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1739A - 高尔夫球杆 - Google Patents

高尔夫球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1739A
CN108261739A CN201711268306.5A CN201711268306A CN108261739A CN 108261739 A CN108261739 A CN 108261739A CN 201711268306 A CN201711268306 A CN 201711268306A CN 108261739 A CN108261739 A CN 108261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engagement
head
engagement recess
forwar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683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61739B (zh
Inventor
水谷成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61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1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61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17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2Joint structures between the head and the shaf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2/00Application o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to the sporting activity ; particular sports involving the use of balls and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2102/32Gol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2Joint structures between the head and the shaft
    • A63B53/022Joint structures between the head and the shaft allowing adjustable positioning of the head with respect to the shaft
    • A63B53/023Joint structures between the head and the shaft allowing adjustable positioning of the head with respect to the shaft adjustable angular orientation
    • A63B53/027Joint structures between the head and the shaft allowing adjustable positioning of the head with respect to the shaft adjustable angular orientation about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shaft onl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Golf Clu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杆身可以从杆头中拆卸的安装高尔夫球杆中,可以消除击球时的不适感的高尔夫球杆。解决方法为:固定于杆身(6)的套管(8)具有啮合凸部(P1)。杆头(2)具有啮合凹部(R1)。啮合凸部(P1)具有位于受到打击引起的旋转力侧的第1侧面、位于其相反侧的第2侧面(P12)和外侧面(P13)。啮合凹部(R1)具有与第1侧面(P11)相向的第1相对表面(R11)、与第2侧面(P12)相向的第2相对表面(R12)和与外侧面(P13)相向的内侧面(R13)。啮合凸部(P1)具有锥形凸部(TP1)。锥形凸部(TP1)的最大宽度为啮合凹部(R1)的开口宽度以上。外侧面(P13)具有外侧斜面(K13)。

Description

高尔夫球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尔夫球杆。
背景技术
提出了杆身可拆卸地安装于杆头的高尔夫球杆。如美国专利公开第2009/0286618号以及美国专利第9,364,723号所公开的,套管固定于杆身的顶端部,用螺丝将该套管固定于杆头。这些高尔夫球杆中,使用了防止套管相对于杆头旋转的构件(旋转防止构件)。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公开第2009/028661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9,364,72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人们认为上述文献中的前述旋转防止构件完全发挥了功能。但是,本发明人看到前述旋转防止构件中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杆身可拆卸地安装于高尔夫球杆中,可以消除击球时的不适感的高尔夫球杆。
解决课题的手段
某个实施方式中,高尔夫球杆具备:杆身、具有插鞘孔的杆头、固定于前述杆身顶端部的套管、能够以螺纹连接于前述套管的螺丝。前述套管具有啮合凸部。前述杆头具有啮合凸部。基于前述啮合凸部和前述啮合凹部的啮合,以限制前述套管相对于前述插鞘孔的旋转的方式构成。基于在前述插鞘孔中插入的前述套管和前述螺纹的结合,以限制前述套管相对于前述插鞘孔的脱落的方式构成。前述啮合凸部具有位于受到打击引起的旋转力侧的第1侧面、位于前述第1侧面相对侧的第2侧面、在前述第1侧面和前述第2侧面之间延伸的外侧面。前述啮合凹部具有与前述第1侧面的第1相向面、与前述第2侧面相向的第2相向面和与前述外侧面相向的内侧面。前述啮合凸部具有:随着接近前述套管的顶端前述第1侧面和前述第2侧面的间隔变小而形成锥形凸部。前述锥形凸部的最大宽度为前述啮合凹部的开口宽度以上。前述外侧面具有随着接近于前述套管的顶端朝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外侧斜面。
其他实施方式中,前述啮合凹部具有:随着接近前述套管的顶端前述第1相向面和前述第2相向面的间隔变小而形成锥形凹部。
其他实施方式中,前述内侧面具有随着接近前述套管的顶端、朝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内侧斜面。
其他实施方式中,前述第1侧面以及前述第1相向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沿着轴向延伸。
发明的效果
可以消除击球时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图1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高尔夫球杆。
[图2]图2是图1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分解图。
[图3]图3是图1的高尔夫球杆头的截面图。
[图4]图4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杆头的立体图。
[图5]图5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杆头的插鞘附近的平面图。
[图6]图6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杆头主体的截面图。
[图7]图7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套管的立体图。
[图8]图8是图7的套管的侧面图。
[图9]图9是图7的套管的底面图。
[图10]图10是图7的套管的截面图。
[图11]图11是沿图8的A-A线截面图。
[图12]图12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高尔夫球杆。
[图13]图13是图12的高尔夫球杆的分解图。
