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15474B -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15474B
CN108215474B CN201711482390.0A CN201711482390A CN108215474B CN 108215474 B CN108215474 B CN 108215474B CN 201711482390 A CN201711482390 A CN 201711482390A CN 108215474 B CN108215474 B CN 1082154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ink
water
inking
distribu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23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15474A (zh
Inventor
全代伦
万云飞
彭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OSS GRAPHIC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OSS GRAPH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OSS GRAPHIC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OSS GRAPH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823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154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15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15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15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15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2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 B41F31/025Ducts formed between two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2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 B41F31/10Applications of feed or duct rollers

Landscapes

  • Rotary Pr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包括输墨装置、供水装置和连接装置。输墨装置包括供墨部、着墨部及匀墨部;供墨部包括设在印版滚筒的左上方的墨斗、墨斗辊和传墨辊;着墨部包括第一至第三着墨辊;匀墨部包括第一至第五匀墨辊和第一至第三串墨辊;供水装置包括设在印版滚筒的左下方的水斗、水斗辊、计量辊、串水辊和着水辊;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至第三连接辊;第一连接辊接触在串水辊的左上部并安装在第一离合机构上;第二连接辊接触在第一着墨辊的左部并以能与第一着墨辊调节压力的方式固定安装;第三连接辊接触在第一串墨辊的左下部并安装在第二离合机构上。本发明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能更好的实现印刷墨量和墨色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背景技术
胶印机的输墨装置是把墨斗中存储的油墨依照墨斗辊→传墨辊→匀墨辊→串墨辊→着墨辊的顺序将油墨转移到上述辊列内,将油墨均匀、适量地供给卷绕在印版滚筒外周面的印版上,由印刷部对纸施加印刷。墨路系统是胶印机的重要部分,其结构和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油墨的转移和传递,也是决定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恰当地设计供墨路径,同时还要做好水路设计,以获得更好的印刷效果。
现有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大多采用单墨路传墨方式以及水墨分离的方式(见图1),单墨路传墨方式的传墨路径主要是将墨斗10中的油墨从墨斗辊11通过单一的传墨路径依次经传墨辊12、第一匀墨辊21、第二匀墨辊22、第一串墨辊31、下匀墨辊22’直接传给第一着墨辊41;第一着墨辊41上的油墨大部分传递给印版滚筒20,之后第一着墨辊41再将一小部分油墨继续依次传递给第二串墨辊32、第三匀墨辊至第五匀墨辊23~25、第三串墨辊=33、第二着墨辊42和第三着墨辊43,第二着墨辊42和第三着墨辊43可实现对印版滚筒20补充极少量的油墨和匀墨。水墨分离的方式在传统的高速报刊轮转印刷中应用较多,对印品精度要求不高时采用水墨分离的方式相对比较合适。单墨路传墨与双墨路、多墨路等比较,其主要特点是传墨比较直接,油墨通过单一路径可以直接到达第一着墨辊,其响应时间可以相对短,而且单一路径的墨路可以使第一着墨辊的着墨率很大,几乎接近100%,比较适合高速印刷和有大墨量需求的印刷。单墨路传墨的墨辊排列方式在实际的商业包装印刷过程中,对卡纸、铜版纸、轻涂纸、薄膜等各种承印材料的综合印刷适应性相对较差,常常出现由于单墨路传墨方式引起的匀墨和串墨不充分、不均匀等问题,在商业包装印刷中当既有大实地印刷也有网点套印印刷时容易出现堆墨、墨杠、缺墨鬼影、墨色不均、色差等印刷质量问题。