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7459B - 设备壳体及钟表 - Google Patents

设备壳体及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7459B
CN108227459B CN201711070936.1A CN201711070936A CN108227459B CN 108227459 B CN108227459 B CN 108227459B CN 201711070936 A CN201711070936 A CN 201711070936A CN 108227459 B CN108227459 B CN 108227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adhesive
opening
cas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709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27459A (zh
Inventor
榧野绘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27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7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27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7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9/00Watch crystals; Fastening or sealing of crystals; Clock glasses
    • G04B39/02Sealing crystals or glass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008Cases for pocket watches and wrist watches
    • G04B37/005Cases for pocket watches and wrist watches with cover or protection device which can be completely removed, either by lifting off or by sliding, or by turning (protection covers, protection cases also against humidity)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8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 G04B37/088Means affording hermetic sealing inside the case, e.g. protective case for the clockwork against dust, the escapement being in a hermetically sealed cas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22Materia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pocket watch or wrist watch cases
    • G04B37/225Non-metallic cas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9/00Watch crystals; Fastening or sealing of crystals; Clock glasses
    • G04B39/02Sealing crystals or glasses
    • G04B39/025Sealing crystals or glasses without special sealing part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43/00Protecting clockworks by shields or other means against external influences, e.g. magnetic fields
    • G04B43/002Component shock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8Housing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壳体及钟表,上述设备壳体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主体,由树脂形成且具备形成于其视觉确认侧的开口部及形成于该开口部的内侧且比上述开口部的内侧面向内侧伸出的台阶部;防风部件,具备比上述壳体主体的上述开口部的内径小且比上述台阶部的内径大的外径;以及粘接部,将上述防风部件粘接固定于封闭上述壳体主体的上述开口部的位置,上述粘接部的柔软性比上述壳体主体高。

Description

设备壳体及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壳体及钟表。
背景技术
目前,钟表等的设备壳体在视觉确认侧安装有透明的玻璃等防风部件。
钟表等的设备壳体在内部收纳有精密的电子元件等,因此要求高气压防水、抗冲击性。
作为满足这种要求地将防风部件安装于设备壳体的方法,有将防风部件粘接固定于设备壳体的开口部的方法、经由衬垫将防风部件压入固定于设备壳体的开口部的方法。
在设备壳体为由各种塑料等合成树脂形成的树脂制设备壳体(将其称为“树脂壳体”。)的情况下,与金属制的壳体相比,树脂壳体的因热膨胀而引起的伸缩、高气压时的变形较大。
因此,在将防风部件安装于树脂壳体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追随这样的伸缩、变形,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使衬垫介于树脂壳体与防风部件之间,将防风部件压入树脂壳体(例如,日本特开2003-4869号公报)。
但是,在压入固定防风部件的情况下,由于压入时施加较大的力,因此存在设备壳体变形的可能性。
因此,为了防止设备壳体的变形,例如,需要向树脂壳体嵌入内盖、从树脂壳体的外侧嵌入盖环等、在设备壳体的内侧或外侧另外设置用于矫正树脂壳体的形状的金属零件来进行加强,以不产生变形。
