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1241B -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1241B
CN108241241B CN201711063262.2A CN201711063262A CN108241241B CN 108241241 B CN108241241 B CN 108241241B CN 201711063262 A CN201711063262 A CN 201711063262A CN 108241241 B CN108241241 B CN 1082412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mounting portion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reinfor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632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41241A (zh
Inventor
松本昭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 I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 In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 Ink Corp filed Critical E In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41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1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41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1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light sources to drivers,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1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relative to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particles moving in a fluid or in a gas, e.g. electrophoretic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6Front 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reflectors or 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G04G17/045Mounting of the display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6Electric connectors, e.g. conductive elastomer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9/00Visual time or date indication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被安装于显示装置上时同时实现了小型化和安装工作的高精度化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以及即使小型可靠性也较高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的特征在于,具有:柔性基板,其包括基部、从所述基部起沿着第一方向被配置的连接器安装部、发光体安装部,并且所述柔性基板具备对所述基部和所述发光体安装部进行连结的臂部;连接器加强板,其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安装部的一侧的主面上,并且在所述发光体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之间、以及在所述臂部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之间,分别有空隙介于其间。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泳显示装置为,由于消耗电力较小,因此能够长时间的显示的显示装置。因此,期待在便携设备或信息设备等中展开用途。
另一方面,对于电泳显示装置在暗处的显示而言,需要来自外部的照明。因此,通过设置照明单元,从而能够实现在暗处的显示。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电泳显示面板的外周部设置光源并对电泳显示层进行照明的电泳显示装置。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在电泳显示面板中于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内配置光源,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装置内的空间。其结果为,能够获得紧凑的电泳显示装置。
此外,在光源与电路基板之间配置有柔性基板,并且所述柔性基板经由电气配线而被电连接。
近几年,随着电泳显示装置的小型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产生了进一步有效利用装置内的空间的需求。此外,与此相伴地增加了装置的组装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在较小的筐体内高精度地安装柔性基板,很容易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863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被安装于显示装置上时同时实现了小型化和安装工作的高精度化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以及即使小型可靠性也较高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这样的目的通过下述的本发明而被实现。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的特征在于,具有:
柔性基板,其具备基部、从所述基部起沿着第一方向而突出的连接器安装部、被设置在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相比靠所述第一方向的前方处的发光体安装部、从所述基部起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前方突出并对所述基部和所述发光体安装部进行连结的臂部;
连接器加强板,其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安装部的一侧的主面上,
在所述发光体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之间、以及在所述臂部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之间,分别有空隙介于其间。
由此,能够获得在被安装于显示装置上时同时实现了小型化和安装工作的高精度化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中,优选为,所述柔性基板具备两个所述臂部,两个所述臂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隔着所述连接器安装部而位于两侧。
由此,由于易于将柔性基板的形状设为对称,因此在例如折弯了连接器安装部或臂部时,不易产生扭曲。其结果为,能够更准确地将连接器安装部或发光体安装部朝向目标位置进行引绕,并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可靠性以及组装容易性。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中,优选为,所述柔性基板还具备像素电路连接部,所述像素电路连接部从所述基部起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一侧的方向而突出。
由此,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和像素电路被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中,优选为,所述柔性基板还具备支承部,所述支承部位于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后方处。
由此,能够很容易地对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进行固定。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中,优选为,还具有发光体加强板,所述发光体加强板被设置在所述发光体安装部的一侧的主面上。
由此,提高了在发光体安装部的另一侧的主面上配置发光体时的工作性。另外,在发光体加强板被用于对导光板进行支承时,能够更准确地对发光体和导光板进行配置。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中,优选为,所述连接器加强板具备被形成在外边缘上的切口。
