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9726B - 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 - Google Patents

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9726B
CN108289726B CN201780002026.1A CN201780002026A CN108289726B CN 108289726 B CN108289726 B CN 108289726B CN 201780002026 A CN201780002026 A CN 201780002026A CN 108289726 B CN108289726 B CN 108289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ntal floss
locking
winding wheel
fixing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20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9726A (zh
Inventor
金相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seo Medi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seo Medi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seo Medi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seo Medi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89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9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9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9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5/00Devices for cleaning between the teeth
    • A61C15/04Dental floss; Floss holders
    • A61C15/046Floss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5/00Devices for cleaning between the teeth
    • A61C15/04Dental floss; Floss holders
    • A61C15/043Containers, dispensers, or the like, e.g. with cut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5/00Devices for cleaning between the teeth
    • A61C15/04Dental floss; Floss holders
    • A61C15/041Dental flo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5/00Devices for cleaning between the teeth
    • A61C15/04Dental floss; Floss holders
    • A61C15/045Threading or knot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 Brushes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如下的牙线棒:可调节使用时有可能变松或变细的牙线的张力,而且设置于张力调解部的突起能够防止在使用牙线的过程中线的张力降低。本发明提供如下的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包括:本体,在前端具有用于挂住牙线中的用于直接去除牙齿上的异物的部分的头部,在上述本体的中段,以贯通的方式形成卷绕孔,在上述卷绕孔的周边形成可弹性变形的锁定杆;以及卷绕轮,插入于上述本体的卷绕孔,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挂住并固定上述锁定杆的一部分,通过挂住上述牙线的一部分并一同旋转,来使得上述牙线维持规定张力,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杆形成能够以一端为中心来进行弹性变形的悬臂形状,在上述锁定杆的前端沿着锁定杆的长度方向突出形成有锁定突起,在上述卷绕轮的圆筒形插入部,在当上述卷绕轮旋转时与上述锁定突起相接触的轨迹上隔着规定间隔凹陷形成有锁定凹槽,从而通过使上述锁定突起插入于上述锁定凹槽来固定上述卷绕轮。

Description

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用于去除牙齿之间的异物的牙线进行固定的牙线棒,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牙线棒:可调节使用时有可能变松或变细的牙线的张力,而且设置于张力调解部的突起能够防止在使用牙线的过程中线的张力降低。
