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6929A - 粘接装置和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粘接装置和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16929A CN108116929A CN201711238060.7A CN201711238060A CN108116929A CN 108116929 A CN108116929 A CN 108116929A CN 201711238060 A CN201711238060 A CN 201711238060A CN 108116929 A CN108116929 A CN 1081169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zzle
- adhering device
- conveying
- sheet material
- relative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4—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securing together articles or webs, e.g. by adhesive, stitching or sta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粘接装置和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采用该粘接装置和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稳定地使粘接剂附着在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粘接装置具有支承部和喷嘴。支承部能够从下侧支承下布。喷嘴设于相对于下布而言的与支承部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喷嘴具有能够使粘接剂向下方排出的排出口。喷嘴能够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位移。在喷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排出口从上方与下布相对。在喷嘴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排出口在比喷嘴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排出口所处的位置靠后侧处从上方与下布相对。在喷嘴从第一相对位置向第二相对位置移动的期间里,排出口向呈静止状态的下布排出粘接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接装置和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用于将重叠起来的两块片材粘接起来的粘接装置。日本特许公开2010年222140号公报所公开的粘接装置用于将作为片材的一例的上布和下布重叠并粘接起来。上述粘接装置具有传送带、喷嘴和第一辊。传送带配置在喷嘴的下方。传送带中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位即输送部位能够支承下布。输送部位延伸到比喷嘴靠后侧的位置。喷嘴在下端部具有能够使粘接剂排出的排出口。粘接装置能够将下布夹在输送部位与排出口之间。第一辊设于输送部位的后端部的上侧。第一辊和传送带的输送部位将经过喷嘴上方配置在喷嘴的后侧的上布和附着粘接剂之后的下布重叠起来,并从上下方向将该上布和下布夹起来。粘接装置一边将被夹着的上布和下布向后方输送一边将该上布和下布粘接起来。
上述粘接装置在粘接动作开始时先向下布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排出粘接剂。此时,传送带在比第一辊靠前方处将下布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按在排出口处。粘接剂从排出口排出。传送带将下布按在排出口处来增加传送带与下布的摩擦阻力,从而能够将附着粘接剂之后的下布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输向第一辊。但是,在利用传送带将下布按在排出口处的力过弱时,存在传送带相对于下布打滑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存在附着在下布的后端部的粘接剂过多的可能性。在利用传送带将下布按在排出口处的力过强时,存在粘接剂无法从排出口排出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存在附着在下布的后端部的粘接剂不足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稳定地使粘接剂附着在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的粘接装置和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1的粘接装置具有:支承部,其能够从下侧支承第一片材;喷嘴,其设于相对于所述第一片材而言的与所述支承部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该喷嘴具有能够朝向所述第一片材排出粘接剂的排出口;供给机构,其用于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粘接剂;及输送机构,其能够在比所述喷嘴靠所述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处,将附着有所述粘接剂的所述第一片材和从上侧重叠在所述第一片材上的第二片材夹起来进行输送,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粘接装置具有喷嘴马达,该喷嘴马达与所述喷嘴相连结,该喷嘴马达用于使所述喷嘴的位置沿所述输送方向位移,所述喷嘴能够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位移,该第一相对位置是所述排出口与所述第一片材相对时所述喷嘴所处的位置,该第二相对位置是所述排出口在比所述第一相对位置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处与所述第一片材相对时所述喷嘴所处的位置,该粘接装置具有:排出控制部,该排出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机构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供给机构和所述喷嘴马达进行控制,使所述喷嘴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位移到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且使所述粘接剂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第一位移控制部,在利用所述排出控制部使所述粘接剂排出之后,该第一位移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喷嘴马达进行控制,使所述喷嘴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位移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及排出输送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一位移控制部使所述喷嘴位移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之后,该排出输送控制部对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进行控制,使所述粘接剂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且将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夹起来进行输送。例如,在操作者将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配置在支承部之后,排出控制部一边使喷嘴从第一相对位置向第二相对位置位移,一边使粘接剂朝向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排出。粘接装置在向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涂布粘接剂时,不需要输送第一片材。因此,不需要将第一片材按在喷嘴上,因此,第一片材和喷嘴相对于彼此而言的位置能够与利用排出控制部使喷嘴进行的位移相应地稳定地变化。因此,粘接装置能够稳定地使粘接剂附着在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
在技术方案2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输送机构具有:下输送部,该下输送部具有:下旋转轴,其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规定方向延伸;及下旋转部,其被所述下旋转轴所支承;及下输送驱动部,其用于使所述下输送部在第一接触位置与第一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接触位置是所述下旋转部从下侧接触所述第一片材时所述下输送部所处的位置,该第一退避位置是所述下旋转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位置向下方退避时所述下输送部所处的位置,该粘接装置具有:第一输送控制部,在利用所述排出控制部进行排出之前,该第一输送控制部对所述下输送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下输送部从所述第一接触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退避位置;及第二输送控制部,在利用所述排出控制部使所述喷嘴位移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排出输送控制部进行输送之前,该第二输送控制部对所述下输送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下输送部从所述第一退避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接触位置。在第一输送控制部使下输送部移动到第一退避位置之后,排出控制部使喷嘴位移到第二相对位置。因此,向第二相对位置位移的喷嘴不易与下旋转部相互干扰。喷嘴朝向第二相对位置的位移较为稳定,因此,粘接装置能够更加稳定地使粘接剂附着在片材的下游侧端部。
在技术方案3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输送机构具有上输送部,该上输送部具有:上旋转轴,其在比所述第二片材靠上侧处与所述下旋转轴平行地延伸;及上旋转部,其被所述上旋转轴所支承,且该上旋转部能够将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夹在该上旋转部与处于所述第一接触位置时的所述下输送部的所述下旋转部之间,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的所述喷嘴处于比夹持位置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处,该夹持位置是所述下旋转部和所述上旋转部夹着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时所处的位置。朝向第二相对位置位移的喷嘴能够使粘接剂附着在第一片材的下游侧端部的所有部分。
在技术方案4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该粘接装置具有:喷嘴杆,其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该喷嘴杆在下端部支承所述喷嘴;及支承轴,其沿所述规定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喷嘴杆的上端部相连结,该支承轴以所述喷嘴杆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所述喷嘴杆,所述喷嘴马达与所述支承轴相连接,所述喷嘴马达用于使所述支承轴转动,所述喷嘴杆通过所述支承轴的转动以所述支承轴为中心摆动,所述喷嘴通过所述喷嘴杆的摆动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之间位移。即使喷嘴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位移,供给机构与排出口的相隔距离也不易发生变化。因此,粘接装置较容易将所排出的粘接剂的温度保持为恒定。
