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0356A - 用于铺放纤维带的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铺放纤维带的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0356A
CN108290356A CN201680067080.XA CN201680067080A CN108290356A CN 108290356 A CN108290356 A CN 108290356A CN 201680067080 A CN201680067080 A CN 201680067080A CN 108290356 A CN108290356 A CN 108290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ement surface
band
fiber band
unwinding
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70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0356B (zh
Inventor
N·丹宁格
G·威特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l Co Ltd
Fil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Fi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90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0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30Shaping by lay-up, i.e. applying fibres, tape or broadsheet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Shaping by spray-up, i.e. spraying of fibres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 B29C70/38Automated lay-up, e.g. using robots, laying filaments according to predetermined patterns
    • B29C70/386Automated tape laying [AT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 B29C31/04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 B29C31/08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of preforms to be moulded, e.g. tablets, fibre reinforced preforms, extruded ribbons, tubes or profiles; Manipulat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eeding preforms, e.g. supports conveyors
    • B29C31/085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of preforms to be moulded, e.g. tablets, fibre reinforced preforms, extruded ribbons, tubes or profiles; Manipulat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eeding preforms, e.g. supports conveyors combined with positioning the preforms according to predetermined patterns, e.g. positioning extruded preforms on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30Shaping by lay-up, i.e. applying fibres, tape or broadsheet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Shaping by spray-up, i.e. spraying of fibres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 B29C70/38Automated lay-up, e.g. using robots, laying filaments according to predetermined patterns
    • B29C70/386Automated tape laying [ATL]
    • B29C70/388Tape placement heads, e.g. 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5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e.g. feeding or storage of prepregs or SMC after impregnation or during ageing
    • B29C70/543Fixing the position or configuration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before or during 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5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e.g. feeding or storage of prepregs or SMC after impregnation or during ageing
    • B29C70/545Perforating, cutting or machining during or after 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793/00Shaping techniques involving a cutting or machining operation
    • B29C2793/0081Shaping techniques involving a cutting or machining operation before sha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Robotic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铺放纤维带(2)的制造设备(1),所述制造设备(1)包括:铺放装置(5),所述铺放装置具有至少两个退绕装置(9);安置装置(6),所述安置装置具有用于容纳纤维带(2)的安置面(32),纤维带(2)能条状地退绕到安置面(32)上;用于操纵铺放在安置装置(6)上的纤维带(2)的操纵装置(7),所述操纵装置(7)具有用于接纳纤维带(2)的接纳面(59)。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在安置装置(6)的宽度(34)上观察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区域(35),每个部分区域(35)配设一个退绕装置(9)并且安置面(32)的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区域(35)和铺放装置(5)的分别相配的退绕装置(9)能独立于其他退绕装置(9)和其他部分区域(35)相对于彼此沿安置面(32)的纵向延伸(33)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用于铺放纤维带的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铺放纤维带的制造设备和一种用于铺放纤维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DE 10 2014 101 445 A1已知一种用于构造层压结构的方法和所属的堆叠装置。其中,将设有粘合剂和/或基质材料的要铺放的带输送给安置装置。所输送的带通过安置装置一直铺放到形成对应于层压结构的带结构,所述带结构包括并排和相叠铺放的带,其中,并排铺放的带限定带结构的一个带层。所述带结构被送至超声波激励装置并且在这里逐渐地使粘合剂和/或基质材料塑性化并且由此使各个带层相互连接。
由DE 10 2014 201 060 A1已知一种纤维铺放机,用于制造纤维铺放物。所述纤维铺放机具有用于定位成型工具的工具台,所述工具台通过x-滑块能沿x方向直线移动并且能绕竖直的摆动轴线摆动。在工具台上方设置纤维铺放头,所述纤维铺放头通过y-滑块能直线地并且横向于x方向移动。
由DE 10 2014 101 445 A1和DE 10 2014 201 060 A1已知的装置的缺点是,利用这样构成的装置进行纤维铺放需要很高的处理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提供一种装置和一种方法,通过所述装置和方法来简化纤维铺放和/或建立带结构。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各权利要求的装置和方法来实现。根据本发明构成一种用于铺放纤维带的制造设备。所述制造设备包括:
铺放装置,所述铺放装置具有至少两个退绕装置,所述退绕装置分别包括用于容纳原料卷筒的容纳装置和用于切割纤维带的切割单元;
安置装置,所述安置装置具有安置面,用于接纳从原料卷筒的退绕的纤维带,安置装置的所述安置面和铺放装置的退绕装置相对于彼此能沿安置面的纵向延伸相对移动,由此纤维带能条状地退绕到安置面上,
