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4989A - 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14989A CN108114989A CN201611088819.3A CN201611088819A CN108114989A CN 108114989 A CN108114989 A CN 108114989A CN 201611088819 A CN201611088819 A CN 201611088819A CN 108114989 A CN108114989 A CN 1081149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scrap
- kink
- preset distance
- finishing mill
- roll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3/00—Safet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reaker blocks; Devices for freeing jammed rolls for handling cobbles; Overload safety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01/00—Special rolling modes
- B21B2201/06—Thermomechanical ro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所述精轧机组包括多个机架,相邻的所述机架间设置有活套,所述方法包括:废钢发生后控制所述机架急停,急停信号自动反馈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收到所述急停信号后控制用于压下各所述机架的上工作辊的液压系统卸载,以使得所述上工作辊上抬第一预定距离;然后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各所述活套的工作角度改变,以使得所述活套将所述废钢顶起第二预定距离,直到所述废钢运出所述精轧机组,其中,所述第一预定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本发明能够避免在精轧机组发生废钢时烫伤轧辊的辊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参见图1,为热轧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加热炉1、由两辊可逆式轧机2、四辊可逆式轧机3和连轧机4组成的粗轧机组、精轧机组5、层流冷却设备6、以及卷取机7。板坯先按顺序装入加热炉1加热到目标温度后,由抽钢机将板坯依次抽出,放置在炉前辊道上,而后加热后的板坯被运输至粗轧机组。在粗轧机组,将200~250mm厚的板坯轧制为38~60mm厚的中间坯后,将其送至精轧机组5前。中间坯经过精轧机组5连轧成1.2~25.4mm厚的成品带钢。带钢出精轧机组5后,在热输出辊道上经过层流冷却设备6将其温度冷却至规定的温度。最后带钢被送入卷取机7卷取成钢卷。
其中,精轧机组5是热轧生产线的最重要设备,用于将粗轧来料中间坯轧制成所需规格的目标产品带钢。精轧机组主要包括中间辊道、飞剪、除鳞箱、立辊、多个(例如图2所示的七个)精轧机等设备。其中中间辊道主要负责将中间坯由粗轧机组输送至精轧机组,飞剪主要用来对中间坯头尾不规则形状进行切除,除鳞箱主要对中间坯表面进行除鳞,立辊主要引导中间坯沿轧辊中心线咬入,多个精轧机主要是将中间坯从半成品厚度逐渐碾压成所要生产的目标成品带钢的厚度。如图2所示,每个精轧机包括上支撑辊51、下支撑辊52、上工作辊53、以及下工作辊54。精轧机架之间还布置有活套55,其作用主要为储存上下游两个机架之间的动态套量,保证相邻机架间稳定轧制。中间坯从粗轧机组轧出后,经中间辊道被输送到飞剪切去不规则头部后,再进入除鳞箱进行表面除鳞,通过立辊引入到精轧机进行轧制,将中间坯轧制成带钢56,然后由输出辊道57输出。
参照图6和图7,分别为活套处于低位角和高位角的示意图。其中,活套连接臂2将活套辊1可旋转地连接到活套支撑旋转点3上。轧制标高线4可以认为是轧制时带钢的高度。图6所示为活套处于低位角状态(例如在轧机的无钢状态时)的示意图,此时活套连接臂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低位角α,通常取值为4~12度。图3所示也为活套工作在低位角时的情形。图7所示为活套处于高位角状态(例如在轧机的无钢状态或者异常状态时)的示意图,此时活套连接臂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高位角β,通常取值为60~62度。
在正常轧制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活套的工作角度(活套工作时活套连接臂2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大小处于低位角和高位角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带钢在精轧机组轧制时,会产生废钢。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一旦在精轧机组产生废钢,活套55会自动变换到低位角状态,其不与带钢接触,从而失去控制带钢套量的作用。此时,工人操作轧机急停后手动将机架的上工作辊抬起,以降低废钢对辊面的烫伤程度。
这种技术的缺点是:1)废钢后依靠人工操作停机然后将上工作辊抬起,由于人工操作有延迟,上工作辊也会有可能烫伤;2)废钢发生后能通过抬起上工作辊来避免上工作辊被烫伤,但在废钢自重作用下下工作辊会被废钢压住,因此无法避免下工作辊的辊面烫伤,且该烫伤远远严重于上工作辊的辊面的烫伤;3)一旦发生废钢,在生产线上其后的机架的下工作辊的辊面均会被烫伤,损失相当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案能够避免在精轧机组发生废钢时烫伤轧辊的辊面。
本发明的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所述精轧机组包括多个机架,相邻的所述机架间设置有活套,所述方法包括:废钢发生后控制所述机架急停,急停信号自动反馈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收到所述急停信号后控制所述上工作辊上抬第一预定距离;然后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各所述活套的工作角度改变,以使得所述活套将所述废钢顶起第二预定距离,直到所述废钢运出所述精轧机组,其中,所述第一预定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定距离为300mm,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各所述活套的工作角度在低位角的基础上增加20度。
本发明的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在废钢发生时,机架的上工作辊因液压系统卸压而上抬,而机架间的废钢会被相关联的活套顶起从而脱开下工作辊的辊面,最终实现了让废钢快速冷却,避免了轧辊的辊面被废钢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热轧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轧生产线的精轧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热轧生产线的精轧机组遇到废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为应用了本发明的方法后热轧生产线的精轧机组遇到废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精轧机组中的活套处于低位角的示意图;
图7为精轧机组中的活套处于高位角的示意图;
图8为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时活套的工作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4和图5,本发明的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包括:废钢发生后控制精轧机组的机架(任意一个机架)急停,急停信号自动反馈给精轧机组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收到该急停信号后控制上支撑辊51和上工作辊53上抬(例如通过将用于压下各机架的上支撑辊51和上工作辊53的液压系统的油路泄压)第一预定距离(例如300mm);然后,控制系统控制各活套55的工作角度(即活套55的活套连接臂和水平面的夹角)改变(例如,如图8所示,在低位角α的基础上增加α1,α1为例如20度),以使得活套55将废钢56顶起第二预定距离(为了使得废钢56不碰触上工作辊53,第二预定距离须小于第一预定距离),保持该状态(即图5所示的状态)直到废钢56被输出辊道57运出精轧机组。