在技术方案5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喷嘴能够在撤退位置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之间位移,该撤退位置处于比所述第二相对位置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处,与所述喷嘴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和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的所述排出口的上下方向位置相比,所述喷嘴处于所述撤退位置时的所述排出口的上下方向位置处于靠上方的位置,该粘接装置具有撤退位移控制部,在利用所述排出控制部使所述粘接剂排出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第一位移控制部使所述喷嘴移动之前,该撤退位移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喷嘴马达进行控制,使所述喷嘴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位移到所述撤退位置,在利用所述撤退位移控制部使所述喷嘴位移之后,所述第一位移控制部使所述喷嘴经过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位移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利用撤退位移控制部位移到撤退位置的喷嘴在利用第一位移控制部进行位移之前的期间里,都不易接触到第一片材。
在技术方案6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具有: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具有:第一支承面,其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及第二支承面,其设于比所述第一支承面靠所述规定方向上的一侧的位置,且具有呈以所述支承轴为中心的圆弧状的面;基部,其以所述支承构件能够沿所述规定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支承构件;及支承构件驱动部,其固定于所述基部,且与所述支承构件相连结,该支承构件驱动部用于使所述支承构件沿所述规定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承面的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处于比所述第一支承面的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靠下游侧处,所述支承构件能够在第一支承位置与第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支承位置是由所述第一支承面支承所述第一片材时所述支承构件所处的位置,该第二支承位置处于比所述第一支承位置靠所述规定方向上的另一侧处,该第二支承位置是由所述第二支承面支承所述第一片材时所述支承构件所处的位置,该粘接装置具有:第一移动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一输送控制部使所述下输送部移动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排出控制部进行排出之前,该第一移动控制部对所述支承构件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一支承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支承位置;及第二移动控制部,在利用所述排出控制部进行排出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第二输送控制部使所述下输送部移动之前,该第二移动控制部对所述支承构件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二支承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支承位置。第一移动控制部使支承构件移动到第二支承位置,从而,由第二支承面代替第一支承面来支承第一片材。第二支承面的下游侧端部处于比第一支承面的下游侧端部靠输送方向下游侧处。因此,粘接装置能够抑制第一片材在下输送部移动到第一退避位置之后向下方下垂的情况发生。
在技术方案7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基部具有:第一基部,其固定所述支承构件;及第二基部,其以所述第一基部能够沿所述规定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一基部,该第二基部固定所述支承构件驱动部,所述支承部具有:并排设置构件,其被所述第一基部所支承,该并排设置构件处于比所述第一支承面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处,该并排设置构件与所述第二支承面的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沿所述规定方向排列起来;及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基部,且与所述并排设置构件相连结,该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用于使所述并排设置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基部沿所述规定方向移动,所述并排设置构件能够在并排设置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移动,该并排设置位置是所述并排设置构件与所述第一支承面沿所述输送方向排列起来时所处的位置,该非工作位置是所述并排设置构件相对于所述并排设置位置向与所述第二支承面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离开所述第二支承面时所处的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控制部用于使所述并排设置构件处于所述并排设置位置时的所述支承部的所述支承构件移动,该粘接装置具有:第三移动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一输送控制部使所述下输送部移动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第二输送控制部使所述下输送部移动之前,该第三移动控制部对所述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并排设置构件从所述非工作位置移动到所述并排设置位置;及第四移动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二输送控制部使所述下输送部移动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排出输送控制部进行输送之前,该第四移动控制部对所述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并排设置构件从所述并排设置位置移动到所述非工作位置。在第二移动控制部使支承构件移动到第一支承位置之后,由第一支承面和并排设置构件支承第一片材。因此,通过排出控制部使粘接剂排出而得到的附着粘接剂之后的第一片材不易向下方下垂。
在技术方案8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输送机构具有上输送驱动部,该上输送驱动部用于使所述上输送部在第二接触位置与第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二接触位置是所述上旋转部从上侧接触所述第二片材时所述上输送部所处的位置,该第二退避位置是所述上旋转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位置向上方退避时所述上输送部所处的位置,所述支承部具有:移动构件,其以能够沿所述规定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所述第一基部所支承;及轴构件,其在比所述下旋转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处固定于所述移动构件,该轴构件以所述并排设置构件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并排设置构件,该轴构件沿所述规定方向延伸,在利用所述第二输送控制部使所述下输送部移动时,所述下旋转部从下方接触所述并排设置构件,该粘接装置具有第三输送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四移动控制部使所述并排设置构件移动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排出输送控制部进行输送之前,该第三输送控制部对所述上输送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上旋转部从所述第二退避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接触位置。当第二输送控制部使下输送部移动到第一接触位置时,下旋转部对处于并排设置位置时的并排设置构件向上侧施力。处于并排设置位置时的并排设置构件在支承着第一片材的状态下以轴构件为中心转动。在下输送部移动到第一接触位置时,并排设置构件继续支承第一片材。因此,粘接装置能够抑制附着粘接剂之后的第一片材在使下输送部从第一退避位置移动到第一接触位置时向下方下垂的情况发生。
在技术方案9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该粘接装置具有位置调整机构,该位置调整机构用于对所述支承部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粘接装置能够与第一片材的厚度相应地对支承部与喷嘴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因此,无论第一片材的厚度为多少,粘接装置都能够稳定地使粘接剂附着在第一片材的下游侧端部。
在技术方案10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具有:马达;螺杆,其能够以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该螺杆与所述马达相连结;及啮合体,其固定于所述基部,该啮合体具有供所述螺杆插入且能够与所述螺杆相啮合的孔部,该粘接装置具有调整控制部,该调整控制部用于对所述马达进行控制,使所述啮合体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对所述支承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支承部的上下方向位置与螺杆的旋转量相应地连续地发生变化。因此,粘接装置能够高精度地调整支承部的上下方向位置。
在技术方案11~13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该粘接装置具有:蜗杆,其能够以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该蜗杆与所述喷嘴马达相连结;及蜗轮,其固定于所述支承轴,该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相对于喷嘴马达的驱动量而言,喷嘴的位移量较小。因此,粘接装置能够高精度地执行对喷嘴的位置控制。
在技术方案14~16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该粘接装置具有:施力构件,其能够在施力位置与离开位置之间移动,该施力位置是该施力构件对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的所述喷嘴向所述输送方向施力时所处的位置,该离开位置是该施力构件相对于所述施力位置离开所述喷嘴时所处的位置;及施力驱动部,其具有与所述施力构件相连结的杆,该粘接装置具有施力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一位移控制部使所述喷嘴位移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排出输送控制部进行输送之前,该施力控制部对所述施力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施力构件从所述离开位置移动到所述施力位置。喷嘴的第一相对位置不易出现偏差。因此,粘接装置能够高精度地执行对喷嘴的位置控制。