由此,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具有可提高在将连接器加强板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上时的定位精度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中,优选为,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具备开口或切口。
由此,由于能够根据对被形成于连接器安装部上的开口或切口进行察看的察看结果而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的位置偏差的程度进行判断,因此能够有效且准确地实施检查工序。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中,优选为,还具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安装部的另一侧的主面上。
由此,能够经由连接器而对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和控制基板进行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中,优选为,还具有发光体,所述发光体被设置在所述发光体安装部的另一侧的主面上。
由此,能够对发光体和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进行电连接。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
由此,能够获得即使小型可靠性也较高的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柔性基板以使所述连接器安装部的另一侧的主面与所述发光体安装部的一侧的主面相对置的方式被折弯。
由此,由于能够在连接器安装部的一侧的主面上配置连接器,因此能够易于将控制基板插入至连接器安装部与像素电路之间。此外,由于能够在发光体安装部的另一侧的主面上配置发光体加强板,因此能够在发光体安装部的一侧的主面上配置发光体,从而例如在前照灯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使导光板和发光体的定位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显示装置。
由此,能够获得即使小型可靠性也较高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电泳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泳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将如图1、图2所示那样被折弯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展开了的状态的俯视图,且为表示柔性基板的一侧的主面的图。
图4为表示将如图1、图2所示那样被折弯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展开了的状态的俯视图,且为表示柔性基板的另一侧的主面的图。
图5为仅图示了图3中的柔性基板的俯视图。
图6为表示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的改变例的俯视图。
图7为放大表示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的一部分的图。
图8为进一步放大图7的图。
图9为用于对在制造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时将连接器加强板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上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0为用于对在制造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时将连接器加强板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上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1为用于对在制造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时将连接器加强板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上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2为用于对在制造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时将连接器加强板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上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3为用于对在制造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时将连接器加强板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上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4为用于对在制造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时将连接器加强板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上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5为表示图7所示的连接器安装部的改变例的俯视图。
图16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的手表的主视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手表的侧剖视图。
图18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纸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9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记事本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显示装置
图1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电泳显示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泳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将图1中的上侧设为“上”、将下侧设为“下”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图1所示的部位中的一部分(导光板与控制基板等)的图示。
图1所示的电泳显示装置1为,利用粒子的泳动来显示所期望的图像的显示装置,特别为采用了前照灯方式的装置。
图1所示的电泳显示装置1具备背板10和前板20,所述背板10包括像素电极基板101或未图示的有源矩阵电路(像素电路),所述前板20包括对置基板201、电泳物质层202以及未图示的共同电极。
此外,图1所示的电泳显示装置1(显示装置)具备:导光板30、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和控制基板50。而且,导光板30的下表面与前板20的上表面之间经由粘合层25而被粘合在一起。另外,在图1所示的电泳显示装置1中,导光板30的上表面成为显示面。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具备:柔性基板41、被设置在柔性基板41的一侧的主面上的连接器加强板42以及发光体加强板43、被设置在柔性基板41的另一侧的主面上的连接器44以及发光体45。
该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通过使柔性基板41的一部分折弯,从而被收纳在电泳显示装置1的未图示的筐体内。
此外,控制基板50具备被设置于其下表面上的连接器51。而且,通过使该连接器51与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所具备的连接器44以图1所示的箭头标记那样进行嵌合,从而使控制基板50与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被电连接。
以下,进一步对电泳显示装置1的各部分进行详细叙述。
背板10具备像素电极基板101。
作为像素电极基板101的构成材料,例如可列举出各种树脂材料、各种玻璃材料等。
此外,在像素电极基板101上,设置有未图示的像素电极、外部端子、TFT(Thin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元件、电子部件等。而且,这些部件通过配线图案而被电连接。
另一方面,前板20具备对置基板201。
虽然作为对置基板201的构成材料,例如可列举出各种树脂材料、各种玻璃材料等,但特别是能够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由此,能够在导光板30的上表面上设定显示面。
此外,在对置基板201上,设置有未图示的共同电极、外部端子等。而且,这些部件通过配线图案而被电连接。
导光板30具备导光图案,并将从发光体45射出的光朝向电泳物质层202而进行导光。由此,电泳物质层202被照亮,从而即使在暗处,也能够对电泳物质层202中的显示内容进行目视确认。
对于导光板30的构成材料而言,例如可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
控制基板50具备基部52和被设置在基部52的下表面上的连接器51。
作为基部52的构成材料,例如可列举出各种绝缘材料。