其中,安置装置的安置面在安置装置的宽度上观察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区域,每个部分区域配设一个退绕装置并且安置面的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区域和分别相配的退绕装置能独立于其他退绕装置和其他部分区域相对于彼此沿安置面的纵向延伸相对移动。
此外可以设定,所述制造设备还包括以下部分:
铺放装置,所述铺放装置具有至少两个退绕装置,所述退绕装置分别包括用于容纳原料卷筒的容纳装置、用于切割纤维带的切割单元和用于夹紧纤维带的夹紧装置;
安置装置,所述安置装置具有安置面接纳从原料卷筒的退绕的纤维带,安置装置的所述安置面和/或铺放装置的退绕装置包括直线导向结构,从而安置装置的所述安置面和铺放装置的退绕装置相对于彼此能沿安置面的纵向延伸相对移动,由此纤维带能条状地退绕到安置面上,
其中,安置装置的安置面在安置装置的宽度上观察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区域,每个部分区域配设一个退绕装置并且安置面的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区域和分别相配的退绕装置能独立于其他退绕装置和其他部分区域相对于彼此沿安置面的纵向延伸相对移动,其中切割单元和/或夹紧单元通过直线导向结构能移动地支承在退绕装置上,并且由此切割单元和夹紧单元能相对移动,夹紧在所述夹紧单元中的纤维带可以向前移动至突出于切割单元,以便形成伸出的端部,所述端部能固定在安置面上,以便通过安置面从原料滚筒上抽出纤维带。
所述制造设备根据本发明的构成具有这样的优点,即,通过所述制造设备能同时并排地退绕多个纤维带,此时各个纤维带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并且能相对于彼此自由定位。这使得能够提高制造设备的灵活性。由此可以制造改进的铺放物。
此外,可以构成有用于操纵铺放在安置装置上的纤维带的操纵装置,所述操纵装置具有用于接纳纤维带的接纳面,通过所述接纳面能够由操纵装置接纳铺放在所述安置装置上的纤维带并将所述纤维带输送给其他设备部件。这里有利的是,通过这个措施能够提高所述制造设备的灵活性。
此外可能适宜的是,设有码放装置,所述码放装置具有用于接纳纤维带的安置面,由操纵装置输送的纤维带能堆叠码放在所述安置面上,所述码放装置在结构上与安置装置间隔开。这里有利的是,由此能够缩短由纤维带制造铺放物的过程时间,因为各个纤维带在第一方法步骤中可以退绕并且定位,而在第二方法步骤中可以彼此相叠地铺放各个层和/或将各个层连接。
此外可以设定,所述码放装置的安置面构造成透气的并能用负压加载,由此,能将铺放在该安置面上的纤维带固定在该安置面上。此时有利的是,通过这个措施能够实现的是,可以位置准确地将纤维带定位在该安置面上并由此防止纤维带相对于该安置面滑动。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所述安置装置的安置面构造成透气的并能用负压加载,由此能将退绕的纤维带固定在该安置面上。由此可以将纤维带固定在该安置面上,以便使得能够由退绕装置使纤维带退绕。特别是由此实现了,原料卷筒不必具有自己的驱动装置。可以对原料卷筒进行制动,以便防止纤维带过多退绕。
有利地还有这样的实施形式,根据该实施形式可以设定,操纵装置的接纳面构造成透气的并能用负压加载,由此能将纤维带固定在接纳面上。由此不需要在操纵装置上构成复杂的固定装置。特别是由此可以实现的是,可以通过操纵装置接纳具有不同轮廓的各种不同的纤维带层。
根据一个改进方案,在铺放装置上构成用于固定位于原料卷筒上的纤维带的夹紧单元,并且退绕装置的所述切割单元能相对于退绕装置的夹紧单元移动,切割单元能平行于安置装置的安置面在前移的切割位置和缩回的退绕位置之间移动。此时有利的是,在切割位置可以切断所述纤维带,并且在切割单元接下来缩回到退绕位置中之后纤维带相对于切割单元突出并由此可以固定在安置装置的安置面上。
备选地可以设定,在铺放装置上构成用于固定位于原料卷筒上的纤维带的夹紧单元并且夹紧单元能通过直线导向结构相对于切割单元移动地容纳在铺放装置上,从而夹紧在夹紧单元中的纤维带能够移动越过切割单元,以便形成纤维带的伸出的端部,所述端部能固定在安置装置的安置面上。通过这个措施,可以将纤维带从原料卷筒上抽出。
此外可能适宜的是,所述退绕装置的切割单元构造成断头台式的,所述切割单元包括切割刀具和支座,所述切割刀和支座能共同地相对于退绕装置的夹紧单元移动。这里有利的是,这种切割单元可以简单地构成并且能提供良好的切割结果。
此外可以设定,成排地在铺放装置上设置多个退绕装置。此时有利的是,可以在铺放装置上并排设置多个纤维带。
此外可以设定,铺放装置包括导轨,各退绕装置成排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通过所述导轨能分别将一排退绕装置沿侧向从铺放装置上拉出。这里有利的是,为了更换容纳在退绕装置上的原料卷筒,可以将退绕装置从铺放装置内部移出并且由此提高可接近性并能简化原料卷筒的更换。
根据一个特殊的实施形式,所述退绕装置可以具有等于和/或小于纤维带的宽度的模数宽度,在退绕装置成排设置成多个排时,退绕装置相对于彼此以模数宽度n倍的间距设置,其中数字n等于排的数量-1。这里有利的是,各个纤维带能够相互紧密地贴合,其中,通过成排布置多个排可以实现的是,单个纤维带可以具有较小的宽度。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可以设定,安置装置的安置面的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区域能相互独立地沿安置面的纵向延伸相对移动并且退绕装置关于安置面的纵向延伸位置固定地设置在铺放装置上。这里有利的是,不必为了使纤维带退绕而使具有较大质量的退绕装置运动,而使安置装置的安置面运动,以便在安置面和退绕装置之间实现相对运动。这个措施的一个另外的优点在于,退绕装置的介质供应可以位置固定地进行。
特别可能有利的是,安置装置的安置面的每个部分区域都设置在自己的安置型材上,所述安置型材沿水平方向能相对于安置装置的底架移动,所述安置型材通过直线导向结构与底架连接。这种安置型材可以简单且有效地构造成用于容纳纤维带。
此外可能适宜的是,所述安置型材连接在齿带上,所述齿带的第一端部区段连接在所述安置型材的第一端部区段上,所述齿带的第二端部区段连接在所述安置型材的第二端部区段上,所述安置型材和齿带构成环形圈,所述齿带与驱动单元接合。这里有利的是,通过齿带或通过驱动单元能够使安置型材在大的运动空间中移动,同时所述安置型材能够以高精度定位。
在一个备选方案中可以设定,安置型材具有齿部并通过齿轮驱动。
此外可以设定,安置装置的安置面的一个部分区域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要加工的纤维带的宽度。这里有利的是,纤维带可以容纳在安置面的各部分区域上,同时各个相互并排设置的纤维带能紧密地相互贴合并且纤维带能横向于移动方向突出于安置面,以便实现所述紧密贴合。
此外可以设定,在安置装置的安置面中设置通孔,所述通孔是透气的并且与用于产生负压的装置连接。这里有利的是,由此可以在安置面上施加用于固定纤维带的负压。
这样的实施例也是有利的,根据该实施例可以设定,安置装置的安置面的所述部分区域沿纵向延伸观察分成多个纵向部分区域,这些纵向部分区域能选择性地用负压加载。由此可以实现的是,可以改进所述制造设备的能量效率,其方式是,基本上可以避免不必要错误吸气。
根据一个改进方案,可以使操纵装置的接纳面能绕其竖直轴线旋转地支承。由此可以实现的是,可以将各个由安置装置接纳的纤维带的层以预先确定的定向相互堆叠码放。由此可以构成沿多个方向强化的铺放物。
此外可能适宜的是,操纵装置具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集成到接纳面中或作用到接纳面上。这里有利的是,由此可以使各纤维带层部分熔化并且由此可以相互连接。
此外可以设定,操纵装置具有用于供应添加剂、如例如树脂的输送单元。这里有利的是,可以给铺放物设置改进铺放物的热和/或机械特性的添加剂。
此外可以设定,所述码放装置具有带式传送机,所述安置面构造在带式传送机的环形地环绕的传送带上。这里有利的是,在完成将各个纤维带层堆叠码放成铺放物之后,可以由带式传送机将该铺放物输送给另外的工位。
根据一个特殊的实施形式,可以构成有供应站,通过操纵装置能由所述供应站接纳附加层,如例如所提供的强化垫并能将其输送到安置装置或码放装置。这里有利的是,铺放物可以用所述附加层强化并且由此可以改进铺放物的机械和/或热特性。
此外可以设定,安置装置的安置面至少局部是弯曲的。这里有利的是,通过这个措施可以实现的是,各个纤维带层可以具有成型的表面并且由此可以对压制3D纤维编织物做好准备。特别是可以通过这个措施给纤维带打褶(drapieren)。
此外可以设定,操纵装置的接纳面至少局部是弯曲的,所述接纳面特别是分成多个部分区域,这些部分区域能相对于彼此移动,由此所述接纳面的曲率是可调的。这里有利的是,操纵装置可以与安置装置的表面相适配。特别是可以设定的是,由于能够调整操纵装置,所述操纵装置能够灵活地与安置装置相适配。
此外可以设定,构成有压紧辊,通过所述压紧辊能将纤维带压紧到安置装置的安置面上。这里有利的是,通过这个措施可以实现的是,将纤维带压紧在安置面上并且由此使其附着在安置面上,由此通过安置面的移动可以将纤维带从原料卷筒上抽出。
此外可以设定,安置装置具有第一机器侧和第二机器侧,所述第一机器侧带有多个安置型材和与其相对应的退绕装置,所述第二机器侧带有多个安置型材和与其相对应的退绕装置,第一机器侧的安置型材和第二机器侧的安置型材能这样移动,使得第一机器侧的安置型材和第二机器侧的安置型材在机器中央啮合地相互嵌接。这里有利的是,退绕装置可以向第一机器侧和第二机器侧分开,以便能具有足够的位置。接着可以在机器中央通过操纵装置取出退绕的纤维带。
在用于铺放纤维带的方法中设定,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在铺放装置上提供纤维带,所述铺放装置具有至少两个退绕装置,所述退绕装置分别包括用于容纳原料卷筒的容纳装置和用于切割纤维带的切割单元;
将纤维带施加到安置装置的安置面上,安置装置的安置面在安置装置的宽度上观察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区域,每个部分区域配设一个退绕装置并且安置面的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区域和铺放装置的分别相配的退绕装置能独立于其他退绕装置和其他部分区域相对于彼此沿安置面的纵向延伸相对移动;
通过分别使安置面的一个部分区域和铺放装置的所属退绕装置相对于彼此相对移动而将纤维带退绕,此时纤维固定在安置面上,由此纤维带通过安置面的拉动条状地退绕到安置面上;