技术方案17的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该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所涉及的粘接装置具有:支承部,其能够从下侧支承第一片材;喷嘴,其设于相对于所述第一片材而言的与所述支承部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该喷嘴具有能够朝向所述第一片材排出粘接剂的排出口;供给机构,其用于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粘接剂;及输送机构,其能够在比所述喷嘴靠所述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处,将附着有所述粘接剂的所述第一片材和从上侧重叠在所述第一片材上的第二片材夹起来进行输送,所述喷嘴利用与所述喷嘴相连结的喷嘴马达的驱动力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位移,该第一相对位置是所述排出口与所述第一片材相对时所述喷嘴所处的位置,该第二相对位置是所述排出口在比所述第一相对位置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处与所述第一片材相对时所述喷嘴所处的位置,该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下述工序:排出控制工序,在该排出控制工序中,在所述输送机构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供给机构和所述喷嘴马达进行控制,使所述喷嘴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位移到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且使所述粘接剂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第一位移控制工序,在该第一位移控制工序中,在通过所述排出控制工序使所述粘接剂排出之后,在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喷嘴马达进行控制,使所述喷嘴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位移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及排出输送控制工序,在该排出输送控制工序中,在通过所述第一位移控制工序使所述喷嘴位移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之后,对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进行控制,使所述粘接剂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且将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夹起来进行输送。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获得与技术方案1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粘接装置1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粘接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
图4是喷嘴杆摆动机构22的立体图。
图5是气缸123的立体图。
图6是下输送机构205的立体图。
图7是下输送机构205的另一立体图。
图8是下布支承机构400的立体图。
图9是位置调整机构410的后视图。
图10是支承部420的立体图。
图11是辅助支承机构460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粘接装置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3是主处理的流程图。
图14A~图14D是表示喷嘴11进行位移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15A~图15D是表示支承构件440、下辊18和并排设置构件470的移动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16是将下布C1和上布C2夹起来进行输送时的下输送机构205和上输送机构70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的说明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左右、前后、上下。粘接装置1能够利用粘接剂Z将两个粘接对象粘接起来。粘接对象为具有挠性的片材,例如为下布C1和上布C2。
参照图1~图11,说明粘接装置1的机械结构。如图1~图3所示,粘接装置1具有机座部2、支柱部3、机臂部4和头部5。机座部2呈长方体状,固定于工作台。支柱部3呈柱状,其从机座部2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机臂部4从支柱部3的上端部向左方延伸。头部5从机臂部4的左端部向左方突出。机座部2支承有安装构件31。安装构件31具有固定部32和保持部33。固定部32呈矩形板状,固定在机座部2的左表面。保持部33从固定部32的下端部向左方延伸,且保持部33呈上方和左方开放的大致箱状。固定部32的左表面的前端固定有罩501。罩501呈下方、右方和后方开放的箱状。罩501的上端为第一支承板52。第一支承板52呈平面状,能够从下侧支承下布C1(参照图14A)。固定部32支承有第二支承板53。第二支承板53为朝向后斜下方弯曲地延伸的板材。第二支承板53能够从下侧支承上布C2(参照图14D)。保持部33保持有下气缸121。下气缸121在上侧具有可动部121A。可动部121A在下气缸121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移动。在可动部121A的上端部固定有固定部34。固定部34为在俯视时呈矩形的板状。在固定部34的上侧固定有保持部35。保持部35在左视时呈三角形形状。保持部35的上表面从前下方向后上方斜着延伸。保持部35在上侧保持有下输送机构205。下输送机构205具有下输送部210和下辊驱动机构15。下输送部210具有下输送臂7、下旋转轴211和下辊18。下输送臂7呈从后下方向前上方斜着延伸的箱状且呈臂状。下输送臂7在顶端部支承有下旋转轴211。下旋转轴211沿左右方向延伸,从下输送臂7向右方突出。下辊18被下旋转轴211的右端部所支承。下辊驱动机构15具有下输送马达111、第一带轮、同步带和第二带轮。下输送马达111在下输送臂7的右侧固定于保持部35。第一带轮固定于下输送马达111的输出轴。第二带轮在下输送臂7的内部固定于下旋转轴211的右端部。同步带张设在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下输送马达111的动力借助第一带轮、同步带、第二带轮和下旋转轴211传递给下辊18。因此,下辊驱动机构15能够利用下输送马达111的动力使下辊18旋转。下输送部210在下气缸121的驱动下在第一接触位置(参照图3和图15C)与第一退避位置(参照图15A)之间进行上下运动。在下输送部210处于第一接触位置时,下辊18从下侧接触下布C1。在下输送部210处于第一退避位置时,下辊18相对于第一接触位置向下方退避,从而,下辊18向下方离开下布C1。
如图2和图3所示,头部5(参照图1)支承有上输送机构70。上输送机构70具有支承臂16、上输送部220、上气缸122(参照图12)和上辊驱动机构21。支承臂16呈从头部5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之后再向前方突出的箱状。支承臂16在前端部支承有轴部5B。轴部5B沿左右方向延伸。上输送部220具有上输送臂6、上旋转轴72和上辊12。上输送臂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轴部5B所支承。上输送臂6呈从后方向前方延伸之后再向前斜下方延伸的箱状且呈臂状。上输送臂6的后端部设于支承臂16的下端部的内部,且处于轴部5B的后方。上旋转轴72被上输送臂6的前端部所支承。上旋转轴72沿左右方向延伸,从上输送臂6向左方突出。上辊12被上旋转轴72的左端部所支承。上气缸122(参照图12)以沿着上下方向的姿势设于支承臂16的内部。上气缸122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杆。上气缸122的杆与上输送臂6的后端部相连结。上输送臂6在上气缸122的驱动下以轴部5B为中心摆动。上辊驱动机构21具有上输送马达112、第一带轮21A、第一同步带21B、第二带轮、第二同步带和第三带轮。上输送马达112固定在头部5中的后侧的左上部。第一带轮21A固定于上输送马达112的输出轴112A。第二带轮设于上输送臂6的内部。第一同步带21B张设在第一带轮21A与第二带轮之间。第三带轮在上输送臂6的内部固定于上旋转轴72的右端部。第二同步带张设在第二带轮与第三带轮之间。上输送马达112的动力借助第一带轮21A、第一同步带21B、第二带轮、第二同步带、第三带轮和上旋转轴72传递给上辊12。因此,上辊驱动机构21能够利用上输送马达112的动力使上辊12旋转。通过上输送臂6以轴部5B为中心摆动,能够使上输送部220在第二接触位置(参照图2)与第二退避位置(参照图3)之间移动。在上输送部220处于第二接触位置时,上辊12从上侧接触上布C2。处于第二退避位置时的上辊12向上方避开第二接触位置,从而,向上方避开上布C2。处于第一接触位置时的下输送部210的下辊18和处于第二接触位置时的上输送部220的上辊12从上下方向将上下地重叠起来的下布C1和上布C2夹起来。下面,将下辊18和上辊12夹着下布C1和上布C2时在输送方向上所处的位置称为夹持位置P(参照图2)。上输送机构70和下输送机构205在夹持位置P将附着粘接剂Z之后的下布C1和从上侧重叠在下布C1上的上布C2夹起来并进行输送。下面,将上辊12和下辊18将下布C1和上布C2重叠起来进行输送的方向称为输送方向。输送方向为从前方朝向后方的方向(参照图2中的箭头S)。
如图2和图4所示,头部5具有喷嘴杆摆动机构22。喷嘴杆摆动机构22具有喷嘴马达113、减速机构23、喷嘴杆9、罩29、喷嘴支承部10和喷嘴11。喷嘴马达113为脉冲马达,设于头部5的内部的左侧。喷嘴马达113的输出轴113A从喷嘴马达113向前方延伸。减速机构23具有蜗杆24、支承轴26和蜗轮25。蜗杆24固定于喷嘴马达113的输出轴113A。蜗杆24能够以沿输送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与输出轴113A一体地进行旋转。支承轴26呈在蜗杆24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筒状。支承轴26的左端被封堵,支承轴26的右端开放。蜗轮25固定于支承轴26,蜗轮25与蜗杆24的上端部相啮合。蜗杆24在喷嘴马达113的驱动下进行转动,从而,使蜗轮25与支承轴26一体地进行转动。减速机构23按照规定的减速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50)将喷嘴马达113的动力传递给蜗轮25。喷嘴杆9设于蜗轮25的左方,喷嘴杆9呈从支承轴26的左端向下侧延伸的臂状。喷嘴杆9的延伸设置方向是与支承轴26正交的方向。喷嘴杆9的上端部与支承轴26相连结。罩29呈能罩住喷嘴杆9的箱状。罩29被紧固构件固定于喷嘴杆9。罩29的后壁29A具有通孔。通孔贯通后壁29A,喷嘴杆9的后表面的一部分从该通孔处暴露出来。喷嘴支承部10被喷嘴杆9的下端所支承。喷嘴支承部10从喷嘴杆9的下端向下侧突出。喷嘴11呈从喷嘴支承部10的下端向右方突出的棒状。喷嘴11的上端能够从下侧支承上布C2(参照图14D)。喷嘴11在下表面具有排出口11D(参照图14C)。排出口11D是沿着左右方向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圆孔。能够从排出口11D向下布C1排出粘接剂Z(参照图14B)。喷嘴杆9在喷嘴马达113的驱动下以支承轴26为中心摆动。因此,喷嘴11能够通过喷嘴杆9的摆动在初始位置(参照图3)与撤退位置(参照图14C)之间位移。在喷嘴11处于初始位置时,排出口11D处于相对于支承轴26而言的前下方处。在喷嘴11处于撤退位置时,排出口11D处于比夹持位置P靠输送方向下游侧处。撤退位置的上下方向位置低于初始位置的上下方向位置。在喷嘴11向撤退位置位移之前,粘接装置1使下输送部210位移到第一退避位置,并使上输送部220位移到第二退避位置(参照图14C)。喷嘴11在初始位置与撤退位置之间位移时,会经过第一相对位置(参照图2和图14A)和第二相对位置(参照图14B)。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的上下方向位置均低于初始位置的上下方向位置也低于撤退位置的上下方向位置。在喷嘴11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排出口11D从上方对着下布C1。在喷嘴11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排出口11D在比第一相对位置靠输送方向下游侧处从上方对着下布C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相对位置是比夹持位置P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第二相对位置是比夹持位置P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如图5所示,头部5具有气缸123。气缸123以向前斜下方延伸的姿势固定在喷嘴马达113的下侧。气缸123具有杆123A和施力构件123B。杆123A向前斜下方延伸。施力构件123B与杆123A的前端部相连结。在喷嘴11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气缸123进行驱动,使杆123A与施力构件123B一起移动。此时,施力构件123B穿过罩29的后壁29A(参照图2)的通孔,在施力位置(参照图5)与离开位置(参照图2)之间移动。处于施力位置时的施力构件123B与喷嘴杆9的后表面接触,对喷嘴杆9向前方施力。因此,处于施力位置时的施力构件123B能够对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的喷嘴11向输送方向上游侧施力。处于离开位置时的施力构件123B向后方离开罩29的后壁29A。图5中省略了罩29的后壁29A的图示。
