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0696B - 卷绕装置、加工机械以及将材料幅材拉入卷绕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卷绕装置、加工机械以及将材料幅材拉入卷绕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0696B
CN108290696B CN201680065179.6A CN201680065179A CN108290696B CN 108290696 B CN108290696 B CN 108290696B CN 201680065179 A CN201680065179 A CN 201680065179A CN 108290696 B CN108290696 B CN 1082906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ance
winding device
segmentation
feed mechanism
we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51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0696A (zh
Inventor
托斯滕·哈格
乌维·拉姆巴赫
瓦尔特·里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enig and Bauer AG
Original Assignee
Koenig and Bauer Albert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enig and Bauer Albert AG filed Critical Koenig and Bauer Albert AG
Publication of CN108290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0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22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2207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winding operations the web roll being driven by a winding mechanism of the centre or core drive type
    • B65H19/2223Turret-type with more than two roll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22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28Attaching the leading end of the web to the replacement web-roll core or spi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2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for starting
    • B65H2301/522Threading web into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30Supports; Subassemblies; Mountings thereof
    • B65H2402/32Sliding support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90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Other features of 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2Bidirectional powered handling device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幅材状的材料的卷绕装置(500),其中,卷绕装置(50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和至少一个第一卷筒保持装置(519),第一卷筒保持装置带有至少一个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521)旋转的卷筒保持机构(522),卷绕装置(500)具有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相对于第一机架(501)沿至少一个调整方向(B)和/或逆着至少一个调整方向(B)能够运动地布置,至少一个调整方向(B)具有至少一个指向第一旋转轴(521)的分量,针对至少一个用于拉入至少一个材料幅材(02)的拉入机构的引导系统(504)以如下方式布置,使得引导系统(504)的第一引导分段(506)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位置固定地布置,并且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的位置无关地,一方面的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与另一方面的第一旋转轴(521)之间的至少一个直线连接总是与引导系统(504)的第二引导分段(507)相交,以及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材料幅材(02)拉入卷绕装置(500)的方法。

Description

卷绕装置、加工机械以及将材料幅材拉入卷绕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幅材状材料的卷绕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将至少一个材料幅材拉入至少一个卷绕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于幅材状材料的加工机械中、例如在卷筒纸印刷机中,通常可以使用拉入机构,其使得材料幅材拉入加工机械中的过程变得容易。例如,应用设计为拉入链条的拉入机构,拉入链条在相应的引导件中导引。引导件朝向至少一侧是敞开的,使得连接元件一方面能够与拉入机构连接,另一方面能够与材料幅材连接。于是,拉入机构的被驱动的运动对材料幅材的在前运行的端部加以驱动,这一过程尽可能通过加工机械拉入。
在用于幅材状材料的加工机械上,使用卷绕装置。通常,布置有压紧辊,压紧辊在其位置方面可以改变。由此,确保了:对于已经卷绕的材料卷筒的任何厚度,实现了将拉入的材料压紧到材料卷筒上。
通过DE3600517A1已知一种卷绕装置。
通过EP553740A1已知一种用于拉入机构的引导系统。
通过EP1930163A2已知一种用于将材料幅材拉入折页设备中的装置。
US2007/0163699A1和DE19707427A1公开了一种用于幅材状材料的卷绕装置,其中,卷绕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机架和至少一个第一卷筒保持装置,其带有至少一个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旋转的卷筒保持机构,并且卷绕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压紧元件,至少一个压紧元件相对于第一机架、沿至少一个调整方向和/或逆着至少一个调整方向能够运动地布置,至少一个调整方向具有至少一个指向第一旋转轴的分量,布置有用于至少一个用来拉入至少一个材料幅材的拉入机构的引导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幅材状材料的卷绕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将至少一个材料幅材拉入至少一个卷绕装置的方法。
能够利用本发明实现的优点特别是在于,材料幅材也能够沿着如下的幅材行程被拉入:幅材行程通过移动参与其中的幅材导引元件而能够改变。
由此,能够降低否则对于操纵人员要付出的耗费。特别是避免了:必须用手将材料幅材围绕能够运动的辊列安置并且与套筒连接。但是压紧功能不受妨碍。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面详细介绍。其中:
图1示出具有至少一个卷绕装置的、设计为印刷机的加工机械的示意图;
图2a示出具有拉入系统和具备第一直径的材料卷筒的卷绕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第二引导分段布置在行进位置中;
图2b示出根据图2a的示意图,其中,出于概览原因,仅示出引导系统的对应于第一拉入路径的部分,隐去了引导系统的对应第二拉入路径的部分;
图2c示出根据图2a的示意图,其中,出于概览原因,仅示出引导系统的对应于第二拉入路径的部分,隐去了引导系统的对应第一拉入路径的部分;
图3示出具有拉入系统和具备第二直径的材料卷筒的卷绕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第二引导分段布置在间隔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加工机械01例如设计为至少一个印刷机01和/或涂覆机01和/或层压机01和/或冲裁机01和/或压铸机01和/或折页机01。加工机械01优选用于加工幅材状的材料,也就是例如一个或多个材料幅材02。例如,幅材状的材料是指幅材状的承印材料,也就是相应的承印材料幅材02。例如,加工机械01具有至少一个材料源100,材料源优选设计为幅材源100以及必要时设计为承印材料源100。材料源100优选是卷筒纸开卷装置100,并且例如设计为至少一个换卷器100,换卷器具有多个卷筒保持装置519。在材料源100中例如布置有至少一个需要开卷的材料卷筒101,材料卷筒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需要开卷的承印材料卷筒101。
