同的位置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的图;
图11是表示外壳的温度、与相对于滚动轴承、油膜阻尼器、油环分别应供给的供油量的相关性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以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涡轮增压器的控制方法运转涡轮增压器时的发动机转速、各部的温度、向各部的供给量相对于经过时间的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涡轮增压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的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表示用于改变润滑油的流量的节流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在周向上与图1不同的位置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涡轮增压器1A具备涡轮机叶轮2、压缩机轮3、旋转轴4、滚动轴承5、及外壳6。该涡轮增压器1A例如以旋转轴4沿水平方向延伸那样的姿势作为发动机的辅机搭载于汽车等上。
图1中表示的单点划线表示旋转轴4的中心轴(轴线)C。
以下的说明中,在将涡轮增压器1A搭载于汽车等上的状态下,将朝上方一侧称作“上方”,将朝下方一侧称作“下方”。
就涡轮增压器1A而言,通过从未图示的发动机供给的排气气流,涡轮机叶轮2以中心轴C为中心旋转。随着涡轮机叶轮2的旋转,旋转轴4及压缩机轮3以中心轴C为中心旋转。压缩机轮3通过旋转对空气进行压缩。经压缩的空气供给至未图示的发动机。
外壳6经由托架(未图示)、压缩机、涡轮等支承于车体等。外壳6在其内部具有收纳滚动轴承5的收纳部61。该外壳6在其一端侧具有开口部60a,在其另一端侧具有开口部60b。旋转轴4通过被收纳部61收纳的滚动轴承5,绕中心轴C旋转自如地被支承。该旋转轴4的第一端部4a、第二端部4b通过开口部60a、60b向外壳6的外部突出。
涡轮机叶轮2设于外壳6的一端侧,压缩机轮3设于外壳6的另一端侧。涡轮机叶轮2一体地设于旋转轴4的第一端部4a。将螺母31拧入形成于旋转轴4的第二端部4b上的螺纹部4n,从而将压缩机轮3结合。旋转轴4、涡轮机叶轮2及压缩机轮3与旋转轴4一体地绕中心轴C旋转。
滚动轴承5具备内圈50、外圈51、和滚动体52。
内圈50形成为圆筒状。该内圈50通过嵌入等固定有旋转轴4的外周面,而与旋转轴4一体地旋转。
外圈51形成为直径比内圈50大的圆筒状。外圈51配置在内圈50的外周侧,并且配置为将内圈50从径向外方包围。进一步地,外圈51在径向上与内圈50隔开间隔地配置。
滚动体52形成为球状。滚动体52在内圈50与外圈51之间设有多个。这多个滚动体52通过保持器(未图示)分别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在内圈50的外周面,在中心轴C延伸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周向上连续的轨道槽53。同样地,在外圈51的内周面,在中心轴C方向的两端部,以在各轨道槽53的外周侧对置的方式,形成有周向上连续的轨道槽54。在滚动轴承5的中心轴C延伸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在轨道槽53、54之间夹持有多个滚动体52。由此,当内圈50相对于外圈51与旋转轴4一起旋转时,这多个滚动体52在内圈50与外圈51之间滚动。
从中心轴C延伸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在外壳6的内部形成的收纳部61形成为截面圆形。该收纳部61以如下方式形成:在中心轴C延伸的轴线方向上连续。滚动轴承5收纳于该收纳部61。更具体而言,在收纳部61的内侧,配置有滚动轴承5的外圈51。收纳部61的内径形成为,稍大于滚动轴承5的外圈51的外径。由此,在滚动轴承5的外圈51与收纳部61之间,形成有间隙S。
如图1所示,在收纳部61,在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端部61a形成有推力承受部62。推力承受部62承受朝向涡轮机叶轮2的滚动轴承5的推力载荷。在半径方向上,从收纳部61的端部61a朝内侧突出。被收纳部61收纳的滚动轴承5的外圈51抵靠于该推力承受部62。
在收纳部61,在其靠近压缩机轮3一侧的端部61b安装有推力承受部件63。该推力承受部件63承受朝向压缩机轮3的滚动轴承5的推力载荷。推力承受部件63形成为在中央部具有开口部64的圆板状。推力承受部件63以抵靠于收纳部61的端部61b的状态设置。外圈51抵靠于该推力承受部件63的开口部64的周缘部。这里,推力承受部62及推力承受部件63根据需要设置即可,也可以省略。
在旋转轴4,在比滚动轴承5的内圈50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设有大径部4d。大径部4d具有比内圈50的内径大的外径。内圈50以将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端部抵靠于旋转轴4的大径部4d的状态设置。
在旋转轴4,在外壳6的开口部60a的内侧,形成有从大径部4d向外周侧伸出的凸缘部4f、4g。凸缘部4f、4g在旋转轴4的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
在旋转轴4的凸缘部4f、4g之间,设有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油环41。通过该油环41,可维持开口部60a与旋转轴4之间的密封性。
在旋转轴4,在相对于滚动轴承5的内圈50靠近压缩机轮3一侧,设有圆筒状的轴衬45。轴衬45夹持于内圈50与压缩机轮3之间而设置。
这样,滚动轴承5的内圈50夹持于旋转轴4的大径部4d与轴衬45之间而设置。
在外壳6的开口部60b,设有将该开口部60b封闭的板65。板65形成为在中央部具有开口部65a的圆板状。在板65的外周部一体地形成有周壁部65b,该周壁部65b延伸至中心轴C延伸的轴线方向的推力承受部件63侧。板65以如下状态设置:在开口部65a插入有轴衬45,并且将周壁部65b抵靠于推力承受部件63。
在轴衬45的外周面,在开口部65a的内侧设有环状的油环46。通过该油环46,可维持开口部65a与旋转轴4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外壳6具有从外周面6f朝外壳6的径向内方延伸的供油管接口71A。在该供油管接口71A,连接用于从外壳6的外部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管(未图示)。
在供油管接口71A的前端部与收纳部61之间,形成有多个供给流路(第一润滑油供给管路、润滑油供给管路)72A。供给流路72A在中心轴C延伸的轴线方向上,向分别在滚动轴承5的两端部设置的滚动体52的紧邻内侧开口。
被收纳部61收纳的滚动轴承5的外圈51具有润滑油导入孔74。该润滑油导入孔74形成在与供给流路72A对置的位置,并且形成为在径向上将外圈51贯通,其中,供给流路72A向收纳部61的内面开口。
当从与供油管接口71A连接的润滑油供给管(未图示)送入润滑油时,润滑油从供油管接口71A的前端部通过两个供给流路72A,被送入收纳部61内。送入该收纳部61内的润滑油进一步通过润滑油导入孔74,被送入外圈51的内侧。由此,在滚动轴承5的内圈50与外圈51之间供给有润滑油,滚动体52被润滑。
如图2所示,外壳6还具备供油管接口71B、71C。这些供油管接口71B、71C从外壳6的外周面6f朝外壳6的径向内方延伸。供油管接口71B、71C形成于如下位置,即,相对于供油管接口71A在外壳6的周向或轴向上不同的位置。在该供油管接口71B、71C分别连接从外部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管(未图示)。
外壳6在供油管接口71B的前端部与收纳部61之间具备多个供给流路(第二润滑油供给管路、润滑油供给管路)72B。这些供给流路72B朝收纳部61与外圈51的间隙S开口。