如图2所示,头部5具有装配部41和供给机构45。装配部41设于头部5的大致中央部,装配部41具有罩41A(参照图1)、收容部41B、盖41C和加热器131(参照图12)。罩41A呈大致长方体箱状,其从头部5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罩41A沿上下方向开口。收容部41B设于罩41A的内部。收容部41B呈大致长方体箱状,其从头部5的内部延伸至罩41A的上端处。收容部41B在上方开口。收容部41B在内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收容有内胆。盖41C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于收容部41B的上侧,能够对收容部41B的上部开口进行开闭。内胆用于收容热熔性的粘接剂Z(参照图14B)。粘接剂Z被加热至规定温度后成为液体,在低于规定温度的温度下成为固体。加热器131设于收容部41B。加热器131用于对被收容于收容部41B的内胆进行加热。粘接剂Z被加热器131加热后会熔化,从而成为液体。
供给机构45具有泵马达114和齿轮泵46。泵马达114设于机臂部4(参照图1)的内部。泵马达114的输出轴114A从泵马达114向左方延伸。齿轮泵46设于装配部41的前侧,齿轮泵46与支承轴26的右端部相连接。输出轴114A借助齿轮46A与齿轮泵46相连结。齿轮泵46能够从被收容于收容部41B的内胆抽吸粘接剂Z。齿轮泵46能够将被抽吸过来的粘接剂Z供给至喷嘴11。
说明粘接剂Z的流路。粘接剂Z流经齿轮泵46的内部、支承轴26的内部、喷嘴杆9的内部、喷嘴支承部10的内部和喷嘴11的内部中的各流路之后到达排出口11D。喷嘴杆9在内部的流路附近具有加热器132(参照图12)。加热器132的热量经喷嘴支承部10传递给喷嘴11。加热器132用于在喷嘴杆9的内部对流向排出口11D的粘接剂Z进行加热。通过泵马达114进行驱动,能够使齿轮泵46从被收容于收容部41B的内胆抽吸粘接剂Z。被加热器131、加热器132加热后熔化了的粘接剂Z从内胆在各流路流动,在排出口11D将粘接剂Z向下方排出。
如图6~图9所示,粘接装置1具有下布支承机构400。下布支承机构400设于比下输送机构205靠输送方向上游侧处,下布支承机构400固定于机座部2(参照图1)。下布支承机构400具有基座405、位置调整机构410和支承部420。下布支承机构400能够利用支承部420从下侧支承下布C1(参照图14A)。基座405为在主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板状,固定在机座部2的左表面。基座405支承位置调整机构410。位置调整机构410用于对支承部420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位置调整机构410具有调整马达412、螺杆414、连结传送带415(参照图9)、连结基部413和啮合体417(参照图9)。图6中省略了调整马达412的图示。调整马达412固定在基座405的下端。调整马达412具有向下方突出的输出轴。带轮412A(参照图9)固定于调整马达412的输出轴。螺杆414在向右后方偏离调整马达412的输出轴的位置被基座405所支承。螺杆414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螺杆414的下端固定有带轮414A(参照图9)。连结传送带415呈环状,其张设在固定于调整马达412的输出轴的带轮412A和固定于螺杆414的带轮414A上。螺杆414在外周面具有螺纹部。螺纹部在连结传送带415的上方沿着螺杆414的轴线形成为螺旋状。连结基部413在主视时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连结基部413支承支承部420。连结基部413具有通孔416(参照图8)。通孔416沿上下方向延伸。通孔416的上端部的直径大于通孔416的其他部位的直径。啮合体417(参照图9)呈沿着上下方向的筒状,其嵌插在通孔416的上端部处并固定于通孔416。啮合体417具有孔部417A。孔部417A在内周面形成有螺纹部。螺杆414插入于孔部417A,并与孔部417A的螺纹部相啮合。调整马达412的动力借助连结传送带415传递给螺杆414,从而使螺杆414旋转。啮合体417伴随着螺杆414的旋转,与连结基部413和支承部420一体地进行上下运动。因此,位置调整机构410能够利用调整马达412的驱动力来调整支承部420的上下方向位置。
如图6~图8和图10所示,支承部420具有延伸设置基部422、一对导轨423、可动基部425、支承板429、支承构件驱动部430、支承构件440和辅助支承机构460。延伸设置基部422为在后视时呈大致矩形的板状,从连结基部413向左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设置基部422与连结基部413为一体。延伸设置基部422具有一对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422A。一对突出部422A在左右方向上空开间隔地排列起来。一对突出部422A支承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轨423。一对导轨423在上下方向上空开间隔地排列起来。可动基部425为在后视时呈大致矩形的箱状,沿左右方向延伸。可动基部425具有供一对导轨423贯穿的一对孔。一对导轨423以可动基部425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可动基部425。即,连结基部413借助一对导轨423以可动基部425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可动基部425。可动基部425在左表面具有延伸设置部428。延伸设置部428沿上下方向延伸。延伸设置部428的上端部处于比可动基部425靠上方处。支承板429在一对突出部422A之间固定在延伸设置基部422的后表面。支承板429的下端部向后方弯曲,且支承板429为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板。支承板429在下端部具有侧视时呈圆形的保持孔。支承构件驱动部430(参照图8)以沿着左右方向的姿势支承在保持孔中。支承构件驱动部430为气缸。支承构件驱动部430具有杆431。杆431能够沿轴向即左右方向移动。连结板433在保持孔的左方固定于杆431。连结板433被四个紧固构件固定在可动基部425的后表面。因此,在杆431在支承构件驱动部430的驱动下进行左右运动时,可动基部425沿着一对导轨423进行左右运动。
如图10所示,支承构件440固定在延伸设置部428的上端部。即,连结基部413(参照图8)借助一对导轨423以支承构件440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支承构件440。支承构件440的上表面为支承面445。支承面445处于相对于下布C1而言的与排出口11D(参照图14C)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支承面445能够从下侧支承下布C1。支承面445具有第一支承面441和第二支承面442。第一支承面441为沿着输送方向的平面,在俯视时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第二支承面442设于第一支承面441的右方。第二支承面44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处于比第一支承面44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靠下游侧处。第二支承面442具有面442A和面442B。面442A呈以支承轴26为中心的圆弧状(参照图14A)。面442A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与下辊18大致相同。面442B从面442A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面442B水平且沿着输送方向。面442B和第一支承面441处于同一平面。通过可动基部425进行左右运动,能够使支承构件440在第一支承位置(参照图15B)与第二支承位置(参照图15A)之间进行左右运动。在支承构件440处于第一支承位置时,由第一支承面441在比夹持位置P(参照图2)靠输送方向上游侧处支承下布C1。在支承构件440处于第二支承位置时,由第二支承面442在从比夹持位置P靠输送方向上游侧处至比夹持位置P靠输送方向下游侧处的范围内支承下布C1。在支承构件440处于第二支承位置时,下输送部210处于第一退避位置(参照图15A)。
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辅助支承机构460。辅助支承机构460是用于辅助性地对下布C1进行支承的机构,其固定于可动基部425。因此,辅助支承机构460能够与可动基部425和支承构件440一起进行左右运动。辅助支承机构460具有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461、连结部463、轴构件465和并排设置构件470。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461为气缸。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461固定在可动基部425的前表面。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461具有移动构件461A。移动构件461A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杆,其在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461的驱动下进行左右运动。即,移动构件461A以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被可动基部425所支承。连结部463设于移动构件461A的左端部,并向上方延伸。轴构件465沿左右方向延伸,轴构件465的左端部固定在连结部463的上端部。即,轴构件465借助连结部463固定于移动构件461A。轴构件465在右端固定有限制板467。限制板467呈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板状。
并排设置构件47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轴构件465所支承。并排设置构件470具有辅助支承部475。辅助支承部475设于轴构件465的后侧,且是设于比第一支承面441靠输送方向下游侧处。辅助支承部475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辅助支承部475与第二支承面442的面442A在左右方向上排列起来。辅助支承部475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和第二支承面442的面442A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相同。辅助支承部475在下表面具有抵接部475A。通过抵接部475A从上方抵接在限制板467,能够利用限制板467来限制并排设置构件470向下侧转动。在抵接部475A抵接在限制板467时,辅助支承部475的上表面沿着输送方向,且辅助支承部475的上表面的上下方向位置与第一支承面441的上下方向位置大致相同。通过移动构件461A在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461的驱动下进行左右运动,能够使并排设置构件470相对于可动基部425进行左右运动。因此,并排设置构件470能够在并排设置位置(参照图15A和图15B)与非工作位置(参照图10和图15D)之间移动。在并排设置构件470处于并排设置位置时,辅助支承部475和第一支承面441沿输送方向排列起来,且辅助支承部475从左侧靠近面442A。此时,辅助支承部475能够与第一支承面441一起从下侧支承下布C1。在并排设置构件470处于非工作位置时,辅助支承部475相对于并排设置位置向左侧离开面442A。即,在并排设置构件470处于非工作位置时,辅助支承部475相对于并排设置位置向与第二支承面442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离开第二支承面442。此时,并排设置构件470向左方离开下布C1。
参照图12,说明粘接装置1的电气结构。粘接装置1具有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具有CPU101、ROM102、RAM103、存储装置104、驱动电路105和驱动电路106。CPU101综合控制粘接装置1的动作。CPU101与ROM102、RAM103、存储装置104、驱动电路105、驱动电路106、开关19、踏板8、加热器131和加热器132相连接。ROM102存储有用于执行各种处理的程序。RAM103用于临时存储各种信息。存储装置104为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其用于存储各种设定值等。开关19设于头部5的前表面的下部(参照图1)。开关19能够检测与操作者的操作相应的各种信息,并向CPU101输出检测结果。踏板8设于工作台的下部。操作者能够用脚来操作踏板8。踏板8能够与操作者的操作相应地检测粘接动作的开始指示和粘接动作的结束指示,并向CPU101输出检测结果。CPU101能够获取开关19和踏板8的检测结果。