此外,在基部52上,除了安装有连接器51之外,还安装有未图示的电子部件等。作为该电子部件,例如,可列举出包括振荡电路或分频电路等的计时电路的控制元件、各种运算元件(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等)这样的有源元件、电容器、电阻、二极管、线圈这样的无源元件等。
粘合层25对导光板30的下表面与前板20的上表面之间进行粘合。
作为构成所涉及的粘合层25的粘合剂,并未被特别限定,能够从固化物具有透光性的粘合剂之中适当选择使用。
另外,在电泳显示装置1中,除了这些结构体之外,也可以具备任意的结构体。
具体而言,也可以具备筐体、太阳能电池、一次电池、二次电池、操作按钮、天线、传感器元件、电机等。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具备:呈薄板状的一块柔性基板41、和被设置于该柔性基板41的一侧的主面或另一侧的主面上的各种结构体。而且,如图1、图2所示,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有效地利用了柔性基板41的可挠性而被折弯。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
接下来,对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各部分进行详细叙述。
图3为表示将如图1、图2所示那样被折弯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展开了的状态的俯视图,且为表示柔性基板41的一侧的主面的图。此外,图4为表示将如图1、图2所示那样被折弯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展开了的状态的俯视图,且为表示柔性基板41的另一侧的主面的图。而且,图5为仅图示了图3中的柔性基板41的俯视图。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图3~图5的上下方向设为Y方向(第一方向),将左右方向设为X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此外,将Y方向中的、图3~图5的从下方向上方的朝向设为“前方Yf”,将图3~图5的从上方向下方的朝向设为“后方Yb”。
柔性基板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具备柔性基板41。
柔性基板41为具有可挠性的薄板(基板),例如可列举出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等。在柔性基板41的内部或表面上形成有未图示的配线图案,并且在表面上设置有端子。能够经由该柔性基板41而使部位之间电连接。
此外,如图3~图5所示,柔性基板41具备:基部411;连接器安装部412,其从基部411起朝向Y方向(第一方向)的前方Yf而突出;发光体安装部413,其被设置在与连接器安装部412相比靠Y方向的前方Yf处;臂部414a以及臂部414b,其从基部411起朝向Y方向的前方Yf突出并对基部411和发光体安装部413进行连结。另外,虽然这些部位可以被相互连接在一起,但最好是优选为,柔性基板41整体一体构成。
另外,虽然柔性基板41所呈现的颜色并未被特别限定,但特别地优选为,黑色等的深色。由此,由于柔性基板41的光吸收率变高,因此例如即使在柔性基板41上被照射有杂散光时,漫反射的情况也会被抑制。其结果为,能够对由于反射的光而使电泳显示装置1的显示品质降低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具备:被设置在连接器安装部412的一侧的主面上的连接器加强板42、以及被设置在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另一侧的主面上的连接器44。
并且,在柔性基板41中,在发光体安装部413与连接器安装部412之间、以及臂部414a、414b与连接器安装部412之间,分别有空隙49介于其间。
而且,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具备:被供于与控制基板50的电连接的连接器安装部412、和被供于发光体45的安装的发光体安装部413。在连接器安装部412上设置有连接器44,并经由该连接器44而实现了与控制基板50的电连接。此外,在发光体安装部413上安装有发光体45。
可是,控制基板50或发光体45在电泳显示装置中大多被设置于不同的分层上。在图1所示的电泳显示装置1中,控制基板50被配置在背板10的下方处,另一方面,发光体45被配置在背板10的上方处。因此,一直以来,为了对这些部位彼此进行电连接,而存在有配线的引线工作的难度较高的这类问题。特别是,在电泳显示装置1为小型的情况下,配线的位置被要求较高的精度。此外,在电泳显示装置1为小型的情况下,由于也被要求了配线的节省空间化,因此需要在尽可能缩短配线长度的基础上,将其压入到较窄的间隙中。因此,组装工作的繁杂化以及高成本化成为课题。
鉴于所涉及的课题,本发明人反复对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发现了通过如下方式,从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由此完成了本发明,即,使空隙49介于发光体安装部413与连接器安装部412之间,并且使空隙49介于对基部411和发光体安装部413进行连结的臂部414a、414b与连接器安装部412之间。
即,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具有柔性基板41和连接器加强板42,并且在发光体安装部413与连接器安装部412之间、以及在臂部414a、414b与连接器安装部412之间分别有空隙49介于其间,其中,所述柔性基板41具备基部411、从基部411起朝向Y方向(第一方向)的前方Yf突出的连接器安装部412、被设置于与连接器安装部412相比靠Y方向的前方Yf的发光体安装部413、从基部411起朝向Y方向的前方Yf突出并对基部411和发光体安装部413进行连结的臂部414a以及臂部414b,所述连接器加强板42被设置在连接器安装部412的一侧的主面上。
通过设置这样的空隙49,从而能够将连接器安装部412和发光体安装部413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进行折弯。即,在以基部411为基准时,能够将连接器安装部412向基部411的另一侧的主面侧进行折弯,另一方面,能够将发光体安装部413向基部411的一侧的主面侧进行折弯。由此,能够以基部411为基准而将连接器安装部412和发光体安装部413向互不相同的方向进行引绕。
具体而言,连接器安装部412在朝向于图1中与基部411相比靠下方处被引绕的同时,稍稍向基部411的另一侧的主面侧被折弯。由此,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另一侧的主面变为与背板10的下表面相对。
另一方面,虽然发光体安装部413在图1中从基部411起朝向下方突出,但是,此后,方向改变180°而朝向上方被引绕,进而稍稍向基部411的另一侧的主面侧被折弯。由此,发光体安装部413的一侧的主面变为与背板10的上表面相对。
即,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另一侧的主面与发光体安装部413的一侧的主面相对。由此,当在连接器安装部412的一侧的主面上配置了连接器44时,自然而然地易于在连接器安装部412与像素电路(背板10)之间插入控制基板50。
此外,由于能够在发光体安装部413的另一侧的主面上配置发光体加强板43,因此,当在发光体安装部413的一侧的主面上配置了发光体45时,自然而然地在前照灯方式的电泳显示装置1中使导光板30与发光体45的定位变得容易。
另外,所谓“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另一侧的主面与发光体安装部413的一侧的主面相对”是指,主面彼此大致平行,即,包括主面的平面彼此所成的角度处于0°以上且10°以下的范围内。
采用以上的方式,根据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即使在电泳显示装置1的不同的分层中也能够容易地引绕配线。也就是说,即使将连接器安装部412引绕至背板10的下方,也能够很容易地将发光体安装部413朝向其相反方向、即背板10的上方进行引绕。
此外,由于仅对一块柔性基板41进行折弯的工作就能够实现配线的引绕,因此即使为小型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也能够容易且准确地实施组装工作。因此,即使不是熟练的工作人员,也能够实现组装工作的短时间化、低成本化以及低环境负荷化。
同时,易于按照设计地(高精度地)对柔性基板41中所包含的配线的到达位置进行控制。因此,能够同时实现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小型化与安装工作的高精度化。此外,能够对控制不住配线的弹性力而相对于连接目的地的控制基板50施加无意的载荷、或者发光体45的位置发生偏离的情况进行抑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泳显示装置1的可靠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即使小型可靠性也较高的电泳显示装置1。
而且,由于将配线的引绕所需的配线长度的余量抑制为最小限度,因此能够将设置于柔性基板41上的配线设为实质上的最短距离。其结果为,能够在实现了节省空间化的同时,还获得诸如对经配线而被传输的信号的延迟或噪声的产生进行抑制,或者实现了消耗电力的降低的优点。
另外,虽然臂部414a、414b的各自的宽度(X方向的长度)并未被特别地限定,但优选为,窄于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宽度。由此,能够比较容易地使臂部414a、414b折弯。因此,例如,如图1、图2所示,即使(以180°的折弯角度)被折弯至臂部414a、414b的一侧的主面而彼此面对面,也能够将所产生的恢复力抑制得较小。其结果为,能够更容易地实施如上文所述的、将连接器安装部412和发光体安装部413向互不相同的方向进行折弯的工作。