[图14]图14是图12的高尔夫球杆的截面图。
[图15]图15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杆头主体的截面图。
[图16]图16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套管的立体图。
[图17]图17是图16的套管的侧面图。
[图18]图18是图16的套管的底面图。
[图19]图19是图16的套管的截面图。
[图20]图20是沿图19的A-A线的截面图。
[图21]图21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啮合部件的侧面图。
[图22]图22是图21的啮合部件的平面图。
[图23]图23是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套管的侧面图。
[图24]图24是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杆头主体的截面图。
[图25]图25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啮合凸部以及啮合凹部的示意图。
[图26]图26(a)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啮合凸部以及啮合凹部的示意图,图26(b)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啮合凸部以及啮合凹部的示意图,图26(c)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啮合凸部以及啮合凹部的示意图。
[图27]图27(a)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啮合凸部以及啮合凹部的示意图,图27(b)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啮合凸部以及啮合凹部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2、102···高尔夫球杆
4、104···杆头
6、106···杆身
8、108、208···套管
10、110···螺丝
22…插鞘孔
120…啮合部件
P1…啮合凸部
P11…第1侧面
P12…第2侧面
P13…外侧面
K13…外侧斜面
P14…下边缘
TP1…锥形凸部
R1…啮合凹部
R11…第1相向面
R12…第2相向面
R13…内侧面
J13…内侧斜面
R14…下边缘
TR1…锥形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适宜的附图,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本申请中的“轴向”是指插鞘孔的中心线方向。该轴向为后述的中心线z1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本申请中的“径向”是指插鞘孔的半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本申请中的“下侧”是指轴向底(Sole)侧,“上侧”是指轴向柄侧。
[第1实施方式]
图1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高尔夫球杆2。图1仅仅显示了高尔夫球杆2的杆头附近。图2是高尔夫球杆2的分解图。图2中省略了杆身以及柄的记载。图3是高尔夫球杆2的截面图。图3是沿套管8的中心线的截面图。
高尔夫球杆2具有杆头4、杆身6、套管8和螺丝10。如图2所示,高尔夫球杆2进一步有中间部件14和垫圈16。
杆头4具有表面4a、冠4b、底4c和插鞘4d。
杆头4为木质型。杆头4为一号木杆杆头。本公开中,没有限定杆头4的类型。作为杆头4可列举木质型头、实用型头、混合型头、铁型头、推杆头。杆身6没有限定,可以使用通用的碳杆身、钢杆身等。
套管8被固定于杆身6的顶端部。该固定方法为通过粘合剂粘合。杆身6的后端部安装了未图示的柄。通过互相固定的杆身6和套管8,形成了带套管的杆身12。
螺丝10具有外螺纹部10a和头部10b。外螺纹部10a可以与套管8的螺纹孔Ht螺纹结合。头部10b具有接受工具的凹部10c。另外,图2和图3中省略了外螺纹部10a中的外螺纹的记载。
通过拧紧螺丝10从而将套管8(带套管的杆身12)固定于杆头4上。在本申请中,该被固定的状态也被称为结合状态。图3是结合状态下的截面图。通过拧松螺丝10从而可以解除带套管的杆身12的相对于杆头4的固定。在本申请中,该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也称为分离状态。杆身6以可以从杆头4拆卸的方式安装。
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本申请中的记载的结构就指结合状态中的结构。
中间部件14为环状部件。中间部件14的外表面为圆周表面。虽然未图示,但中间部件14的内表面形成内螺纹。中间部件14的功能为防止螺丝10的脱落。该功能的详细情况如后述。
另外,当然也可以没有中间部件14。不需要防止螺丝10脱落的功能时,不需要中间部件14。此外,即使需要防止螺丝10脱落的功能时,也可以不需要中间部件14。例如,杆头主体18也可以拥有与中间部件14形状相同的凸缘。此外,也可以用O环代替中间部件14。通过设定该O环的内径以插入并锁定螺丝10的外螺纹部10a,从而可以发挥防止脱落功能。
图4是表示杆头4的插鞘部的立体图。图5是杆头4的插鞘部的平面图。图6是杆头主体18的截面图。
杆头4为中空的高尔夫球杆头。杆头4具有杆头主体18和圆柱部件20(参见图2)。
杆头主体18具有插鞘孔22(参见图4、图5以及图6)。将套管8插入插鞘孔22中。在结合状态下,套管8由插鞘孔22支撑。杆头主体18具有插入螺丝10用的通孔24(参见图3和图6)。通孔24贯通插鞘孔22的底部并到达底4c。通孔24朝向下方敞开。
如图3和图6所示,杆头主体18具有凸缘26。在结合状态下,凸缘26位于套管8的下侧。如图3所示,凸缘26的内径比垫圈16的外径大。如图3所示,中间部件14的外径比凸缘26的内径大。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杆头4(插鞘孔22)具有啮合凹部R1。啮合凹部R1设置于插鞘孔22(的内面)。啮合凹部R1设置于插鞘孔22的上端。
设置有多个啮合凹部R1。多个啮合凹部R1等间隔地配置于圆周方向。啮合凹部R1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角度相间隔地配置。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4个啮合凹部R1。啮合凹部R1在圆周方向上间隔90°地配置。多个(4个)啮合凹部R1的形状相同。多个的啮合凹部R1之间仅有圆周方向位置不相同。
圆柱部件20的外表面为圆周面。如图2所示,圆柱部件20的外表面具有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虽然未图示,但是圆柱部件20的内表面为圆周面。该圆周面的内径对应套管8的下部34(后述)的外径。
另外,当然也可以没有圆柱部件20。例如,杆头主体18也可以拥有与圆柱部件20相适合的形状的凸缘。此外,套管8的中间部32由插鞘孔22支撑,因此,即使没有圆柱部件20的支撑也没有问题。
图7是套管8的立体图。图8是套管8的侧面图。图9是套管8的底面图。图10是套管8的截面图。图11是沿图8的A-A线截面图。
套管8具有上部30、中间部32和下部34。上部30和中间部32的边界存在段差面36。此外,套管8具有杆身孔Hs和螺纹孔Ht。杆身孔Hs位于上部30和中间部32的内侧。杆身孔Hs在套管8一侧(上侧)开口。螺纹孔Ht在套管8另一侧(下侧)开口。螺纹孔Ht位于下部34的内侧。
在前述结合状态下,露出上部30。在前述结合状态下,段差面36不与杆头4的插鞘端表面40接触。段差面36和插鞘端表面40之间存在(一点点)间隙。啮合凹部R1的上端位于插鞘端表面40。
如图1所示,上部30的下端的外径与插鞘端表面40的外径大致相等。在前述结合状态下,上部30呈现套圈般的外观。在前述结合状态下,中间部32和下部34位于插鞘孔22的内侧。
套管8的中间部32的外表面具有圆周面50。前述结合状态下,圆周表面50与插鞘孔22接触。圆周面50与插鞘孔22的圆周面相互面接触。该接触有益于套管8的保持。
套管8的下部34的外表面具有圆周面。套管8的下部34具有含螺纹孔部52。含螺纹孔部52的内部包括螺纹孔Ht。另外,图10中省略了螺纹孔Ht中的内螺纹的记载。
如图10所示,杆身孔Hs的中心线h1相对于套管8的外表面(圆周面50)的中心线z1倾斜。图10所示的倾斜角度θ1为中心线h1和中心线z1构成的角度。在前述结合状态下,中间线z1等同于插鞘孔22的中心线。杆身孔Hs的中心线h1等同于杆身6的中心线。由于倾斜角度θ1,从而可以调整杆面倾角、杆头倾角和表面角。