驱动电路105能够基于来自CPU101的指令,分别对下输送马达111、上输送马达112、喷嘴马达113和泵马达114的驱动进行控制。喷嘴马达113与编码器135相连接。编码器135能够检测喷嘴马达113的输出轴113A的旋转角相位和旋转速度。编码器135能够向CPU101输出检测结果。驱动电路106能够基于来自CPU101的指令,分别对下气缸121、上气缸122、气缸123、支承构件驱动部430和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461的驱动进行控制。CPU101能够分别对加热器131的温度和加热器132的温度进行控制。
参照图3、图13~图16,说明主处理。当操作者操作开关19,输入主处理的开始指示时,CPU101读出ROM102中存储的用于执行主处理的程序,开始主处理。主处理开始时,粘接装置1处于初始状态(参照图3)。粘接装置1处于初始状态时,喷嘴11处于初始位置,下输送部210处于第一接触位置,上输送部220处于第二退避位置,支承构件440处于第一支承位置,并排设置构件470处于非工作位置。CPU101基于开关19的检测结果,对下布C1的载置是否已完成进行判断(S11)。操作者将下布C1载置在第一支承板52和第一支承面441上。操作者对下布C1的配置位置进行调整,使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位于比夹持位置P稍靠下游侧的位置(参照图14A)。由于上辊12处于第二退避位置,因此,操作者较容易调整下布C1的配置位置。操作者在下布C1的载置完成之前都没有操作开关19(S11:否),CPU101待机。操作者结束对下布C1的配置位置的调整,并向开关19输入代表下布C1的载置已完成的信息(S11:是)。CPU101控制喷嘴马达113,使喷嘴11从初始位置位移到第一相对位置(参照图14A)(S13)。CPU101获取编码器135的检测结果,并基于检测结果控制喷嘴马达113。在喷嘴11到达第一相对位置时,CPU101使喷嘴马达113停止驱动(S13)。CPU101控制气缸123,使施力构件123B从离开位置(参照图3)移动到施力位置(参照图5)(S15)。移动到施力位置的施力构件123B借助喷嘴杆9对喷嘴11向前方施力。喷嘴杆9朝向前方稍稍摆动。蜗轮25稍作旋转,旋转与通过蜗杆24与蜗轮25相啮合所产生的齿隙相应的量。蜗轮25的齿部与蜗杆24的齿部接触时,喷嘴杆9是静止的。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执行对移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的喷嘴11的定位。CPU101执行高度调整处理(S17)。高度调整处理是对支承部420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的处理。例如,操作者向开关19输入支承部420的上升指示或下降指示。CPU101与开关19所检测到的指示相应地控制调整马达412,使支承部420进行上下运动。操作者操作开关19,使下布C1与排出口11D之间产生适当间隙。CPU101控制下气缸121,使下输送部210从第一接触位置(参照图3)移动到第一退避位置(参照图14A)(S19)。下辊18向下方离开下布C1。CPU101控制支承构件驱动部430,使支承构件440从第一支承位置(参照图10)移动到第二支承位置(参照图15A)(S21)。此时,由第二支承面442支承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处于第二支承面442的面442A(参照图10)的上方的下布C1沿着以支承轴26为中心的周向。CPU101控制气缸123,使施力构件123B从施力位置移动到离开位置(S23)。CPU101执行顶端涂布处理(S25)。在顶端涂布处理的过程中,粘接装置1向下布C1的上表面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涂布粘接剂Z。在执行顶端涂布处理的过程中,CPU101处于使下输送马达111和上输送马达112停止,使下输送机构205和上输送机构70停止的状态。CPU101控制喷嘴马达113和泵马达114,使喷嘴11从第一相对位置位移到第二相对位置,且使粘接剂Z从排出口11D向下方排出(参照图14A和图14B)。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沿着以支承轴26为中心的圆弧状延伸。喷嘴杆9在喷嘴马达113的驱动下以支承轴26为中心摆动。喷嘴11沿着以支承轴26为中心的圆弧状位移。因此,在喷嘴11位移的过程中,排出口11D与下布C1的上表面的间隙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即使是喷嘴11一边位移一边从排出口11D排出粘接剂Z,粘接装置1也能够稳定地使粘接剂Z附着于下布C1。CPU101获取编码器135的检测结果。因此,CPU101能够在喷嘴11到达第二相对位置时,使喷嘴马达113和泵马达114停止驱动。CPU101控制喷嘴马达113,使喷嘴11从第二相对位置位移到撤退位置(S27)。此时,CPU101处于使下输送马达111、上输送马达112和泵马达114停止,使下输送机构205、上输送机构70和供给机构45停止的状态。CPU101获取编码器135的检测结果,从而使喷嘴11停止在撤退位置。喷嘴11的排出口11D位移到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的后上方(参照图14C)。CPU101控制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461,使并排设置构件470从非工作位置移动到并排设置位置(S28)。CPU101控制支承构件驱动部430,使支承构件440从第二支承位置(参照图15A)移动到第一支承位置(参照图15B)(S29)。支承构件440在并排设置构件470处于并排设置位置的状态下向右方移动。由第一支承面441和辅助支承部475代替第二支承面442来支承附着粘接剂Z之后的下布C1。CPU101执行高度调整处理(S31)。S31是与S17同样的处理。操作者能够通过调整支承部420的上下方向位置,来适当地调整附着粘接剂Z之后的下布C1与排出口11D的间隙。CPU101控制喷嘴马达113,使喷嘴11从撤退位置位移到第一相对位置(S33)。此时,CPU101处于使下输送马达111、上输送马达112和泵马达114停止,使下输送机构205、上输送机构70和供给机构45停止的状态。喷嘴马达113进行驱动,从而使喷嘴11从撤退位置经过第二相对位置之后位移到第一相对位置(参照图14C和图14D)。CPU101获取编码器135的检测结果,在喷嘴11位移到第一相对位置时,使喷嘴马达113停止。
CPU101控制气缸123,使施力构件123B从离开位置移动到施力位置(S35)。S35是与S15同样的处理。粘接装置1能够通过CPU101执行S35,来对位移到第一相对位置的喷嘴11进行定位。CPU101控制下气缸121,使下输送部210从第一退避位置(参照图15B)移动到第一接触位置(参照图15C)(S37)。在该移动的过程中,下辊18从下方接触并排设置构件470并对并排设置构件470施力。并排设置构件470以支承着下布C1的状态以轴构件465为中心向上方转动。并排设置构件470向上方离开限制板467(参照图11)。附着粘接剂Z之后的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伴随着并排设置构件470的转动向上方弯曲(省略图示)。CPU101控制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461,使并排设置构件470从并排设置位置(参照图15C)移动到非工作位置(参照图15D)(S39)。并排设置构件470相对于支承构件440向左方移动。并排设置构件470在移动到比下辊18靠左方的位置之后,在自重的作用向下方转动。并排设置构件470在转动到与限制板467(参照图11)相接触的位置时停止转动。CPU101基于开关19的检测结果,对是否获取到后述的粘接处理(S45)的开始指示进行判断(S41)。在CPU101判断为未获取到粘接处理的开始指示时(S41:否),CPU101待机。操作者将上布C2载置在第二支承板53和喷嘴11上,并将上布C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从上侧重叠在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参照图14D)。由于上输送部220处于第二退避位置,因此,操作者较容易载置上布C2。操作者在载置完上布C2之后,向开关19输入粘接处理的开始指示。CPU101获取粘接处理的开始指示(S41:是),使处理转移到S43。CPU101控制上气缸122,使上输送部220从第二离开位置(参照图15D)移动到第二接触位置(参照图16)(S43)。下辊18和上辊12在夹持位置P(参照图2)从上下方向将上布C2和附着粘接剂Z之后的下布C1夹起来(S43)。CPU101控制下输送马达111、上输送马达112和泵马达114,执行粘接处理(S45)。当操作者例如用左手保持下布C1并用右手保持上布C2之后踩踏踏板8时,CPU101开始粘接处理(S45)。
如图16所示,下辊18和上辊12进行旋转,下输送机构205和上输送机构70沿输送方向输送下布C1和上布C2。因此,下布C1和上布C2的经过夹持位置P之后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能够借助粘接剂Z相互粘接起来。同时,泵马达114(参照图12)进行驱动,从而在排出口11D将粘接剂Z向下方排出。下输送机构205和上输送机构70持续地对上布C2和附着粘接剂Z之后的下布C1进行输送。下布C1和上布C2的移动到比夹持位置P靠输送方向下游侧处的部分借助粘接剂Z相互粘接起来。当操作者停止踩踏踏板8时,CPU101使下输送马达111和上输送马达112停止,结束粘接处理。CPU101执行初始化处理(S47)。CPU101控制气缸123,使施力构件123B从施力位置移动到离开位置,并控制喷嘴马达113,使喷嘴11从第一相对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并控制上气缸122,使上输送部220从第二接触位置移动到第二离开位置。粘接装置1恢复到初始状态。CPU101结束主处理。
如上面说明的那样,在操作者将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配置在支承面445上之后,CPU101一边使喷嘴11从第一相对位置向第二相对位置位移,一边朝向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排出粘接剂Z(S25)。粘接装置1在向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涂布粘接剂Z时,不需要输送下布C1。因此,不需要将下布C1按在喷嘴11上,因此,下布C1和喷嘴11相对于彼此而言的位置能够伴随着喷嘴11的位移稳定地变化。粘接剂Z能够附着在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的所有部分。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稳定地使粘接剂Z附着在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
CPU101在使下输送部210移动到第一退避位置之后(S19),使喷嘴11位移到第二相对位置(S25)。因此,向第二相对位置位移的喷嘴11不易与下辊18相互干扰。喷嘴11朝向第二相对位置的位移较为稳定,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更加稳定地使粘接剂Z附着在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
在操作者将下布C1载置在下辊18上时,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处于比夹持位置P靠输送方向下游侧处。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的喷嘴11处于比夹持位置P靠输送方向下游侧处。因此,朝向第二相对位置位移的喷嘴11能够更容易地使粘接剂Z附着在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的所有部分。例如在喷嘴11通过喷嘴杆9沿水平方向进行的直线移动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进行直线移动时,需要使从供给机构45至排出口11D之间的粘接剂Z的流路的长度发生变化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存在下述可能性:当流路的长度变长时,被加热器131和加热器132加热后熔化了的粘接剂Z因温度降低从而成为固体。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11是通过喷嘴杆9以支承轴26为中心进行的摆动来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进行位移的(S25和S33)。即使喷嘴11进行位移,排出口11D与供给机构45的相隔距离也不易发生变化。因此,粘接装置1较容易将所排出的粘接剂Z的温度保持为恒定。CPU101使位移到第二相对位置的喷嘴11位移到撤退位置(S27)。撤退位置处于比第二相对位置靠下游侧且是靠上侧处。因此,位移到撤退位置的喷嘴11在开始朝向第一相对位置的位移(S33)之前的期间里,都不易接触到下布C1。在支承构件440从第二支承位置位移到第一支承位置时(S29),下布C1不易接触到喷嘴11。因此,支承下布C1的支承面445能够稳定地从第二支承面442切换成第一支承面441。在下输送部210移动到第一退避位置之后(S19),支承构件440移动到第二支承位置(S21),从而,由第二支承面442代替第一支承面441来支承下布C1。第二支承面44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处于比第一支承面44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靠下游侧处。