但是,若采用这种用于防止变形的构造,则防风部件的外径+设备壳体的树脂厚度与衬垫的厚度、加强用的金属零件的厚度相加,整个设备壳体会大型化。另外,设备壳体的树脂厚度自身也需要加厚,以能够承受在压入防风部件时施加的力。
因此,设备壳体会大型化、重量变大化,比金属制的设备壳体轻且设计的变化较广这一树脂壳体的优点受损,设计上的制约等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在树脂壳体中既实现高气压防水、抗冲击又小型且轻量的设备壳体及钟表。
本发明的一方案为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主体,由树脂形成,且具备形成于其视觉确认侧的开口部及形成于该开口部的内侧且比上述开口部的内侧面向内侧伸出的台阶部;防风部件,具备比上述壳体主体的上述开口部的内径小且比上述台阶部的内径大的外径;以及粘接部,将上述防风部件粘接固定于封闭上述壳体主体的上述开口部的位置,上述粘接部的柔软性比上述壳体主体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钟表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示意性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由点划线包围的区域III部分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是从视觉确认侧观察钟表的设备壳体的示意性的平面图。
图5是从视觉确认侧观察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变形例的钟表的示意性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粘接设备壳体和防风部件的粘接部的一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是表示粘接设备壳体和防风部件的粘接部的一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8是表示粘接设备壳体和防风部件的粘接部的一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设备壳体及钟表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叙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发明,在技术上添加了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是并非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钟表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示意性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钟表100具有设备壳体1、及收纳于该设备壳体1内的钟表模块2。
此外,虽然在图1等中省略了图示,但是也可以在图1所示的设备壳体的外侧设有由聚氨酯等软质的树脂形成的盖。在该情况下,即使在从外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盖也会吸收冲击,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设备壳体1、收纳于壳体1的内部的钟表模块2等的破损。
本实施方式的设备壳体1具备:壳体主体10,形成为中空的短柱形状;防风部件3,安装于该壳体主体10;以及粘接部5、6,将防风部件3粘接固定于壳体主体10。
壳体主体10例如由ABS树脂、聚芳酯(PAR)等超级工程塑料、或聚缩醛(POM)、聚碳酸酯(PC)等工程塑料等比较硬的合成树脂形成。此外,形成壳体主体10的材料不限于在此示例的材料。
钟表100的背面侧(钟表的非视觉确认侧)被未图示的后盖部件封闭。此外,后盖部件也可以与壳体主体10一体地形成。
在壳体主体10的外侧面的对置的位置(在图1中,钟表100的上下位置)设有安装未图示的带的一对带安装部11。
另外,虽省略了图示,但是在壳体主体10的侧部(在图1中,钟表100的左右位置)设有供用户进行各种输入操作的操作按钮。
在壳体主体10的内部收纳有钟表模块2。
钟表模块2在由树脂等形成的外壳内收纳有例如安装有未图示的各种电子元件等的电路基板等。
另外,在钟表模块2内设有向钟表各部供给电源的未图示的电池。
另外,在壳体主体10的内部,除钟表模块2外,还设有例如具有具备数字显示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等的数字方式的显示部、具备文字板和指针等的模拟方式的显示部等未图示的各种功能部,钟表模块2使这些功能部动作。
如图1及图2所示,壳体主体10在钟表100的表面侧(钟表的视觉确认侧)形成有开口部12。
图3是图2中由点划线包围的开口部12及其周边区域III部分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4从视觉确认侧观察钟表100的设备壳体1的示意性的平面图。
在壳体主体10的表面侧的开口部12的开口端的内侧,遍及开口部12的整周形成有槽部4。由此,在开口部12的开口端部分,壳体主体10的壁厚减薄槽部4的量,开口直径扩展。
另外,在开口部12的内侧的从壳体主体10的上端面下降预定深度的位置形成有从开口部12的内侧面向壳体主体10的内侧伸出的台阶部13。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部13遍及开口部12的内侧整周地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台阶部13的上表面的沿开口部12的内侧面的部分,遍及台阶部13的整周地形成有槽部15。
防风部件3例如为由SiO2玻璃等无机玻璃等形成的透明的部件。
防风部件3具有比壳体主体10的开口部12的内径小且比台阶部13的内径大的外径,且以封闭开口部12的方式配置。
在此,参照图3及图4,对将防风部件3固定于壳体主体10的具体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开口部12的内径与防风部件3的外径的间隙α极窄,当在开口部12内配置防风部件3时,防风部件3的面方向的位置被大致限定。
另外,在将防风部件3配置于开口部12内的状态下,防风部件3的下表面周缘部配置于台阶部13上。
