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9570A - 一种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9570A
CN108279570A CN201810033922.0A CN201810033922A CN108279570A CN 108279570 A CN108279570 A CN 108279570A CN 201810033922 A CN201810033922 A CN 201810033922A CN 108279570 A CN108279570 A CN 108279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rd
formula
driver
c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39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红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100339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795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79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95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建模,过程如下:将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简化为一个车架‑驾驶室‑座椅三自由度受迫振动系统,基于牛顿力学原理得系统动力学方程,对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拉氏变换,MRD控制律为电流反馈线性化控制,系统控制律为悬置系统阻尼力最优控制,将系统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状态空间形式,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模型;2)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最优控制,过程如下:将MRD视作理想执行器,以驾驶室振动状态量响应最小为控制目标,基于状态反馈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阻尼力控制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有效性较好的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拖拉机驾驶室悬置领域,涉及一种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性能拖拉机在我国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十分关键,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拖拉机经常需要作业在非道路环境下,驾驶室承受的振动强度异常激烈、持续时间长,极易对驾驶员身心健康和作业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引起广泛关注。
驾驶室是驾驶员操纵拖拉机的主要场所,其主要承受来自机架的振动,因此,如何通过悬置系统有效衰减机架传递到驾驶室的振动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焦点。目前,驾驶室悬置系统主要包括主动悬置、半主动悬置以及被动悬置等三大类,其中,主动悬置尽管隔振性能好,但能耗大、控制要求高以及可靠性差成为制约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被动悬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但由于减振元件参数无法进行不同工况下的自适应调节,隔振性能无法实现进一步提升;半主动悬置相对于主动悬置,简单可靠、容错性高,同时又能明显提高系统全局工况下的隔振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方式的控制有效性较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有效性较好的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建模,过程如下:
将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简化为一个车架-驾驶室-座椅三自由度受迫振动系统,基于牛顿力学原理,得系统动力学方程为:
式中,ms和mc分别为驾驶员质量和驾驶室质量,xs和xc分别为驾驶员和驾驶室的垂向位移,xb为车架垂向位移,ks为座椅悬架刚度,cs为座椅悬架阻尼,kc为驾驶室悬置系统刚度,ce为驾驶室悬置系统减振器基值阻尼系数,fc为悬置系统 MRD可调阻尼力,其表达式为:
式中,fe为MRD可调阻尼力的绝对值;
进一步对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得:
MRD控制律为电流反馈线性化控制,系统控制律为悬置系统阻尼力最优控制,将系统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状态空间形式,其状态变量、输入变量分别设置如下:
则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为:
式中,Ad、Bd以及Cd分别为相应维数的数学矩阵;
2)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最优控制,过程如下:
在建立驾驶室悬置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将MRD视作理想执行器,以驾驶室振动状态量响应最小为控制目标,基于状态反馈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阻尼力控制器;
建立驾驶室悬置系统隔振性能最优指标:
式中,Q为状态加权矩阵,R为控制矩阵,由于Q和R分别为非负定对称阵和正定对称阵,因此得到MRD的设计输出最优控制力为:
u(t)=-Kx(t) (6)
式中,K为基于系统实际状态的反馈增益矩阵,其表达式为:
K=R-1BTP (7)
式中,P为基于常数的对称矩阵,并具有正定性,同时满足下述黎卡提代数方程:
PA+ATP-PBR-1BTP+Q=0 (8)
将驾驶室悬置系统MRD阻尼力控制策略进一步修正为下式:
式中,Ic为系统状态反馈最优控制器所求MRD阻尼力对应的线圈控制电流。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磁流变减振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基于磁性软粒悬浮液的新型减振装置,其不仅能够实现阻尼力连续可调,同时还具有能耗低、响应迅速以及便于控制等优点。随着相关制造工艺的不断成熟,MRD已逐渐成为半主动振动控制领域应用研究的热点。据此,本发明提出将MRD应用于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中,以期实现拖拉机驾驶室隔振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针对MRD阻尼力输出特性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建立能够准确描述MRD阻尼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控制策略,实现MRD 阻尼力的精准控制,对于提高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半主动控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MRD为典型剪切阀式MRD,其核心部件主要包括活塞、线圈、导磁筒、补偿腔以及相关密封件。由于减振器的阻尼力与磁场强度直接相关,因此,通过改变线圈中的电流即可实现MRD阻尼力的有效控制。