此外,通过以180°的折弯角度而使臂部414a、414b被折弯,从而即使是一块薄板状的柔性基板41,也能够实施立体的配线。换言之,通过在柔性基板41的展开时,将在电泳显示装置1中朝向不同的分层而延伸的连接器安装部412和发光体安装部413设置在于Y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处(在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前方Yf设置发光体安装部413),从而能够从一块薄板中切出包含这些部位在内的柔性基板41,进而很容易制造。因此,能够实现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低成本化。
另外,虽然在连接器安装部412上露出有用于对柔性基板41的配线和连接器44进行电连接的端子,在发光体安装部413上露出有用于对柔性基板41的配线和发光体45进行电连接的端子,但省略了这些端子的图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两个这样的臂部414a、414b。这两个臂部414a、414b在X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隔着连接器安装部412而位于两侧处。即,连接器安装部412位于两个臂部414a、414b之间。由此,由于易于将柔性基板41的形状设为左右对称,因此例如如图1、图2所示那样在折弯了连接器安装部412或臂部414a、414b时,不易产生扭曲。其结果为,能够更准确地将连接器安装部412与发光体安装部413朝向目标位置进行引绕,并能够提高电泳显示装置1的可靠性以及组装容易性。
另外,臂部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基板41中,除了具备基部411、连接器安装部412、发光体安装部413以及臂部414a、414b之外,还具备从基部411起朝向Y方向的后方Yb突出的像素电路连接部415、位于与像素电路连接部415相比靠Y方向的后方Yb的支承部416、从基部411起朝向Y方向的后方Yb突出并对基部411和支承部416进行连结的臂部417a以及臂部417b。
而且,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具备被设置在像素电路连接部415的另一侧的主面上的端子415a。
并且,在柔性基板41中,在支承部416与像素电路连接部415之间、以及在臂部417a、417b与像素电路连接部415之间分别有空隙48介于其间。
这样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在如图1、图2所示那样被组装时,像素电路连接部415被引绕至背板10的上表面上。而且,通过对端子415a和向背板10的上表面露出的端子进行电连接,从而能够使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和背板10的有源矩阵电路(像素电路)或前板20被电连接。由此,能够在对有源矩阵电路进行驱动的同时,向电泳物质层202施加电压。而且,在电泳物质层202中,能够针对每个像素而对电泳粒子的泳动进行控制,并显示任意的图像。另外,在进行显示时,通过例如针对每个像素而使电泳粒子泳动,并针对每个像素而使从导光板30导出的光的反射率不同,从而显示出作为目标的图像。
此外,通过设置有空隙48,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将支承部416朝向与像素电路连接部415不同的分层进行引绕。而且,支承部416以沿着背板10的下表面的方式被配置并进行支承。由此,能够很容易且稳定地对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进行固定。此外,由于仅通过折弯一块柔性基板41的工作就能够完成配线的引绕,因此即使是熟练度较差的工作人员,也能够很容易且准确地进行组装工作。
而且,由于能够将配线的引绕所需的配线长度的余量抑制为最小限度,因此能够将被设置于柔性基板41上的配线设为实质上的最短距离。其结果为,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化,并且也能够获得对经配线而被传输的信号的延迟或噪声的影响进行抑制,或者实现消耗电力的降低的这一优点。
此外,臂部417a、417b在X方向上隔着像素电路连接部415而位于两侧。即,像素电路连接部415位于两个臂部417a、417b之间。由此,由于易于将柔性基板41的形状设为左右对称,因此例如在如图1、图2所示那样折弯了支承部416时,不易产生扭曲。其结果为,能够更准确地将像素电路连接部415或支承部416朝向作为目标的位置进行引绕,从而能够提高电泳显示装置1的可靠性以及组装容易性。
像素电路连接部415与背板10之间例如经由导电性薄板、接合引线等而被连接。其中,作为导电性薄板,例如可列举出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各向异性导电胶等。此外,像素电路连接部415与背板10之间也可以经由其他的配线部件而被连接。
另外,像素电路连接部415只要根据需要而被设置既可,例如,在基部411上设置有端子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该像素电路连接部41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部416的另一侧的主面上,如图4所示那样,也可以设置有有源元件416a或无源元件416b。作为有源元件416a,例如可列举出背板10或前板20的驱动元件(驱动IC)等。通过以此方式在支承部416上设置驱动元件,从而能够在接近于背板10或前板20的位置处配置驱动元件。因此,能够将配线长度抑制为最小限度,并能够对信号的延迟或噪声的影响进行抑制。此外,这些有源元件416a或无源元件416b只要根据需要而被设置既可,也可以省略。
此外,柔性基板41的形状并未被限定为图示的形状。例如,虽然图3、图5所示的基部411在X方向上呈细长的形状,但其既可以为在Y方向上细长的形状,也可以为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程度的形状。此外,虽然图3、图5所示的连接器安装部412以及臂部414a、414b的各自的宽度(X方向上的长度)大致固定,但也可以为宽度变化的形状。此外,虽然图3、图5所示的发光体安装部413在X方向上呈细长的形状,但其既可以为在Y方向上细长的形状,也可以为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程度的形状。
而且,虽然图3、图5所示的支承部416与基部411相比X方向上的长度较长,但相反地,其也可以与基部411相比较短。同时,虽然图3、图5所示的支承部416的形状成为大致长方形,但也可以为除此以外的形状,例如可以为如正圆形、椭圆形、长圆形这样的圆形,也可以为如六边形、八边形这样的多边形,还可以为异形形状。
此外,柔性基板41也可以包括上述部位以外的部位。
连接器加强板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具备被设置于连接器安装部412的一侧的主面上的连接器加强板42。
虽然作为连接器加强板42的构成材料,并未被特别限定,但例如可列举出聚酰亚胺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环氧类树脂、各种乙烯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的聚酯类树脂等的各种树脂材料。此外,还可列举出以纸、玻璃布、树脂薄膜等为基材,并使该基材浸渗入酚醛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氰酸酯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氟类树脂等的树脂材料的有机类刚性基板、或铝基板、氮化铝基板、碳化硅基板等的无机类刚性基板等。
此外,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具有被设置于连接器加强板42的另一侧的主面上的连接器44。由此,能够经由连接器44而对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和控制基板50进行电连接。因此,能够根据例如来自设置于控制基板50上的运算元件等的指示,而对有源矩阵电路进行驱动,或者对发光体45施加电压。
而且,通过设置连接器加强板42,从而能够在于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另一侧的主面上配置连接器44,并进而经由该连接器44来连接控制基板50时,实现该连接工作性的提高。即,在不具有连接器加强板42的情况下,使连接器44与连接器51嵌合的工作的工作性显著降低。相对于此,由于通过设置连接器加强板42,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实施对连接器加强板42进行按压而实现的嵌合工作,因此实现了连接工作性的提高。
另外,柔性基板41的连接器安装部412为,如前文所述那样从基部411突出的部位,并呈所谓的“半岛状”。因此,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基部411侧以外的三个边的边缘成为自由端,从而成为易于被工作人员把持的形状。因此,组装工作人员在进行使连接器44与连接器51嵌合的工作、或将嵌合接触的工作时,能够在不把持显示面等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由此,抑制了无意地接触了显示面的情况,在相关观点上,也可以说,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与控制基板50进行连接的连接工作性较高。
此外,连接器44只要为能够对柔性基板41和控制基板50进行电连接以及机械连接的部件即可,并未被特别限定。
发光体加强板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具备被设置于发光体安装部413的一侧的主面上的发光体加强板43。
虽然发光体加强板43的构成材料并未被特别限定,但能够从与前文所述的连接器加强板42的构成材料相同的材料中适当选择。