由于台阶部13比防风部件3的外径向设备壳体1的内侧伸出距离β,因此,当将防风部件3配置于台阶部13上时,由台阶部13从下侧支撑防风部件3,由此限定防风部件3的设备壳体1内的设备壳体的厚度方向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向槽部4填充粘接剂,从而在开口部12的内侧面14与防风部件3的外侧面31之间构成粘接开口部12的内侧面14和防风部件3的外侧面31的侧部粘接部5。
另外,通过向槽部15填充粘接剂,从而在台阶部13(形成于台阶部13的槽部15)的上表面16与防风部件3的下表面32之间构成粘接台阶部13(形成于台阶部13的槽部15)的上表面16和防风部件3的下表面32的下部粘接部6。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侧部粘接部5和下部粘接部6构成了在封闭壳体主体10的开口部12的位置粘接固定防风部件3的粘接部。
粘接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的固化状态下的柔软性比壳体主体10的柔软性高。
在此,粘接部的柔软性高是指,构成粘接部(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的粘接剂的固化后的硬度低且伸缩性优异。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壳体主体10是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树脂壳体,与金属制的壳体相比,容易产生因热膨胀而引起的伸缩、加压时的变形等。
例如,在防风部件3为φ30.0的无机玻璃,且壳体主体10为φ30.5的树脂壳体的情况下,就-25度~80度的温度变化时的伸缩而言,相对于防风部件3为φ29.99~φ30.02左右,壳体主体10为φ30.45~φ30.64左右,壳体主体10与防风部件3的间隙成为0.23~0.31(伸缩率92%~124%)。
在粘接部(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的柔软性比壳体主体10低的情况下,粘接部不能完全追随壳体主体10的伸缩。即,若壳体主体10伸缩至固化后的粘接剂具有的功能以上,则在通过粘接部粘接固定的部件(即,壳体主体10和防风部件3)之间,粘接剂剥离,设备壳体1成为气密不良。
特别地,侧部粘接部5容易受壳体主体10的伸缩、变形的影响。
因此,关于粘接部(特别是侧部粘接部5),确保追随壳体主体10的伸缩的充分的厚度(即用于填充粘接剂的间隙),而且关于应用于粘接部的粘接剂,使用固化后的硬度、伸缩率能够与壳体主体10的伸缩率对应的性质的粘接剂。
此外,粘接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优选为热固化型的粘接剂、UV固化型的粘接剂,在硅系、亚克力系、环氧系等的粘接剂中,只要是硬化后的硬度低(即柔软)且伸缩性也优异,还具有能够粘接树脂制的壳体主体10和无机玻璃等的防风部件3这样的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的部件彼此的高粘接力的粘接剂,就能够广泛应用。
另外,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多个部位设置粘接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的情况下,在全部的粘接部可以应用相同的粘接剂,也可以应用不同种类的粘接剂。
也可以根据粘接部而将应用的粘接剂分开使用,例如,就应用于下部粘接部6的粘接剂而言,由于在填充至槽部15后,配置并定位防风部件3,因此使用粘度比较高的粘接剂,以使不从槽部15等流出,就应用于侧部粘接部5的粘接剂而言,由于为在防风部件3的定位后沿防风部件3的外周流入的粘接剂,因此,使用粘度比较低且容易蔓延的粘接剂。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槽部4靠开口部12的进深侧(设备壳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下侧)设有槽部15。
因此,即使假如填充至槽部4的粘接剂流出,也能够在槽部15接住,能够防止粘接剂在壳体主体10的内部露出。
另外,防风部件3在被配置于壳体主体10的开口部12并由台阶部13定位的状态下,被粘接固定在使其上表面比壳体主体10的开口部12的上端部高的位置。
例如,在图3中,防风部件3的上表面比壳体主体10的开口部12的上端部高出高度H。
由此,能够防止填充至槽部4的粘接剂越过防风部件3而露出。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设备壳体1及使用了该设备壳体1的钟表100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组装设备壳体1时,将钟表模块2等收纳于壳体主体10内。
然后,向台阶部13的槽部15填充粘接剂。此外,作为填充于槽部15的粘接剂,为了能够可靠地粘接固定并定位防风部件3,并防止从槽部15流出而在壳体主体10内部露出,优选应用粘度比较高的材料。
在向槽部15填充粘接剂后,将防风部件3放入开口部12,配置于台阶部13上。然后,使防风部件3紧贴槽部15内的粘接剂,使粘接剂固化。即,粘接剂若为热固化型的粘接剂则进行加热,若为UV固化型的粘接剂则照射UV光,从而使粘接剂完全固化。通过使填充至槽部15的粘接剂硬化,从而在台阶部13(形成于台阶部13的槽部15)的上表面16与防风部件3的下表面32之间形成下部粘接部6,对防风部件3进行定位。
然后,向开口部12的槽部4填充粘接剂。此外,作为填充于槽部4的粘接剂,优选使用粘度比较低的粘接剂,以使尽可能均匀地填充于整个槽部4,能够粘接固定防风部件3的外侧面和开口部12的内侧面。在粘接剂的粘度较低的情况下,考虑到粘接剂会流入壳体主体10的厚度方向的下方,但是,通过在台阶部13设有槽部15,从而能够防止粘接剂流出到壳体主体10的内部。另外,由于防风部件3的上表面比壳体主体10的开口部12的上端部高,因此,能够防止粘接剂流出至防风部件3的上表面。
在向槽部4填充粘接剂后,使粘接剂固化。即,粘接剂若为热硬化型的粘接剂则进行加热,若为UV硬化型的粘接剂则照射UV光,从而使粘接剂完全固化。通过使填充至槽部4的粘接剂硬化,从而在开口部12的内侧面14与防风部件3的外侧面31之间形成侧部粘接部5,防风部件3固定于壳体主体10的开口部12。
由于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的固化后的柔软性比壳体主体的柔软性高,因此,即使在由树脂形成的壳体主体10因热而膨胀/收缩、因从外部施加水压等压力而变形的情况下,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也适当地追随壳体主体10的伸缩/变形。
因此,在壳体主体10与防风部件3的粘接部分难以产生剥离等,能够维持高气密性、防水性。