水墨分离的方式对商业包装印刷中图文布局的墨量变化较大的印品也容易造成在着水辊和串水辊上堆墨、水杠、水膜不均等问题,对商业包装印刷中网点套印印刷以及中小墨量的印刷,水墨分离的方式在实际印刷过程中无法实现水墨连接、水墨共上和适当的水墨乳化,最终无法达到理想的印刷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它能更好的实现印刷墨量和墨色的均匀性,进一步减小同一版面的印刷色差,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墨杠和水杠等印刷缺陷的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包括输墨装置和供水装置,所述输墨装置包括供墨部、着墨部及匀墨部,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左下方的水斗及位于水斗上部的水斗辊;所述墨路系统还包括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供墨部包括设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左上方的盛有油墨的墨斗、位于墨斗右部的墨斗辊和接触在墨斗辊的右下部的传墨辊;
所述着墨部包括自左至右地接触在印版滚筒的上部的第一着墨辊至第三着墨辊;
所述匀墨部包括第一匀墨辊至第五匀墨辊和第一串墨辊至第三串墨辊;所述第一匀墨辊接触在所述传墨辊的左下部;所述第一串墨辊接触在第一匀墨辊的下部;所述第二匀墨辊接触在第一串墨辊的右上部;所述第二串墨辊分别接触在第二匀墨辊的右下部和第一着墨辊的右上部;所述第三匀墨辊接触在第二串墨辊的右上部;所述第四匀墨辊分别接触在第三匀墨辊的右上部和第五匀墨辊的左上部,第三串墨辊分别接触在第五匀墨辊的下部、第二着墨辊的右部和第三着墨辊的左上部;
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含有计量辊、串水辊和着水辊的水路辊列;其中,所述计量辊接触在水斗辊的上部;所述串水辊接触在计量辊的右部;所述着水辊分别接触在串水辊的右下部和印版滚筒的左下部;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辊至第三连接辊;所述第一连接辊接触在所述串水辊的左上部;所述第二连接辊接触在所述第一着墨辊的左部并以能与所述第一着墨辊调节压力的方式固定安装在胶印机的墙板上;所述第三连接辊接触在所述第一串墨辊的左下部;所述第一连接辊和第三连接辊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第一离合机构和第二离合机构上,以实现与第二连接辊的离合;
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分离,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分离状态时,实现水墨分离模式,此时第一连接辊位于水路辊列中;
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分离,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压状态时,实现水墨分离模式,第一串墨辊、第二匀墨辊、第二串墨辊、第一着墨辊、第二连接辊、第三连接辊之间构成“O”形环形墨路排列,此时第一连接辊位于水路辊列中;
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压,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分离状态时,实现水墨连接模式;
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压,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压状态时,实现水墨共上模式,所述着水辊为水墨共上辊。
上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中,所述传墨辊安装在间歇传墨机构上,以实现与墨斗辊和第一匀墨辊之间间歇地接触传墨;或者,所述传墨辊安装在固定在胶印机的墙板上的传墨辊臂架上,使传墨辊与墨斗辊、第一匀墨辊之间始终接触,实现连续传墨。
上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中,所述间歇传墨机构包括一气缸和一与气缸的活塞杆垂直连接的摆杆,该摆杆的一头与所述传墨辊的轴头铰接,该摆杆的另一头铰接在胶印机的墙板上。
上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着墨辊至第三着墨辊和着水辊各自连接一摆动机构,使第一着墨辊绕第二串墨辊的轴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使第二着墨辊和第三着墨辊均绕第三串墨辊的轴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还使所述着水辊绕串水辊的轴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
上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中,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胶印机的墙板上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的转轴连接的丝杆、旋接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以及铰接在丝杠螺母的末端的摆动臂架;所述第一着墨辊的轴头、第二着墨辊的轴头、第三着墨辊的轴头和着水辊的轴头分别安装在各自的摆动臂架的一端,与第一着墨辊连接的摆动臂架的另一端活动地套在第二串墨辊的轴头上,与第二着墨辊连接的摆动臂架的另一端活动地套在第三串墨辊的轴头上,与第三着墨辊连接的摆动臂架的另一端活动地套在第三串墨辊的轴头上,与着水辊连接的摆动臂架的另一端活动地套在串水辊的轴头上,各自的摆动臂架在各自的伺服电机及丝杆的驱动下实现摆动。