通过设置发光体加强板43,从而提高了在发光体安装部413的另一侧的主面上配置发光体45时的工作性。此外,如图1所示,发光体加强板43也被用于对导光板30进行支承。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对发光体45和导光板30进行配置。
此外,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具有被设置于发光体安装部413的另一侧的主面上的发光体45。由此,由于能够对发光体45和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进行电连接,因此例如能够经由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而向发光体45施加电压。
另外,虽然发光体45只要能够使光朝向导光板30射出即可,并未被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以列举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冷阴极管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光体安装部413上安装有两个发光体45。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的改变例
接下来,对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改变例进行详细叙述。
图6为表示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改变例的俯视图。
以下,对改变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与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事项,则省略其说明。
本改变例除了省略了两个臂部414a、414b中的臂部414b以外,其余均与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相同。
即,在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中,发光体安装部413经由两个臂部414a、414b而与基部411连结,相对于此,在本改变例中,则仅通过一个臂部414a而与基部411连结(参照图6)。
即使在所涉及的改变例中,也能够获得与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相同的效果。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具有:从FPC薄板切出柔性基板41的工序;在连接器安装部412上粘贴连接器加强板42,并且在发光体安装部413上粘贴发光体加强板43的工序;对连接器44、发光体45、有源元件416a、无源元件416b等进行安装的工序。以下,依次对各个工序进行说明。
[1]首先,从形成有配线或端子等的FPC薄板上切出目标形状,从而获得柔性基板41。
在切出过程中,例如能够使用像机械切割、冲压这样的机械加工、激光加工等。
[2]接下来,在连接器安装部412上粘贴连接器加强板42,并且在发光体安装部413上粘贴发光体加强板43。
在该粘贴过程中,例如能够使用粘合剂、粘合薄板等。其中,在连接器加强板42的粘贴中,特别要求了较高的位置精度。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安装部412以及连接器加强板42也可以具有用于提高定位的精度的特点。以下,对该特点进行说明。
图7为放大表示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一部分的图。图8为进一步放大图7的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将图7、图8的上方称为“上”,将下方称为“下”,将右方称为“右”,将左方称为“左”。
图7、图8所示的连接器加强板42呈大致长方形。而且,连接器加强板42具备被设置于其四边中的、除了基部411侧的下边421以外的右边422、上边423以及左边424上(被形成于外边缘上)的切口。
即,在连接器加强板42的右边422上,在其长度的中央附近处形成有右侧切口422a。此外,在上边423上,在其长度的中央附近处形成有上侧切口423a,在左边424上,在其长度的中央附近处形成有左侧切口424a。虽然这些右侧切口422a、上侧切口423a以及左侧切口424a将在后文进行详细的叙述,但是它们都具有提高在将连接器加强板42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412上时的定位精度的功能。
另外,虽然这些右侧切口422a、上侧切口423a以及左侧切口424a分别呈梯形形状,但该形状并未被特别限定,也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圆形等的任意形状。
此外,图7、图8所示的连接器安装部412的三个边被设为右边4122、上边4123以及左边4124。
另一方面,图7、图8所示的连接器安装部412具备两个开口412a、412b。这些开口412a、412b在设计上被设置在与连接器加强板42的下边421重叠的位置处。虽然这些开口412a、412b也将在后文详细叙述,但是它们都具有提高在将连接器加强板42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412上时的定位精度的功能。
另外,虽然这些开口412a、412b分别呈如图5所示那样的正圆形,但该形状并未被特别限定,也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菱形、三角形这样的多边形、椭圆形、长圆形等的任意形状。
在此,在粘贴连接器加强板42时的上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Ytol是根据相对于连接器44的位置偏差的容许量而被限制的。即,由于当连接器加强板42的位置偏差过大时将丧失对安装连接器44的部位进行加强的功能,因此根据保证相关功能的范围来对上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Ytol进行限制。此外,尺寸公差Ytol也受到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收纳空间等的影响。
图8所示的连接器加强板42,作为示例而图示了按照设计被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412上的状态。因此,连接器加强板42的上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Ytol在图8中以从上边423朝向上方的方式被设定。
此外,将连接器安装部412的上边4123与连接器加强板42的上边423的设计上的距离设为余隙Yc。
此时,被形成于连接器加强板42上的上侧切口423a的纵深Yk的设计值作为尺寸公差Ytol与余隙Yc之差(Ytol-Yc)而被求出。因此,通过设置纵深Yk的上侧切口423a,从而能够赋予连接器加强板42至少在上方处提高定位精度的功能。
接下来,对上侧切口423a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9~图12分别为用于对在制造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时将连接器加强板42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412上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另外,在图9~图12中,在连接器加强板42上标记点。
其中,图9以及图10为,图示了连接器加强板42的Y方向上的位置偏差收敛于尺寸公差Ytol的内侧的状态的图。另一方面,图11以及图12为,图示了连接器加强板42的Y方向上的位置偏差偏离了尺寸公差Ytol的状态的图。
首先,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在上侧切口423a的整体中露出了连接器安装部412(参照空心箭头标记)。由此,在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尺寸检查工序中,能够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42的Y方向上的位置偏差至少在上方处收敛于尺寸公差Ytol的内侧的情况、即为合格品的情况进行判断。另外,由于连接器安装部412以及连接器加强板42在通常情况下构成材料互不相同,因此所呈现的颜色或光的反射情况大多也互不相同。因此,连接器安装部412是否露出了上侧切口423a,能够在通过目视或在照相机的图像中很容易地进行判断。由此,能够提高检查工序的效率与准确性。
接下来,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上侧切口423a的一部分中露出了连接器安装部412(参照空心箭头标记)。由此,能够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42的上方位置偏差收敛于尺寸公差Ytol的内侧的情况进行判断。
相对于此,在图11中,在上侧切口423a中并未露出连接器安装部412(参照空心箭头标记)。由此,能够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42的上方位置偏差偏离了尺寸公差Ytol的情况进行判断。
另一方面,使连接器加强板42贴合时的下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Ytol是根据相对于连接器44的位置偏差的容许量而被限制的。即,由于当连接器加强板42的位置偏差过大时将丧失对安装连接器44的部位进行加强的功能,因此根据保证相关功能的范围来对下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Ytol进行限制。
首先,将连接器加强板42的Y方向的设计上的长度设为Yh(参照图7)。