背景技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各国口腔状况的调查,韩国的十二岁儿童的人均蛀齿数量为3.3个,这与世界平均值1.61个相比,达到两倍以上。而且,成人的牙龈疾病发病率达到70%以上。但是,韩国人对刷牙非常认真。韩国的人均年牙膏使用量仅次于美国,排在全世界第二位(基于麦肯锡公司2005年的调查结果)。韩国人的日刷牙次数达到2.35次,也明显多于日本的1.97次。虽然刷牙次数多,但牙龈疾病发病率高的原因则在于对牙线的使用率较低。
目前,欧洲及大多发达国家通常在餐后使用牙线来去除塞在牙齿之间的食物。根据调查,虽然牙线棒及牙线的使用频率在个别亚洲国家达到很高水平,但在韩国,由于认识及使用方法未达到普及,因而仍导致餐后使用牙签的次数大于使用牙线的次数。众所周知,牙线可有效地用在去除牙齿之间的食物残渣等,在有牙龈疾病的情况下,可有效地用于去除牙垢。
如上所述,牙线棒作为使牙线的使用变得更容易的工具,形成Y字形形状。通常,牙线棒通过在Y字形的两端以达到所需张力的方式固定牙线来进行使用。
但是,现有技术的牙线棒具有如下问题。
以往的牙线棒仅通过固定牙线来进行使用,当牙线因使用牙线棒而变松时,反而阻碍去除牙齿之间的异物。
并且,若牙线达不到所需张力,需去除所使用的牙线并重新固定新的牙线,这将导致牙线的利用率下降。
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635363号中,公开了与牙线棒相关的内容。在该发明中,通过利用拉紧杆来维持环形牙线的牙线张力,但在牙线的张力变差的情况下,需更更换整个环形牙线,因而具有牙线利用率低的问题。
并且,需将牙线棒中的挂牙线的部分放入使用人员的口腔内部来进行使用,而在现有技术中,这部分始终暴露于外部,因而受到外部污染物质的污染,当重新使用时,需进行清洗,因而具有使用起来繁琐的问题。
在韩国公开专利第2014-0146041号中,公开了卡片型牙线棒。在该发明中,提供利用扁平形状的牙线卷绕部及外壳来达到便于携带的牙线棒,但由于牙线部始终暴露于外部,因而具有容易被污染的缺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牙线棒:能够以使用人员所需的张力来调节牙线的张力,可通过在张力调节部设置突起来防止在使用牙线时因张力调节部反转而导致张力下降的情况。
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包括:本体,在前端具有用于挂住牙线中的用于直接去除牙齿上的异物的部分的头部,在上述本体的中段,以贯通的方式形成卷绕孔,在上述卷绕孔的周边形成可弹性变形的锁定杆;以及卷绕轮,插入于上述本体的卷绕孔,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挂住并固定上述锁定杆的一部分,通过挂住上述牙线的一部分并一同旋转,来使得上述牙线维持规定张力,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杆形成能够以一端为中心来进行弹性变形的悬臂形状,在上述锁定杆的前端沿着锁定杆的长度方向突出形成有锁定突起,在上述卷绕轮的圆筒形插入部,在当上述卷绕轮旋转时与上述锁定突起相接触的轨迹上隔着规定间隔凹陷形成有锁定凹槽,从而通过使上述锁定突起插入于上述锁定凹槽来固定上述卷绕轮。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上述卷绕轮包括:旋转把手,用于使使用人员进行把持;插入部,在上述旋转把手的一面以圆筒形状突出形成,插入于上述卷绕孔,在上述插入部的中段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用于挂住上述牙线的一部分的固定缝;以及固定突起,在上述插入部的一端突出形成,通过挂在突出形成于上述卷绕孔的周围的固定引导件来防止上述卷绕轮随意分离。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在上述插入部中,固定缝以上述插入部为中心来以十字(+)形状形成,在通过上述固定缝分割的上述插入部中的相向的一对插入部形成有上述固定突起。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上述头部包括:固定杆,形成具有规定长度的杆形状,沿着上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形成突出的突出筋,在上述突出筋的一面形成用于插入并稳定放置牙线的引导缝;以及连接部,用于使上述固定杆隔开规定距离。
发明的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可根据卷绕轮的旋转来自由调节牙线的张力,在牙线的张力在使用过程中变差的情况下,可通过使卷绕轮再旋转来重新调节张力。并且,通过在卷绕轮的圆筒形插入部形成的锁定凹槽与以锁定杆的长度形状设置的锁定突起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防止卷绕轮的意外旋转,从而可防止因卷绕轮的反转而导致的张力下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牙线棒本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牙线棒本体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卷绕轮的立体图。
图4及图5为示出将牙线固定于本发明的牙线棒的过程的作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若判断对于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有可能混淆本发明的主旨,则将省略其详细说明。在说明书全文中,当表示某一部分“包括”某一结构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述,则意味着还可包括其他结构要素,而不是排除其他结构要素。