为准确描述MRD的阻尼非线性力学特性,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决定采用双曲正切函数建立MRD力学模型,即MRD阻尼力Tanh模型[9]
式中,Fd为减振器阻尼力,c为MRD黏性阻尼系数,k为MRD控制刚度,x为 MRD两端点相对位移,z为MRD滞变位移,其具体表达式为:
式中,γ、α、Fz以及式(10)中的c、k均为与电流直接相关的函数。为便于MRD 阻尼力逆模型的构建,可将式(11)进一步变换为:
z=tanh(Mx+sgn(x)N) (12)
式中,M和N均为电流的函数。
为掌握MRD阻尼力模型中相关参数与励磁线圈电流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本文以多种激励工况下的MRD动力特性测试数据为样本,利用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模型中c(I)、k(I)、α(I)、M(I)以及N(I)五个参数进行识别。根据参数识别结果,判断所述参数与励磁线圈电流之间呈现出的函数关系,进而确定各参数与励磁线圈电流之间的拟合关系式:
式中,I为电流,其余均为待拟合的参数。
进一步,在辨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式(13)中的各多项式参数进行有效识别,所得参数识别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辨识参数,将MRD阻尼力计算结果与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所建立的MRD阻尼力Tanh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描述MRD的动力特性
为实现MRD阻尼力的有效控制,需要进一步对所建MRD阻尼力模型进行求逆。由于Tanh模型中含双曲正切函数,且参数M(I)和N(I)均为电流的非线性函数,从而增加了模型求逆的难度。据此考虑对前述建立的MRD阻尼力Tanh模型进行简化。
鉴于参数M(I)和N(I)的辨识结果随电流变化关系不明显,且对MRD阻尼高速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影响较小,因此,考虑将参数M(I)和N(I)近似为与电流无关的常数。与此同时,由于参数k的数量级较小,对MRD阻尼力输出结果影响甚微,此处予以忽略,因而最终得到MRD的简化Tanh模型:
在简化的MRD阻尼力Tanh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相关参数再次进行识别,所得参数辨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为实现MRD阻尼力的有效控制,对前述建立的MRD阻尼力简化Tanh模型进行求逆,随后将该逆模型作为逆补偿器与MRD串联,从而实现被控对象的线性化,进而对线性化的被控对象进行有效控制。由式(13)和式(14)可知,基于简化Tanh函数的MRD阻尼力模型可表示为:
MRD的阻尼输出力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黏性阻尼力和库仑阻尼力,二者受到活塞往复运动速度和励磁线圈电流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为便于问题分析,考虑将其中的黏性阻尼力变换为仅与速度相关的项,而库伦阻尼力则基于励磁线圈电流和活塞运动速度得到线性关系表达式,即:
式中,
据上式可得库仑阻尼力的开环控制方程:
为保证当模型存在误差或系统具有不确定性时,MRD的阻尼力控制性能依然能够得到显著提升,选用经典PID控制算法进行MRD阻尼力的跟踪控制,其控制律设计如下:
式中,kp、ki以及kd分别为PID控制器的相关系数,e=Fc-Fd+Fv,其中,Fc为系统所需阻尼力,Fd为减振器实际输出阻尼力,Fv为粘滞阻尼力,u(t)为励磁线圈控制电流。据此,为实现期望阻尼力,MRD励磁线圈电流的实际控制方程为:
以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MRD的阻尼非线性特征,在相关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MRD阻尼力Tanh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种MRD阻尼力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以拖拉机驾驶室振动响应量最小为控制目标,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对驾驶室悬置系统中的MRD进行了阻尼力实时最优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基于实验数据对所建MRD阻尼力Tanh函数模型进行了参数辨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模型进行适当简化,设计了MRD阻尼力线性化反馈PID控制方法,实现了MRD阻尼力的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拖拉机车架-驾驶室-座椅三自由度系统示意图。
图2是车架-驾驶室-座椅闭环控制框图。
图3是座椅处垂向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示意图。
图4是悬置系统动行程功率谱密度示意图。
图5是座椅处垂向加速度时域仿真结果图。
图6是悬置系统动行程时域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6,一种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建模
将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简化为一个车架-驾驶室-座椅三自由度受迫振动系统,基于牛顿力学原理,可得系统动力学方程为:
式中,ms和mc分别为驾驶员质量和驾驶室质量,xs和xc分别为驾驶员和驾驶室的垂向位移,xb为车架垂向位移,ks为座椅悬架刚度,cs为座椅悬架阻尼,kc为驾驶室悬置系统刚度,ce为驾驶室悬置系统减振器基值阻尼系数,fc为悬置系统 MRD可调阻尼力,其具体表达式为:
进一步对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可得:
据上式进行系统传递函数推导,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闭环控制设计,可得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框图,图中虚线部分为被控驾驶室悬置系统, MRD控制律为电流反馈线性化控制,系统控制律为悬置系统阻尼力最优控制。为便于后续控制设计,将系统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状态空间形式,其状态变量、输入变量分别设置如下:
则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Ad、Bd以及Cd分别为相应维数的数学矩阵;
2)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最优控制
在建立驾驶室悬置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为降低驾驶室振动,将MRD 视作理想执行器,以驾驶室振动状态量响应最小为控制目标,基于状态反馈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阻尼力控制器;
为实现MRD阻尼力的最优控制,建立驾驶室悬置系统隔振性能最优指标:
式中,Q为状态加权矩阵,R为控制矩阵。由于Q和R分别为非负定对称阵和正定对称阵,因此,得MRD的设计输出最优控制力为:
u(t)=-Kx(t) (6)
式中,K为基于系统实际状态的反馈增益矩阵,其具体表达式为:
K=R-1BTP (7)
式中,P为基于常数的对称矩阵,并具有正定性,同时满足下述黎卡提代数方程:
PA+ATP-PBR-1BTP+Q=0 (8)