此时,被形成于连接器安装部412上的开口412a、412b的中心与上边4123之间的设计上的距离Yk1作为长度Yh与上述的余隙Yc之和(Yh+Yc)而被求出。
此外,开口412a、412b的半径rk(参照图8)被设为下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Ytol。
通过设置以此方式来设置位置和尺寸被确定了的开口412a、412b,从而能够赋予连接器安装部412提高定位精度的功能。
接下来,对开口412a、412b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9以及图10中,开口412a、412b的一部分从连接器加强板42的下边421露出。换言之,开口412a、412b的一部分被连接器加强板42所遮盖。由此,在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尺寸检查工序中,能够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42的下方位置偏差收纳于尺寸公差Ytol的内侧的情况、即为合格品的情况进行判断。另外,在开口412a、412b中,由于能够观察到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基底,因此能够通过使其基底的构成材料与连接器加强板42的构成材料不同,从而在目视或照相机图像中很容易地进行判断。由此,能够提高检查工序的效率与准确性。
相对于此,在图11中,开口412a、412b的整体从连接器加强板42的下边421露出。由此,能够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42的下方位置偏差偏离了尺寸公差Ytol的情况进行判断。
此外,在图12中,开口412a、412b的整体被连接器加强板42遮盖了(参照空心箭头标记)。由此,能够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42的下方位置偏差偏离了尺寸公差Ytol的情况进行判断。
另外,在上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Ytol以及下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Ytol彼此相同的情况下,能够仅通过开口412a、412b而很容易地对上方位置偏差和下方位置偏差的双方进行检查。
另一方面,在上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Ytol以及下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Ytol互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开口412a、412b和上侧切口423a的双方,从而能够对上方位置偏差和下方位置偏差的双方进行检查。
此外,使连接器加强板42贴合时的左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Xtol是根据相对于连接器44的位置偏差的容许量而被限制的。即,由于当连接器加强板42的位置偏差过大时将丧失对安装连接器44的部位进行加强的功能,因此根据保证相关功能的范围来对左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Xtol进行限制。
连接器加强板42的尺寸公差Xtol,在图8中,以从左边424朝向左方的方式被设定。
此外,将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左边4124与连接器加强板42的左边424之间的设计上的距离设为余隙Xc。
此时,被形成于连接器加强板42上的左侧切口424a的纵深Xk的设计值作为尺寸公差Xtol与余隙Xc之差(Xtol-Xc)而被求出。因此,通过设置纵深Xk的左侧切口424a,从而能够赋予连接器加强板42至少在左方处提高定位精度的功能。
接下来,对左侧切口424a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13以及图14分别为用于对制造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时使连接器加强板42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412上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图。另外,在图13、图14中,在连接器加强板42上标记点。
其中,图13以及前述的图9为,图示了连接器加强板42的X方向上的位置偏差收敛于尺寸公差Xtol的内侧的状态的图。另一方面,图14为,图示了连接器加强板42的X方向上的位置偏差偏离了尺寸公差Xtol的状态的图。
首先,在图9中,在左侧切口424a的整体中露出了连接器安装部412。由此,在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尺寸检查工序中,能够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42的X方向上的位置偏差至少在左方处收敛于尺寸公差Xtol的内侧的情况、即为合格品的情况进行判断。
接下来,在图13中,在左侧切口424a的一部分中露出了连接器安装部412(参照空心箭头标记)。由此,能够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42的左方位置偏差收敛于尺寸公差Xtol的内侧的情况进行判断。
相对于此,在图14中,在左侧切口424a(参照空心箭头标记)中并未露出连接器安装部412。由此,能够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42的左方位置偏差偏离了尺寸公差Xtol的情况进行判断。
而且,使连接器加强板42贴合时的右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Xtol是根据相对于连接器44的位置偏差的容许量而被限制的。
此外,将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右边4122与连接器加强板42的右边422之间的设计上的距离设为余隙Xc。
因此,被形成于连接器加强板42上的右侧切口422a的纵深Xk的设计值作为尺寸公差Xtol与余隙Xc之差(Xtol-Xc)而被求出。因此,通过设置纵深Xk的右侧切口422a,从而能够赋予连接器加强板42至少在右方处提高定位精度的功能。
另外,由于右侧切口422a的作用与左侧切口424a的作用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通过如上方式进行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制造时,由于能够根据对被形成于连接器加强板42上的切口与被形成于连接器安装部412上的开口进行察看的察看结果,而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42的位置偏差的程度进行判断,因此能够有效且准确地实施检查工序。其结果为,能够使连接器加强板42高精度地粘贴在连接器安装部412上。
此外,这样的切口与开口在难以对柔性基板41印刷校准标记的情况下格外有效。即,虽然在柔性基板41呈现例如黑色等的深色的情况下,印刷校准标记很困难,但即使在相关情况下,也能够在不使用校准标记的条件下,获得上述的效果。
此外,对于连接器加强板42的粘贴位置而言,在无需Y方向和X方向的双方的高精度的情况下,只需以仅提高任意一方的定位精度的方式来设定切口或开口的位置即可。
连接器安装部的改变例
接下来,对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改变例进行详细叙述。
图15为,表示图7所示的连接器安装部412的改变例的俯视图。
以下,对改变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与图7所示的连接器安装部412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事项,则省略说明。
本改变例中,除了代替图7所示的两个开口412a、412b而具备图15所示的两个切口412c、412d之外,其余均与图7所示的连接器安装部412相同。
其中,切口412c为,切除了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右边4122的一部分而形成的部位。另一方面,切口412d为,切除了连接器安装部412的左边4124的一部分而形成的部位。即,连接器安装部412具备切口412c、412d。
此外,从切口412c、412d起至连接器加强板42的下边421的设计上的位置为止的距离Ys被设为下方位置偏差的尺寸公差Ytol。
而且,切口412c、412d的纵深被设定为与余隙Xc相比较大的值。
通过设置以此方式来设置位置和尺寸被决定了的切口412c、412d,从而能够赋予连接器安装部412提高定位精度的功能。
即使在以上的改变例中,由于在进行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的制造时,也能够根据对被形成于连接器安装部412上的切口进行察看的察看结果(由连接器加强板42形成的遮盖)而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42的位置偏差的程度进行判断,因此能够有效且准确地实施检查工序。
此外,即使在所涉及的改变例中,也起到了与图7所示的连接器安装部412相同的效果。即,由于能够根据对被形成于连接器安装部412上的切口412c、412d进行察看的察看结果,而很容易地对连接器加强板42的位置偏差的程度进行判断,因此能够有效且准确地实施检查工序。
[3]接下来,对连接器44、发光体45、有源元件416a、无源元件416b等进行安装。
通过如上方式,从而能够获得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0。
电子设备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
图16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的手表的主视图。