通过退绕装置的切割单元切断纤维带。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是,由于能相互并行地进行的各个方法步骤,可以降低用于制造铺放物的总生产时间。
特别可能有利的是,在切断纤维带之后,执行以下方法步骤:
通过用于操纵铺放在安置装置上的纤维带的操纵装置接纳切断的纤维带;
将纤维带从安置装置运送到码放装置;
将纤维带铺放在码放装置的安置面上;
输送下一个纤维带层并依次码放各纤维带层。这里有利的是,纤维带的各个层能相叠地码放并使其连接成铺放物。
根据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可以设定,码放装置上的用于接纳纤维带的安置面构造成透气的并用负压加载,由此将铺放在该安置面上的纤维带固定在该安置面上。这里有利的是,由此能尽可能简单地将纤维带固定在所述安置面上。
此外可以设定,这样来由操纵装置的接纳面接纳纤维带,即,将所述接纳面构造成透气的并用负压加载,为了将纤维带从安置装置转交到操纵装置上,关闭在安置装置上施加的负压。这里有利的是,由此能尽可能简单地通过操纵装置接纳纤维带。
特别可能有利的是,并排设置多个退绕装置,这些退绕装置位置固定地与铺放装置连接,并且在多个相互平行的安置型材上构成所述安置装置的安置面,这样来形成纤维带的铺放图案,即,使得各个安置型材独立于彼此沿安置面的纵向延伸移动并由此将相应的纤维带从原料卷筒上抽出。这里有利的是,由此在各个纤维层中能将纤维带铺放成任意的形状。
此外可能适宜的是,为了切断纤维带,在前移的切割位置中操作退绕装置的切割单元并通过夹紧单元夹紧纤维带,在切断纤维带之后,使切割单元和/或夹紧单元相对于彼此移动合拢,从而纤维带的一个部段移动到突出于切割单元。这里有利的是,在切断纤维带之后使纤维带准备好进行下一个长度的退绕。
此外可以设定,为了将纤维带施加到安置装置的安置面上,通过夹紧装置夹紧纤维带并且接着使切割单元和/或夹紧单元相对于彼此相向移动,由此是纤维带向前移动越过切割单元,从而形成纤维带伸出的端部,接下来将纤维带固定在安置装置的安置面上,从而纤维带安置装置的安置面不可移动地被接纳在该安置面上并且接着通过安置装置的安置面相对于铺放装置的退绕装置的移动能够使纤维带从原料卷筒上退绕。通过这个措施可以以高精度将纤维带定位在所述安置面上。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为了将纤维带伸出的端部固定在安置装置的安置面上,在安置面上施加真空和/或用压紧辊将纤维带压紧。由此可以实现的是,纤维带很好地附着在所述安置面上,以便能通过安置面从原料卷筒上抽出纤维带。特别是可以设定,压紧辊是受驱动的并且纤维带被夹紧在所述安置面和压紧辊之间。当驱动压紧辊时,安置型材同样可以通过利用压紧辊实现的摩擦而移动。因此压紧辊同时用作用于使安置型材移动的驱动系统。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在设置在原料卷筒的纤维带上施加分隔带,所述分隔带位于各个纤维带层之间,此时,在纤维带退绕时,分隔带卷绕在一个分隔卷筒上。这里特别是可以设定,分隔带卷筒是受驱动的并且因此可以主动地将分隔带用于主动地从原料卷筒上抽出纤维带。
附图说明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其中分别以明显简化的示意图:
图1示出用于铺放纤维带的制造设备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2示出所述制造设备的安置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细节透视图;
图3示出退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4示出退绕装置的正视图;
图5示出退绕装置的布置的示意性布局的俯视图;
图6示出带有容纳型材形式的容纳装置的退绕装置的透视图;
图7示出两个并排设置的容纳型材连同设置在其上的纤维带的正视图的示意图;
图8示出带有容纳型材的退绕装置的侧视图;
图9示出带有齿部的容纳型材的另一个实施形式;
图10示出容纳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1示出容纳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示出制造设备的另一个实施形式的俯视图;
图13示出带分段的接纳头的操纵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4示出分段接纳头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细节图;
图15示出制造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示出制造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部分隐去了一些设备部件;
图17示出退绕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8示出带有分隔带和分隔带卷筒的退绕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确认的是,在不同地说明的实施形式中相同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相同的构件名称,包含在整个说明书中的公开内容可以合理地转用到具有相同附图标记或相同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选用的位置表述如上、下、侧等也涉及当前说明和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这些位置说明能合理地转用到新的位置。
图1示出用于铺放纤维带2的制造设备1的透视图。通过所述制造设备1可以将纤维带2铺放成纤维带层3。所述纤维带层可以通过在制造设备1中使用单个纤维带2而具有异形轮廓的并且与相应的用途相适配的外轮廓。此外可以设定的是,在制造设备1中相叠地铺放多个纤维带层3并由此将其进一步加工成铺放物4。
在制造设备1中加工的纤维带2可以例如构造成干燥纤维的形式。此外,纤维带2也可以构造成预浸渍的纤维,所述预浸渍纤维具有反应型树脂,所述反应型树脂由多数高粘度、但尚未发生聚合反应的热固性塑料基质和/或由热塑性塑料基质组成,或者也可以由其他基质组成。此外,纤维带2可以具有粘合层,通过所述粘合层,各个纤维带层3能够相互粘附。
制造设备1包括用于铺放纤维带2的铺放装置5、用于容纳所铺放的纤维带2的安置装置6和操纵装置7,通过所述操纵装置可以操纵铺放在安置装置6上的纤维带2或纤维带层3。
此外可以设定,制造设备1具有码放装置8,在所述码放装置上可以通过操纵装置7将各个纤维带层3码放成铺放物4。制造设备1的所述主要部分,特别是铺放装置5、安置装置6、操纵装置7和码放装置8可以分别构造成功能单元并模块式地在制造设备1上构成。
在下面的说明中描述制造设备的各个主要部分的不同的构成可能性,其中,模块式地处理这些构成可能性,对于这些模块的组装状态参见图1。
图2示出铺放装置5和安置装置6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案的透视细节图,其中对于相同的部件也采用和前面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或构件名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可以参阅或引用前面的图1中的详细说明。
铺放装置5包括至少两个退绕装置9,所述退绕装置并排设置并且分别具有用于容纳原料卷筒11的容纳装置10。
在图3中示出退绕装置9的透视图。在图4示出退绕装置9从侧面观察的视图。对于相同的部件也采用和前面图1至3相同的附图标记或构件名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可以参阅或引用前面的图1至3中的详细说明。基于对图2至4的结合观察来说明退绕装置9。
退绕装置9包括用于固定从原料卷筒11上退绕的纤维带2的夹紧单元12和用于切割纤维带2的切割单元13。如图3所示,可以设定的是,夹紧单元12具有夹紧块14并且纤维带2夹紧在夹紧块14和支座15之间。夹紧块14这里可以能移动地容纳在致动器、如例如气动缸上。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切割单元13构造成断头台的形式,其中切割单元13可以包括切割刀具16和支座17。切割刀具16的所述支座17可以直接在夹紧块16的支座15的旁边与其邻接地设置。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切割刀具16设置在致动器、如例如气动缸上,由此切割刀具16能相对于支座17运动并由此能够实施切割运动。
此外,切割单元13可以沿水平方向18能相对于夹紧单元12移动地设置在退绕装置9上。由此,切割单元13能在前移的切割位置19和缩回的退绕位置20之间往复运动。这特别是对于在切断纤维带2之后提供一个带头21是必要的,能在所述带头上固定纤维带,以便退绕另一个条。
如特别好地在图4中示出的那样,可以设定的是,在将切割单元13定位在其退绕位置20中时,切割刀具16的支座17和夹紧块14的支座15相互贴合。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在退绕装置9中,由原料卷筒11上退绕的纤维带2通过转向辊系统22引导,所述转向辊系统具有至少一个转向辊23。在纤维带2的进程中观察,夹紧单元12可以设置在转向辊系统22旁边,而进一步随着纤维带2的进程在后面设置切割单元13。
纤维带3具有宽度24,所述宽度可以在2mm至200mm之间,特别是在5mm至100mm之间、优选在10mm至50mm之间。此外,纤维带2具有带厚度25,所述带厚度可以0.03mm至10mm之间、特别是在0.5mm至5mm之间、优选在0.8mm至3mm之间。
如由图4所示,可以设有光学单元26,所述光学单元用于识别纤维带。这个光学单元26优选可以在切割单元13的旁边设置在退绕装置9上,从而通过所述光学单元26在纤维带2退绕时能够确定已退绕的纤维条的长度。此外,所述光学单元26可以构造成,能够检查纤维带2的质量和/或尺寸。此外,所述光学单元26可以用于辨别纤维带2。
备选或附加地可以设定,在转向辊23或用于原料卷筒11的容纳装置10中安装检测或测量系统,通过所述检测或测量系统可以检测已退绕的纤维带的长度。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在用于原料卷筒11的容纳装置10中安装制动单元,从而能够对原料卷筒11进行制动并由此可以防止纤维带2发生不希望的退绕。