废钢在运送的过程中,机架的上工作辊因液压系统卸压而上抬,而机架间的废钢会被相关联的活套顶起从而脱开下工作辊的辊面,最终废钢在输送过程中逐渐冷却,避免了轧辊的辊面被废钢烫伤。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活套的抗高温性能远好于工作辊的辊面,因此本发明不会对活套造成伤害。此外,当废钢运送到输出辊道时其温度已降到可承受范围之内,因此不会对输出辊道造成伤害。
本发明的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1)精轧机组的机架急停后能够自动将上工作辊抬起,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延迟,降低了上工作辊被烫伤的概率;2)废钢发生后能通过增大活套的工作角度来抬起废钢,从而避免了下工作辊的辊面被烫伤,使得废钢在输送过程中逐渐冷却,避免了热轧生产线的损失。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能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所述精轧机组包括多个机架,相邻的所述机架间设置有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废钢发生后控制所述机架急停,急停信号自动反馈给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收到所述急停信号后控制所述上工作辊上抬第一预定距离;
然后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各所述活套的工作角度改变,以使得所述活套将所述废钢顶起第二预定距离,直到所述废钢运出所述精轧机组,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为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各所述活套的工作角度在低位角的基础上增加20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88819.3A CN108114989B (zh) | 2016-11-30 | 2016-11-30 | 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88819.3A CN108114989B (zh) | 2016-11-30 | 2016-11-30 | 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14989A true CN108114989A (zh) | 2018-06-05 |
CN108114989B CN108114989B (zh) | 2020-05-22 |
Family
ID=62226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88819.3A Active CN108114989B (zh) | 2016-11-30 | 2016-11-30 | 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1498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0906U (ja) * | 1982-07-14 | 1984-01-24 |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 圧延機 |
JPH09122725A (ja) * | 1995-11-02 | 1997-05-13 | Kawasaki Steel Corp | 板材の連続熱間圧延方法 |
CN201543656U (zh) * | 2009-11-10 | 2010-08-11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粗轧机架工作辊瘫钢保护装置 |
CN103223418A (zh) * | 2012-01-29 | 2013-07-31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轧卷取机废钢停机方法 |
CN105057365A (zh) * | 2015-07-21 | 2015-11-18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 |
-
2016
- 2016-11-30 CN CN201611088819.3A patent/CN1081149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0906U (ja) * | 1982-07-14 | 1984-01-24 |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 圧延機 |
JPH09122725A (ja) * | 1995-11-02 | 1997-05-13 | Kawasaki Steel Corp | 板材の連続熱間圧延方法 |
CN201543656U (zh) * | 2009-11-10 | 2010-08-11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粗轧机架工作辊瘫钢保护装置 |
CN103223418A (zh) * | 2012-01-29 | 2013-07-31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轧卷取机废钢停机方法 |
CN105057365A (zh) * | 2015-07-21 | 2015-11-18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14989B (zh) | 2020-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52831B (zh) | 一种薄规格热轧带钢的制造方法 | |
JP5266380B2 (ja) | 鋳造・圧延・複合設備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11014307B (zh) | 一种炉卷和精轧机组连轧的轧机速度控制方法 | |
JP2010529907A (ja) | 鋼から形成されたストリップを製造する方法 | |
KR101828560B1 (ko) | 금속 제품 제조를 위한 플랜트 및 방법 | |
RU2653518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ыстрой выгрузки толстых стальных листов из прокатного стана | |
RU2537629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полосы бесслитковой прокаткой | |
KR20190050430A (ko) | 연주압연장치 및 연주압연방법 | |
CN106029244A (zh) | 用以控制串列式轧机中的温度的动态减小转变(dsr) | |
KR20130099091A (ko) | 연속 압연 또는 반 연속 압연에 의한 강 스트립들의 제조 방법 | |
CN111420987A (zh) | 一种中宽带钢长距离连轧方法及轧线 | |
CN106311762B (zh) | 提高热轧薄带轧制稳定性的负荷分配方法 | |
CN108114989A (zh) | 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 | |
WO2013175158A1 (en) | Rolling mill temperature control | |
US20120260708A1 (en) | Control setup device and control setup method | |
CN112024614A (zh) | 热轧e辊道速度控制方法 | |
CN102873088B (zh) | 复合轧钢生产线及方法 | |
CN104525577A (zh) | 一种消除轧制升降速厚度超差的方法 | |
CN210847649U (zh) | 一种炉卷轧机生产线 | |
JPS598442B2 (ja) | ホツトストリツプ圧延設備列 | |
KR101585800B1 (ko) | 이송 테이블의 이송 속도 제어 장치 | |
CN203448392U (zh) | 型钢轧制生产线 | |
CN107096796A (zh) | 一种有中间坯过渡区设备的热轧生产线 | |
KR101584496B1 (ko) | 열간압연장치 및 열간압연방법 | |
CN113695391B (zh) | 一种热轧集装箱用钢宽度超极限的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