图16所示的手表701(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具备表壳702、和与表壳702连结的一对表带703。在表壳702的正表面上,设置有电泳显示装置705(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秒针721、分针722和时针723。在表壳702的侧面上,设置有作为操作件的表把710和操作按钮711。
图17为图16所示的手表的侧剖视图。
在图17所示的表壳702的内部设置有收纳部702A。在收纳部702A中,收纳有机芯704和电泳显示装置705。在收纳部702A的一端侧(表正面侧)处,设置有玻璃制或树脂制的透明盖707。在收纳部702A的另一端侧(表背面侧)处,经由衬垫708而螺合有后盖709,通过后盖709以及透明盖707而使表壳702被密封。
机芯704具有连结了由秒针721、分针722以及时针723构成的模拟指针的指针走针机构(未图示)。该指针走针机构使模拟指针进行旋转驱动,从而作为对设定的时刻进行显示的时刻显示部而发挥功能。
电泳显示装置705被配置于机芯704的表正面侧,并构成手表701的显示部。虽然电泳显示装置705的显示面在此处为圆形形状,但也可以设为例如正八边形形状、十六边形形状等的其他形状。在电泳显示装置705的中央部处,形成有贯穿电泳显示装置705的表背的贯穿孔705A。在贯穿孔705A中,插入有机芯704的指针走针机构(未图示)的秒轮724、二号轮725以及时轮726的各个轴。在各个轴的顶端上,分别安装有秒针721、分针722以及时针723。
另外,虽然图16、图17所示的电泳显示装置705被构成为,对例如表盘的图像进行显示,但也可以被构成为,除了表盘之外,也对秒针、分针以及时针进行显示。在该情况下,则能够省略上述的秒针721、分针722以及时针723或机芯704等。此外,也可以被构成为,代替对秒针、分针以及时针进行显示的所谓的模拟显示而进行钟表的数字显示。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也能够应用于钟表之外的装置中。
图18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纸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8所示的电子纸500具备显示部501(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电子纸500具有可挠性,并具备由具有与现有的纸相同的质感以及柔软性的可重写的片材构成的主体502。
图19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记事本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9所示的电子记事本600为,多张图18所示的电子纸500被捆束并被外皮601夹在一起而成的装置。外皮601具备输入例如从外部的装置被发送过来的显示数据的显示数据输入单元(未图示)。由此,根据该显示数据,而能够在电子纸被捆束的状态下,实施显示内容的变更或更新。
以上的手表701、电子纸500以及电子记事本600等的电子设备通过具备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从而能够享有由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所带来的效果,因此成为小型且可靠性较高的电子设备。
以上,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而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在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中,各部分的结构能够置换为具有相同功能的任意的结构,而且,也能够附加其他的任意的结构。
此外,能够应用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的显示装置并不限定于电泳显示装置,也可以为采用前照灯方式的其他的显示装置(例如,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符号说明
1…电泳显示装置;10…背板;20…前板;25…粘合层;30…导光板;40…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41…柔性基板;42…连接器加强板;43…发光体加强板;44…连接器;45…发光体;48…空隙;49…空隙;50…控制基板;51…连接器;52…基部;101…像素电极基板;201…对置基板;202…电泳物质层;411…基部;412…连接器安装部;412a…开口;412b…开口;412c…切口;412d…切口;413…发光体安装部;414a…臂部;414b…臂部;415…像素电路连接部;415a…端子;416…支承部;416a…有源元件;416b…无源元件;417a…臂部;417b…臂部;421…下边;422…右边;422a…右侧切口;423…上边;423a…上侧切口;424…左边;424a…左侧切口;500…电子纸;501…显示部;502…主体;600…电子记事本;601…外皮;701…手表;702…表壳;702A…收纳部;703…表带;704…机芯;705…电泳显示装置;705A…贯穿孔;707…透明盖;708…衬垫;709…后盖;710…表把;711…操作按钮;721…秒针;722…分针;723…时针;724…秒轮;725…二号轮;726…时轮;4122…右边;4123…上边;4124…左边;Xc…余隙;Xk…纵深;Xtol…尺寸公差;Yc…余隙;Yh…长度;Yk…纵深;Yk1…距离;Ys…距离;Ytol…尺寸公差;rk…半径。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包括:
柔性基板,其包括:基部;连接器安装部,其从所述基部起沿着第一方向设置;发光体安装部;臂部,其对所述基部和所述发光体安装部进行连结;像素电路连接部,其从所述基部起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而突出;以及支承部,其位于所述基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其中所述支承部从所述像素电路连接部起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
连接器加强板,其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安装部的一侧的主面上,
在所述发光体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之间、以及在所述臂部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之间,分别有空隙介于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其中,
所述柔性基板具备两个所述臂部,
两个所述臂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隔着所述连接器安装部而位于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其中,
还具有发光体加强板,所述发光体加强板被设置在所述发光体安装部的一侧的主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其中,
所述连接器加强板具备被形成在外边缘上的切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其中,
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具备开口或切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其中,
还具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安装部的另一侧的主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其中,
还具有发光体,所述发光体被设置在所述发光体安装部的另一侧的主面上。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柔性基板以使所述连接器安装部的另一侧的主面与所述发光体安装部的一侧的主面相对置的方式被折弯。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711063262.2A 2016-12-27 2017-11-02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2412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4148 2016-12-27
JP2016254148A JP6930685B2 (ja) 2016-12-27 2016-12-27 表示装置用回路基板、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1241A CN108241241A (zh) 2018-07-03
CN108241241B true CN108241241B (zh) 2023-05-23

Family

ID=62629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3262.2A Active CN108241241B (zh) 2016-12-27 2017-11-02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7876B2 (zh)
JP (1) JP6930685B2 (zh)
CN (1) CN108241241B (zh)
HK (1) HK12560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7381B2 (ja) * 2018-03-30 2023-08-16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環境発電体