当从与供油管接口71B连接的润滑油供给管(未图示)送入润滑油时,润滑油从供油管接口71B的前端部通过两个供给流路72B,被送入收纳部61与外圈51的间隙S。由此,在收纳部61与外圈51的间隙S,形成有抑制旋转轴4旋转时的噪音及振动的油膜阻尼器D。该油膜阻尼器D在旋转轴4上产生振动时,起到油膜的挤压油膜阻尼现象实现的减振效果。
在供油管接口71C的前端部与旋转轴4的大径部4d之间,形成有供给流路(第三润滑油供给管路、润滑油供给管路)72C。该供给流路72C形成为,从供油管接口71C的前端部朝大径部4d延伸。该实施方式的供给流路72C在与大径部4d对置的位置开口。
当从与供油管接口71C连接的润滑油供给管(未图示)送入润滑油时,润滑油从供油管接口71C的前端部通过供给流路72C,从其开口排出。该排出的润滑油供给至设于旋转轴4的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端部上的油环41附近。由此,润滑油将油环41附近的旋转轴4的热除去,可抑制因旋转轴4旋转时产生的摩擦导致的油环41的温度上升。
这里,就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供给润滑油的供给流路72A、向油膜阻尼器D供给润滑油的供给流路72B、向油环41供给润滑油的供给流路72C而言,润滑油的状态量即供给量(换言之,流量)互不相同。对此,例如在供给流路72A、供给流路72B、供给流路72C,使其截面面积互不相同。如此,能够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分别供给适量的润滑油。
对于滚动轴承5的外圈51、收纳部61,在各自的最下端部形成有朝下方贯通的排出流路66、67。
外壳6在收纳部61的下方具备排油室68。上述排出流路66、67向排油室68的上部开口。
外壳6具备将排油室68的下端部和外壳6的最下部的外周面6f贯通的排油口69。
送入滚动轴承5的外圈51与内圈50之间的润滑油通过中心轴C延伸的轴线方向上的外圈51和内圈50的两端部、形成于外圈51的排出流路66、及形成于收纳部61的排出流路67,排出至排油室68。
送入收纳部61与外圈51的间隙S的润滑油从排出流路66的周缘部流出至排出流路67,排出至排油室68。
供给至油环41的润滑油保持不变地流向下方,排出至排油室68。
排油室68的润滑油通过排油口69排出至外壳6的外部。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润滑油通过供给流路72A、72B、72C,分别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独立地供给。由此,能够分别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供给适量的润滑油。因此,能够以搅拌阻力不会过大的程度充分润滑滚动轴承5,并且可靠地发挥油膜阻尼器D的阻尼效果、油环41的冷却效果。其结果,能够向涡轮增压器1A的各部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
进一步地,通过向各部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能够降低向涡轮增压器1A供给的润滑油整体的流量。因此,能够降低供给润滑油所需的泵等的能耗上的损失。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供给流路72A、供给流路72B、及供给流路72C以分别与供油管接口71A、71B、71C连通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但不限于此。
如图3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涡轮增压器1B的外壳6具备供油管接口71B’。供油管接口71B’形成于在周向上与供油管接口71A不同的位置。
外壳6还具备供给流路72B、72B、72C。供给流路72B、72B、72C从供油管接口71B’向油膜阻尼器D、油环41供给润滑油。
通过这种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各自供给适量的润滑油。因此,能够以搅拌阻力不会过大的程度充分润滑滚动轴承5,并且可靠地发挥油膜阻尼器D的阻尼效果、油环41的冷却效果。其结果,能够向涡轮增压器1B的各部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4所示,该第二变形例的涡轮增压器1C的外壳6具备两个供给流路72A、两个供给流路72B、一个供给流路72C。这些供给流路72A、72B、72C从一个供油管接口71A分别朝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延伸。
通过这样构成,在外壳6形成一个供油管接口71A即可。
通过这种结构,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各自供给适量的润滑油。因此,能够以搅拌阻力不会过大的程度充分润滑滚动轴承5,并且可靠地发挥油膜阻尼器D的阻尼效果、油环41的冷却效果。其结果,能够向涡轮增压器1C的各部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仅如下点不同,即,以压缩机轮侧和涡轮机叶轮侧,划分润滑油的供给系统。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记进行说明,并且省略重复说明。即,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共通的涡轮增压器的整体结构,省略其说明。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5所示,涡轮增压器1D的外壳6具备供油管接口71D、71E。供油管接口71D、71E从外周面6f朝外壳6的径向内方延伸。这些供油管接口71D、71E在外壳6的周向上形成于同一位置,并且在外壳6的中心轴C延伸的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这些供油管接口71D、71E分别供从外壳6的外部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管70D、70E连接。
外壳6还具备供给流路(第一润滑油供给管路、润滑油供给管路)72Ac和供给流路(第二润滑油供给管路、润滑油供给管路)72Bc。
供给流路72Ac与供油管接口71D连通,向靠近压缩机轮3一侧的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c供给润滑油。供给流路72Bc与供油管接口71D连通,向靠近压缩机轮3一侧的油膜阻尼器Dc供给润滑油。
外壳6还具备:供给流路(第一润滑油供给管路、润滑油供给管路)72At、供给流路(第二润滑油供给管路、润滑油供给管路)72Bt、供给流路72C。
供给流路72At与供油管接口71E连通,向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t供给润滑油。供给流路72Bt与供油管接口71E连通,向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油膜阻尼器Dt供给润滑油。供给流路72C与供油管接口71E连通,向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油环41供给润滑油。
在将润滑油向供油管接口71E供给的润滑油供给管70E,设有冷却润滑油的冷油器(冷却单元)73。
从供油管接口71D通过供给流路72Ac、72Bc(压缩机侧润滑油供给管路)供给的润滑油送入靠近压缩机轮3一侧的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c、油膜阻尼器Dc。