加工机械01具有至少一个加工组件200。在印刷机01的情况下,印刷机01例如具有至少一个设计为印刷总成200的加工组件200。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由此根据已知的印刷方法、例如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平板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喷墨印刷、电子照相、静电照相等来工作。例如,加工机械01具有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其用于对例如在至少一个特别是设计为印刷总成200的加工总成200中得到处理的材料幅材02加以干燥。例如,加工机械01具有至少一个检查装置512,检查装置用于在材料幅材02被加工之后对材料幅材进行检查。加工机械01例如具有至少一个卷绕装置500。至少一个卷绕装置500优选用于卷绕事先加工好的材料幅材02,例如事先印刷的承印材料幅材02。在此,材料幅材02优选被卷绕成需要卷绕的材料卷筒511。例如,材料幅材02为此首先固定在套筒上,通过套筒的旋转获得需要卷绕的材料卷筒511。卷绕装置500优选是加工机械01的一部分,加工机械01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印刷机01和/或涂覆机01和/或层压机01。
优选的是,加工机械01具有用于将至少一个材料幅材02拉入和/或牵引通过加工机械01的系统。这种系统优选具有用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引导系统504。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特别是用于拉入至少一个材料幅材02。借助引导系统504,优选能够使相应的材料幅材02以及特别是其在前运行的端部至少贯穿至少一个加工总成200、特别是印刷总成200并且被拉入卷绕装置500中。进一步优选的是,借助引导系统504能够将相应的材料幅材02从材料源100牵拉通过至少一个拉入装置和/或通过至少一个优选设计为印刷总成200的加工总成200和/或通过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和/或通过至少一个检查装置512和/或拉入至少一个卷绕装置500中。优选的是,至少在至少一个加工总成200、特别是印刷总成200的内部,以及进一步优选在加工机械01、特别是印刷机01的其他区域中,至少暂时布置和/或能够布置至少一个沿至少一个拉入行程能够运动的、用于拉入材料幅材02、特备是承印材料幅材02的拉入机构和/或沿材料幅材02、特别是承印材料幅材02的至少一个所设置的传送路径能够运动的、用于拉入材料幅材02、特别是承印材料幅材02的拉入机构。加工总成200特别是不同于卷绕装置500。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拉入行程的至少部分以及进一步优选拉入行程的至少布置在加工总成200内部的部分关于横向A或轴向A距至少一个第一加工总成200的每个加工工具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至少2cm、进一步优选至少4cm、更进一步优选至少6cm以及再进一步优选至少8cm的间距。优选的是,拉入机构的至少部分以及进一步优选拉入机构的至少分别布置在加工总成200内部的部分关于横向A距至少一个第一加工总成200的每个加工工具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至少2cm、进一步优选至少4cm、更进一步优选至少6cm以及再进一步优选至少8cm的间距。特别是优选至少一个拉入行程和/或至少一个拉入机构关于轴向A布置在加工机械的工作宽度的外部。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材料幅材02通过至少一个进一步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拉入缝隙的连接元件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连接和/或能够连接,特别是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作为拉入带和/或拉入链条和/或绕转拉入机构的构造方案无关。优选的是,拉入机构与相应需要加工的材料相区别。
针对设计为印刷机200的加工机械200的情况,优选至少一个拉入行程的至少部分以及进一步优选为拉入行程的至少是布置在印刷总成200内的部分关于横向A或轴向A距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每个印刷头221的每个喷嘴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至少2cm、进一步优选至少4cm、更进一步优选至少6cm以及再进一步优选至少8cm的间距。优选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拉入机构的至少部分以及进一步优选拉入机构的至少分别布置在加工总成200内部的部分关于横向A距至少一个第一加工总成200的每个加工工具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至少2cm、进一步优选至少4cm、更进一步优选至少6cm以及再进一步优选至少8cm的间距。特别是优选:至少一个拉入行程和/或至少一个拉入机构关于轴向A,布置在印刷机01的工作宽度之外。优选的是,于是,至少一个承印材料幅材02借助至少一个另外的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拉入尖端的连接元件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连接和/或能够连接,特别是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作为拉入带和/或拉入链条和/或绕转拉入机构的构造方案无关。优选的是,拉入机构区别于相应的承印材料02。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设计为至少一个绕转的拉入机构,例如设计为绕转的拉入带和/或设计为绕转的拉入链条。优选的是,布置有至少一个拉入驱动装置526,借助拉入驱动装置使至少一个拉入机构沿至少一个拉入行程能够运动地布置。进一步优选的是,以可以相应选取的间距沿拉入行程布置有多个拉入驱动装置526,使得确保:至少一个拉入机构在每个时间点都布置在至少一个拉入驱动装置的影响范围内。优选的是,布置有至少一个拉入存放器518,在拉入存放器中能够至少暂时布置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特别是只要不需要用于拉入材料幅材02时。例如,在至少一个拉入行程的每个端部532上布置有至少一个拉入存放器518。例如,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设计为至少一个绕转的拉入链条。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拉入机构具有运行滚轮,特别是以便在引导系统504内实现尽可能低的阻力。
引导系统504优选具有多个引导分段506;507;517,借助引导分段确定和/或能够确定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至少一个拉入行程。引导系统504例如具有多个轨道分段506;507;517,特别是引导分段506;507;517优选设计为轨道分段506;507;517。至少一个拉入导引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优选设计为道岔件508和/或设计为十字交叉件509。这实现了复杂的引导行程的实现方案。引导分段506;507;517通常是引导系统的一个分段,其被用于在拉入机构运动期间和/或在拉入机构静止期间将拉入机构保持在所设置的拉入行程上。
至少一个卷绕装置500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和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第一机架运动的子机架502。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是相应的卷绕装置500的基础机架501。至少一个子机架502例如优选是压紧滑座502。借助至少一个能够运动的子机架502和至少一个优选与之相连接的压紧元件503例如确保使材料幅材02符合规定地卷绕到需要卷绕的材料卷筒511上。至少一个卷绕装置500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卷筒保持装置519,卷筒保持装置优选具有至少一个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521旋转的卷筒保持机构522。当在前文和/或后文中谈及旋转轴521;524时,则意指的是数学意义上的旋转轴521;524,也就是特别是无尽延伸的直线,其必要时部分地、但必要时不一定与卷绕装置500的实际构件相重合。在此,卷筒保持机构522例如是保持锥筒522和/或张紧锥筒522和/或卷筒保持轴522和/或张紧轴522,特别是带有在其位置方面相对于卷筒保持机构522能够改变的带动元件。至少一个卷筒保持机构522优选是至少一个卷筒保持装置519的组成部件。至少一个卷筒保持装置519例如具有一对卷筒保持机构522和/或至少一个卷筒驱动马达。例如,卷绕装置500设计为折转卷绕器500。于是,卷绕装置500具有多个、也就是特别是至少两个卷筒保持装置519。
例如,为了将材料卷筒511从轴上取下和/或套到轴上,至少一个卷筒保持装置519优选能够以如下方式运动,使得其第一旋转轴521能够移动、特别是能够围绕第一枢转轴523枢转,特别是相对于第一机架501和/或子机架502枢转。对于折转卷绕器500的情况,优选所有卷筒保持装置519能够共同移动、特别是能够围绕共同的第一枢转轴523枢转。