上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中,所述水路辊列还含有一根接触在着水辊的下部并与所述着水辊安装在同一个臂架上的匀水辊。
上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中,所述供墨部的墨斗还可以设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右上方,此时所述传墨辊设在墨斗的左部,并在传墨辊的左下部和第一匀墨辊的右上部之间设置一根上匀墨辊
本发明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三根串墨辊和一根串水辊,确保油墨和水更加均匀,能更好的实现印刷墨量和墨色的均匀性,进一步减小同一版面的印刷色差,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墨杠和水杠等印刷缺陷的发生。
2)第一着墨辊作为为主要供墨辊,并与第二连接辊、第三连接辊、第一串墨辊、第二匀墨辊、第二串墨辊形成“O”形墨路排列,能更好的减少或消除印刷变色、墨杠和鬼影等印刷缺陷,特别是对吸水和吸墨性能相对较差的承印材料,减少上述印刷缺陷的效果更加明显;
3)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可通过第一离合机构方便地实现离合功能。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离状态时,实现水路和墨路的分离,此时第一连接辊位于水路辊列中,能更好地发挥匀水的作用,使薄薄的水膜更加均匀;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状态时,实现水路和墨路的连接,能更好地实现印刷的水与墨之间适当的乳化和水墨平衡,能更好的适应中小墨量印刷以及图文的网点灰平衡印刷;
4)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也可通过第二离合机构方便地实现离合两种功能。当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离状态时,第三连接辊、第一串墨辊、第二匀墨辊、第二串墨辊、第一着墨辊和第二连接辊成为反“C”型排列,能更好的适应快速下墨和大墨量印刷中需要快速补充墨量的需求。当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状态时,第三连接辊、第一串墨辊、第二匀墨辊、第二串墨辊、第一着墨辊和第二连接辊成为“O”型排列,能较充分地改善匀墨性能,也可根据所在印刷色组图文画面的实际情况,能柔性地和自适应地将油墨在印版滚筒的输出端和上述墨路系统中更好的供墨或储墨,既能有效的减少印刷画面的局部堆墨,也能对印刷画面局部的较大墨量需求给予适时和有效的补充,能进一步减少印刷堆墨、缺墨、色差、墨杠、鬼影等印刷缺陷。
5)第一着墨辊、第二着墨辊、第三着墨辊、着水辊分别安装在各自的摆动臂架的一端,各自的摆动臂架的另一端活动的铰接在各自的串墨辊的轴头上并可绕各自的串墨辊的轴心摆动。各自的摆动臂架分别与各自的伺服电机及丝杠机构铰接连接,并在各自伺服电机及丝杠机构的驱动下实现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最终实现印版滚筒直径和有效印刷周长可在一定设计范围内改变,实现变径商业包装印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一种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中的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另一种排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包括输墨装置、供水装置和连接装置。
输墨装置包括供墨部、着墨部及匀墨部;其中:
供墨部包括设在印版滚筒20的左上方的盛有油墨的墨斗10、位于墨斗10右部的墨斗辊11和接触在墨斗辊11的右下部的传墨辊12;
着墨部包括自左至右地接触在印版滚筒20的上部的第一着墨辊至第三着墨辊41~43;
匀墨部包括第一匀墨辊至第五匀墨辊21~25和第一串墨辊至第三串墨辊31~33;第一匀墨辊21接触在传墨辊12的左下部;第一串墨辊31接触在第一匀墨辊21的下部;第二匀墨辊22接触在第一串墨辊31的右上部;第二串墨辊32分别接触在第二匀墨辊22的右下部和第一着墨辊41的右上部;第三匀墨辊23接触在第二串墨辊32的右上部;第四匀墨辊24分别接触在第三匀墨辊23的右上部和第五匀墨辊25的左上部,第三串墨辊33分别接触在第五匀墨辊25的下部、第二着墨辊42的右部和第三着墨辊43的左上部。
传墨辊12安装在间歇传墨机构上,以实现与墨斗辊11和第一匀墨辊21之间间歇地接触传墨;间歇传墨机构包括一气缸和一与气缸的活塞杆垂直连接的摆杆,该摆杆的一头与传墨辊12的轴头铰接,该摆杆的另一头铰接在支点销轴上,该支点销轴安装在胶印机的墙板上,气缸的伸缩可驱动摆杆绕支点销轴往复小角度摆动,从而实现传墨辊12与墨斗辊11、第一匀墨辊21之间间歇地接触传墨;传墨辊12也可直接安装在传墨辊臂架上,该传墨辊臂架固定在胶印机的墙板上,使传墨辊12与墨斗辊11、第一匀墨辊21之间始终接触,实现连续传墨。
供水装置包括设在印版滚筒20左下方的水斗50、位于水斗50上部的水斗辊51和含有计量辊52、串水辊53和着水辊54和匀水辊55的水路辊列;其中,计量辊52接触在水斗辊51的上部;串水辊53接触在计量辊52的右部;着水辊54分别接触在串水辊53的右下部和印版滚筒20的左下部;匀水辊55接触在着水辊54的下部并与着水辊54安装在同一个臂架上;