从供油管接口71E通过供给流路72At、72Bt、72C(涡轮侧润滑油供给管路)供给的润滑油分别送入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滚动轴承5、油膜阻尼器Dt、油环41。向这些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滚动轴承5、油膜阻尼器Dt、油环41送入经冷油器73冷却的润滑油。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各自单独地供给润滑油。由此,能够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各自供给适量的润滑油。
进一步地,以靠近压缩机轮3一侧的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c及油膜阻尼器Dc、和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滚动轴承5、油膜阻尼器Dt及油环41,划分润滑油的供给系统。此外,向温度比靠近压缩机轮3一侧高的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滚动轴承5、油膜阻尼器Dt、及油环41送入经冷油器73冷却的润滑油。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滚动轴承5、油膜阻尼器Dt、油环41。
因此,能够以搅拌阻力不会过大的程度润滑滚动轴承5,并且发挥油膜阻尼器D的阻尼效果、油环41的冷却效果。其结果,能够向涡轮增压器1D的各部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将润滑油向供油管接口71E供给的润滑油供给管70E设置冷却润滑油的冷油器73,但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使将润滑油向供油管接口71E供给的润滑油供给管70E的管长比将润滑油向供油管接口71D供给的润滑油供给管70D长。
通过润滑油供给管70D、70E内的润滑油因润滑油供给管70D、70E与周围的空气接触而被冷却。由此,通过管长较长的润滑油供给管70E的润滑油的温度低于通过润滑油供给管70D的润滑油的温度。因此,向温度比压缩机轮3侧高的涡轮机叶轮2侧的滚动轴承5、油膜阻尼器Dt、油环41送入更低温的润滑油。其结果,能够有效地冷却这些滚动轴承5、油膜阻尼器Dt、油环41。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相对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涡轮增压器仅如下点不同,即,靠近压缩机轮3一侧的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c、油膜阻尼器Dc、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滚动轴承5、油膜阻尼器Dt、油环41分别具备独立的润滑油供给系统。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即,以相对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差异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共通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6所示,涡轮增压器1E的外壳6具备供油管接口71F、71G、71H、71J、71K。供油管接口71F、71G、71H、71J、71K从外壳6的外周面6f朝外壳6在径向上的内方延伸。这些供油管接口71F、71G、71H、71J、71K在外壳6的周向上形成于同一位置,并且在外壳6的轴方向上分别隔开间隔地形成。这些供油管接口71F、71G、71H、71J、71K分别供从外壳6的外部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管70F、70G、70H、70J、70K连接。
外壳6还具备供给流路72Bc、供给流路72Ac、供给流路72At、供给流路72Bt、及供给流路72C。这些供给流路72Bc、供给流路72Ac、供给流路72At、供给流路72Bt、及供给流路72C各自的内径不同。
供给流路72Bc与供油管接口71F连通,向靠近压缩机轮3一侧的油膜阻尼器Dc供给润滑油。
供给流路72Ac与供油管接口71G连通,向靠近压缩机轮3一侧的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c供给润滑油。
供给流路72At与供油管接口71H连通,向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t供给润滑油。
供给流路72Bt与供油管接口71J连通,向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油膜阻尼器Dt供给润滑油。
供给流路72C与供油管接口71K连通,向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油环41供给润滑油。
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1E,能够分别向靠近压缩机轮3一侧的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c及油膜阻尼器Dc、和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t、油膜阻尼器Dt及油环41独立地供给润滑油。进一步地,供给流路72Bc、供给流路72Ac、供给流路72At、供给流路72Bt、及供给流路72C的内径分别不同,故而,能够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各自供给适量的润滑油。
因此,能够以搅拌阻力不会过大的程度充分润滑滚动轴承5,并且发挥油膜阻尼器D的阻尼效果、油环41的冷却效果。其结果,能够向涡轮增压器1E的各部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情况,即,将供给流路72Bc、供给流路72Ac、供给流路72At、供给流路72Bt、及供给流路72C的内径设为各不相同的内径,从而调节润滑油的流量。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相对于润滑油供给管70F、70G、70H、70J、70K,分别设置冷却性能不同的冷油器73等冷却单元(图6中由虚线表示)。
如此,能够使由供给流路72Bc、供给流路72Ac、供给流路72At、供给流路72Bt、及供给流路72C各自供给的润滑油的状态量即温度互不相同。因此,在需要通过润滑油进行冷却的部位,能够抑制润滑油的流量增加。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例示了在润滑油供给管70F、70G、70H、70J、70K均设有冷却单元的情况。但是,上述冷却单元也可以是,例如,仅设于向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供给流路71H、71J、71K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管70H、70J、70K。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该第四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仅如下点不同,即,根据涡轮增压器的温度来调节向各部供给的润滑油的流量。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即,以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异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共通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7所示,该第四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1F的外壳6具备供油管接口71A、71B、71C。这些供油管接口71A、71B、71C从外壳6的外周面6f朝外壳6在径向上的内方延伸。供油管接口71B、71C相对于供油管接口71A形成于外壳6的周向及轴向上不同的位置。