然而,由于MRD所输出的阻尼力方向并不可控,只有当反馈最优控制力的方向与MRD输出阻尼力方向一致时,控制律计算出的阻尼力才能依靠MRD实现。针对该问题,借鉴天棚控制策略的相关思想,将驾驶室悬置系统MRD阻尼力控制策略进一步修正为下式:
式中,Ic为系统状态反馈最优控制器所求MRD阻尼力对应的线圈控制电流。
为验证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基于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半主动控制方法的可靠性,运用相关数学软件进行控制性能的仿真分析和计算。仿真所需的拖拉机车架-驾驶室-座椅系统参数如表3所示。
表3
采用1~30Hz的正弦扫频位移信号作为系统激励,扫频时间为20s,幅值为 0.03m。基于Matlab/Simulink求得在系统状态反馈最优控制作用下的座椅处垂向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以及悬置系统悬架动行程功率谱密度,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系统控制作用下,座椅垂向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在峰值处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取得了较好的振动抑制能力。与此同时,悬置系统悬架动行程不仅未出现恶化现象,反而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说明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将随机时域信号作用于拖拉机车架处,分析座椅垂向振动加速度及悬置系统悬架动行程时域仿真结果,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经计算,拖拉机驾驶室座椅处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由控制前的1.152m/s2降至控制后的0.936m/s2,降低幅度达18.75%,控制性能提升效果十分明显,说明所设计的MRD阻尼力控制器能够有效提高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与此同时,控制前后的悬置系统动行程均方根值分别为0.015m和0.013m,降幅达 13.33%,说明控制后的驾驶室悬置系统仍能较好地保证悬架工作空间。

Claims (1)

1.一种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建模,过程如下:
将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简化为一个车架-驾驶室-座椅三自由度受迫振动系统,基于牛顿力学原理,得系统动力学方程为:
式中,ms和mc分别为驾驶员质量和驾驶室质量,xs和xc分别为驾驶员和驾驶室的垂向位移,xb为车架垂向位移,ks为座椅悬架刚度,cs为座椅悬架阻尼,kc为驾驶室悬置系统刚度,ce为驾驶室悬置系统减振器基值阻尼系数,fc为悬置系统MRD可调阻尼力,其表达式为:
式中,fe为MRD可调阻尼力的绝对值;
进一步对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得:
MRD控制律为电流反馈线性化控制,系统控制律为悬置系统阻尼力最优控制,将系统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状态空间形式,其状态变量、输入变量分别设置如下:
则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为:
式中,Ad、Bd以及Cd分别为相应维数的数学矩阵;
2)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最优控制,过程如下:
在建立驾驶室悬置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将MRD视作理想执行器,以驾驶室振动状态量响应最小为控制目标,基于状态反馈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阻尼力控制器;
建立驾驶室悬置系统隔振性能最优指标:
式中,Q为状态加权矩阵,R为控制矩阵,由于Q和R分别为非负定对称阵和正定对称阵,因此得到MRD的设计输出最优控制力为:
u(t)=-Kx(t) (6)
式中,K为基于系统实际状态的反馈增益矩阵,其表达式为:
K=R-1BTP (7)
式中,P为基于常数的对称矩阵,并具有正定性,同时满足下述黎卡提代数方程:
PA+ATP-PBR-1BTP+Q=0 (8)
将驾驶室悬置系统MRD阻尼力控制策略进一步修正为下式:
式中,Ic为系统状态反馈最优控制器所求MRD阻尼力对应的线圈控制电流。
CN201810033922.0A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82795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3922.0A CN108279570A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3922.0A CN108279570A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9570A true CN108279570A (zh) 2018-07-13

Family

ID=62803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3922.0A Pending CN108279570A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7957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9598A (zh) * 2018-08-30 2019-01-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逆模型pid的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367532A (zh) * 2018-08-20 2019-02-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速度依赖的汽车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9507891A (zh) * 2019-01-21 2019-03-22 闽江学院 一种半主动模糊控制方法
CN111452579A (zh) * 2020-01-16 2020-07-28 吉林大学 基于悬架不变点理论的车辆半主动自适应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5152B2 (ja) * 2000-06-23 2003-12-08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02320335A (zh) * 2011-06-15 2012-01-18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驾驶室悬置系统
CN102494071A (zh) * 2011-11-15 2012-06-13 江苏大学 一种被动天棚和地棚阻尼隔振系统
CN104175920A (zh) * 2014-09-03 2014-12-03 山东理工大学 车辆座椅悬置磁流变减振器最优控制电流的设计方法
CN103241095B (zh) * 2013-05-31 2015-05-13 山东理工大学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实时最佳电流的控制算法
CN105291747A (zh) * 2015-08-17 2016-02-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死区执行器的主动汽车悬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5152B2 (ja) * 2000-06-23 2003-12-08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02320335A (zh) * 2011-06-15 2012-01-18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驾驶室悬置系统