折转卷绕器500实现了:当材料幅材02在加工机械01内继续加工时,即便材料卷筒511已达到其最大容许的或所希望的直径时,仍然连续卷绕材料幅材02。为此,已经卷绕的材料卷筒511连同对其进行承载的卷筒保持机构522从其卷绕位置528运动出来。在这种运动期间,运行中的材料幅材02优选与布置在另一卷筒保持机构522上的套筒发生接触,并且在那里借助粘贴部来保持。至少大致同时地,材料幅材02被断开,产生两个分段,也就是这是粘贴在新的套筒上的分段和已经大部分卷绕在材料卷筒511上的分段。这时粘贴在套筒上的分段通过套筒的旋转而卷绕到套筒上,并且由此,新的需要卷绕的材料卷筒511通过卷筒保持机构522的运动而移动到卷绕位置528中,优选同时将已经卷绕的材料卷筒511送入换卷位置,在换卷位置中,操纵人员能达到已经卷绕的材料卷筒02。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设计为压紧元件503的幅材导引元件503相对于第一机架501沿以至少一个分量指向第一旋转轴521的方向和/或沿至少一个以至少一个分量远离第一旋转轴521地指向的方向能够运动地布置。优选的是,调整方向B是具有至少一个指向第一旋转轴521的分量。例如,调整方向B是与第一旋转轴521相关的径向。特别地,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优选在其重心移动的情况下,能够运动地布置。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设计为压紧元件503的幅材导引元件503相对于第一机架501,沿着和/或逆着调整方向B能够运动地布置。调整方向B优选垂直于横向A地定向。调整方向B优选沿水平定向和/或与水平方向偏差最高30°以及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15°。横向A优选平行于卷筒保持机构522的第一旋转轴521和/或平行于能够旋转的压紧元件503的第一枢转轴523和/或第二旋转轴524地定向。
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例如用于,使材料幅材02与卷绕装置500中的材料卷筒511相匹配,并且由此确保材料幅材02比较利落地卷绕到材料卷筒511上、特别是卷绕到承印材料卷筒511上。材料卷筒511特别是具有已经在加工机械01中加工的材料。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构造为至少一个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524旋转的压紧辊503,特别是设计为至少一个能够围绕第二旋转轴524旋转的压紧辊503。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优选朝向第一旋转轴521和/或远离第一旋转轴521地运动,以便根据材料幅材02恰好卷绕而成的相应的材料卷筒511的当前的直径,总是使得在材料卷筒02与压紧元件503之间以相应的压紧力实现接触。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与至少一个子机架502能够共同运动地布置。特别是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的第二旋转轴524能够相对于第一机架501、朝向第一旋转轴521和/或远离第一旋转轴521地运动地布置,特别是沿着和/或逆着调整方向B地能够运动地布置。
在用于将材料幅材02卷绕到材料卷筒511上的卷绕过程开始时,材料幅材02的在前运行的端部与套筒连接。为此,材料幅材02的在前运行的端部被送入套筒的区域中并且与之连接。例如,这种连接手动实现。在应用用于将材料幅材02拉入卷绕装置500中的拉入机构的情况下,材料幅材02必须首先与拉入机构分开。例如,这种分开手动地实现。优选的是,引导系统504直至达到卷绕装置500中。进一步优选的是,借助引导系统504能够使材料幅材02的在前运行的端部被送至比至少一个卷筒保持机构522在其相对于操纵人员下一个位置中的第一旋转轴更靠近操纵人员。这种位置例如是干预位置,在其中,操纵人员已经需要卷绕的或已经卷绕的材料卷筒511或其套筒进行干预。特别是在卷绕装置500设计为折转换卷器的情况下,干预位置527优选是不同于卷绕位置528的位置。卷绕位置528是其中布置有卷筒保持机构522和/或套筒和/或材料卷筒511的相应位置,这时,材料应当被卷绕到套筒上和/或材料卷筒511上。卷筒保持机构522以及必要时还有固定于其上的套筒和/或材料卷筒511优选能够在卷绕位置528与干预位置527之间运动,特别是能够枢转地运动地布置。
于是,卷绕位置528例如关于纵向C处在干预位置527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之间。纵向C垂直于第一旋转轴521以及同时沿水平定向。优选的是,纵向C和调整方向B彼此平行地定向。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在变换其上正在卷绕材料的相应套筒之后,取下已经绕满幅材的材料卷筒511和/或在稍后的卷绕过程中放入新的空的卷筒。但因为由此使得操纵人员达到卷绕位置528的可达到性变差,所以优选引导系统504的引导分段517以如下方式布置,使得引导分段能够将拉入机构进而还有材料幅材02围绕卷绕位置528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部分地也围绕干预位置527传送至操纵人员在其上已经对材料幅材02以简单方式进行干预的部位上。优选的是,引导分段517是第三引导分段517。沿拉入行程、特别是基本上平行于材料幅材02的传送方向地,优选首先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分段506以及至少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进一步优选的是,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引导分段517。
优选的是,卷绕装置500可替换地或额外地见长于,相应的卷筒保持机构522的第一旋转轴521,当卷筒保持机构522布置在其卷绕位置528中时,关于纵向C布置在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与引导系统504的第三引导分段517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在此,不是必需的是,压紧元件503与第三引导分段517之间的直线连接(线)当卷筒保持机构522布置在其卷绕位置528中时,与相应的卷筒保持机构522相交。第三引导分段517优选以如下方式构造,第三引导分段在其端部532上,具有拉入存储器518,也就是其中能够至少暂时安装有拉入机构的分段。这特别是在拉入机构很长的情况下有帮助,例如对于可以具有数米长的长度而且在其上通常相对居中地固定有连接元件和/或材料幅材02的的拉入链条的情况。这时,如果操纵人员应当对拉入机构的应当松开其上的固定的区域进行干预的话,必须安装拉入机构的相对于上述区域在前设置的区域。拉入机构原则上也可以在卷绕期间保留在第三引导分段517中,但优选事先再次输送给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分段517。
因为引导系统504针对卷绕装置500的根据规定的功能也必须部分地围绕能够运动的组成部件、特别是围绕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引导,所以优选至少一个引导分段507能够运动地布置,特别是指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因此,特别是在卷绕装置500的区域中,引导系统504优选具有至少两个能够彼此相对运动的引导分段506;507;517。引导分段506;507;517优选设计为轨道分段506;507;517。引导系统504的第一引导分段506优选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位置固定地布置,并且例如固定在第一机架501上。第一引导分段优选用于,将从加工总成200和/或干燥器装置300和/或检查装置512中出来的拉入机构被传送至卷绕装置500和/或在卷绕装置500的第一区域内部传送。第一引导分段506例如缠绕一系列的牵引辊和/或往复运动辊,牵引辊和/或往复运动辊特别是负责材料幅材02在卷绕装置500中正确的张紧和安置并且例如整体被称为牵引机构。之后,为材料幅材02所设置的传送路径缠绕一系列布置在能够运动的子机架502上的辊。优选的是,这些辊中的至少一个是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这些辊优选负责,使材料幅材02无关于需要绕转的材料卷筒511的当前的直径地、均匀地传送到材料卷筒02的壳面上。
为了对材料幅材02的传送路径提供辅助,也相应地布置针对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并且缠绕相同的辊和/或压紧元件503。优选的是,引导系统504的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能够运动地布置,特别是相对于第一引导分段506和/或第一机架501能够运动地布置。进一步优选的是,引导系统504的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与至少一个子机架502共同地和/或在至少一个行进位置与至少一个间隔位置之间、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分段506能够运动地布置。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优选包括引导系统504的能够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共同运动的部分,特别是从引导系统的起始端513直到引导系统的末端514。为了将材料幅材02拉入,引导系统504的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优选布置在其行进位置507中。这实现了,使拉入机构被连续传送通过第一引导分段506并且转交给第二引导分段507以及将拉入机构连续传送通过第二引导分段506以及优选转交给第三引导分段517。由此,材料幅材02的直接或通过连接元件与拉入机构连接的在前运行的端部进入对于操纵人员能够达到的并且在其中能够实现在套筒上的固定的区域中。之后,拉入机构可以再次运送返回。优选的是,布置有至少一个传感器,传感器对至少一个子机架502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特别是相对于第一机架501的位置加以记录和/或监控。
引导系统504的能够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共同运动的部分的起始端513优选同时是第二引导分段407的起始端513或输入端513。引导系统504的能够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共同运动的部分的末端514优选同时是第二引导分段407的末端514或输出端514。第三引导分段517优选具有起始端531或输入端531和/或末端532。末端532优选不具有输出端,而是具有拉入存储器518。第一引导分段506优选具有起始端或输入端和/或优选设计为输出端529的末端529。第一引导分段506的起始端在图中并未示出。优选的是,在第一引导分段506的起始端上布置有至少一个拉入存储器。