套管8具有啮合凸部P1。啮合凸部P1设置于套管的外周表面。啮合凸部P1设置于圆周面50。啮合凸部P1设置于圆周面50的上端。啮合凸部P1的上端位于段差面36上。
套管8中设置有多个啮合凸部P1。多个啮合凸部P1等间隔地配置于圆周方向。啮合凹部P1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角度相间隔地配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4个啮合凸部P1。啮合凸部P1在圆周方向上以90°相间隔地配置。多个(4个)啮合凸部P1的形状相同。多个的啮合凸部P1之间仅有圆周方向位置不相同。
这些啮合凸部P1和上述啮合凹部R1相啮合。各个啮合凸部P1分别与各个啮合凹部R1相啮合。通过该啮合,限制套管8相对于杆头4的旋转。
如图3所示,将圆柱部件20固定于插鞘孔22(的下部)。该固定通过粘合、焊接等完成。在结合状态下,将套管8的下部34插入圆柱部件20中。圆柱部件20支撑下部34。
如图3所示,中间部件14位于圆柱部件20和凸缘26之间。圆柱部件20和凸缘26之间的轴向距离比中间部件14的轴向长度大。中间部件14未固定于插鞘孔22。中间部件14可以在圆柱部件20和凸缘26之间移动。
在图3所示的结合状态下,紧固螺丝10而带来的轴向力通过垫圈16和中间部件14传递到圆柱部件20。圆柱部件20挡住向上的轴向力。
中间部件14防止分离状态下的螺丝10的脱落。图3所示的结合状态下,螺丝10被紧固。如果将该螺丝10拧松,螺丝10就相对于套管8向下方移动。如果进一步拧松,螺丝10的外螺纹部10a就到达中间部件14。如上所述,该中间部件14的内表面为内螺纹,该内螺纹适合于外螺纹部10a。如果将螺丝10拧松,外螺纹部10a就与中间部件14结合。外螺纹部10a从螺纹孔Ht脱离时,外螺纹部10a与中间部件14螺纹结合。即使使外螺纹部10a从螺纹孔Ht脱离、将带套管的杆身12从杆头4拆卸,则螺纹结合于中间部件14的螺丝10也不会从杆头4脱离。由于将螺丝10保持于杆头4,因此再结合的操作就可以顺利进行。此外还可以防止螺丝10的遗失。
[第2实施方式]
图12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高尔夫球杆102的正面图。图12仅仅显示了高尔夫球杆102的杆头附近。图13是高尔夫球杆102的分解图。图13中省略了杆身和柄的记载。图14是高尔夫球杆102的截面图。图14是沿套管108的中心线的截面图。
高尔夫球杆102具有杆头104、杆身106、套管108和螺丝110。如图13所示,高尔夫球杆102进一步有中间部件114和垫圈116。
杆头104具有表面104a、冠104b、底104c和插鞘104d。
杆头104为木质型。杆头104为一号木杆杆头。本公开中,杆头104的类型没有限定。作为杆头104可列举木质型头、实用型头、混合型头、铁型头、推杆头。杆身106没有限定,可以使用通用的碳杆身、钢杆身等。
套管108被固定于杆身106的顶端部。杆身106的后端部安装了未图示的柄。通过互相固定的杆身106和套管108,形成了带套管的杆身112。
螺丝110具有外螺纹部110a和头部110b。外螺纹部110a可以与套管108的螺纹孔Ht螺纹结合。头部110b具有接受工具的凹部110c。另外,图13和图14中省略了外螺纹部110a中的外螺纹的记载。
通过拧紧螺丝110从而将套管108(带套管的杆身112)固定于杆头104并达到结合状态。图14是结合状态下的截面图。通过拧松螺丝110从而可以解除相对于杆头104的带套管的杆身112的固定并达到分离状态。杆身106以可以从杆头104拆卸的方式安装。
中间部件114为环状构件。中间部件114的外表面为圆周面。虽然未图示,但中间部件114的内表面形成内螺纹。中间部件114的功能为防止螺丝110的脱落。该功能的详细情况如后述。
另外,当然中间部件114也可以没有。不需要防止螺丝110脱落的功能时,不需要中间部件114。此外,即使需要防止螺丝110脱落的功能时,也可以不需要中间部件114。例如,杆头主体118也可以拥有与中间部件114相同的形状的凸缘。此外,也可以用O环代替中间部件114。通过设定该O环的内径以插入并锁定螺丝110的外螺纹部110a,从而可以发挥防止脱落功能。
如图13和图14所示,杆头104具有杆头主体118和啮合部件120。
图14是杆头主体118的截面图。
杆头主体118具有插鞘孔122(参见图14和图15)。将套管108插入插鞘孔122。杆头主体118具有插入螺丝110用的通孔124。通孔124贯通插鞘孔122的底部到达底104c。通孔124朝向下方敞开。杆头主体118具有中空部。
如图15所示,杆头主体118具有凸缘126。在结合状态下,凸缘126位于套管108的下侧。如图14所示,凸缘126的内径比垫圈116的外径大。如图14所示,中间部件114的外径比凸缘126的内径大。
如图13和图14所示,啮合部件120具有外表面120a和内表面120b。外表面120a为圆周面。外表面120a形状与固定啮合部件120的位置上的插鞘孔122的形状相对应。内表面120b为圆周面。该圆周面120b的内直径对应于设置于套管108的下部134(后述)的圆周外表面135的外径。该啮合部件120被固定于杆头主体118。
如图13所示,啮合部件120具有啮合凹部R1。啮合凹部R1形成于啮合部件120的上端表面。通过将该啮合部件120固定于杆头主体118,从而可以在杆头104上形成啮合凹部R1。
另外,当然也可以没有啮合部件120。例如,啮合部件120也可以一体化于杆头主体118上。换言之,杆头主体118也可以拥有与啮合部件120相适合的形状。
图16是套管108的立体图。图17是套管108的侧面图。图18是套管108的底面图。图19是套管108的截面图。图20是沿图19的A-A线截面图。图21是啮合部件120的侧面图。图22是啮合部件120的平面图。
套管108具有上部130、中间部132和下部134。上部130和中间部132的边界存在段差面136。中间部132和下部134的边界存在段差面138。
此外,套管108具有杆身孔Hs和螺纹孔Ht。杆身孔Hs位于上部130和中间部132的内侧。杆身孔Hs在套管108一侧(上侧)开口。螺纹孔Ht在套管108另一侧(下侧)开口。螺丝孔Ht位于下部134的内侧。
在前述结合状态下,露出上部130(参见图12)。在前述结合状态下,段差面136不与杆头104的插鞘端表面140接触。段差面136和插鞘端表面140之间存在(一点点)间隙。
如图12所示,上部130的下端的外径与插鞘端表面140的外径大致相等。在前述结合状态下,上部130呈现套圈般的外观。在前述结合状态下,中间部132和下部134位于插鞘孔122的内侧。
套管108的中间部132的外表面具有圆周面150。前述结合状态下,圆周面150与插鞘孔122接触。圆周表面150与插鞘孔122的圆周面122a相互面接触。该接触有助于套管108的保持。
如图16和17所示,套管108具有啮合凸部P1。啮合凸部P1设置于套管108的下部134。该下部的外表面134具有圆周外表面135。该圆周外表面135与啮合部件120的内表面120b接触(图14)。套管108的下部134具有含螺纹孔部152。含螺纹孔部152的内部包括螺纹孔Ht。另外,图19中省略了螺纹孔Ht中的内螺纹的记载。
如图19所示,杆身孔Hs的中心线h1相对于套管108的外表面(圆周面150)的中心线z1倾斜。图19所示的倾斜角度θ1为中心线h1和中心线z1构成的角度。在前述结合状态下,中间线z1等同于插鞘孔122的中心线。杆身孔Hs的中心线h1等同于杆身106的中心线。由于倾斜角度θ1,从而可以调整杆面倾角、杆头倾角和表面角。
套管108具有啮合凸部P1。啮合凸部P1设置于套管108的外周表面。啮合凸部P1设置于圆周表面135。啮合凸部P1设置于下部134。啮合凸部P1设置于下部134的上端。啮合凸部P1的上端位于段差面138上。
套管108中设置有多个啮合凸部P1。如图18所充分显示地,多个啮合凸部P1等间隔地配置于圆周方向。啮合凹部P1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角度相间隔地配置。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4个啮合凸部P1。啮合凸部P1在圆周方向上以90°相间隔地配置。多个(4个)啮合凸部P1的形状相同。多个的啮合凹部R1之间仅有圆周方向位置不相同。
如图21所示,啮合凹部R1从啮合部件120的上端表面120c朝向下方形成。啮合部件120中,啮合凹部R1形成为槽口。该啮合部件120固定于插鞘孔122的内部。其结果是,啮合凹部R1形成于插鞘孔122的内部(内表面)。
啮合部件120中设置有多个啮合凹部R1。如图22所充分显示,多个啮合凹部R1等间隔地配置于圆周方向。啮合凹部R1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角度相间隔地配置。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4个啮合凹部R1。啮合凹部R1在圆周方向上以90°相间隔地配置。多个(4个)啮合凹部R1的形状相同。多个的啮合凹部R1之间仅有圆周方向位置不相同。