本发明人在牙线棒方面注意到,在现有的牙线棒中,若牙线的张力变差,则需要去除牙线并使用新的牙线或因张力调节部的反转而有可能导致牙线的张力变差,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锐意研究的结果,确认到在使用包括可旋转的卷绕轮和沿着锁定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锁定突起的牙线棒的情况下,可通过转动卷绕轮来便捷地调节牙线的张力,可通过锁定突起来防止卷绕轮反转,由此可维持牙线的张力,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牙线棒100大致包括本体200和卷绕轮300。上述本体200的规定长度的部分形成板形状,在前端具有用于挂住牙线中的用于直接去除牙齿上的异物的部分的头部210,在上述本体200的中段,以贯通的方式形成卷绕孔240,在上述卷绕孔240的周边形成可弹性变形的锁定杆250。
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本体200的头部210大致呈“Y”字形,大致分为固定杆220和连接部230。上述固定杆220呈一对,形成具有规定长度的杆形状,沿着上述固定杆220的长度方向形成突出的突出筋221,在上述突出筋221的一面形成用于插入并稳定放置牙线L的引导缝223。在上述固定杆220的前端形成可设置牙线L的固定槽225。即,上述牙线L被挂在上述固定槽225,并通过插入于上述引导缝223来挂在上述卷绕轮300,从而实现固定。将在后述内容中详细说明固定上述牙线L的过程。
上述固定杆220通过连接部230来隔开规定距离。位于上述固定杆220之间的牙线L直接插入于牙齿之间来去除牙齿之间的异物。
上述卷绕孔240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上述卷绕轮300。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述卷绕孔240的周围设置相向的锁定杆250。上述锁定杆250的一端与上述本体200相连接,并呈两端结节的悬臂形状,可沿着上述本体200的宽度方向进行弹性变形。上述锁定杆250通过与上述卷绕轮300相接触来起到固定上述卷绕轮300的作用。
更详细地,在上述锁定杆250的前端,锁定突起255沿着锁定杆250的长度方向突出形成,在后文中的上述卷绕轮300的旋转把手310与上述锁定突起255相接触的圆筒形插入部320的外周面,在当上述卷绕轮300旋转时与上述锁定突起255相接触的轨迹上隔着规定间隔凹陷形成有锁定凹槽350,从而通过使上述锁定突起255插入于上述锁定凹槽350来固定上述卷绕轮300。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述卷绕孔240的除形成有上述锁定杆250的部分之外的其余部分沿着上述卷绕孔240的周围突出形成固定引导件260。上述固定引导件260起到与上述卷绕轮300一同来以维持张力的状态固定上述牙线L的一端的作用。即,通过在上述卷绕轮300与上述固定引导件260之间插入上述牙线L并借助其压力来拉动牙线L,来固定上述牙线L。将在后述内容中详细进行说明。
参照图3来说明上述卷绕轮300的结构。上述卷绕轮300大致包括:旋转把手310,用于使使用人员进行把持;圆筒形插入部320,在上述旋转把手310的一面以圆筒形状突出形成,插入于上述卷绕孔240,在上述插入部320的中段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用于挂住上述牙线L的一部分的固定缝330;以及固定突起340,在上述圆筒形插入部320的一端突出形成,通过挂在突出形成于上述卷绕孔240的周围的固定引导件260来防止上述卷绕轮300随意分离。
上述旋转把手310作为为了使上述卷绕轮300旋转而使得使用人员进行把持的部分,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原板形状,但与本实施例不同,可形成四边形、五边形等多种形状。
在上述旋转把手310的一面突出形成的圆筒形插入部320起到使得上述卷绕轮300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卷绕孔240的作业的同时还起到固定上述牙线L的作用。优选地,上述圆筒形插入部320以与上述卷绕孔240相对应的形状形成,以便在上述卷绕孔240顺畅地进行旋转。在上述插入部320形成固定缝330。上述固定缝330为上述牙线L的末端插入并挂住的部分。更详细地,上述牙线L的中段部分挂在上述头部210,剩余两端一同通过上述固定缝330插入。在通过上述固定缝330来使上述牙线L的两端一同插入后,若使上述卷绕轮300旋转,则通过使上述牙线L压入于上述固定引导件260与插入部320的外部面之间,从而实现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以对上述固定引导件260进行二等分的方式形成一字形(-)形状,但根据需要,也可沿着多种方向形成,例如,能够以对上述插入部320进行四等分、五等分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圆筒形插入部320插入于上述卷绕孔240的情况下,为了顺畅地进行插入,优选地,上述固定缝330的宽度沿着朝向圆筒形插入部320的一端的方向逐渐变宽。由于在圆筒形插入部320的一端形成下述的固定缝330,因而,优选地,当进行插入时,通过压缩来使宽度变窄。
一对固定突起340分别形成在通过上述固定缝330二等分的上述插入部320的分割部。上述固定突起340起到当上述卷绕轮300设置于上述卷绕孔240时通过挂在上述卷绕孔240的固定引导件260来防止上述卷绕轮300从上述卷绕孔240随意分离的作用。并且,上述固定突起通过固定缝被分离成两个,以便插入顺畅,即使有一个破损,也可正常进行固定。
在上述旋转把手310中,在上述圆筒形插入部320的外周面沿着上述圆筒形插入部320的周围形成多个锁定凹槽350。上述锁定凹槽350为用于使上述锁定杆250的锁定突起255插入的部分,通过使上述锁定突起255插入于上述锁定凹槽350来固定上述卷绕轮300而防止其旋转。上述锁定凹槽350以与上述锁定突起255相对应的形状凹陷形成,并形成有多个。上述锁定凹槽350的形成位置可位于当使上述旋转把手310旋转时的与上述锁定突起255相接触的部分的轨迹上。