另外,由于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具有柔软性,因此,在从外部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冲击被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吸收。由此,即使不另外设置用于吸收冲击的部件等,也能够防止设备壳体1的破损、收纳于设备壳体1内的各种部件的破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使将防风部件3粘接固定于封闭壳体主体10的开口部12的位置的粘接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的固化状态下的柔软性比壳体主体10的柔软性高。
在设备壳体1的壳体主体10为由树脂形成的树脂壳体的情况下,与金属制的壳体不同,容易产生因热而引起的伸缩、因加压而引起的变形/扭曲等,因此,在将防风部件3安装于壳体主体10的情况下,仅通过粘接固定,会在粘接部分产生剥离、裂缝等,不能维持气密性、耐冲击性。
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取上述结构,即使在类似于树脂壳体产生变形等的恶劣的环境下,粘接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也灵活地追随壳体主体10的变形等,防止产生粘接部分的剥离、裂缝等的发生,从而能够确保高气密性、防水性。
另外,通过使粘接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具有柔软性,从而能够使粘接部实现与缓冲件相同的功能。
因此,能够使设备壳体1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粘接部(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具有确保设备壳体1的高气密性、防水性、耐冲击性的功能,因此,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加强设备壳体1的金属制的内框(内盖等)、外装部件(盖环等)等。
因此,如图3所示,设备壳体1的直径成为防风部件3的外径与壳体主体10的厚度γ相加得到的值,能够比另外设置用于加固的部件的情况小。另外,与通过压入固定防风部件3的情况等不同,无需提高壳体主体10的开口部12的强度,因此,能够使壳体主体10的开口部分的厚度自身也变薄。因此,能够实现设备壳体1的小型化、轻量化。
而且,粘接部(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还起到用于保持气密性的衬垫、用于吸收冲击的缓冲件的作用,因此,也无需另外设置衬垫、缓冲件等。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减少零件个数,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组装工时的减少、整个设备壳体1的小型化、轻量化。
另外,由于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加强设备壳体1的金属制的内框、外装部件等,因此,钟表100的设计自由度变大,能够既确保高气密性、耐冲击性,又实现设计性优异的钟表1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粘接部,具备:侧部粘接部5,粘接开口部12的内侧面14和防风部件3的外侧面31,并将防风部件3固定于壳体主体10;以及下部粘接部6,粘接台阶部13的上表面16和防风部件3的下表面32。
由此,通过下部粘接部6,能够可靠地进行防风部件3的定位及临时固定。另外,通过具备侧部粘接部5及下部粘接部6,能够对应壳体主体10向径向的伸缩、壳体主体10的扭转、歪曲等各种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台阶部13的上表面的沿开口部12的内侧面的部分形成有槽部15,下部粘接部6形成于该槽部15。
因此,形成下部粘接部6的粘接剂被填充于该槽部15内,难以超过槽部15扩展至台阶部13的上表面。由此,能够防止粘接剂流入壳体主体10的内部而壳体主体10内被弄脏。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防风部件3被粘接固定在使其上表面比壳体主体10的开口部12的上端高的位置。
因此,能够防止粘接剂附着于防风部件3的上表面,能够避免防风部件3被粘接剂弄脏。
此外,虽然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不言而喻,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槽部15遍及壳体主体10整周而设置,且下部粘接部6形成于该槽部15的情况,但是设置下部粘接部的位置、范围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以在台阶部13上的多个部位(图5中,模拟钟表的12点侧、3点侧、6点侧、9点侧的四个部位)形成槽部17,通过向其填充粘接剂而设置下部粘接部7。
另外,下部粘接部不限于形成于槽部,也可以在台阶部上形成凹部,向其填充粘接剂,从而形成下部粘接部。
而且,也可以使粘接剂之间在台阶部的上表面扩展,将其作为下部粘接部。
此外,从使下部粘接部具有吸收冲击的功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下部粘接部尽可能均匀地配置于台阶部上。另外,优选的是,设置凹部、槽部,向其填充粘接剂等,从而使下部粘接部具有厚度,能够期待更好的冲击吸收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台阶部13遍及壳体主体10的整周而设置的情况,但是台阶部13也可以沿壳体主体10的内周设于多个部位。
在该情况下,优选沿壳体主体10的内周大致等间隔(例如,模拟钟表的12点侧、3点侧、6点侧、9点侧的四个部位、大致等间隔的三个部位等)地设置,以能够稳定地定位并配置防风部件3。
这样,在局部地设有台阶部的情况下,能够使设备壳体更轻量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粘接部,示例了具备侧部粘接部5和下部粘接部6的情况,但是粘接部也可以仅设有侧部粘接部5和下部粘接部6的任一方。
例如,在图6中,图示了仅具备侧部粘接部5的情况。
根据设备壳体的大小、要求的防水性、耐冲击性的水平,即使仅任一方,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效果。