行进位置优选是第二引导分段507的在其中实现了将拉入机构从第一引导分段506通过第一引导分段506的输出端529和第二引导分段507的输入端513传送到第二引导分段507中和/或反过来传送的过程的位置,和/或是第二引导分段507的在其中实现了将拉入机构从第二引导分段507通过第二引导分段507的输出端514和第三引导分段517的输入端531传送到第三引导分段517中和/或反过来传送的过程的位置。至少一个间隔位置优选是第二引导分段507的在其中阻止拉入机构从第一引导分段506传送到第二引导分段507中或反过来传送的过程的位置,特别是通过引导系统504中的空隙来阻止,和/或至少一个间隔位置优选是指第二引导分段507的在其中阻止拉入机构从第二引导分段507传送进入第三引导分段517中或反过来传送的过程的位置,特别是通过引导系统504中的空隙来阻止。
于是,在稍后的过程中,必要时,套筒连同固定于其上的材料幅材02被送入卷绕位置528中,并且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贴靠到套筒上。为此,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相对于第一引导分段和/或相对于第三引导分段517运动,并且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必要时被中断。但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传送拉入机构。于是,子机架502和/或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当材料卷筒511的半径扩大时,远离其第一旋转轴521,其中,第二引导分段507再次靠近第一引导分段506和/或第三引导分段517。
优选的是,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的位置无关地,一方面的至少一个特别是能够旋转的压紧元件503与另一方面的第一旋转轴521之间的至少一个直线连接(线)总是与引导系统504的第二引导分段507相交。进一步优选的是,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的位置无关地,一方面的至少一个特别是能够旋转的压紧元件503的第二旋转轴524与另一方面的至少一个卷筒保持元件522的第一旋转轴521之间的至少一个直线连接(线)总是与引导系统504的第二引导分段507相交。换言之,优选引导系统504针对至少一个拉入机构以如下方式布置,使得与第二旋转轴524无关地以及进一步优选也与第一旋转轴521的位置无关地,引导系统504的至少一个引导分段507总是布置在第一旋转轴521与第二旋转轴524之间。按照这种方式确保:材料幅材应当沿其被拉入卷绕装置500的传送路径总是在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与至少一个材料卷筒511之间运行。相应的交点也可以处在卷绕装置500之外,特别是关于横向A处在卷绕装置500之外。
也就是获得了针对幅材状的材料以及特别是为了卷绕幅材状的材料的卷绕装置500,其中,卷绕装置50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和至少一个第一卷筒保持装置519,其带有至少一个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521旋转的卷筒保持机构511,并且卷绕装置500具有至少一个特别是能够围绕第二旋转轴524旋转的压紧元件503,特别是用于将材料幅材02压紧到材料卷筒511上,并且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相对于第一机架501、沿至少一个调整方向B和/或逆着至少一个调整方向B能够运动地布置,至少一个调整方向B具有至少一个指向第一旋转轴521的分量。在此,优选的是,引导系统504针对至少一个用于拉入至少一个材料幅材02的拉入机构以如下方式布置,使得引导系统504的第一引导分段506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位置固定地布置,并且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的位置无关地以及优选与第一旋转轴521特别是相对于第一机架501的位置无关地,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与第一旋转轴521之间的直线连接(线)总是与引导系统504的第二引导分段507相交。
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能够围绕至少一个第二旋转轴524旋转的压紧元件503和/或设计为至少一个压紧辊503。进一步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用于将材料幅材02压紧到材料卷筒511上。至少一个特别是设计为压紧元件503的幅材导引元件503沿横向A优选在与材料幅材02的借助至少一个卷绕装置500和/或加工机械01最大能够加工的幅材宽度的至少80%等大的宽度上延伸。
如已经介绍那样,卷绕装置500优选具有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运动地布置的子机架502。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至少一个子机架502上。进一步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与至少一个子机架502能够共同运动地布置在至少一个子机架502上。
优选的是,卷绕装置500可替换地或额外地见长于,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6在至少一个行进位置与至少一个间隔位置之间、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分段506能够运动地布置。进一步优选的是,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间隔位置中时,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中断,特别是在第一引导分段506与第二引导分段507之间中断,和/或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间隔位置中时,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具有至少20cm的空隙,进一步优选50cm的空隙,更进一步优选至少75cm的空隙。优选的是,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其间隔位置中时,第一引导分段506的特别是关于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的末端529和第二引导分段507的特别是关于拉入路径的起始端513彼此间具有以至少20cm、进一步优选至少50cm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75cm比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其行进位置中的情况下更大的间距。该间距优选沿调整方向B测得并且特别是可以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其行进位置中时为零。
优选的是,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间隔位置中时,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中断,特别是在第二引导分段507与第三引导分段517之间中断,和/或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间隔位置中时,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拉入行程具有至少两个至少20cm、进一步优选至少50cm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75cm的空隙。优选的是,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间隔位置中时,第二引导分段507的特别是关于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的末端514和第三引导分段517的特别是关于拉入路径的起始端531彼此间具有以至少20cm、进一步优选至少50cm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75cm比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其行进位置中的情况下更大的间距。该间距优选沿调整方向B测得并且特别是可以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其行进位置中时为零。
因此,优选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间隔位置中时,拉入机构不能在第一引导分段506与第二引导分段507之间传送,和/或优选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间隔位置中时,拉入机构不能够在第二引导分段507与第三引导分段517之间传送。
优选的是,卷绕装置500可替换地或额外地见长于,在能够运动的子机架502上,引导系统504的子系统507;508;509与子机架502共同能够运动地布置,子系统507;508;509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输入端513和/或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输出端514。在此,对于用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输入端513;531特别是可以理解为子系统507;508;509和/或相应的引导分段的开口,当拉入机构沿其拉入行程运动到卷绕装置500中时,拉入机构通过所述开口进入子系统507;508;509中和/或相应的引导分段507;517中。