如图14所示,将啮合部件120固定于插鞘孔122(的下部)。啮合部件120位于比插鞘端表面更下侧处。啮合部件120位于比插鞘孔122的圆周面122a更下侧处。啮合部件120的固定通过粘合、焊接等完成。
在结合状态下,将套管108的下部134插入啮合部件120中(图14)。啮合部件120的内表面120b与套管108的圆周面135相接触。啮合部件120保有下部134。
进一步地,在结合状态下,套管108的啮合凸部P1与啮合部件120的啮合凹部R1啮合。各个啮合凸部P1分别与各个啮合凹部R1相啮合。通过该啮合,限制套管108相对于杆头104的旋转。
如图14所示,中间部件114位于啮合部件120和凸缘126之间。啮合部件120和凸缘126之间的轴向距离比中间部件114的轴向长度大。中间部件114未固定于插鞘孔122。中间部件114可以在圆柱部件120和凸缘126之间移动。
在图14所示的结合状态下,螺丝110的紧固而带来的轴向力通过垫圈116和中间部件114传递到啮合部件120。啮合部件120挡住向上的轴向力。
中间部件114防止分离状态下的螺丝110的脱落。图14所示的结合状态下,紧固螺丝110。如果将该螺丝110拧松,螺丝110就相对于套管108向下方移动。如果进一步拧松,螺丝110的外螺纹部110a就到达中间部件114。如上所述,该中间部件114的内表面为内螺纹,该内螺纹适合于外螺纹部110a。如果将螺丝110拧松,外螺纹部110a就与中间部件114螺纹结合。外螺纹部110a从螺纹孔Ht脱离时,外螺纹部110a与中间部件114螺纹结合。即使使外螺纹部110a从螺纹孔Ht脱离、将带套管的杆身112从杆头104拆卸,螺纹结合于中间部件114的螺丝110也不会从杆头104脱离。由于将螺丝110保持于杆头104,因此再结合的操作就可以顺利进行。此外还可以防止螺丝110的遗失。
[啮合凸部P1和啮合凹部R1的详情]
在上述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套管和螺纹的结合达成了对套管相对于杆头的脱落(轴向移动)的限制。此外,通过啮合凸部P1和啮合凹部R1啮合从而达成限制套管相对于杆头的旋转。
以下,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中的啮合凸部P1和啮合凹部R1。
[第1实施方式的啮合凸部P1]
如图8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啮合凸部P1具有第1侧面P11、第2侧面P12和外侧面P13。进一步地,啮合凸部P1具有下边缘P14。
第1侧面P11为啮合凸部P1的一侧的侧面。第2侧面P12为啮合凸部P1的另一侧的侧面。
打击时,套管8和插鞘孔22之间,旋转力(相对旋转力)起作用。击球点有时位于脱离杆身轴线的位置。因此,该击球点上,从球表面受到的力引起绕杆身轴线的旋转力矩产生。该旋转力矩使上述旋转力产生。
该旋转力作用于啮合凸部P1和啮合凹部R1之间。啮合凸部P1具有的2个侧面中,该旋转力作用于第1侧面P11。与第2侧面P12相比较,第1侧面P11对于旋转的限制更大。
像这样地,第1侧面P11是位于受到打击引起的旋转力一侧的侧面。第2侧面P12为位于第1侧面P11相反侧的侧面。特定的啮合凸部P1中,第1侧面P11为位于杆头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侧面(参见图11)。
杆头4为右手使用的杆头。因此,从上侧(柄侧)看杆头4时,杆头4相对于套管8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其结果,从上侧看套管8时(参见图11),在特定的啮合凸部P1中,第1侧面P11位于相对于第2侧面P12的逆时针侧。另外,图9是从下侧看套管8。因此,第1侧面P11位于相对于第2侧面P12的顺时针侧。
如8图所示,随着接近套管8的顶端,第1侧面P11以靠近啮合凸部P1的中央侧的方式倾斜。随着接近套管8的顶端,第1侧面P11以靠近第2侧面P12的方式倾斜。
如8图所示,随着接近套管8的顶端,第2侧面P12以靠近啮合凸部P1的中央侧的方式倾斜。随着接近套管8的顶端,第2侧面P12以靠近第1侧面P11的方式倾斜。
本发明中,考虑到容易说明方面,定义了倾斜的方向(正方向和负方向)。在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中,将导致前述旋转力的阻力作用于啮合解除方向的倾斜定义为正方向的倾斜。与该正方向的倾斜方向相反的倾斜定义为负方向的倾斜。在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中,将导致前述旋转力的阻力作用于啮合方向的倾斜定义为负方向的倾斜。
另外,本申请中,“啮合解除方向”是指从啮合凹部R1中取出啮合凸部P1的方向,“啮合方向”是指将啮合凸部P1插入啮合凹部R1(使啮合)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的右手使用的高尔夫球杆的情况下,从上侧(柄侧)看,越接近套管8的顶端越朝向顺时针方向的倾斜,为正方向的倾斜。此外,从上侧看,越接近套管8的顶端越朝向逆时针方向的倾斜,为负方向的倾斜。在左手使用的高尔夫球杆的情况,从上侧看,越接近套管8的顶端越朝向逆时针方向的倾斜,为正方向的倾斜。此外,从上面看,越接近套管8的顶端越朝向顺时针方向的倾斜,为负方向的倾斜。
如图8所示,套管8的第1侧面P11向正方向倾斜。此外,套管8的第2侧面P12向负方向倾斜。
随着接近套管8的顶端,第1侧面P11和第2侧面P12的间隔变小。通过该构成,在啮合凸部P1中形成锥形凸部TP1。
如图8和图9所示,外侧面P13在第1侧面P11和第2侧面P12之间延伸。如图9所示,外侧面P13为圆周面。如图8所示,外侧面P13具有,随着接近于套管8的顶端朝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外侧斜面K13。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面P13的整体为外侧斜面K13。外侧面P13为圆锥凸表面。在下边缘P14中,啮合凸部P1的高度为零。
[第1实施方式的啮合凹部R1]
在第1实施方式中,啮合凹部R1具有第1相向面R11、第2相向面R12和内侧面R13。进一步地,啮合凹部R1具有下边缘R14(参见图4、图5以及图6)。
第1相向面R11为啮合凹部R1的一侧的侧面。第2相向面R12为啮合凹部R1的另一侧的侧面。
在结合状态下,第1相向面R11为与第1侧面P11相对的表面。第1相向面R11与第1侧面P11接触。该接触可以是面接触,也可以是线接触,还可以是点接触。
在结合状态下,第2相向面R12为与第2侧面P12相对的表面。第2相向面R12与第2侧面P12接触。该接触可以是面接触,也可以是线接触,还可以是点接触。
前述旋转力从第1相向面R11传递到第1侧面P11。第1侧面P11受到该旋转力。在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之间,该旋转力被抵消。通过第1相向面R11和第1侧面P11的啮合,套管8的旋转被阻止。
像这样,在2个侧面P11、P12中,第1侧面P11位于接受打击引起的旋转力的一侧。第1相向面R11与该第1侧面P11相向。
杆头4为右手使用的杆头。因此,从上侧(柄侧)看杆头4时,杆头4相对于套管8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其结果是,从上侧看插鞘孔22时(参见图5),在特定的啮合凹部R1中,相对于第2相向面R12,第1相向面R11位于逆时针侧。
如图6所示,随着接近套管8的顶端,第1相向面R11以靠近啮合凹部R1的中央侧的方式倾斜。随着接近套管8的顶端,第1相向面R11以靠近第2相向面R12的方式倾斜。
如图6所示,随着接近套管8的顶端,第2相向面R12以靠近啮合凹部R1的中央侧的方式倾斜。随着接近套管8的顶端,第2相向面R12以靠近第1相向面R11的方式倾斜。套管8的第1相向面R11向正方向倾斜。套管8的第2相向面R12向负方向倾斜。
随着接近套管8的顶端,第1相向面R11和第2相向面R12的间隔变小。换言之,越往下侧,第1相向面R11和第2相向面R12的间隔越变小。通过该构成,在啮合凸部R1中形成锥形凹部TR1。
在结合状态下,内侧面R13为与外侧面P13相对的表面(参见图3)。内侧面R13与外侧面P13接触。该接触可以是面接触,也可以是线接触,还可以是点接触。图3的实施方式中,内侧面R13和外侧面P13的接触为面接触。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内侧面R13在第1相向面R11和第2相向面R12之间延伸。如图5所示,内侧面R13为圆周表面。如图3所示,内侧面R13具有随着接近于套管8的顶端朝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内侧斜面J13。越往下侧,内侧斜面J13越朝向径向内侧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面R13的整体为内侧斜面J13。内侧面R13为圆锥凹表面。在下边缘R14中,啮合凹部R1的深度为零。