而且,通过减少粘接部,还能够期待减少组装工时来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也可以在构成侧部粘接部5的开口部12的内侧面14及防风部件3的外侧面31两方或任一方形成有具有至少一个凹凸部的凹凸面。
例如,在图7中,在开口部12的内侧面14形成有多个凹凸部14a,内侧面14成为凹凸面。另外,在与内侧面14对置的防风部件3的外侧面31形成有多个凹凸部31a,外侧面31成为凹凸面。
此外,形成具有凹凸部14a、31a的凹凸面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可以实施纹理加工、蚀刻加工等,或者通过火焰处理、放电处理等表面改性法将内侧面14、外侧面31的表面粗化,从而形成具有凹凸部14a、31a的凹凸面。另外,也可以通过在此示例出的以外的各种加工、处理来形成具有凹凸部14a、31a的凹凸面。
另外,关于防风部件3,也可以不对外侧面进行抛光处理等,从而形成在表面具有微小的凹凸的状态。
这样,将构成侧部粘接部5的面做成具有凹凸部14a、31a的凹凸面,从而能够使构成侧部粘接部5的面的表面积变大,提高与粘接剂的黏着。另外,通过提高壳体主体10侧的内侧面14的树脂表面的润湿性,能够提高粘接力。
另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开口部12的内侧面14形成槽部14b,在防风部件3的外侧面31形成槽部31b。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向侧部粘接部5填充粘接剂时,粘接剂也会被填充至槽部14b、31b内,因此,能够增加构成侧部粘接部5的面与粘接剂的接触面积,通过在该状态下固化粘接剂,侧部粘接部5更难以从开口部12的内侧面14、防风部件3的外侧面31剥离。
此外,图7所示的凹凸部14a、31a、图8所示的槽部14b、31b可以遍及壳体主体10的内侧面及防风部件3的外侧面的整周而设置,也可以局部地设于壳体主体10的内侧面及防风部件3的外侧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在俯视视野中设备壳体1为圆形的例子,但是设备壳体的形状不限于此。
例如,在俯视视野中,设备壳体也可以是椭圆形、矩形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设备壳体1为钟表100的壳体的情况,但是设备壳体不限于应用于钟表的情况。
例如,对于计步器、心率计、高度表、气压计等设备壳体、手机等终端装置的设备壳体,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设备壳体。
以上,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含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范围和与其相当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主体,由树脂形成,且具备形成于其视觉确认侧的开口部及形成于该开口部的内侧且比上述开口部的内侧面向内侧伸出的台阶部;
防风部件,具备比上述壳体主体的上述开口部的内径小且比上述台阶部的内径大的外径;以及
粘接部,将上述防风部件粘接固定于封闭上述壳体主体的上述开口部的位置,
上述防风部件在上述壳体主体上被上述台阶部的上表面和上述开口部的内侧面定位,
上述粘接部的柔软性比上述壳体主体高,
上述粘接部是侧部粘接部以及下部粘接部,其中就侧部粘接部而言,通过向形成于上述开口部的周围的槽部填充粘接剂而将上述开口部的内侧面与上述防风部件的外侧面粘接从而将上述防风部件固定于上述壳体主体,就下部粘接部而言,通过向在沿着上述开口部的内侧面的部分的上述台阶部的上表面形成的槽部填充粘接剂而将上述台阶部的上表面和上述防风部件的下表面粘接,
在将上述防风部件粘接并固定于上述壳体主体时,上述侧部粘接部和上述下部粘接部因上述防风部件和上述壳体主体而分开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风部件在上述壳体主体上被上述防风部件的侧面的下表面侧的端部和与之对应的上述开口部的内侧面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风部件粘接固定在使其上表面比上述壳体主体的上述开口部的上端高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风部件粘接固定在使其上表面比上述壳体主体的上述开口部的上端高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开口部的内侧面及上述防风部件的外侧面两方或任一方形成有具备至少一个凹凸部的凹凸面。
6.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设备壳体;以及
收纳于上述设备壳体内的钟表模块。
CN201711070936.1A 2016-12-21 2017-11-03 设备壳体及钟表 Active CN1082274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7793A JP6531754B2 (ja) 2016-12-21 2016-12-21 機器ケース及び時計
JP2016-247793 2016-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7459A CN108227459A (zh) 2018-06-29
CN108227459B true CN108227459B (zh) 2020-02-25

Family

ID=62562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70936.1A Active CN108227459B (zh) 2016-12-21 2017-11-03 设备壳体及钟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5760B2 (zh)
JP (1) JP6531754B2 (zh)
CN (1) CN1082274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5019B2 (ja) * 2018-10-04 2020-12-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ケース及び時計
USD900645S1 (en) * 2019-03-12 2020-11-03 Garmin Switzerland Gmbh Watch with display