JP6721008B2 (ja) 2018-07-12 2020-07-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空調機
TWI761015B (zh) * 2020-12-31 2022-04-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式顯示模組
DE102021120971A1 (de) 2021-08-11 2023-02-16 Endress+Hauser Flowtec Ag Transmittergehäuse eines Feldgeräts
CN116068773B (zh) * 2023-03-06 2023-07-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及头戴式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1392A (ja) * 1996-05-28 1997-12-12 Nec Kansai Ltd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
JPH11214804A (ja) * 1998-01-28 1999-08-06 Seiko Epson Corp 回路基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並びに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JP2000019545A (ja) * 1998-06-26 2000-01-21 Advanced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における回路基板の実装方法
JP2003092458A (ja) * 2001-09-18 2003-03-28 Canon Inc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及びそのチェック方法
JP4127759B2 (ja) * 2001-10-09 2008-07-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4122920B2 (ja) * 2002-10-09 2008-07-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フレキシブル基板、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306590B2 (ja) * 2004-11-05 2009-08-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581726B2 (ja) * 2004-12-28 2010-11-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JP2006235252A (ja) * 2005-02-25 2006-09-07 Optrex Corp 表示装置
JP4534972B2 (ja) * 2005-03-30 2010-09-01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279593A (ja) * 2006-04-11 2007-10-25 Funai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010712A (ja) * 2006-06-30 2008-01-17 Optrex Corp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
CN101682987A (zh) * 2007-07-04 2010-03-24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模块、液晶显示装置和显示模块的制造方法
JP2009031618A (ja) * 2007-07-30 2009-02-12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9080340A (ja) 2007-09-26 2009-04-16 Sharp Corp 両面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47429B1 (ko) * 2008-01-28 2010-03-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5435232B2 (ja) 2010-03-11 2014-03-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時計、電子機器
JP5687570B2 (ja) * 2011-06-10 2015-03-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9894781B2 (en) * 2012-06-06 2018-02-13 Apple Inc. Notched display layers
WO2014073143A1 (ja) * 2012-11-06 2014-05-15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046864B1 (ko) * 2013-03-13 2019-1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연성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305021B2 (ja) * 2013-11-12 2018-04-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20180032726A (ko) * 2016-09-22 2018-04-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1241A (zh) 2018-07-03
US10247876B2 (en) 2019-04-02
US20180180797A1 (en) 2018-06-28
JP2018106067A (ja) 2018-07-05
JP6930685B2 (ja) 2021-09-01
HK1256007A1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1241B (zh) 显示装置用电路基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0705392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03114417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50607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509960B2 (ja) 表示装置
US20200352020A1 (en) Display device, flexible wiring boar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WO2004111977A1 (ja) 平面表示装置
JP2019174717A (ja) 連結表示装置
CN110737369A (zh) 触摸面板装置和显示装置
JP4525065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US7052153B2 (en)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of side-light type
US20200100362A1 (en) Display device
JP415093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0725232B2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JP5467737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
JP200200631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39820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光源の位置合わせ構造
JP4974280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71590B2 (ja) 表示装置
JP332259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0123545U (zh) 接触式传感器
JP407434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01187A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液晶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H1130775A (ja) バックライト式液晶表示装置の構造
JP2007093850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11

Address after: Massachusetts, USA

Applicant after: E INK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eiko Epson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60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