在一个备选的实施方案中可以设定的是,用于原料卷筒11的容纳装置10可以包括驱动单元,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可以在需要时驱动原料卷筒11或对其进行制动。由此可以防止在加工速度提高时在纤维带2上出现提高的拉力载荷,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加工速度。
在一个备选实施形式中也可以设定的是,夹紧单元12能沿水平方向18移动。这种可移动性可以设计成备选于或附加于切割单元13的可移动性。
如可以特别好地在图2中看到的那样,可以设定的是,容纳有多个铺放装置5的退绕装置9,其中,这些退绕装置9可以成排27地设置在铺放装置5上。例如可以设定的是,铺放装置5具有三个排27,其中每个排27例如可以设置5至15个退绕装置9。各单个纤维带2可以沿退绕方向28由退绕装置25退绕。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铺放装置5包括导轨29,在所述导轨上成排地设置退绕装置29。通过所述导轨29可以沿侧向从铺放装置5中将退绕装置9拉出。所述导轨29特别是可以构造成,使得可以将退绕装置9从铺放装置5的工作区中拉出并由此可以使得给制造设备1装备新的原料卷筒11变得容易。
图5用示意图示出铺放装置5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可以设定的是,退绕装置9具有模数宽度30,所述模数宽度等于纤维带2的宽度24。设置在排27中的各个退绕装置9相对于彼此可以以等于模数宽度30或等于模数宽度的多倍的间距设置。在将退绕装置9设置成三排27时,例如可以设定的是,在一个排27中分别在两个并排的退绕装置9之间构成等于两倍模数宽度30的间距。利用这个措施后可以实现的是,退绕的纤维带2能紧密地放置在安置装置6上。
这里,退绕装置9的模数宽度30是一个虚拟的尺寸。特别可以设想的是,退绕装置9的实际宽度31大于所述模数宽度30。在这种构成方案中,可以通过成排设置退绕装置9避免并排设置的退绕装置9相互发生碰撞。
当退绕装置9的实际宽度31等于退绕装置9的模数宽度30时,则也可以设想的是,只需构成一排27退绕装置9,这里在这种实施方案中,退绕装置9可以紧密地相互贴靠。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有原料卷筒11必须支承在相同的支承部位上。
如图2所示,安置装置6具有安置面32,由退绕装置9退绕的纤维带2可以铺放和定位在所述安置面上。
图6示出退绕装置9连同设置在下方的安置装置6的透视细节图。
如合并观察图2和图6可以看到的那样,可以设定的是,纤维带2沿安置面32的纵向延伸33按长度退绕。此外可以设定的是,安置面32在安置装置6的宽度上观察分成多个部分区域35。这些部分区域35可以分别用于接纳一个纤维带2。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给每个部分区域35分别设置一个用于退绕纤维带2的退绕装置9。由此可以在每个部分区域35上铺设纤维带2的一个单独的纤维条。
此外可以设定,部分区域35的宽度36大致与纤维带2的宽度24相同。
在一个备选方案中可以设定的是,部分区域35的宽度36略微小于纤维带2的宽度24。这示意性地在图7中示出。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纤维带2侧向突出于部分区域35的安置面32。由此可以实现的是,两个并排设置的纤维带2相互接触。
如图6所示,此外可以设定的是,安置面32在安置型材37上构成,所述安置型材用于接纳纤维带2。所述安置型材37可以通过直线导向结构38与安置装置6的底架39连接。特别是可以设定,所述直线导向结构38包括导轨40,所述导轨设置在底架39上并包括导向块41,所述导向块41与安置型材37连接并且所述导向块能移动地容纳在导轨40中。
通过所述直线导向结构38,安置型材37能沿水平方向38移动,由此,退绕装置9和安置型材37能相对于彼此移动。
通过安置型材37沿水平方向38或沿退绕方向28的移动,纤维带2可以从原料卷筒11上退绕并沿纵向延伸33铺放在安置型材37的安置面32上。接着可以通过切割单元13将纤维带2切割到希望的长度。此时,在切断的并且定位的纤维带2通过操纵装置7从安置面32上取下之后,可以使切割单元13移动到其退绕位置20中并可以将安置型材37移动到基本位置42中。
所述基本位置42优选选择成,使得纤维带2的切割面43与安置型材37的端面44平齐。接着可以用真空加载安置面32,从而相对于切割单元13突出的带头31被吸紧在安置面32上并由此能通过安置型材37将纤维带2从原料卷筒11中抽出。当然,纤维带2也可以通过其他措施夹紧或固定在安置面32上。
为了能向安置面32施加负压,可以设定的是,在安置面32上构成多个通孔45,在所述通孔处抽吸空气。特别是可以设定,所述通孔45与用于产生负压的装置46流体连通。这种用于产生负压的装置46例如可以通过轴向或径向风机实现。
在图8中用侧视图示出退绕装置9连同安置装置6,其中对于相同的部件也采用和前面图1至7相同的附图标记或构件名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可以参阅或引用前面的图1至7中的详细说明。
如合并观察图2、6和8可以看到的那样,可以设定,安置型材37连接在齿带47上,通过所述齿带47能使安置型材37沿水平方向18移动。特别是可以设定,齿带47的第一端部区段48可以连接在安置型材37的第一端部区段49上。与此类似地,齿带47的第二端部区段50可以连接在安置型材37的第二端部区段51上。由此安置型材37和齿带47可以构成环形圈。此外可以设定,齿带47与驱动单元52连接,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可以使安置型材37沿水平方向移动。齿带47可以在第一转向单元53和第二转向单元54上转向。
齿带47在安置型材37上的固定可以通过固定块55实现。这里可以设想的是,在固定块55上设置有张紧单元,借助所述张紧单元能够张紧齿带47。备选于此地可以设定,齿带47可以通过驱动单元52的移动来张紧。
此外可以设想的是,安置型材37分成多个纵向区域56,这些纵向区域56能选择性地用负压加载。
由此在将纤维带2固定在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上时可以避免空气或负压的过度泄漏。
如图2中所示,可以设定的是,可以并排设置多个这样构成的单元。
图9示出安置型材37的结构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可以设定的是,安置型材37部分构造成齿条57或者具有齿部。备选地可以设定,构成这样的齿条57,所述齿条设置在直线导向结构38上并与小齿轮58啮合。齿条57例如可以在安置型材37的下侧上构成。备选于此也可以设想的是,齿条57在安置型材37的侧面构成。带有齿条57的实施方式的优点是,在这种系统中能够提高安置型材37定位的精度。
图10示出安置装置6连同退绕装置9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0所示,可以设定的是,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在一个带式传送机的环绕的带上构成。这种环绕的带可以具有透气的表面,从而能用真空加载安置面32。这种传送带的功能原理类似于已经说明的安置型材37的功能原理。特别是可以设定,通过安置面32相对于退绕装置9的移动使纤维带2退绕。
图11示出退绕装置9与安置装置6之间的配合作用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俯视图。如图11所示,可以设定的是,退绕装置9和安置装置6之间的相对运动这样来实现,即,各个并排设置的退绕装置9能相互独立地沿水平方向18移动。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此时可以构造成位置固定的。
在另一个备选方案中可以设想的是,退绕装置9和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都能沿水平方向18移动。
如图1所示,可以设定的是,操纵装置7具有接纳面59,通过所述接纳面可以接纳铺放在安置装置6上并截短的纤维带2并且将其运送到码放装置8。接纳面59可以类似于安置面32构造成透气的,以便能够实现将纤维带2固定在接纳面59上。此外可以设想的是,接纳面59分成多个部分区域,其中这些部分区域能选择性地用负压加载,以便避免过度的能量损失。
接纳面57可以构造在接纳头60上。此外可以设想的是,带有接纳面59的接纳头60能绕竖直轴线61旋转地支承。由此可以将各个纤维带层3以相互间不同的角度铺放在码放装置8上。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在接纳头60上设置至少一个加热元件62,通过所述加热元件能使各个纤维带层3至少部分地熔化并由此可以将这些纤维带层相互连接。所述加热元件62例如可以构造成加热电阻丝的形式。在一个备选方案中可以设定的是,加热元件62例如构造成超声波单元或例如构造成激光单元,以便能够向铺放物4中引入使各个纤维带层3熔化所需的能量。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操纵装置7具有输送单元63,通过所述输送单元能够向各单个纤维带3输送添加剂,如例如树脂。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在制造设备1上构成供应站64,通过操纵装置7能从供应站接纳添加剂并将其引入码放装置8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设定的是,如图1所示,操纵装置7具有直线导向结构65,通过所述直线导向结构可以使接纳头60沿水平移动方向18移动。此外可以设定的是,操纵装置7具有升降单元66,通过所述升降单元可以使接纳头60沿竖直移动方向67移动。
在根据图12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设定的是,接纳头60能够沿另一个水平的移动方向68移动,所述移动方向与水平的移动方向18成直角定向。这例如是这样来实现的,即,操纵装置7的接纳头60支承在其上的整个直线导向结构65能够沿所述另一个水平移动方向68移动。由此可以提高操纵装置7的灵活性,因为所述操纵装置能沿三个轴移动。
如图1所示,可以设定的是,码放装置8构造成带式传送机69的形式,其中在传送带71的表面上构成安置面70。传送带71可以构造成透气的,以便能够固定铺放在安置面70上的纤维带层3。