CN102494071A (zh) * 2011-11-15 2012-06-13 江苏大学 一种被动天棚和地棚阻尼隔振系统
CN103241095B (zh) * 2013-05-31 2015-05-13 山东理工大学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实时最佳电流的控制算法
CN104175920A (zh) * 2014-09-03 2014-12-03 山东理工大学 车辆座椅悬置磁流变减振器最优控制电流的设计方法
CN105291747A (zh) * 2015-08-17 2016-02-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死区执行器的主动汽车悬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仲兴, 王存保, 单红艳: "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
黄山云,陈彬,涂奉臣,陈照波,于东: "重卡驾驶室半主动悬置控制方法", 《振动、测试与诊断》 *
黄山云: "含磁流变阻尼器重卡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研究",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7532A (zh) * 2018-08-20 2019-02-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速度依赖的汽车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9367532B (zh) * 2018-08-20 2020-04-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速度依赖的汽车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9109598A (zh) * 2018-08-30 2019-01-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逆模型pid的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507891A (zh) * 2019-01-21 2019-03-22 闽江学院 一种半主动模糊控制方法
CN109507891B (zh) * 2019-01-21 2021-07-27 闽江学院 一种半主动模糊控制方法
CN111452579A (zh) * 2020-01-16 2020-07-28 吉林大学 基于悬架不变点理论的车辆半主动自适应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452579B (zh) * 2020-01-16 2021-09-14 吉林大学 基于悬架不变点理论的车辆半主动自适应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9570A (zh) 一种含mrd的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控制方法
Na et al.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of uncertain hydraulic servo systems
Huang et al. Approximation-free control for vehicle active suspensions with hydraulic actuator
Pan et al. Adaptive tracking control for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with non-ideal actuators
Williams et al.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to improve vehicle ride and handling
CN102979636B (zh) 一种降低怠速工况下动力总成系统振动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34376B (zh) 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减振器力学特性时变补偿控制系统及其构造方法
CN102322495B (zh) 磁流变液减振器灰色预测模糊控制方法
CN113147307B (zh) 基于参考模型的主动悬架反演控制方法
Liu et al. Decoupling vibration control of a semi-active electrically interconnected suspension based on mechanical hardware-in-the-loop
Zhu et 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on active compliance control of hydraulic quadruped robot
CN111308889A (zh) 一种喷杆系统的自适应积分鲁棒控制方法
CN114278695A (zh) 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薄壁件加工振动半主动控制方法
CN113253614B (zh) 控制非线性闭环系统的方法及其主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CN113467233B (zh) 一种基于模糊模型的时滞有限频域输出反馈控制方法
CN113879062A (zh)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自适应控制方法
Xu et al. Vibration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based on 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 shock absorber
Bian et al. A semi-active control method for decreasing longitudinal torsional vibration of vehicle engine system: theory and experiments
CN113359443A (zh) 一种广义时滞马尔科夫跳变系统的复合抗干扰控制方法
JP2010095211A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Phalke et al. Comparison of passive and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by MATLAB SIMULINK for different road profiles
Lauwerys et al.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linear robust controller for an active suspension of a quarter car
Yu et al. Position control of parallel active link suspension with backlash
Hu et al. Research on an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with Hybrid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Guidance System of TBM
CN114776760A (zh) 一种基于s-adrc控制器的薄壁件磁流变抑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