即,当使上述旋转把手310旋转时,与上述锁定突起255相接触的轨迹将位于圆筒形插入部320的外周面。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了6个锁定突起255,但可根据需要来改变数量,这是不言而喻的。
上述卷绕轮300通过使上述锁定突起255插入于上述锁定凹槽350来实现固定,形成有上述锁定突起255的上述锁定杆250可弹性变形。因此,若在使上述卷绕轮300旋转的过程中从一个锁定凹槽350向相邻的锁定凹槽350移动,则上述锁定杆250产生弹性变形。更详细地,当向相邻的锁定凹槽350移动时,上述锁定突起255从上述锁定凹槽350脱离,并在上述圆筒形插入部320的外周面上接触,在此状态下,上述锁定杆250沿着上述本体200的宽度方向产生弹性变形。之后,若通过使上述旋转把手310旋转来使得上述锁定突起255插入于相邻的锁定凹槽350,则上述锁定杆250重新复原,从而固定上述卷绕轮300。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锁定突起255沿着锁定杆25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上述锁定突起255沿着与锁定杆250相垂直的方向设置的情况下,若因多次使用而导致锁定突起255被磨损,则无法实现正常的位置固定,但在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情况下,可使锁定突起255的长度变长,即使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也可固定上述卷绕轮300。并且,在因多次使用或冲击而导致上述固定突起340破损或被磨损的情况下,有可能在卷绕轮300产生上下方向的游隙。在此情况下,若在与锁定杆250垂直的方向设置锁定突起255,则因与卷绕轮300之间产生间隙而导致固定方面产生问题,但若沿着锁定杆250的长度方向设置锁定突起255,则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游隙也能够以不产生问题的方式固定卷绕轮300。但是,为了更高强度的固定或更高水平的耐久性,也可以沿着锁定杆的长度方向和与锁定杆相垂直的方向均形成锁定突起。
并且,本发明可包括在内部形成有头部放置部的外壳,上述头部放置部通过插入上述头部来保护牙线免受外部污染物质的污染。在上述外壳的内部形成头部放置部,上述头部放置部用于通过插入上述头部210来防止上述头部210收到灰尘等的外部污染物质的污染。可通过使上述头部210插入于上述外壳的头部放置部来干净地保护上述头部210。
附图标记280表示牙线用外壳插入部,在以一体型制造牙线外壳的情况下,可通过插入在内部包括被卷绕的牙线的压线外壳来进行使用,可在使用完牙线之后更换新的牙线来进行使用。
以下,对将上述卷绕轮300组装在上述本体200的卷绕孔240的过程进行说明。使用人员将上述卷绕轮300插入于上述卷绕孔240,在此情况下,以使上述卷绕轮300的锁定凹槽350朝向上述锁定杆250的锁定突起255的方式进行插入。
上述插入部320通过上述固定缝330被二等分,在上述插入部320中的被二等分的部分可沿着互相靠近的方向弹性变形。使用人员通过使上述卷绕轮300的设置有固定突起340的插入部320产生弹性变形来插入于上述卷绕孔240,来将上述插入部320插入于上述卷绕孔240。在此状态下,若使用人员继续将上述插入部320推向上述卷绕孔240,则在使上述固定突起340与上述卷绕孔240的固定引导件260相接触的同时复原,从而实现挂扣。
即使在上述卷绕轮300与上述卷绕孔240相结合后,也有可能出现上述锁定杆250的锁定突起255与上述卷绕轮300的锁定凹槽350并未完全结合的情况。因此,使用人员通过转动上述卷绕轮300来使上述锁定突起255插入于上述卷绕轮300的锁定凹槽350。由于上述锁定杆250可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在上述锁定突起255与上述锁定凹槽350未完全结合的状态下,上述锁定杆250维持弹性变形的状态,若上述锁定突起255准确插入于上述锁定凹槽350,则上述锁定杆250重新复原到原来位置。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牙线棒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4及图5为示出将牙线固定于本发明的牙线棒的过程的作业流程图。
首先,使用人员将牙线L切割成规定长度。此时,牙线L的切割长度应充分达到使得牙线L的中段位于头部210的固定槽225并可使两端一同插入于卷绕轮300的固定缝330的程度。
之后,使用人员通过转动卷绕轮300来使得上述卷绕轮300的固定缝330朝向锁定杆250。即,使得上述固定缝330的开放的部分位于上述卷绕孔240的固定引导件260之间。
在此状态下,使用人员通过手来将上述牙线L的一端固定在上述本体200的上述固定缝330中的朝向上述头部210的部分的相反侧。之后,使得上述牙线L的一部分通过上述固定缝330之间之后,将上述牙线L挂在上述头部210的一侧固定杆220的固定槽225,再将上述牙线L挂在另一侧固定杆220的固定槽225。此时,以使得上述牙线L位于上述固定杆220的引导缝223的内部的方式挂上述牙线L。若上述牙线L全部挂在上述固定槽225,则使得上述牙线L的另一端通过上述固定缝330之间,从而以使上述牙线L的两端一同归拢的方式固定。图4中示出了如上所述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使用人员将转动上述卷绕轮300。旋转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这均无妨。若使上述卷绕轮300旋转,则上述牙线L的一部分插入于上述卷绕轮300的插入部320外部面与上述卷绕孔240周围的固定引导件260之间,上述牙线L将借助上述卷绕轮300的插入部320与上述固定引导件260之间的压力实现固定。