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辊至第三连接辊61~63;其中:第一连接辊61接触在串水辊53的左上部;第二连接辊62接触在第一着墨辊41的左部并以能与第一着墨辊41调节压力的方式固定安装在胶印机的墙板上;第三连接辊63接触在第一串墨辊31的左下部;第一连接辊61和第三连接辊63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第一离合机构和第二离合机构上,以实现与第二连接辊62的离合。
第一着墨辊41、第二着墨辊42、第三着墨辊43和着水辊54各自连接一摆动机构,使第一着墨辊41绕第二串墨辊32的轴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使第二着墨辊42和第三着墨辊43均绕第三串墨辊33的轴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使着水辊54绕串水辊53的轴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
第一着墨辊41的摆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胶印机的墙板上的伺服电机71、与伺服电机71的转轴连接的丝杠72,旋接在丝杠72上的丝杠螺母73以及与丝杠螺母73的末端铰接的摆动臂架74,摆动臂架74的一端安装了第一着墨辊41,摆动臂架74的另一端活动地套在第二串墨辊32的轴头上,在伺服电机71及丝杠72的驱动下摆动臂架74可绕第二串墨辊32的轴中心摆动(见图3)。
第二着墨辊42的摆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胶印机的墙板上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的转轴连接的丝杠,旋接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以及与丝杠螺母的末端铰接的摆动臂架,摆动臂架的一端安装了第二着墨辊42,摆动臂架的另一端活动地套在第三串墨辊33的轴头上,在伺服电机及丝杠的驱动下摆动臂架可绕第二串墨辊33的轴中心摆动。
第三着墨辊43的摆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胶印机的墙板上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的转轴连接的丝杠,旋接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以及与丝杠螺母的末端铰接的摆动臂架,摆动臂架的一端安装了第三着墨辊43,摆动臂架的另一端活动地套在第三串墨辊33的轴头上,在伺服电机及丝杠的驱动下摆动臂架可绕第二串墨辊33的轴中心摆动。
着水辊54的摆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胶印机的墙板上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的转轴连接的丝杠,旋接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以及与丝杠螺母的末端铰接的摆动臂架,摆动臂架的一端安装了着水辊54,摆动臂架的另一端活动地套在串水辊53的轴头上,在伺服电机及丝杠的驱动下摆动臂架可绕串水辊53的轴中心摆动。
上述的摆动机构能适应商业包装印刷中印版滚筒20的可变直径的印刷需求,最终目的是能实现印版滚筒直径和有效印刷周长可在一定设计范围内改变,实现变径商业包装印刷。当印版滚筒20的直径减小时,第一着墨辊至第三着墨辊41~43、着水辊54由图1显示的实线所在位置摆动到相应的虚线所在位置。
本发明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中的供墨部的墨斗10还可以设在印版滚筒20的右上方,此时传墨辊11设在墨斗10的左部,并在传墨辊11的左下部和第一匀墨辊21的右上部之间设置一根上匀墨辊21’(见图4)。
本发明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可根据所在印刷色组的实际图文及墨量情况方便实现以下四种模式:
当第一连接辊61与第二连接辊62处于分离,第三连接辊63与第二连接辊62处于分离状态时,实现水墨分离模式,此时第一连接辊61位于水路辊列中;第三连接辊63、第一串墨辊31、第二匀墨辊22、第二串墨辊32、第一着墨辊41和第二连接辊62形成反“C”形排列;能较好地实现较大墨量的中高速印刷中的快速供墨;
当第一连接辊61与第二连接辊62处于分离,第三连接辊63与第二连接辊62处于合压状态时,实现水墨分离模式,此时第一连接辊61位于水路辊列中;第三连接辊63、第一串墨辊31、第二匀墨辊22、第二串墨辊32、第一着墨辊41和第二连接辊62形成“O”形排列;能较好的实现中高速印刷中的中小墨量的均匀供墨,能进一步增强油墨在墨路中的匀墨性能,能进一步改善印刷墨色的均匀性;
当第一连接辊61与第二连接辊62处于合压,第三连接辊63与第二连接辊62处于分离状态时,实现水墨连接模式;第三连接辊63、第一串墨辊31、第二匀墨辊22、第二串墨辊32、第一着墨辊41和第二连接辊62形成反“C”形排列;能更好的实现较大墨量印刷中的快速供墨,也能使印刷中的水和墨适当地形成乳化,既能更好地满足印刷品质要求较高的阶调网点图文印刷,也能更好的满足包装印刷中有较多大实地的要求;
当第一连接辊61与第二连接辊62处于合压,第三连接辊63与第二连接辊62处于合压状态时,实现水墨共上模式,着水辊54为水墨共上辊;第三连接辊63、第一串墨辊31、第二匀墨辊22、第二串墨辊32、第一着墨辊41和第二连接辊62形成“O”形排列,能广泛地实现较大墨量和中小墨量的供墨和匀墨,能实现印刷中水和墨需要适当乳化的要求,能更好的适应轻涂纸、胶版纸、铜版纸、卡纸、薄膜等各种承印材料的印刷,能满足商业印刷、包装印刷等的较高的印刷品质的要求。