[第2实施方式的啮合凸部P1]
第2实施方式中,啮合凸部P1和啮合凹部R1的位置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相同,但是啮合凹部R1和啮合凸部P1的形状和功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7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啮合凸部P1具有第1侧面P11、第2侧面P12和外侧面P13。进一步地,啮合凸部P1具有下边缘P14。
第1侧面P11为啮合凸部P1的一侧的侧面。第2侧面P12为啮合凸部P1的另一侧的侧面。
第1侧面P11位于接受打击引起的旋转力一侧。第2侧面P12位于第1侧面P11的相反侧。
如16和图17图所示,随着接近套管108的顶端,第1侧面P11以靠近啮合凸部P1的中央侧的方式倾斜。随着接近套管108的顶端,第1侧面P11以靠近第2侧面P12的方式倾斜。
随着接近套管108的顶端,第2侧面P12以靠近啮合凸部P1的中央侧的方式倾斜。随着接近套管108的顶端,第2侧面P12以靠近第1侧面P11的方式倾斜。
套管108的第1侧面P11向正方向倾斜。套管108的第2侧面P12向负方向倾斜。
随着接近套管108的顶端,第1侧面P11和第2侧面P12的间隔变小。通过该构成,在啮合凸部P1中形成锥形凸部TP1。在本实施方式中,啮合凸部P1的整体为锥形凸部TP1。
外侧面P13在第1侧面P11和第2侧面P12之间延伸。如图18所示,外侧面P13为圆周表面。如图19所示,外侧面P13具有越接近套管108的顶端越朝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外侧斜面K13。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面P13的整体为外侧斜面K13。外侧面P13为圆锥凸表面。在下边缘P14中,啮合凸部P1的高度为零。
[第2实施方式的啮合凹部R1]
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与杆头主体相独立的成形构件(啮合部件120)中形成凹部、并将该构件固定于杆头主体从而形成啮合凹部R1。该啮合凹部R1形成于插鞘孔的内部。该啮合凹部R1形成于比插鞘端表面更下侧处。
如图21和22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啮合凹部R1具有第1相向面R11和第2相向面R12。进一步地,啮合凹部R1具有下边缘(底面)P14。
第1相向面R11为啮合凹部R1的一侧的侧面。第2相向面R12为啮合凹部R1的另一侧的侧面。
在结合状态下,第1相向面R11为与第1侧面P11相对的表面。第1相向面R11与第1侧面P11接触。该接触可以是面接触,也可以是线接触,还可以是点接触。
在结合状态下,第2相向面R12为与第2侧面P12相对的表面。第2相向面R12与第2侧面P12接触。该接触可以是面接触,也可以是线接触,还可以是点接触。
前述旋转力从第1相向面R11传递到第1侧面P11。第1侧面P11受到该旋转力。在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之间,该旋转力相抵消。通过第1相向面R11和第1侧面P11的啮合,套管108的旋转被阻止。
如图21所示,随着接近套管108的顶端,第1相向面R11以靠近啮合凹部R1的中央侧的方式倾斜。随着接近套管108的顶端,第1相向面R11以靠近第2相向面R12的方式倾斜。
如图21所示,随着接近套管108的顶端,第2相向面R12以接近啮合凹部R1的中央侧的方式倾斜。随着接近套管108的顶端,第2相向面R12以靠近第1相向面R11的方式倾斜。
套管108的第1相向面R11向正方向倾斜。此外,套管108的第2相向面R12向负方向倾斜。
随着接近套管108的顶端,第1相向面R11和第2相向面R12的间隔变小。通过该构成,在啮合凸部R1中形成锥形凹部TR1。在下边缘R14中,啮合凹部R1包括径向具有宽度的底面。
第2实施方式中,未设置内侧面R13。但是,如图21所示,即使在使用具有槽口状的啮合凹部R1的啮合部件120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内侧面R13。例如,固定啮合部件120的位置中的插鞘孔122的内表面,是位于第1相向面R11和第2相向面R12之间的表面可以作为内侧面R13来使用。
图23是变形例的套管208的侧面图。除了第1侧面P11的角度之外,套管208与前述套管8相同。图24是适合该套管208的杆头主体218的截面图。除了第1相向面R11的角度之外,杆头主体218与前述杆头主体18相同。
在图23中,两点划线表示第1侧面P11的延展方向。套管208中,第1侧面P11沿轴向延伸。第1侧面P11相对于轴向平行。第1侧面P11未向正方向倾斜。第1侧面P11未向负方向倾斜。
在图24中,两点划线表示第1相向面R11的延展方向。杆头主体218中,第1相向面R11沿轴向延伸。第1相向面R11与轴向平行。第1相向面R11未向正方向倾斜。第1相向面R11未向负方向倾斜。
[啮合凸部P1和啮合凹部R1的效果]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啮合凸部P1和啮合凹部R1可以发挥以下的效果。
通过啮合凹部R1和啮合凸部P1的啮合,套管相对于插鞘孔的旋转受到限制。
啮合凸部P1具有锥形凸部TP1。因此,啮合凸部P1容易地进入啮合凹部R1中。其结果是,杆头上的套管(杆身)的装拆变得容易,并且可以确实地达成结合状态。
啮合凹部R1具有锥形凹部TR1。因此,啮合凹部R1容易接受啮合凸部P1。其结果是,杆头上的套管(杆身)的装拆变得容易,并且可以确实地达成结合状态。
[旋转方向固定效果1]
通过将锥形凸部TP1插入啮合凹部R1中,可以消除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间的细微间隙(也称为旋转方向间隙)。因此,可以防止套管和插鞘孔间的极其小的相对旋转。本申请中,该效果也称为旋转方向固定效果。
[旋转方向固定效果2]
通过将啮合凸部P1插入锥形凹部TR1中,可以消除旋转方向间隙。因此,可以防止套管和插鞘孔间的极其小的相对旋转。
[旋转方向固定效果3]
通过将锥形凸部TP1插入锥形凹部TR1中,从而产生上述旋转方向固定效果1和旋转方向固定效果2的协同作用。因此,可以更确实地消除旋转方向间隙。
[径向固定效果1]
如上所述,外侧斜面K13形成于啮合凸部P1的外侧面P13。通过将具有外侧斜面K13的啮合凸部P1插入啮合凹部R1中,可以消除外侧面P13和内侧面R13间的细微间隙(也称为径向间隙)。因此,可以防止套管和插鞘孔间的径向上的微小松动。本申请中,该效果也称为径向固定效果。
[径向固定效果2]
如上所述,内侧斜面J13形成于啮合凸部P1的内侧面R13。通过将啮合凸部P1插入具有该内侧斜面J13的啮合凹部R1,从而可以消除径向间隙。因此,可以防止套管和插鞘孔间的径向上的微小松动。
[径向固定效果3]
通过将具有外侧斜面K13的啮合凸部P1插入具有内侧斜面J13的啮合凹部R1中,从而产生上述旋转方向固定效果1和旋转方向固定效果2的协同作用。通过该协同作用可以更确实地消除径向间隙。
图25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啮合凸部P1和啮合凹部R1的示意图。
图25中,两箭头WP1表示锥形凸部TP1的最大宽度。图25中两箭头WR1表示啮合凹部R1的开口宽度。该开口宽度WR1为,可以与啮合凸部P1啮合的部分中的啮合凹部R的最大宽度。该开口宽度WR1是,可以与啮合凸部P1啮合的部分中的啮合凹部R1的上端的宽度。
从旋转方向固定效果的观点考虑,最大宽度WP1优选开口宽度在WR1以上,优选开口宽度WR1更大。通过该构成,啮合凸部P1向啮合凹部R1的插入变得确实,可以更确实地消除旋转方向间隙。
从旋转方向固定效果的观点考虑,差[WP1-WR1]优选0.05mm以上,优选0.1mm以上。差[WP1-WR1]过大时,插鞘端表面和套管的段差面间的间隙变会大、外观性会下降。从该观点考虑,差[WP1-WR1]优选4.0mm以下,优选2.0mm以下。
图25中两箭头DP1表示啮合凸部P1的可插入长度。该长度DP1为最深地插入啮合凹部R1的状态下的啮合凸部P1的插入长度。图25中两箭头DR1表示啮合凹部R1的轴向深度。
从旋转方向固定效果的观点考虑,深度DR1优选比长度DP1大。通过该构成,从而抑制下边缘P14和下边缘R14的接触导致的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间的接触压的下降。因此,啮合凸部P1向啮合凹部R1的插入变得确实,可以更确实低消除旋转方向间隙。
从消除旋转方向间隙的观点考虑,优选以下的构成(a)。在(a)结合状态下,啮合凸部P1的下边缘P14和啮合凹部R1的下边缘R14间存在间隙。通过该构成(a),啮合凸部P1向啮合凹部R1的插入变得确实,可以更确实低消除旋转方向间隙。