在供油管接口71A的前端部与收纳部61之间,形成有多个供给流路72A。供给流路72A在中心轴线C延伸的轴线方向上,向分别在滚动轴承5的两端部设置的滚动体52的紧邻内侧开口。
在供油管接口71B的前端部与收纳部61之间,形成有多个供给流路72B。供给流路72B朝收纳部61与外圈51的间隙S开口。
在供油管接口71C的前端部与旋转轴4的大径部4d之间,形成有供给流路72C。
在供油管接口71A连接润滑油供给管70A。在供油管接口71B连接润滑油供给管70B。在供油管接口71C连接润滑油供给管70C。这些润滑油供给管70A、70B、70C分别相对于供油管接口71A、71B、71C各自独立地供给由泵P从外部送入的润滑油。润滑油供给管70A、70B、70C分别具备自动调节阀(润滑油调节部)75A、75B、75C。这些自动调节阀75A、75B、75C根据由运转状态检测部76测量的外壳6的温度来自动地调节开度,以成为预设的开度。
这里,运转状态检测部76通过测量外壳6的温度,检测涡轮增压器1F的运转状态。该运转状态检测部76具备用于测量外壳6的温度的传感器76s。该传感器76s例如设于外壳6中温度特别高的涡轮机叶轮2附近。传感器76s的位置是能够检测外壳6的温度的位置即可,也可以不是涡轮机叶轮2的附近。但是,通过在涡轮机叶轮2的附近设置传感器76s,在能够对温度条件严苛的位置的温度直接进行监测的点上是有利的。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1F,润滑油通过供给流路72A、72B、72C,分别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各自独立地供给。通过供给流路72A、72B、72C供给的润滑油的流量通过自动调节阀75A、75B、75C,分别根据外壳6的温度自动地调节。因此,在涡轮增压器1F工作时,能够根据外壳6的温度测量结果,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各自供给适量的润滑油。因此,能够以搅拌阻力不会过大的程度充分润滑滚动轴承5,并且发挥油膜阻尼器D的阻尼效果、油环41的冷却效果。其结果,能够向涡轮增压器1F的各部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像第四实施方式那样、根据由运转状态检测部76检测的外壳6的温度来调节向各部供给的润滑油的流量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涡轮增压器1F以外的涡轮增压器。例如,也可以将同样的结构适用于第一、第二、第三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表示的结构的涡轮增压器1A至1E。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该第五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相对于第四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仅如下点不同,即,根据涡轮增压器的运转状态来自动地控制对润滑油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控制阀的开度。因此,在第五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即,以相对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差异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共通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8所示,发动机系统100G具备涡轮增压器1G、由涡轮增压器1G进行增压的发动机90。
如图9所示,涡轮增压器1G的外壳6具备供油管接口71A、71B、71C。这些供油管接口71A、71B、71C从外壳6的外周面6f朝外壳6在径向上的内方延伸。供油管接口71B、71C相对于供油管接口71A形成于外壳6的周向及轴向上不同的位置。
在供油管接口71A的前端部与收纳部61之间,形成有多个供给流路72A。供给流路72A在中心轴C延伸的轴线方向上,向分别在滚动轴承5的两端部设置的滚动体52的紧邻内侧开口。
在供油管接口71B的前端部与收纳部61之间,形成有多个供给流路72B。供给流路72B朝收纳部61与外圈51的间隙S开口。
在供油管接口71C的前端部与旋转轴4的大径部4d之间,形成有供给流路72C。
在供油管接口71A连接润滑油供给管70A。在供油管接口71B连接润滑油供给管70B。在供油管接口71C连接润滑油供给管70C。这些润滑油供给管70A、70B、70C分别相对于供油管接口71A、71B、71C各自独立地供给由泵P从外部送入的润滑油。
润滑油供给管70A、70B、70C分别具备控制阀(润滑油调节部)77A、77B、77C。控制阀77A、77B、77C形成为其开度可通过控制器78的控制进行调节。
控制器78例如根据由运转状态检测部76测量的外壳6的温度,独立地控制控制阀77A、77B、77C的开度。
运转状态检测部76通过测量外壳6的温度,检测涡轮增压器1G的运转状态。运转状态检测部76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具备用于测量外壳6的温度的传感器76s。该传感器76s例如设于外壳6中成为高温的涡轮机叶轮2的附近。传感器76s的位置亦如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述,是能够检测外壳6的温度的位置即可,也可以不是涡轮机叶轮2的附近。
进一步地,控制器78基于由运转状态检测部76测量的外壳6的温度控制泵P的转速,从而能够对润滑油的流量整体进行控制。
控制器78也可以将外壳6的温度以外的参数作为涡轮增压器1G的运转状态的参数,并基于该参数,根据涡轮增压器1G的运转状态,控制控制阀77A、77B、77C的开度、泵P的转速。例如,控制器78也可以根据涡轮增压器1G自启动起的经过时间或发动机90的转速,控制泵P的转速。涡轮增压器1G自启动起的经过时间也可以根据汽车等的发动机90的起动后的经过时间求出。
在这样基于发动机90的起动后的经过时间或发动机90的转速对泵P的转速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运转状态检测部76为了检测涡轮增压器1G的运转状态,能够使用发动机90的控制计算机、发动机90的转速传感器、加速器的开度传感器等传感器76t。泵P的转速能够使用预先储存的运转状态和泵P的转速的表、映像图、及公式等求出。
接着,说明如上述的发动机系统100G的涡轮增压器1G的控制方法。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的图。
(检测运转状态的工序S31)
如该图10所示,为了控制涡轮增压器1G,首先,检测涡轮增压器1G的运转状态(工序S31)。
对此,运转状态检测部76通过传感器76s、传感器76t检测外壳6的温度、发动机90的转速。运转状态检测部76将由传感器76s、76t检测出的外壳6的温度、发动机90的转速输出至控制器78。
(调节润滑油的流量的工序S32、S33)
控制器78基于从运转状态检测部76输出的外壳6的温度或发动机90的转速,改变控制阀77A、77B、77C的开度从而调节向外壳6供给的润滑油的流量。控制器78也能够通过改变泵P的转速来调节向外壳6供给的润滑油的流量。
图11是表示外壳的温度与相对于滚动轴承5、油膜阻尼器Dc、油环41分别应供给的供油量的相关性的一例的图。
如该图11所示,就滚动轴承5、油膜阻尼器Dc、油环41其各自而言,相对于外壳6的温度应供给的供油量不同。
例如,如图11中由实线L1所示,对于滚动轴承5,外壳6的温度越高,需要越多的润滑油。
如图11中由虚线L2所示,对于油环41,外壳6的温度低时(涡轮增压器1G的转速低时),润滑油的需求量低,相对地,外壳的温度高时,需要比滚动轴承5多的润滑油。