用于构造铺放物4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方法步骤。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各个纤维带2可以由退绕装置9退绕并接纳在安置装置6上。通过使安置装置6的各个部分区域35单独地移动可以确定并排铺放的各纤维带2的长度或位置,从而形成具有能自由选择和预先规定的外轮廓的纤维带层3。接下来可以由操纵装置7接纳纤维带层3,以便能继续将其运送到码放装置8。在码放装置8上可以将各个纤维带层3堆叠码放成铺放物4。这里不
备选于各个用于容纳的纤维带2的构件可以用负压加载的实施方案,也可以设想的是,可以使多个或仅使个别所述构件带静电,以便能够实现将纤维带2附着或固定在相应构件上或相应安置面32、70或接纳面59上。
如图13所示,可以设定的是,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至少局部是弯曲的。由此不仅可以制造面式的纤维带层3并由此制造铺放物4,而且也可以制造具有异形轮廓的表面的铺放物4。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例如可以设定的是,安置面32的轮廓是预先规定的并且是不可调整的。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可以设定的是,安置面32的轮廓是能够可变地适配的。这例如可以这样来实现,即,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是分段的,其中各个部段能相对于彼此独立地调整。
此外例如可以设定的是,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在传送带上构成,所述安置面32在安置区域中是平的,而在另一个区域中传送带的支承件具有异形轮廓(Konturierung)。因此,通过使传送带移动进入所述另一个区域中,可以使纤维带层3具有希望的形状。特别是由此可以实现的是,给单个纤维带2打褶。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操纵装置7的接纳面59同样是具有异形轮廓的,以便能够接纳异形轮廓的纤维带层3。
这里特别可以设定的是,操纵装置7的接纳头60是分段的。由此接纳头60能可变地与纤维带层3的形状相适配或被调整适配。
在一个没有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可以设定的是,接纳头60的各个部段套上共同的覆盖罩,所述覆盖罩构成接纳面59。由此可以实现使接纳面59平滑。
在根据图14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可以设定的是,接纳头60的各个部段具有柔性的支承部,在所述支承部上构成所述接纳面59。由此可以实现的是,使得各个部段能与纤维带层3的表面轮廓相适配。
在图15至17中示出制造设备1的另一个并且可能本身独立的实施形式。其中对于相同的部件也采用和前面图1至14相同的附图标记或构件名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可以参阅或引用前面的图1至14中的详细说明。
在图15中示出制造设备1的另一个实施形式的透视图。如图15所示,可以设定的是,操纵装置7为了将纤维带层3传送给码放装置8而设置在门架上。这里可以设定的是,码放装置8设置在安置装置6的旁边。码放装置8可以具有转台,从而其安置面70构造成能相对于操纵装置7转动。由此,操纵装置7不必为了堆叠码放各个纤维带层3而构造成能旋转的。
制造设备1此外可以具有卷筒更换装置72,所述卷筒更换装置用于更换原料卷筒11。
图16示出制造设备1的另一个示意图,其中在该图中为了更为清楚起见没有示出操纵装置7连同其装配系统。
如图16中所示,可以设定的是,安置装置6具有第一机器侧73和第二机器侧74,所述第一机器侧和第二机器侧分别具有多个安置型材37和与其相对应的退绕装置9。第一机器侧73的安置型材37和第二机器侧74的安置型材37相对于彼此设置成,使得它们能够啮合地彼此嵌接。换而言之,因此可以在第一机器侧73的两个安置型材37之间插入第二机器侧74的一个安置型材37。因此,对于每个机器侧73、74,各安置型材37都分别彼此隔开间距地设置,所述间距至少与安置型材37的宽度36尺寸相同。
当制造设备1处于如图16所示的位置中并且因此各个安置型材37分别定位在退绕装置9的下面时,能够将纤维带3定位在安置型材37上。接下来,可以使各个安置型材37向机器中央75移动,在这里安置型材啮合地相互嵌接并在这里形成完成的纤维带层3,通过操纵装置7可以将所述完成的纤维带层取下。因此,每隔一个纤维带层3的纤维带2将一个纤维带铺放在第一机器侧73上,而纤维带层3位于其之间的纤维带2则铺放在第二机器侧74上。
各个安置型材37通过直线导向结构能移动地设置在安置装置6上。此外,可以设置单独的调节驱动装置,所述调节驱动装置用于对安置型材37进行定位。
在图17中示出退绕装置9的另一个实施例。退绕装置9的这种结构可以与以不同形式构成的制造设备1相结合,如在图1和2或在图15和16中说明的制造设备。
如由图17所示,可以设定的是,退绕装置9的夹紧单元12设置在直线导向结构76上并且由此能沿水平方向18相对于切割单元13移动地设置在退绕装置9上。此外可以构成致动器77,所述致动器用于使夹紧单元12水平移动。致动器77例如可以构造成气动缸的形式。通过夹紧单元12可以使纤维带2移动越过切割单元13,由此形成伸出的端部78,所述伸出的端部能固定在安置面32上。
此外可以设定的是,构成压紧辊79,通过所述压紧辊79能将纤维带2的伸出的端部78压紧在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上。此外可以设定的是,压紧辊79能通过致动器80主动压紧到安置面32上或从安置面上抬起。
此外可以构成卷筒更换夹紧结构80,通过所述卷筒更换夹紧结构在自动更换原料卷筒11时能夹紧纤维带2。
现在根据图15至17来说明由单个纤维带2形成铺放物4的过程。这个方法的开始时,将纤维带2夹紧在夹紧单元12中,并且此前已经用切割单元13切断了纤维带。纤维带2因此与切割单元13的切割刀具16是平齐的。安置型材37处于准备好接收的接纳位置中并且压紧辊79从安置面32上抬起。
在第一方法步骤中,使夹紧单元12沿水平方向18朝切割单元13移动,由此从原料卷筒11上抽出纤维带2并使其移动越过切割单元13,从而形成纤维带2伸出的端部78。纤维带2的所述伸出的端部78此时被推入压紧辊79的下面。换而言之,纤维带2伸出的端部78被定位在压紧辊79和安置面32之间。
在接下来的方法步骤中,压紧辊79朝安置面32的方向运动,从而纤维带2伸出的端部78被夹紧在压紧辊79和安置面32之间。附加地,同时在安置面32上施加负压,从而纤维带2伸出的端部78被吸向安置面32并且固定在该安置面上。
在另一个方法步骤中,释放夹紧单元12的夹紧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安置面32或安置型材37将纤维带2从原料卷筒11上抽出。
为了从原料卷筒11上抽出纤维带2,使安置面32和退绕装置9相对于彼此移动,此时通过纤维带2夹紧在安置面32上由于所述移动从原料卷筒11上抽出纤维带2。这里可以设定的是,使原料卷筒11制动,从而位于原料卷筒11上的纤维带2不会变松。
在安置面32相对于退绕装置9移动时,例如可以使安置面32停止并使退绕装置9运动。此外可以设想的是,如前面的实施例中那样,使退绕装置9静止,在安置型材37上构成安置面32,所述安置型材相对于退绕装置9移动。
在图16中可以特别好地看到,为了将纤维带2铺放在各个安置型材37上,使安置型材朝机器中央75的方向移动。各个安置型材37这里一直朝机器中央75的方向移动,直至从原料卷筒11上抽出足够长度的纤维带2并将其定位在安置面32上。
接着重新通过夹紧单元32夹紧纤维带2并通过切割单元13切断纤维带。
在接下来的方法步骤中,使各个安置型材37朝机器中央75的方向移动,直至在机器中央75处交替地设置第一机器侧73的安置型材37和第二机器侧74的安置型材37。通过设置在安置型材37上的各单个纤维带2的总体形成纤维带层3。
如图15所示,接下来可以通过操纵装置7从机器中央75取出纤维带层3并将其运送到码放装置8,在这里,各个纤维带层3叠置成铺放物4。在这个方法步骤期间,各个安置型材37可以重新被输送返回其接纳位置。
为了在码放装置8上构成不同定向的纤维带层3,码放装置8的安置面70在接纳纤维带层3之后可以绕竖直轴线旋转,以便能够接纳新的纤维带层3。
在图18中示出制造设备1的另一个并且可能本身独立的实施形式。其中对于相同的部件也采用和前面图1至17相同的附图标记或构件名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可以参阅或引用前面的图1至17中的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可以设定的是,设有分隔带82,所述分隔带在纤维带2上并且因此与纤维带2一起卷绕在原料卷筒11上。分隔带82在卷绕状态下设置在卷绕在原料卷筒11上的纤维带2的各个层之间。此外可以设定的是,制造设备1包括分隔带卷筒83,所述分隔带卷筒用于卷绕分隔带82。特别是可以设定,分隔带卷筒83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并且因此能够主动地从原料卷筒11上抽出分隔带82连同粘附在其上的纤维带2。由此特别可以实现的是,在安置面32移动期间,通过分隔带卷筒83辅助纤维带2的前移或完全由分隔带卷筒83来实现纤维带的前移。
各实施例示出了可能的实施方案,这里应指出的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具体示出的实施方案本身,而是也可以实现各个实施方案相互间不同的组合,并且这些可能的变型方案由于通过本发明给出的技术处理的教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掌握的。
通过各权利要求确定保护范围。但说明书和附图用于说明权利要求。来自所示和所述不同实施例的各个特征或特征组合本身可以构成独立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些独立的创造性解决方案的目的可以从说明书中得出。
在本说明书中,所有关于数值范围的说明应这样理解,即所述数值范围同时包括任意的和所有其中的部分范围,例如说明1至10应这样理解,即,同时包括基于下限1和上限10的全部部分范围,即以1或更大的下限开始并且以10或更小的上限结束的全部部分范围,例如1至1.7、或3.2至8.1、或5.5至10。
为了符合规定,最后要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构造,各元件部分地不是按比例地,和/或是放大和/或缩小地示出的。