在此,对于针对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输出端514;529,特别是可以认为是子系统507;508;509和/或相应的引导分段507的开口,当拉入机构沿其拉入行程运动到卷绕装置500中时,拉入机构通过所述开口离开子系统507;508;509和/或相应的引导分段507。对于每个输入端513;531和/或输出端514;529,优选分配有分别在行进位置中相对置的引导分段506;507;517的适当地定向的和/或构造的配对件。例如,子系统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具有输入端513和两个输出端514以及道岔件508。例如,第一引导分段506具有输出端529。例如,每个第三引导分段517分别具有输入端531,其中,优选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引导分段517,进一步优选,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引导分段517。
优选的是,卷绕装置500可替换地或额外地见长于,在至少一个子机架502上布置有引导系统504的至少一个道岔件508,借助道岔件能够将拉入路径划分成不同的拉入小径,和/或在至少一个子机架502上布置有引导系统504的至少一个十字交叉部509,在十字交叉部上,引导系统504的不同的拉入小径相交。至少一个道岔件508优选能够作为整体与子机架502共同运动。由此,能够实现不同的拉入小径进而还有不同的幅材传送路径。这特别是与相应构造的第二和第三引导分段507;517一起实现了材料幅材02沿不同的方向选择性的卷绕,也就是特别是自由选择:被卷绕的材料卷筒上的材料幅材02的当输入卷绕装置500中时朝上定向的面朝内还是朝外指向。道岔件越靠近卷绕位置528地布置,越少的引导路径必须被双倍地布置。引导系统04的十字交叉部特别是在第二引导分段507的区域中,特别是实现了引导系统04、特别是第二引导分段的尽可能节约占位的布置方案,并且实现了当材料幅材02围绕压紧辊503以及其他布置在该区域中的幅材导引元件、特别是其他布置在第二引导分段507中的和/或能够与至少一个子机架502共同运动的幅材导引元件的缠绕比例仍然最佳的情况下,仅使用一个压紧辊503。
优选的是,卷绕装置500可替换地或额外地见长于,至少一个子机架502沿直线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能够运动地布置。这实现了非常简单的结构和第二引导分段507相对于第一引导分段506和/或第三引导分段517的位置的可靠的可重现性。进一步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子机架502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以至少10cm、进一步优选至少20cm、更进一步优选至少50cm以及又进一步优选至少75cm能够运动地布置,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分段506和/或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三引导分段517、以至少10cm、进一步优选至少20cm、更进一步优选至少50cm以及又进一步优选至少75cm能够运动地布置。子机架502和/或第二引导分段507的可运动性越大,压紧元件503的运动余隙就越大。相应地,能够实现需要卷绕的材料卷筒511的更大的直径。
优选的是,卷绕装置500可替换地或额外地见长于,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其行进位置中时,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的每个达到至少15cm以及最高20cm、进一步优选至少45cm以及最高50cm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70cm以及最高75cm宽的投影沿调整方向B与第一引导分段506的任何(所有)组成部分都不发生交叠,和/或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其行进位置中时,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的每个达到至少15cm以及最高20cm、进一步优选至少45cm以及最高50cm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70cm以及最高75cm宽的投影沿调整方向B与第三引导分段517的任何(所有)组成部分都不发生交叠。
例如,卷绕装置500可替换地或额外地见长于,调整方向B具有至少一个相对于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在第一引导分段506与第二引导分段507之间的过渡部上的拉入方向垂直定向的分量。这意味着,两个引导分段506;507沿不同于拉入机构进入期间时的方向彼此相对运动。例如,调整方向B本身相对于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在第一引导分段506与第二引导分段507之间的过渡部上的拉入方向垂直定向。例如,卷绕装置500可替换地或额外地见长于,调整方向B具有至少一个相对于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在第二引导分段507与第三引导分段517之间的过渡部上的拉入方向垂直定向的分量。这意味着,两个引导分段507;517沿不同于拉入机构进入期间时的方向彼此相对运动。例如,调整方向B本身相对于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在第二引导分段507与第三引导分段517之间的过渡部上的拉入方向垂直定向。也可以实现在0°与90°之间的其他相对角度。
优选获得了一种用于将至少个材料幅材02拉入特别是加工机械01的至少一个卷绕装置500中的方法,其中,拉入机构沿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分段506运动并且在此带动材料幅材02,并且拉入机构在其输入端513上被导引到第二引导分段507中,并且在至少部分通过第二引导分段507之后停住。优选的是,拉入机构于是进入第三引导分段517。之后,优选材料幅材02与拉入机构分离并且固定在套筒和/或材料卷筒511上。优选的是,之后,拉入机构导引返回第一引导分段507中,特别是使得拉入机构离开第二引导分段507。优选的是,之后,第二引导分段507相对于第一引导分段506运动,特别是沿调整方向B并且连同上述运动一起,使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朝向卷绕装置500的材料卷筒511运动,并且至少在此后,将材料幅材02卷绕到材料卷筒511上。在材料幅材02卷绕到材料卷筒511上期间,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优选总是进一步远离材料卷筒511的旋转轴521,特别是逆着调整方向B并且在此至少逆着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运动。
附图标记列表
01 加工机械、印刷机、涂覆机、层压机、冲裁机、压铸机、折页机
02 材料幅材、承印材料幅材
100 材料源、承印材料源、幅材源、卷筒开卷装置、换卷器
101 材料卷筒、承印材料卷筒
200 加工总成、印刷总成
300 干燥器单元
500 卷绕装置、折转卷绕器
501 机架、基础机架,第一(500的)
502 子机架、压紧滑座
503 幅材导引元件、压紧元件、压紧辊
504 引导系统
505 -
506 引导分段、轨道分段,第一
507 引导分段、轨道分段,第二
508 道岔件
509 十字交叉部
510 -
511 材料卷筒、承印材料卷筒
512 检查装置
513 输入端、起始端(507)
514 输出端、末端(507)
515 -
516 机架,第二
517 引导分段、轨道分段,第三
518 拉入存储器
519 卷筒保持装置
520 -
521 旋转轴,第一(519的)
522 卷筒保持机构、保持锥筒、张紧锥筒、卷筒保持轴、张紧轴
523 枢转轴,第一
524 旋转轴,第二(503的)
525 -
526 拉入驱动装置
527 干预位置
528 卷绕位置
529 输出端、末端(507的)
530 -
531 输入端、起始端(517的)
532 末端(517)
A 横向、轴向
B 调整方向
C 纵向

Claims (47)

1.一种用于幅材状的材料的卷绕装置(500),其中,卷绕装置(50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和至少一个卷筒保持装置(519),卷筒保持装置带有至少一个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521)旋转的卷筒保持机构(522),卷绕装置(500)具有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相对于第一机架(501)沿至少一个调整方向(B)和/或逆着至少一个调整方向(B)能够运动地布置,至少一个调整方向(B)具有至少一个指向第一旋转轴(521)的分量,针对至少一个用于拉入至少一个材料幅材(02)的拉入机构的引导系统(504)以如下方式布置:使得引导系统(504)的第一引导分段(506)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位置固定地布置,并且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的位置无关地,一方面的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与另一方面的第一旋转轴(521)之间的至少一个直线连接总是与引导系统(504)的第二引导分段(507)相交,引导系统(504)在卷绕装置(500)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两个能够彼此相对运动的引导分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在至少一个行进位置与至少一个间隔位置之间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分段(506)能够运动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系统(504)具有多个引导分段,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至少一个拉入路径通过引导分段得到确定和/或能够得到