本发明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中油墨的传输路径为:油墨储存在墨斗10内,油墨依次经墨斗辊11传递给传墨辊12、第一匀墨辊21、第一串墨辊31,第一串墨辊31再分别传给第二匀墨辊22和第三连接辊63。匀墨辊22传墨给第二串墨辊32,第二串墨辊32分别传墨给第一着墨辊41和第三匀墨辊23,分两路传墨;第三连接辊63可继续传墨给第二连接辊62以及下续墨辊;最终传墨经各串墨辊、各着墨辊或着水辊,将油墨传递到卷包在印版滚筒20上的印版上。
本发明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中水的传输路径为:水储存在水斗50内,水斗辊51上的水经计量辊52计量后再依次传给串水辊53和着水辊54,由着水辊54将均匀的水再转移到卷包在印版滚筒20上的印版上。为了使着水辊54传给印版的水更加均匀,着水辊54下方设置了一根匀水辊55;匀水辊55在水路中既能匀水,也能适时转移和存储多余的水。
本发明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三根串墨辊和一根串水辊,确保油墨和水更加均匀,能更好的实现印刷墨量和墨色的均匀性,进一步减小同一版面的印刷色差,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墨杠和水杠等印刷缺陷的发生。
2)第一着墨辊41作为为主要供墨辊,可与第二连接辊62、第三连接辊63、第一串墨辊31、第二匀墨辊22、第二串墨辊32形成“O”形排列,能更好的减少或消除印刷变色、墨杠和鬼影等印刷缺陷,特别是对吸水和吸墨性能相对较差的承印材料,减少上述印刷缺陷的效果更加明显;
3)第一连接辊61与第二连接辊62可通过第一离合机构方便地实现离合功能。当第一连接辊61与第二连接辊62处于离状态时,实现水路和墨路的分离,此时第一连接辊61位于水路辊列中,能更好地发挥匀水的作用,使薄薄的水膜更加均匀。当第一连接辊61与第二连接辊62处于合状态时,实现水路和墨路的连接,能更好地实现印刷的水与墨之间适当的乳化和水墨平衡,能更好的适应中小墨量印刷以及图文的网点阶调印刷;
4)第三连接辊63与第二连接辊62也可通过第二离合机构方便地实现离合两种功能。当第三连接辊63与第二连接辊62处于离状态时,第三连接辊63、第一串墨辊31、第二匀墨辊22、第二串墨辊32、第一着墨辊41和第二连接辊62成为反“C”型排列,能更好的适应快速下墨和大墨量印刷中需要快速补充墨量的需求。当第三连接辊63与第二连接辊62处于合状态时,第三连接辊63、第一串墨辊31、第二匀墨辊22、第二串墨辊32、第一着墨辊41和第二连接辊62成为“O”型排列,能较充分地改善匀墨性能,也可根据所在印刷色组图文画面的实际情况,能柔性地和自适应地将油墨在印版滚筒的输出端和上述墨路系统中更好的供墨或储墨,既能有效的减少印刷画面的局部堆墨,也能对印刷画面局部的较大墨量需求给予适时和有效的补充,能进一步减少印刷堆墨、缺墨、色差、墨杠、鬼影等印刷缺陷。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9)

1.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包括输墨装置和供水装置,所述输墨装置包括供墨部、着墨部及匀墨部,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设在印版滚筒的左下方的水斗及位于水斗上部的水斗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路系统还包括连接装置;
所述供墨部包括设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左上方的盛有油墨的墨斗、位于墨斗右部的墨斗辊和接触在墨斗辊的右下部的传墨辊;
所述着墨部包括自左至右地接触在印版滚筒的上部的第一着墨辊至第三着墨辊;
所述匀墨部包括第一匀墨辊至第五匀墨辊和第一串墨辊至第三串墨辊;所述第一匀墨辊接触在所述传墨辊的左下部;所述第一串墨辊接触在第一匀墨辊的下部;所述第二匀墨辊接触在第一串墨辊的右上部;所述第二串墨辊分别接触在第二匀墨辊的右下部和第一着墨辊的右上部;所述第三匀墨辊接触在第二串墨辊的右上部;所述第四匀墨辊分别接触在第三匀墨辊的右上部和第五匀墨辊的左上部,第三串墨辊分别接触在第五匀墨辊的下部、第二着墨辊的右部和第三着墨辊的左上部;
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含有计量辊、串水辊和着水辊的水路辊列;其中,所述计量辊接触在水斗辊的上部;所述串水辊接触在计量辊的右部;所述着水辊分别接触在串水辊的右下部和印版滚筒的左下部;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辊至第三连接辊;所述第一连接辊接触在所述串水辊的左上部;所述第二连接辊接触在所述第一着墨辊的左部并以能与所述第一着墨辊调节压力的方式固定安装在胶印机的墙板上;所述第三连接辊接触在所述第一串墨辊的左下部;所述第一连接辊和第三连接辊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第一离合机构和第二离合机构上,以实现与第二连接辊的离合;
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分离,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分离状态时,实现水墨分离模式,此时第一连接辊位于水路辊列中;
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分离,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压状态时,实现水墨分离模式,第一串墨辊、第二匀墨辊、第二串墨辊、第一着墨辊、第二连接辊、第三连接辊之间构成“O”形环形墨路排列,此时第一连接辊位于水路辊列中;
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压,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分离状态时,实现水墨连接模式;