从解除旋转方向间隙和径向间隙的观点考虑,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构成(b)或构成(c)。在(b)结合状态下,啮合凸部P1和啮合凹部R1间的接触受限于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的接触、第2侧面P12和第2相向面R12的接触和外侧面P13和内侧面R13的接触。在(c)结合状态下,啮合凸部P1和啮合凹部R1间的接触受限于锥形凸部TP1和锥形凹部TR1的接触、和外侧斜面K13和内侧斜面J13的接触。
从消除旋转方向间隙的观点考虑,优选以下的构成(d)。在(d)结合状态下,产生螺丝的轴向力引起的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间的接触压。
从消除旋转方向间隙的观点考虑,优选以下的构成(e)。在(e)结合状态下,而产生了螺丝的轴向力引起的外侧斜面K13和内侧斜面J13间的接触压。
本发明人发现,使用了套管的以往球杆中,产生击球时不适感。该不适感为套管和插鞘孔间拧动而产生的感觉(拧动感)。于是提出该不适感由微小的旋转方向隙缝和微小的径向间隙导致。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消除该击球时的不适感。
[轴向偏离]
进一步地,本发明人发现除了旋转方向间隙和径向间隙之外,还存在产生上述不适感的主要原因。
第1侧面P11为具有正方向角度的斜面时,来自于该斜面的阻力作用于啮合解除方向。因此,啮合凸部P1相对于啮合凹部R1可以向轴向朝上的方向移动。该移动也称为轴向偏离。认为该轴向偏离为啮合凹部R1和啮合凸部P1的啮合不确实形成。
从防止该轴向偏离的观点考虑,优选以下的构成(f)、(g)或(h)。
(f)第1侧面P11沿轴向延伸(参见图23)。
(g)第1相向面R11沿轴向延伸(参见图24)。
(h)第1侧面P11沿轴向延伸,且与该第1侧面P11接触的第1相向面R11沿轴向延伸(参见后述的图26(a))。
沿着轴向的表面未产生作用于啮合解除方向的力。因此,可以防止轴向偏离。
上述构成(h)是有效的。构成(h)的情况下,互相沿轴向延长的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可以面接触。此外,沿轴向延伸的表面是垂直于旋转方向的表面,因此可以确实承受旋转方向的力。此外,由于不产生作用于啮合解除方向的力,因此可以防止轴向偏离。
上述构成(f)或(g)也可以产生充分的效果。例如,在上述构成(f)中,考虑接触于该第1侧面P11的第1相向面R11向正方向倾斜的情况。该情况下,第1相向面R11可以产生啮合解除方向的力。但是该情况下,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的接触并非面接触,而是点接触或线接触。因此,接触压增大,摩擦力增大。其结果是,抑制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间的滑动,抑制上述轴向偏离。
像这样地,从轴向偏离的观点考虑,优选以下的构成(i)。在(i)结合状态下,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的接触是点接触或线接触。
从达到上述(i)的观点考虑,可以采用以下的构成(j)。
在(j)结合状态下,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不平行。
从防止该轴向偏离的观点考虑,也优选以下的构成(k)、(m)或(n)。
(k)第1侧面P11向负方向倾斜。
(m)第1相向面R11向负方向倾斜。
(n)第1侧面P11向负方向倾斜,且与该第1侧面P11接触的第1相向面R11向负方向倾斜。
通过向负方向的倾斜,上述旋转力作用于啮合方向。因此,可以防止轴向偏离。
图26(a)、图26(b)、图26(c)、图27(a)和图27(b)为表示变形例涉及的啮合凸部P1和啮合凹部R1的示意图。
图26(a)的实施方式中,第1侧面P11沿轴向延伸。第1相向面R11也沿轴向延伸。第2侧面P12向负方向倾斜。第2相向面R12向负方向倾斜。
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沿轴向延伸,因此,即使旋转力发生作用,也未产生轴向偏离。此外,通过沿轴向的表面之间的接触,可以确实承受垂直作用于该轴向的旋转力。故而提高旋转方向固定效果。
图26(b)的实施方式中,第1侧面P11沿轴向延伸。第1相向面R11向负方向倾斜。第2侧面P12向负方向倾斜。第2相向面R12向负方向倾斜。
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不平行。在结合状态下,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的接触是点接触或线接触。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防止轴向偏离。
图26(c)的实施方式中,第1相向面R11沿轴向延伸。第1侧面P11向正方向倾斜。第2侧面P12向负方向倾斜。第2相向面R12向负方向倾斜。
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不平行。在结合状态下,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的接触是点接触或线接触。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防止轴向偏离。第1侧面P11向正方向倾斜,但是接触压的增大导致摩擦力大。因此,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间的滑动不易产生。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防止轴向偏离。
图27(a)的实施方式中,第1侧面P11向负方向倾斜。第1相向面R11向负方向倾斜。第2侧面P12向负方向倾斜。第2相向面R12向负方向倾斜。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防止轴向偏离。
第1侧面P11的倾斜角度比第2侧面P12的倾斜角度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啮合凸部P1成为锥形凸部TP1。第1相向面R11的倾斜角度比第2相向面R12的倾斜角度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啮合凹部R1成为锥形凹部TR1。这实施方式中,将啮合凸部P1插入啮合凹部R1时,使套管旋转(一点点)。
如图27(a)的实施方式所示,第1侧面P11和第2侧面P12向相同方向倾斜,可以形成锥形凸部TP1。此外,即使第1相向面R11和第2相向面R12向相同方向倾斜,也可以形成锥形凹部TR1。
图27(b)的实施方式中,第1侧面P11沿轴向延伸。第1相向面R11向正方向倾斜。第2侧面P12向负方向倾斜。第2相向面R12向负方向倾斜。在结合状态下,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的接触是点接触或线接触。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防止轴向偏离。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1相向面R11向正方向倾斜。但是,点接触或线接触导致接触压增大、摩擦力大。因此,第1侧面P11和第1相向面R11间的滑动不易产生。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防止轴向偏离。
啮合凸部P1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以上。即使是1个,也可以取得旋转方向固定效果等的上述效果。设置多个啮合凸部P1时,优选这些啮合凸部P1均等地配置于圆周方向。优选啮合凹部R1的数量与啮合凸部P1的数量相同。
啮合凸部P1的材质可列举金属和树脂。该金属可列举钛合金、不锈钢、铝合金和镁合金。从强度和轻量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铝合金和钛合金。作为树脂优选机械强度优异的树脂,例如称为工程塑料或超级工程塑料的树脂。具有啮合凸部P1的套管可以通过锻造、铸造、冲压、NC加工和这些方法的组合制造。
形成啮合凹部R1的部分材质可列举金属和树脂。该金属可列举钛合金、不锈钢、铝合金和镁合金。从强度和轻量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铝合金和钛合金。作为树脂,优选机械强度优异的树脂,例如称为工程塑料或超级工程塑料的树脂。具有啮合凸部P1的杆头可以通过锻造、铸造、冲压、NC加工和这些方法的组合制造。此外,如上述第2实施方式所示,杆头主体通过使用作为其他部件的啮合部件120,从而使啮合凹部R1的加工变容易。