如图11中由双点划线L3所示,对于油膜阻尼器Dc,外壳6的温度低时(涡轮增压器1G的转速低时)和温度高时,为了提升阻尼效果而需要较多的润滑油,相对地,在通常旋转时,润滑油较少即可。
在控制器78中,例如基于如图11所示的相关性,将控制阀77A、77B、77C的开度相对于外壳6的温度进行关联,并通过表、映像图、及公式等设定。
同样地,如果发动机90的转速上升,则涡轮增压器1G的转速也联动地上升,外壳6的温度上升。因此,在控制器78中,也可以将供油量(或供油压)即控制阀77A、77B、77C的开度相对于发动机90的转速进行关联,并通过表、映像图、及公式等设定。
控制器78相对于从运转状态检测部76输出的外壳6的温度或发动机90的转速,决定事先建立关联的控制阀77A、77B、77C的开度、泵P的转速(工序S32)。
控制器78以成为决定的控制阀77A、77B、77C的开度、泵P的转速的方式,向控制阀77A、77B、77C、泵P输出指示信号(工序S33)。
这样,基于外壳6的温度或发动机90的转速等运转状态,自动地调节向外壳6供给的润滑油的流量。
通过这样调节控制阀77A、77B、77C的开度,能够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各自独立地供给润滑油。控制器78中,例如,发动机刚起动后,外壳6为低温,自发动机起动起的经过时间为规定的恒定时间内时,能够增大控制阀77B的开度,以向油膜阻尼器D供给充分的润滑油。另外,控制器78中,在发动机转速高、外壳6为高温时,能够增大控制阀77A、77C的开度,以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和油环41供给充分的润滑油。
这样,能够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各自供给适量的润滑油。
进一步地,通过调节控制阀77A、77B、77C的开度来调节供油量,与泵P实现的润滑油的流量调节相比,能够提高响应性。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润滑油通过供给流路72A、72B、72C,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各自独立地供给。通过供给流路72A、72B、72C供给的润滑油的流量根据涡轮增压器1G的运转状态,由自动地控制开度的控制阀77A、77B、77C进行调节。因此,能够根据涡轮增压器1G的运转状态,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各自供给适量的润滑油。因此,能够以搅拌阻力不会过大的程度充分润滑滚动轴承5,并且发挥油膜阻尼器D的阻尼效果、油环41的冷却效果。其结果,能够向涡轮增压器1G的各部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
(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对于第五实施方式那样的结构,即,根据涡轮增压器1G的运转状态,由控制器78调节控制阀77A、77B、77C的开度,由此调节向各部供给的润滑油的流量,该结构也可以适用于第五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涡轮增压器1G以外的涡轮增压器。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在发动机系统100H(参照图8)的涡轮增压器1H中,如图12所示,外壳6具备供油管接口71F、71G、71H、71J、71K。供油管接口71F、71G、71H、71J、71K分别供从外壳6的外部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管70F、70G、70H、70J、70K连接。润滑油供给管70F具备控制阀(润滑油调节部)77F,润滑油供给管70G具备控制阀(润滑油调节部)77G,润滑油供给管70H具备控制阀(润滑油调节部)77H,润滑油供给管70J具备控制阀(润滑油调节部)77J,润滑油供给管70K具备控制阀(润滑油调节部)77K。
控制阀77F、77G、77H、77J、77K根据由运转状态检测部76的传感器76s、76t(参照图8)测量的外壳6的温度、发动机90的转速等运转状态等,通过控制器78的控制能够独立地调节开度。
控制器78基于由运转状态检测部76测量出的外壳6的温度,控制泵P的转速,从而能够对润滑油的流量整体进行控制。
控制器78以与图10中表示的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控制方法同样的流程,控制控制阀77F、77G、77H、77J、77K的开度及泵P的转速。
图13是表示运转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涡轮增压器时的发动机转速、各部的温度、向各部的供给量相对于经过时间的变化的一例的图。
如图13中表示的发动机转速变化曲线L11,将发动机90设为使其工作。即,在时刻T1启动发动机90后,从时刻T2起慢慢提高发动机转速,从时刻T3起维持高旋转。之后,从时刻T4到时刻T5慢慢降低发动机转速,在时刻T6将发动机90停止。
在这样运转发动机90的情况下,就滚动轴承5而言,如温度变化曲线L12、L13那样,其温度与发动机90的转速联动地进行变化。这里,由温度变化曲线L12所示的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t的温度高于由温度变化曲线L13所示的靠近压缩机轮3一侧的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c的温度。
温度变化曲线L14所示的油环41的温度是比滚动轴承5及外壳6高的温度,该温度与发动机90的转速联动地进行变化。
与此相对,就控制器78而言,发动机90刚起动后,外壳6为低温,自发动机90启动起的经过时间短时,增大控制阀77F、77J的开度。由此,例如,如供油量变化曲线L21所示,可向油膜阻尼器D供给充分的润滑油。
进一步地,控制器78例如在发动机转速高、外壳6为高温时,能够使控制阀77H的开度比控制阀77G大。由此,如供油量变化曲线L22所示,向靠近涡轮机叶轮2一侧的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t供给比供油量变化曲线L23所示的滚动体52c更多的润滑油。
控制器78在发动机转速高、外壳6为高温时,如供油量变化曲线L24所示,能够增大控制阀77K的开度,以向油环41供给充分的润滑油。
在该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也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涡轮增压器1G工作时,能够根据外壳6的温度测量结果,向滚动轴承5的滚动体52、油膜阻尼器D、油环41各自更精细地调节并供给适量的润滑油。
(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涡轮增压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的图。
如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及其第一变形例中所示,根据涡轮增压器1G、1H的运转状态,多个控制阀77A、77B、77C、77F、77G、77H、77J、77K的开度各不相同地设定。
因此,例如,也能够将发动机90的转速与控制阀77A、77B、77C、77F、77G、77H、77J、77K的开度相关联,并通过表、映像图、及公式等设定于控制器78中,以根据发动机90的转速,使向各部的供油量成为预设的供油量。
如图14所示,控制器78首先根据由运转状态检测部76的传感器76t(参照图8)检测的发动机90的转速,检测涡轮增压器1G、1H的运转状态(工序S41)。
接着,控制器78根据与所检测的发动机90的转速相关联的信息,决定控制阀77A、77B、77C、77F、77G、77H、77J、77K的开度(工序S42)。
进一步地,控制器78根据所检测的发动机90的转速,决定泵P的转速(工序S43)。