JP6913306B2 (ja) * 2019-04-01 2021-08-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外装部材、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CN109951972B (zh) * 2019-04-30 2021-1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终端设备及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
EP3736643A1 (fr) * 2019-05-08 2020-11-11 Omega SA Boite de montre etanche
USD948350S1 (en) * 2019-06-10 2022-04-12 Navigil Oy Watch
WO2021071667A1 (en) 2019-10-10 2021-04-15 Google Llc Water seal design with antenna co-existence on electronic device
KR20210079657A (ko) * 2019-12-20 2021-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기 및 방수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EP3839663A1 (fr) * 2019-12-20 2021-06-23 Rolex Sa Organe horloger pour boîte de pièce d'horlogerie ou pour pièce d'horlogerie
JP6757481B1 (ja) * 2020-01-29 2020-09-16 セイコーウオッチ株式会社 調速機、脱進機、ムーブメント及び時計
USD927991S1 (en) 2020-06-18 2021-08-17 Garmin Switzerland Gmbh Watch with display
WO2023216189A1 (zh) * 2022-05-12 2023-1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642A (zh) * 1997-01-08 1998-07-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粘接固定物、电子装置及钟表
JP2001021671A (ja) * 1999-07-12 2001-01-26 Casio Comput Co Ltd 時計ケース
JP2002107464A (ja) * 2000-09-28 2002-04-10 Casio Comput Co Ltd 腕時計
CN1591242A (zh) * 2003-09-01 2005-03-0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手表壳和可以戴在手臂上的电子仪器的壳
CN1881111A (zh) * 2005-06-14 2006-12-20 蒙特雷斯拉多股份有限公司 由带不可见接头或可装饰的玻璃封闭的壳体及制造方法
CN201141995Y (zh) * 2007-11-30 2008-10-29 深圳市飞亚达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 计时表
CN204331302U (zh) * 2014-12-23 2015-05-13 深圳市西普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表壳结构及手表
CN204595442U (zh) * 2014-12-05 2015-08-26 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钨钢上套的表身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14244A (fr) * 1953-12-02 1956-04-10 Lonza Ag Fixation de verres de montre en une matière synthétique transparente dans une lunette
CH321187A (de) * 1953-12-02 1957-04-30 Lonza Ag Uhrgehäuseteil, bestehend aus einem Uhrglas und dessen Fassung
FR1524811A (fr) * 1967-05-30 1968-05-10 Boîte de montre étanche
JPS5316380Y2 (zh) * 1973-04-23 1978-04-28
US4136515A (en) * 1977-01-03 1979-01-30 Timex Corporation Sealed watch cas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4234948A (en) * 1977-04-06 1980-11-18 Citizen Watch Co., Ltd. Watchglass fixing structure
CH646030GA3 (zh) * 1981-05-22 1984-11-15
JPS5941779U (ja) * 1982-09-09 1984-03-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ウオツチケ−ス
JPS61294385A (ja) * 1985-06-21 1986-12-25 Citizen Watch Co Ltd 時計の側と風防の固着構造
JPS6269187U (zh) * 1985-10-22 1987-04-30
JPH0798674B2 (ja) * 1986-12-15 1995-10-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時計側の接着固定構造
JPH048991U (zh) * 1990-05-10 1992-01-27
JPH0694848A (ja) * 1991-08-23 1994-04-08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機器の表示ガラス取付構造
US6053631A (en) * 1992-11-19 2000-04-25 Createc Patent Holding S.A. Plastic case with a support bod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H693049A5 (fr) * 1998-02-27 2003-01-31 Rado Montres Sa Procédé de réalisation d'étanchéité dans une montre.