如上述公开所示,本实施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以上所说明的高尔夫球杆可以适用于铁杆、混合杆、木杆等所有类型的高尔夫球杆。

Claims (4)

1.一种高尔夫球杆,
其具备:杆身,具有插鞘孔的杆头,固定于所述杆身的顶端部的套管,和能够与所述套管进行螺纹结合的螺丝;
所述套管具有啮合凸部,
所述杆头具有啮合凹部,
其构成为:基于所述啮合凸部和所述啮合凹部的啮合,来限制所述套管相对于所述插鞘孔的旋转,
基于插入到所述插鞘孔的所述套管和所述螺丝的结合,来限制所述套管相对于所述插鞘孔的脱落;
所述啮合凸部具有:位于接受由打击引起的旋转力一侧的第1侧面,位于所述第1侧面相反侧的第2侧面,和在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间延伸的外侧面;
所述啮合凹部具有:与所述第1侧面相向的第1相向面,与所述第2侧面相向的第2相向面,和与所述外侧面相向的内侧面;
所述啮合凸部具有以下述方式形成的锥形凸部:随着接近所述套管的顶端,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的间隔变小;
所述锥形凸部的最大宽度为所述啮合凹部的开口宽度以上;
所述外侧面具有下述的外侧斜面:随着接近所述套管的顶端,朝径向内侧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所述啮合凹部具有以下述方式形成的锥形凹部:随着接近所述套管的顶端,所述第1相向面和所述第2相向面的间隔变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所述内侧面具有下述的内侧斜面,随着接近所述套管的顶端,朝径向内侧倾斜。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1相向面中的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
CN201711268306.5A 2016-12-29 2017-12-05 高尔夫球杆 Active CN1082617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7165 2016-12-29
JP2016257165A JP6790821B2 (ja) 2016-12-29 2016-12-29 ゴルフクラ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1739A true CN108261739A (zh) 2018-07-10
CN108261739B CN108261739B (zh) 2021-12-24

Family

ID=60480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68306.5A Active CN108261739B (zh) 2016-12-29 2017-12-05 高尔夫球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07646B2 (zh)
EP (1) EP3342469B1 (zh)
JP (1) JP6790821B2 (zh)
KR (1) KR102413746B1 (zh)
CN (1) CN1082617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4296B2 (en) 2011-08-31 2023-01-17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Golf club heads with golf coupling mechanisms
US9868035B2 (en) * 2011-08-31 2018-01-16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Golf clubs with hosel inser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607590B2 (en) 2011-08-31 2023-03-21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Golf club heads with hosel inser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433285B1 (en) * 2021-03-09 2022-09-06 Acushnet Company Golf club head with hosel hole cover
US11617926B2 (en) * 2021-03-09 2023-04-04 Acushnet Company Golf club head with hosel hole cover
US20230233907A1 (en) * 2022-01-26 2023-07-27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Golf club head with lightweight shaft-receiving structur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8080A1 (en) * 2004-06-03 2005-12-15 Anthony John Garduno Golf club
CN101455893A (zh) * 2007-12-13 2009-06-17 住胶体育用品株式会社 高尔夫球杆
CN101513563A (zh) * 2008-01-31 2009-08-26 阿库施耐特公司 可互换的轴装置
US20090286618A1 (en) * 2008-05-16 2009-11-19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Golf club
CN101927080A (zh) * 2009-06-24 2010-12-29 卡斯腾制造公司 高尔夫球杆附接机构以及附接高尔夫球杆的方法
CN201684377U (zh) * 2008-12-17 2010-12-29 阿库施耐特公司 高尔夫球杆
CN203750136U (zh) * 2014-01-26 2014-08-06 东莞高宏金属器材有限公司 高尔夫球杆
CN105636655A (zh) * 2013-10-03 2016-06-01 邓禄普体育用品株式会社 高尔夫球杆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67556A (en) * 1935-10-29 1937-01-12 William L Wettlaufer Golf club
US2219670A (en) * 1939-01-25 1940-10-29 William L Wettlaufer Golf club
JPH04156869A (ja) * 1990-10-19 1992-05-29 Kawasaki Atsushi ゴルフクラブ
US8303431B2 (en) * 2008-05-16 2012-11-06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Golf club
KR100658947B1 (ko) * 2004-11-05 2006-12-19 남재웅 골프클럽 헤드의 각도조절장치
US7326126B2 (en) * 2004-11-17 2008-02-05 Callaway Golf Company Iron-type golf club with interchangeable head-shaft connection
CN2873264Y (zh) * 2006-02-17 2007-02-28 柴东华 高尔夫球杆
US20080280693A1 (en) * 2005-08-22 2008-11-13 Dong Hua Chai Golf Club, Club Head and Body of the Club Head
US8029383B2 (en) * 2007-12-13 2011-10-04 Sri Sports Limited Golf club
US10188913B2 (en) * 2007-12-18 2019-01-29 Acushnet Company Interchangeable shaft system
US8747248B2 (en) 2007-12-18 2014-06-10 Acushnet Company Interchangeable shaft system
US9764203B2 (en) * 2007-12-18 2017-09-19 Acushnet Company Interchangeable shaft system