接着,控制器78将所决定的控制阀77A、77B、77C、77F、77G、77H、77J、77K的开度及泵P的转速作为指示信号输出(工序S44)。
控制阀77A、77B、77C、77F、77G、77H、77J、77K及泵P以从控制器78输出的开度及转速,供给润滑油。
之后,取得由运转状态检测部76的传感器76s检测出的外壳6的温度(工序S45)。
控制器78判定检测出的外壳6的温度是否落在预设的温度等级内(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工序S46)。这里,预设的温度等级以如下方式设定:在构成外壳6内的各部的部件、例如轴承5、油环41等、成为高温的各部件中,为可使用的允许温度范围以下。
作为工序S46中的判定结果,如果检测出的外壳6的温度落在预设的温度等级内,则控制器78结束处理。
在检测出的外壳6的温度未落在预设的温度等级内的情况下,控制器78回到工序S43,改变并再次决定泵P的转速。之后,控制器78将再次决定的泵P的转速作为指示信号输出(工序S44),改变泵P的转速进行运转。然后,控制器78通过传感器76s再次检测外壳6的温度(工序S45),判定检测出的外壳6的温度是否落在规定的温度等级内。
这样,控制器78在工序S42中对多个控制阀77A、77B、77C、77F、77G、77H、77J、77K的开度的平衡进行设定后,能够通过仅调节泵P的转速,使涡轮增压器1G、1H的各部的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运转。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设计变更。
例如,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使供给流路72A、72Ac、72At、72B、72Bc、72Bt、72C的截面面积不同,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图15所示那样的、具有供润滑油通过的开口孔81的节流件80设于供给流路72。该情况下,使用开口孔81的内径互不相同的多种节流件80。润滑油的流量通过改变安装于供给流路72的节流件80的开口孔81的内径进行调节。
另外,例如,作为构成对自动调节阀75或控制阀77A、77B、77C、77F、77G、77H、77J、77K的开度进行调节的基准的涡轮增压器1G、1H的运转状态,不限于上述示例,也可以使用其他信息。
另外,滚动轴承5的结构不限于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表示的结构,能够适当设为其他的结构。
另外,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形成仅具备一个滚动轴承5的结构。但是,设置滚动轴承5的数量不限于一个。例如,也可以将多个滚动轴承在旋转轴4的中心轴方向上串联地排列设置。
进一步地,涡轮增压器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的结构,能够适当设为其他的结构。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表示的结构可适当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在外壳内的互不相同的部位具备供给互不相同的状态量的润滑油的多个润滑油供给管路,能够向涡轮增压器的各部进行适当的润滑油供给。
标记说明
1A、1B、1C、1D、1E、1F、1G、1H 涡轮增压器
2 涡轮机叶轮
3 压缩机轮
4 旋转轴
4a 第一端部
4b 第二端部
4d 大径部
4f、4g 凸缘部
4n 螺纹部
5 滚动轴承
6 外壳
6f 外周面
31 螺母
41 油环
45 轴衬
46 油环
50 内圈
51 外圈
52、52c、52t 滚动体
53、54 轨道槽
60a 开口部
61 收纳部
61a 端部
61b 端部
62 推力承受部
63 推力承受部件
64 开口部
65 板
65a 开口部
65b 周壁部
66、67 排出流路
68 排油室
69 排油口
70A~70F 润滑油供给管
71A~71H、71J、71K 供油管接口
72A、72Ac、72At 供给流路(第一润滑油供给管路、润滑油供给管路)
72B、72Bc、72Bt 供给流路(第二润滑油供给管路、润滑油供给管路)
72C 供给流路(第三润滑油供给管路、润滑油供给管路)
73 冷油器(冷却单元)
74 润滑油导入孔
75A~75C 自动调节阀(润滑油调节部)
76 运转状态检测部
76s 传感器
77A~77C、77E~77H、77J、77K 控制阀(润滑油调节部)
78 控制器(控制部)
80 节流件
81 开口孔
90 发动机
100G、100H 发动机系统
L1 实线
L11 发动机转速变化曲线
L12、L13、L14 温度变化曲线
L2 虚线
L21、L22、L23、L24 供油量变化曲线
L3 双点划线
C 中心轴线(轴线)
D、Dc、Dt 油膜阻尼器
P 泵
S 间隙

Claims (12)

1.一种涡轮增压器,其中,具备:
旋转轴,沿轴线延伸;
涡轮机叶轮,设于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部侧;
压缩机轮,设于所述旋转轴的第二端部侧;
滚动轴承,具有内圈、外圈及滚动体,并支承所述旋转轴使其能够绕所述轴线旋转,所述内圈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所述外圈配置为将所述内圈从其径向外侧包围,所述滚动体配置在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
外壳,配置为在其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周面之间隔着间隙地从外周侧覆盖所述滚动轴承;
多个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所述外壳内的不同部位分别供给状态量不同的润滑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
以流量作为所述状态量,所述多个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所述外壳内的不同部位供给流量不同的润滑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
以温度作为所述状态量,所述多个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所述外壳内的不同部位供给温度不同的润滑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
多个所述润滑油供给管路包括:
压缩机侧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所述外壳内的靠近所述压缩机轮一侧供给润滑油;
涡轮侧润滑油供给管路,向靠近所述涡轮机叶轮一侧供给润滑油;
由所述压缩机侧润滑油供给管路供给的润滑油的状态量和由所述涡轮侧润滑油供给管路供给的润滑油的状态量不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
所述涡轮侧润滑油供给管路具备冷却所述润滑油的冷却单元,
所述涡轮侧润滑油供给管路的润滑油以温度低于压缩机侧润滑油供给管路的润滑油的状态被供给。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
多个所述润滑油供给管路具备:
第一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所述滚动轴承的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的空间供给润滑油;
第二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所述间隙供给所述润滑油;
第三润滑油供给管路,向油环供给所述润滑油,所述油环设于在所述外壳形成的开口部与所述旋转轴之间。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具备:
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运转状态;
润滑油调节部,根据所述运转状态独立地调节由多个所述润滑油供给管路供给的所述润滑油的状态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具备:
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运转状态,控制所述润滑油调节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
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所述外壳的温度作为运转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
随着所述外壳的温度上升,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润滑油的流量增加。
11.一种发动机系统,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
发动机,由所述涡轮增压器进行增压;
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调节所述润滑油的流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中,
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所述发动机的转速。
CN201580084970.7A 2015-12-04 2015-12-04 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系统 Active CN1082914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4142 WO2017094183A1 (ja) 2015-12-04 2015-12-04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エンジン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1482A true CN108291482A (zh) 2018-07-17
CN108291482B CN108291482B (zh) 2020-07-17

Family

ID=58796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4970.7A Active CN108291482B (zh) 2015-12-04 2015-12-04 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4818B2 (zh)
EP (1) EP3369908B1 (zh)
JP (1) JP6598392B2 (zh)
CN (1) CN108291482B (zh)
WO (1) WO201709418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4261A (zh) * 2018-07-27 2020-12-29 株式会社Ihi 轴承构造以及增压器
CN113423963A (zh) * 2019-02-21 2021-09-21 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 涡轮增压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4183A1 (ja) * 2015-12-04 2017-06-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エンジンシステム
US10662811B2 (en) * 2017-05-11 2020-05-26 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Fluid damping structure ring and method of fluid damping
JP6510096B1 (ja) 2018-02-08 2019-05-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過給機
US11002181B2 (en) * 2019-05-03 2021-05-11 Flui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characteristic of a rotating machine
US11454134B2 (en) 2020-08-05 2022-09-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amper control valve for a turbomachine
JP2022068783A (ja) * 2020-10-22 2022-05-10 三菱重工マリンマシナリ株式会社 過給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13136U (zh) * 1988-01-26 1989-07-31
JP2007100644A (ja) * 2005-10-06 2007-04-19 Toyota Motor Corp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軸受装置
JP2008255825A (ja) * 2007-04-02 2008-10-23 Toyota Motor Corp 過給機
WO2011058627A1 (ja) * 2009-11-11 2011-05-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軸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0170A (en) * 1971-04-23 1973-06-19 Caterpillar Tractor Co Turbocharger cooling and lubricating system
DE2130722B2 (de) * 1971-06-21 1976-04-15 Skf Kugellagerfabriken Gmbh, 8720 Schweinfurt Vorrichtung zum offenend-spinnen von textilfasern
JPS5815721A (ja) 1981-07-22 1983-01-29 Taiho Kogyo Co Ltd タ−ボチヤ−ジヤの給油装置
JPS6278420A (ja) 1985-09-30 1987-04-10 Mazda Motor Corp タ−ボ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H0220731U (zh) 1988-07-27 1990-02-13
US5253985A (en) * 1990-07-04 1993-10-19 Mtu Motoren- Und Turbinen-Union Friedrichshafen Gmbh Exhaust gas turbocharger having rotor runners disposed in roller bearings
JPH04350327A (ja) 1991-05-27 1992-12-04 Hitachi Ltd 内燃機関用過給機
GB9913072D0 (en) * 1999-06-04 1999-08-04 Cryostar France Sa Machine
DE19959485C2 (de) * 1999-12-10 2002-01-17 Man B & W Diesel Ag Steuerungs- und Regelsystem für die Schmierölversorgung einer Rotorlagerung eines Abgasturboladers