附图标记列表
1 制造设备
2 纤维带
3 纤维带层
4 铺放物
5 铺放装置
6 安置装置
7 操纵装置
8 码放装置
9 退绕装置
10 接纳装置
11 原料卷筒
12 夹紧单元
13 切割单元
14 夹紧块
15 支座
16 切割刀具
17 支座
18 水平方向
19 切割位置
20 退绕位置
21 带头
22 转向辊系统
23 转向辊
24 纤维带的宽度
25 带厚度
26 光学单元
27 排
28 退绕方向
29 导轨
30 退绕装置的模数宽度
31 退绕装置的实际宽度
32 安置装置的安置面
33 安置装置的安置面的纵向延伸
34 安置装置的宽度
35 安置面的部分区域
36 部分区域的宽度
37 安置型材
38 直线导向结构
39 底架
40 导轨
41 导向块
42 基本位置
43 纤维带的切割面
44 安置型材的端面
45 通孔
46 用于产生负压的装置
47 齿带
48 齿带的第一端部区段
49 安置型材的第一端部区段
50 齿带的第二端部区段
51 安置型材的第二端部区段
52 驱动单元
53 第一转向单元
54 第二转向单元
55 固定块
56 纵向部分区域
57 齿条
58 小齿轮
59 接纳面
60 接纳头
61 竖直轴线
62 加热元件
63 输送单元
64 供应站
65 操纵装置的直线导向结构
66 升降单元
67 竖直移动方向
68 另一个水平移动方向
69 带式传送机
70 安置面
71 传送带
72 卷筒更换装置
73 第一机器侧
74 第二机器侧
75 机器中央
76 夹紧单元的直线导向结构
77 夹紧单元的致动器
78 伸出的端部
79 压紧辊
80 压紧辊的致动器
81 卷筒更换夹紧装置
82 分隔带
83 分隔带卷筒

Claims (36)

1.用于铺放纤维带(2)的制造设备(1),所述制造设备(1)包括:
铺放装置(5),所述铺放装置具有至少两个退绕装置(9),所述退绕装置(9)分别包括用于容纳原料卷筒(11)的容纳装置(10)和用于切割纤维带(2)的切割单元(13);
安置装置(6),所述安置装置具有安置面(32),用于接纳从原料卷筒(11)上退绕的纤维带(2),
安置装置(6)的所述安置面(32)和铺放装置(5)的退绕装置(9)相对于彼此能沿安置面(32)的纵向延伸(33)相对移动,由此纤维带(2)能条状地退绕到安置面(32)上,
其特征在于,
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在安置装置(6)的宽度(34)上观察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区域(35),每个部分区域(35)与一个退绕装置(9)相配并且安置面(32)的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区域(35)和铺放装置(5)的分别相配的退绕装置(9)能独立于其他退绕装置(9)和其他部分区域(35)相对于彼此沿安置面(32)的纵向延伸(33)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构成有用于操纵铺放在安置装置(6)上的纤维带(2)的操纵装置(7),所述操纵装置(7)具有用于接纳纤维带(2)的接纳面(59),通过所述接纳面能够由操纵装置(7)接纳铺放在所述安置面(32)上的纤维带(2)并将所述纤维带输送给其他设备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构成有码放装置(8),所述码放装置具有用于接纳纤维带(2)的安置面(70),由操纵装置(7)输送的纤维带(2)能码放在所述安置面上,所述码放装置(8)在结构上与安置装置(6)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码放装置(8)的安置面(70)构造成透气的并能用负压加载,由此能将铺放在该安置面(70)上的纤维带(2)固定在该安置面上。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构造成透气的并能用负压加载,由此能将纤维带(2)固定在该安置面(32)上。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7)的接纳面(59)构造成透气的并能用负压加载,由此能将纤维带(2)固定在所述接纳面(59)上。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铺放装置(5)上构成用于固定位于原料卷筒(11)上的纤维带(2)的夹紧单元(12),并且退绕装置(9)的所述切割单元(13)能相对于退绕装置(9)的所述夹紧单元(12)移动,切割单元(13)能平行于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在前移的切割位置(9)和缩回的退绕位置(20)之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铺放装置(5)上构成用于固定位于原料卷筒(11)上的纤维带(2)的夹紧单元(12)并且所述夹紧单元(12)能通过直线导向结构(76)相对于切割单元(13)移动地容纳在铺放装置(5)上,从而夹紧在夹紧单元(12)中的纤维带(2)能够移动越过切割单元(13),以便形成纤维带(2)的伸出的端部,所述端部能固定在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绕装置(9)的切割单元(13)构造成断头台式的,所述切割单元(13)包括切割刀具(16)和支座(17)。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退绕装置(9)成排(27)地设置在铺放装置(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铺放装置(5)包括导轨(29),退绕装置(9)成排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通过所述导轨(29)能每次将一排(27)退绕装置(9)沿侧向从铺放装置(5)上拉下。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绕装置(9)具有等于纤维带(2)的宽度(24)的模数宽度(30),在退绕装置(9)成排设置成多个排(27)时,退绕装置(9)相对于彼此以模数宽度(30)n倍的间距设置,其中数字n等于排(27)的数量-1。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的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区域(35)能相互独立地沿安置面(32)的纵向延伸(33)相对移动并且各退绕装置(9)关于安置面(32)的纵向延伸(33)位置固定地设置在铺放装置(5)上。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的每个部分区域(35)都设置在自己的安置型材(37)上,所述安置型材沿水平方向(28)能相对于安置装置(6)的底架(39)移动,所述安置型材(37)通过直线导向结构(28)与所述底架(39)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型材(37)连接在齿带(47)上,所述齿带(47)的第一端部区段(48)连接在所述安置型材(37)的第一端部区段(49)上,所述齿带(47)的第二端部区段(50)连接在所述安置型材(37)的第二端部区段(51)上,所述安置型材(37)和齿带(47)构成环形圈,所述齿带(47)与驱动单元(52)接合。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的一个部分区域(35)的宽度(36)等于或略小于要加工的纤维带(2)的宽度(24)。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中设置通孔(45),所述通孔是透气的并且与用于产生负压的装置(46)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5至17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的各部分区域(35)沿纵向延伸(33)观察分成多个纵向部分区域(56),这些纵向部分区域(56)能选择性地用负压加载。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7)的接纳面(59)能绕其竖直轴线(61)旋转地支承。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7)具有加热元件(62),所述加热元件集成到接纳面(59)中或作用到接纳面上。
2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7)具有用于输送添加剂、如例如树脂的输送单元(63)。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放装置(8)包括带式传送机(69),所述安置面(70)构造在带式传送机(69)的环形地环绕的传送带(71)上。
2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构成有供应站(64),通过操纵装置(7)能由所述供应站接纳附加层,如例如所提供的强化垫并将其输送到安置装置(6)或码放装置(8)。
2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至少局部是弯曲的。
2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7)的接纳面(59)至少局部是弯曲的,所述接纳面(59)特别是分成多个部分区域,这些部分区域能相对于彼此移动,由此接纳面(59)的曲率是可调的。
2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构成有压紧辊(79),通过所述压紧辊能将纤维带(2)压紧到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上。
2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安置装置(6)具有第一机器侧(73)和第二机器侧(74),所述第一机器侧带有多个安置型材(37)和与其相对应的退绕装置(9),所述第二机器侧带有多个安置型材(37)和与其相对应的退绕装置(9),第一机器侧(73)的安置型材(37)和第二机器侧(74)的安置型材(37)能这样移动,使得第一机器侧的安置型材和第二机器侧的安置型材在机器中央(75)啮合地相互嵌接。