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压,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压状态时,实现水墨共上模式,所述着水辊为水墨共上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墨辊安装在间歇传墨机构上,以实现与墨斗辊和第一匀墨辊之间间歇地接触传墨;或者,所述传墨辊安装在固定在胶印机的墙板上的传墨辊臂架上,使传墨辊与墨斗辊、第一匀墨辊之间始终接触,实现连续传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传墨机构包括一气缸和一与气缸的活塞杆垂直连接的摆杆,该摆杆的一头与所述传墨辊的轴头铰接,该摆杆的另一头铰接在胶印机的墙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着墨辊至第三着墨辊和着水辊各自连接一摆动机构,使第一着墨辊绕第二串墨辊的轴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使第二着墨辊和第三着墨辊均绕第三串墨辊的轴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还使所述着水辊绕串水辊的轴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胶印机的墙板上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的转轴连接的丝杆、旋接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以及铰接在丝杠螺母的末端的摆动臂架;所述第一着墨辊的轴头、第二着墨辊的轴头、第三着墨辊的轴头和着水辊的轴头分别安装在各自的摆动臂架的一端,与第一着墨辊连接的摆动臂架的另一端活动地套在第二串墨辊的轴头上,与第二着墨辊连接的摆动臂架的另一端活动地套在第三串墨辊的轴头上,与第三着墨辊连接的摆动臂架的另一端活动地套在第三串墨辊的轴头上,与着水辊连接的摆动臂架的另一端活动地套在串水辊的轴头上,各自的摆动臂架在各自的伺服电机及丝杆的驱动下实现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辊列还含有一根接触在着水辊的下部并与所述着水辊安装在同一个臂架上的匀水辊。
7.根据权利要求1、2、4、6任意所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部的墨斗或设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右上方,此时所述传墨辊设在墨斗的左部,并在传墨辊的左下部和第一匀墨辊的右上部之间设置一根上匀墨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部的墨斗或设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右上方,此时所述传墨辊设在墨斗的左部,并在传墨辊的左下部和第一匀墨辊的右上部之间设置一根上匀墨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部的墨斗或设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右上方,此时所述传墨辊设在墨斗的左部,并在传墨辊的左下部和第一匀墨辊的右上部之间设置一根上匀墨辊。
CN201711482390.0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Active CN1082154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2390.0A CN108215474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2390.0A CN108215474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15474A CN108215474A (zh) 2018-06-29
CN108215474B true CN108215474B (zh) 2019-05-24

Family

ID=62646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2390.0A Active CN108215474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154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4663B (zh) * 2017-12-29 2019-12-13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卫星式胶印机水墨压力调整控制方法
CN110561888B (zh) * 2019-04-29 2021-03-26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水墨系统及包含其的印刷机
CN111070887A (zh) * 2019-12-23 2020-04-28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8266Y (zh) * 2004-12-03 2005-12-28 上海青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印机的墨辊和水辊排列结构
CN201044985Y (zh) * 2007-06-01 2008-04-09 潍坊同力印刷设备配套有限公司 单、双面印刷胶印机的下印版机头
CN101934630A (zh) * 2009-07-03 2011-01-05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单版双色隔色输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印刷设备