JP4424874B2 (ja) 2001-05-02 2010-03-03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潤滑装置
JP5218822B2 (ja) * 2008-03-31 2013-06-26 株式会社Ihi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システム
US9068598B2 (en) * 2009-05-07 2015-06-30 Borgwarner Inc. Sliding clip method for anti-rotation and thrust constraint of a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cartridge
FR2970504B1 (fr) 2011-01-19 2013-02-08 Turbomeca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en lubrifiant
DE102011088013A1 (de) * 2011-12-08 2013-06-1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orrichtung zur Ölversorgung einer Lagervorrichtung eines Abgasturboladers
JP5974597B2 (ja) 2012-04-09 2016-08-23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ー用転がり軸受装置
JP5994487B2 (ja) * 2012-08-28 2016-09-2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内燃機関の制御方法及び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DE102013224593A1 (de) 2013-11-29 2015-07-09 Borgwarner Inc. Lagergehäuse eines Abgasturboladers
WO2017094183A1 (ja) * 2015-12-04 2017-06-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エンジン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13136U (zh) * 1988-01-26 1989-07-31
JP2007100644A (ja) * 2005-10-06 2007-04-19 Toyota Motor Corp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軸受装置
JP2008255825A (ja) * 2007-04-02 2008-10-23 Toyota Motor Corp 過給機
WO2011058627A1 (ja) * 2009-11-11 2011-05-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軸受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4261A (zh) * 2018-07-27 2020-12-29 株式会社Ihi 轴承构造以及增压器
US11441602B2 (en) 2018-07-27 2022-09-13 Ihi Corporation Bearing structure and turbocharger
CN113423963A (zh) * 2019-02-21 2021-09-21 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 涡轮增压器
CN113423963B (zh) * 2019-02-21 2023-07-04 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 涡轮增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98392B2 (ja) 2019-10-30
JPWO2017094183A1 (ja) 2018-09-20
WO2017094183A1 (ja) 2017-06-08
EP3369908B1 (en) 2020-02-05
CN108291482B (zh) 2020-07-17
EP3369908A4 (en) 2018-12-19
US10954818B2 (en) 2021-03-23
US20180363501A1 (en) 2018-12-20
EP3369908A1 (en) 2018-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1482A (zh) 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系统
EP3369909B1 (en) Turbocharger, engin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urbocharger
US979085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amper liquid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US9739173B2 (en) Gas turbine lubrication systems
US11193422B2 (en) Lubrication system for gas turbine engines
US7476090B2 (en) Vented turbocharger center housing and method
US9822812B2 (en) Tilting pad journal bearing for use in a turbocharger
US20140238742A1 (en) Device for supplying lubricant to a lubrication point in a machine
CN102656380A (zh) 具有用于沿纵向被分开的涡轮增压器壳体的轴承支架的涡轮增压器
CN101454575A (zh) 改进的喷水式螺旋压缩机部件
CN107366570A (zh) 涡轮增压器组件
CN105458306B (zh) 使用超精密角接触球和圆柱滚子轴承的高速电主轴装置
US20140112762A1 (en) Turbocharger
US6439836B1 (en) Cryogenic turbo-expander
CN109114103B (zh) 智能动压轴承
CN208221417U (zh) 液力的离合器
CN212250170U (zh) 一种凸轮轴结构
JP3870612B2 (ja) 減衰軸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多段遠心圧縮機
JP2015038331A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潤滑油供給システム
US20090285518A1 (en) Axial rolling bearing
CN112211844B (zh) 平衡系统及平衡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9354650U (zh) 一种密封润滑结构以及轧辊装置
RU2640460C1 (ru) Стенд для "холодной" обкатки турбокомпрессоров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х установок
JPH04203318A (ja) 過給機の給油量制御装置
CN109236847A (zh) 智能动压轴承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