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间隔位置中时,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中断,和/或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其间隔位置中时,第一引导分段(506)的末端(529)和第二引导分段(507)的起始端(513)彼此间具有比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其行进位置中的情况下大至少20cm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间隔位置中时,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在第一引导分段(506)与第二引导分段(507)之间中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500)具有至少一个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能够运动地布置的子机架(502),并且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至少一个子机架(50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的位置无关地并且与第一旋转轴(521)相对于第一机架(501)的位置无关地,一方面的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与另一方面的第一旋转轴(521)之间的至少一个直线连接总是与引导系统(504)的第二引导分段(507)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是能够沿着拉入路径运动的拉入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卷绕位置(528)是:当材料应当卷绕到套筒和/或材料卷筒(511)上时,卷筒保持机构(522)和/或套筒和/或材料卷筒(511)应当布置于其中的相应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干预位置(527)是:操纵人员在其中对需要卷绕的和/或已经被卷绕的材料卷筒(511)或套筒施加干预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干预位置(527)是不同于卷绕位置(528)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卷筒保持机构(522)以及必要时固定于其上的套筒和/或材料卷筒(511)在卷绕位置(528)与干预位置(527)之间能够运动地布置,和/或卷筒保持机构(522)以及必要时固定于其上的套筒和/或材料卷筒(511)在卷绕位置(528)与干预位置(527)之间能够枢转地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卷绕位置(528)关于纵向(C)处在干预位置(527)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纵向(C)和调整方向(B)彼此平行地定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卷筒保持机构(522)的第一旋转轴(521)当卷筒保持机构(522)布置在其卷绕位置中时,关于纵向(C)布置在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与引导系统(504)的第三引导分段(517)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和/或纵向(C)垂直于第一旋转轴(521)而且同时水平地定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构造为至少一个能够围绕至少一个第二旋转轴(524)旋转的压紧元件(503)和/或构造为至少一个压紧辊(503)。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其行进位置中时,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的每个达到至少15cm以及最高20cm宽的投影沿调整方向(B)与第一引导分段(506)的任何组成部分都不发生交叠,和/或当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在其行进位置中时,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的每个达到至少15cm以及最高20cm宽的投影沿调整方向(B)与第三引导分段(517)的任何组成部分都不发生交叠。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能够运动的子机架(502)上,引导系统(504)的子系统能够与子机架(502)共同运动地布置,并且子系统具有至少一个针对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输入端(513)和/或至少一个针对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输出端(514)。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以能够与至少一个子机架(502)一起运动的方式布置在至少一个子机架(502)上。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子机架(502)上布置有引导系统(504)的至少一个道岔件(508),借助道岔件能够将拉入路径划分为不同的拉入小径,和/或在至少一个子机架(502)上布置有引导系统(504)的至少一个十字交叉部(509),在十字交叉部上,引导系统(504)的不同的拉入小径相交。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材料幅材(02)能够通过至少一个设计为至少一个拉入尖端的连接元件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连接和/或能够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设计为至少一个绕转的拉入机构,和/或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设计为至少一个绕转的拉入带,和/或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设计为绕转的拉入链条。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分段设计为轨道分段。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分段是引导系统(504)的分段,引导系统的分段用于,将拉入机构在其运动期间和/或在其停止期间保持在所设置的拉入路径上。
2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子机架(502)沿直线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能够运动地布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方向(B)沿水平定向和/或与水平方向偏差最高30°,和/或调整方向(B)垂直于横向(A)定向,和/或横向(A)平行于至少一个卷筒保持机构(522)的第一旋转轴(521)和/或平行于能够旋转的压紧元件(503)的第二旋转轴(524)地定向。
2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卷筒保持装置(519)能够以如下方式运动:使得其第一旋转轴(521)能够移动和/或能够围绕第一枢转轴(523)枢转,和/或至少一个卷筒保持装置(519)能够以如下方式运动:使得其第一旋转轴(521)能够相对于第一机架(501)和/或子机架(502)移动和/或能够相对于第一机架(501)和/或子机架(502)围绕第一枢转轴(523)枢转。
2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500)设计为折转卷绕器(500)。
2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500)具有至少两个卷筒保持装置(519)。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卷筒保持装置(519)能够共同移动和/或能够围绕共同的第一枢转轴(523)枢转。
3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子机架(502)布置成,能够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机架(501)运动至少10cm或至少20cm或至少50cm或至少75cm。
3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布置成,能够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分段(506)和/或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三引导分段(517)运动至少10cm或至少20cm或至少50cm或至少75cm。
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进位置是第二引导分段(507)的在其中实现了将拉入机构从第一引导分段(506)通过第一引导分段(506)的输出端(529)和第二引导分段(507)的输入端(513)传送到第二引导分段(507)中的过程的位置,和/或是第二引导分段(507)的在其中实现了将拉入机构从第二引导分段(507)通过第二引导分段(507)的输出端(514)和第三引导分段(517)的输入端(531)传送到第三引导分段(517)中的过程的位置。
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间隔位置是第二引导分段(507)的在其中阻止拉入机构从第一引导分段(506)传送到第二引导分段(507)中或反过来传送的过程的位置,和/或至少一个间隔位置是指第二引导分段(507)的在其中阻止拉入机构从第二引导分段(507)传送进入第三引导分段(517)中或反过来传送的过程的位置。