2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切割单元(13)和/或夹紧单元(12)通过直线导向结构能移动地支承在退绕装置(6)上并且由此切割单元(13)和夹紧单元(12)能够相对于彼此相对移动,由此夹紧在所述夹紧单元(12)中的纤维带(2)能前移越过切割单元(12),以便形成伸出的端部,所述端部能够固定在安置面(32)上,以便通过所述安置面(32)从原料卷筒(11)上抽出纤维带。
29.用于铺放纤维带(2)的方法,特别是用于采用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造设备(1)铺放纤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在铺放装置(5)上提供纤维带(2),所述铺放装置具有至少两个退绕装置(9),所述退绕装置(9)分别包括用于容纳原料卷筒(11)的容纳装置(10)和用于切割纤维带(2)的切割单元(13);
将纤维带(2)施加到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上,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在安置装置(6)的宽度上观察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区域(35),每个部分区域(35)配设一个退绕装置(9)并且安置面(32)的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区域(35)和铺放装置(5)的分别相配的退绕装置(9)能独立于其他退绕装置(9)和其他部分区域(35)相对于彼此沿安置面(32)的纵向延伸(33)相对移动;
其特征在于,
通过分别使安装装置(6)的安置面(32)的部分区域(35)和铺放装置(5)的相配的退绕装置(9)相对于彼此相对移动而使纤维带(2)退绕,由此纤维带(2)条状地退绕到安置面(32)上;
通过退绕装置(9)的切割单元(13)切断纤维带(2)。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切断纤维带(2)之后,执行以下方法步骤:
通过用于操纵铺放在安置装置(6)上的纤维带(2)的操纵装置(7)接纳切断的纤维带(2);
将纤维带(2)从安置装置(6)运送到码放装置(8);
将纤维带(2)铺放在码放装置(8)的安置面(70)上;
输送下一个纤维带层(3)并依次码放各纤维带层(3)。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码放装置(8)上的用于接纳纤维带(2)的安置面(70)构造成透气的并用负压加载,由此将铺放在该安置面(70)上的纤维带(2)固定在该安置面上。
32.根据权利要求29至3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样来由操纵装置(7)的接纳面(59)接纳纤维带(2),即,将所述接纳面构造成透气的并用负压加载,为了将纤维带(2)从安置装置(6)转交到操纵装置(7)上,关闭在安置装置(6)上施加的负压。
33.根据权利要求29至3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并排设置多个退绕装置(9),这些退绕装置(9)位置固定地与铺放装置(5)连接,并且在多个相互平行的安置型材(37)上构成所述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这样来形成纤维带(2)的铺放图案,即,使得各个安置型材(37)独立于彼此沿安置面(32)的纵向延伸(33)移动并由此将相应的纤维带(2)从原料卷筒(11)上抽出。
34.根据权利要求29至3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切断纤维带(2),在前移的切割位置(19)中操作退绕装置(9)的切割单元(13)并通过夹紧单元(12)夹紧纤维带(2),在切断纤维带(2)之后,使切割单元(13)和/或夹紧单元(12)相对于彼此移动合拢,从而使纤维带(2)的一个区段移动至突出于切割单元(13)。
35.根据权利要求29至3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将纤维带(2)施加到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上,通过夹紧装置(12)夹紧纤维带(2)并且接着使夹紧单元(12)和/或切割单元(13)相对于彼此相向移动,由此使纤维带(2)前移越过切割单元(13),从而形成纤维带(2)伸出的端部,接下来将纤维带(2)固定在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从而纤维带(2)相对于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不可移动地被接纳在该安置面上并且接着通过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相对于铺放装置(5)的退绕装置(9)的移动能够使纤维带从原料卷筒(11)上退绕。
36.根据权利要求29至3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将纤维带(2)伸出的端部固定在安置装置(6)的安置面(32)上,在安置面(32)上施加真空和/或用压紧辊(79)压紧纤维带(2)。
CN201680067080.XA 2015-11-16 2016-10-18 用于铺放纤维带的制造设备 Active CN1082903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50972/2015 2015-11-16
ATA50972/2015A AT517938B1 (de) 2015-11-16 2015-11-16 Fertigungsanlage zum Legen von Faserbändern
PCT/EP2016/074976 WO2017084823A1 (de) 2015-11-16 2016-10-18 Fertigungsanlage zum legen von faserbänder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0356A true CN108290356A (zh) 2018-07-17
CN108290356B CN108290356B (zh) 2020-08-21

Family

ID=57144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7080.XA Active CN108290356B (zh) 2015-11-16 2016-10-18 用于铺放纤维带的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875261B2 (zh)
EP (1) EP3377308B1 (zh)
KR (1) KR20180084925A (zh)
CN (1) CN108290356B (zh)
AT (1) AT517938B1 (zh)
ES (1) ES2778931T3 (zh)
WO (1) WO201708482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9439A (zh) * 2020-03-23 2020-07-3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料的多角度半自动铺层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9766B1 (de) * 2017-09-08 2018-10-15 Fill Gmbh Fertigungsanlage zum Legen von Faserbändern
US10773464B2 (en) 2017-11-21 2020-09-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airfoils
US11040503B2 (en) 2017-11-21 2021-06-2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airfoils
US10994502B2 (en) 2018-11-01 2021-05-04 The Boeing Company La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plurality of static lamination heads
US20200139649A1 (en) * 2018-11-01 2020-05-07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urrently laminating and trimming a composite laminate
US11148373B2 (en) * 2019-07-01 2021-10-19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ying up a composite laminate having integrally laminated filler elements
KR20210033769A (ko) * 2019-09-19 2021-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US11472139B2 (en) 2020-05-15 2022-10-18 The Boeing Company Automated composite fabr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EP4008530A1 (en) 2020-12-04 2022-06-08 The Boeing Company Lamination head having self-threading capability
EP4008529B1 (en) 2020-12-04 2024-01-31 The Boeing Company Lamination head having bi-directional capability
CN113021952B (zh) * 2021-03-17 2021-10-15 常州新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铺带机铺放单元支撑装置