根据上述卷绕轮300的旋转量来决定上述牙线L的张力。上述卷绕轮300旋转得越多,上述牙线L的张力增加,上述牙线L的厚度将相应地变薄。
上述卷绕轮300通过使上述锁定杆250的锁定突起255插入于上述卷绕轮300的锁定凹槽350来实现固定。由于上述卷绕轮300的锁定凹槽350形成多个,因此,使用人员可根据需要转动上述卷绕轮300来停留在所需角度,更详细地,以可使牙线L具有使用人员所需的张力的方式进行调节来使用。
由于使用人员使用牙线L时,能够调节牙线L的张力或调节厚度,以使得上述牙线L的张力符合使用人员的牙齿,从而牙线L的利用率提高。
并且,存在因使用而使得牙线L的张力减弱的情况,而基于现有技术的牙线棒100存在需更换牙线L的不便之处。但是,本发明的牙线棒100可在牙线L的张力减弱的情况下通过转动上述卷绕轮300来重新得到所需的张力,因而提供可更长时间使用牙线L的优点。
在使用人员用完牙线L之后,用水清洗上述头部210,之后可将上述头部210插入于上述外壳来进行保管。由于上述头部210为插入于使用人员的口腔内部的部分,保持清洁尤为重要,根据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外壳来保护上述头部210免受外部污染物质的污染,可更加清洁地保护上述头部210免受外部污染物质的污染,因而可更加清洁地进行使用并具有便于携带的优点。
以下,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以与图1至图3相同的形状制造了牙线棒,使上述卷绕轮300插入于上述卷绕孔240,在此情况下,以使上述卷绕轮300的锁定凹槽350朝向上述锁定杆250的锁定突起255的方式进行插入,从而完成制造。在制造过程中,本体200由聚碳酸酯制造,卷绕轮300由聚氯乙烯制造,并进行组装。锁定突起255沿着锁定杆25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在圆筒形插入部320的外周面设置与锁定突起255相对应的锁定凹槽350。
比较例1
虽与实施例1相同,但沿着与锁定杆相垂直的方向设置了锁定突起,与锁定突起相对应的锁定凹槽设置于旋转把手360的内侧平面。
比较例2
虽与实施例1相同,但沿着锁定杆的长度方向及与锁定杆相垂直的方向设置了锁定突起,与锁定突起相对应的锁定凹槽设置于圆筒形插入部320的外周面及旋转把手360的内侧平面。
比较例3
虽与实施例1相同,但并未设置锁定突起和锁定凹槽。
实验例1
对根据上述实施例1、比较例1、比较例2及比较例3制造的牙线棒的使用进行了实验。进行了基于各个锁定突起的位置的卷绕轮的耐久性实验和当使卷绕轮旋转时的便捷性实验,每个实验均由有经验的研究人员来执行。
表1
Figure BDA0001507914370000121
如上述表1所示,根据沿着锁定杆的长度方向设置锁定突起的实施例1及比较例3,在使卷绕轮旋转500次的情况下,也可固定于所需位置,但根据仅沿着与锁定杆相垂直的方向设置锁定突起的比较例2,在使卷绕轮旋转200次之后则无法固定于所需位置。这可判断为因卷绕轮的旋转而使得锁定突起及固定突起被磨损,从而无法固定于所需位置,这与未设置锁定突起的比较例3相同。
并且,在旋转便捷性实验中,根据设置有一对锁定突起的实施例1及比较例1,能够以无任何负担的方式进行旋转,但根据追加设置锁定突起的比较例2,旋转时需要很多力,因而减少了使用时的便捷性。根据比较例3,虽然旋转需要最少的力,但旋转之后无法使卷绕轮固定,因而很难进行使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仅属于例示性的,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便于以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来体现,而不是如上所述的详细说明,从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含义、范围及等同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实施方式应被解释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
包括:
本体,在前端具有用于挂住牙线中的用于直接去除牙齿上的异物的部分的头部,在上述本体的中段,以贯通的方式形成卷绕孔,在上述卷绕孔的周边形成能够弹性变形的锁定杆;以及
卷绕轮,插入于上述本体的卷绕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挂住并固定上述锁定杆的一部分,通过挂住上述牙线的一部分并一同旋转,来使得上述牙线维持规定张力,
上述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的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杆形成能够以一端为中心来进行弹性变形的悬臂形状,在上述锁定杆的前端沿着锁定杆的长度方向突出形成有锁定突起,
在上述卷绕轮的圆筒形插入部,在当上述卷绕轮旋转时与上述锁定突起相接触的轨迹上隔着规定间隔凹陷形成有锁定凹槽,从而通过使上述锁定突起插入于上述锁定凹槽来固定上述卷绕轮,上述锁定凹槽形成于上述卷绕轮的圆筒形插入部的外周面,
上述卷绕轮包括:
旋转把手,用于使使用人员进行把持;
插入部,在上述旋转把手的一面以圆筒形状突出形成,插入于上述卷绕孔,在上述插入部的中段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用于挂住上述牙线的一部分的固定缝;以及
固定突起,在上述插入部的一端突出形成,通过挂在突出形成于上述卷绕孔的周围的固定引导件来防止上述卷绕轮随意分离,
在上述插入部中,固定缝以一字形状或十字形状形成,在通过上述固定缝分割的上述插入部中的相向的一对插入部形成有上述固定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包括:
固定杆,形成具有规定长度的杆形状,沿着上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形成突出的突出筋,在上述突出筋的一面形成用于插入并稳定放置牙线的引导缝;以及
连接部,用于使上述固定杆隔开规定距离。
CN201780002026.1A 2016-10-12 2017-05-16 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 Active CN108289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32086 2016-10-12
KR1020160132086A KR101706973B1 (ko) 2016-10-12 2016-10-12 장력조절이 가능한 치실 홀더
PCT/KR2017/005073 WO2018070625A1 (ko) 2016-10-12 2017-05-16 장력조절이 가능한 치실 홀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9726A CN108289726A (zh) 2018-07-17
CN108289726B true CN108289726B (zh) 2020-11-24

Family

ID=58112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2026.1A Active CN108289726B (zh) 2016-10-12 2017-05-16 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6691B2 (zh)
EP (1) EP3326577B1 (zh)
JP (1) JP6608968B2 (zh)
KR (1) KR101706973B1 (zh)
CN (1) CN108289726B (zh)
WO (1) WO20180706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06973B1 (ko) * 2016-10-12 2017-02-15 김상한 장력조절이 가능한 치실 홀더
CN108403238B (zh) * 2018-05-17 2024-03-19 陈德谦 一种牙间清洁器
EP3873378A4 (en) * 2018-12-21 2022-06-08 World Wide Daily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 DENTAL CLEANING TOOL WITH ROTARY CLEANING INSTRUMENT
US11963834B2 (en) * 2019-08-20 2024-04-23 Meng Xu Dental flosser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floss tension
USD989402S1 (en) * 2022-10-11 2023-06-13 Changsha Xingbei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Floss stick
KR102567553B1 (ko) * 2023-03-03 2023-08-16 주식회사 오토컴 치실 홀더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1471A (zh) * 2009-08-19 2011-03-30 日星瑞士股份公司 牙线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4823A (en) * 1983-05-16 1986-03-11 Uriss Michael B Dental floss instrument
US5038806A (en) * 1988-11-07 1991-08-13 Ewald Howard H Disposable dental flosser and holder
US5301698A (en) * 1992-09-25 1994-04-12 Ballard Larry N Multiple lock dental floss holder and spool enclosure assembly therefor
IL110522A (en) * 1993-08-03 2005-06-19 Kossak Michael Floss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5819769A (en) * 1997-02-20 1998-10-13 Gutierrez; Gregorio Dental floss system
KR20000016156U (ko) * 1999-01-26 2000-08-25 장승기 치실 공급 및 고정장치
KR200182299Y1 (ko) * 1999-12-08 2000-05-15 장지일 플로스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플로스 홀더
US6363949B1 (en) * 2000-10-10 2002-04-02 Thomas W. Brown Dental care device
WO2002030319A1 (en) * 2000-10-13 2002-04-18 Michael Kossak Improvements to manually held dental flossers
US20060011212A1 (en) * 2002-05-14 2006-01-19 Sunstar Americas, Inc. Manual advance dental floss holder