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卷筒保持机构(522)是保持锥筒(522)和/或张紧锥筒(522)和/或卷筒保持轴(522)和/或张紧轴(522)。
3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方向(B)具有至少一个相对于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在第一引导分段(506)与第二引导分段(507)之间的过渡部上的拉入方向垂直定向的分量。
3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方向(B)具有至少一个相对于拉入机构的拉入路径在第二引导分段(507)与第三引导分段(517)之间的过渡部上的拉入方向垂直定向的分量。
3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轴(521)和/或第二旋转轴(524)分别是数学意义上的旋转轴(521;524)和/或分别是无尽延伸的直线。
39.一种加工机械(01),其特征在于,加工机械(01)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或15或16或17或18或19或20或21或22或23或24或25或26或27或28或29或30或31或32或33或34或35或36或37或38所述的卷绕装置(500),并且加工机械(01)设计为至少一个印刷机(01)和/或涂覆机(01)和/或层压机(01)和/或冲裁机(01)和/或压铸机(01)和/或折页机(01)。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加工机械,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加工机械(01)的至少一个不同于卷绕装置(500)的加工总成(200)内,至少暂时布置和/或能够布置有至少一个能够沿至少一个拉入路径运动的、用于拉入材料幅材(02)的拉入机构。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加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拉入路径的至少一个布置在加工总成(200)内部的部分关于横向(A)距加工总成(200)的每个加工工具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至少2cm的间距。
42.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或41所述的加工机械,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拉入路径和/或至少一个拉入机构关于横向(A)布置在加工机械(01)的工作宽度之外。
43.一种用于将至少一个材料幅材(02)拉入至少一个卷绕装置(500)的方法,其中,拉入机构沿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分段(506)运动并且在此带动材料幅材(02),并且拉入机构在输入端(513)上被导引到第二引导分段(507)中,并且在至少部分通过第二引导分段(507)之后停住,之后,材料幅材(02)与拉入机构分离并且固定在套筒和/或材料卷筒(511)上,之后,第二引导分段(507)相对于第一引导分段(506)运动,并且连同上述运动一起,使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朝向卷绕装置(500)的材料卷筒(511)运动,并且至少在此后,将材料幅材(02)卷绕到材料卷筒(511)上。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拉入机构在导引进入第二引导分段(507)之后,进入第三引导分段(517)。
45.根据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引导分段(507)相对于第一引导分段(506)沿调整方向(B)运动。
46.根据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材料幅材(02)卷绕到材料卷筒(511)上期间,至少一个压紧元件(503)总是进一步远离材料卷筒(511)的旋转轴(521),并且在此至少是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分段(507)运动。
47.根据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500)设计为印刷机(01)和/或涂覆机(01)和/或层压机(01)和/或冲裁机(01)和/或压铸机(01)和/或折页机(01)的卷绕装置(500)。
CN201680065179.6A 2015-11-09 2016-11-04 卷绕装置、加工机械以及将材料幅材拉入卷绕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082906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21919.4A DE102015221919A1 (de) 2015-11-09 2015-11-09 Wickelvorrichtung für bahnförmiges Material und Verfahren zum Einziehen zumindest einer Materialbahn in zumindest eine Wickelvorrichtung
DE102015221919.4 2015-11-09
PCT/EP2016/076672 WO2017080922A1 (de) 2015-11-09 2016-11-04 Wickelvorrichtung für bahnförmiges material und verfahren zum einziehen zumindest einer materialbahn in zumindest eine wickel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0696A CN108290696A (zh) 2018-07-17
CN108290696B true CN108290696B (zh) 2019-07-19

Family

ID=57223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5179.6A Active CN108290696B (zh) 2015-11-09 2016-11-04 卷绕装置、加工机械以及将材料幅材拉入卷绕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2903B2 (zh)
EP (1) EP3374301B1 (zh)
CN (1) CN108290696B (zh)
DE (1) DE102015221919A1 (zh)
WO (1) WO20170809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21529A1 (de) 2016-11-03 2018-05-03 Koenig & Bauer Ag Laminierungsmaschine
DE102016221527A1 (de) 2016-11-03 2018-05-03 Koenig & Bauer Ag Laminierungsmaschine mit Einziehmittel und ein Verfahren zum Laminieren eines Materials
DE102016221530A1 (de) 2016-11-03 2018-05-03 Koenig & Bauer Ag Laminierungsmaschine und ein Verfahren zum Laminieren von Bogen eines Materials
DE102019201601A1 (de) * 2019-02-07 2020-08-13 Bhs Intralogistics Gmbh Materialrollen-Vorbereitungsanordn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07427A1 (de) * 1997-02-25 1998-08-27 Kampf Gmbh & Co Maschf Vorrichtung zum Einziehen einer Materialbahn, insbesondere einer Folie, in eine Verarbeitungsmaschine
US6308908B1 (en) * 1996-12-12 2001-10-30 Darlet Marchante Technologie S.A. Machine for coiling a flat continuous element to form rolls
CN102844257A (zh) * 2010-02-26 2012-12-26 宝洁公司 卷绕方法和装置
DE202014003159U1 (de) * 2014-04-12 2014-10-22 Heino Sommer Kombi - Rollenwechsel - System zum automatischen Trennen u. Anlegen an unpräparierte Hülsen und automatischen Wechsel der Wickelrichtung an Wendewickelmaschinen
WO2015055436A1 (de) * 2013-10-14 2015-04-23 Kampf Schneid- Und Wickeltechnik Gmbh & Co. Kg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bahn- und/oder band-förmiges mater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0517A1 (de) 1986-01-10 1987-07-16 Smg Stahlkontor Maschinenbau G Wickelmaschine, insbesondere fuer wickel grosser durchmesser
DE4115863A1 (de) * 1991-05-15 1992-11-19 Kampf Gmbh & Co Maschf Mehrfach-wendewickelmaschine zum aufwickeln von warenbahnen, insbesondere folien o. dgl.