DE102021111900A1 (de) 2021-05-06 2022-11-10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Chemnitz, Körperschaft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Legevorrichtung und Legeverfahren für bandförmiges Material
DE202021102470U1 (de) 2021-05-06 2022-08-11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Chemnitz Legevorrichtung für bandförmiges Materia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1494A1 (de) * 1983-09-01 1985-03-21 Rudolf 8900 Augsburg Güthler Mehrband-legemaschine
CN1364137A (zh) * 1999-12-31 2002-08-14 约瑟·曼纽尔·巴莱罗·萨利纳斯 用于在一次性柱模中施加纤维玻璃增强料的机器
US20100193103A1 (en) * 2009-01-31 2010-08-05 The Boeing Company Automated fiber placement using networked autonomous vehicles
US20140299266A1 (en) * 2012-03-30 2014-10-09 Dieffenbacher GmbH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ufacturing advanced composite components
CN204585872U (zh) * 2015-03-20 2015-08-26 西安工程大学 龙门式纤维带铺放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32698C2 (de) * 1979-08-11 1981-03-19 G. Siempelkamp Gmbh & Co, 4150 Krefeld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legen von Trägermatten und Metallfolienbahnabschnitten im Zuge der Herstellung von Laminatplatten
US4569716A (en) * 1984-03-05 1986-02-11 Cincinnati Milacron Inc. Strand laying head
US7213629B2 (en) 2003-05-14 2007-05-08 The Boeing Company Vacuum assisted ply placement shoe and method
US7282107B2 (en) * 2003-08-22 2007-10-16 The Boeing Company Multiple head automated composite laminating machine for the fabrication of large barrel section components
DE102014201060A1 (de) 2014-01-22 2015-07-23 Broetje-Automation Gmbh Faserlege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asergelegen
DE102014101445A1 (de) * 2014-02-05 2015-08-06 Dieffenbacher GmbH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Tapelege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s Lamina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1494A1 (de) * 1983-09-01 1985-03-21 Rudolf 8900 Augsburg Güthler Mehrband-legemaschine
CN1364137A (zh) * 1999-12-31 2002-08-14 约瑟·曼纽尔·巴莱罗·萨利纳斯 用于在一次性柱模中施加纤维玻璃增强料的机器
US20100193103A1 (en) * 2009-01-31 2010-08-05 The Boeing Company Automated fiber placement using networked autonomous vehicles
US20140299266A1 (en) * 2012-03-30 2014-10-09 Dieffenbacher GmbH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ufacturing advanced composite components
CN204585872U (zh) * 2015-03-20 2015-08-26 西安工程大学 龙门式纤维带铺放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9439A (zh) * 2020-03-23 2020-07-3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料的多角度半自动铺层装置
CN111469439B (zh) * 2020-03-23 2021-09-1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料的多角度半自动铺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84925A (ko) 2018-07-25
ES2778931T3 (es) 2020-08-12
AT517938A4 (de) 2017-06-15
US20190224928A1 (en) 2019-07-25
EP3377308B1 (de) 2019-12-18
CN108290356B (zh) 2020-08-21
EP3377308A1 (de) 2018-09-26
WO2017084823A1 (de) 2017-05-26
AT517938B1 (de) 2017-06-15
US10875261B2 (en)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0356A (zh) 用于铺放纤维带的制造设备
CN105579221B (zh) 用于制造先进复合部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03561941B (zh) 包含设有柔性板条的柔性纤维输送管的纤维施加机
KR101436386B1 (ko) 첨단 복합 맞춤 블랭크의 신속한 자동화 제작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819160B2 (en) Device for using fibers with flexible fiber-routing tubes
RU2609169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заготовок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лопасти ротора
KR101845453B1 (ko) 적층된 섬유 패브릭을 제조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5954917A (en) Automated material delivery system
JP2020097226A (ja) 連続するループ状の積層経路に沿って複合積層材を積層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045694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fibre boards
KR20190049808A (ko) 선회 절단 장치를 사용하는 테이프 적층 장치 및 테이프 적층 방법
DK2227373T3 (en) Apparatus and procedure for preparing a pre-form
ES2546436T3 (es) Máquina de envolver y método para envolver
RU2660034C2 (ru) Машина для укладки волокон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олокнистых нетканых матов
US20200215767A1 (en) Production system for laying fiber tapes
CN204054698U (zh) 在帘线带上敷设覆有橡胶层的带件的敷设装置
EP2536552B1 (en) Multi-head fiber placement apparatus
CN104768724B (zh) 用于受控地铺放增强纤维束的铺放设备
KR102500067B1 (ko) 섬유 강화 재료편의 제조 장치
KR20120047292A (ko) 스트립 형태로 신장파단되는 케이블로부터 생산되는 다-축 망상조직 적층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제조 설비
KR101788508B1 (ko) 다축섬유시트 제작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200125690A (ko) 블로잉 수단 유닛 및 핫 포일 스탬핑 및 다이-절삭 디바이스
CN210062090U (zh) 用于同时敷设具有可变距离的带材的带敷设设备
JP2009018031A (ja) 布類積層方法と、その装置
KR20240003889A (ko) 탄소섬유 인발성형기용 커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