CN101954777A (zh) * 2010-09-07 2011-01-26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印刷机上串水辊、串墨辊的传动离合装置
CN103786420A (zh) * 2014-02-21 2014-05-14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带有独立水墨系统双印版交替印刷的平版印刷机
CN105269926A (zh) * 2014-06-20 2016-01-27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胶印印刷机
CN106739455A (zh) * 2016-12-05 2017-05-31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胶柔混合印刷机
CN106739482A (zh) * 2016-12-05 2017-05-31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规格印刷机的水墨辊离合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8266Y (zh) * 2004-12-03 2005-12-28 上海青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印机的墨辊和水辊排列结构
CN201044985Y (zh) * 2007-06-01 2008-04-09 潍坊同力印刷设备配套有限公司 单、双面印刷胶印机的下印版机头
CN101934630A (zh) * 2009-07-03 2011-01-05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单版双色隔色输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印刷设备
CN101954777A (zh) * 2010-09-07 2011-01-26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印刷机上串水辊、串墨辊的传动离合装置
CN103786420A (zh) * 2014-02-21 2014-05-14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带有独立水墨系统双印版交替印刷的平版印刷机
CN105269926A (zh) * 2014-06-20 2016-01-27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胶印印刷机
CN106739455A (zh) * 2016-12-05 2017-05-31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胶柔混合印刷机
CN106739482A (zh) * 2016-12-05 2017-05-31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规格印刷机的水墨辊离合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15474A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5474B (zh)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JPH0236387B2 (zh)
CN103481639B (zh) 一种胶印、柔印一体机
IT8323262A1 (it) Gruppo di stampa per la stampa di giornali e riviste
US20020014171A1 (en) Short inking unit
CN111070887A (zh)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JPH1044377A (ja) 印刷機用のインキ装置
CN105774226A (zh) 一种印刷机数字化精确供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JPH04234655A (ja) キーなしリトグラフ印刷装置
CA2049154C (en) Isolated ink feed mechanism
CN101342810A (zh) 曲面胶印机的输墨装置
CN211591824U (zh) 一种平板印刷机墨路结构
CN201092141Y (zh) 五滚筒胶印机输墨装置
CN103358663B (zh) 一种印刷机的水墨系统的排列结构
JP2007237638A (ja) インキ供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印刷機
CN210283554U (zh) 输墨润湿装置及轮转胶印机
CN110561888B (zh) 水墨系统及包含其的印刷机
JP2882968B2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機の給湿装置及び給湿方法
JP3312573B2 (ja) 湿し水制御装置および印刷機
CN101444989A (zh) 一种基于印刷图像的胶印机局部调节输水装置
JP2882966B2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機の給湿装置及び給湿方法
CN213199185U (zh) 一种印刷机窜墨机构
CN201693832U (zh) 平版印刷机的润版装置
JP2007230116A (ja) インキ供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印刷機
CN217476874U (zh) 一种输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