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下布C1在下输送部210移动到第一退避位置之后向下方下垂的情况发生。CPU101在并排设置构件470处于并排设置位置的状态下,使支承构件440从第二支承位置移动到第一支承位置(S29)。第一支承面441和并排设置构件470的辅助支承部475代替第二支承面442从下侧支承下布C1。因此,附着粘接剂Z之后的下布C1不易向下方下垂。当CPU101使下输送部210从第一退避位置移动到第一接触位置时(S37),下辊18对并排设置构件470向上方施力。并排设置构件470在支承着下布C1的状态下以轴构件465为中心向上方转动。在下输送部210移动到第一接触位置时,并排设置构件470继续支承下布C1。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附着粘接剂Z之后的下布C1在使下输送部210从第一退避位置移动到第一接触位置时向下方下垂的情况发生。粘接装置1具有位置调整机构410。粘接装置1能够与下布C1的厚度相应地对支承部420的支承面445与喷嘴11的排出口11D的间隙进行调整。因此,无论下布C1的厚度为多少,喷嘴11都能够以保持其与下布C1之间存在适当间隙的状态从第一相对位置位移到第二相对位置。因此,无论下布C1的厚度为多少,粘接装置1都能够稳定地使粘接剂Z附着在下布C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位置调整机构410通过螺杆414的旋转来对支承部420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支承部420的上下方向位置与螺杆414的旋转量相应地连续地发生变化。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高精度地调整支承部420的上下方向位置。减速机构23具有蜗杆24和蜗轮25,从而,能够按照规定的减速比将喷嘴马达113的动力传递给蜗轮25。相对于喷嘴马达113的驱动量而言,喷嘴11的位移量较小。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高精度地执行对喷嘴11的位置控制。当CPU101使施力构件123B从离开位置移动到施力位置时(S23和S35),施力构件123B对喷嘴11向前方施力。粘接装置1能够对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的喷嘴11进行定位。因此,喷嘴11的第一相对位置不容出现偏差,粘接装置1能够高精度地执行对喷嘴11的位置控制。
在上面的说明中,下布C1是本发明的第一片材的一例。上布C2是本发明的第二片材的一例。下输送机构205和上输送机构70是本发明的输送机构的一例。下辊18是本发明的下旋转部的一例。下气缸121是本发明的下输送驱动部的一例。上辊12是本发明的上旋转部的一例。可动基部425是本发明的第一基部的一例。延伸设置基部422和连结基部413是本发明的第二基部的一例。上气缸122是本发明的上输送驱动部的一例。调整马达412是本发明的马达的一例。气缸123是本发明的施力驱动部的一例。左右方向是本发明的规定方向的一例。右侧是本发明的一侧的一例。左侧是本发明的另一侧的一例。
执行S25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排出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33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第一位移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45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排出输送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19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第一输送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37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第二输送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27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撤退位移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21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第一移动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29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第二移动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28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第三移动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39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第四移动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43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第三输送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17、S31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调整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35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施力控制部的一例。S25是本发明的排出控制工序的一例。S33是本发明的第一位移控制工序的一例。S45是本发明的排出输送控制工序的一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下输送部210例如通过进行左右运动来在第一接触位置与第一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也可以是,下输送部210被固定在第一接触位置。在该情况下,粘接装置1不具有下气缸121,CPU101不执行S19和S37即可。也可以是,下输送部210代替具有下辊18的方式,而具有传送带。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带轮固定于下旋转轴211,另一带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沿输送方向偏离下旋转轴211的位置。传送带张设在这两个带轮上。因此,传送带能够利用下输送马达111的驱动力绕下旋转轴211进行旋转。第二相对位置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既可以与夹持位置P相同,也可以是比夹持位置P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
也可以是,喷嘴11通过喷嘴杆9沿水平方向进行的直线移动进行位移。即,也可以是,喷嘴马达113使喷嘴杆9沿水平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粘接剂Z的流路的长度伴随着喷嘴杆9的移动发生变化。也可以是,粘接装置1不具有减速机构23。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固定于以沿着左右方向的姿势配置的输出轴113A的齿轮与固定于支承轴26的另一齿轮相啮合。也可以是,处于施力位置时的施力构件123B代替借助喷嘴杆9对喷嘴11向前方施力的方式,而是直接对喷嘴11朝向前方施力。也可以是,粘接装置1代替具有气缸123的方式而具有电磁元件等。也可以是,粘接装置1不具有气缸123和施力构件123B。在该情况下,CPU101不执行S23和S35即可。
只要是在下输送部210移动到第一退避位置之后(S19),且是在支承构件440从第二支承位置向第一支承位置移动之前(S29),CPU101就可以在任意时机使并排设置构件470从非工作位置移动到并排设置位置(S28)。也可以是,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461为电磁元件或马达。也可以是,并排设置构件470不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轴构件465。在该情况下,只要并排设置构件470处于沿左右方向偏离下辊18的位置,处于第一接触位置时的下输送部210的下辊18就不会接触到处于并排设置位置时的并排设置构件470。也可以是,粘接装置1不具有并排设置构件470和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461。在该情况下,CPU101不执行S28和S39。也可以是,喷嘴11不能位移到撤退位置。在该情况下,CPU101不执行S27。也可以是,支承构件驱动部430为电磁元件或马达。也可以是,支承构件440不具有第一支承面441和第二支承面442,且不能进行左右运动。在该情况下,粘接装置1不具有支承构件驱动部430,CPU101不执行S21和S29。
也可以是,代替调整马达412,而是通过例如气缸或电磁元件的驱动来进行支承部420的上下运动。在该情况下,CPU101使支承部420在可动范围中的上端位置与下端位置之间进行上下运动。只要喷嘴11静止于初始位置、第一相对位置、第二相对位置或撤退位置中的任意位置,CPU101就可以在任意时机执行对支承部420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的处理(S17、S31)。
也可以是,调整马达412的输出轴设于在输送方向和左右方向上都与螺杆414同轴的位置。也可以是,例如,调整马达412设于螺杆414的下方,调整马达412的输出轴与螺杆414的下端相连接。在该情况下,粘接装置1不具有连结传送带415即可。
Claims (17)
1.一种粘接装置,该粘接装置(1)具有:
支承部(420),其能够从下侧支承第一片材(C1);
喷嘴(11),其设于相对于所述第一片材而言的与所述支承部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该喷嘴具有能够朝向所述第一片材排出粘接剂(Z)的排出口(11D);
供给机构(45),其用于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粘接剂;及
输送机构(70、205),其能够在比所述喷嘴靠所述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处,将附着有所述粘接剂的所述第一片材和从上侧重叠在所述第一片材上的第二片材(C2)夹起来进行输送,
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喷嘴马达(113),该喷嘴马达与所述喷嘴相连结,该喷嘴马达用于使所述喷嘴的位置沿所述输送方向位移,
所述喷嘴能够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位移,该第一相对位置是所述排出口与所述第一片材相对时所述喷嘴所处的位置,该第二相对位置是所述排出口在比所述第一相对位置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处与所述第一片材相对时所述喷嘴所处的位置,
该粘接装置具有:
排出控制部(101),该排出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机构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供给机构和所述喷嘴马达进行控制,使所述喷嘴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位移到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且使所述粘接剂从所述排出口排出;
第一位移控制部,在利用所述排出控制部使所述粘接剂排出之后,该第一位移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喷嘴马达进行控制,使所述喷嘴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位移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及
排出输送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一位移控制部使所述喷嘴位移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之后,该排出输送控制部对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进行控制,使所述粘接剂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且将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夹起来进行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机构具有:
下输送部(210),该下输送部具有:下旋转轴(211),其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规定方向延伸;及下旋转部(18),其被所述下旋转轴所支承;及
下输送驱动部(121),其用于使所述下输送部在第一接触位置与第一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接触位置是所述下旋转部从下侧接触所述第一片材时所述下输送部所处的位置,该第一退避位置是所述下旋转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位置向下方退避时所述下输送部所处的位置,
该粘接装置具有:
第一输送控制部,在利用所述排出控制部进行排出之前,该第一输送控制部对所述下输送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下输送部从所述第一接触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退避位置;及
第二输送控制部,在利用所述排出控制部使所述喷嘴位移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排出输送控制部进行输送之前,该第二输送控制部对所述下输送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下输送部从所述第一退避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接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机构具有上输送部(220),该上输送部具有:上旋转轴(72),其在比所述第二片材靠上侧处与所述下旋转轴平行地延伸;及上旋转部(12),其被所述上旋转轴所支承,且该上旋转部能够将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夹在该上旋转部与处于所述第一接触位置时的所述下输送部的所述下旋转部之间,
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的所述喷嘴处于比夹持位置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处,该夹持位置是所述下旋转部和所述上旋转部夹着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时所处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
喷嘴杆(9),其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该喷嘴杆在下端部支承所述喷嘴;及
支承轴(26),其沿所述规定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喷嘴杆的上端部相连结,该支承轴以所述喷嘴杆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所述喷嘴杆,
所述喷嘴马达与所述支承轴相连接,所述喷嘴马达用于使所述支承轴转动,
所述喷嘴杆通过所述支承轴的转动以所述支承轴为中心摆动,
所述喷嘴通过所述喷嘴杆的摆动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之间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能够在撤退位置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之间位移,该撤退位置处于比所述第二相对位置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处,
与所述喷嘴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和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的所述排出口的上下方向位置相比,所述喷嘴处于所述撤退位置时的所述排出口的上下方向位置处于靠上方的位置,
该粘接装置具有撤退位移控制部,在利用所述排出控制部使所述粘接剂排出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第一位移控制部使所述喷嘴移动之前,该撤退位移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喷嘴马达进行控制,使所述喷嘴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位移到所述撤退位置,
在利用所述撤退位移控制部使所述喷嘴位移之后,所述第一位移控制部使所述喷嘴经过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位移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具有:
支承构件(440),该支承构件具有:第一支承面(441),其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及第二支承面(442),其设于比所述第一支承面靠所述规定方向上的一侧的位置,且具有呈以所述支承轴为中心的圆弧状的面(442A);
基部,其以所述支承构件能够沿所述规定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支承构件;及
支承构件驱动部(430),其固定于所述基部,且与所述支承构件相连结,该支承构件驱动部用于使所述支承构件沿所述规定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支承面的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处于比所述第一支承面的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靠下游侧处,
所述支承构件能够在第一支承位置与第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支承位置是由所述第一支承面支承所述第一片材时所述支承构件所处的位置,该第二支承位置处于比所述第一支承位置靠所述规定方向上的另一侧处,该第二支承位置是由所述第二支承面支承所述第一片材时所述支承构件所处的位置,
该粘接装置具有:
第一移动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一输送控制部使所述下输送部移动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排出控制部进行排出之前,该第一移动控制部对所述支承构件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一支承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支承位置;及
第二移动控制部,在利用所述排出控制部进行排出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第二输送控制部使所述下输送部移动之前,该第二移动控制部对所述支承构件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二支承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支承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具有:
第一基部(425),其固定所述支承构件;及
第二基部(413、422),其以所述第一基部能够沿所述规定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一基部,该第二基部固定所述支承构件驱动部,
所述支承部具有:
并排设置构件(470),其被所述第一基部所支承,该并排设置构件处于比所述第一支承面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处,该并排设置构件与所述第二支承面的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沿所述规定方向排列起来;及
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461),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基部,且与所述并排设置构件相连结,该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用于使所述并排设置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基部沿所述规定方向移动,
所述并排设置构件能够在并排设置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移动,该并排设置位置是所述并排设置构件与所述第一支承面沿所述输送方向排列起来时所处的位置,该非工作位置是所述并排设置构件相对于所述并排设置位置向与所述第二支承面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离开所述第二支承面时所处的位置,
所述第二移动控制部用于使所述并排设置构件处于所述并排设置位置时的所述支承部的所述支承构件移动,
该粘接装置具有:
第三移动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一输送控制部使所述下输送部移动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第二输送控制部使所述下输送部移动之前,该第三移动控制部对所述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并排设置构件从所述非工作位置移动到所述并排设置位置;及
第四移动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二输送控制部使所述下输送部移动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排出输送控制部进行输送之前,该第四移动控制部对所述并排设置构件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并排设置构件从所述并排设置位置移动到所述非工作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机构具有上输送驱动部(122),该上输送驱动部用于使所述上输送部在第二接触位置与第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二接触位置是所述上旋转部从上侧接触所述第二片材时所述上输送部所处的位置,该第二退避位置是所述上旋转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位置向上方退避时所述上输送部所处的位置,
所述支承部具有:
移动构件(461A),其以能够沿所述规定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所述第一基部所支承;及
轴构件(465),其在比所述下旋转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处固定于所述移动构件,该轴构件以所述并排设置构件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并排设置构件,该轴构件沿所述规定方向延伸,
在利用所述第二输送控制部使所述下输送部移动时,所述下旋转部从下方接触所述并排设置构件,
该粘接装置具有第三输送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四移动控制部使所述并排设置构件移动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排出输送控制部进行输送之前,该第三输送控制部对所述上输送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上旋转部从所述第二退避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接触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位置调整机构(410),该位置调整机构用于对所述支承部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具有:
马达(412);
螺杆(414),其能够以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该螺杆与所述马达相连结;及
啮合体(417),其固定于所述基部,该啮合体具有供所述螺杆插入且能够与所述螺杆相啮合的孔部(417A),
该粘接装置具有调整控制部,该调整控制部用于对所述马达进行控制,使所述啮合体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对所述支承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
蜗杆(24),其能够以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该蜗杆与所述喷嘴马达相连结;及
蜗轮(25),其固定于所述支承轴,该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