JP2003004869A (ja) 2001-06-26 2003-01-08 Kawaguchiko Seimitsu Co Ltd 時計用外装部品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時計
FI117654B (fi) * 2003-11-20 2006-12-29 Polar Electro Oy Elektroninen rannelaite
JP2006105654A (ja) * 2004-10-01 2006-04-20 Citizen Seimitsu Co Ltd 腕時計の防水構造
US9235240B2 (en) * 2010-11-11 2016-01-12 Apple Inc. Insert molding around glass member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EP2485100A1 (fr) * 2011-02-08 2012-08-08 ETA SA Manufacture Horlogère Suisse Montre comprenant une lunette et procédé de fixation d'une telle lunette
US10015297B2 (en) * 2015-09-08 2018-07-03 Apple Inc. Display cover retention features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642A (zh) * 1997-01-08 1998-07-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粘接固定物、电子装置及钟表
JP2001021671A (ja) * 1999-07-12 2001-01-26 Casio Comput Co Ltd 時計ケース
JP2002107464A (ja) * 2000-09-28 2002-04-10 Casio Comput Co Ltd 腕時計
CN1591242A (zh) * 2003-09-01 2005-03-0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手表壳和可以戴在手臂上的电子仪器的壳
CN1881111A (zh) * 2005-06-14 2006-12-20 蒙特雷斯拉多股份有限公司 由带不可见接头或可装饰的玻璃封闭的壳体及制造方法
CN201141995Y (zh) * 2007-11-30 2008-10-29 深圳市飞亚达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 计时表
CN204595442U (zh) * 2014-12-05 2015-08-26 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钨钢上套的表身结构
CN204331302U (zh) * 2014-12-23 2015-05-13 深圳市西普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表壳结构及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00927A (ja) 2018-06-28
JP6531754B2 (ja) 2019-06-19
CN108227459A (zh) 2018-06-29
US10345760B2 (en) 2019-07-09
US20180173166A1 (en) 2018-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7459B (zh) 设备壳体及钟表
US8199488B2 (en) Display housing
TWI457880B (zh) 曲面顯示模組與顯示裝置
JP2010157957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を備える携帯端末装置
JP3165094U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ー装置の液晶保護板並びに液晶ディスプレー装置
KR102481932B1 (ko) 성형된 디스플레이 장착 구조체를 갖는 전자 디바이스
CN107797318B (zh)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CN211087782U (zh) 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US9661115B2 (en) Device arrangement
KR20210058981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그 제조 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7024462B2 (ja) 表示装置
CN210200207U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WO2016194323A1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485672Y1 (ko) 곡면 액정 이동 단말기용 액정 보호 강화 유리
JP5430140B2 (ja) 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
JP5338407B2 (ja) 平面表示モジュー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KR20130094610A (ko) 기능성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기능성 플레이트의 접합방법
CN111433687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09459877B (zh) 一种显示屏带框贴合方法、贴合装置及其显示器
WO2012056861A1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08540597A (zh) 前壳组件的制作方法、前壳组件及电子装置
US10998296B2 (en) In-vehicle display device using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2454957B1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차량 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547230B (zh) 電子裝置與電子裝置之顯示元件的組裝方法
JP7279742B2 (ja) 機器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