US8523701B2 (en) * 2007-12-18 2013-09-03 Acushnet Company Interchangeable shaft system
JP5039632B2 (ja) * 2008-05-01 2012-10-03 ダンロップ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
JP4891379B2 (ja) * 2009-10-27 2012-03-07 Sri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
US20110218049A1 (en) * 2010-03-08 2011-09-08 Hitoshi Oyama Golf club
EP2646119A4 (en) * 2010-12-02 2014-06-04 Puku Ltd ADJUSTING DEVICE
GB2490713B (en) * 2011-05-11 2013-05-01 Infastech Ip Pte Ltd Splined fastener
JP5612640B2 (ja) * 2011-08-12 2014-10-22 アクシュネット カンパニーAcushnet Company 交換可能なシャフトシステム
US9192823B2 (en) * 2011-08-31 2015-11-24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Golf coupling mechanis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926447B2 (en) * 2011-08-31 2015-01-06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Golf coupling mechanis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868035B2 (en) * 2011-08-31 2018-01-16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Golf clubs with hosel inser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790191B2 (en) * 2011-08-31 2014-07-29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Golf coupling mechanis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932147B2 (en) * 2011-08-31 2015-01-13 Karsten Maunfacturing Corporation Golf coupling mechanisms and related methods
JP5893501B2 (ja) * 2012-04-27 2016-03-23 ダンロップ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
JP2014036809A (ja) * 2012-08-20 2014-02-27 Bridgestone Sports Co Ltd ゴルフクラブ、シャフト挿入深さ変更方法及びシャフト交換方法
JP5997622B2 (ja) * 2013-01-30 2016-09-28 ダンロップ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
US9675854B2 (en) * 2014-05-09 2017-06-13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Golf clubs with adjustable loft and li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golf clubs with adjustable loft and li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8080A1 (en) * 2004-06-03 2005-12-15 Anthony John Garduno Golf club
CN101455893A (zh) * 2007-12-13 2009-06-17 住胶体育用品株式会社 高尔夫球杆
CN101513563A (zh) * 2008-01-31 2009-08-26 阿库施耐特公司 可互换的轴装置
US20090286618A1 (en) * 2008-05-16 2009-11-19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Golf club
CN201684377U (zh) * 2008-12-17 2010-12-29 阿库施耐特公司 高尔夫球杆
CN101927080A (zh) * 2009-06-24 2010-12-29 卡斯腾制造公司 高尔夫球杆附接机构以及附接高尔夫球杆的方法
CN105636655A (zh) * 2013-10-03 2016-06-01 邓禄普体育用品株式会社 高尔夫球杆
CN203750136U (zh) * 2014-01-26 2014-08-06 东莞高宏金属器材有限公司 高尔夫球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13746B1 (ko) 2022-06-27
EP3342469A1 (en) 2018-07-04
CN108261739B (zh) 2021-12-24
JP2018108225A (ja) 2018-07-12
US20180185711A1 (en) 2018-07-05
US10307646B2 (en) 2019-06-04
EP3342469B1 (en) 2020-01-08
KR20180078134A (ko) 2018-07-09
JP6790821B2 (ja) 202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1739A (zh) 高尔夫球杆
US7670235B2 (en) Golf club head having removable weight
US8496540B2 (en) Interchangeable golf club hosel
JP5359586B2 (ja) ゴルフクラブ及びその特性調節方法
JP5401951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その特性調節方法及びシャフト交換方法
JP2006320493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4177414B2 (ja) ロフト角およびフェース角の調整可能なゴルフクラブ
US9022879B2 (en) Golf club, shaft insertion depth changing method and shaft replacing method
JP6247464B2 (ja) ゴルフクラブ
US5611740A (en) Golf club
KR20120091219A (ko) 골프채
JP2005287679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16002136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11004801A (ja) ゴルフクラブ、そのヘッド及び特性調節方法
JP2004305747A (ja) 二ピースホーゼルを備えたゴルフクラブ
JP2007222257A (ja) ゴルフパター
USD921789S1 (en) Golf club head
CN103520891A (zh) 高尔夫球杆
US10369425B2 (en) Golf club
KR102170188B1 (ko) 라이각과 로프트각 및 무게를 조절할 수 있는 골프 퍼터
JP6484118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17000399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19093107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錘セット、及び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USD907150S1 (en) Golf club head
JP6118201B6 (ja) ゴルフクラ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