DE4202713C2 (de) 1992-01-31 1993-11-04 Koenig & Bauer Ag Fuehrung zum einziehen einer materialbahn in eine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US5390875A (en) * 1992-05-01 1995-02-21 Cmd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leaving plastic bags
EP0997771B1 (en) * 1998-10-27 2005-08-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film
JP3820368B2 (ja) * 2001-12-28 2006-09-13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イルムスクロールの作成装置
DE102004016217A1 (de) * 2004-04-01 2005-10-20 Brueckner Maschbau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arbeiten einer Folienbahn
DE102005045041B3 (de) * 2005-09-21 2007-02-01 Koenig & Bauer Ag Vorrichtung und ein Verfahren zur Verwendung einer Vorrichtung zum Einziehen mindestens einer Materialbahn bzw. mindestens eines Bahnstrangs in einen Falzapparat
US7661622B2 (en) * 2005-09-30 2010-02-1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nding and transporting paper
US8800908B2 (en) * 2005-11-04 2014-08-1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Rewind system
US8459586B2 (en) * 2006-03-17 2013-06-1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rocess for rewinding a web material
US8162251B2 (en) * 2009-07-24 2012-04-2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Hybrid winder
DE102014003159A1 (de) 2014-03-03 2015-09-03 MWK Bionik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r Biomassezubereitung, insbesondere aus Einsatzstoffen mit hohem Lignin-Gehal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8908B1 (en) * 1996-12-12 2001-10-30 Darlet Marchante Technologie S.A. Machine for coiling a flat continuous element to form rolls
DE19707427A1 (de) * 1997-02-25 1998-08-27 Kampf Gmbh & Co Maschf Vorrichtung zum Einziehen einer Materialbahn, insbesondere einer Folie, in eine Verarbeitungsmaschine
CN102844257A (zh) * 2010-02-26 2012-12-26 宝洁公司 卷绕方法和装置
WO2015055436A1 (de) * 2013-10-14 2015-04-23 Kampf Schneid- Und Wickeltechnik Gmbh & Co. Kg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bahn- und/oder band-förmiges material
DE202014003159U1 (de) * 2014-04-12 2014-10-22 Heino Sommer Kombi - Rollenwechsel - System zum automatischen Trennen u. Anlegen an unpräparierte Hülsen und automatischen Wechsel der Wickelrichtung an Wendewickelmaschin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74301B1 (de) 2019-11-20
US20180362282A1 (en) 2018-12-20
DE102015221919A1 (de) 2017-05-11
EP3374301A1 (de) 2018-09-19
US10532903B2 (en) 2020-01-14
WO2017080922A1 (de) 2017-05-18
CN108290696A (zh) 201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0696B (zh) 卷绕装置、加工机械以及将材料幅材拉入卷绕装置的方法
DE60026620T2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kleben des endes einer materialbahnrolle
DE2532168C3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ziehen einer Papierbahn in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n
EP3212550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andhabung von auf rollen aufgewickeltem flach- und/oder folienmaterial
DE19804106C2 (de) Transport- und Montage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m Befördern von Druckformen
EP3666700B1 (de) Vorrichtung zum aufwickeln und wickelwechsel von bahnförmigem material und ein verfahren dafür
DE112011100132T5 (de) Ausstanzgerät für einen mehrschichtigen kern
WO2009074670A1 (de) Modulare folieneinheit
EP1836334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ickeln eines aus einer mehrzahl von fäden bestehenden bandes auf einen um eine drehachse rotierenden wickelkörper
WO2016066581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andhabung von auf rollen aufgewickeltem flach- und/oder folienmaterial
WO2020198951A1 (zh) 卷绕整组设备
DE112008002658T5 (de) Produktions- und/oder Handhabungslinie für eine Faserbahn und Verfahren im Zusammenhang mit einer Handhabungs- und/oder Produktionslinie für eine Faserbahn
DE60222088T2 (de) Wickler für Folie aus Plastikmaterial
CN107380995B (zh) 带钢卷推送装置、辊道系统及辊道系统的使用方法
DE69921179T2 (de) Wickler und verfahren zum wickeln einer bahn
CN101952061B (zh) 用于轧制带形轧件的轧制设备
DE102008042192A1 (de) Verfahren zum Aufwickeln einer Transferfolie und Vor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eines Transferdrucks auf bedruckten Papierbögen
EP2727865B1 (de) Wickelstation zum Aufwickeln von Bandmaterial
DE60009917T2 (de) Verfahren zum kontinuierlichen aufwickeln von papier und wickler
DE60302242T2 (de) Speicher- und 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für bandförmige produkte für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luftreifenmantels
AT516266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Überführen eines Vorlaufstreifens von einer ersten Verarbeitungseinrichtung zu einer zweiten Verarbeitungseinrichtung
CN110558661A (zh) 一种包边打扣机
CN205187462U (zh) 一种用于rfid标签的张力控制装置
WO2011134634A2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mreifen von aufgewickelten bunden, insbesondere von stahlbunden
CN109079040B (zh) 硅钢片缝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