US7159596B2 (en) * 2003-06-20 2007-01-09 Chia-Ching Chen Floss dispenser with dynamic tension control
CN2798868Y (zh) * 2005-05-09 2006-07-26 刘念湘 牙线叉可转动型牙线器
TWM281601U (en) * 2005-05-10 2005-12-01 Jen-Chiuan Chen Dental floss device
US7305997B2 (en) * 2005-05-27 2007-12-11 Nickolas Liu Dental floss holder
US20070235057A1 (en) * 2006-04-07 2007-10-11 Nickolas Liu Dental floss holder
CN2928033Y (zh) * 2006-06-16 2007-08-01 张济 一种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换线牙线器
CN201058055Y (zh) * 2007-06-01 2008-05-14 刘念湘 牙线器的改良构造
CN101234039A (zh) * 2008-03-05 2008-08-06 程浩玠 牙线架
KR101059860B1 (ko) * 2009-08-21 2011-08-29 조일구 치실 고정 지지대
US20160310246A1 (en) * 2009-10-14 2016-10-27 N. Michelle Borg Orthodontic flosser
US8813763B2 (en) * 2010-05-26 2014-08-26 Sang Sook Lee Interdental cleaner
KR101121950B1 (ko) * 2011-07-29 2012-03-09 김상한 장력조절이 가능한 치실홀더
US20130204234A1 (en) 2011-08-12 2013-08-08 Edward H. Cully Systems for the reduction of leakage around medical devices at a treatment site
KR101462916B1 (ko) * 2013-11-19 2014-11-19 조현성 치실 홀더
KR101635363B1 (ko) 2015-10-22 2016-07-05 오봉균 치실홀더
KR101706973B1 (ko) * 2016-10-12 2017-02-15 김상한 장력조절이 가능한 치실 홀더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1471A (zh) * 2009-08-19 2011-03-30 日星瑞士股份公司 牙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9726A (zh) 2018-07-17
KR101706973B1 (ko) 2017-02-15
US11246691B2 (en) 2022-02-15
JP6608968B2 (ja) 2019-11-20
JP2018533380A (ja) 2018-11-15
EP3326577A1 (en) 2018-05-30
EP3326577A4 (en) 2018-08-01
US20190110874A1 (en) 2019-04-18
EP3326577B1 (en) 2020-03-11
WO2018070625A1 (ko) 2018-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9726B (zh) 能调节张力的牙线棒
US5482466A (en) Flossing tool
KR100930048B1 (ko) 분리형 칫솔
JPS5941736B2 (ja) 隣接面間腔清浄器具
US10231808B2 (en) Method of using a bristled toothpick assembly
US20140366903A1 (en) Dental Floss And Brush Apparatus
US20080289648A1 (en) Dental floss holder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US10231809B2 (en) Dental implement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5056540A (en) Tooth flosser
KR200182299Y1 (ko) 플로스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플로스 홀더
KR101121950B1 (ko) 장력조절이 가능한 치실홀더
KR101462916B1 (ko) 치실 홀더
JPH09121942A (ja) 歯間ブラシ
KR20200052539A (ko) 치실 홀더
US20190358005A1 (en) Flossing Device with Spring-Type Head
US11458000B2 (en) Flosser pen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7437308B2 (ja) デンタルクリーニングシステム、基体、および、デンタルフロス用保持具
KR101198043B1 (ko) 치실박스
JPH0611528U (ja) 歯間清掃ブラシ
KR200458515Y1 (ko) 치실 케이스
KR200377277Y1 (ko) 칫솔
JP6678963B2 (ja) 歯間ブラシ
KR200377954Y1 (ko) 골무형 치아 및 치간 세정도구
JP6576882B2 (ja) 歯間ブラシ及び歯間ブラシセット
KR200317469Y1 (ko) 개방형 헤드를 갖는 리필식 치간칫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