蜗杆(24),其能够以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该蜗杆与所述喷嘴马达相连结;及
蜗轮(25),其固定于所述支承轴,该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
蜗杆(24),其能够以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该蜗杆与所述喷嘴马达相连结;及
蜗轮(25),其固定于所述支承轴,该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
施力构件(123B),其能够在施力位置与离开位置之间移动,该施力位置是该施力构件对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的所述喷嘴向所述输送方向施力时所处的位置,该离开位置是该施力构件相对于所述施力位置离开所述喷嘴时所处的位置;及
施力驱动部(123),其具有与所述施力构件相连结的杆,
该粘接装置具有施力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一位移控制部使所述喷嘴位移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排出输送控制部进行输送之前,该施力控制部对所述施力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施力构件从所述离开位置移动到所述施力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
施力构件(123B),其能够在施力位置与离开位置之间移动,该施力位置是该施力构件对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的所述喷嘴向所述输送方向施力时所处的位置,该离开位置是该施力构件相对于所述施力位置离开所述喷嘴时所处的位置;及
施力驱动部(123),其具有与所述施力构件相连结的杆,
该粘接装置具有施力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一位移控制部使所述喷嘴位移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排出输送控制部进行输送之前,该施力控制部对所述施力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施力构件从所述离开位置移动到所述施力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
施力构件(123B),其能够在施力位置与离开位置之间移动,该施力位置是该施力构件对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的所述喷嘴向所述输送方向施力时所处的位置,该离开位置是该施力构件相对于所述施力位置离开所述喷嘴时所处的位置;及
施力驱动部(123),其具有与所述施力构件相连结的杆,
该粘接装置具有施力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一位移控制部使所述喷嘴位移之后,且是在利用所述排出输送控制部进行输送之前,该施力控制部对所述施力驱动部进行控制,使所述施力构件从所述离开位置移动到所述施力位置。
17.一种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所涉及的粘接装置(1)具有:支承部(420),其能够从下侧支承第一片材(C1);喷嘴(11),其设于相对于所述第一片材而言的与所述支承部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该喷嘴具有能够朝向所述第一片材排出粘接剂(Z)的排出口(11D);供给机构(45),其用于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粘接剂;及输送机构(70、205),其能够在比所述喷嘴靠所述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处,将附着有所述粘接剂的所述第一片材和从上侧重叠在所述第一片材上的第二片材(C2)夹起来进行输送,
所述喷嘴利用与所述喷嘴相连结的喷嘴马达(113)的驱动力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位移,该第一相对位置是所述排出口与所述第一片材相对时所述喷嘴所处的位置,该第二相对位置是所述排出口在比所述第一相对位置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处与所述第一片材相对时所述喷嘴所处的位置,
该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排出控制工序,在该排出控制工序中,在所述输送机构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供给机构和所述喷嘴马达进行控制,使所述喷嘴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位移到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且使所述粘接剂从所述排出口排出;
第一位移控制工序,在该第一位移控制工序中,在通过所述排出控制工序使所述粘接剂排出之后,在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喷嘴马达进行控制,使所述喷嘴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位移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及
排出输送控制工序,在该排出输送控制工序中,在通过所述第一位移控制工序使所述喷嘴位移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之后,对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进行控制,使所述粘接剂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且将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夹起来进行输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33534 | 2016-11-30 | ||
JP2016233534A JP6859681B2 (ja) | 2016-11-30 | 2016-11-30 | 接着装置、及び接着装置の制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16929A true CN108116929A (zh) | 2018-06-05 |
CN108116929B CN108116929B (zh) | 2020-03-31 |
Family
ID=6222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38060.7A Active CN108116929B (zh) | 2016-11-30 | 2017-11-30 | 粘接装置和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859681B2 (zh) |
CN (1) | CN1081169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0164274A (ja) * | 2019-03-28 | 2020-10-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接着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36323A (ja) * | 2010-12-27 | 2012-07-19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布接着装置 |
JP2013129533A (ja) * | 2011-12-22 | 2013-07-04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布接着装置 |
CN204588272U (zh) * | 2014-03-28 | 2015-08-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料粘接装置和布料粘接装置的布料输送机构 |
CN204580012U (zh) * | 2014-03-28 | 2015-08-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料粘接装置 |
CN106006160A (zh) * | 2015-03-31 | 2016-10-1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料粘接装置及布料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
-
2016
- 2016-11-30 JP JP2016233534A patent/JP6859681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1-30 CN CN201711238060.7A patent/CN1081169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36323A (ja) * | 2010-12-27 | 2012-07-19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布接着装置 |
JP2013129533A (ja) * | 2011-12-22 | 2013-07-04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布接着装置 |
CN204588272U (zh) * | 2014-03-28 | 2015-08-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料粘接装置和布料粘接装置的布料输送机构 |
CN204580012U (zh) * | 2014-03-28 | 2015-08-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料粘接装置 |
CN106006160A (zh) * | 2015-03-31 | 2016-10-1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料粘接装置及布料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16929B (zh) | 2020-03-31 |
JP2018090361A (ja) | 2018-06-14 |
JP6859681B2 (ja) | 2021-04-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06160B (zh) | 布料粘接装置及布料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 |
EP2923822B1 (en) | Cloth bonding apparatus | |
JP6859601B2 (ja) | 布接着装置 | |
JP5251561B2 (ja) | 布接着装置及び接着プログラム | |
US20090199970A1 (en) | Modular apparatus for adhesively assembling two fabric pieces | |
JP5251560B2 (ja) | 布接着装置 | |
CN206006082U (zh) | 粘接装置 | |
JP6394186B2 (ja) | 布接着装置 | |
JP6565270B2 (ja) | 接着装置 | |
CN108116929A (zh) | 粘接装置和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6000769B (zh) | 粘接装置及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6005643B (zh) | 一种板件双面胶纸贴附装置 | |
JP2018172830A (ja) | 接着装置 | |
MX2007009975A (es) | Dispositivo para sellar bolsas que contienen polvo o materiales granulares. | |
CN106539174B (zh) | 粘接装置 | |
CN102475366A (zh) | 布粘接装置和粘接方法 | |
CN105636772B (zh) | 用于制造交叉底袋的方法和装置 | |
US4531721A (en) | Automatic transfer apparatus | |
JP5241453B2 (ja) | ループ材供給装置およびループ材供給装置の制御方法 | |
CN105876849A (zh) | 用于制造烟草加工工业的制品的设备 | |
JP2004181963A5 (zh) | ||
JP6278289B1 (ja) | 包装袋の口封装置 | |
CN211937640U (zh) | 一种新型施胶装置 | |
CN108926060A (zh) | 粘接装置 | |
CN206684837U (zh) | 一种货物料道和自动售货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